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邱晓悠然-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晓,快过来,这是你李家婶子,上回回来和你一块玩的三儿他妈,你还记得不?”邱晓妈看到儿子回来了,忙叫道跟前说道,“快叫李婶。”

“李婶好。”

“好,好,这是晓晓啊,都长这么大了,真白净,和城里娃一样。”李婶上来又摸头又捏脸的,把个小伙子邱晓给臊的脸都红了。还好他妈心疼儿子,把他从女魔头的手里解救了出来。

“大嫂啊,你家大壮他们都好啊?算算大壮快要考大学了吧?”

“是啊,今年开学就高三了。学校里抓得紧,这暑假里还要上课哩,不过开学前说是能放个几天,松泛松泛。”

“大壮学习一直好,明年肯定能上大学,嫂子你和我大哥就要长脸了。”

“呵呵呵,那是,我家大壮啊,连他们班主任都说了,考个本科没问题的。唉,他要是考上了啊,我和他爸就算熬出头了。看看我这光顾着说了,你们赶紧忙,晚上到家吃饭啊,我给你们做好的。”李婶看着邱家一家子都停下活和自己说话,不好意思了,忙告别离开,临走再次强调,晚上一定到她家吃饭。在得到再三保证后才笑着离开了。

李婶走后,三人继续打扫,扫地、抹桌、擦窗子,一直从两点多折腾到五六点才算收拾出个能住人的样子来。院子里的杂草就等明天再说了。

4第二章

第二章

其实往次回来也没这么费劲,都会提前给村里打个电话,让隔壁李家大哥大嫂帮忙先收拾一下,自家回来基本就能住人了。但这回回来的突然,又到每年农忙的季节了,也不好次次都麻烦人家,虽然人家两口子心肠好人又热心,和夫妻俩的关系在村里是最好的,确实不好再麻烦人家了,因此只能自家花功夫收拾收拾了。

一家人坐在房檐下歇息,这时自家大门被人从外推开了,李家大哥进了院子,一进来就嚷道:“你个大头,

(邱正鲲小时候有次头上出痱子,他娘就把他的头发都给剃了,结果发现他的脑袋在村里小孩中是最大的,于是就有个“大头”的外号)

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我这从地里回来才听大壮他娘说你们回来了,真是不把我当兄弟了啊!这是?”

“没有,没有,没有的事,哪能呢,大哥,我们这次回来的匆忙,就忘了给你和嫂子提前说了。”邱正鲲赶紧解释道。

“得了,其他的现在也不说了,赶紧跟我到家去,你嫂子已经把饭做好了。”

“这怎么好意思呢,”邱妈也站起来客气道,“每次这么打搅你和嫂子,我们……”

“停!给我打住,赶紧跟我走,再说多余的,小心我翻脸啊。”李家大哥的嗓门可不是一般的大啊,一张脸也虎起来。

两口子也不好再说什么,因为每次回来总是会到李家大哥家里去混几顿,现在也不再客气了,回屋从带来的行李里拿出给李家大哥大嫂还有他们家的三个孩子带的礼物,一家三口跟着李家大哥出门了。

进了隔壁李家院子,立马被热情的李家大嫂让进屋,饭菜已经上桌了,山里人实在,盘子都不小,而且菜都垒得高高的。李家大点儿的俩孩子正坐在一边等着开饭呢。

“赶紧叫人,见到你们邱叔邱婶也不叫人。”说着李大哥的大巴掌就冲离自己最近的自家大儿子的脑袋瓜子去了,邱正鲲赶紧一把拦住,〃别别,你这干嘛呢。小心把孩子吓着。”说着转头冲着俩孩子笑笑,“大壮、二春、都长高了啊,二春又漂亮了,你们婶子给你们带好东西了,一会儿吃了饭给你们哈。”俩孩子都叫了人,邱正鲲也让自家孩子叫了人,李家嫂子让大家围着桌子坐下,邱妈站住身子说道:“嫂子,我先就不坐了,你看还需要干啥,我来给你打个下手。”

“用不着你,还差一个蘑菇烧鸡,正在锅里炖着呢,你哥在山里摘的蘑菇,咱自家养的母鸡,味道香着呢。你们先坐,我这就盛去。二春,你去外面找找三儿,天都这会了,还在外头疯,赶紧叫家来,大家等着开饭呢。”李婶把邱妈摁到凳子上,笑着转身去了厨房。二春也赶忙起身出去找弟弟了。

那头李叔已经和邱爸坐下了,李叔还拿出一瓶白酒给两人都倒上。不一会儿,李嫂端着一大盆蘑菇烧鸡走进来,邱妈见了,赶忙起身把菜盆接过来,摆到桌子上。

一众人都坐下,开始吃饭,因为要招待邱家,吴嫂做了七八个菜,都是山里出的山珍野味,这些在城里可是不容易吃到呢。

李叔和邱爸碰了一杯酒,吃了几口菜开口问道:“我说,大鲲啊,你这回来,是出什么事了吗?这也不年不节的。”

邱爸也把杯子里的酒干了,放下酒杯解释道:“没出啥事,大哥,我这次回来啊,”说着看了一眼邱晓,邱晓迅速把头低下。“都是为了这小子。” 说着伸手拍下邱晓的头。

“这不是晓晓已经13了(农村人算岁数都习惯按虚岁),今年小学毕业要升初中了,可城里中学管得严了,弄个借读难得很,钱也贵,再说我家这孩子脑子虽不笨,但就是这成绩不太好,就是找关系能借读,人家也不收啊,所以我们两口子一合计就决定送他回来,上镇上的初中,他户口也在村里,方便一些。”

邱妈接口说道:“大哥大嫂,不瞒你说,晓晓户口不在城里,念书要掏借读费的,这一年二三千,我们也掏得起,但这一上初中啊,我们打听了,借读费一年五千都不一定打的住。我和他爸就合计,让晓晓回来念算了。”

“没啥事,回来念,咱这儿现今不必城里差。”李叔听着不以为意。

“就是就是,咱镇上的初中啊,刚新盖的,是那个叫希望什么的给掏的钱,崭崭新呢,可漂亮了。而且啊,这几年考上县中的不老少,听大壮说已经有好几个都考上外省的好大学了呢,你说是不是?”李嫂听了很高兴,伸手推推身旁的大儿子求认同。

“嗯,我和二春就是从镇中考到县中的,听说我们学校今年有30来个人考上大学了,我们镇的几个村就有4个考上了呢。”

—— ——

李家老大,学名叫李大伟,大壮是小名,今年已经18了,正在县中上高三,明年就要高考了,学习一直还不错,考个大专问题不大,要是努把劲考个本科也是可能的。

老二是女孩,小名叫二春,大名叫李彩云,今年上高一。

还有个小儿子,三儿,大名叫做李小伟,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了。

—— ——

邱正鲲夫妻听了也很高兴,觉得自己的决定没错,回来读书不用找关系、省钱不说,这么听着学校也还行啊。本来心里还想着回来念书会不会耽误了孩子,现在心里踏实多了。而邱晓同学因为大人们提到了他的成绩问题,觉得有些丢脸,一直低着头,摆弄着袖口订的扣子。

李婶发现大家尽说话了,还没动筷子。忙说道:“哎呀,咱们光顾着说话了,这菜都要凉了,赶紧动筷子,晓晓啊,快吃,尝尝你婶子做的菜啊有没有你妈做得香。”

邱妈忙拦着,“大嫂别急啊,二春和三儿还没回来呢。”

“不用等他们,三儿那个皮猴子,指不定野哪儿去了,他姐找他得费点功夫。咱先吃,给他们剩些就是了。”李婶不以为意地摔摔手。

“还是再等一会吧。”邱爸也客气说道

李叔拿起筷子用力一挥,“甭管那俩,咱们先吃。”家主发话了,其他人也就不再说什么开吃了。

吃着饭,李叔答应邱爸,去镇上打听镇中报名的事。因为今年村里确实还没有人在镇中上学了。要么已经毕业到县里上高中去了,要么就去外地了,要么就是还不够岁数的在上小学呢。所以具体的怎么个章程还要到镇上去找人打听了才知道的。

两家大人边吃着饭,边聊着这几年村子里发生的和邱家在城里的事,而邱晓只顾埋头猛吃。十二三的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

一顿饭吃罢,李家的两个孩子也还没回来,邱晓一家就告辞出来回了自己家,这眼看天已经黑了,屋子里的床铺还没收拾呢。

邱妈进了家来,麻利地从带回来的行李里找到凉席等物件,先拿小扫把扫了床,铺上凉席,摆好枕头,再拿出毛巾被,虽然是8月天正热的时候,但这山里大晚上的还是有些凉的。因为也没有电视,又累了一天了,铺好了床一家人就睡下了。

5第三章

第三章

第二天,邱爸跟着李叔就去镇上打听学校的事了,邱妈准备把院里的杂草清理一下。邱晓也跟着拔草。正撅着屁股吭哧吭哧劳动呢,院门被人推开,有人走了进来。邱晓听到动静抬头看去,进来的是个十来岁的男孩,脸被晒的黑红,长得很壮实,笑得一脸憨相。看着与李叔有八分相像。不用说,这应该就是昨晚出去“皮”没见着的三儿了。三年前回村和自己一块玩的事,经邱妈提醒还是有些印象的。

邱妈也见到来人,笑了,“这不是三儿吗,怎么你妈让你来的?有事吗?”

“没,没事,我妈让我来找晓晓哥玩,嘿嘿。”

邱妈听了,一扭头冲着邱晓,“你别拔了,和三儿一块玩去。”

邱晓听着能出去玩还是很高兴的,站起身拍拍手上的草屑,答应了一声就跟着三儿出门玩去了。

出了院子,外面还站着几个小孩,看着都比三儿小,三儿开口让人家都叫邱晓哥,几个孩子有点羞涩地都叫了邱晓哥。长得这么白净好看的哥哥,大家还是很少见的,也许三年前见过但时间太长,早忘了。

现在村子里的孩子能自己跑出来玩的也就这么几个了,剩下的要么年纪大了或者忙着学业或者已经要帮家里干活了,要么就是年纪太小还出不了门子。

几个孩子商量着带邱晓进山玩。转身就向山里出发了。

七龙沟里,山还是挺多的,层层叠叠,植被及其茂盛,一路上邱晓的嘴就没停过,各种野果,被孩子们不间断的塞到他手里。邱晓他们在山上玩了一天,太阳落山才回村,邱晓一天都挺兴奋,不仅吃到了很多好吃的野果,而且还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鸟,小松鼠,还有兔子,可惜没抓着。听三儿他们说再往更里面走还有猴子和熊呢。

邱晓想着明天还约好了去山里玩,乐兹兹地回到家,发现李家叔婶都在,和爸妈坐在堂屋里,爸妈好像不是很高兴。

原来,今天邱爸和李叔到了镇上,找到人打听了,邱晓的情况能上镇中,但是有个不好不坏的情况出现,原来镇中的两个老师暑假里突然不干了,学校原本就缺老师,这样一来,初一就没老师带了,和县里反映情况,县里说是想办法匀一个老师过来。但对方要交接手上工作,人过来要到九月初了,所以镇中决定今年初一新生九月十号才报名。

而邱晓爸妈在A市的摊位是在大学门口,也不是什么正规摊位,就是大家经常摆摊,约定俗成定好的位置,假期里你不出摊没什么,可是开了学以后三两天不在也没什么,现在的小生意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但时间一长,你原来的好位置就没了,被人占了你还没地说理去,毕竟大家都是无证经营。感谢九几年还没有能使小儿止啼的城管存在。这大学开学又早,十几天不出摊,摊位肯定没了。这摊位没了,钱就没了,夫妻俩凭什么攒出晓晓的大学学费啊。他们可是打听过的,现在这上大学学费是年年翻番啊,等到晓晓念的时候,还说不清要多少钱呢,前面攒的钱都盖房了,现在手上没多少钱,现在不努力赚钱,到时候怎么可能攒够学费呢。因此这个消息对邱爸来说绝对不好。但对于邱晓来说可是不坏啊,今天刚找到好玩的事,能再多玩十天,美死了。

邱爸邱妈很是犯愁,一头是生意,一头是孩子,那头都放不下啊。

夫妻俩经过初步商量决定留一个人陪孩子,一个人去城里,可邱晓再三保证自己一个人报名上学没问题的,反复强调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不说这些年在城里,家务活多半都是晓晓做的,而且城里的摊位一个人忙的话是很紧张的。邱晓老早就知道,自己要回老家念书,之前没回来时,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和沮丧的,但现在发现村里比城里好玩多了,少年心性下,觉得没有了父母的约束,肯定自在极了。邱家夫妻不同意,但确实很矛盾。

看着愁得不行的邱家两口子,李叔猛吸了最后一口烟,把烟捻灭。发话了,

“这事你们不用愁,交给我了,你们进城去忙生意,我和你嫂子看着晓晓,10号我带晓晓去报名。”

“这怎么行?大哥,不好又麻烦你。”邱妈出声劝阻。

“怎么不行,你们还当不当我是你们哥?就这点事,算什么。

邱爸也抽着烟,想了一会,下定了决心,“那行,这次再麻烦你了,哥。”

“说什么呢,咱们哥俩还麻不麻烦的,只要你认我这哥。”

这样,报名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邱正鲲两口子一合计,决定25号回A市,因为A大26号开学。刚好不影响生意。其实对于邱晓一个人留下生活,夫妻俩还是放心的,邱晓自小能干。再说,有情比亲人的李家夫妻帮着照看,两口子就基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说道邱晓的能干,不得不说,正应了那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邱晓3岁的时候,就给他妈摘菜洗菜了,5岁就会自己做饭了,虽然记得第一次,邱晓用锅煮米饭,把饭煮胡了,还差点把房子点了,但他学得很快,后来夫妻俩见他做的有模有样,焖个米饭,炒个菜也不太难,只要把煤气灶掌握好了,就由他做了。

平时邱正鲲两口子生意忙,邱晓就把饭做好送过去。家里的许多家务也是由邱晓承担了的。之前在城里,邱正鲲因着一个经常在他们摊子上吃早点的一位大学老师的爱人是一所小学的教导主任,就走了关系,掏了借读费让邱晓在那个小学上学。

但因为邱晓一直跟父母生活,是说家乡话的,不太会普通话,刚入学时,和老师同学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再者,邱晓爸妈忙,他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的,年纪小开始总是洗不太干净,因此总被其他同学嫌弃,和城里的同学关系一直不好,没什么人愿意和他玩。

又因为住宿条件制约,邱晓的作业本课本上已经会有一些油渍,时间长了,连老师都对他淡淡的。一时间他就被大家给边缘化了。幸亏这孩子本性活泼,性格坚毅,每天我行我素,过得也挺好。就是这学习,夫妻两个因为忙,再者文化也低,很少督促,导致小学六年,成绩一直在及格边缘徘徊。这次找初中借读时,才知道自家孩子的成绩实在是不太好,可也回天乏力啊。这才不得不决定回老家上学了。

虽说邱家夫妻俩决定要回城了,但临走之前怎么着也要把自家儿子安顿好,才会走的放心不是。第二天,这夫妻俩就忙活开了。

邱爸联系了村里的李二喜的火三轮,到镇子里大采购去了。

邱妈向李嫂打听了,村里的李三奶奶家养的母鸡多,厚着脸皮去花大价钱买回来两只正下蛋的母鸡。山里人家平时吃肉少,也不好买去,邱晓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吃个鸡蛋,也好补充营养。

在这里还要特别说明一下的,在农村,下蛋的母鸡一般人家是不会动的,除非有什么特殊情况。这不,在“大价钱”面前李三奶奶还是动心了。

邱妈把鸡拎回家,央着李叔给编了一个鸡笼,把鸡放进去,拿了俩破碗倒上些糙米和水给鸡喂上。转身拿起锄头准备在前院翻出一块地,种些好长的蔬菜,在村里头可不好买菜的,各家基本都是自己种菜吃的。邱晓在旁边帮忙,拿了一个小铲拍松邱妈翻起的土块。娘俩一直忙了大半天,中午饭是三儿送过来的,之后也留下来帮着松土,下种子。做农活三儿可比邱晓熟多了。三个人一直忙到下晌,总共种了二十来平的地。

到下午,邱爸也回来了,买了满满一车的东西,有200斤的大米,一袋子白面,虽说这里人家多半都吃米饭,但邱晓跟着爸妈一直在北方生活,面食也是很习惯了的,而且,邱晓下面条、蒸馒头是都会的。20把挂面,一大捆米线,平时学习忙时没工夫做饭时,直接下着吃,方便。10斤腊肉和腊肠,在这里一般时候是很少有鲜肉的,通常都是过年的时候或谁家办大事的时候才会宰猪的。那时大家就会把吃不完的肉腌制起来,做成好储存的腊肉腊肠,平时吃。还有几个30公分高的圆滚滚的泡菜坛子,邱妈想着给儿子腌上几坛子泡菜,在地里的菜没长起来以前可以就饭吃,再说了,冬天新鲜菜少了,泡菜还是很必要的。邱妈通过李嫂向村里买了红辣子、白萝卜、豇豆角、圆白菜,准备各腌制一坛子。在腌的时候特意把邱晓叫到跟前,让他也学着,等吃完了自己可以继续腌了吃。

说实话,邱晓让爸妈的这举动吓到了,好家伙,这么多吃的,把自家的厨房挤得满满当当,邱晓觉得自己吃一年也吃不完啊。

虽然万般不舍,但8月25还是到了,这天邱爸邱妈离开了村子,准备回A市了。李叔陪着邱晓骑着三轮送夫妻俩到了镇上去坐到县城的班车,二人到县城还要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