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人生-第5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到后来,开始全民盛行考大学,全民都希望坐办公室,当大学生了,学校开始以赚钱为目的,开始不再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了,甚至还取消了技校,中专。

于是大把的人都去考大学了,哪怕是个三流的大学,家长们也愿意送孩子去,就是希望将来自己的小孩能去做办公室,而不是去车间

最终的结果就是,十几年之后,华国是满世界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而另外一边,回归了本来价值的工人岗位,却很难找到人手。

尤其是一些对技术级别要求非常高的岗位,比如八级钳工,随便到南方那个企业去混混,每个月要是没有一两万的薪资,你根本就找不到人。

有时候,就算你出在搞的薪资,也同样找不到人,因为这样的人,满世界都稀缺。

而李逸帆走制造业的这条路,他可不打算重蹈其他国营企业的那种覆辙,他要参与的制造业,可是那种绝对够高端的制造业,所以他必须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而重视人才的培养,说到底子上,就是你能够培养人才的同时,你还能够留住人才。

而留住这样技术人才的关键是什么,那就是你必须要给这些技术工人保留最合适的上升通道。

现在和后世,为什么很多家长,都知道上三流大学没出息,可是还是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三流大学,也不愿意让孩子早早的进工厂,却学习一门可以赖以为生的手艺?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技术工人在国内没有上升通道。

在国营工厂里,你手艺再好,你也不过就是一个车间里和机油为伴的傻大粗的工人,撑死了你也就混个车间主任。

而工厂的管理层,永远是上面领导的亲戚,哪怕你再有能力,你在了解这个工厂该如何运作,你也没机会。

而在私营工厂里,他们可以给你很高的薪水,可是如果你像往上走,对不起,那不可能,管理层可都一样是领导的亲戚,要么就是一些所谓的懂管理的管理专业毕业的高材生。

所以要是你学了手艺,那么你就一辈子是个匠人而已。

可是反观国外,尤其是德国和日本这样的制造业强国,人家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技术工人的?

人家专门给技术工人开通了一条向上的通道,人家国内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的评级体系,只要你手艺过得去,你就可以去参加评级,一旦你要是能够通过,甚至可以获得大师级的称号。

而这样的人物,在工厂里那都是要横着走的,什么jb中层管理人员,见了这样的人都得点头哈腰的,而且赚的还多,福利还好。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榜样,才有人愿意去钻研技术,毕竟不管今后制造行业如何发达,机械人如何的普及,都不可能完全的替代人类在这个领域的位置。

而在国内,目前还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体系,所以李逸帆打算自己搞一个出来,但是如何搞,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毕竟他上辈子是个特工,不是一个公司或者工厂的管理者,而那个马云飞如果真的像钱德志所说的那么优秀的话,如果他真的在京瓷的底层干过好几年的话,那么他对于日本人的那套体系,应该是非常熟悉的。

那么自己何妨不可以借鉴一下?如果这个体系,要是在自己的电子元器件的工厂获得成功,那么就可以在其他的工厂里进行推广。

一旦要是形成了气候,那就可以自成一脉了,就比如你是学软件编程的,虽然你没有上过大学,全靠自学,可是如果你通过了微软的工程师等级考试,那么虽然你没有大学文凭,可是光是凭着微软的认证,你就一样可以在软件行业横着走。

而李逸帆想要完善的就是这样一个人才培养体系,现在自己的企业里,把这一套打响名气,然后在推广出去,到时候就能够吸引到无数的人才过来参与到这个体系,来参加考试。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就算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却可以靠着他们企业的认证资格,而随意的在制造行业找一碗饭吃的话,那么他的企业就算是成了,绝对国内最nb的一家!

所以对于这样的体系,李逸帆非常的看重,而马云飞就成了这个体系,和他的想法,今后到底是否能够成型的关键。

“这可,正是太好了,钱先生,你马上和你的这位学弟联系,看看他到底愿不愿意来我这边工作,只要他愿意,你放心,他开出什么条件,我们都好商量,哈哈,我现在可是求贤若渴啊!”

李逸帆说这些话的时候,可是真情流露,脸上的表情也是非常高兴的摸样,而钱德志,显然也是对李逸帆的这番态度,感觉是非常的满意,于是就点点头。

之后又和李逸帆交流了一番,主要都是关于这个液晶显示器公司的事情,听了李逸帆的一些对未来的规划之后,钱德志是更加的满意,最终是确认了人家是真心实意,要搞这个行业的,这才满意的告辞离去。

不过在离开之前,他也隐晦的像李逸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只要李逸帆这边把架子搭建完成,那么他肯定会过来投效的。

993疑虑

而且钱德志还隐晦的提到,他不但会自己过来,而且还会在这段时间里,帮李逸帆联系一批人,到时候大家一起过来。

李逸帆哪里能听不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当即对钱德志表示了欢迎,而且也隐晦的说了,只要你愿意来,那么这家工厂的经理的位置就是你的。

至于你能够挖多少人过来,那是你的本事,这些人也是你的班底,总之我很看好你,只要你和我这边签合同,到我手下来工作,那么一切都好说。

我对于工厂不会有太多的干涉,但是我投资进来的钱,肯定会实打实的落实下来,绝对不会吹牛的。

这一晚上的交流,让钱德志和李逸帆都对对方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加深了双方的互信。

在钱德志看来,李逸帆就是一个非常有远见,而且在国内是绝对非常难得的那种,舍得投资搞科研,肯潜心钻研,进入到高科技领域的老板。

只要他能够坚持下来,那么他在这个领域,肯定会大有作为。

而钱德志在李逸帆的眼里看来,也确实是盛名之下无须士,以前猎头公司给自己强烈推荐他的时候,自己看到他的资料,对他也是非常的喜欢。

可是毕竟没有见到真人,也不知道那些纸面资料上所描述的这个人,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有几分本事?

可是这么一番接触下来,他感觉这个钱德志还是真的有料的,无论是在科研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这绝对是个人才,要是留得住,那么对于他的液晶显示器企业来说,绝对是个福音。

而另外他也很关注,这钱德志给自己推荐的那个马云飞,他甚至都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摸样,到底是不是像钱德志所说的那样的有本事。

就在李逸帆很高兴自己收获了一批人才的同时。另外一边在省城的招待所的一间套房里,杨玉河却是拿着一份省政府下发的红头文件,皱着眉头在仔细的思量着一些什么。

来省城已经好几天了,这几天一直是在开会,而和他一样在省城的,还有整个北省其他几个地级市的书记,市长什么的。

大家被召集到省城开会,主要还是因为靳祥云从美国找来的那个西太平洋投资集团的缘故,这个西太平洋投资集团的来头实在是太大了,最近在省城。甚至在整个北省,的风头都可以说是一时无两。

而且这个集团的口号和手笔。可是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有的投资集团,如果在某个地方投资,也就是专注于某个行业领域,或者是专门的某个城市。

而这个集团要投资的项目,却横跨各行各业,从金融领域,到建筑民生,再到制造业,和农业,可以说是横跨了所有的一二三三个产业。

而且不光是横跨了很多产业,最关键的是还不光是集中在某一个特定城市,还要覆盖整个北省。

据说这次他们要在整个北省,一共投资大概二十个亿美金的额度,二十个亿美金,如果要是集中在某个城市的话,绝对是个了不得的数字,可是如果要是横跨整个北省的话,那就有点单薄了,但是也绝对不算少。

更何况这帮美国人说了,这只是初步投资意向,如果发展顺利,人家会追加投资。

这下子还得了?在这个全民都在争取外资来投资,拉动gdp增长的年代,这西太平洋集团的这个投资计划,才一出炉,就立马引起了整个北省官场的轰动。

有人欢喜,有人愁,一些平时经济算是比较落后的地区,对于这西太平洋投资集团的到来,可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大家都巴不得美国人多掏点钱,在他们的地区投资呢。

而另外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对于这个西太平洋集团的投资计划,却是嗤之以鼻,表示不太信任。

毕竟这可不是一般的项目,按照美国人描述的这么宏伟,他们要投资覆盖整个北省,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三种产业。

这得需要多少的人力物力|?还得需要多少的精力?这得涉及到多少个项目?

二十亿美元,听起来不少,可是够吗?好像不太够吧?虽然美国人说的好听,说什么如果不够,他们会追加投资,可是毕竟现在大家还没看到这帮美国佬掏出一分钱呢,所以有些地方领导,对于这帮美国人还是持观望态度。

就比如杨玉河,就是其中的一员。

说的太好听了,饼画的也太大了,这样的一份投资计划,在外面可是有很多人都是在为了这个计划,而欢呼雀跃的,可是在杨玉河看来,他却好像突然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看到了把那些大字报上写着,水稻轻轻松松亩产超过十万斤的疯狂景象

可是这些话,他可不敢明面说出来,毕竟这次主持这个招商引资项目的是靳祥云,靳副省长。

未来五年如果不错的话,他会是北省的省长,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是齐满天的心腹,齐满天这次入驻中枢失利,上面怎么也会选择补偿他一下,所以他的人做五年的代理省长,上面还是不会干预的。

可是苦了自己的,要去接他的位置,来当这个主管经济的副省长,同时还有可能会兼任省城的一把手。

自己身上的担子和压力,都很重啊!

看着手里的这份投资报告,在一想起,今天白天,陪同靳祥云,还有这个所谓的美国西太平洋投资集团的人,在省城转的这一圈,杨玉河就感觉到太阳穴一阵阵的发胀。

虽然他对这帮西太平洋集团的人有所怀疑,不过今天考察的过程,却让他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许多怀疑。

这帮美国人今天的表现非常专业,在最开始去的一家是省城的农机公司,以前专门生产拖拉机的,后来几经改制,变成了能够生产很多农用机械的大型集团,不过这两年在市场上表现欠佳,省里正想要甩包袱。

人家美国人到哪里看了一圈,也提出了很做中肯的建议,而且还看了工厂的各种财务报表,最后几个小时的核算。

人家就说了,可以联系美国的鹿牌,看看能不能引进一些技术,或者搞一个三方合资项目,如果运作可行的话,那么三年时间,就一定能够保证这家工厂起死回生。

当时靳祥云听了这番话之后,眼睛里所闪过的那一抹激动的光芒,自己可到现在都还记得。

这个老靳,这次好像还真的是挖到金矿了。

齐满天先扶持他,而现在的省长沈慕云,到了今年年底就到点退休了,他当然不会因为这点破事,而去得罪齐满天,所以对靳祥云最近的一系列举动是视而不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这就让靳祥云,最近的风头很盛,这不他巴结美国人的机会,结果把自己都给招呼过来了,这是啥意思?

示威?还是要和自己好好的掰手腕?

美国人要在省城考察半个月,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底盘,北省的第二大城市,滨城去考察了,靳祥云到底怎么想的?

杨玉河感觉很是头疼,到现在他也没能摸清楚靳祥云的想法。

不过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这帮美国人的态度,今天可整整一天,都在农机公司那边转悠,那帮美国人表现的非常专业。

尤其是那几个黄皮香蕉,多带来的一众的金发碧眼的真洋鬼子,这帮洋鬼子,在专业领域表现的很是训练有素,光是看了农机公司最近几年的财务报表,就能够分析出问题所在,并且给出解决方案,看来美国人真不是吹的。

晚上回来的时候,那个马董事,还非得要去老中街那边看看,结果看了之后,是大失所望,回来的路上,还和靳省长说,这中街的环境太差了。

如果想要打造他心中的合格的历史旅游名城的话,这中街,这边就一定要改造,而他的这番话,也赢得了一众,一起陪同考察环境的省城商业精英们的赞同。

说实话杨玉河也觉得老中街那边环境确实是需要改造了,可是这帮美国人居然说,要打造什么历史文化旅游胜地,他听了就觉得可笑了。

说实话省城的历史沉淀,真的不算很深厚,而且百十年前这里还是满清鞑子的发家之地,就这么宣扬出去,难道不怕引来别人的反感吗?

打造什么历史文化旅游胜地这一个说法,实在是太招人笑了,可是那靳省长却甘之如饴,听起来好像是非常赞同的意思,而且省城的其他商业精英们,也是非常赞同的摸样,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一想到这些,杨玉河就忍不住摸出了烟盒,给自己点了一根烟,平时他抽烟不多,可是这几天到了省城之后,尤其是多次参加了和这帮假洋鬼子打交道的经历之后,他的烟瘾也不自觉的大了起来

994选边站队

“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借助这次美国西太平洋大规模投资的机会,让我省的建设在攀一个高峰,不要错过这次历史的机遇。。建设我们心中更美好的北省,建设我们心中更美好的家园”

主席台上,副省长靳祥云成了本次省内干部会议的主角,而省委那边齐满天没出现,只来了范琼芳这二个组织部的副部长来敲边鼓,至于省长沈慕云则是坐在一号位置上眼观鼻,鼻观心的闭目养神。

靳祥云满面红光,精神抖擞,台下的诸多干部,有的也是满脸激荡,有的则是眼泛迟疑,不过都还装出一副静心凝听的样子。

杨玉河则是拿着通气会的稿子,坐在下面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是第二天省政府这边临时召集全省主要城市的领导干部,开的一个通气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建设美丽北省的步伐。

说白了,不过就是想要,督促本省的干部,尽量配合这次美国的西太平洋集团在北省范围内的考察,争取大家都能拿下一些项目,争取到美国人的投资,让我省的gdp在今年的报表上,更加的好看,以夯实他靳祥云今后五年做省长的基础。

这个靳祥云,这次看来可是真的下了血本了,把省内所辖城市的主管,几乎全部都叫过来了,看来他对这帮美国人是非常有信心啊。

杨玉河低着头。好像在专心的看眼前的资料。不过肚子里却是不断的在琢磨。这西太平洋集团,和靳祥云之间的关系。

上面的意思很明确,现在的他才四十出头,这个年纪,出任一省省长的话,有点太年轻,再加上又有补偿齐满天的意思,这才会同意在沈慕云退休之后。让这靳祥云出任省长的位置上,过度一个任期。

可是这个靳祥云倒是不甘心,就这么当一届过度省长,他倒是想要在自己出任省长之后,好好的给自己加点分。

从杨玉河本身的角度而言,他当然不希望靳祥云能够给他加分,毕竟如果靳祥云做的如果非常好的话,上面说不定会动其他心思。

齐满天这次被浦海帮和青年党的人坑了一道,可是却并没有完全的丧失通向中枢的希望,而且他还是到中枢去出任一任部长。

下一次换届选举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这家伙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可是如果处于为官一方的根本思想的话,杨玉河倒也觉得这靳祥云做的无可厚非。不管他是处于什么目的,毕竟这次这个美国西太平洋集团好像都是非常有实力的。

如果北省这边真的能够把他们给留住的话,争取到他们的投资,那么这对于北省未来的发展,确实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但是哎!两难啊!

靳祥云在主席台上,继续官话套话的说着,主题思想就是大家这次一定要配合好这帮西太平洋集团的美国人,把这次的接待任务做好,尽最大可能的留住人家。

为北省的发展,以及gdp数据添砖加瓦,如果有谁做的不到位,惹恼了美国人,那你就是惹恼了我靳祥云。

当然这话可没有说出来,但是只要是明白人,把他的那些话,往反了一推敲,就能明白他的意思。

会议结束之后,靳祥云又留下了诸多的干部,大家一起在省政府的食堂吃了中饭,就是简单的工作餐,四菜一汤,当然这菜和汤的质量,可绝对不是一般的食堂能够比的,有鱼有鸡,不过大家都是一方领导,对于这点倒也不在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