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肤,疼的她龇牙咧嘴的。
再不好走的路子,秦晓晓也只能咬着牙走下去。
也许正是她的毅力感动上天,在快到山脚的时候,让秦晓晓发现了不少盐肤木,一种会产盐的树木,一串串的小果实上面裹着银霜,白白的一簇,轻轻摘下一簇,摘下小子,放进嘴里,咸酸咸酸的特别好吃。
秦晓晓看着周围,大概有三四棵,小心翼翼的将结满白霜的盐肤木果实的折了下来,小心的举着手,这才朝着山脚下走去。
因着柳村并不靠海边,这里的人若要买盐,等每年等到一个时候,盐贩子从这里经过才能买盐,而盐这种东西,却要比其他调味料都要来的贵,所以每家都是小心翼翼的食着这食盐。
而眼前的盐肤木,具有盐的功效,前世的时候,她就听课堂上的老师说过,有人喜欢用盐肤木的盐果子腌制生姜一类的东西,这腌出来的味道可要比食盐腌出来的好吃多了。
想着家里的盐剩下不多,或许盐肤木是个不错的替代品,只是,这三两棵树,根本就不管用,只有采到了更多的盐肤木才行。
想到又解决了一样日常调味料,秦晓晓更是兴奋。
☆、第七章 藏在床底下的鸡蛋
回到了家,秦晓晓将野菜晒在太阳底下,再将采回来的盐肤木放在厨房里,做好了吃的,秦晓晓又把昨天不干的被子拿出去晒。
今日秦晓晓没有再做那粥,而是做了两大碗米饭,又用野菜做了满满两碟的野菜,用的盐,正是盐肤木那里而来的。
两个人都是长身体的时候,现在最饿不得,虽然米缸的米所剩无几,但是秦晓晓觉得,天无绝人之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所以也放开了胆子吃,若是畏畏缩缩的,别到时候人先饿死了米缸还有米留着。
“你多吃点,吃了后睡一觉,起来多走动,腿脚好的快。”秦晓晓说着,给沈然的碗上夹了一大口菜。
沈然的手突然一滞,然后才点点头,“好。”
这两天,虽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可是秦晓晓和沈然的谈话不超过十句,以前的秦晓晓也是怯怯弱弱的,即使和沈然同住了几年,却也改不了秦晓晓胆小的性子。
如今,她来到了这里,对沈然更是不熟悉了,自然话也少,最主要,她要忙着活下去,没有时间说话。
其实这么多年了,秦晓晓始终是没有摸清楚沈然的脾气的,他这个人很是寡言,一张清秀有些惨白的脸永远没有生气般,他的脸上极少有其他表情,永远都是那副淡漠疏远的样子,不管对待秦晓晓的时候还是对待自己父母的时候。
倒是沈父沈母,对沈然这个儿子好的简直没话说,虽然大夫已经说了沈然这两条腿是要废了,医治不好的,可是沈父沈母就是不甘心,用尽办法的医治。
幸好,得来不全是费功夫,沈然的一条腿已经好的快和正常人一样了,另一条腿听说好好医治,过几年也会好的了。
沈父沈母听见这样的消息,怎么能不开心呢,想着儿子现在还小,过几年到了弱冠的年纪,就能变回正常人了,到时候就不怕被人笑话看不起了。
可惜,沈父沈母未能等到这一天,却已经不在了。
秦晓晓不管沈然的惊诧,而是自顾自的吃着,见沈然碗中没了菜,又往他的碗里添了些。
等吃完了饭,秦晓晓这才有了些动力,开始满大屋满大屋的找东西。
沈然看着秦晓晓这个样子,不禁蹙眉问道:“你在找什么?”
“找些家里平时日用的东西。”秦晓晓说道,继续将家里能找到的有用的东西拿出来,好好归类,看看如何维持生活。
这个家里,为了给沈氏父母办丧礼,很多东西都拿去当了卖了凑那葬礼的钱,那些极品亲戚见家里没了主心骨,只要有用的,都偷偷摸摸的来拿,特别是那粮仓,明明还有些粮食的,可是如今,空空如也。
秦晓晓记得沈家父母的床底下一个小洞口放着一箩筐鸡蛋的,家里有五只专门下蛋的母鸡,每只都极会下蛋,天天都有好几个鸡蛋可以拣。
因为鸡蛋来之不易,所以沈家父母都舍不得吃的,说要去镇上换钱给儿子看病的,因着怕秦晓晓偷着吃了,藏的很严实,可惜,沈家父母不知道,其实秦晓晓无意中早已经知道那鸡蛋的藏处了。
不知道,有没有给那些极品亲戚趁乱偷了?
这么想着,秦晓晓赶紧跑去已经空置了的房间,爬到床底下去,翻找那鸡蛋是否还在。
很幸运的,那鸡蛋居然还在床底下藏着,一箩筐满满的,好几十个。
看着那鸡蛋,肚子里已经好多天没吃饱了,看见这一个个的鸡蛋,想着那香喷喷煮熟的鸡蛋,秦晓晓差点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可是她不能动,这些都是钱啊,她若是吃了,便是在吃钱断自己的后路了。
鸡蛋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这么多的鸡蛋,一定能卖些价钱的。
秦晓晓没有去细数那些鸡蛋,估摸算了一下,也有七八十个了。
想到这些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秦晓晓便乐开了花。
为免被那些极品亲戚发现这些鸡蛋,秦晓晓只好藏回了原处,然后又整个屋子里的找生活所用的东西,没用的有用的好好分清楚。
因着秋天来了,这冬天也不远了,所以秦晓晓将沈家父母房间里的衣被整理了一番,比较暖和的,便拿到两人各自的房间里去。
等弄好了房间的衣被,秦晓晓便开始清算整个家里所剩的财产。
厨房里的调味料也算是足了,菜干还有些,屋后的几块菜地只剩下小的菜苗,大的都让人摘了去,篱笆泼了个口,田产有三亩九分,有接近三亩自己每年自己耕种了来吃,因为耕种的迟,如今还没到收割的时间呢,还有将近一亩的地,因着划分的是荒地,平时也只是荒着。
然后便是身处的这间屋子,牲畜没有养,养的鸡当时为了凑那丧礼的钱卖了给人,本来还有那五只母鸡中的三只母鸡的,结果让亲戚给偷偷掳了去了,银子为了那丧礼基本花光了,剩下的几十文钱在这几天也因着给沈然买药吃已经没有了。
眼看沈然就要断药了,秦晓晓却只能筹谋着如何弄些钱来,即使那药材自己上山挖些,那些米粮都已经短缺了,必须补上,把两人的身体也补好了。
------题外话------
求收藏,看见我无辜的小眼神没(⊙o⊙)
☆、第八章 李嫂子的兔肉
等把事情都捋顺了,秦晓晓想起北边那条河里平日清澈见底,河底深的地方,也有好些鱼虾,若是能捕一些回来,那就好了,鱼不单只能自己吃,还能拿出去卖呢。
因着村里的人极少去河里捕鱼,一是因为鱼都在河水深的地方,二是鱼儿都是天然长成的,越大越难抓,极少人去抓鱼,别鱼没抓到,淹死在河里了,所以村里的人想吃鱼,便会去老鱼叔家买鱼,老鱼叔是个捕鱼的高手,但是也是仅限于坐着竹排去打渔,极难得几条鱼的。
秦晓晓前世是在河边长大的,所以渔网什么的,还算是了解,当初还专门研究过一阵渔网,虽然现在这里没有没有那种细白的鱼丝,但是还有粗布,还有麻绳,只要有这些,渔网不是问题。
想到此,秦晓晓心中便有些兴奋。
可是,兴奋过后,秦晓晓却忘记了,如今这个家里可什么都没有啊,唯一算的上钱的就那筐鸡蛋和外头三亩还没成熟收割的粮食。
那三亩粮食尚且不提,至少还有半个多月才能收割,而且下种的迟,可能没有村子其他人家的粮食要结的丰盛。
所以,即使三亩地,也要悠着点使用,两人是有余的,就是怕那些极品亲戚偷偷借着亲人的名义来替她收割,毕竟她现在只有一个人可以干活,而且还那么瘦弱,必须有人帮忙才行。
到时候,这些极品亲戚便全都收割到自己的家里去,就算她会有粮食所得,那也是九牛一毛,而这些粮食若是进了极品亲戚的口袋里,她还不能去闹,只能哑巴吃黄连。
想到此,秦晓晓就觉得非常的郁闷,极品亲戚什么的都太讨厌了。
不行,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她必须做点什么,好让那些极品亲戚无计可施。
……
秦晓晓的名声虽然被极品亲戚传的不是太好,但是沈然父母这些年在村子里的所作所为,村民们也是看的见的,她秦晓晓在这村子也好些年了,是个什么性子,村民们还是了解的,极品亲戚三言两语是可以拾掇一些无主见或者厌恶沈然家的人对他们厌恶,可是更多的,还是对他们挺好的。
这不,外头已经有人前来慰问了。
“晓晓在吗?”外头有人轻声喊道,眼睛往屋内望了望,却不敢踏进门。
秦晓晓正在算着家里的进账出账问题,听见声音,赶忙从凳子上起来,走了出去。
“是李嫂子啊!”看见来人,秦晓晓笑着道。
这李嫂子是距离秦晓晓家里最近的一户人家,平日里这李嫂子也帮了家里不少忙。
前几年的时候,李嫂子丈夫去外面打工,一年回来两三次,留下了两个孩子由李嫂子照顾,李嫂子又要农耕,上头的婆婆公公去世的早,两个孩子没人照顾,那时候沈家父母还在的时候,她的孩子那会小,没少要沈家父母照顾。
后来,孩子都长大了,也不用人照顾,小小的年纪就会帮忙做家务,便没再麻烦沈家父母了,如今,李嫂子的丈夫已经回来了家,自然李嫂子也不用那么辛苦劳作了。
李嫂子一家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每每家里有点什么好的,都会给沈家送来,说这里算是她半个的家了。
如今,沈父沈母已经去世了,留下两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人在这个世上,着实是折磨人。
李嫂子见状,看能帮多少就帮多少,这不,丈夫上山打了条兔子回来,肉很是鲜美,想着沈然和晓晓在这里,肯定过的很不如意,她前两天还听说那大伯娘又来闹了一回了,她想着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吧。
“晓晓,我家的今日上山打了条兔子,又肥又大,我们也吃不完,给你们送点。”
看着那大碗上能滴出油的肉,秦晓晓忍不住的咽了咽口水,她已经好几天没油下肚了,更别说这肉了。
“可是,李嫂子,你们家人多,还有三个孩子,孩子是长身体的时候,再肥的兔子,我也不能要啊。”虽然很想吃,但是也知道李嫂子家不容易,生了三个孩子,如今听说李嫂子的肚子里还揣了一个,那么多孩子,只靠李大哥一个人,养的也艰难的。
可是李嫂子却不以为然,人啊,必须懂得知恩图报,当年若不是沈家父母,也没有他们家的今天。
“嗨,你担心什么呢?如今入秋了,山里面有不少的野物,你李大哥今日刚上山一会,便猎了这兔子,要不是家里有点事情,你李大哥还会猎多几条兔子呢,你李大哥说了,明日还去,一定还有不少呢,你就别跟我客气了。”
不等秦晓晓说话,李嫂子径直走入沈家,看见沈然正坐在椅子上。
“沈然气色看起来好多了,把这兔子肉吃了,一定会很快治好你的病的。”李嫂子说着,将碗放在桌子上,自己赶忙一溜烟的跑了。
“诶,李嫂子……”
秦晓晓还想喊住她,却见她跑的比兔子还快。
叹了一口气,秦晓晓看着那桌子上的兔肉,想着再拿回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先收下了。
☆、第九章 礼尚往来
既然已经收了人家的兔子肉,秦晓晓便不能辜负人家的一番好意。
咽了咽口水,秦晓晓拿来了碗,两个人分了吃,一共三份,秦晓晓吃了一份,剩下两份都给了沈然。
沈然是男孩子,而且身子弱,得吃多点,这样病才能好的快。
等吃饱了,秦晓晓这才把大碗洗干净,准备拿回李嫂子家去。
想着李嫂子的丈夫李大哥,闲暇时经常去镇上给人家做帮工,如今他们家的农忙已经忙完,想来李大哥应该极常去镇上的。
镇上距离他们的这个桃花村还有好长一段距离,若是靠着人脚力行走,估计至少要四个时辰才能赶到,若有牛车,也要差不多两个时辰。
秦晓晓走不来那么远的路,只能拜托李大哥,想让他将这些鸡蛋拿去卖了,换些钱,顺便买些麻绳。
于是,秦晓晓赶紧将屋子里藏着的鸡蛋拿出来,算了算,全部有八十二个,秦晓晓本来想全部拿出来去卖掉,可是又怕鸡蛋太多容易磕坏,先拿出三十个出来。
用另外的小筐装好,秦晓晓又用布包严实了,怕路上摔了。
然后秦晓晓又拿出五个鸡蛋放到水里去煮熟了,这才拿着那五个熟鸡蛋装在大碗里和那生鸡蛋去李嫂子家。
看见秦晓晓,李嫂子很是高兴。
“晓晓来了。”
“嗯。”秦晓晓点点头,将手中盛着五个鸡蛋的碗递给李嫂子,“嫂子,这是你刚才的碗,兔肉很好吃,这是给你和几个孩子煮的鸡蛋,趁热好吃。”
“诶,这怎么可以?晓晓,我不能收。”李嫂子推拒着,连碗都不接了,脸上脸色不是很好看。
晓晓家里现在是个什么请她清楚的很,如今即使一个鸡蛋都是珍贵的,怎么能拿过来给她们吃呢?而且碗上的一算就能看见五个鸡蛋。
“嫂子,这怎么行?我们吃了你的兔子肉,给你五个鸡蛋也无可厚非,这鸡蛋已经煮熟的,可以马上吃,而且,我还有事情想请大哥帮忙,算是大哥帮忙的感谢吧!”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不可能让李嫂子一昧的付出,她们而不懂得感恩。
“哇……鸡蛋……”李嫂子的五岁的二儿子看见秦晓晓手中的鸡蛋,眼睛瞬间放亮,他最喜欢吃鸡蛋了。
“来,这是给二娃你的鸡蛋,拿着。”秦晓晓将一个碗递给二娃,让他接住。
五岁的孩子尚且不懂得如何拒绝美食,所以很高兴的便接了下来。
“诶,二娃你……”李嫂子有些生气,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这可是晓晓家里好不容易得来的鸡蛋,怎么能拿呢?“快还给晓晓姐姐。”
“不要。”二娃喜欢鸡蛋,笑嘻嘻的跑到桌子边上,将碗放在桌上,拿起一个鸡蛋开始剥。
“你这孩子……”
“嫂子,没事的。”秦晓晓阻止道,“不过几个鸡蛋,接下来的日子,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劳烦你和大哥的,这几个鸡蛋,就当我给你们的甜嘴,可别到时候让你们帮忙不肯啊!”
“晓晓你说的哪里话呢,有什么事情找嫂子便是,能帮的一定帮你。”
李嫂子知道秦晓晓故意这么说的,看着儿子剥鸡蛋剥的开心,只能算是勉强接受这几个鸡蛋了,只是看着秦晓晓的时候,心里总是觉得有些亏欠。
“嫂子,你也不必太过于介怀,没事的,只是几个鸡蛋。”
“嗯。”李嫂子只能点头应着,脸色却不大好看。
可要知道,晓晓家现在一只母鸡都没了,几个鸡蛋都是稀贵的啊!
秦晓晓看着李嫂子的脸色,心里却是一暖,比起那些所谓的亲戚,李嫂子这种才是真心待她好的人,几个鸡蛋都不愿意收下,若是换做那些极品亲戚,可能还会问你还有没有鸡蛋呢?然后便吧啦吧啦说怎么怎么帮助她的事情。
“嫂子,今日呢,我来这里也真是有点事情想请求一下李大哥。”说着,秦晓晓将手中的篮子放了下来,打开被布包的严严实实的鸡蛋。
“这是……”看着一个个白白大大的鸡蛋,李嫂子也愣住。
沈家自从沈父母去世之后,那些所谓的亲戚早就把他们家搜刮一空了,村子里的人看在眼里,却不敢声张,毕竟不是自家的事情,别人家的家事,何必去管?而且郭氏在这桃花村是出了名的泼辣,要是不小心惹上她,肯定死定了。
桃花村有句歇后语,桃花村的慧兰——惹不得。
所以,这秦晓晓突然拿出这么多的鸡蛋,着实把李嫂子吓住了。
“嫂子,这是我娘之前藏好的鸡蛋,一共三十个,我想让李大哥帮我把这些鸡蛋拿去镇上卖了,然后再帮我买够十文钱的麻绳。”
秦晓晓估算过了,十文钱的麻绳就应该差不多够了,差不多十斤的麻绳,虽然心疼钱,可不花钱怎么赚更多的钱?
“你要麻绳做什么?”李嫂子不解,虽然麻绳便宜,可谁家会要那么多的麻绳?
“嫂子,实话告诉你吧,我想织渔网,然后捕鱼。”家里揭不开锅,必须谋些吃的。
村子里的人基本不会织渔网,就连镇上的人,估摸也没几个会织渔网的,而织的好的,更是没有。
因为这地方不靠海不靠大河,没有人会真的捕鱼为生,比起半天捞不到一条鱼,还不如去种庄稼出去找活干。
听说村子老鱼叔家的网,也是好几年前,他的儿子有幸去了一趟京城,给带回来的,稀贵的很呐,所以这鱼也卖的比较贵些。
------题外话------
乳鸽不喜欢吃鸡蛋,喜欢鸽子蛋,不过自己家养的鸡蛋好吃,俺还是喜欢的,还是一句话,喜欢你就收藏一个,可以的话记得评论(⊙o⊙)哦
☆、第十章 极品亲戚又来了
“织渔网?你会吗?”不是李嫂子不愿意相信秦晓晓,只是这渔网见都少见,何况织网呢?
“嫂子,不织怎么知道会不会?”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