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没这么简单吧?”小于氏将信将疑,毕竟她们一家被赶出来了,王爷对他们还没有什么情分。
“就是这么简单,咱们被赶出来,还不是因为于家人,现在咱们迷途知返了,而且还是父亲出面,跟王府的人周旋,又不让你去。时间一长,两家的关系从表面看,不错。我狐假虎威,借着王府的名,身份也高贵一些。”杜元儿再一次劝解母亲,说这些话的时候,她有点后悔的,若是当初没有跟杨氏,杜大山作对,或者没有跟姑祖母和于家一起对付世子一家,或许她们的日子又是另一番景象。
小于氏听了杜元儿话,恍然大悟,是啊,她得罪了广陵王府,可杜良没有啊,而且广陵王也从来没有说杜良的不是。
现在杜良除了吃喝玩乐,也就剩下这点作用。
“元儿,还是你想的周全。”小于氏点头,“好了,我以后会好好跟你爹说。”
小于氏,杜元儿开始准备进郡王府能用的东西,无暇他顾!
杜九妹等人看了这一场闹剧,终于有点明白了,当初为什么那么多京城世家勋贵对她的流言如此感兴趣,即使有很多人知道这是别有用心的人散播的,也知道这些流言并不真实,可还是有那么多人议论纷纷,想必和她现在看别人闹剧的心情一样。
有意思,让无聊的日子变得有趣味,这就是八卦流言的作用。
杜七妹见杜九妹整日乐呵呵的,笑着问道:“天上掉下来金元宝了,让你这么高兴?”
“金元宝我有,并不稀奇。看着那些人倒霉。我就高兴。”杜九妹乐呵呵道,小心眼的模样特别欠揍。
“好了,娘亲经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你这样不依不饶的小心眼模样,娘亲看到了,必然要狠狠教训你。”杜七妹嗔道,手里不闲着。继续绣帕子。“你有这功夫,还不如帮着娘亲做事。因为我的婚事,外租家的外祖父。外祖母还有舅舅表哥表姐们要过来。这是他们第一次上门,可不能慢待!”
“那是自然!”杜九妹应下,“在杜家村的时候,父亲不在家。若是没有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妈们帮衬。咱们一家不一定能斗得过老宅那一家!”
“是啊,外租家有手艺,有田地,家里日子过得比老宅好。一开始。外祖父还经常送东西过来,可都被杜奶奶收起来,一点到不了我们嘴里。之后外祖母就让大表哥。二表哥送到村口,我和五哥去吃。还能偷偷拿点回来给你和八郎。若是不然,咱们兄弟姐妹四个,早就饿死了。”杜七妹年纪较大,已经记事了,对小时候的生活有印象。
杜九妹点头道:“外租家人人好,咱们心里都知道的。温婉可人的桃花表姐,现在成了咱们的婶子,在广陵府跟陈桥叔叔一起帮着管理酒坊。梨花姐姐在县城里开糕点铺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两个舅舅接管了阮三他们的铺子,生意很好。外祖父,外祖母身体很好,含饴弄孙。他们过得好,咱们也可以放心了。”
她们生意好,不光光是因为货真价实,更是因为有个世子妃的女儿,即使不用明着帮忙,当地的官员知道了这一层关系,哪里还让人去捞油水。不光不捞油水,而且吩咐巡逻的衙役,要京城在附近巡逻,保证其安全。
“这次外祖父,外祖母他们过来,一定要让他们多住一段时间。”杜七妹笑道,反正李瑞在京城有宅子,即使出嫁了,她可以经常回娘家,好好孝顺外祖父,外祖母。
杜七妹比杜九妹有心,早早给两位老人做好了衣服,就等着两位长辈尽快来京城。
“是啊,我可以带他们在京城好好逛逛!”杜九妹笑道,真心感谢外租一家当年对他们的帮助。
这家人家风正,杜九妹一家飞黄腾达了,外祖父约束家人,从来没人在外面给王府惹麻烦,令人尊敬,也愿意来往。
姐妹两个才说完没过两天,杨富贵,华氏带着大儿媳妇,大儿子,以及二儿子一家,以及杨梨花,杨桃花这次都跟着一起来了。家里的生意全部交给杨家大郎和二郎两人撑着。
一方面是为了参加杜七妹的婚礼,另一方面也是想来京城看看,大晋朝的京城到底什么样子?
杜五郎带着静怡公主过来,给外祖父,外祖母请安。
静怡公主这几天经常听到夫君讲以前在杜家村的事情,对外租一家非常感激,言语之间透漏,没有外租一家,就没有现在他们一家了。
静怡公主让人准备了礼品,每人都有,说不上多贵重,但还算精致,是她精心让人准备,一片心意。
“给外祖父,外祖父,大舅,大舅妈,二舅,二舅妈请安!”静怡公主挺着大肚子,恭敬行礼道。
他们都是乡下老百姓,虽然这些年家里有了钱,增长不少见识,见过大官,可从来没见过皇家的人。这外孙媳妇,可是公主啊!
杨富贵,华氏面上紧张,赶紧伸手去扶,道:“公主赶紧起来,折煞我们老两口了。”
静怡公主顺势起来,笑眯眯道:“夫君常说,小时候多亏有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妈帮衬,日子才好过一些。虽然现在日子好了,也不能忘记以前的情分。”
这话从其他人说出来,或许只能让老两口欣慰,可这话从公主口中说出来,那就不仅仅是欣慰了,还有一点成就感。
“都是一家人,应该的。”杨富贵呵呵道,“公主,赶紧坐下,可别累着了。”
杜五郎这才扶着静怡公主坐到一边。
华氏见静怡公主没有架子,她也不紧张了,对身边的大儿媳妇,二儿媳妇道:“把我们给公主,还有咱们未出世的外曾孙子带来的礼物拿上来。这些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都是你两个舅舅在家里亲自做的。”
杨富贵和两个儿子都是木匠,亲手做的东西,想必也和木头有关系。
杜五郎和静怡公主成亲的时候,杨富贵身体不适,就没过来,是杜大郎过来一趟。
第六百四十七章 其乐融融
杨家大舅妈过去拿过来两个用红绸布包裹住的箱子,放到中间。
“不怕公主笑话,五郎大舅,二舅都是木匠,我们也是普通人家,送的东西谈不上贵重,但还算用心。左边这个是紫檀木梳妆盒,右边的一个箱子里装得全部是用木头做的小玩具,打磨的非常光滑,以后逗孩子玩。”华氏笑呵呵道,“还请公主别嫌弃!”
外租家都是本分人,东西不管贵重与否,都是一片心意。
静怡公主再次起身,道:“外祖母说的哪里话,这些都是舅舅们用心准备的,静怡喜欢都来不及,怎么会嫌弃!”
听到静怡公主的话,众人也很高兴。
杜七妹,杜九妹纷纷过来给外祖母外祖父等人见礼。看到杜七妹,杜九妹长得越来越漂亮,跟个瓷娃娃似的,不仅感慨,还是富贵人家的孩子长得好。
“外祖母,你给大嫂带了礼物,有没有给小九儿带啊?”杜九妹窝在华氏的身边,搂着她的胳膊说道。
在杜家村,华氏最是疼爱杜九,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不吃,甚至不给两个表姐吃,也要给她留着。
杜九妹很喜欢这个精明本分的外祖母,外祖父。
华氏见外孙女和她亲近,自然很高兴,粗糙的手指捏这杜九妹的小脸道:“不给谁,也得给你带啊!”
杜九妹很好奇,问道:“真有我的礼物吗?”
“真有!”杨富贵笑道,“给你和七妹一把红木扇子,这可是我亲手做的。”
杨桃花帮着拿过来,笑眯眯地掀开上面的红布。
杜九妹看到扇子,很是高兴道:“外祖父真好。扇子做得太棒了。”这种扇子需要很多薄薄的小木条拼凑,每个小木条上面有很多花纹,需要一点一滴雕刻出来。外祖父的手艺很好,这把扇子做得非常精致。
“呵呵,你喜欢就好!”杨富贵笑得见牙不见眼,就怕拿出来的东西,两个孩子不喜欢。
杜九妹等人在京城好东西见得多了。这些东西并不比外面的人贵重。也不见得比别人做得好,但却是亲人的一片心意,更加难能可贵!杜九妹非常珍惜。喜欢。
杨氏见孩子没有因为到了京城,就被富贵迷了眼,看不起娘家人,很是高兴。
杨氏带着孩子们跟华氏以及两个舅妈聊天。杜大山则是带着杨富贵,两个舅兄去前面书房叙旧。
自从杜大山离开杜家村之后。杨氏在广陵府生孩子之时,华氏和杨富贵来了,距离现在也有好长时间没见了。
亲人见面,杜大山很高兴。广陵王。风清扬也纷纷出来作陪,都是宽厚之人,相处还算融洽。
相比较杜长和一家。广陵王更加把杨家人当成儿子的恩人。
杨富贵一家的到来,让杨氏等人非常高兴。
杨梨花跟杜七妹。杜九妹关系非常好,周围没有男性长辈在,伸手捏了杜九妹的脸蛋啧啧称赞,道:“哎呀,小九儿,可真是女大十八变,比七丫头好看了。”
杨桃花捂嘴笑笑,道:“梨花姐姐,你这话说的不好,小九儿以前就不漂亮了。”
杨梨花咂咂嘴巴,摇摇头道:“小七从小长得随姑姑,是个美人胚子。小九儿小时候干巴巴的,头发枯黄,典型的毛丫头。后来家里日子好过了,成了一个胖胖的黄毛丫头。可这几年不见,哎呦喂,大变样啊!”
对于两个表姐的调侃,杜九妹心里不在意,但面上皱皱鼻子,嗔怪道:“梨花表姐,寒碜人!”
“哈哈!”杨梨花哈哈笑道,“不是寒碜人,而是在夸奖你呢!咱们小九儿女大十八变,是个妥妥的美人胚子。”
“姑姑美美哒!”站在杨梨花推荐的白胖小子仰着肉肉的笑脸,脆生生道。
杜九一听这个胖小子的话,抿嘴一笑,拉着郑举的小手道:“小举子嘴巴真甜,姑姑待会给你好吃的点心,不给你娘亲吃!”
小吃货郑举眉开眼笑,一听到有好吃的,立即跑到杜九身边道:“九姑姑真好!”平日里娘亲就说他胖,不给他点心吃,人家不喜欢娘亲了。
杨梨花见胖儿子喜欢杜九,伸手去抱,郑举小朋友,根本不理,躲在杜九妹身后。
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杜九妹,得意洋洋笑道:“梨花表姐,你很失败啊,表姐夫被你管的死死的,也就罢了,怎么连小举子看到你也躲起来呢!”
“哼,你个小没良心的。”杨梨花瞪眼,“明天我们走,就把留在这边。”
那边杜轩颠颠跑过来,很喜欢欺负这个比他年纪大一点的小胖子,道:“表侄子,你娘真凶,留在这里,我娘可好了,从来不凶我!”
“好!”郑举小朋友长期在娘亲的震慑之下,现在遇到了这么多喜欢他的人,直接答应不走了。
郑举和杜轩的对话,又让众人大笑。
“爹,娘,都是我不孝,不能回去看望你们。”杨氏见爹娘比以前老了一些,很是愧疚。虽然每个节气送去不少节礼,但从没有时间回去一趟。
华氏笑笑,拍拍她的手道:“我和你爹知道你是孝顺呢,你现在不是普通人家的媳妇,而是世子妃。加上你没有婆婆,这家里上上下下的,你不打理,谁打理啊!”
五郎娶得媳妇是公主,要打理公主府,八郎又过继给风家了,将来八郎娶媳妇,打理的也是风家的产业;要想清闲下来,就等小满儿长得娶媳妇,才能歇口气。
“是啊,若是在广陵府还好,离娘家近一些,你们还可以经常来。可是京城,山高路远的,来一趟不容易。爹娘,你们同哥哥嫂子们多在京城住一段时间,我带你们在京城好好转转。”
华氏拍拍杨氏的手道:“我和你爹,来一次不容易,我们就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等七妹成亲之后,你大哥带你大嫂先回去,毕竟家里只有大郎,二郎在家里,走不开。你二哥,二嫂难得出来一趟,让他们多住一段时间,到时候跟我们一起回去。”
第六百四十八章 到来
娘家人自有安排,杨氏也不多劝阻。京城再好,不是他们的家,晋县才是老杨家的家。
很长时间没有见面,杨氏跟娘亲和两个嫂子的聊着家乡的事情。杜九妹,杜七妹则是和杨梨花,杨桃花聊天,至于郑举小朋友被杜轩拐走出去玩儿去了。
姐姐要成亲,杜轩也被放了假,可以痛痛快快玩几天。
“娘亲,杜大海半年前来京城了,你们知道吗?”杨氏聊老家的事情,避不开杜大海,杜长和一家。
华氏一愣,道:“最近一些日子,我是听到你大哥,二哥说在县城没见到杜大海,原来是来京城了啊!”
“是的呢!”杨氏回答道,“虽然来了,但不是奔着我们来的,是奔着杜四妹来的。”
“杜四妹?”杨家大舅妈声音提高,“就是王主簙以前的那个小妾,最后被发卖的那个?”
“就是她。”杨氏回答,杨家因为杜四妹的报复,杨家二舅还进去监牢一次呢!
“哎呦喂,这丫头还真是能折腾,居然被卖到京城,现在一定攀上高枝,否则以杜大海那个性子,没有好处,有危险,绝对不会来京城的。”华氏道,“你快跟我说说情况!那个杜四妹是个内毒的。虽然杜大海等人没来招惹你们,但我总觉得那丫头不是个省油的灯,说不定在暗处憋着坏呢。”
华氏的想法,也是杨氏,杜大山等人的担忧之处,所以一直派人跟踪。
只是半年了,没有发现杜四妹异常之处。杜四妹现在大肚子,精力全部用在徐家了,没有精力管外面。至于杜大海,也没有什么幺蛾子!老老实实开铺子,赚钱不少。
这点钱,杨氏看不上,暂时还没找到杜大海的错处。一时间也不能拿杜大海如何。
“派人盯着了!”杨氏道。“你杜四妹现在可是徐阁老家二儿子的宠妾,都把人家正儿八经的二太太赶到家庙去了,手段了得。去年生了一个。今年肚子里有揣了一个,很是得宠!”
“哼,那杜四妹也就做妾的命。”华氏感慨说道,“她再得宠也是个妾室。若是还想跟在杜家村那样欺负你们,那可真是打错算盘了。”
“是啊。那杜四妹若是老老实实的,我是不会去对付她的。若是不老实,我也不会手软的。”杨氏说道,“不说这些了。对了。夫君的养父母,现在什么个情况啊?”
华氏想了想道:“你不说,我还忘记了呢。我有好长时间没见杜婆子,杜长和了。对了。我们临启程之时,你大堂兄有点事情,耽搁几天,估计能在七妹成亲之前来到。杜清尘来了,那杜长和,杜婆子是不是也过来啊?”
杨氏愣了一下,道:“家里是送去通知了,至于来不来,我还真不知道。”
“管她呢,来,你们就当亲戚敬着。若是他们想摆谱,也看看他们有没有那么大的脸面。”华氏不在意说道,“你和大山不好出面,你那公爹不是省油得灯,自然会对付他们的。”
杨氏一听,的确如娘亲所说,有公爹广陵王对上,杜婆子和杜长和的确翻不出来风浪。
看到娘亲脸上有困意,毕竟父母上了娘亲,又是一路建成,定然非常劳累了,杨氏让人带众人去早就准备好的客房休息。
今年杨氏虽然有点累,当年亲人来了,让她非常兴奋,精神抖擞!随着一天天接近成亲的日子,杜七妹心里略带慌张。
就在杨氏的忙碌中,杜清尘带着周氏以及两个孩子来到京城,参加杜七妹婚宴,顺便让周氏来跟杨氏说说话。
以前关系是很好,若是时间长了,不走动,以后也会变得平淡,所以杜清尘这次带着媳妇和两个儿子来京城了。
杜清尘前脚到,后脚杜大海带着杜长和,杜婆子来了。
杜婆子,杜长和下了马车,畏畏缩缩地看着厚重的朱漆大门,东张西望。
“这……这里就是王府啊?”杜长和结结巴巴问道,在老家,他们接到了杜七妹的婚期,想着让在京城的杜大海送去一点节礼就行了,可没想到杜大海反而捎信给他们,让他们来京城。
杜长和,杜婆子还以为杜大海一家在京城出事儿,便收拾行李来京城了。
“是啊,这可不是一般人能住得上。”杜大海羡慕道,有钱还不行,还得有权有势!
杜长和畏畏缩缩,转头问道:“大海啊,你跟我说说,到底让我们来京城干嘛啊?是不是跟大山闹别扭了?”
按理说,他们只是杜大山的养父母,跟杜七妹就更加远了,根本就没必要跑一趟。
杜大海呵呵笑道:“爹,娘,我可是老老实实做生意,从来不敢去招惹杜大山。毕竟人家现在是高高在上的广陵王世子,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惹不起啊!再者,我想着,咱们在京城做生意,虽然有四妹撑腰,但总不如王府有权有势。你们二老可是亲手养大杜大山,七丫头也是你们看着长大的。现在她成亲了,你们来看看,拉近两家的关系,也是正常啊!”
听了这话,杜长和杜婆子长舒一口气,道:“那就好,只要不是得罪人就好。”
杜婆子也不像一开始那样畏畏缩缩了,道:“别磨蹭了,咱们赶紧进去吧,倒要看看这王府里面有多富贵!”
杜大海让看门老头去通报,看门老头是听说过世子是从乡间找回来的,有养父母也算是正常!
看门老头不敢怠慢,赶紧去通报。
正在跟华氏聊天的杨氏一愣,两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