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大宏这段时间被关在柴房里饿的头晕眼花的,回到家之后,狠狠吃了一顿饱饭,这才有功夫询问娘亲钱财的来源。
柳大宏是知道家里情况的,根本就拿不出六十两银子,家里也没有像样的亲戚,这钱到底是从哪来的?
“大宏,赶紧吃饭,吃完饭。咱们就走!”吴婆子答应了杜婆子,赎回儿子,就准备离开到这里。反正家里只有几间破屋子,值钱的东西都没了,也没必要住在这里了。
柳大宏一愣,不耐烦问道:“我们两手空空的,去哪啊?”
吴婆子擦擦眼睛说道:“咱们换个地方。你那些狐朋狗友就不会来找你耍钱了。大宏啊。你可不能继续赌钱了,咱们家已经穷得快揭不开锅了。”
柳大宏眼睛滴溜溜转动,又问道:“娘。那你赎我的那六十两银子,哪里来的。我们就这样走了,不用还钱了?”
吴婆子听到这话,颇有几分得意说道:“不用还。那是我的远房妹妹,现在日子过好了。接济我们的。”
一听这话,柳大宏眼睛一亮,娘亲还有这么有钱的亲戚啊,连忙说道:“娘。既然你那妹妹这么有钱,我们去投奔,总能有口饭吃!”
人离乡贱。到了外面,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反正他不想走。有这么好的亲戚,一定要靠上去,吃香的,喝辣的。
吴婆子连连摇头,之前已经勒索杜婆子两次,老是用这招,若是惹得杜婆子一家狗急跳墙,他们这一家子想必也会倒霉的。
“不行,人家的钱也是钱,不可能一直接济我们的。”吴婆子拒绝说道,觉得儿子有点过分,不同意,想早点离开这里,给儿子换个环境。
柳大宏见娘亲躲闪的眼神,越发觉得其中必有蹊跷,做无赖状,道:“娘亲,咱们一家三口,穷得分无分文,能去什么地方!既然我那姨妈有钱,咱们去投奔,他们即使不待见我们,但念在亲戚的份上,也会给我们一口饱饭吃。”
柳柱子听了儿子的话,点点头道:“是啊,老婆子,你们妹妹不敢那我们怎么样,说不定还会好吃好喝供着我们呢!”
家里的地卖了,粮食也卖了,就几间破屋。与其去那些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如去个有熟人的地方。更何况老婆子又有那家人的把柄,那些人不敢得罪他们一家。
柳柱子年轻时也是个混子,只是上了年纪,身体不好,才慢慢不去外面耍钱。他不去了,他儿子柳大宏长大了,是个比他爹还混的人。
吴婆子犹豫,人离乡贱,她也不想背井离乡流浪啊,在外面活不下去,就要卖身为奴,那就是一辈子的奴才啊!世世代代都是奴才!
“娘啊,你就答应吧,现在走,晚上还能去姨妈家吃顿好饭呢。”柳大宏催促道,有点等不及了。能拿出五十两银子的人家,那一定是有钱人家,每顿饭估计都是大鱼大肉!
吴婆子想了想,叹息一声道:“哎,咱们也没办法了,行,收拾东西,咱们去投奔你姨妈去!对了,你那几个表哥都有出息,家里有个大作坊,还当官,给你安排给差事,以后也能有个事情做。”
柳大宏一愣,哈哈笑道:“娘,你有这么好的亲戚,干嘛不早说啊!大作坊里面,需要很多人,到时候给我安排个管事,或者账房之类的,咱们一家还不得吃香的喝辣的。咱们日子好了,说媳妇也容易,爹娘你们也能早点抱上大孙子。”
柳柱子一拍桌子,定下来道:“行,咱们现在就收拾,还能赶上晚饭!”
家里本来就一穷二白,就剩下几件衣服,收拾好,三个人一人背着一个包裹,栓了门,走出了村子。
“对了,爹,你怎么肯定我们那二十多年不来往的姨妈会收留我们呢?”趁着娘亲去树后面小解,柳大宏小声问父亲。
几十年不来往,证明两家关系并不好。正因为不好,却又拿出来六十两银子给他们家,这就奇怪了。
柳柱子看了一眼老婆子还没来,小声对儿子说道:“因为你那姨妈有把柄在你娘手里!”
“哎,爹,到底什么把柄啊,也告诉我吧!这样我也好在几个表哥面前挺直腰板啊!”柳大宏迫切想知道这家人的秘密。若是能要出更多的钱,他一定要去翻本,连本带利都要赚回来。
柳大宏见儿子崇拜的眼神,顿时就把吴婆子交代的话忘到脑后,小声在儿子身边说道:“你娘指导你姨妈的三儿子是抱养来的,而不是亲生的。现在你那三表哥,当了官,而且家里有大作坊,认识很多大人物。你那姨妈一直拿捏养子,拉拔亲儿子。这要是让人知道最有出息的儿子是养子,那平日里刻薄养子,那就大有说头了。先不说别的,就那养子,也不会对你姨母以及其他兄弟像以前那么好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举家搬迁来投亲
柳大宏听了,恍然大悟,旋即欣喜不已,连连点头,道:“哎呀妈呀,我娘有这么好的秘密,怎么不早点拿出来!”
“早点拿出来,那也没用啊。你那姨妈家里也是最近一两年才发达起来,以前也是穷得揭不开锅。这次要不你娘听说杜家村的妹妹有钱了,厚着老脸去要钱,你的小命都没了。”柳柱子感慨说道,幸亏就这门亲戚,否则他们老柳家要绝后了。
那些开赌坊的人呢,可真是凶狠!以后再也不能让儿子去了。
“爹,娘,放心吧,以后我赚大钱,好好孝顺你们。”柳大宏得意洋洋,他要好好利用这个秘密,为他谋划一个好的前程,多赚一些钱,一定要去翻本。
吴婆子解手回来之后,看到丈夫儿子满脸笑容,有些奇怪问道:“你们笑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情?”
柳大宏赶紧打岔说道:“没什么,就是跟爹说,我以后会好好做事,再也不赌钱,赚了钱,孝顺爹娘!”
吴婆子听到儿子的话,很是欣慰,这个儿子若是真的能够变好,让她减寿十年也行。她这辈子只有这个儿子,还等着儿子以后给她养老送终,绝对不能让儿子出事儿。
“好,好。我的儿懂事了。”吴婆子哽咽说道,“到了你姨妈家,咱们是寄人篱下,要多忍耐!”背井离乡的日子不好过,落魄投亲的日子也不好过。
“是,是,娘亲,儿子知道了。”若是不知道秘密,他或许还会夹着尾巴做人;可现在他会知道了姨妈家最大的秘密。那就没什么担心了,当然是怎么好怎么痛快怎么来了!
一家三口,走走停停,终于在太阳落山之时赶到了杜家村。
一向没事就喜欢在村口大树下乘凉的孙婆子,李大娘看到了带着行李的一家三口。原本还以为要很长时间才能再见到吴婆子的李大娘,顿时心里乐呵,小声对边上的孙婆子说道:“嫂子。你看那吴婆子拖家带口。还带了好几个包裹来了,不像走亲戚,反倒是像投奔过来的。”
“说的是。的确很像。咱们赶紧打招呼,问问情况。”孙婆子一边纳鞋底,一边回答道,无比激动。这可是这两天最大的八卦相关人物。
李大娘招招手,热心喊道:“哎呀。吴家姐姐,您这是走亲戚啊?”
吴婆子看到李大娘孙婆子,顿时心里有了想法,抹抹眼睛。红着眼说道:“两位妹妹说对了,我们家里日子过不去,来投奔我那好妹妹。”
投奔好妹妹?杜婆子?
那样一毛不拔的人。会让这些人同意穷亲戚来打秋风?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
不过这话李大娘不会说的。反而笑眯眯说道:“哎呀,谁家没有一点难处啊,熬熬就过去了。吴姐姐是个有福气的面相,以后日子定能好起来。”
“是啊,我们都是杜家村的老住户,你们要是有事儿,尽管来跟我们说。能帮的,我们一定帮忙。”孙婆子补充说道,一脸真切。
吴婆子听到这话,非常高兴,脸上露出一个比哭还不到哪去的笑,说道:“多谢两位妹子了,以后还请两个妹子多多照应我们!”
“那是自然,家里缺个什么,尽管来借。”孙婆子沉声说道,既然是投奔,这些人只带了几个包裹,想必里面只装了一些衣服,至于针头线脑那些东西,根本就没带,她现在说这样的话,也算应景!
吴婆子跟孙婆子,李大娘告别之后,才走进村子。
看着吴婆子的背影,李大娘呵呵笑道:“哎呦,这下又有好戏看了!这吴婆子也不是什么好人,你看吧,不用几天就得跟杜婆子干架。”
“吴婆子我倒觉得没什么,倒是他们身边的那儿子,眼神飘忽,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那个老头子也是个不正经的。”孙婆子小声嘀咕,“你们住在杜婆子隔壁,可要小心点,看好你闺女,别被这样的滑头唐突了。”
李大娘深以为然,道:“放心吧,我闺女从不出家门!再说了,家里儿媳妇,儿子,老头子在家里,这小子要是敢使坏,打断他的狗腿。”
别人见李大娘和孙婆子聊的起劲纷纷问话,李大娘,孙婆子你一言,我一语,跟大家分享最近得到的八卦,听得众人纷纷唏嘘不已,杜婆子家真有钱!
且说那吴婆子带着丈夫,儿子来到杜婆家门口,开门的是杜六妹,今年十四岁,正是水葱似得年纪,看得柳大宏眼睛都直了。
“姨奶奶!”杜六妹喊了一身,臊得面红耳赤,转身跑回屋里。
吴翠花正在洗菜,见杜六妹如此,赶紧追上去问:“六妹,你怎么了?”
“娘,跟着姨奶奶过来的那个男人,盯着我看,那眼神很恶心。”杜六妹小声说道,人长得丑就罢了,还心思不正,这样的人怎么会是他们家的亲戚啊!太丢人了!
吴翠花想了想,说道:“六妹啊,今年你先忍忍,等到过几日我带你回外婆家住几天!”
“知道了,娘亲,我会注意的。”杜六妹跟娘亲说了之后,心里舒服一些。决定以后一直跟在母亲身边,绝对不落单。
刘桂花从厨房里出来,看到吴婆子来了,而且身边还站着两个男子,身上还背着包裹,不由得柳眉倒竖道:“姨奶奶,你这刚回去,现在怎么又来了?”
正在屋里商议事情的杜婆子,杜长和,杜大海听到外面刘桂花的声音,赶紧出来,看到吴婆子一家三口的时候,面色铁青!
杜婆子指着吴婆子的鼻子骂道:“你不是说拿了钱赎了你儿子就去外乡嘛?你拖家带口的来我们家干嘛?”
吴婆子面上窘迫,上午刚说过的话,就要食言,的确说不过去。
吴婆子有点不好意思,但柳柱子,柳大宏没有半分尴尬,四只眼睛在院子里不停看看。尤其是柳大宏,眼睛一直盯着洗菜的杜六妹,杜鹃。
“日子过不下去了,想来投奔妹妹。”吴婆子小声说道,很是心虚,不敢看杜婆子的眼神。
第二百二十九章 忍气吞声“顾大局”
面对众人的眼神,吴婆子脸上发热,底气不足。
“日子过不下去了,想来投奔妹妹。”吴婆子小声说道,很是心虚,不敢看杜婆子的眼神,低着头或者看向别处。
杜长和气得浑身哆嗦,六十两银子,居然换来了三个永远甩不掉的赖子。这些人住在他们家里,时时刻刻被他们威胁,这跟脖子上系着绳子的牲口有什么两样!一不满意,就威胁勒索他们。
杜大海面色阴沉,没想到啊,这些人不光没去外乡,反而来他们家打秋风,真当他们是好欺负的嘛!早知道,他就亲自找几个赖子好好揍这柳大宏一顿,让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这里。
不过现在这样,他不敢冒险,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得先把他们安抚下来再说。
“娘,大姨日子不好过,咱们应该帮衬一下。”杜大海沉声说道,“赶紧让人收拾个房间,让他们姨妈一家住下来。”
杜婆子一愣,想要发怒,但看到儿子背着别人给她使眼色,只得忍下这口恶气,说道:“既然来了,总不能把人赶走睡大路啊!”
吴婆子心里高兴,面露感激说道:“多谢妹妹了!”
“妹妹,妹婿真是好福气,儿孙满堂,哥哥都有出息,可比我们好多了。”柳柱子说着奉承话,心里十分得意,拿捏别人的短处和把柄,真好用。
杜大海担心妻子刘桂花知道这些人来家里住会大闹,赶紧跟刘桂花通通气,先忍忍几天,等过几天找到人,就把他们卖到蛮荒之地去!
刘桂花愤愤不平。但也知道不能破坏丈夫的大计,干憋气。
三个儿媳妇做饭,很快做了一大桌子,鸡鱼肉蛋,分量很足,摆了满满两大桌子。
“大郎,去叫你三叔三婶弟弟妹妹过来吃饭。”杜大海催促杜大郎去请杜大山。出了这么多钱。费了那么多功夫,等得就是这个时候。
“知道了,爹!”杜大郎应道。
刚出门口。柳大宏跟了上来,说道:“大郎啊,我也去过表哥家里,我跟你一起去看看。”
杜大郎虽然不喜柳大宏。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也不好一点脸面不给。道:“那就一起吧,我三叔家里可是我们村子里头一份儿!”
“我听娘亲说了,三表哥不光家里盖了大作坊,而且还是八品官。大表哥。二表哥,四表哥都很孝顺,我老姨就成了老太君。享不尽的福啊!”柳大宏奉承说道,其实内心却在暗暗打算。琢磨到底站在哪一边?
若是站在老姨这边,能得到好处,他就帮着保守秘密;若是站在三表哥那边,可以得到更多好处,那他就告诉三表哥这个秘密。
不过,这些暂不着急,等他弄清楚情况再说。
柳大宏常年在镇子上混混,懂得很多歪门邪道,也听了很多有趣的段子。一路上跟杜大郎有说有笑,很快就和杜大郎混得很熟了。
到了山脚下,就看到一大片作坊,柳大宏讶然,张大嘴巴问道:“这……这就是三表哥的?”
“当然是,那是我三叔的家!咱们赶紧过去。”杜大郎得意说道,在他心里,想着吃过这顿饭之后,三叔就会原谅他了,以后三叔就会变成以前的三叔!这些作坊,早晚是他们家的。
跟在杜大郎后面,到了门口敲门。
开门的则是杜九妹,杜九妹不待见杜大郎,也没喊杜大郎,而是对院子里的父亲说道:“爹,有人找你!”
“三叔,小九儿,爷爷奶奶让我来叫你们去吃饭,有你们最爱吃的鸡腿!”杜大郎呵呵笑道,对杜九妹的不友好表现,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杜大山在院子正在擦拭武器,点点头说道:“好,我这就去,你们先回去吧!”
柳大宏见三表哥仪表堂堂,而且三表哥根本就没打算跟他讲话,连忙自我介绍,道:“三表哥,我是柳大宏!以后还请三表哥多多关照啊!”
柳大宏?杜大山皱眉,这个名字好熟悉。
“咳咳!”在一边的王思重重咳嗽两声,给大哥暗示。
杜大山这才恍然大悟,这人正是吴婆子的儿子柳大宏。吴婆子一家果真按照他们的规划,一步步靠近杜婆子,距离真相揭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哦,是大宏啊,以前没有见过。现在见了也不晚,待会咱们兄弟多喝几杯。”杜大山呵呵笑道,“你们先回去吧,我待会带着你三婶,弟弟妹妹就去。”
杜大郎见三叔这么说,笑道:“那三叔你快点啊,我们先回去帮忙了!”
等到柳大宏,杜大郎走了之后,王四走到杜大山耳边,嘀嘀咕咕好一会儿。
正好杨氏收拾好东西了,杜大山带着妻子,儿子,女儿一起去大宅那里。
杜七妹很紧张,一直紧紧拉着杜九妹的小手。
“七姐,这有什么怕的,爹娘都在呢,别怕!”杜九妹安慰杜七妹,其实这样的宴会,杜七妹不去也行。
杜九妹的安慰,并没有让杜七妹好一些,反而面上更加难受了,说道:“我……我……”
“七姐,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勇敢点!”杜九妹鼓励,这个姐姐太老实,从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坚持。
“我不想去!”杜七妹站在院子里不想走,“爹,娘,我不想去,那些人很讨厌!”
“只是……只是现在不去,有点不好啊!”杨氏为难,七妹不去,会被她们嘀咕,说七妹不孝顺的。
杜九妹嘟着嘴巴道:“娘,七姐不想去,就说七姐不舒服!咱们去就行了。”
杜大山心疼乖巧的杜七妹,道:“七妹啊,你不想去就去你二舅家吃饭,跟你梨花表姐一起玩。等我们回来,我去接你。”
杜七妹很是高兴,脆声道:“谢谢爹爹!”
杜七妹去了杨家二舅家里,杜大山带着杨氏,杜五郎,杜八郎,杜九妹一起去大宅。杜大山的行李已经刚做好完全准备,根本就不怕杜大海的算计。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时机一到,就跟大宅脱离关系。
第二百三十章 大宅聚餐心各异
杜大山一行人来到大宅,路上遇到不少端着饭碗在外面吃饭纳凉的村里人。一路上不少人跟杜大山等人打招呼,很多人暗暗为他们担心,以为杜大山还会像以前那样愚孝,以至于让妻小继续受苦。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杜长和和杜大山的家事,他们也顶多背后议论,不好当面说。
到了大宅,不光杜大海非常高兴,就连杜大河,杜大湖也觉得兴奋。难得兄弟四个又在一起吃饭,但愿大家以后不再争斗!
杜大湖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