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外甥,我真的没骗你。只要你把儿子给我找到,我就告诉你那东西在哪。对了,当初包裹你的那个襁褓是绸缎的,特别软,特别滑,在我一个婶子那里。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在不在。”吴婆子解释说道,试图让杜大山相信他。
“好,我帮你找到儿子!”杜大山应下,“但你也应该帮助我查清我的身世。如果你说的是真的,我会给你二十两银子,就当是我对你的报答吧。”
吴婆子一听,哎呦喂,有二十两银子都可以买三亩地了,连连点头道:“好,就这么定了!”
杜大山带着吴婆子,柳柱子回到杜家村,直接去了老族长那里。
杜老太爷看到杜大山过来,很是高兴,只是身边这狼狈的妇人是谁?
杜大山看向吴婆子说道:“把你知道的,都跟族长说吧,族长会给你做主的。”
吴婆子眼睛一转,便猜到杜大山想通过族里处理自己身世的事情,她可以确定杜大山不是杜婆子的亲生儿子,所以现在底气十足。再说了,杜大海要杀了她们一家三口,找族长罩着,或许还能活命。
第二百三十九章 心酸经历引落泪
明白了现在的处境,吴婆子绝对不会放过报复杜婆子,杜大海的机会。
“老族长啊,杜大海要杀人灭口啊!求求你救救我们吧!给我们做主了!”吴婆子跪下来,给杜老太爷磕头。
杜老太爷微微皱眉,并不认识这个老妇,怎么给她做主啊!
就在杜老太爷迷惑不解的时候,钱氏从外面进来,看到吴婆子,诧异问道:“哎呦,你不是大山大姨嘛!这是去哪里了,怎么弄得这么狼狈?”
一听这话,杜老太爷便猜到这人正是儿媳妇这两天经常提到的杜婆子的姐姐,吴婆子。要说杜婆子是杜家村的滚刀肉,那这吴婆子就是柳家村的滚刀肉!
“既然是亲戚,你说吧,大海为何要杀人灭口啊?”杜老太爷沉声问道,扭过头,看向别处,不愿意看到一张和杜婆子长得有点相像的脸。
吴婆子擦擦眼泪,大声说道:“因为我知道他们的秘密,大山不是我那妹妹和妹夫亲生的,而是我和娘家婶子在半山腰采果子捡到的。”
钱氏手里刚从女儿手里接过一杯凉茶,听到这话,手中的杯子“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愣愣看向吴婆子,说道:“不是亲生的?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正因为我们一家知道这个消息,我们家穷,手里紧,问我妹妹借了点钱,她就不耐烦,担心我会说出去,就把我儿子抓了起来,到现在不知道生死。今天又想弄死我们老两口。要不是呼救。被路过的大山听到,我们老两口现在都已经咽气了。”吴婆子越说越心酸,不就是问他们要点钱嘛!那些人钱那么多,可怜一下一家三口,又能怎样!
杜老太爷听了这话,目瞪口呆,他之前听家里的儿媳妇曾经议论。说大山不是杜婆子亲生的。若是亲生的,不可能这么磋磨。大山小时候,那么聪明。过目不忘,可长和送两个资质不好的儿子去读书,却不让大山去。更是百般削待大山,对大山非常不好。
不过这些都是大家的猜测。并没有人证物证!
现在听了吴婆子的话,他有点相信了。亲生父母不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
“大山,你怎么看?”杜老太爷看向杜大山,这件事情是否查下去,就看杜大山的态度。
杜大山眼圈泛红。深呼吸几下,缓缓说道:“大爷爷,不管我是不是现在的父母亲生的。但我都姓杜,是杜家的子孙。”
“你的意思是不想查了?”钱氏急忙问道。她是希望杜大山查下去,这样杜婆子以后再以母亲的身份压制杜大山的时候,杜大山可以不用理会。
杜大山摇摇头道:“不,我想查清楚,我想知道,我从小不招父母待见的原因。”
“那要是查清楚真想,你准备怎么做?”杜老太爷再次问道,刚才杜大山还承认自己姓杜,是杜家人,对杜氏一族没有损失,那就行了。
杜大山闭上眼睛,眼角流下两行泪,说道:“若是真的,那现在的父母就是我的养父母。不管对我怎么样,终归是把我养大了,我会每个月给她银两,四季衣服,供养他们,报答他们,其他的,我已经心有余力不足了。我不想呆在那个家里了,请大爷爷帮我分出来,我不想被他们一直逼着了。”
“你就那么肯定,这是真的?”杜老族长见杜大山考虑很充分,也不说什么,养父母,只要杜大山愿意供养,谁都说不上什么!
杜大山凄惨一笑,说道:“虽然是刚刚知道,但我觉得这是真的。因为从小到大,我在家里和别人就不一样。我总感觉自己是个外人,我干再多的活,赚再多的钱,交给父母,不会得到半句夸奖;我在山上打猎,受那么重的伤,父母也不担心难过,甚至不给我请大夫。但我一直跟我自己说,兄弟多,父母看顾不过来。现在想想,这是讽刺!以前的事情不说了,就拿我去西北打仗,兵役的银子,家里出得起,可他们不愿意出钱,让我去当兵,当时我想不通,现在明白了。还有,传来我的死讯,我的妻小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是人,而是随时可以卖的东西!只要遇到事情,父母总是让我妥协,让着其他人。若这样还不能说明我不是亲生的,那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证明不是亲生的!”
钱氏在边上听得心酸,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流,哽咽说道:“公公啊,我觉得这事情是真的!”
“不用猜了,我已经派人去查了,不光她知道真相,当年还有好几个人知道真相。”杜大山沉声说道,态度明确,就是要查找真相。
“哎……”杜老太爷沉沉叹息,“好了,若这是真的,大爷爷给你做主!”
杜大山擦擦眼泪,感激说道;“多谢大爷爷!”
“等到找到所有证人,咱们又得开一次祠堂。”杜老太爷说道,“你把她带回去吧,这也是一个证人!”
吴婆子听了杜大山和杜老太爷的对话,心里不停盘算!哎呀呀,中间大有可为啊!听大山的话,想必是不愿意留在那个家。杜婆子一直隐瞒,那就是不想失去这个儿子。现在她就要想更多的证据,帮杜大山作证。
吴婆子现在恨透了杜婆子和杜大海等人,只要能让那些人吃瘪,破坏他们的计划,她心里就觉得十分畅快。
吴婆子,柳柱子被杜大山带回去家,这是最重要的证人!
到了杜大山家里,吴婆子看着温馨的小院,还有那大大的作坊,喜笑颜开。早知道杜大山迫切想知道自己的身份,她还干嘛去投奔的杜大海,杜婆子啊,直接来杜大山啊。不光有吃有住,还能给儿子找个差事!
杜大山跟杨氏说了事情始末,杨氏和孩子们非常诧异,半天没说出话来。当然了,在吴婆子面前,他们全家还需要做戏的!
吴婆子看到杨氏等人的反应,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她要好好回忆,当时的情况!争取想到更多的线索。
第二百四十章 真相大白众人知
吴婆子看到杨氏等人的反应,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她要好好回忆,当时的情况!争取想到更多的线索。讨好了杜大山,她也要多弄一些好处!
且说那杜大海,杜大郎回到家之后,神情焦急,大事不妙!
“大哥,现在大宏表弟怎么样了?”杜大河问道,但愿大哥不要真的对大姨一家下手。人是要偿命的。
杜大海阴沉着脸,说道:“其实我没想着要对付大姨和大姨夫,只是他们太过分了。我只想把他们送的乡去,给他们一点钱财。可他们不同意,非要勒索我,我就准备把他们打晕,就在这时大姨的声音居然引来了路人,居然是大山!”
“那大山现在已经知道他的身世了?”杜大河疑问道,没想到这个秘密会以这样的场景出现的,挺意外的。
“那现在该怎么办?”杜大河问道,大哥为了保住这个秘密,花费了这么多心血,想必这时候一定非常难过吧。
杜大海苦笑道:“还能有什么办法,实话实说呗,就怕大山知道这个秘密不顾我们的兄弟亲情。”
在一边听着的杜大河反倒觉得这样挺好,大山知道自己的身份,有自己的选择,大哥也不用杀人灭口。虽然会损失一些钱财,但还能承受得住。
杜大海非常生气,不想跟杜大河说话,便一个人进屋。
杜婆子,杜长和愣愣地坐在凳子上,不知道以后怎么面对杜大山。杜大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以后想必不会容忍他们老夫妻了。这可怎么办啊?大儿子一家,二儿子一家。还有女儿都还指望杜大山的提携,找个好差事,嫁个好人家呢!
“爹娘,你们也别难过了,事已至此,我们只好面对。”杜大河安慰失魂落魄的爹娘,对躲进屋里的大哥很有怨言。若不是大哥之前的鼓噪。父母怎会如此失望?老两口攒的钱。估计都被吴婆子一家给勒索完了。到现在银子没了,秘密也没守住,父母心里能不能难受嘛!
杜大湖看着父母如此。更是心酸,心里还有点过意不去。哎,他早就应该承认的,他已经告诉三哥。三哥不是父母亲生的了。
之前三哥没有任何反应,可能是想压下这个秘密。可爹娘。大哥一直作,作到现在弄得到处人尽皆知,三哥也拦不住了。
呵呵,显然是杜大湖误会了。杜大山知道真相之所以不说,那是因为还没找到有力的证据和证人!
家里气氛低沉,静悄悄的。杜三郎,杜六妹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敢出来。
可隔壁的李大婶可就更加兴奋了,在村东头眉飞色舞,添油加醋,讲了杜大山的身世。众人纷纷诧异,争相讨论。一时间,杜大山不是杜婆子,杜长和亲生的,传遍了整个杜家村。甚至周围的杨家村,李家村,刘家村,杨家村也都知道了。
李大地主还让儿子李瑞跟杜八郎打听呢,杜八郎没有反驳,也没有确定。不过就冲这个态度,大家也明白什么事情了。
杜八郎面对同学们询问,面上非常难过,但心里却非常开心。自从知道爹爹不是祖母,祖父亲生的,杜八郎对祖父,祖母的那点亲情全部抛到脑后,再也不用为难了。以前每当大宅的人欺负他们的时候,他们还会寄希望于爷爷,可每次都令人失望。最后他们还得不得不自我安慰,手心手背都是肉,祖父很为难。
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每次都是他们三房受委屈,祖父也总是让爹娘妥协?原来根子在这里,爹爹不是祖父和祖母的亲生的。
不抱希望,所以就不会失望,这是三房所有人的心声。
杜大山的动作很快,王四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把王婆子交代的人全部找到了,带到杜家村。
柳大宏的作用已经发挥了,没必要继续关着了,就给放出来了。吴婆子看到儿子完好,也非常讲信用地把杜大山出生时身上带的那个铜牌子放在什么地方说了出来。
王四亲自去吴婆子家里去找,居然是用来垫墙角的。拿在手里颠颠重量,王四诧异,这不是铜,反而像是金子,只是颜色比金子颜色深。
用手指掐掐,并没有出现印记,不像黄金那么软,而且颜色也不多,黄中透漏出一点的红。就因为硬度和颜色,这家人就以为这是块铜,而不是金子。
上面有负责的篆字,王四不认识,背面有猛虎下山的图案。事关大哥的身份,王四不敢停留,急忙赶回去。
当年包着杜大山的襁褓,已经被周婆子陆陆续续用了,毕竟那料子非常好。唯一留下来的是一个紫色的荷包,里面有一块木牌。这个木牌一直散发出香味,放在箱子里,不招虫子,所以就一直放在周婆子的箱子。
这个周婆子正是当年跟吴婆子一起捡到杜大山的那个妇人,现在都已经快七十了。好在身体硬朗,没有糊涂,对当年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
杜老太爷上了年纪,精神并不好,询问这些人的事情,全部交给儿子和四个族老,根据这些人说的,记录在纸上。
杜长兴总结好,然后一张张,念给父亲听。杜老太爷这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杜大山的确不是杜婆子亲生的。
且说杜大海知道杜大山会去调查,躲在屋子里想了很久,才从屋子里出来,说道:“娘啊,爹啊,我估计明后天,族长就会找我们去谈话,你们知道怎么说吗?”
杜婆子双眼圆瞪,两手攥紧,恨声说道:“大山是我生的,谁都改变不了,再说了,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说又能说得清楚呢!”
杜长和为难,不知道是个承认呢,还是反驳呢。
杜大海知道父亲一向是个没主意的,想了想说道:“娘啊,即使过了三十多年,但当年知道的人都没死。咱们百口莫辩,就说大山是您亲生的,也不能说服族长。”
“那……那我就承认了?那我们之前做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以后大山还能对我们像以前那样好吗?”杜婆子喃喃说道,她还等着杜大山给她挣个诰命呢!
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怀鬼胎要银子
杜婆子听了这话,心里十分懊悔,可惜。
“那……那我就承认了?那我们之前做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以后大山还能对我们像以前那样好吗?”杜婆子喃喃说道,她还等着杜大山给她挣个诰命呢!
这个诰命,都是从戏文里听到的,儿子当官,给含辛茹苦的母亲挣来诰命。自从听杜大山当官了,杜婆子一直在做这样的梦。她知道如何拿捏杜大山,要不是有老头子和大儿子拦着,她早就开始大闹杜大山了。
杜大海见娘亲如此,颇有几分自嘲,不过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要争取到最大的好处。杜大山可不是以前的那个憨厚的杜大山了,尤其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心里更加没底了。先不管杜大山了,得把押在族里的五百两银子要回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娘,这次大山回来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知道咱们说什么,他都答应的。可这次回来之后,就给你一点东西,就打发你和父亲了。即使咱们和好了,大山也没啥表示。我觉得咱们以后并不能从大山身上得到好处了。”杜大海沉声说道,他想从杜大山身上借力,短期内是不行的。再说了,他还有五百两银子压在族里呢。若是惹恼了杜大山,这五百两的血汗钱,可就拿不回来了。
“那……那我们拿出去的五百两银子打水漂啊?”杜长和面色一白,五百两银子啊,这要是买地可以买上百亩了。
杜婆子也是一愣,心里跟刀割一样,问道:“是不是?是不是?”
杜大海想了想。说道:“不会打水漂!这钱是否要回来,在于大山和我们家的关系。”
“什么关系?”杜婆子一愣,“就算是养父养母,我们也是把大山拉扯大的,他还能不管我们啊!”
杜大海见父母懵懵懂懂的样子,很是无语,那杜大山都让人去调查了。证明有了异心。不想跟他们一起过了呗。
“爹,大山若还是我们这一支的,我那银子继续放在族里……”杜大海还没说完。就被杜长和打断了。
“你……你是说大山要分支出去?”杜长和面色更加苍白了,这儿子刚有出息,就要被分出去,岂不是太可惜了!
“不行。我不同意,我坚决不同意。”杜婆子同样不乐意。她虽然是老婆子,但也知道,分支出去,以后就别想拿捏杜大山了。
杜大海苦笑。说道:“爹,娘,你们还没看清形势啊。现在族长就是站在杜大山那边的。大山想要分支,你们又不是大山的亲生父母。再有族人作证,你们对大山一家不好。这样的话,即使不通过你们,族长和族老照样可以给大山分支出去。大山分出去了,对我们有影响,但只要大山姓杜,还在我们族谱里面,对族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听了杜大海的话,杜长和,杜婆子没了主意,问道:“那……那现在该怎么办啊?这个儿子就这样白白让出去了?”
“当然不是白让,一切看杜大山和族里的态度,若是还跟以前一样,那咱们就不说什么,也不要回钱;若是大海被分支出去了,咱们不光要那五百两银子,而且给你们二老养老的银子。”杜大海阴沉着脸说道,以前还能用亲生的血脉压迫杜大山,可真相公布之后,这个法子就不行了。
只是杜大山可以对兄弟不假辞色,但对养父,养母必须尽到赡养的义务。
“大山媳妇已经给了我们孝敬银子了!”杜长和不解说道,不理解儿子的话。
杜大海得意一笑,道:“那点孝敬算什么,只要大山分支出去,我和几个兄弟就沾不上大山的光了,所以你们多要孝敬。”
“那……那要多少?”杜婆子眼神闪烁,杜大山的转变她看在眼里,想让大山跟以前一样孝顺她,那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为自己多弄点好处。
杜大海撇撇嘴道:“他现在当官,家里又有那么大的作坊,给养父母的孝敬,当然不能少了,一个月最少五十两银子。”
“啥?”杜长和双眼圆瞪,“五十两银子?一年就有六百两银子?”
若是真能要来这么多银子,即使杜大山不帮衬几个儿子和女儿,也没关系,照样也能把家里日子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