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翠屏虽然不想吃,但也知道今日是公主来广陵王府的第一日,不能拒绝,笑嘻嘻道:“多谢元儿小姐了,这肚子正饿着呢!”
翠屏接过食盒,拎了出去。
静怡公主吃饱喝足,身上暖融融的,脸上多了几分红晕,看向婆家的小姑子们。颇有几分不好意思。
不过好在之前是好朋友,即使尴尬,但相处还算融洽。
想到今日母亲要给她介绍很多人,正好是结识世家夫人的好机会,杜元儿不好在这里长时间呆着,寒暄一会儿,便告辞离开。
见杜元儿走了。杜七妹小声道:“小九儿。你在这里陪嫂子,我出去帮着娘亲招呼宾客!”
静怡公主听了,笑道:“七妹。九妹,你们都去母亲那边帮助招呼宾客吧!我这边由翠屏陪着就好。”
杜七妹还想劝解,但杜九妹已经应下,笑道:“多谢嫂子了。您先歇会儿,待会再来看嫂子。有什么事情。嫂子,你尽管吩咐!”
“好的。”静怡公主笑道,目送两人离开之后,整个人放松下来。不需要在人前端着架子。
杜七妹不解,出了院子,小声问道:“小九儿。嫂子来王府人生地不熟的,你为什么不留下好好陪着嫂子?”
小妹不是偷懒的人。杜七妹忍不住问道。
杜九妹见七姐如此单纯,解释说道:“七姐,你也说了嫂子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会有点紧张。咱们跟着,只会让她心里更加紧张,她反而不能好好休息。咱们出来之后,屋里面都是嫂子自己人,不需要维持在人前端庄,倒也可以轻松自在!”
杜七妹恍然大悟,点点头道:“是的呢,若是到了别人家做客,有人陪着总没有自己一个人坐着舒坦!”
“是啊,所以咱们不用一直跟在嫂子身边,咱们先去帮帮娘亲招呼宾客,待会再去看望嫂子。”杜九妹笑道,跟着杜七妹来到前院。
继王妃于氏高高坐在主位上,端庄矜持,不时跟身边的上了年纪道夫人们聊天。小于氏拉着杜元儿,跟一帮中年妇人一起寒暄。
杨氏礼数周到,笑容满面,虽然很多人不认识,但在蒋老夫人的介绍之下,认识了不少京城的人。
这些人不用杨氏特意结交,只要礼数周到就好,今日能来的,都是想较好广陵王府的,所以不会有人计较杨氏不认识他们。
虽然杨氏不认识这些人,但之前专门学习过京城里的人际关系网,现在见到人,倒也能对号入座。
大徐氏今日带着于燕儿过来,见到杨氏跟这些世家夫人寒暄,游刃有余,小声跟小于氏说道:“那杨氏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你以后跟她交锋,要小心谨慎点。”
小于氏连连点头,道:“以前觉得杨氏是个乡下村妇,没放在欣赏,只是我吃了几次亏之后,才知道杨氏是个内毒的。”
“别以为乡下妇人都是傻子,聪明的多着呢。”大徐氏提醒说道,“有心机的人,可不是只有世家女才有。现在人家有了公主做儿媳妇,你们可要恭敬些,万万不要跟杨氏直接对上。”
小于氏听了,心里不平,但也不得不应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毕竟现在杨氏是正儿八经的世子妃,而她不是。
“知道了,母亲。”小于氏应下,她的确要多听听母亲的话,当初就是不听母亲的,听从了祖父,父亲的安排,嫁给杜良,所以到现在后悔也晚了。
今日是广陵王府大喜的日子,杨氏在忙着招呼宾客的时候,那些夫人小姐也在观察杨氏,以及杜七妹,杜九妹。发现她们并不像流言里传得那样粗俗无礼,反而可以做到行之有度,便逐渐改变了以前的一些看法。
看来,流言毕竟是流言,果真不可信啊!
这次李大财主听说亲家这边有喜事,亲自过来贺喜。本来李瑞也想来的,但马上春试了,所以李瑞考举人去了。至于戚氏,不放心儿子,便跟着陪儿子了。
杜大山并没有因为李大地主是个富户就有所怠慢,毕竟也是杜七妹的婚事,两个孩子互相喜欢,他也乐意较好。
李大地主这次过来,见杜大山等人的态度一如既往,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哎,不容易啊,李大地主就担心被杜大山一家嫌弃,对他们老两口来说不算什么,顶多回李家村当个土财主,可儿子稀罕人家闺女,以前不爱读书,现在为了缩小和七妹的差距,日夜攻读,十分辛苦。
不过这样也好,儿子知道上进了,老李家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李大地主这次来京城,开了眼界,在杜大山的陪同下,逛了京城,看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有了新的启发,准备回广陵府之后,再开一两样生意。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子驾到
在李大地主的心里,读书,仕途上面地事情,他帮不到儿子,但他可以多赚一些钱,不让儿子缺钱花,也不用儿子为了钱去贪污受贿,影响仕途。
再者,那广陵王的孙女,虽然不缺钱,但嫁到他们李家,也是下嫁,别的荣耀,而且去努力挣,但家里的花费,他这个一家之主一定要满足,不能在钱上面委屈未来儿媳妇。
李大地主这人为人处世非常透彻,之后在杜大山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些人。他的表现,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并没有因为是商户,就满眼铜臭,反而彬彬有礼,行之有度。
婚事非常浩大,这可是广陵王府,三十多年来,第一吃办喜事,当然要热闹,要大办。
要知道,换成跟广陵王的同龄人,这样的喜事都办了好几茬了,礼物都送出去好多次了,所以这次广陵王府的喜事办得这么盛大,根本就没人说三道四。
不光世家勋贵,就连太子,二皇子等几个成年皇子都来了,至于那些未成年的,年纪还小的皇子,则是由宫中的妃嫔送来贺礼。
太子萧逸,带着幕僚,衣着光鲜,浩浩荡荡来此。既然是太子来了,广陵王就不能继续坐在位之上,便起来迎接太子萧逸。
“参见太子,太子到来,有失远迎,失敬失敬。”广陵王恭敬说道,虽然不爱应酬,但此时此刻,这些场面话少不了。
太子萧逸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身材欣长,皮肤很白,丹凤眼。嘴上两撇八字胡。可能是贪恋酒色,故而脚步虚浮,不像他这个年纪身体健壮的人气色好。
太子萧逸一直关注广陵王,因为他的好二弟的手下势力,已经把持了梁王府的三万精兵,那么他就必须得到广陵王的三万兵力支持。这次不光来示好,更是为了联姻。
他的儿子今年十四岁。和广陵王的嫡亲孙女杜九年纪正合适。没有什么比姻亲更加稳固。所以这次过来,先跟广陵王,以及广陵王世子通通气。
母后前段时间。经常跟他说,一定要和广陵王联姻,毕竟在整个京城里,比广陵王影响力更大的人。并不多。凭借陛下对广陵王的重视,一定会重视太子一派的。
太子皇后。不得不着急,毕竟现在除了二皇子,后面陆陆续续成年的皇子也多了起来,逐渐领了差事。开始不像以前那么老实了。
这个太子做得也很苦逼,光太子就做了二十多年,晋武帝身体还不错。估计还能活个十年八年的,那后面的弟弟更会肆无忌惮。一面要做得规规矩矩。让晋武帝满意;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下面的兄弟,只是下面的兄弟很多,双拳难敌四手,太子逐渐招架不住了。
太子看到广陵王如此恭敬,心里很是熨帖,但他也不敢托大,毕竟父皇都要给广陵王几分颜面,连忙上前,亲自扶起广陵王说道:“王叔免礼,今日是五郎和静怡的大喜之日,孤也过来讨杯水酒喝,沾沾喜气!”
“太子来,荣幸之至。”广陵王轻声道,看向杜大山,“大山,招待太子。”
“是,父王!”杜大山应下,要是以前,他心里还会有点紧张,可是和皇帝喝了几次酒之后,见到谁,都不紧张了。
他都跟最有权势的人喝过酒了,跟其他人喝酒怎么会紧张呢!
“有劳世子了。”太子萧逸今日姿态放得很低,非常客气。
即使有了心理准备,杜大山还是有点受宠若惊!这太子看上去还无害啊!不过想到太子和太子的幕僚做的那些事情,杜大山还是小心翼翼应对。
杜大山引着太子坐到了正桌,其他人见太子过来,纷纷行礼。虽然太子来了,引起一阵骚动,但今日是杜五郎的婚宴,随着婚礼的进程,大家逐渐放开,酒席也热闹起来。
太子看向老实忠厚的广陵王世子杜大山,心里非常得意,这杜大山只是一个会酿酒的乡下汉子,一旦广陵王殁了,那么兵权就会落入朝廷之手。
哎,只是广陵王什么时候驾鹤西游啊!从十几岁就听说广陵王中毒,身体不好,快要死了,可到现在,人家广陵王活得好好的,风姿卓越,可比同龄人看上去洒脱俊逸俊。
“大山兄,这京城繁华,以后就不要回广陵府了,咱们也可以经常一起喝酒,吟诗作对。”太子萧逸缓缓笑道,想跟杜大山套近乎。
杜大山听了,也笑道:“京城繁花似锦,的确比广陵府好很多,不过我本人平庸,反倒觉得和京城的繁华格格不入,总觉得广陵府那边的乡野更加适合我。”
土包子,就算了刷上了金粉,还是个泥塑的土包子。
尽管这是太子的心里话,但他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呵呵笑道:“贤弟真是淡泊名利,你这么有才,有点可惜了!朝廷上就需要贤弟这样的人才啊!”
桌子上的其他人,纷纷支起耳朵听着太子和广陵王世子的谈话,这些人各个都是人精,这种场合,他们还是闷头吃菜为好!
“不敢当太子夸奖!”杜大山谦虚道,太子的话,他听了,都觉得假,想到身边有这么多人听到,老脸羞红了。
风清扬听了,轻抚胡须,道:“人各有志,有的人就适合平淡生活,有的人适合朝堂,有的人适合做学问……”
太子萧逸知道那人是风清扬,大晋朝有名的大儒,活字印刷术,更是让风家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尽管他是太子,见到风清扬,也得礼遇三分!
“风大人说的是!是孤着相了。”太子萧逸赶紧站起来,恭敬说道。
尽管风清扬年纪很大,地位崇高,但他还是坚持起身回礼,不留半分错处。
“太子过谦了。”风清扬笑道,然后跟太子各自坐下。
有了风清扬和太子的互动,桌上的气氛也好了起来,尽管太子在,大家也能说两句。
等到礼成之后,太子便告辞离开,毕竟他是君,架子还是要高高端起。
广陵王,杜大山亲自太子出府。
第四百八十章 太子的不满
上了马车,太子萧逸的脸色非常不好看。经过刚才的试探,他发现杜大山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憨厚。尤其是几次提到儿女婚事,都被那杜大山岔开了,显然是不想接下去。
他是太子,大晋朝的储君,他的儿子嫡亲儿子将来也会成为储君,成为大晋朝的皇帝,这杜大山凭什么看不上他的儿子。
太子萧逸眉头紧皱,从杜大山的态度,他开始怀疑杜大山,广陵王是不是打算和其他皇子联姻?
若是这样,大事不妙啊!
太子急冲冲回到东宫,便招来幕僚,商量此事。事关广陵王,他们不管乱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旋即又低下了头。
“怎么了?你们为何不出声?平日里不是特别能说嘛?怎么今日,一个个都变成闷葫芦了?”太子气愤,颇有几分疾言厉色。
站在距离太子萧逸最近的人平阳侯的额头上,甚至有太子的唾沫星子,以此猜测,太子此时此刻,心情有多么差!
平阳侯陈斌是皇后的亲弟弟,也是太子的亲舅舅,于情于理,此时此刻,他站出来最合适。
“太子莫急,若是其他人,我们可以随意成事,可对方是广陵王,陛下对其信任有加,尤其是现在京城风云涌动,我们如此明目张胆去联姻广陵王,陛下若是知晓,定会有想法。与其让陛下猜疑,还不如静默以待!”平阳侯陈斌还是有几分本事的,之前早就劝解太子不要过分拉拢势力,毕竟陛下还活着,太子这么做,岂不是盼着陛下死?
对于朝堂上的势力。在于精而不在多,可太子就是不听,大肆招揽门客,触动了陛下的忌讳,遭到陛下的无故斥责。
可太子不仅不接受教训,仍旧变本加厉。平阳侯陈斌在怨念太子行事不妥之时,其实也是有点理解太子的苦衷。毕竟下面的兄弟跟雨后春笋似的。一个个冒出来,争权夺利的局势愈发严峻。若是太子什么也不做,到时候下面的小皇子们势力膨胀。太子无力反击,也会功亏一篑的。
“哼!静默以待?”太子冷哼,看向平阳侯陈斌,“舅舅。现在我们若是不去筹谋,广陵王和其他皇子联姻。我们所处的形势会更加严峻!”
陈斌听了,摇头笑笑,道:“太子此言差矣!依臣之见,陛下不会同意其他皇子和广陵王联姻。”
太子蹙眉。略有不解,轻声问道:“舅舅何以见得?”
陈斌神色微变,摸摸嘴上的两撮胡子。笑眯眯道:“因为自大晋朝立国以来,从来没有入皇家的三大异姓王的妃子。但三大异姓王可以娶皇家的公主和郡主。”
众人想想,细数开国以来,三大异姓王和皇室之间的联姻,哎呦,的确跟国舅爷说得差不多!
众人心里大定,只要不让他们直接对上广陵王就行,另外一个幕僚若有其事问道:“国舅爷,皇家和三大异姓王为何如此?能否给在下解释一番?”
太子也想知道,好奇道:“舅舅,这里都是自己人,你说吧!”
平阳侯陈斌仔细看了周围几个人,的确都是太子这一派的中坚力量,便缓缓说道:“真实的原因,臣不知道,但略有几分猜测,嫁入皇家,三大异姓王的血脉就会渗透到皇室;若是娶了皇室的公主,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反而可以将皇室的血脉渗透到三大异姓王内部。由此来保证,皇室的独立,高高在上。”
当年太祖皇帝,有好几位重臣辅佐,才坐到了皇位,并不是太祖文韬武略超群,只是他擅长协调各方能力,被众人推举做了皇帝。
做了皇帝之后,总会有私心的,表面上是给三大异姓王恩典,但逐渐拉开了和三大异姓王之间的联系。
几代下来,鲁王府镇守泉州,拥有三万水军。山高皇帝远,鲁王一脉甚是自在,但在京中的影响力却很少,不足为虑。
梁王府,手中的三万精兵,也大不如前,但落入二皇子的势力手里,对太子终归是个非常大的威胁。
剩下一个便是广陵王,实力最强,三万精兵,都是精兵中的精兵,以一当十,以一当百……
众人从平阳侯陈斌的话里,各自猜测,最后发现,的确如平阳侯说的那样。
太子萧逸听了,沉吟片刻,问道:“舅舅,那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广陵王兵权倒向别人?”
平阳侯陈斌心里苦涩,太子急功近利,还是没有听进去他的劝解啊,只得再次说道:“太子,陛下身体康健,广陵王是绝对不可能和皇子们纠缠在一起的。”
“舅舅,你为何如此肯定?”太子疑问道,若是这样也行,他拉拢不到,别人也拉拢不到,总体来说没有影响。
平阳侯只得把话说得清清楚楚,道:“回太子,臣认为广陵王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在他和陛下身体都很好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搀和争储的漩涡中……”
太子听了,不由冷哼:“哼,孤知道了。”
太子萧逸心里气愤,好一个广陵王,还不是看不上我,觉得我不足以胜任太子,不足以成为未来的皇帝,所以才不站在他这一边。
在太子的嚣张跋扈的心里,中立,就是偏帮!
平阳侯陈斌见太子如此,心里大骇,不知如何是好,太子听不进他的劝解,得罪了广陵王,即使不会伤筋动骨,但绝对占不到广陵王的便宜。
太子年纪小,不知道广陵王的厉害,但平阳侯陈斌和广陵王是同辈人,对广陵王的手段记忆犹新,不敢有对抗之心。
太子心烦气躁,听不进任何话语,便让幕僚回去,他想一想再说。
送走了幕僚,太子萧逸原本想去和美人温存一番,但刚坐下就被皇后的召见打断了,只得忍气吞声来到皇后的寝宫。
“母后,叫儿臣过来,有何要事?”太子萧逸笑呵呵问道,不见外地坐在皇后身边,亲自接过宫女手中的美人锤给皇后捶腿。
第四百八十一章 借不着力
太子坐在陈陈皇后的旁边不远处的椅子上,喝了一口大宫女端过来的茶水,道:“是啊,广陵王手中有兵权,儿子自然要给广陵王面子。现在还很冷,母后好好保重身体。”
陈陈皇后见儿子如此孝顺,心里无比熨帖,笑道:“本宫身体很好,只是你整日忙碌,定要仔细身子。你现在有儿有女,可不能贪欢。”这个儿子哪点都好,就是喜欢美人。
未来皇帝三宫六院美人多得是,那些女人她不在意,但陈陈皇后在意太子的身体,可不能被那些小妖精掏空了。
“儿子省的的,母后莫要担心。”太子嘴巴很甜,哄得陈皇后娘娘非常开心。
“今日在广陵王府,可要收获?”陈皇后没有兜圈子,直接问道。
太子点点头道:“是的,儿臣还跟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