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外在的,这些大臣们还能只好安慰一下,只要自己好好装扮,也能有这么富贵,可人家今年五十四啊,虚岁五十五,真正的老年期啊!
再看看人家广陵王,不拘言笑的脸上,一个折子都没有,别说男人看了,不敢往边上站,这要是同龄人站在一起,还不得虐到泥土里啊!
能上早朝的,年纪都不小,最年轻的也三十六岁了,跟人家广陵王站在一起,哼哼,能够做人家广陵王大哥的年纪。
众人愣愣看着广陵王,不知道说什么!连打招呼,都忘了。
倒是广陵王这次来是给儿子定身份,不光光需要皇帝的认定和批准,还需要下面官员的配合执行。
想到这,广陵王拱手,优雅低沉地声音响起道:“各位同僚,早啊!”
呀!广陵王说话啊!
呀!呀!广陵王跟我说话了!
呀!呀!呀!广陵王跟我说“早”了!
广陵王不光说话,而且还点头,跟众人微笑示意。
众人又愣住了,纷纷咽了口水,美啊!真特么好看!怪不得有男人喜欢男人!
不过这话他们只敢在心里念叨,要是被广陵王听到,哼哼,挨揍是小,丢官丢命是大啊!
要知道广陵王最开始是以武力著称啊,当年带着大军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数次救驾!
就因为强大,而且在军中尊重强者,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他的长相。可自从隐世不出,只有寥寥几人见过广陵王,坊间很少看到广陵王的身影,故而只有少许有关广陵王面容的话语传出来。
很多人都知道广陵王,钟灵毓秀,可很很多人没有见到过,久而久之,便沉寂下来,很少有人提起了。
广陵王缓步前行,温润而笑,走到一个头发灰白的黑胖老人面前,笑道:“十年不见,蒋贤弟风采依旧啊!”
这个蒋大人正是官居三品的兵部侍郎,当年跟在广陵王屁股后面混饭吃,也是难得跟广陵王有联系的人!
只是广陵王一直在封地,蒋大人身居高位,而且还是敏感的兵部,两人来往并不多。最近一次见面,也是十年前,平日里顶多送书信年礼!
风采依旧?狗屁个风采依旧!
蒋大人强烈吐槽,是你这个老不死的风采依旧好伐!
十年前,他还是身材硬朗壮实的汉子,可现在,蒋大人长袖中的手摸摸肚子上厚厚的肥肉,早已不复之前的俊朗了。
还贤弟?蒋大人的确比广陵王小,而且还是小四岁。可站在老上司面前,肥胖的身材,花白的头发,还有脸上的皱纹双下巴,蒋大人有种无言以对想暴走的冲动!
太……特么打击人!
众人行走的脚步慢了一下,纷纷支着耳朵听,不过在看到两人在晨曦中对比的样貌,哎,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妥妥云泥之别!不忍直视啊!
心里吐槽完之后,蒋大人憋得酱紫的脸抽动两下,拱手行礼道:“杜兄说笑了,是杜兄风采依旧啊!”
“呵呵!”广陵王笑笑,刚才他可没有错过蒋胖子的丰富表情,心里一乐,便笑了出来。
哎,众人听到广陵王的小声,又是一阵心生荡漾啊!
第三百章 有子嗣各方震动
蒋大人黑脸泛红,可能是皮肤太黑了,也可能天还不是很亮,所以众人并没有看出有脸红,多少给蒋大人留下几分颜面。
“好了,时辰不早了,进去吧!”广陵王似笑非笑看了一眼蒋胖子,施施然往里面走,走在了最前面!
众人的眼神,不时在蒋大人身上和广陵王身上来回往返。走在最前面的广陵王看不见,可后面的蒋大人去却受不了了!
哼,不说了,上朝要紧,可不能让皇帝等他一个臣子!
晋武帝知道今日广陵王会上朝,也很期待,想看看当年的风华青年才俊现在如何?早晨洗漱的时候,还专门交代宫女帮他弄得精神一些,作为同龄人,他也不想被广陵王比下去!
明明是哥们,看上去像叔侄,想想都郁闷!
呵呵,年轻时,晋武帝和广陵王是好友,但一个坐镇京城,一个在封地,相聚上千里地,也好长时间没见了。
晋武帝上次见到广陵王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不过为了得到广陵王的更多消息,晋武帝一年三节派人宣读圣旨,送去赏赐。
虽然广陵王现在没有官职,但谁也不敢站在他前面,所以广陵王只得站在最前面。
众位大臣纷纷上朝,有那些最近两年才有上朝资格的大臣,根本就不认识广陵王。
那些认识广陵王的人,离得广陵王比较远的,则是小声给那些人解释,顺便显摆一番。
不过毕竟是在朝堂之上,众人不敢大声。
站在前面的有几个老家伙,尤其是徐阁老。也是满头白发,快七十岁的人来了,居然也是每天都来上朝!
如此兢兢业业,难怪会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三十多年,顺带着家里的人也嚣张至极,否则作为梁王妃继室的小女儿,徐嫣然也不会把先梁王妃留下的儿子阮灏君逼成那样。躲到乡下才能保命。过几日安分日子。
徐阁老自恃身份高,即使认识广陵王也没有上前。倒是于氏的大哥于世南的走了上前,拱手行礼道:“参见王爷。这次妹妹有没有跟过来?”
广陵王狭长的眼睛看了于世南一眼,还礼道:“来的匆忙,未带家眷!”
听到这话,于世南面露失望。哎,妹妹已经快七八年没有回京了。不过好在小女儿跟在妹妹身边。也能互相有个伴儿!
就在这时,几声响鞭,到了晋武帝上朝的时间了,大家一次进来。按照次序站好。
尽管每次从内侍的回话里,得到广陵王的只言片语,几次听说广陵王不见老。但并没有放在心上。
可亲眼看到广陵王这场脸,晋武帝也倒吸几口凉气。真是逆天了。若不是这知道因为广陵王因为那次中毒之后伤了身体,他都想去试试那毒药了,居然可以保持青春啊!
晋武帝今年五十六岁,保养很好,虽然也见了老态,但绝对没有蒋胖子那样的痴肥。刚才临上朝之前,还特意收拾了一番。
因为是朝堂之上,并不是私下里,晋武帝压抑着想和广陵王八卦的念头,直奔主题,沉声说道:“王弟,今日上朝,有何要事?为兄深感焦急!”
广陵王站出来,一甩长袖,跪在地上,从袖筒里掏出一个折子,举在额前道:“陛下,臣弟有后了!已经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子!”
晋武帝听了,真挚的眼神几经闪烁,连忙说道:“这是怎么回事儿?王弟快快道来!”
晋武帝身边的内侍,赶紧走下十几个台阶,接过广陵王手里的奏折,递到晋武帝手里。
“臣弟三十四年前育有一子,然当日京城大乱,奸人进入广陵王府里,抢走臣弟的孩儿。幸好臣弟身边的侍卫冒死保护孩儿,没有落入奸人之手!可三日后,只找到侍卫的尸体,臣弟的孩儿和侍卫的身份铭牌已不见,故而臣弟一直以为那孩子没有死,从来就没有停止寻找。皇天不负苦心人,臣弟终于找到失踪三十多年的儿子了。”广陵王声音虽然不大,但众人全部听见了,纷纷大吃一惊。
天哪,都说广陵王的没有子嗣,将来的爵位是要给保养的远房孩子杜良。
可万万没想到,这广陵王居然真的找到失踪这么多年的孩子!因为没有子嗣一向淡薄名利,现在有了子嗣,怎么也要为子嗣谋划一番,这广陵王想必不会像以前那样默默无闻,闭门不出了!
晋武帝打开奏折,拿的很高,正好可以遮住他的脸,此时脸上已没有了关切,欣喜,反而有几分晦暗不明。
一目十行扫完奏折,加上广陵王在下面说,晋武帝已经了解事情的梗概。借着奏折遮挡,晋武帝很快整理好惊疑不定的表情,连忙站起来,走下龙椅,扶起广陵王关切问道:“王弟,你可确定?”
广陵王被晋武帝扶了起来,沉声道:“确定以及肯定!身上不光有我那赤金侍卫的铭牌,而且还有我亲手给儿子刻得长命牌,最为重要的是,他和我长得非常相像!两个孙子也有几分像我,而我最小的孙女,则是像灵儿!”
灵儿?
听到这个名字,晋武帝抓住广陵王的胳膊的手多用了几分力度。这种反应连晋武帝自己都没有发觉,但广陵王觉察到了。
是啊,那么美好的女子,怎么可以说忘就忘!
“是!”广陵王沉声道,“身份和时间地点都能对得上,没有可疑的,所以臣弟这才连夜赶路,给我儿一个身份!”
晋武帝站好,声音微微起伏,道:“好,朕立即下旨,让侄儿尽快认祖归宗!”
于世南在后面听到皇上和广陵王的对话,早就目瞪口呆了!若这广陵王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子嗣,那……那他身份尊贵的小女儿嫁给杜良岂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几次想说话,都被徐阁老眼神制止住了。于世南跳出来又如何,广陵王和其他人都会认为,于家不希望广陵王认儿子。
别说世家大族不允许骨肉流落在外,就算平民百姓也是如此。广陵王没有子嗣,而且身有隐疾,一辈子只有那个孩子一个血脉。不让广陵王认儿子,到哪说都说不过去!
第三百零一章 君臣想见总相宜
原本还有大臣有事起奏,但见晋武帝和广陵王一副哥俩好,有很多话要叙,又不是着急的事情,众人有自知之明,不准备拿这些事情耽搁皇上的时间,便准备明日再启奏。
就这样,朝堂之上,无人说话。晋武帝大手一挥,准备退朝,身边的内侍最后来一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众人一看,十分庆幸没有刚才没有上走,扰了皇帝和广陵王的叙旧。
内书房的大臣们得了圣谕,也不顾于世南的黑脸,根据广陵王呈上来的条陈,赶紧拟了圣旨,尽快呈给皇上批复,盖上玉玺大印,就会以最快地速度发送出去。
退朝之后,晋武帝要用膳,难得见广陵王,便教广陵王一起用早膳。广陵王也没吃早膳,欣然接受!
“你啊,终于舍得从京城回来了。朕不能出京城,你也不来京城,咱们可是有十年没见了吧!”晋武帝沉声道,见到好友很是高兴。
广陵王笑笑,道:“陛下日理万机,管理大晋万里江山。我是个闲人,只要封地风调雨顺,总不会饿着我。若不是心里放不下我那可怜的孩子,想必我早就隐居山林了。”
晋武帝听了,唏嘘不已,道:“还好,还好,找到了你和灵儿的血脉。等圣旨拟好,朕即刻下令,让侄儿们立即回京!让朕也好好看看!”
“多谢陛下!”广陵王感谢,不过连忙起身给晋武帝行礼,“只是他们一家长在乡间,没有学规矩,没有见过贵人。臣弟有个不情之请。请陛下成全!”
晋武帝诧异,赶紧起来亲自扶起广陵王,道:“王弟,有事,但说便是!”
当年他还是个无权无势苦逼皇子的时候,多次得到广陵王的帮助,成为好友;长大后。更是辅佐他争夺王位。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几次救了他性命。开疆拓土,是大晋朝立下不世之功!
然而妻死子散,英武神勇的广陵王,倍受打击。了无生念!
这辈子他欠广陵王太多,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他都会答应。
“臣弟想带孩子们在广陵府生活三年学习规矩以及世家礼仪,然后再带他们来京城,给陛下请安!”广陵王沉声道,这是他能够争取到最多的时间了。
晋武帝一愣。不过旋即点头道:“虽然朕也很想见贤侄,但念你一片苦心,朕也不能拦着。好好教导贤侄。早日来京城。”
广陵王见晋武帝如此说,便的指导同意了。笑道:“多谢陛下!我那儿子长于乡野,机缘巧合被征入西北大营,现在是西北的把总,名叫杜大山!”
听到这话,晋武帝微微皱眉,仔细思索了一下,好像在哪里听到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一边晋武帝的心腹太监夏总管,连忙上前,轻声道:“启禀陛下,那杜大山正是出现在霍大将军呈上来的折子上,提到杜大山呈上一种要求,可以预防和治疗化脓的伤口,陛下已在三日前命太医令检验,想必几日后就有定论。”
晋武帝一听,顿时一愣,看向广陵王问道:“这可是真的?你那儿子还有这样的本事?”
广陵王苦笑,笑道:“在来京城之前,臣弟见了儿子一面,臣弟也没想到他能有这样的本事,家里的酒坊,居然有这样的妙用。本来臣弟要带那小子过来给陛下请安的,可谁想,小子,居然以有军务在身,押着五千坛药酒赶往西北大营!根本就不同意留下来!也不跟我来京城!”
晋武帝一听,呵呵笑道:“这小子不错!跟你的脾气一样,只要军令在身,天王老子的话都不停,现在也有三十四了,虚岁该三十五了!”
“是这么大了。皮糙肉厚,邋里邋遢的,不成体统,该好好教导。”广陵王虽然嘴里这么说,但神情却非常自豪。
这也就是广陵王自己说,要是换成其他人,他这个做老子的,第一个冲上去比划比划,看谁还敢看不上他儿子。
晋武帝看到广陵王的笑容,一阵恍惚,多少年没有看到杜啸这么轻松愉快地爽朗大笑了。
“你是从晋县过来的,好好给朕说说,那药酒真的有用吗?”虽然好友找到了失踪多年的儿子,晋武帝很高兴,但现在那个便宜侄子跟药酒有关系,涉及到军国大事,他更加关心。
若是那药酒真有大用,每年就可以救活好几万的兵士。这些兵士都是青壮年,上有老,下有小,只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广陵王笑笑道:“的确有很大作用,边关将士有福气了,有了这个,死亡人数可以减少很多。都是陛下治国有方,天佑大晋!”
“外面这么说,也就罢了,臣弟你也这么说!”晋武帝佯装怒道,不过能让高冷的广陵王说这话,真是难得!
广陵王浅笑,并未说话。
“好了,臣弟你莫要担心,等到事情定论下来,朕立即给西北下旨,继续购买杜家的药酒,顺便给我那侄子升升官!”晋武帝笑道,给了广陵王一个恩典。
广陵王也是只识趣的,顺着晋武帝的话,接了句:“多谢陛下,不过臣弟还有一件小事劳烦陛下!”
“一次性说完吧,别藏着掖着!”晋武帝道,满脸期待,不知道广陵王会提什么要求!
广陵王当年有那么多功劳,赏无可赏的滋味可不好受,晋武帝不怕广陵王提条件,就怕他不提啊!
“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长在乡野,想请陛下给两个得用的嬷嬷,教导她们一些礼仪和规矩。”广陵王沉声道,原本他不准备要的,但想着即使他不要,待会皇后知道了,那个什么都要插一手的皇后,定是会送来各种各样的人!
孙子孙女还小,不能要那些妖娆狐媚的女子,所以广陵王直接开口要经验丰富的嬷嬷。
虽然郑嬷嬷,吴嬷嬷也懂得世家大族的礼数,但毕竟已经过去那么长时间了,或许有疏漏。再者,三十年,风云变幻,京城里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些人更加了解京城。
第三百零二章 勾得嫔妃齐出动
让孙子孙女了解更多京城的事情,对他们以后来到京城有莫大帮助。最起码知道各家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否则别人说什么,根本听不懂,插不上嘴,会被人排挤。
晋武帝听了,很是高兴,呵呵,这广陵王一向守本分啊!
这些嬷嬷派过去,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教导广陵王府的小辈们,还要负责监察广陵王的事情。广陵王开口要人,这是让他放心呢!
“嗯,那好,朕待会去跟太后要几个人,给你带上。不过三年时间太长,只给你两年时间,但愿你可以为朕教导出几个栋梁之才!”晋武帝笑道,很是豪爽。
太后年事已高,正准备让他把伺候在身边的老姐妹给找个去处,广陵王是王府,而且人丁简单,加之这是广陵王自己提出来的,想必会善待这些老人家的。
“多谢陛下!多年不见太后,臣弟还想去给太后请安呢!”广陵王低沉道,来了皇宫不给太后请安,说不过去,年轻的时候,太后多他多有照顾!
晋武帝听了,摇摇头叹息道:“你这心狠的,一去就是十年,母后经常念叨你!你倒好,一直不回来。”
别的王爷无诏不准进京,可广陵王有这个特权,可以随意进出京城!
广陵王并没有放在心上,陛下对他有优待,但他不能这样。
就在这时,太后身边的女官求见。
原来太后已经知道了广陵王进宫了,等不及晋武帝和广陵王吃完饭,就派人过来叫人了。
“看到了吧,这是想尽快见你啊!”晋武帝摇头笑道,“你一来。都不稀罕我这个亲儿子了!”
“哪里!只是太后太久未见臣弟!”广陵王谦虚说道,并不敢应下。
亲儿子总归是亲儿子,他只是个外人,不能不知轻重!
“好了,不说了,走,咱们一起去母后那!”晋武帝笑道。也不去看奏折了。偷得浮生半日闲,带着广陵王去太后那里转转。
皇宫里面,嫔妃们一直关注皇帝的一举一动。太后能知道晋武帝正在和广陵王一起用膳,其他受宠的,或者眼线多的,自然也能知道!此时此刻。大家都知道了,皇宫里来了传说中的广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