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谨言-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因为美丽的东方妻子,尼德对东方古董,尤其是华夏古董情有独钟,只要是华夏的东西,尼德来者不拒,一本貌似不起眼的书籍,就能换回至少两盒罐头!但是,美丽的尼德夫人对鉴赏古董很有一套,若是有人妄图欺骗他们,将永远无法再踏入尼德商行的大门。

不是没人铤而走险,冒险者的唯一下场,就是消失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再也没有出现。

人们这才察觉,尼德商行销售的,不只有罐头,还有武器。

士兵们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战争进行到现在,交战士兵死亡人数不断攀升,大量训练有素的士兵消耗在堑壕战中,很多只经过两三个月训练的新兵被送上了战场。将这样的士兵送上战场无疑是在犯罪,可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都没有更好的办法。就连英国,也开始用“无法忍受”来形容本国军队在战场上的伤亡。

随着战争持续升级,各国军队变得无以为继,交战双方的目光都投向中立国,美国和华夏就是最好的拉拢对象。舆论战在美国打响,法国有绝对的理由认为美国人应该站在自己一边,美利坚独立时,法兰西是第一个宣布承认的欧洲国家,连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都是法国送的!

这时,英国的立场会变得很微妙,可为了战争的胜利,约翰牛选择无视高卢鸡对着美利坚呱呱呱。

报纸,广播,散发的传单,都是协约国宣传的武器,相比起来,德国的手段就差得多了。

战争双方也想在华夏如法炮制,可惜的是,华夏联合政府和各地军阀根本就不给他们机会。

谈战场伤亡?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说虐待战俘?经历过庚子年之祸的军阀头子们眼一眯,这些手段听起来很熟悉啊,貌似当年八国联军进京城,就是这么祸害华夏老百姓的……

谈邦交谈友谊?在这些欧洲列强眼中,华夏一直是一块大蛋糕,拿着刀叉的食客会和蛋糕建立友谊?

送走替英国人办事的说客,云南督帅龙逸亭冷冷一笑,扯开军装衣领,往圈椅上一靠,朝站在一边的副官招招手,“去,带上几个弟兄,找个没人的地方宰了。”

“大帅,他可是……”

“是什么?管他是谁,披着人皮不做人事,不该杀?”说什么事成后助他一统西南,成为大总统也不是难事,当他姓龙的是个利令智昏的傻子?!满口的英国人,还记得自己的祖宗是谁吗?

副官不再劝,领命下去。和换了新式军装的龙少帅擦肩而过。

“少帅!”

“恩。”龙少帅点头,走进室内,“父亲,你叫我?”

“对,”龙逸亭直起身,“关北那边又来一批货,这次走缅甸,你亲自带队。”

“走缅甸?那越南?”

“法国人把越南人给卖了,唐广仁那老小子没费一枪一弹,白得好大一块地盘。”龙逸亭又扯了扯衣领,“估计这段时间那边都不会太平,和越南的生意暂时停一停。”

“是,父亲,那我下去准备了。“

“去吧。”龙逸亭说着,又把龙少帅叫住了,“你看楼家那头老虎娶的媳妇不错吧?”

“父亲,朋友妻不可戏。”

“没叫你干那缺德事!”龙逸亭嘟囔一句,“老子还想抱孙子!”

“父亲,我知道。”龙少帅突然笑了,端正的面孔,因笑带上一丝不羁,“该怎么做我知道。”

“知道就好。”

龙逸亭哼了一声,摆摆手,照目前来看,往后数三十年,大总统位置上坐的就算不是楼家人,也会是楼家扶持的,楼盛丰那儿媳妇还是个钱耙子,和他们好好“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可惜楼家女儿都嫁了,李谨言也没个亲妹妹,亲戚家的不说也罢,否则说不准还能当个亲家,憾事啊。

不过楼家的七个姑娘没一个嫁到六省之外,唯一能和楼家牵扯上亲戚关系的宋家,还是从李家那边拐了个弯。龙逸亭眯了眯眼,偶然?摇摇头,反正楼家不可能再变出一个姑娘来,想那么多做什么。

被说客找上门的不只有龙大督帅,可只要这些督帅脑子没抽,哪怕对方说得天花乱坠,也没人松口。

北六省即便有说客上门,找的也不会是李谨言。他现在关注的除了和德法之间的生意,就只有那些被关押的间谍。

法国间谍已经被释放,按照双方的说法,这不过是一场误会。英国和俄国间谍分开关押在囚室里,怎么安排他们,李谨言还没考虑好。日本间谍被一天三顿“热情招待”,一边眼泪鼻涕横飞的录口供,一边为丁肇和乔乐山的药品研究事业添砖加瓦。

就在李谨言以为从这些间谍身上,得不出更加有用的东西时,却接到了一封从京城发来的密电。

当天,英国间谍就被从囚室中带了出来,审讯室内,丁肇和乔乐山正打开医药箱,看着被带进来的英国间谍,乔乐山抬头笑了笑,丁肇则依旧在药箱里翻找着瓶瓶罐罐。

与此同时,身在苏州的李锦书也迎来了一个闻名已久,却始终未见的人,许逸文的正室夫人。

“锦书妹妹,初次见面。”许夫人穿着旧式的裙子和琵琶襟大袄,梳着圆髻,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旧式”女人,但她身上的气质和言语行事,却让李锦书眉头一皱。

“谁是你的妹妹?”

“那么,锦书姨太太?”

“你!”

“怎么?李小姐不乐意了,还是害臊了?”许夫人笑了,用手帕按了按嘴角,“不用害臊,家里还有两个妹妹,等我和逸文说,把你接回老家给婆婆见过,也好给你个名分,这么不当不正无媒无聘的,算怎么回事。”

许夫人的语气很温和,可字字句句却像是一把把刀子。

“听说妹妹是大家出身?那更要好好操办一下。家里两个妹妹虽是堂子里出来的,可也是摆了酒的。”

堂子?妹妹?

李锦书的脑袋轰的一下,“你当我是什么人?!”

“你说呢?”许夫人走近了些,“要我说,你连堂子里的都比不上。至少,她们有条活路也不会白白给男人睡。”

“你!”

李锦书猛地举起了手,不想中途被人抓住,侧过头,马上了红了眼圈,“逸文?”

许逸文却不理她,只是扶着许夫人,“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来看看妹妹。”许夫人温婉的笑了,“若不是我来,你还想瞒多久?你也太胡闹了,被娘知道了……”

许逸文又说了些什么,李锦书没听到,她只是傻傻的看着许逸文扶着许夫人走出去,甚至没有回头看她一眼……

208、第二百零八章

7月5日;楼大总统接到关北发来的电报;看完上面的内容;病了三四天的楼大总统长舒一口气;终于不用继续卧病在床了。装病也不是件容易事啊。

“人送来了?”楼大总统一把拿掉额头上的帕子;坐起身;中气十足,“从这人嘴里都问出什么了?”

副官摇摇头;“只有一封电报;具体情况要等人到后才清楚。”

“也好,免得中途再出问题。”楼大总统立刻派人给展长青送去消息;这些天为了应付朱尔典;展长青头发都白了十几根;若是关北再不来电,展部长也撑不住了。

两天后,当朱尔典终于见到那名身上没有任何明显伤痕,却神情委顿的英国间谍时,心中已经有了不太好的猜测。当那名间谍开口说话时,朱尔典的神情立刻变得无比难看。一个经受过专门刑侦训练的王牌间谍,竟然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华夏人到底用了什么手段?!

英国人的心情跌落谷底,李谨言心中也是沉甸甸的。

帝制?

英国人策划,日本人执行,美国人也掺了一脚。历史上曾出任袁大头法律顾问的古德诺,不仅没有被蝴蝶翅膀扇没,反而出现在上海,有名的《共和与君主论》已经成文,只等最佳时机对外发表。李谨言手中还有一份名单,其中不少是各省议会中的议员,据说这些都是和国外势力有长期“联系”的。想起之前鼓动各省督帅参加欧战的说客,李谨言不寒而栗。

历史上的洪宪称帝,让袁大头背负几世骂名,北洋政府也分崩离析。李谨言确信楼大总统绝无称帝意愿,但旁人会相信吗?

真凭实据固然重要,可还有一句话,无风不起浪。

捕风捉影,加上有心人的煽动,这盆污水泼下,没人能全身而退。即便能证明其子午须有,楼大总统的声望也会下跌。

这还只是阴谋中的一小部分,接着向下看,李谨言浑身都在发冷,紧接着,一股怒火油然而生。如果真被英国人得逞了,华夏必将再度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就算现在的各省军阀不买列强的账,但有野心的人并不在少数,列强完全可以拿出他们惯用的手段,扶持新的代理人。

北六省再强,也是独木难支。一旦枪口对准自己的国人,无论是胜是败,消耗的永远是华夏的元气和国力。

英国人很聪明,整件事从策划到行动,所有表面上的痕迹都抹得很干净,需要亲自出面的也全部由日本人代替。唯一能作为证据的《共和与君主论》也是美国人所写。作为美国政治学会的创始人,纽约宪章的起草者,古德诺完全可以凭借他的身份和声誉,反击华夏的任何“指责”。他只是以一名政治学家的立场和观点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了自己对华夏政体的看法,如此而已。

日本人已经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他们和华夏关系之恶劣,人尽皆知,再背上几个黑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给英国人背黑锅还能得到不少好处,何乐不为?若是华夏真的乱了,那更符合大日本帝国的利益。

在这份口供上,李谨言还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坂西利八郎,本庄繁。赫赫有名的坂西武官和策划九一八事变,炮制伪满洲国的关东军司令!

这两个人和土肥原贤二一样该死!

几分钟后,书房的门被敲响。

“少帅,我有事和你说。”

见李谨言的神色有些不对,楼少帅将批阅好的公文交给副官,示意他先出去。

等书房的门关上后,李谨言上前几步,将手中的口供放下,“这是从那个英国人嘴里问出来的。“

翻过几页,楼少帅的神情冰冷,语气中带着再明显不过的杀意,“人已经送走了?”

“是的。“

许久之后,低沉的声音才再度响起,“这件事交给父亲。”

这件事涉及到的不只是外国势力,还有各省内的议员,至于是否有哪个省份的军政长官参与进去,目前还很难说。若是动手,北六省肯定不合适,只能由联合政府下令。各省的省议会,也是时候“整顿”一下了。

“少帅,”李谨言单手撑在桌上,靠近了些,“英国人不论,这两个日本人,尤其是这个本庄繁,绝对不能留。”

楼少帅正翻到口供最后一页,听到李谨言的话,头也没抬,只道出一个字:“好。”

一个字,决定了坂西武官和本庄繁的命运。也宣告了坂西公馆的覆灭。

原本李谨言诸事缠身,没想这么快收拾坂西这群人,但谁让他们自己往枪口上撞?

命令下达给情报三处,楼少帅亲自下令,三处上下自然不敢马虎,三处处长亲自出马,坂西和本庄繁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若是朱尔典将英国间谍泄露计划的事情告诉他们,或许两人还能逃过一劫,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北六省交人之后,朱尔典一直没同日本人再联系。

坂西和本庄繁都预感有些不妙,据上海传回的消息,那个美国政客已经定了船票,马上就要离开华夏。从他匆匆回国的举动来看,计划很可能泄露了。他们派去关北的五个人对此毫不知情,唯一的可能就是英国人。

“阁下,英国人很可能出卖了我们。”

坂西利八郎仔细的擦拭着武士刀,没有说话。

“阁下!”

“冷静。”坂西平举起手中的刀,刀光映亮一侧的脸颊,“没有确切的消息,不要自乱阵脚。”

“是,在下鲁莽了。”

“我会继续同英国人联系,在那之前,必须冷静等待。”

“是!”

“下去吧。”

“是!”

本庄繁离开房间,侧首看了一眼合上的拉门,目光阴沉。一旦计划泄露,英国人肯定会将日本当做替罪羊,坂西想要脱身,同样需要一个替罪羊,这个人会是谁?

本庄繁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七月十二日,华夏联合政府突然下令各联省议会议员进行改选。除接到密令的各省督帅,多数人均不明就里,但议员改选日期的确已近,也无人提出异议。

各省督帅对此次议员选举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从清时谘议局到联合政府省议会,很多颇具资历的老议员都发现,这一次的改选绝不是走个过场,拉人情送礼根本走不通了。

选举进行到一半,立宪派,对清皇室抱有同情,与外国势力走得过近,或为某外国势力充当过说客的议员,都被从议会中剔除出去。虽有极少数立宪派人员入选,但相对于省议会中其他派别人员,人数实在是微不足道。为的不过是给外界摆出民主选举的架势,表明对各派别一视同仁,兼容并包。

在议会选举过程中,各省督帅以下的军政长官也出现了部分变动,其中文职人员多于武职,一些基层官员突然接到调令,措手不及,来不及做更多安排,倒是揪出了一批鱼肉百姓,尸位素餐的旧式官僚。

有军队弹压,被问罪者掀不起多大的风浪,至于军队内部,有各省督帅在,想造反的也要掂量掂量。

到七月底,各省议会选举进行得如火如荼,拿起屠刀的督帅们杀人也杀得如火如荼。

北六省也查出了一批贪官,所贪数额都不在少数,有的乡镇,从上到下沆瀣一气,杀人都能靠钱摆平。这让李谨言始料未及,他知道贪官肯定会有,但怎么会这么多?

难道他拼命的发展实业,楼少帅带着军队浴血搏杀,就是为了养这些蛀虫吗?!

看着上面列出的人名,竟然还有“官声”不错的,李谨言气得发抖。只是一次抓捕间谍的行动,竟然会牵连查出这么多的问题,最让他愤怒的是,北六省内的几处收容所也出了问题,集资的善款竟然被挥霍挪用!

李谨言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笑话。他还自我感觉良好,还为又坑了哪个列强一把沾沾自喜,却始终没看到身边发生的这一切!

李谨言越想越觉得心寒,完全没意识到自己钻了牛角尖。贪官是有,但一心为民做事的人却也不在少数。他之前没有想到这些,乍然遇到眼前情况,才会忍不住往牛角尖里钻。

一只大手覆上他的头顶,李谨言不抬头,也没出声,直接伸手搂住了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人。双臂用力,将脸埋进军装中,被熟悉的气息包围,他才感觉好一点。

“少帅,”李谨言的声音发闷,“我想不通。”

“恩?”

“我不明白这些人都在想什么,他们真的心安理得?不心虚?”

修长的手指…插……入乌黑的发中,指腹轻轻按压,滑到颈间,“不用想,杀了就是。”

当真是干脆利落,军人作风!

“……贪官杀不尽。”

楼少帅俯身,平视坐在沙发上的李谨言,拇指擦过他的颈侧,“杀不尽也要杀,杀得多了,贪的就少了。”

李谨言并不知道,北六省军队也有过扣军饷,喝兵血的历史,当年,刚回国的楼少帅只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剿匪,另一个就是杀官,还是杀军官。

剿匪这件事被六省传颂,杀官的事却一直讳莫如深。

沉默半晌之后,李谨言叹了口气,他真傻,真的。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的做事规则,他不该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乱世当用重典。就算是后世,对罪大恶极的贪官,不也一样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少帅,也别全杀了。”李谨言胸口的闷气已经散去不少,“可以委托孟老制定法律,贪污者可关可杀,具体量刑,还是依照法律由法院判定吧。”

说着,探身亲了一下楼少帅的嘴角,“不过这次抓的,就照少帅的意思办吧。”

一只手扣住李谨言脑后,唇被用力的堵住,良久,耳边才传来一个声音:“好。”

209、第二百零九章

民国七年;公历1916年8月中旬

华夏各省议员选举进入尾声;各省军政府内部也出现了不少新面孔。

“犯事”被抓的官员;无论被枪决还是被关押;财产都一律没收;由北六省带头;各地报纸和广播,纷纷对这些官员在职期间所犯的罪行加以公布。

关北趣谈报还出了一期特刊;刊名就叫《贪官录》;除刊有罪行确凿者的相片,还附有他们的姓名;官职及因何被抓;被杀。

北六省广播电台每天定时定点对此进行播报;茶楼饭馆里的说书先生纷纷就此编纂了新段子,有些直接按照趣谈报上的内容加以润色,关北大剧院还开了评书和相声专场,几乎是场场爆满。关北电影公司放出消息,将就此拍摄一部电影,编剧是张建生。

先后有《移民》和《军人》问世,关北电影公司已经彻底打响了名头,之前和上海电影公司合作拍摄的阅兵式影片,也于不久前在国内各家影院陆续上映,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各地报名参军或是报考军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