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雍正小老婆-第5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跟其它的女人较尽,或者过不去。

她便是皇后,可却实实在在的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得到了弘策的支持和爱重,她就赢得了一切。

当然,弘策首先是个帝王才是夫君,那拉景娴若能看清这一点,更好过了。

比起那拉氏,那拉景娴更泰然,而她多了一份对弘策无私的心。

在后宫中住了几个月,耿精灵便又向弘策提出来,要出宫了。这让弘策这一众了子女又惊了不少,在听到耿精灵要去圆明园时,则松了口气,至少圆明园是在京城的。

那拉景娴倒是求着耿精灵留在皇宫中,让她们能在她的面前尽尽孝心,耿精灵看的出来,那拉景娴是确确实实希望她留下来的,可她却不想留在宫中,挺没意思的。

在儿女们的目送下,耿精灵和龙敖便到了圆明园,她也许这二十年都在这里养老了,这是胤禛以前最喜欢的地方。圆明园被胤禛布置的似另一个皇宫一样,在胤禛的后半年,他甚至经常在圆明园办公着,可见胤禛还是觉得圆明园舒心一些。

康熙时期,康熙也是常在畅春园办公的,而现在的弘策这么多年了,却还是守在皇宫中,便是出来散散心,倒也不会在外面住很久。

耿精灵不知道弘策是怎么打算的,但身为母亲,她还是不希望弘策太过操劳了。

畅春园那里还空着,帝王都喜欢布置自己的园林,可弘策上位后,却没有修建自己的园林。绿意小筑早已被耿精灵送给了弘策,那里虽然是胤禛送给她的,她也很喜欢,但她还是送给了弘策,人间的东西,最后她也留不住。

只是弘策从来没有改过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始终如一,耿精灵也明了弘策的一份孝心了。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爱的升华

圆明园的日子顺心而安然,耿精灵和龙敖也并不是无所事事,相反在圆明园里,他们随心所欲,养花种草,捕鱼采莲等等,日子过的很惬意。

巧玲和玲云这一次没有留在慈宁宫中,而是跟了过来侍候耿精灵,看着耿精灵吃饭都一个碗一副筷,但是小喝点酒也多备了一个酒杯。

两人眼里都湿润了,皇太后这是在思念着先帝了,这样的深情,怎么不让她们感动。她们俩的主子本来是先帝的,被先帝赐给皇太后,她们倒没有什么怨言,奴才的一切本来就是主子的。

自跟了皇太后之后,巧玲和巧云更是忠心了,她们之前是先帝的密探,便是不觉得有多苦多累,可服侍皇太后了日子却是最舒服的。

耿精灵倒不知道她在巧玲和巧云的眼里,是那痴情的人,更不知道巧玲和巧云为她偷偷掉了几次眼泪了。

而当耿精灵发现的时候也无语了,她让她们多备了副碗筷是因为龙敖在啊,现在又不是皇宫,她吃东西,自然不可能让龙敖看着。

龙敖虽然不现身,却实打实地陪在她的身边的,他们一起下厨,一起用餐,一起寻食材。

他们在圆明园种了不少的瓜果蔬菜,甚至养鱼养鸡养鸭等等,便是不从外面采买食物,她们也饿不着。更何况他们不吃也可以的,只不过这样是在享受着生活,体会着生活。

生活有很多的过法。人类有人类的生活,仙有仙的生活,妖也有妖的生活,神有神的生活。

大家的生存方式不一样。生活的方式也不一样,耿精灵并不拘于一格,而是怎么舒心怎么过。

在圆明园住了半个月,耿精灵便下了懿旨把耿德金和佟氏接进了圆明园来住着,她这是想在耿德金和佟氏的身边尽孝着。

这么多年,耿德金和佟氏有着耿精荣和耿精卫甚至媳妇们尽孝,现在就让她在一双父母辞世前尽尽她的孝心吧。

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耿精灵表现是一个身子骨硬朗,精神状态佳的老太太。

她的懿旨自然也引起了京城的骚动,大家都无不感叹着皇太后的孝心。如果是皇宫。耿精灵这么接着耿德金和佟氏过去养老肯定是不行的。但圆明园,耿精灵就不担心了。

到了大清,投到了佟氏的肚子里。可以说,耿精灵受到了万般的宠爱,便是她和耿精卫是龙凤胎,可父母更加的疼宠她这个女儿。

可以说,在耿府的日子里,耿精灵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委屈,不止父母的疼爱,兄长和弟弟们对她也是爱护的。

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的她,如今不感念着耿府的亲人,耿府不仅是她的家人。还是她的亲人。

她本就是个淡然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冷血的,除了灵心境,耿精灵什么也不在乎,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感动什么是亲情。

而到了清朝后,是耿府的一切教会了她,嫁给胤禛生儿育女,多年来,耿精灵彻底的融入了大清,感受着这里的一切。

便是以后她要拿回原身,可这里的一切都将深深地印在她的记忆里,无法褪色。

收到了耿精灵的懿旨,耿精卫便把耿德金和佟氏都送了过来了,他倒是想留下,但也知道不适合,所以耿精卫安顿好了一双父母便离开圆明园回了耿府。

只不过,圆明园这里,便不再像以前那般的清静了。

耿精卫时不时过来探探,宫中的弘策也是常过来,弘参他们就不用说了,甚至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这些都常到圆明园来尽孝。

耿精灵常收到儿女媳妇们的拜访,也知道他们的心思,倒也没有把她们都挡在门外,但耿精灵还是定了个规矩,儿女们一个月只能来一次,孙辈、曾孙辈倒是可以过来住下十天这样。

侍候着耿德金和佟氏,耿精灵并没有让巧玲和巧云帮忙,都是亲力亲为的照顾着一双年迈的父母。

耿德金和佟氏一开始自然是不肯的,毕竟女儿的身份是那样的贵重,他们哪里担的起。可耿精灵坚持,他们也接受了,但每每还是感动的很。

皇太后服侍照顾一双老父母的事情自然传不出去,圆明园都是耿精灵自己的人,巧玲和巧云也不会说。

虽然传出去,别人会觉得皇太后有孝心,但到了以后,耿德金和佟氏也还是会被有心人说的。

毕竟他们虽然是父母,但这个时候君臣有别,耿精灵又是一国的太后,她出嫁便是皇家的人,耿府对于皇家来说也只是皇亲国戚。

皇太后若放下身份,亲力亲为服侍二老,还是太过了。

这要是放到了以后来说,也会受议论,毕竟不止是耿精灵一个皇太后有父母的,也并不是每一个皇太后或者皇后的父母有耿德金和佟氏那般的自持自重的。

功过也是后人评说的,耿精灵不在乎,但她不希望耿府或者她的孩子以后都受影响。

如果是那拉景娴服侍她,亲力亲为,那肯定都是赞扬之事的。

巧玲和巧云也觉得她们的皇太后很有孝心,很让她们感动,但别人要是知道皇太后亲力亲为照顾着父母,肯定有话题说的。

毕竟皇太后的父母能被皇太后接进了圆明园养老已经是天大的恩荣了,若是再传出这些,那些羡慕嫉妒恨的人不知道该如何了。

她们倒也不是说皇太后这样不好,谁没有父母,谁不是父母生的,皇太后再是身份尊贵,能记得父母的生恩养恩,很是难得。

也正因为如此,巧玲和巧云对耿精灵是敬重的不行。

大清上下对于耿府两老被接进了圆明园养老一事,自然是羡慕的很,耿精灵从侧福晋一路走上来,到现在不好二十几年的皇太后了,这个时候,已经没人说她的不是了。

大清上下谁不知道皇太后重孝,可惜先帝爷走的早,康熙帝走的更早,而长命百岁的耿府二老则有福了,皇太后可把对父母长辈的孝心都倾诉在耿府二老的身上。

对于耿德金和佟氏住进了圆明园,朝上朝下大臣们倒没人说什么,这个时候他们才不会傻的跟皇太后过不去。更何况皇太后尽孝,这是好事情,这些人中谁没有女儿,谁没有孙女,若是以后能得到孩子们的这份孝心,到死都要笑了。

人类生养儿女,虽然是繁衍的自然规律,但这是他们的血脉后代延续,养儿防老可是句千古不变的老话。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女儿虽然到了别人家,同样要孝敬公婆长辈,但对于生养自己的父母也是不会忘的。

当然,有孝心的孩子多,但无孝心的孩子也有。

皇太后已经到了这一份的尊荣,天下无人可比,但这一份孝心确是让人感动着的。

而耿精灵的作为,倒让很多人对耿府起了很大的重视,在这之前,很多人也觉得耿府很会教养儿女。可在耿府走到了今天,大家对耿府儿女的教育方式都非常的感兴趣,甚至在弘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慢慢的耿府的一切做为都成了榜样,成了典范。

“先帝确实对灵儿很好,我也理解着灵儿对先帝的这份心意。当年灵儿被康熙帝赐婚给先帝做侧福晋,我同你心中很是难过啊。我们的女儿至小家中宝,娇养长大,我不盼灵儿嫁的多好,但至少是个正妻。而灵儿要嫁给先帝做侧福晋,我如何不担心,甚至怕灵儿在雍王府里受了委屈。”

晚上睡觉之前,佟氏想到了耿精灵吃饭的时候总是备多一副碗筷,便和耿德金聊了起来。

“灵儿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耿德金半天感叹着,又看看自己身边的老伴,顿时心中感触不已。先帝去的早,女儿也是孤单啊。

“是啊,灵儿是我们最骄傲的孩子。”佟氏也自傲道,她的这个女儿确实让她享尽了一世的福,便是刚嫁给耿德金时的苦,在佟氏看来,也成了曾经美好里的一份回忆了。

比起如今,之前的苦不算什么,而再多的苦若能换来女儿的幸福,她也甘愿。

“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便是娶了你。”耿德金真觉得娶到佟氏,便是耿府的祖坟冒了金光了,看看耿府给他生的三个儿女,耿德金满意的不行。

他这一生没有什么成就,也没有太大的本事,可以说这一生都是因为几个儿女们而受益的。

不过靠儿女们,耿德金不觉得有什么丢脸的,相反,他觉得很光荣,看着儿女孙辈个个争气,他真觉得祖宗保佑啊。

“我一直认为精卫和灵儿定是仙音转世的,这一对儿女出生后,耿府一切都好了。”她的命运也来了大转变。

“都好都好,这辈子真的谢谢你了。”耿德金握紧了佟氏的手,想把自己心中的那份感激传达给佟氏,他真的非常感激着佟氏。

这一生,对佟氏有爱有敬有重,而到了最后,是满满的感激。

两人相伴了一生,到如今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爱不爱对方了,但不管爱不爱,他们都离不开对方,他们都是彼此最重要的人,也许这是爱的升华……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永璂归

睿宁二十四年十月,耿德金和佟氏在圆明园逝世,两位百岁老人带着微笑安详离开了。

这几个月里,耿精灵都尽心尽力的服侍着父母,总算也圆了自己的一片孝心。而耿德金和佟氏的离世让耿府安静了不少,耿府子弟都上书请旨丁忧,为耿德金和佟氏守孝。

圆明园也恢复了以往的安静,这个时候的耿精灵更珍惜着和子女孙辈亲人们的相处时光,她还有二十几年的人生,看似漫长,有时候却又是短暂的。

人一到了年纪就觉得日子过的特别的快,耿精灵现在深有体会着,别人也许数着一天天过,甚至时辰而过,她却好似一个月一个月刷新着时间。

转眼,又是一个五年的到来,这一天,耿精灵和龙敖带着一众宫人回到了皇宫。

如今已是睿宁二十九年冬天了,再过一个月,又是新一年的到来。此时皇宫上上下下都忙碌一片,一切只为迎接着三皇子归来。

三皇子永璂离开大清十年,如今正是他十年的归期,听说人已经快进京了,这不皇宫上下去竖着耳朵,灵敏地等侍着三皇子回宫的消息。

弘策登基近三十年,如今皇权稳固,大清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处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这五年来,除非周边的国挑衅,不然弘策都不会对周边的国家发起战争的。而自从把哇爪国、安南国也列入了大清的版图,周边一些国家也歇了对大清的一些小动作。

这个时候正是大清国盛起之时。弘策这三十年来,把大清的江山打造的比铁桶还坚固,只有不识趣的国家才会来挑衅着大清,当然戒备还是会有的。

此时慈宁宫中。耿精灵端座在上首,弘策和那拉景娴一左一右地伴在她的身侧。

“禀皇上、太后、皇后娘娘,三皇子已经入宫了,正朝着慈宁宫的方向而来。”

听到太监的汇报,弘策和那拉景娴脸上的笑容更是浓郁了几分,特别是那拉景娴,端庄的坐姿上那搭着的双手都有些颤抖。

弘策握了握那拉景娴的手,轻轻一拍,安抚着,十年没见儿子。他何尝不想念。也不知道永璂现在长成什么样了。

这个时候在慈宁宫待着的。不止是耿精灵三人,陈妃、佳妃还有永珞、永璟、永取S黎昂陀垃A两人到是亲自出城迎接着自己的三弟永璂,如今五年过去了。大家还都是贝勒,可见要升郡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别人看来,弘策不论是对皇子爵位,还是对后妃份位上都很苛刻,不然五年过去了,后妃没怎么动,、皇子爵位也没有变化。

不一会,由远而近的脚步声越来越急促了,耿精灵和弘策、那拉景娴抬眼望去,只见三位俊男子出现在了门口。

永璋和永珹。耿精灵他们大家自然也是常见的,倒是他们中间那位皮肤黝黑,体格健美,五官英俊、棱角分明,阳刚气味很浓厚的青年男子让大家眼前一亮。

倒也不永璂有多黑,而是在永璋和永珹的衬托下,就显的很黑了。

“儿臣永璋、永珹、永璂,拜见皇玛嬷、皇阿玛、皇额娘,皇玛嬷、皇阿玛、皇额娘万福金安。”三兄弟走了进来,整齐一致,动作利落地给耿精灵和弘策、那拉景娴行了礼。

“好好好,回来就好。”孙子在外十年,没有什么比他能安全回来重要。

在永璂进来之时,耿精灵已经上下把永璂打量了一遍,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永璂在外确实也是很努力的历练了。

与别人不同,永璂身上可是大大小小的伤疤,心疼之余又觉得这孩子在外面受苦了。

“永璂”那拉景娴红了眼眶,也落了泪,十年未见儿子,如今看到儿子平安归来,她心底也落下了心。心中有很多的话要对儿子说,可这个时候,那拉景娴不知道怎么开口,而这样的场合下,她也不好说什么。

看着染了白发的父母,永璂心中何偿不酸涩着,没想到才十年的光景,父母看着又老了一些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永璂确实的想哭,努力眨眨泪,把泪水逼回了眼里。

弘策同样的动容,永璂外出十年,弘策虽然没有亲眼所眼,但永璂经历的大大小小之事,他都是知道的。所以自然也不会漏掉了儿子所经历的那些凶险之事,甚至也猜到,有些过于凶险的事永璂也许瞒着他不让他知道都有。

谁都看的出来弘策迟迟不立太子,对永璂是有安排的,毕竟这是皇后所出的长子,自然是太子当之不二的人选。

而这一次永璂回来,弘策下旨让永璋永珹还有百武百官到城门迎接着三皇子回宫,这态度也看在了大家的眼里,只要不傻都知道什么情况。

不过三皇子刚回京,大家也不知道三皇子的本事如何,所以还是很难说的。

毕竟在京中的几位皇子也都是不错的,这些年来,大臣们都没有闲着,论亲来讲,自然常常见的皇子较眼熟一些。不过皇上有意三皇子,太子之位人选有些玄,一些大臣们也是不敢立马站队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能怪着臣子们站队的心思,现在的帝王大腿暂时抱住了,可下一任的帝王大腿还摸不准呢。

如今皇子中,也只有三皇子和六皇子没有娶妻,大家都盯着两位皇子嫡福晋的位置,甚至是后院的位置。

特别是三皇子的后院,在永璂还没有回来,已经在很多人的计划之中了。

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明天三月又是选秀之期,皇上年迈,对女色又淡,很多人歇了送秀女进后宫的心思,反而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皇子们的后宫之中。

看着永璂风尘仆仆,耿精灵和弘策他们见了一面,便也让永璂下去休息一下。反正来日方长,人都回来了,也不会再远行。

只是让人大惊的是永璂住进的宫殿却是毓庆宫,这可是康熙帝时的废太子胤礽原先住的宫殿,皇上现在让三皇子住了,这表示什么。

然而大家却不知道,弘策之所以既定的原因便是永璂便是再外,也要例行给弘策交功课考察的。

原本弘策是想等永璂回来后,再好好考察一番才决定,但是现在,弘策改变了注意。不只是对永璂,便是对自己,他也有了全新的打算了。

于是乎空置了几十年的毓庆宫终于有了它的新主人,虽然弘策的旨意没下,但皇宫上下都把永璂当成了太子看了,只要弘策的旨意一下,那就名正言顺了。

在毓庆宫休息一下,永璂便去了御书房见弘策,父子俩在御书房里聊了一个下午。到了晚间,那拉景娴终于坐不住了,老使人出去打听,永璂可是出御书房没。

御书房里,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