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家大太太见公公这么说,不再劝解,急匆匆回去收拾东西,带上忠仆,准备离开。
徐家大夫人是以去灵化寺上香为理由,出得城门。
现在京城里风声鹤唳,守城的官兵查得非常严,连女眷的马车也要搜查。幸好之前分了好几路,徐大太太带一路,徐家二少爷,大小姐则和孩子们一路。
除了城,徐家大太太心神不宁,总觉得有事情要发生。
在城外聚拢家人,一起前往之前徐阁老秘密置办的庄子。那个庄子距离京城两百里,非常隐蔽,适合躲藏。
杜九妹在王府里,也感觉到外面的惊险,也假装出城躲避,实际上马车上坐的只是一个穿着杜九妹衣服的小丫鬟。这一路人吸引了众多目光,都以为杜九妹带着孩子离开了王府。
杜九妹则是带着紫容,紫絮搬到了梁王府下面的密道里。
里面有吃的,有喝的,洗浴室,卫生间,全部有。在里面住个几个月,完全可以。
阮灏君这才放心离开,去了军队。
梁王坐镇梁王府,把阮灏明,阮晴儿一起回王府。
萧坤,萧东河连夜出京城,直奔封地,仓促举事,挥军北上。来个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争取在朝廷之前,占据主动权。
即使晋武帝之前得到消息之后,已经开始仓促布置,但朝廷的军队仍旧节节败退。
晋武帝下召令,让广陵王进宫。
广陵王见夏公公亲自过来,也不耽搁,一起进宫。
晋武帝,皇太后都在,广陵王进来行礼。
晋武帝也不打马虎眼,身子歪在软榻上,道:“贤弟,现在不是说闲话的时候,朕就明说了。这是调兵的虎符,交给你,你去平定萧坤和萧东河的叛乱。”
经历了太子,皇后投毒,二皇子,徐家谋反,六皇子通敌卖国,晋武帝现在发现,唯一能信任的,一个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霍家,在西北,现在晋武帝根本不敢把他调回来。有萧骋这个通敌卖国的皇子,霍大将军不在的话,相当于把西北十几万军队和广袤的土地,全部送给狄戎了。
兵部的蒋爱卿,不能擅离职守。至于冷水寒,虽然亲自上交了六皇子的通敌的部分罪证,但之前毕竟和六皇子走得近,暂时不能信任。
梁王府的三万兵力,和两万禁卫军负责拱卫京师。现在至于广陵王府的兵力以及广陵王可以信任。
“陛下,万万不可,这个虎符,可以调动数十万大军啊。”广陵王道,他之前猜到晋武帝可能会让他带兵征讨萧坤,萧东河的叛逆,但带的兵应该是广陵府的兵力,而不是朝廷的。
皇太后听了,有气无力道:“杜啸,陛下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外面的人,我们不信任。我们只相信你会认真平叛,不会谋一己之私。”
皇太后的身体经过几次打击,越来越羸弱,晋武帝的身体,也不好。这次动乱,太过复杂,牵扯到两个有实力的皇子,大半个朝廷的臣子。加之西北狄戎虎视眈眈,形势非常严峻。
如果处理不好,大晋朝即使不灭国,也会动乱几十年,也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广陵王苦笑,道:“太后,陛下,你们就这么相信我吗?朝廷上也有不少忠于陛下的。”
“有是有,但却没有一个可以服众的。”晋武帝道,“那萧坤和萧东河的封地和你的封地很近,你也不会放任他们染指你的封地。可他们北上,必须经过你的封地,否则需要绕数百里。如此,你和他们有天然的矛盾。我之所以给你虎符,让你去平定叛乱,就是希望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广陵王听出晋武帝话里有话,疑问道:“陛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顾虑?”
晋武帝苦涩说道:“狄戎那边蠢蠢欲动,朕担心晚了,狄戎那边大举入病,到时候内忧外患,形势更加严峻。”
广陵王点点头道:“那好,微臣领命。”
广陵王接过了虎符,放在了自己的怀里,和皇太后,晋武帝告辞。
晋武帝看向皇太后道:“母妃,你就这么信任杜啸吗?”
皇太后点点头道:“信任!”
“哦!”晋武帝应下,其实他也信任,只不过一直不想承认,仿佛这样可以减轻他心里的愧疚一样。
第九百六十七章 叛乱
皇位继承人的选择,让晋武帝和太后都很为难。一个,两个,都不行。好在晋武帝儿子多,选择的余地有很多。
好一会儿,皇太后终于忍不住了,问道:“陛下,老二和老六都不行了,其他几个有野心的,也蹦跶不起来。你身体现在不好,你也该好好想想,立哪个皇子继位了。”
晋武帝想了想,道:“这些天我也让人盯着了,那几个皇子也是不安分的,一点不顾念兄弟之情,他们上位,其他兄弟就活不成,他们不行。至于老七,是个念旧情的。不光偷偷找人照顾废后,而且还经常让人送东西去前太子府,照看嫡兄和子侄。平时没有不良嗜好,也没有搀和皇子间的争斗。即使徐家想找他错处,都找不到充分理由。由此可见,老七仁厚,处事周到,我准备立遗诏,让老七继位,而且可以服众。”
皇太后听了,点点头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老七的身份也够,如此大善。朝廷上面,也不会闹得沸沸扬扬。”
占了名分,可以省去很多事情。
见母后同意,晋武帝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不能再耽搁了。
广陵王回去之后,找杜大山,杨氏,道:“我要回广陵府领兵平叛,大山,京城这边就交给你了。”
这边的事情,并不严峻,而且有阮灏君在,广陵王不担心这里。
杜大山道:“是,父亲。”京城有好几千的广陵王府的兵力,可以抵挡外到了威胁。
杨氏心里害怕,道:“父亲,你可要保重。”那可是打仗啊,以前迫于生活,没有办法,她眼睁睁看着丈夫去打仗,现在坐到了高位,却还要眼睁睁看着公爹去打仗。
“我会的,家里就辛苦你了。”广陵王道,交代杨氏。
“父亲,轩儿和筝儿在君山上,要不要把他们接回来?”杜大山问道,如果不接回来,那就要派兵保护了。
广陵王听了,摇摇头道:“不用了,派以前人过去就好。即使有危险,有这一千人保护,他们也会很安全的。那里的人,武功很高,打不过,他们会带着轩儿,筝儿逃跑的。”
“那就好。”杜大山放下心来,实在是之前杜九妹被绑架,他被吓着了。
广陵王带一部分人离开京城,一路调兵前往广陵府。
据听说萧坤和萧东河聚集了十万大军,广陵府的三万有些少了。虽然不怕那十万大军,但硬碰硬会造成很大伤亡。这些可都是广陵府的根基,精兵不好练,必须要有好的计谋,而且现在手里有晋武帝给的虎符,可以调动沿路的军队,整合起来,也能有十万大军。
如此,以广陵府为中心,两边围剿,是个很好的方法。广陵王有九成的把握,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平叛。
且说那梁王,留守梁王府。
突然有一天,门房说夏如兰过来求见,说有重要的情报。
夏如兰是徐嫣然的姨表妹,梁王不好意思单独去见夏如兰,便让阮晴儿一起过来。
阮晴儿听说夏如兰来了,赶紧过来,她到处打听夏如兰的消息,可一直没有得到消息,很担心夏如兰。
“兰表姨,我们到处找你,就是没有你的消息。”阮晴儿见到消瘦的夏如兰,急忙问道。
夏如兰面色微黄,哑着声音道:“徐家今天夜里就要举事了,除了徐阁老,徐老夫人,徐家大老爷,二老爷,其他人已经被偷偷送出徐府了。这一次,他们是背水一战了。我听到消息,花光了所有积蓄,才收买了一个下人,偷偷跑出来。”
“你……你不是许配给徐家二老爷了吗?她们出去躲避,为什不带着你走?”阮晴儿也听到一些消息,知道兰表姨定亲了,而且一直见不到兰表姨,只得作罢。现在兰表姨穿着一件粗布衣服,特意跑过来告诉他们这个消息,可见心里还是想着她们的。
“我算什么,在徐家连个下人都不如。”夏如兰苦笑道,“多一个人,就多一份麻烦,还不如多带几个婆子,还能伺候人。”
“那你有没有听到他们是否有其他的同谋?”梁王问道,徐家举事,这是早晚会发生的事情,他心里早有准备。对于徐家的一些势力,他也摸清大半,就怕徐家还有后手,他们不知道,到时候吃大亏。
夏如兰想了想,道:“好像我隐隐约约听到刘能……”
梁王一愣,道:“这刘能是谁啊?”
“听他们的话,应该是宫里的。”夏如兰道,“说刘能会去开西门,他们带人直接从西门进去。外面五城兵马司的人,控制京城。”
梁王看了看外面,太阳快要下山了,猜不出徐家的兵力是从哪里来的。
“你再想想,还有其他的线索吗?”梁王问道,如果没有,他要开始部署了。
夏如兰摇摇头道:“没有了,就这么多。”
“那好,晴儿你带如兰下去休息。”梁王道,“外面很乱,你们不要随意出府。”
不光夏如兰说得是不是真的,梁王都会紧密关注宫门口的。
梁王飞鸽传书给阮灏君,让他做好准备。
到了深夜,京城里出现无数火把,在街道中快速穿梭。
西门大开,徐家大老爷带人直接攻入,新上任的禁卫军统领带着徐家大老爷,直奔晋武帝,皇太后的寝宫。
看着他们冲进去,掀开被子,发现里面只是一个枕头。
徐家大老爷心说不好,刚要跑出去,但被人包围了。
出来一看,禁卫军副统领的脑袋已经落地。
阮灏君在五城兵马司的人要控制城墙的时候,迅速制服了头领。杀了几十个头领,才让那些人举手投降,和京城的官兵一起守卫城门。
刘敏和刘能,心急如焚。
“妹妹,你说徐家若是输了,我们是不是也要被杀头啊?”刘能担忧问道,其实他一点也不想参与,可是妹妹说二皇子会登上大位,婉妃没了,六皇子不成了,她们需要重新找主子。
第九百六十八章 落幕
刘敏摸摸袖筒里的匕首,一边说道:“是的,我们会被杀头的。”
“那……那我们怎么办啊?”刘能着急,“妹妹,要不我们一起逃走吧?”
“好,你先去收拾东西。”刘敏道,“多拿一些贵重的东西,我们趁乱出去过好日子去。”
刘能也不想在宫里了,连忙点头道:“好,我们走。”
刘能刚转身,突然觉得背后被刺了一些,身体一晃,疼得喘不过气来。
刘能颤巍巍转头,看向妹妹。
刘敏脸上有鲜红的血,那是刘能的血。
刘能不敢相信妹妹会杀了他,为什么?
他是哥哥啊!
“妹妹,你……”刘能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可他的眼神表明他想知道妹妹为什么杀他。
刘敏也很害怕,不过想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她也是为了自己,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
“你的妹妹早就死了,我不是你妹妹。”刘敏道,“你现在可以安心上路了。”
“噗通”一声,刘能倒在地上,双眼睁开,死不瞑目。
刘敏从刘能的身边绕过去,没有一丝留恋。是的,她是刘敏,但不是刘能妹妹刘敏。
六皇子马上要成功了,这次引徐家从西门进来,也是她计策其中一环。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刘能就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了。
六皇子登基,她就是敏妃。杜九妹,杜大山见了她,都要给她行礼的。
刘敏小小的身影隐藏在黑夜里,一会儿就看不到踪影了。
六皇子府也遭到重创,萧骋被围在府里,不敢擅动。
晋武帝,皇太后站在宫里最高处,苦涩地看着下面纷乱的一幕,久久不语。
三日后,徐家,二皇子一脉势力,全部拔除。
十五日后,广陵王大胜萧坤,萧东河叛军,活捉萧东河,当场击毙萧坤。
如果不是知道小九儿和萧坤的前世,广陵王不会下死手。但知道了,他定然不会放过萧坤,所以萧东河没死,萧坤死了。
不管是小九儿前世今生的仇,广陵王都会给小九儿报了。
广陵王之前答应过杜元儿,让她从东河郡王府里出来,在活捉萧东河之后,就说了这个要求。萧东河自知没有活命的机会,放杜元儿和那个没见过几次的儿子走,或许可以给他留个后,爽快地写了放妾书。
杜元儿和她的儿子恢复了自由,小于氏,杜良见到杜元儿,一家人抱头痛哭。
广陵王这边班师回朝,狄戎大军举兵西北城下。
霍大将军在广陵王的提醒下,早早做了准备。
狄戎攻城半个月,仍没有攻破西北城门,眼看着天气一天天变冷,想发动一次大的进攻。
霍大将军用上了武研院亲研究出来的远程抛石机,据守城门,一刻不停地投石,那些石头犹如下雨一样,砸在狄戎大军的头上。轻者缺胳膊少腿,重则脑浆崩裂,当场毙命。有那么命大的,到了城墙地下,这是被城楼上滚烫的热水烫的鬼哭狼嚎。
正准备撤退,突然发现从两侧各出现两万骑兵,冲杀过来。
几个来回,狄戎大军再也不成气候,各自逃散。
那些红衣喇嘛,急的跳脚也没用,狄戎大败。
六皇子在皇子府里接到大败的消息,直接吃了一粒毒药,自杀身亡。母妃死了,他的努力也白费了,一起都是空。
只有他死了,他的妻子和孩子才有可能活,一切罪孽随着他的死亡消散吧。
禁卫军来捉拿六皇子的时候,只抬回来六皇子的尸体。
晋武帝备受打击,卧床不起。
在广陵王回到京城之后,晋武帝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宣布退位给七皇子萧震。
其他几个有心思的皇子,还想着等过段时间继续争的,可还没来得及呢,父王就宣布退位给老七,其他人自然不服。
然而老七是嫡子,继位合乎礼法,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知道大晋朝不能再动荡了,加上七皇子的身份和平时的行事,都符合继承人的要求,除了其他皇子的外戚,其他的朝臣一致同意。
有那些不甘心的,想通过梁王府和广陵王府,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不过都被他们言辞拒绝了,三大异姓王全部支持晋武帝的决定。
七皇子手忙脚乱,顺带迷迷糊糊当上了皇帝。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铺天盖地的事情忙的不可开交。
在七皇子登基一个月后,晋武帝召见广陵王。
“贤弟,我这辈子做了两件对不起你的事。”晋武帝气若游丝,知道自己气数已尽,在临死之前,他想亲自和杜啸道歉。
杜啸听了,微微抬头道:“我都知道。”
“你恨我吗?”晋武帝心虚,他做了那样的事情,现在居然奢望广陵王不恨他。
“恨!”广陵王道,眼睛里有些许水光,“我没有做一件对不起你的事情,即使为了保护你和太后,要了我的性命,我都在所不惜。可因为你,灵儿死了。你不想广陵王府继续昌盛,想让我断子绝孙,所以你没有告诉我线索。我找回了儿子孙子孙女,你居然还对王府的继承人轩儿下手。可以说我前半生的悲剧,都是你造成的。”
晋武帝更加心虚了,喃喃道:“那你为何要帮助我?”
“我不是帮你,而是帮大晋朝的百姓。”广陵王道,“战争对老百姓来说,就是灾难。”
“有你这句话,我也能安心去了。”晋武帝笑了,只有广陵王有这个心,就不会背叛大晋朝,是他明白的太晚。
广陵王离开之后,独自一个人呆在书房里。
翌日一早,宫里敲起丧钟,晋武帝驾崩了。
刚做了一个月皇帝的萧震忙着给晋武帝送葬,其他皇子有其他的心思,也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静怡公主担心皇太后,带着女儿,儿子,直接住到了宫里,陪着皇太后。
原本静怡公主以为皇太后会痛不欲生,可她却发现皇祖母一滴眼泪也没流。
看出静怡公主的疑惑,皇太后道:“不流泪,不代表不悲伤。你皇伯父临终之前,和我说,他走得慢点,会在路上等我,让我不要那么急去找他,所以我要好好活。”
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不死,我寝食难安
听到皇祖母的话,静怡公主反而不知道如何说了,也许这就是皇祖母长寿的原因吧。
新皇逐渐掌握大权,朝堂稳固,百姓安泰,边疆安稳。
一个旧的时代过去,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京城,皇家的纷争,普通老百姓感受不到,他们只关心,会不会打仗,会不会少交租子,如何让家人过得好一点。
皇帝驾崩,一般会放一些宫女,嬷嬷出宫,然后会在民间再吸收一些人进来。
一辆简陋,毫不起眼的马车出了城门,大约在十里外,被挡住了去路。
“刘敏,我家主子找你。”紫絮道,对着马车里的人说道。
马车里的人听到这话,顿时一愣,面色苍白,摸摸脸上的疤痕,她都这样,她仍旧逃不过。
杜九妹前世今生都是她刘敏的劫数。
刘敏从马车上下来,看向十里长亭里面的杜九妹,一阵恍惚。前世,即使人前,刘敏对杜九妹几分客气;人后,刘敏有充分的理由鄙视杜九妹。
比如杜九妹配胖的身材,比如杜九妹不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