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说道:“还是那样,一直说身上疼,我也没办法,药吃了,大夫又说了不让乱碰……”
炕上的孔继德虽然正疼着,可却还有精力想事情,听了霍铁砚的话问道:“铁子咋、咋叫‘大舅妈’了,你和月儿的事儿定下了?”
霍铁砚说道:“还没定呢,我婶子说等缓些天的,大舅好一好,大伙儿一起高兴。”
孔继德连连点头,说道:“好,好,玉华总算想开了,我就觉得你行,比我家秋芳女婿强多了……”
霍铁砚说道:“行了,大舅现在说话吃力,就别再说了,等好了以后的,我陪你好好喝两盅。”
“行行……”
“那我这就先回去了。”
说着霍铁砚向外走,见张氏跟出来送,他便没多说,把张氏带到院子里。
张氏来到院中才发现,原来姜采月也来了。
看到姜采月站在那里哭,她预感到不好,惊讶地问道:“月儿,你这是咋了,是不是你姥……”
姜采月连忙过来,说道:“大舅妈,你小点声,别被我大舅听到,我姥、我姥她真是不行了,我娘让我来找你们快点过去。”
张氏慌了手脚,说道:“行行,我这就过去,只是、只你大舅咋办?”
姜采月说道:“你找个人帮忙照看一下吧,撒个谎,千万别被他知道了,他现在这样子,一动不能动,要真知道我姥不行硬要去,就把他给折腾坏了。”
“行行……”张氏慌张地在院里转了两圈,叨念道:“我要咋说呢、要咋说呢……”
想了一会儿似乎想出借口来,便向屋里走去。
姜采月把消息送到,担心家里的情况,便出院回家。
霍铁砚在门口和她分开,又借马向何家屯赶去。
再说家中的孔氏,姜采月走了之后她便哭着给母亲梳头。她一边说着,孔姥姥一边喃喃细语:“你说这天儿还挺好的,大太阳的,多亮啊。”
孔氏哭着在她身后点头,却说不出话来。
“我听你爹说了,伯贵没过去,他还活着呢……”
孔氏又在她身后点头,哭着说道:“嗯,我知道。”
“你哥也挺好,你爹说他一时半会儿不去……”
孔氏不说话,还在给她说着头,她弄不清母亲是在胡言乱语,还是真的见到了什么。
“你哥不去,娘也不放心啊,他指不上秋芳啥啊,他像你,有俩孩子……”
“没事,以后我照应着他,我比他岁数小,再怎么也不能走他头前去。”
“那就好,你兄弟那儿我就不管了,生金好歹也是个小子,他岁数也小,没准以后再生个一男半女的……”
她越这样孔氏越伤心,估计哪一个孩子也不愿听父母亲代后事。
“还有月儿啊,她和铁子好好的,你说你咋就硬拦呢,我看铁子人挺好,差不了,你就点个头能咋的……”
“娘,我都同意了,我答应他们的事了,其实打一开始,我也没实心反对,我就是不想那他们那么容易成,看看铁子到底啥样人,现在看得差不多了,不挡了。”
“嗯,行啊,我借上你的力了,你以后也能借上月儿的力,有月儿在,我对你就更放心了。”
说着话孔氏给她梳完了头,拿过镜子说道:“娘,你照照看我梳得行不行。”
孔姥姥往镜了里看了看,说道:“行,我闺女梳的挺好,你再给我洗洗脸,省得一会洗,这指甲也长了,都给我剪剪。”
孔氏连声应着,又去打水给老太太洗脸洗手。
等到洗完的时候,姜采月先回来了,孔氏朝她问道:“咋你一个人儿,他们呢,来了没有?”
姜采月说道:“快来了,我老舅在地里,我舅妈去找了,我大舅妈也马上就来,砚哥到何家屯找秋芳去了。”
“嗯,那你快点**蛋酱吧,再给你姥熬点小米粥,她想吃别让她惦记着,别想吃不上。”
姜采月便又哭着到外屋做饭,圈里的猪饿得一直叫,她也听不到。
过了一会儿,张氏第一个来了,进到屋里,和孔氏一起忙孔姥姥收拾。
又过了一阵子,孔继富和潘秀花带着孔生金也匆匆忙忙地赶来,潘秀花进到屋里问长问短,好像比自己亲娘还关心,不知道的真以为她有多孝顺。
没过多久,姜采月做好鸡蛋酱和小米粥端进来,孔氏接过来喂给孔姥姥,老太太一边吃一边叨咕着:“好吃,真好吃啊……”
可是没吃了两口却又不要了。
孔氏又让姜采月把东西拿出去。
姜采月这里才接过碗筷,便听院门口传来哭声,孔秋芳撕心裂肺地在门外哭道:“奶,奶啊!你咋走了呢,你就不能等我看你一眼!”
一屋子一脸都僵了,孔姥姥这里正精神着,孔秋芳竟然就这么喊,这丫头是缺心眼还是怎么的?
姜采月连忙拿着碗筷出去,把东西往到灶台上便往屋外跑,想要阻止孔秋芳。
她才出屋门,孔秋芳便冲进屋来了,一边跑还在一边哭,哭得惊天动地,哪像说得那么娇气。
姜采月还没来得及跟她说话,她便冲进屋里去了,见到孔姥姥坐在那里看她,她也傻了,呆呆地说道:“奶、奶没死?”
孔氏被她气得不轻,说道:“你个死丫头,哭的哪门子,你奶好好的呢,你是咋想的!”
这时姜采月已经出到院子里接霍铁砚,一边忙他拴马一边问道:“砚哥,你是怎么跟她说的?秋芳怎么进来就哭啊?”
241。第241章 各有各的戏
霍铁砚道:“我只告诉她,孔姥姥可能快不行了,让她赶紧回来看看,然后用马把她带了回来,谁成想她会这样。”
姜采月头疼道:“真是有病,姥姥病那么长时间她都不来看一眼,到这会扯着嗓子嚎,不知显的哪份孝心!”
霍铁砚道:“行了,她哭都哭了,说了还有什么用,怎么样,现在姥姥还好么?”
姜采月说道:“现在看倒是挺好的,刚才我做的鸡蛋酱和小米粥她还吃了几口,就是不停的交代这个交代那个的挺吓人。”
霍铁砚连忙把把手里的一把野花递给姜采月,道:“给,这是我去的时候在路边采的,快拿进去给姥姥。”
姜采月接过来,拉着他便进到屋里,见孔姥姥还在众人的簇拥中坐着,她把手里的花伸向孔氏,道:“娘,我姥说花干了,我让砚哥又采了回来。”
这次没用孔氏接,孔姥姥就伸过手来。
姜采月把花递到她手里,孔姥姥细看,边看边叨咕:“真好看啊,真好看!多少年没看清过花儿了……”
她一边说一边微笑,孔氏看着她的表情担心地叫道:“娘……”
孔姥姥却说道:“扶我躺下,累了,真累啊……”
她这一句话,伸过去五六只手,全都去扶她,看这会儿的老太太,儿孙满堂,倒真是挺幸福的。
孔姥姥躺在那里,手里抓着花,念叨道:“大儿啊,大儿……”
张氏连忙答道:“他在家呢,他挺好的,娘不用惦记。”
“喜子呢,喜子还回不回来?”
孔氏哭道:“回来回来,马上就到家了!”
“不行啊,不等了,你爹叫我……”
说着话的她眼睛慢慢闭上,过了一会儿,慢慢的一口气出来,却再也没吸进去。
孔氏呆看了半天,这才突然惊叫道:“娘,娘!!!”
孔继富和潘秀花、张氏也叫起来:“娘,娘——”
孔秋芳不弱于孔氏的声音叫道:“奶,奶奶!”
紧接着又大哭起来,好像她蕴酿了一路的情绪终于用上了。
孔生被大人挡着,看不到炕上的情况,而且就算看到了,也不一定看得出奶奶已经死了,不过被大人们吓得也一起哭起来。
姜采月虽然不像孔秋芳那样大声哭嚎,却更是伤心,咬唇哭泣道:“姥姥,姥姥……”
实在伤心得受不了,她扎进霍铁砚怀里,终于痛哭失声,霍铁砚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却不知道要怎么劝她。
孔氏炕上拉着孔姥姥的手,边哭边叫道:“娘,娘你咋走得这么快!你咋不等等,喜子都快回来了,他是你外孙啊,你咋不等见他一面儿再走……”
一时间姜家屋子里哭得惊天动地,东院的姜仲贵两口子不在家,姜采艳出来看了一眼,吓得缩回屋去再不敢出来。
西院的姜叔贵和钱氏都在,两口子到院里细听了一下,然后出院子来到姜采月家。
前院的柳老忠夫妻也听到了,翠香娘躺在炕上对柳老忠说道:“香儿她爹,好像是柳婶不行了呢,你快去看看。”
柳老忠叮嘱她好好躺着,便也出屋来到姜采月家。
再稍远一点的邻居,听到动静也都过来了,没多久的工夫,屋里屋外就挤满了人。
柳老忠看了看,见这一家子都在伤心,挤到霍铁砚身边问道:“铁子,这人都没有了,他家准备办丧事用的东西了吗?”
这时姜采月已经也到孔姥姥的头前去,看孔姥姥最后面,霍铁砚被挤在人群之后。
听了他的话霍铁砚摇摇头,说道:“没有,别人没张罗,婶子和采月还盼着她能好,所以什么都没准备。”
“那快点吧,棺材、孝服孝布、纸钱、还要搭灵棚什么的,这大夏天的,最多停三天,后天出殡,现在连打墓都得动手了,你看跟哪个说说,让他们张罗吧。”
霍铁砚转头看了看,孔氏最伤心,哭成了泪人,根本没法和她说这些,而孔继富又是老太太身边惟一的儿子,这时候也不好硬把他拉开,至于潘秀花和张氏,这俩人谁都不适合张罗这事,没办法他只好说道:“行了,我来吧,需要什么,柳叔帮忙想想,我列个单子,这就出去买。”
“行,我帮你想想……”
但凡村里有老人过世,都会找柳老忠过去,所以他对办丧事比较了解,便和霍铁砚到一边,他说霍铁砚写,把该用的东西都记下来。
然后霍铁砚到东屋里,把姜采月叫出来,对她说道:“月儿,我和柳步商量过了,要去镇里买办丧事用的东西,一会你娘要是问你告诉她,什么都齐了,等着就行,你们不用再弄了。”
姜采月听了抹着眼泪说道:“嗯,砚哥,亏得你和柳叔想着,我们都哭懵了,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拿银子。”
霍铁砚知道她家的银子放在炕边的柜里,现在屋里那么多人,她不方便找钥匙开柜,说道:“银子我那儿有,我拿就行了。”
姜采月道:“那怎么行,这钱肯定得我们出,我这就去给你拿。”
霍铁砚却把她拽住,小声说道:“傻丫头,何必非较这个真儿,你忘了你爹有东西放在我那儿,就当那东西已经变出钱来了,这钱是你爹掏的不就行了。”
姜采月犹豫了一下,说道:“那好吧,那就都麻烦你了。”
霍铁砚道:“又跟我说这种话,不是告诉过你不准这样说么,好了,我走了。”
说完他出了院,回到家里拿上银子,又到村里找了辆牛车和两个帮忙的人,一起到镇里去买丧事用品。
孔氏这里不知哭了多久才停住,转头对还在哭着的孔继富说道:“老二,还是先别哭了,你还是去人帮忙操办丧事吧,咱们这什么都没买呢,这都过午了,去晚了不知能不能买回来……”
孔继富这才回过神来,应了一声就想出去,可是却被潘秀花一把抓住。
潘秀花的眼泪还在一双一对地往下掉,却扯着孔继富放手,哭着对孔氏说道:“大姐,这事哪能让富子去啊,他啥都不懂,办事先来毛毛愣愣的,给办砸了咋办……”
242。第242章 真晦气
孔氏就算再伤心,也看得出潘秀花是什么意思,用模糊的泪眼看着她,半天之后无力地收回目光,说道:“亏得娘当初看中你,托人说媒把你娶到孔家,娘这都死你还耍这种心眼儿,罢了,这个时候我什么也不想说,老二不去就不去,我自己去找人。”
说着就要下炕。
姜采月在门口看到说道:“娘,你别下来了,东西砚哥都带人去买了,奶的寿材,还有孝衣孝布烧纸,都不会落的,事情我和砚哥拜托柳叔帮忙张罗了,你不用操心。”
孔氏听完眼泪又下来,抬手指着孔继富和潘秀花,说道:“你们听听,你们听听,人家霍铁砚都去给办事了,一声不响,连咱们句话都不用,人家是谁啊?人家就算想娶咱家闺女,可是连个准信儿都没给过,就去给咋家办事了,你们这亲儿子、亲儿媳,你们、你们也好意思,你们咋腆脸活着的……”
孔继富和潘秀花被她骂得不敢抬头。
孔氏又坐回到母亲的遗体边去了,又让姜采月打水,再次给孔姥姥洗脸擦身,张氏也不吭声地跟着忙活,自己家里那躺着一个,现在婆婆又死了,回头还不知道处跟丈夫说,她可是真伤心了。
五牛庄这里有风俗,老人的寿衣都要早早做,到五十来岁便做好,偶尔拿出来穿一下,认为上过身的衣服,到那边才能真正得着,所以孔姥姥的寿衣,早在几年前就和孔氏一起做好了,一直在她的箱子里放着,年后到孔氏这里来,也被孔氏给拿过来了。
给母亲擦洗过后,便把寿衣拿出来给母亲穿上。
院中柳老忠已经带人把简易的灵棚搭好,众人把孔姥姥抬出去停灵,孔氏等人又是一片哭声。
院里头正哭得凄惨的时候,院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姜盛喜和前去找他的黄二小一起回来了。
黄二小昨天去找姜盛喜出岔子走错路,昨天晚上没找到姜盛喜,还在野地里蹲了一宿,直到今天天亮后才找到地方。
姜盛喜打工的财主人还算好,听说他的姥姥要过世,便给了他几天时间,让他回家来看,等到过了头七再回去,那边不过扣几天工钱便可以。
姜盛喜和黄二小两人紧着往回赶,到县城里又租了一匹马,可是跑到家的时候,孔姥姥也已经过世了。
看到院了里连灵棚都搭起来,全家人都在哭,姜盛喜顿时懵了,自己匆匆忙忙往回跑,就是想见姥姥最后一面结果到家人还是没了。
虽然别人觉得,外孙和姥姥不亲,可姜盛喜和姜采月不一样,两人小时候爷奶便没了,懂事后便只有孔姥姥这么一个祖母辈的老人,孔姥姥人还好,很疼这兄妹俩,所以孔氏说把孔姥接过来,姜盛喜二话没说就把老太太背来了,结果出去打个工,回来姥姥就没了,连句话都没说上,他别提有多遗憾了。
他从马背上跳下来就往院里跑,一边跑一边叫着:“姥,姥啊……”
孔氏听到儿子叫,回头看去,见他来到近前,孔氏揪住他就打,哭叫道:“你个死小子,你咋才回来!你就不能早一点,哪怕早一个时辰,也见到你姥了,她临死前还在问你啊!”
姜盛喜哭道:“我得着信就往回跑,一路连口水都没喝啊,我哪想到会这么快!你们、你们咋不早点去找我……”
孔氏又嘭嘭捶他,道:“我们咋不找你,你姥病的那天我就让月儿到许家去问,你那死媳妇和她娘不告诉,要不是我去他家闹,你老丈人悄悄来说,你到现在都不知道!”
姜盛喜红了眼,吼道:“不是人的!我现在就去弄死她个贱婆娘!”
说着转身就要走,却被孔氏拉住,说道:“你现在去干什么,你姥才刚走,你倒是去见见她,跟她说两句话啊!”
姜盛喜又转身进到灵棚里,掀开姥姥遗体脸上的黄裱纸,跪在那里一边哭着一边说道:“姥啊,姥,我对不住你,我回来晚了……”
他们一家这里哭得伤心,人群后边的柴氏、钱氏、姜仲贵和姜叔贵站在一起,柴氏小声说道:“你们说大嫂这是作的啥妖,在老姜家给她娘发丧,咋想的,就算活着她养,这死了也得在儿子家发送啊,毕竟是姓孔的。”
钱氏说道:“听说是她兄弟家和她大哥家前后院,怕她大哥听见,急出病来。”
柴氏眨了眨眼,说道:“那倒也是,孔老二和孔老大住得太近,在那办肯定得听见……”
想着又一惊一乍道:“哎呀!你说这事儿弄的,后天她家出殡,咱家请喜酒啊!这姜采月不只不能给咱家上灶了,这还晦气啊!”
姜仲贵吓得一哆嗦,简直连踹死她的心都有了,捂上她的嘴说道:“你个败家娘们说啥呢!赶在这个时候说这话,你不怕孔婶在天有灵怪你,要是被大嫂听见了,她肯定把你嘴撕开!”
说着往灵棚那边看,还好孔秋芳的哭声足够大,把柴氏的声音盖住。
柴氏把他的手扳开,放低了声音说道:“你还怪我说,本来就是那么回事,你说这院办喜酒,那院出殡,这还不晦气?咱艳儿要是过得不好算谁的!”
姜仲贵也觉得确实有些不吉利,可是人死又不是谁能说了算的,赶到这时候了有什么办法,女儿再改日子也来不及,只好说道:“哎呀,又不是正赶成亲的日子,就是咱家边办事呗,等到第二天侯家来接亲,这边就完事了,估计灵棚都撤了,不会撞的。”
柴氏也没办法,想了想说道:“唉,那就只能这样了,走,咱们再去找个上灶的吧,她姥没了,这死丫头打死也不会出殡的时候去给咱家上灶了。”
姜仲贵推她,道:“去去,你去吧,我在这儿盯一会儿,毕竟大嫂家有事,咱家不出个人让人笑话。”
知道现在孔氏的日子好过了,柴氏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躲着了,姜仲贵说留下她便让留下,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