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恶心一下自己,太浪费精力了。

不如卖他个天大的人情,让他欠自己一辈子,今后有的是用得上他的地方。

转了一圈,张逸夫再次来到了牛大猛的办公室。

其实姚新宇想远了,张逸夫犯不着去找周进步之类的人,最近的人就有办法。

牛大猛的夫人张琳,调到蓟京局当办公室主任大概也快一年了吧……

没办法,跟牛大猛这边表达的时候,肯定不能扯上姚新宇,张逸夫绕了巨大的一圈,委婉地表达了这个调动的愿望。

牛大猛完全听得一头雾水。

“王小花,原来咱们厂的王小花?”

“对。”

“现在在蓟京局?”

“对。”

“你给整来的?”

“不是。”

“……这事……你确定要管?”

“部里的一个重要朋友所托,我也知道扯得有点远。”

重要的一腿啊……

牛大猛思索再三:“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你要是说就得办,那咱就办吧,要是可办可不办,咱就缓缓。”

老牛还是实在人。

“还真的就得办。”张逸夫无奈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往后就真真正正欠老牛一笔了,礼尚往来吧。

“你这么确定了,那我晚上回去就跟张琳说说。”牛大猛哈哈一笑,也不多么在意,“你们处的预算和计划呢?都等着你们呢。”

“我赶紧去整!”

第434领导的决策

让节能办搞来年的工作计划和预算,实在是很扯淡的事情,扯淡的事也只能扯淡的做,没办法,穆志恒那边进一步精神传达过来之前,没人知道后续如何发展。

而这个精神的确定,很可能就是在这一天,节能计划成绩优异,穆志恒向上汇报成果,并展开进一步的全国范围推广,不用想,那个做事的牵头人只能是张逸夫了。

因此,张逸夫这一天不敢太早下班,始终在等着上面的风声,自己也好提早做好准备,酝酿心中的来年工作计划。

傍晚六时许,局里的人该下班的下班,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张逸夫也在犹豫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了,这种事领导也许要琢磨几天再安排,正当他提包准备走人的时候,电话响了,不是蒋立也不是穆志恒,而是赵文远。

老赵只是试探性打一下办公室电话罢了,没想到张逸夫真的没走,这便唤他来办公室谈。

进了办公室,赵文远已经全副武装,茶也泡好了,椅子也摆好了,就等张逸夫来,已经晚上六点来钟了,摆这阵势,看样子是要长谈了。

张逸夫也不知道该问点儿什么,关上门笑道:“吃了么?”

“不急,一会儿一起去食堂吃点就得。”赵文远笑着拍了拍椅子,“坐,坐。”

张逸夫就此坐下,心中大概也料定赵文远谈话的方向:“部里会开完了?”

“开完了,不到四点就开完了。”赵文远喝了口茶笑道,“领导工作总结会,顺便谈谈明年的工作计划,大方向而已,没那么多掰扯的。”

“怎么样?”张逸夫没打算兜圈子。就这么直接问道。

“挺好,穆部长把你这边节能的成果都汇报了,部长很满意,说华北这边得给全国省下不少煤了,效果立竿见影,大功一件。值得嘉奖。”

“原话?”

“基本是原话吧,我又没参会。”赵文远跟着笑道,“其他领导也对这个工程赞许有加,把这个工作的方方面面事情都夸了夸,节能这件事上,大家愿景还是一致的。”

“不易啊,我还以为得有人唱反调呢。”张逸夫呵呵一笑,略微放松下来。

“怎么会,这项工作半年多就完成了。成果有目共睹,穆部长还没来得及说,其他领导就已经提到你了,打算推选你去参评电力科学技术奖,还有优秀示范工程奖,华北局也跟着沾光。”

“这就过奖了,都是领导的支持才能做成的。”张逸夫挠头笑道,这些奖什么的都是领导喜欢的东西。证明自己管理下的业绩,张逸夫自己实在需求不大。

“别小看这些。都是破格提拔的先决条件。”赵文远一副心照不宣的表情,“领导就算想用你,也要有个说法不是?”

“赵局您这么说,我真是慌了。”

“呵呵,你放心吧,节能办的工作结束后。肯定会给你一个好安排的,华北局明年又有大项目上马……”

张逸夫略微愣了下,华北局大项目?不是去部里搞全国节能推广么?

没等他问,赵文远便说道:“逸夫啊,部里的领导。确实是对咱们局的节能工程给予高度肯定,并且明确表示要予以表彰了,但更大范围的推广,可能还是要缓一缓。”

“嗯?”张逸夫一头雾水,心中生出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有点委屈,又有点释然,更多的还是好奇,“我记得,穆部长的意思是……”

“哎……”赵文远长叹了一口气,“内部的事情,要过一段才会公布,你不要外传。”

“是。”张逸夫这次是真的答应了。

“部里工作有所变动。”赵文远表情相当微妙,“领导确实肯定了咱们的节能工程,但明年重点计划多,都是大工程,电网建设也要加快,领导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节能改造,应该先确保大事落实,再优化小细节。节能工程可以缓一缓,但绝不能就这么放下,等几件大事忙完了,再逐步推广。”

“嗯……”张逸夫脑子飞转,大概已经想象出了会议室中的场景。

这些长篇大论翻译过来就是:老穆你干的不错,先歇会儿别忙活了,咱先集中资源紧着大活儿干,这当口儿非主流的事情都放一放。

这么说也有这么说的道理,大范围对电厂进行改造,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调度,同时也会占用电建、设计和设备生产等资源,大力推广的话,这一年的主题基本就是这事儿了。虽然节能对大家都是好事,但在90年代的电力行业而言,显然不是最大的好事,疯狂的扩张积累资源才是领导们最热衷的。煤耗从410降到400,这在专业人士看来也许是个飞跃,是个实际的大好事,但对于一部之长自身功绩而言,远没有装机容量从一亿到一亿两千万那么耀眼。

换句话说,在这个时代,在这个阶段,疯狂的发展与扩张是主旋律,减耗虽然符合经济利益,却占用了相当的资源,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核心利益。

毕竟,烧多少煤,都是国家结账,多了10克少10克,国家领导人对此不怎么关心。

而发电量的多少,却着实是领导人看的第一个数字,也许也是唯一的数字,一切为此让路,否则就是挡了大领导的仕途。

现在看来,穆志恒想做事,却选错了方向。

这一点张逸夫想过么?也想过,他的潜意识里也很多次觉得,现在整这个貌似太早了,毕竟后续将有大规模的机组更迭,那才是节能降耗的根本。刚到冀北时,老段就谈过这个问题,建设一座百万千瓦电厂,如何选择单机容量?自己回答希望由2…3台60万千瓦机组,而非若干台15万千瓦机组构成,这个天方夜谭的设想,在几年内便会得到印证。

但无论如何,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在机组更新之前,省煤省下来的都是真金白银,同时还环保,要是资本家的话,完全有理由这么干,官僚体制的话,就放一放吧……

第435学坏了

就张逸夫个人而言,也无需考虑这么复杂,毕竟做这个工程,可以达成做大事、抱大腿、积累大经验,大功绩,这些都是他需要的结果,满足这些条件即可,剩下的事是领导考虑的,轮不到他废话。

现在看来,在华北这么搞一圈已经是如此的费力不讨好了,如果没有穆志恒的特批奖金,如果没有贾天芸的强行拉仇恨,真的不知道怎么平了那些人的怨念。

在全国搞,奖金发的过来么?还会有一个贾天芸出来拉仇恨么?

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终于在张逸夫面对之前,被大领导叫停了。

看着张逸夫长久的思索,赵文远误会了他的表情,以为这是憋闷,是委屈,连连安慰道:“逸夫,穆部长跟我打过招呼了,这件事可能要搁置一段时间,他也怕你闹情绪,这才让我先跟你谈谈,哎……这件事毕竟是穆部长一直以来工作的方向,眼见有成果了,却被叫停,他本人也很受打击。”

“没,没,我没什么情绪,很平静。”张逸夫连忙笑道,“我会把现有的经验,再总结一下,公布出来,我的论文也已经发表了,全国上下,如果有电厂自己有兴趣有能力的话,大可去做。”

“嗯……”赵文远依然觉得张逸夫这笑容是装的,进一步安慰道,“你放心,忙了这么久,做了这么多,组织上肯定会给你个说法,大领导虽然叫停了这件事,但对咱们的成绩还是相当肯定的。”

“明白,明白,赵局你放宽心,我真的没情绪。”

“真的?”

“真的。”张逸夫释然笑道。“这活儿吧,也就这样,去全国做,还是那一套,一个局一个局的盯,一个电厂一个电厂的搞。我都不知道又要得罪多少人,又要扯上多少事,不如见好就收,华北做出成绩了,咱们就把这个成绩放这儿,等真正需要咱们的时候,咱们再上。”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心态比我还好。”赵文远闻言终于轻松了一些,“的确。咱们表明有这个技术,有这个本事了,需要的事情再上么。”

张逸夫跟着打了个哈哈,继续问出了实际问题:“那明年,我们节能办……”

“这个……还不好说。”赵文远神色略微沉下去了一些,“我之前说过,部里也有工作变动,要你不要外传……其实比较重要的变动也就是一个。副部长分管司局调换了一下,科技司划给穆部长分管。生产司则由黄正辉领导。”

张逸夫神色一僵。

叫停节能工程什么的,在这件事面前根本就是毛毛雨好不好!

这才是真正的大爆炸!

权力的更迭,新老交替都在这一次次分工调整中露出端倪,黄正辉如日中天,穆志恒即将退居二线彰显无遗。

这岁数没努上去,到头儿了啊。

即便作为先锋兵的张逸夫不遗余力。华北地区节能工程却依旧是一件太小的事了。大局之中,上大机组,搞自动化,超高压输电才是三面大旗,现在看来穆志恒哪个都没靠上。

其实这对穆志恒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年龄到了,放慢节奏,交给后来者,也许才是最好且最体面的归宿。

另一方面,滑稽的是,今后如果再扯节能工程,也该黄正辉或者秦勇负责了,跟穆志恒沾不上边,弄个办公自动化之类的,也许还有他的份儿。

此外,调度依然是穆志恒管的,因此赵文远受影响不大,尴尬的还是张逸夫,作为一个死抱大腿的人,没有什么比大腿突然动弹一下更大的地震了。

“这事还没公布,应该是在春节后移交。”赵文远叹道,“在此之前,你可以先表达一下个人意见,看看在节能工作告一段落后,希望有什么样的变动。”

“……”

“没关系,大可提出来,不是穆部长负责的部门也可以。”赵文远大方笑道。

“我这……”张逸夫喃语道,“原先一直是奔着节能去的,突然停下来,我也不知道方向了。”

“呵呵,一般的干部,都是领导直接安排,大不了征求一下本人意见,可对你不一样。”赵文远晃了晃手指说道,“你技术全面,业务能力也强,大材小用,你自己肯定也不乐意。我看这样吧,你回去考虑考虑,有想法了再提。”

“考虑考虑吧。”张逸夫点了点头。

“另外。”在放张逸夫走之前,赵文远忽然来了一句,“黄部长将来分管生产工作,节能的进一步事宜,准备交接给生产司主导,有时间你跟秦司长打个招呼。”

“嗯……”

怀着不解的心情,张逸夫出了赵文远的办公室。

貌似,穆志恒那边十分泄气……

变动很明显,就是栽培黄正辉,随着北漠等大工程的上马,机组功率必将有大跨度的提高,发电量也会在几年内突飞猛涨,这功绩摆明了就是送黄正辉的,而不是接近退休年龄的穆志恒。

穆志恒应该早有预感,只是希望再争取一下,尽力做了一些工作,却依然无法挽回局面。不怪谁,怪年龄,怪时势,怪大腿,参天大腿贾府的意思很明显了。

赵文远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也耐人寻味。

老穆准备歇歇了,张逸夫自己的路,则由他自己选择。

提着包出了办公楼,张逸夫本打算去穆志恒府上拜访,但想来今晚他肯定要想很多事,没心情应付自己,大家见面说话也尴尬,只得作罢。

张逸夫走在街上,突然觉得很释然,放下煤耗的事情对他来说完全不是放下前程与事业,好像放下了一个包袱,做得很难受的一个工作,得罪人的差事。华北局的十几个电厂尚且抓得过来,全国上千电厂怎么抓,出差出的过来么?

揠苗助长,依靠个人的能力强行在全国推广这个大家并不关心的工作,难度之大,张逸夫想过,也思考过如何克服,如何铁腕,但其效果与效率,实在无法保障,中国太大了,不是一个京津冀那么简单。

换个角度看,前世的煤耗怎么下去的?

中央精神与发电企业自负盈亏双管齐下,你们发电的自己解决,省煤就是省你们自己的银子,中央只需要给下一些文件,在必要的环保指标上要求一下就够了。

这就是制度的力量,相比于张逸夫单枪匹马搞节能,体制改革后,每个单位都会自发做起张逸夫要做的事,成千上万个张逸夫应运而生。

那既然改制这么好,为什么不早改呢?

这又是个有趣的现象。

当劳动力少土地多的时候,缺人耕作,奴隶制应运而生。

而后每块土地上都有耕作的人了,不缺人了,缺地,地是最抢手的,于是进入了封建社会。

再后来,农业也饱和了,工业和经济出现了,金钱成为了硬通货,该资本主义了。

与其说是制度选择环境,不如说是环境选择制度。

在中国电力发展史中,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内经济处于百废待兴状态,电力资源严重短缺,要走私营企业制?谁有这个资本?为了确保生产与国民经济,集权式的大跃进发展是唯一的选择,强硬的公有制得以贯彻。

而眼下,已经到了跃进式发展的尾声,北漠电厂提出的高规格,最大最强的口号,已经指出了后续的方向,高技术,高效率,大机组。

当电力供应完全跟上,且具有随时进行大工程能力的时候,主要矛盾就发生变化了,从产能的紧缺变成了对技术的渴望。

电力体制改革,也就是在这样的诉求下应运而生,企业化,自负盈亏,鼓励竞争,这无疑发挥了每个电企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优化了产业结构,发动各电企自身的力量推动产业前进,而不是让集权生硬地推动。

当省下的煤可以落到每个人钱包里的时候,也就不需要张逸夫了,当这笔钱依然只是电力部账目上一笔数字的时候,一万个张逸夫也不一定能推动多少。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张逸夫已经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东西,这条路被领导叫停,他得以见好就收,并非坏事。

只是后面,该往哪里走呢?

张逸夫并未被这个问题困扰太久。

次日一早,他准备跟秦勇通话,试探节能工程后续交接的时候,就直接被他能想到的,最可怕的事情砸中了。

“正好要找你呢。”秦勇在电话内依然充满了阳光的正能量,“下周的工作先不要安排,腾出时间来。”

“……啥?”

“一个论证会,扯了几年了,到尾声了。”秦勇和蔼的笑声传来,有种笑里藏刀的感觉,“本来打算让新宇去的,他却一个劲儿地推,表示自己才疏学浅,论不过那些老专家,极力推荐你,我请示领导过后,领导也认为你更合适,既然这样,你就凑个热闹吧。”

“等等……”张逸夫越听越觉得不对。

论证会?

扯几年了?

张逸夫虎躯一震,几乎用吼的说道:“秦司长,我完全不懂水电!!!”

“哦?”秦勇那边又是似笑非笑,“有么?没跟夏部长学习学习?”

这话太噎人了,国强老师你学坏了。

第436临时准备

张逸夫被气得面目通红:“这两码事啊秦司长……”

“哈哈,你先听我说完,别有这么大压力。”秦勇和颜悦色,娓娓道来,“实际上这事,这次开会不管论证得怎么样,绝对会定的,明年铁定要展开的,论证过程跟结果基本没关系,所以你表现好表现不好,都不重要。”

“那就让新宇去呗!”

“你听我说完,不管怎么说,新宇说得也有道理,他认为你知识面更全更专,从咱们一直以来的经验上来看,也是你更适合对付那些专家。”秦勇不紧不慢说道,“这事儿啊,其实主要就是水利部跟他们的扯淡,跟咱们电力关系没多大,就是那帮学者专家骂的时候,老抓着咱们电力部一起骂,不过他们机会也不多了,领导的意思是,他们不是爱辩论么,咱们最后一次就派几个论得起来的去,好歹噎他们一下,让最后收官收得漂亮点。”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