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酒娘子-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通这些很简单,将心比心,换个位置思考,就能明白对方的想法。”杜长和深沉了一把,被冯嬷嬷称赞地有点轻飘飘了。

冯嬷嬷回去之后,跟杜四妹说了原委。

杜四妹当机立断,到自己的私库里,找出一对上好的镯子和一副赤金头面,让冯嬷嬷送过去,交代父亲一定要送过去,给杜七妹做添妆。

杜四妹送来的东西,刘桂花眼馋,想要留下,道:“就把这套镯子送过去就好,这幅头面给我戴了!”

杜大海最是看不得刘桂花那眼皮子浅的样子,怒道:“这副赤金头面,小巧精致,适合年轻女子佩戴,你这把年纪了,根本不合适。再者,咱们要请王府帮衬,自然要表示一番心意,你不要如此眼皮浅,害了四妹。”

杜婆子虽然也舍不得那副头面,但想到有大用,便转过头训斥刘桂花道:“你那一匣子首饰还少啊,看到什么就眼红!也不看看这些东西都是有大用的,眼皮子浅的,败家玩意。”

自从婆婆来了之后,刘桂花有人管着,不像以前那样舒坦,但她也不敢反驳,反而陪笑道:“娘教训的是,儿媳知道错了。”

“知道错就好,当初四妹被发卖,你哭得跟泪人似的,要死要活的。现在四妹想找出路,你不帮衬就罢了,还想昧下东西,怎么有你这样的娘亲!”杜婆子用手指狠狠戳了刘桂花的额头,“以后你给我好好听我儿子的话,若是坏了我们老杜家的好事,定要休了你!”

刘桂花对杜婆子更加不满了,但更害怕被休弃。她都这把年纪了,若是被休弃,以后该怎么过啊!再者,她的女儿是徐阁老家的宠妾,日子过得好。丈夫,儿子都能赚钱,好日子才刚开始,她才不想被休弃。

“娘,儿媳知道错了,以后什么都挺您和夫君的,绝对不做傻事。”刘桂花赶紧保证,担心说得晚了,婆婆不相信。

第六百五十五章 真正感激的人

杜婆子拿捏儿媳妇还是有分寸的,见刘桂花知道错了,服软了,笑道:“只要你好好的,还是我们老杜家的儿媳妇。”

其实杜婆子还是挺喜欢刘桂花的,因为她们两个是同类人。遇到什么事情,总能想到一块去。

杜长和,杜婆子的到来,让杨氏,杜大山不舒服两天之后,杜长顺,杜清尘带着周氏和小儿子到了。

他们几人到了,最起码有应付杜长和,杜婆子的人了,不怕他们大脑没人管了。

对于杜长顺等人的到来,杜大山,杨氏亲自来迎接,一感谢当年大伯父一家对他们的照顾。

“大伯父,您和大伯母身体还好?”杨氏激动问道,当初在杜家村,除了娘家,也就是这个大伯父,大伯母对她们娘俩好。

因为他们是公爹的兄嫂,每次婆婆太过分之时,这个大伯父就会训斥公爹,她们一家人的日子就好过一些。

杜长顺喝了一口茶水,哎呦喂,还是王府的茶好啊,笑呵呵道:“你大伯母身体还好,只是路远,天又冷,我就没让她来。”

原本杜长顺没打算来的,等儿子处理完事情之后,跟他说想要去京城参加七妹的婚礼。他便去问问二弟一家怎么去,谁知杜长和,杜婆子不在家,杜大湖,杜大河都不知道,到了县城找到杜二郎逼问之下才得知,这老两口,偷偷摸摸来京城了。

杜长顺担心杜长和,杜婆子在京城惹事儿,便赶紧收拾东西跟着儿子,儿媳妇来京城了。

杜大湖,杜大河心里也十分气恼。父母也太偏心大哥一家了。去京城参加杜七妹的婚礼,也不跟他们说一声。就算他们不去,也准备一些东西送过去。不管多少都是一片心意,因为他们两家孩子出生,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杨氏都让人送东西过来了。

现在杜大山家里办喜事。他们也应该尽本分。送礼金过去。

最后两人没有办法,杜大湖出三十两银子,杜大河出四十两银子。杜鹃出了三十两银子,凑了一百两银子,让杜清尘捎去京城做礼金。

杜清尘对于这三家的做法,很是赞同。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人家杨氏给他们送礼。他们也该还回去。至于谁给的多,谁给的少。就没必要计较了,重要的是看一片心意。

“说的也是,这里的确很冷。等我们回到广陵府,离咱们晋县近一点。大伯父到时候一定要大伯母来看看,玩玩。”杨氏笑道,很是亲热。

杜大山看向杜清尘。问道:“大哥在鹤鸣书院,做得还算顺利吧?”

“是挺顺利的。咱们杜家村的孩子,有几个比较努力勤奋的,去了鹤鸣书院。学个三两年啊,考上秀才,应该没问题。”杜清尘笑道,自从他做了院监之后,孩子们的整体实力上升很多。

杜大山很是欣慰,这杜家村的小学,还是用他们家的酒坊做的学堂。

“大哥,小弟有点浅见,想跟大哥说说。”杜大山好人做到底,决定对杜家村的学堂做一点改革。

这个堂弟一向有主意,见识多,杜清尘很重视杜大山的看法,放下茶杯,问道:“大山,你有什么看法,尽管说!都是为了那些孩子好嘛!”

“那我就献丑了。”杜大山笑道,“世人都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读书的目标,其实小弟却不认为这样。读书并且能够顺利参加科举,并且考中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很多人根本就走不上读书的路,所以我觉摸着读书是为了识字明理。有的没有希望走上仕途的,可以让他们专学一样东西,比如算学,将来可以做账房;比如医术,可以做郎中……”

杜清尘仔细思考,最后问道:“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让不适合参加科目的人学习其他的本事,照样可以养家糊口,甚至以此为生,过上好日子。”

“是的,大哥!”杜大山笑道,后世的大学不就是这样,有特殊的专业。毕竟公务员,太难考了,考不上,难道大家都不吃饭睡觉了吗?

“你的建议很好。”杜清尘不是迂腐之人,他知道科举考试多么残酷,有的人只知道读书,又考不上功名,结果读书到最后,连自己和家人都养不活。

若是可以学算学,医术等一技之长,将来即使考不上功名,也能找到活做,养活自己和家人。

杨氏跟周氏私下里聊天,周氏虽然羡慕杨氏,但也知道有些东西不是羡慕来的。现在她有两个儿子,夫君敬重,公爹婆婆满意,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周氏看着坐在杨氏身边笑语晏晏的杜七妹,杜九妹,心里叹息,哎,娘家大哥大嫂短视,当年还嫌弃人家杜七妹配不上他们的儿子,跟晋县的一个员外家的姑娘定亲了。

可现在看看,这杜大山一家有这么大的造化,是王爷侄子。他的女儿七妹,自然也水涨船高,成为正儿八经的世家贵女。

之前嫂子得知杜大山的身份之后,还专门过来询问,得知杜七妹已经跟李家村的李瑞订婚了,还酸溜溜地说,杜七妹早晚得退了李瑞的婚事。

当初周氏跟夫君说了这话,夫君当场就说了,只要李瑞上进,大山是绝对不会退亲的。果真应了夫君的话,人家李瑞不光上进读书好,中了进士,而且还娶了高贵的杜七妹。

这李大地主一家借着广陵王府的势力,赚了那么多钱,儿子又争气,这李家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再看看娘家侄子,今年秋闱,并没有考中进士,回去继续苦读。家里的那个侄媳妇,更是骄傲地跟个小孔雀是的,鼻孔朝天,不是个好东西

对公爹,婆婆不敬,对她这个姑姑也很怠慢,像是谁都欠了她一样。

“一转眼,七妹就要出嫁了。七妹小时候就很懂事,性子软,好在你给七丫头找了一个知根知底的,以后日子过得舒坦,你也能放心。”周氏艳羡道,她有两个儿子,还想有个女儿,只是年纪大了,生不出来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 提醒

杨氏知道周氏想要个女儿,可是一直没有如愿。

女人要在婆家立足,没有儿子不成。可有了儿子之后,还想有个乖巧的女儿,软绵绵的,细声细语,贴心小棉袄。

这辈子能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她的人生已经非常幸福完美了。虽然生活中还会有一些不如意,但这些不如意和她的幸福比起来,不值一提。

杨氏笑笑,道:“大嫂两个儿子,欣武,欣平都很懂事。等到他们兄弟两个长大了,娶媳妇回来,你就有女儿疼了!”

“那还要等好几年呢!”周氏叹息道,言语间有点等不及了。

“孩子说长大就长大,快得很,大嫂不要急。”杨氏劝解,聊着家常话,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有隔阂。

周氏见那边的男人聊的热切,没有关注这边,她才小声道:“弟妹啊,二叔,二婶来了,没闹事儿吧?”

“没有闹事儿,态度好着呢!”杨氏道,她之前也以为这老两口过来,会有一番口舌,可杜婆子那天来,很少说话,自然也没有龃龉。

周氏听了这话,才松口气道:“没闹事就好,二叔,二婶来京城,我们根本不知道。等到我们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准备来京城的时候,去二叔家一看,发现他们不在家,连大湖和大河都不知道。你大哥还是问了二郎才知道他们来京城了。公爹听说他们来京城,担心他们惹事,非要跟我来。”

从周氏这里可以听出来,大伯父没想着过来,毕竟天寒地冻,路途遥远,大伯父的上了年纪。不宜长途跋涉。只是担心杜长和,杜婆子闹事儿,惹祸上身才来京城的。虽然大伯父大部分可能是为了亲兄弟杜长和考虑。但他来了,不管杜长和,杜婆子做了什么,都有大伯父在前面顶着。管束。

有大伯父在,杨氏和杜大山都放心了。

“让大伯父费心了。”杨氏恭谦道。“到底是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就好!”

“谁说不是呢!”周氏应道,“对了,杜大海来京城半年了。有没有来找过你?”

“以前没有,就前两天带着养父母过来坐坐,吃个午饭就回去了。”杨氏回答。不明白大嫂为何这么问。

果真周氏听了半信半疑,道:“不会吧?他来京城不找你们。那他奔着谁来的啊?”

杨氏听周氏的话,也是一愣,连忙问道:“你……你们还不知道啊?”

“知道什么?”周氏也纳闷了,“快说,快说,别卖关子了!”

“那杜四妹现在是徐阁老二儿子的宠妾!”杨氏回答道,她们从来没有跟杜家村的人说,那杜大海想必也没有说,大家都以为这杜大海来投奔他们呢!

周氏瞪大眼睛,惊声道:“什么?宠妾?”

声音有点大,引起那边男人们侧目。

杨氏赶紧给周氏使了眼色,道:“大嫂,小声点。那杜四妹被发卖到了京城徐家,之后跟徐家二老爷勾搭上了,去年已经生了一个儿子,今年又怀上了,估摸着月份,也快要生了。”

“杜四妹成了徐阁老二儿子的宠妾?”周氏还是没有消化掉这个令人惊悚的消息,这杜四妹的命,真够硬,都被发卖了,还能翻身。

怪不得杜大海偷偷摸摸来京城,原来是有靠山啊!

周氏想到公爹事事想着二叔一家,可二叔一家倒好,什么事情都瞒着他们,太令人心寒了。

“原本我还好奇呢,路上一直想不明白二叔,二婶怎么会来,原来根子在这里啊。”周氏感慨道,“你小心点,早不来,晚不来,非得等到七妹成亲的时候来,或许就是四妹捣的鬼!那丫头对人狠,对自己更狠,您们小心点,别着了她的道。”

杨氏听到周氏提醒,笑笑道:“大嫂,不是我看不上杜四妹。在京城里,最是看不得宠妾灭妻。那杜四妹是很能耐,把徐家的二太太赶到家庙里了。可前段时间,朝廷御史对宠妾灭妻的官员弹劾,那徐阁老亲自教训了徐家二老爷,而且还亲自让人接回来二太太。杜四妹应付府里的事情都来不及,又怎么会老找我麻烦呢!”

周氏想了想,心里还是不踏实,因为她对那家人太了解了,以前吃了那家人很多闷亏。突然灵机一动,周氏赶紧道:“弟妹,你这次更要小心了。之前杜四妹风生水起的时候,没有联系你们。现在徐家的日子不好过,我估摸着,她会给你和大山攀交情。如此一来,她是广陵王世子的侄女,如此一来,徐家的人也不能贸然动她。”

杨氏听了周氏的话,恍然大悟,怪不得看到杜婆子,杜长和,还有和和气气的,她总觉得别扭,原来是有所求啊!

“不会吧?”杨氏不确定道。

“怎么不会!”周氏反驳道,“你看吧,七妹出嫁那日,这杜四妹绝对回来上礼金,而且还会给四妹压箱底,坐实了她跟广陵王府的关系,抬高自己的身份。”

“大嫂,若是你说的这样,那这杜四妹可真是能屈能伸啊!”杨氏感慨说道,“既然她想这么做,我们也没法拦着。只要不过分,我不计较这些。”

“真不计较?”周氏不相信。

“大嫂,你是不知道。在京城里,你要是计较太多,能气死人。”杨氏来到京城一年了,逐渐适应这里的风气和习惯。

周氏旋即想到杨氏,已经不是杜家村的杨氏了,她是高高在上的世子妃,那杜四妹再能耐只不过是一个宠妾,上不得台面。这杨氏若是跟杜四妹计较,那才是丢了身份。

“是啊,你能想开就好。这么大的王府,让你操持,若是整日计较这些小事,的确很累人。”周氏附和道,说完没有刚才那么随意了,因为她跟杨氏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杨氏笑笑,也不解释,有时候有了差距并不是不好,而是为了更好的交往,行事。最怕的那就是那种,认不清自己的地位和形势,做出一些事情,说出一些话,让人为难。

显然,周氏不是那样的笨人,她是一个顶顶聪明的女人。

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舍

晚上周氏跟杜清尘说起这件事请之后,杜清尘半天没反应过来。

“夫君,你怎么了?”周氏见丈夫失神,轻声问道。

“哎,我看了,这四妹又要兴风作浪了。目光短浅,什么对她有利,就赶紧上前巴结。一旦没有利,立即扔掉。她和大山一家有嫌隙,一旦杜四妹占了得势,第一件事情就是报复大山一家。”杜清尘解释说道,很是担忧。

若杜四妹是其他人的小妾,或许杜清尘不会如此担忧。

偏偏是徐家,徐阁老可是在朝廷上呼风唤雨的人。杜四妹在这样的人际生活,接触到的事情太多,机遇也多,当她找到一个自认为非常合适的机会,就以反咬大山一口。

他和大山的关系很好,不用担心会有影响。可是父亲倒好,整日为二叔家牵肠挂肚的。即使之前被气得晕倒,卧病在床,父亲身体好了之后,又会担心二叔一家。一辈子都这样,杜清尘也懒得管父亲了。

周氏听到夫君的话,叹息道:“夫君,您也别想这么多。我看杨氏和大山对四妹的事情这么清楚,想必已经派人关注了。我刚才提醒弟妹了,等七妹婚事结束,咱们临走之前,你也提醒大山一下,尽了咱们的本分,其他的我们也管不了。”

这里是京城,可不是杜家村!

一个是徐家。一个是广陵王府!

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插手的,提醒之后,尽了本分,立即离开。

“嗯,你说得对。七妹成亲之后,咱们就离开。”杜清尘应道,有些事情。不是他想。就能去做的。他也有妻小父母,不能什么都不顾。

周氏见丈夫答应了,这才放下心来。回到他们所在的县城。平平安安的,不掺和任何争斗!

一转眼就到了杜七妹成亲的日子,广陵王府里里外外挂满了红灯笼,处处透漏出喜气。

果真在这一日。杜婆子,刘桂花过来。给杜四妹添妆,道:“七丫头,这是你是四姐姐给的添妆,祝你和李瑞百年好合!”

杜七妹内心根本不想要这些东西的。可是屋里不仅仅有知情人,还有一些不知情的人,只得挤出一个笑道:“多谢了!”

她非常讨厌杜四妹。连个称呼都不给。

杜七妹是个简单的人,对她好的人。掏心掏肺;伤害她的人,她会一直讨厌。

刘桂花有点不高兴了,这一幅手镯和这个头面,值好几百两银子呢,就换了轻飘飘的三个字,这个杜七妹太没良心了。

周氏见刘桂花面色不好看,赶紧笑道:“二婶,弟妹,你们添好妆了,赶紧让我给七妹添妆,别耽搁时间了,待会新郎过来结亲,咱们可不能耽搁了时辰。”

杜婆子,拽着刘桂花让到一边,把位置让给周氏。

周氏放了一套点翠首饰,也很精致,价值不菲,道:“七丫头,以后到了婆家,好好过日子。”

“谢谢,大伯母!”杜七妹感谢道,这次真心真意。

周氏放完就把位置让给被人,华氏,杨家的两个舅妈,也纷纷给了添妆,比杜婆子,刘桂花给的更贵重几分。

眼看着一个大箱子很快填满了,吉时快到了。

杜五郎在门口等着了,喜婆给杜七妹盖上红盖头,扶着杜七妹来到门口。

杜九妹看着姐姐盖上红盖头,心里酸涩,从今天开始姐姐出嫁了,从今以后,不能每天跟她形影不离了。

“姐姐,你要保重。李瑞哥哥若是欺负你,你一定要跟我们说。我们姊妹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