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的小农民-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明,本是春天的深处,春天的灵韵,春天最美好的时节,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节气,却被人们附加上天空青灰色的颜色,简直压抑地让人窒息,喘不过气来,然而春天的灿烂与活力生机没有被大自然忘记。

是的,去者渐多,但生机并未了无。你看,每年清明,四野的人群不是越来越汹涌了么?坟前墓后,或弯腰除草,或低头默祷,或促膝长谈,或焚香祭拜。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所以在那天农村,路上基本上看不到妇女的踪影,都在家里呆着。

家里刚吃过早饭,孙刚的小叔和大哥也来了,一起去给孙刚的曾祖父母扫墓。

带着扫墓用品,开着车往村子北边赶去,路上的行人都是背着袋子,行色匆匆去扫墓。

来到坟上,几人先把上面的草清理一遍,再往坟上添堆土。

然后把供品一一摆在墓碑前的石台上,燃烧的火纸,燃放的鞭炮,还有几人的祷告声,让先人保佑全家人健健康康、生活顺顺利利

向四处望去,个个坟前都有人在叩拜。这是一个心灵寄托的节日,所有人都投入其中。叩拜自己的祖先,这也是传统的信仰。

一柱香,一堆火纸,一挂鞭炮,虔诚拜倒,烟雾在各处的山坡上弥散,经久不散。

周末到来,赵涵从县城来到孙刚家玩,这是年后她第一次过来。过完年刚开始工作,事情不比较多,所以一直没来。

她的到来也让孙刚一阵欢喜,有快两个月没见面了,自然想的紧。

家里也没什么活要做,孙妈就让孙刚带着赵涵出去玩。毕竟两个小年轻,好久没见了,肯定有很多体己话要说。

赵涵去果园看了看,和大黑小黑逗弄了一会儿。又去看看小羊羔,它们生长的很健康,也很调皮。野鸭子和一群家鸭子在堰塘里畅游,时不时的钻到水下,看来它们完全合群了,只是还偶尔跑到果园里面找吃的。两只老鹰也不落屋,白天就在天空中翱翔,只有天快黑了才回家。

山坡上的桃花,虽然有不少已经谢了,桃叶也长出来不少,但有些桃花还是依然盛开。

赵涵目光望着眼前的花海,眼神也有些迷离,果园美丽而充满生机,任谁见了,都难免忘情。

赵涵上次听孙刚电话中说的桃花开了,所以很想看看他形容的这人间美景,果然是如此的美丽。

看着赵涵满眼迷离,孙刚怦然心动,到底是花美还是人更美呢?

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话十分自然的出现在孙刚脑海里,仿佛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它自个冒出来的。

终于察觉到男朋友滚烫的目光,赵涵羞涩的浅笑。小声笑骂,“德行。”

“我们上山去玩吧。”玩了一会儿,赵涵突发奇想。

“好啊,这个时候山上有不少好东西。”

两人说走就走,回家和妈妈交代一声,就带个塑料袋子和铲子,孙刚知道这个时候山上有不少野菜。

蓝天白云妆扮着天空,令天空显得格外美丽。加上女友在身边,让孙刚的心情格外的舒畅。

路边成片的紫花,不时看到的白、黄、蓝等各色小野花中捕捉到春天的气息。

乍暖还寒,一只只小动物的向阳的坡上享受春日阳光,悠闲自在地寻觅逐渐返青的嫩芽。动物们比人们更能享受到春天的恩赐。

两人边走边看,赵涵看着满眼的春色,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让心情回归惬意与甜蜜。

山脚下长满了密密匝匝的绿草,其中点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野花:红艳艳的,金灿灿的,蓝盈盈的,紫溜溜的,这儿一捧,那儿一簇,令人目不暇接,简直看不过来。

山上的野梨花是白色的,虽不如白牡丹那般的富丽堂皇,却也白得素净,美得朴实,三五朵一束簇拥在枝头,罗星棋布,点缀在一片翠绿之中,令人赏心悦目。

此时的双峰山成了花的海洋,漫山遍野的野花夹杂在灌木丛中,一簇簇、一片片,粉白的、鲜红的、粉红的,和大片的松林相映,红绿相衬,这“一百里处春似海”,简直是一幅画。深深地吸一口这清新而带着某种清香的气息,让孙刚和赵涵感到心旷神怡。

山上出现不少人的身影,欢声笑语弥漫在双峰山这秀美的春色中,在山谷中久久回荡。流水潺潺,春风徐徐,路旁的野花不甘寂寞,伴着春风、随着流水片片花瓣飘荡、沿溪流而下。

在另一座山峰上,眼尖的孙刚发现了野生动物的身影,远远地看不清它们是野羊还是什么,只有模糊的剪影和山色是那样恰到好处融为一体。孙刚赶紧拍拍赵涵,指给她看,它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没有出现过,让他心里有点怅然若失,一时回不过神来。

这座大山,十几年前野生动物多的数不胜数,还出现过野狼下山袭村的事情,现在除了野鸡野兔子之外,孙刚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野生动物,只是没看清楚到底是什么。

收回目光,孙刚终于发现一种好东西。

“孙刚,这是什么啊?”赵涵看着孙刚急不可耐的蹲在一丛绿色的草前面。

“这是紫苜蓿,是好东西。”孙刚拿出小铲子直接铲断几根,这东西像割韭菜,只要不拔起来,很快还会长出来新的。

“这能吃吗?”

“能吃啊,人可以吃,动物也可以吃。”

紫苜蓿的嫩茎叶,营养价值很高,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

还可以入药,用来治疗一些胃肠疾病。

苜蓿是孙刚这边农村人给牛、羊、马、骡这些牲口种的牧草,在苜蓿夏天开花之前,把它割下来,捆成捆,立在空地上晒干之后再拉回家,就牲口冬天吃的饲料。双峰山那边的王新庄、李家坪、刘家沟等村庄都有成片成片的苜蓿地。

每年春天三月份,沉睡了一冬的苜蓿就长出了嫩芽,绿绿的,很饱满。这个时候,正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去年秋天的土豆也吃的没剩几个了,豆角,茄子又刚刚下种,还没发芽。所以,农村人家的碗里也没有多少绿色。刚刚发芽的苜蓿就成了能引发人们食欲的野菜。

过去村子里摘苜蓿的多般是妇女和小孩,男人不会出现在她们的行列中。一来,春天农活忙,男人还得下地,二来,感觉这些都是女人做的事,谁见过哪个大老爷们去挖野菜的。早晨,村里的妇女小孩挎上篮子,拿上小刀,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就上山了。

山那边的李家坪的苜蓿地离孙刚的村子大石坡村最近,所以,多数大石坡村的妇女都会在这里摘苜蓿,也有去刘家沟苜蓿地的。小时候,孙刚也跟孙妈去过几次,苜蓿摘不了多少,就是为了好玩。

那个时候山上,有很多野鸡,它们的颜色和周围环境差不多,远处看不见,当你不注意走近时,野鸡就会扑腾扑腾地拍打着翅膀从草丛里飞起,又落到远处的地里。还有突然窜出的野免,天空中欢叫的百灵鸟,都会给单调,枯燥的童年带来不少乐趣。

苜蓿有野的,也有人种的,别人种的当然会有人看护。一般都是摘野生的,临近中午,嫩绿的苜蓿芽都会装满每个人的篮子。

上初中时,有位刘家沟的同学给孙刚讲过,他们村里有些家人过年用嫩苜蓿芽包饺子。孙刚从没有吃过苜蓿饺子,想必味道一定很鲜美。

不过,大冬天的,草木枯黄,上哪里弄够包一顿饺子的苜蓿呢?那同学说,背风向阳的田梗下能有。现在回想起来,冬天大雪纷飞,提篮带铲,顺着田埂扒开积雪,寻找埋藏在雪下的苜蓿芽,这种经历比吃苜蓿饺子还要有情趣。

“苜蓿要是开花了很漂亮。”孙刚没有说错,苜蓿在4-6月份开花,蓝紫色的,一簇一簇的,十分的鲜艳。

“到时候我来看,不好看的话”赵涵佯装威胁道。

“不好看的话,你看我啊,我在你眼里还比不过这破花”

远处的潺潺小溪流,静静地流淌着,流淌着。滋润着流淌过的每一寸土地。

两人一起动手,边干活边打情骂俏,柔柔的情感弥漫在青山绿水之间。

“这也要挖点儿回去,”孙刚指着地上的婆婆丁。

“这不是蒲公英吗?这也能吃?”赵涵一看这就是上学时候课本上的,只不过现在还没开花。

“就是这个,吃起来也不错,弄点儿回去给你尝尝。”

婆婆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它不是普通的普通的特种蔬菜,而是一种珍贵的食疗佳蔬。还可与其他菜肴和佐料配伍,烹调成各种色香味俱佳食疗佳品。

如蒲公英炒肉丝,因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能,猪有滋阴润燥、补中益气效果,两者配伍制作成菜肴,不仅口味鲜美,而且能提供多种营养,可食疗感冒、咳嗽、胃炎等症状。

婆婆丁可以炒熟吃,也可作凉拌菜。

婆婆丁分布很广,春、夏、秋三季,田野、路旁、山坡,以及房前屋后,均有生长,随处可见。

一到农闲时期,不少妇女小孩都到处找来挖,晒干后拿去卖,当时一斤好几毛钱呢。

如果婆婆丁掐断之后会有白色的汁液流出来,弄到衣服上沾点灰很难洗掉,儿时在野外玩,衣服上经常沾上一些。

两人兴致勃勃,直把带来的袋子塞满压实,这才罢手。开始亦步亦趋的下山回家。

又是一年三月天,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家乡的田野与高山,山脚下还有三五成群摘苜蓿的人在寻找着快乐。

春天的苜蓿芽很嫩,一点儿也不老。

摘回来后,孙妈把苜蓿放在太阳照不到的阴凉处,随吃随洗。

用苜蓿烧面疙瘩汤,先把苜蓿用油炒一下,然后开始做疙瘩汤,等汤开锅时,把事先炒好的苜蓿倒进锅里,然后加点儿醋,孙妈做的疙瘩汤颗粒很小,加上碧绿的苜蓿,再浇上一勺辣椒油,光看着就想要流口水了。

又凉拌了一盘婆婆丁,吃的大家直呼过瘾。

苜蓿是清凉性的蔬菜,进食之后,确能消除内火,尤其在燥烈季节,功效显著,更胜於西洋菜。

苜蓿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做法也很简单,等面条开锅时,抓一大把洗干净的苜蓿芽放进锅里,搅动几下,再开一次锅就已经熟了。绿油油的苜蓿漂在白花花的面条当中,相当抢眼,吃起来更是清香可口。

苜蓿菜经油炒后,乘热进食,味极鲜洁。冷却后,进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

孙刚在山上趁赵涵不注意,移植了不少在空间里,它也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而且这样家里的家禽家畜又多了一种食物来源。

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品种。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

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很丰富,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苜蓿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一两倍。

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草或者晒干,都是各类家畜及家禽最喜好的饲料。

空间里植物生长比较快,等苜蓿繁衍开来,再拿出来给家禽家畜做饲料。

—————————————————————————

祝大家五一节快乐!!!

093。农忙前的闲暇

每逢清明节过后,小麦返青之时,那些山坡上会露出一丛丛绿嘟嘟的嫩芽,那就是野菊花冒出的新芽,当这些嫩芽长到一寸左右的时候,将它薅下来,摘取夹杂其中的往年的干叶叶屑,洗净切碎,加入少许面粉,然后用油煎成薄饼,那个独特的清香味,是无法言说和形容的。

菜园子边上的花椒树也开始发芽了,稍微有些红色类似香椿芽的颜色的花椒芽最好,当叶片有些卷曲还未伸展开的时候最嫩,采撷几捧即可,与野菊花芽一个吃法也行,但最好的吃法是与大蒜头捣在一起变成若日本料理中的绿芥末般的蒜泥,沾在刚出锅的白面馒头上吃,麻辣清香,非常好吃。

孙刚也弄了不少给赵涵尝尝鲜,这些东西她都是第一次吃,感觉很新奇。

也在果园水沟里捉了几条黄鳝出来打打牙祭,这些黄鳝经过一冬天的蛰伏,消耗食物量增大,幸好现在是春天,不缺它们吃的。

黄鳝酥香可口,吃的全家人赞不绝口。

这黄鳝百分之百野生,没有喂任何激素,吃着酥香,比城里超市买的好十倍,大家都喜欢吃。

说起黄鳝是野生的,孙刚家的黄鳝虽然说是养在水沟里,但是却从来没有喂过饲料之类的东西,最多捉些杂鱼蝌蚪喂,还有蚯蚓。

这些日子又到了青蛙的产卵期,沟渠堰塘到处是蝌蚪。孙刚一点儿也不担心给黄鳝和火头找食物,隔几天丢点儿东西进去,水池中的黄鳝好像也没有让他操心,仍然长得挺欢的。

估计这也应该是泉水的功效,这下他彻底的放心了,不用每天去管黄鳝。

下午两人无所事事,孙刚带着赵涵熟悉一下村子附近的环境。

人间四月天,四月的乡村麦苗叠翠,桃花如霞,梨花似雪,当孙刚和赵涵两人行走在这释放着绿的清香的田野里,她以为自己走进了世外桃园。

看着田间地头,乡亲们都为生计忙碌着。

“我记得那边是条河吧?”赵涵指着一大片水田的西边。

“是啊,这条河快变成小溪了。”小的时候,这条河水量还比较充沛,这些年只剩下一些涓涓细水了。

为了欣赏河边的美景,孙刚两人行走在村子通往河边的羊肠小道上,两边都是水田,现在还没有栽秧。

天边一片红彤彤,晚霞迎着笑脸走来了,孙刚匆匆拽着她的衣角,怕一不小心错过欣赏佳人之约。

她飘飘的衣袂把远处山峦装点的诗情画意、朦胧优美而别样风情,整齐的田野也披上了一层彩色的纱缦,宛如江南锈娘那精致锈品,细腻、圆润、色泽柔和明快。

走在绿绒绒的草地上,又见袅袅的炊烟,那是孙刚心里流淌过的炊烟。

浓重的,似丹青妙手随意泼墨;轻淡的,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似雾似纱,又仿佛是一道道柔美的五线谱,点缀整个村庄的梦。

飘着麦杆和青草香的炊烟与美味佳肴的香味、家畜飞禽欢快的鸣唱奏成了一曲亲切、淳朴的乡村晚歌,荡漾在这黄昏的晚霞中,让你回味无穷。

乡村的炊烟是母亲篝火前对儿女殷切的期望及深沉的想念;是父亲于田地里辛勤耕作的坚定信念;是游子神魂梦绕的温暖乡愁;是疲惫旅人失望中的希望。

两人来到河边,棒槌声声照应着的蜿蜒的小河,水面闪着银光,波光粼粼,静静的流淌向大河汇去。

未泯的童心撩起了孙刚想赤脚奔走的感觉,孙刚脱掉鞋伸开双臂奔向小河,河边柔柔的青草和软绵绵的沙滩亲吻着他的双脚,那柔嫩、清香的感觉瞬时裹进全身,好温暖!好舒服!突然想起海子的那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

此时此刻,他们也是一对幸福的人。

看着粼粼的波光将满天霞光揉成闪亮的珍珠抛洒在水面上,孙刚匆匆赤脚踩在水里,一阵阵轻凉冲淡了奔跑的疲倦。

水里一串串水珍珠在流动,赵涵也不失时机去打捞满河的金光。不远处各种姿态的女人们在河边的石头上,棒槌声声中晒起了五颜六色,声声棒槌是村子里的特色音乐,每天清晨和黄昏都有她们的演奏。

轻轻掬一捧河水,水面荡漾着充满旋律的波纹,向四周逝去。将水撒在空中,折射出千万条彩色的线条,铺满全身,像身穿五彩霞衣一样,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玩累的两人携手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和情景融合在一起,,蜿蜒流淌的小河,干净的小河边,静谧的草地,不远处洗衣服的姑娘们,远处的田地和山峰,温柔的生怕惊了鱼儿的人声,喧哗的虫鸟叫,形成了一幅美好的画卷。

“走了,回家了,天快黑了。”孙刚穿上鞋子,起身拍拍屁股上的草屑。

“你背我嘛”赵涵此时也是光着脚的,看着孙刚起身,就向他撒娇。

孙刚被她缠的没法子,只好背着她慢慢往家走去。

“我不重吧?”赵涵有些担心的问道。

“还不重啊,都快赶上小猪了。”

“讨厌”

两人打情骂俏,路上遇到村里人,大家都善意的对着这对小情侣笑笑。弄的赵涵一直把头埋在孙刚的肩膀上,羞得不好意思抬头。

小村在晚霞的映照下,变得更加静谧。这时,乡村歌手逐渐开始登台亮相了。

蛐蛐、蝈蝈和青蛙们开始活跃起来,纷纷走出来登台演出,盛大的交响曲拉开了序幕,先一声二声悠扬的独唱,然后就连成了一片大合唱的歌唱海洋,柔刚相间的歌声此起彼伏。

淳朴的歌声,是乡村最美丽最动人的歌声,它唱出了农家人的希望和未来,给乡村宁静的夜晚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和想象,给孩子们的童年写满童话故事。

小村的夜晚,恬淡沉稳,热烈而自然,交响曲就成了乡村催眠的枕头。当深深暮色点燃起村里灯光时,农家人枕着声声蛙声安然入梦,梦里有蛙声唱出的丰收繁荣景象,梦里有一代代农家人的喜悦的心愿。

春种农忙前的一点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