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年代致富记-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锦平这才微微转过头去,侧目看了几眼冯笑笑,她今天穿了一件素色的长袖衬衫和黑色裤子,头发高高的盘起,她的脸向窗外看去,可以看到她圆圆的粉红色的脸颊,几束细细的碎发垂在耳边。她的前身都是干干的,可是肩膀和后背却有些湿,应该是在给孩子打伞的时候淋着雨了。

“哦,孩子都吃过饭了。在幼儿园门口的饺子店吃的。”冯笑笑想起来什么似的,突然转脸过来。

两人的目光就这么对上了。

林锦平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偷看她就这么被发现了,他却语气平稳的不露声色,镇定如初的说:“真是麻烦你了,下次……有机会请回你。”

“不用不用……”冯笑笑连连摆手,不好意思的笑笑。

身材瘦弱的林冉趴在林锦平的大腿上睡得香甜,胖嘟嘟的裴聪则仰面躺着,张着一张大嘴呼吸,鼻子里还偶尔冒出个泡泡。

“这个孩子,他妈妈就是裁缝店里你那个嫂子吧,长得挺像的。”林锦平问。

冯笑笑回忆起,林锦平是见过任慧的,只是没想到他还记得,身为一个大官,这样的小事居然也一直放在心上,她不免有些惊讶。

“是,林大哥居然还记得,费心了。”

“怎么会不记得,上次,你们帮我妻子做的旗袍,她很喜欢,我一直想回去裁缝店给你们道个谢,可忙来忙去的,没找到机会,所以一直记在心上。”

“哦~”冯笑笑低下头,还是头一次有客人想要给她们姑嫂俩道谢,心中不免燃起了一些成就感。她说:“大姐满意就好!”

“只可惜……”,林锦平突然有些语塞,一字一句的说:“只可惜……她就穿了那么一次。”

这还是邵兰去世后,林锦平头一次又跟人提起过她,虽然两年前丧妻的疼痛已经逐渐愈合,但再想起邵兰的音容笑貌,心中还是忍不住涌出一丝伤感。这两年来他一直寄情工作,不去想伤心的事,可不知道自己今天是怎么了,也许是这该死的雨天让他心情郁闷,也许是母亲的晕倒让他担忧,也许是接林冉的迟到让他心烦意乱……

冯笑笑见林锦平表情突然凝重起来,黑潭一样的眸子暗淡了下去,她从来不会安慰人,此时看到一直在她面前高大挺拔形象示人的林锦平偶然间流露出的一丝柔弱,她心中不禁一阵心疼。

她忍不住想要去抚一抚林锦平的背,可手微微抬起,又被她放下了。

虽然她名义上是个“寡妇”,可失去爱人的痛苦是她从未经历过的,尤其是结发夫妻,想来,那伤痛一定刻骨铭心吧。

她只可以隐约从母亲裴月珍身上感受到这种痛苦,上一世,母亲经常对着父亲的遗像发呆好几十分钟,也经常站在父亲的遗像前跟他说很久很久的话。这样的伤痛,也许会一辈子走不出来,就像裴月珍那个傻女人那样。

她此刻却希望林锦平不要那么傻,不仅仅因为自己对他的一点“爱慕”和“私心”,更是因为她从母亲裴月珍身上知道,那样把自己圈在一个情感的牢笼里一辈子,孤独的舔舐伤口,却只会越来越伤。

*

车子很快就开到了纺织厂后门的筒子楼下,林锦平下车开门,撑开一把大黑伞,冯笑笑抱着裴聪低头出来,头顶上的雨水被伞挡住了。

两人在伞下相对而立,天已经彻底黑了,雨水却依旧很大,带着凉凉的寒气,几滴雨水从伞尖打在冯笑笑背上,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林锦平似乎看出来了似的,连人带伞往前挪了两步,于是两人几乎是贴着站着,只是中间隔了个孩子。

“我送你上去吧。”林锦平关切的说。他见冯笑笑怀中的小胖子吨位实在不低,怕冯笑笑抱久了手酸。

“不用不用……”冯笑笑今天穿着平底鞋,个子只到林锦平的肩头——他的个子真高啊,肩也很宽——冯笑笑不禁赞叹,她仰起了头,终于对上了林锦平的目光。他的头微微低着,目光灼热。

冯笑笑立刻又低下头,脸微微红了,羞赧的说:“一大家子人,看见了不知道怎么解释,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唔,好……”林锦平这才觉得自己不小心显得过于热情了,不知道是不是吓着了她。

冯笑笑又说:“你赶紧回去吧,浑身都湿了,回家了洗个热水澡,然后换身干衣服,这天气说冷不冷,还是挺容易感冒的。”

“哎。”林锦平答应,心里又是一暖,自从邵兰去世后,好久没听到有女人对自己这么嘘寒问暖了,他还是有些不适应。

冯笑笑转过身去,抱着孩子噔噔噔的上了楼,脚步轻快,似乎在逃跑一般。好不容易跑到了门口,也不知道跑的太快了还是怎的,心脏扑通扑通的快要跳出来了似的。

林锦平一直在门口站着,微笑着看着她的背影,她的身材明明看上去那么瘦小,力气却似乎很大。他又站了一会儿,直到听不见她上楼的脚步声了,才又转身上了车。

*

车在行驶,林冉眯着眼睛醒了过来。

“爸爸……”孩子声音有些干哑。

林锦平摸着林冉头上细软的头发,说:“你醒啦?爸爸今天来晚了,你担心了吧。”

“没事儿,我玩画片儿来着。”林冉摊开小手,一捆黑猫警长画片儿。

“好玩吗?”

“好玩。”林冉捣蒜似的点头。

林锦平一时又有些心疼,这孩子这么小就没了妈,哪怕他这个当爹的再细致,也难免有像今天这样苛待了孩子的时候,可林冉却总是很懂事,从来不会抱怨什么。可儿子越是这样,他就越觉得亏欠。

“还想睡吗?”林锦平问儿子。

“不想睡了。”林冉把头轻轻靠在林锦平的胳膊上,奶声奶气的说。

“晚上吃饱了吗?”

“吃饱了,吃的猪肉饺子,我吃了12个呢!”

林锦平呵呵笑到:“怎么吃这么多?”

林冉说:“月珍姐姐说,要吃多点才能长得和爸爸一样高。”

林锦平假怒道:“我让你多吃你都不听话,怎么这么听月珍姐姐的话。”

林冉说:“不知道,可能她是个女的吧,男的不就要听女的的话吗?”

林锦平爽朗的笑了出来:“哈哈哈哈,你小子,从哪儿听得歪理。”

作者有话要说: 

☆、第28章 外商(一)

(1987年5月)

林锦平站在市长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

“进来!”王市长声如洪钟。

“王市长。”

林锦平拿着一叠资料走进了市长办公室,这间办公室十分宽敞,一整面的玻璃窗正对着江州最漂亮的江景,王市长的身后挂着一幅巨型的水墨丹青,长长的写字台上,整齐的摆放着文具和一摞摞的文件,对面的一整面书柜里摆着《宁城记事》、《毛领袖点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显得十分气派。

“小林来了,过来过来,你小子真有口福,正好尝尝我刚得的雨前龙井,可是今年的新茶。”王市长笑呵呵的说。

林锦平在他的办公桌前坐下,市长秘书送进来两个白瓷茶杯,热腾腾的冒着白烟,刹那间,办公室里茶香四溢。

林锦平递过去一叠材料,说:“这是省里寄过来外商团的大名单,总共12个人,加上要过来宁城的省领导和工作人员,来访团一共22个人。”

王市长一手端起茶杯,一手接过材料看了看。问:“都是些背景的什么外商?”

“这个团是商务部邀请的,各行各业都有,但以汽车、机械这些重工业企业居多,一共访问六个城市,已经把沿海几个城市访问完了,现在正在省城访问,下周三来宁城。”

王市长抿了一口热茶,说:“重工业?唔……那有咱们的对口单位吗?”

“有一个美国的日化企业,叫洁宝,是世界500强,和我们的宁城日化厂还算对口,另外就只有一个叫何氏集团的港商,是华人企业,他家是做纺织和服装起家的,和咱们的纺织厂对口。”

“好,好。”王市长点点头:“虽然就两家,还是有搞成合营企业的希望嘛!现在全国和全省都在招外商,可全省还没见哪个城市招到,这次这个团过来宁城,机会很难得,你务必要好好准备。”

“一定、一定。”林锦平终于把该交待的内容说完了,感觉轻松了不少,也端起了茶杯。

他这才又抬眼仔细看了看王市长,他圆圆的脸,一对大耳垂,看上去就是有福气的面相。今日见他面色不错,一脸红光满面的。

林锦平问:“王市长,最近您气色不错啊,看来夫人照顾的好。”

王市长乐呵呵的说:“老样子,老样子,不过最近是可能会有好消息。”

“哦?”

王市长兴致颇高的说:“最近省里有消息说,可能马上就要把我调去省里任职了,不过具体职位还没定下来。”

这事儿王市长自己藏在心里乐了好几天了,还从未对家人以外的人提起过,可他一直把林锦平看成自己的心腹,对他还是十分信任的。

林锦平说:“那准是又要高升了,提前恭喜!”

“哈哈哈~”王市长爽朗的笑道:“不过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都还是不一定的事儿。”他嘴上谦虚着,心里却是忍不住的得意洋洋。

王市长又说:“所以,这次有省领导随外商团来宁城,工作可一定要做细致了,别出纰漏。”说罢,他又加了一句:“不过你这个人细致,你做事我历来放心。”

林锦平笃定的点点头。

在官场上,跟对人比什么都重要,林锦平一直很庆幸自己跟对了王市长,王市长不仅自己的工作能力强,十几年来一直官运亨通,而且对下属也十分提携、平易近人,尤其是王市长一直以来对林锦平都十分信任。这些年来,在官场上给了他不上帮助。可以说,没有王市长,自己不可能在三十一岁就升到局长这个位置。

他心想,这次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坏了王市长的好事儿。

王市长对着茶杯哈了一口气,说:“小林啊,你有空多去家里坐坐,别把自己当外人,丽芸她们两母女总是念叨你。”

林锦平脸色突然有些尴尬,自从上次市长夫人开了他和王丽芸的玩笑,他就对去市长家有些畏惧了,算起来已经有快一个月没去他家拜访过。

他犹犹豫豫的说:“我……就是最近工作比较忙,这不,为了这个外商团的接待任务,里里外外忙了快一个月了。”

“哦?”王市长微微蹙眉,听出来林锦平话里有话,他熟悉林锦平的作风,历来雷厉风行、说一不二,若不是他不想去,是不会这么找借口推脱的。

这么看来,林锦平对丽芸怕是没什么意思。

王市长心想,别是神女有心、襄王无梦啊。他那个宝贝女儿怎么谁都不喜欢,就只喜欢林锦平呢?他虽然在工作上是林锦平的领导,可这种感情的事儿,实在也不好勉强他,最多只能在一旁帮女儿多制造点机会。

他看似漫不经心的说:“既然接待任务那么重,等外商团来了,让丽芸也过来帮帮忙。反正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说是准备考研,天天就会鼓捣她那几首诗,不务正业的。这种来访机会难得,也让她来长长见识。”

“这……”林锦平有些犹豫。

王市长又补充说:“你就让她端茶送水就行了,别把她当大小姐。而且丽芸毕竟是个本科生,洋文应该也能说上几句,比我这个土革…命强多了。”

见王市长这么坚持,林锦平只能答应了。

*

林锦平确认好宁城这边的接待行程和工作人员名单之后,立刻给省里去了信。没几天就接到回信,回信是省里接待外商团的负责人。信里大致内容是说,外商团在省城呆了3天,宁城是最后一站,接待任务很重要。又说,外商团在省城的参观企业几乎是国企,有代表反映希望能看一下私营企业的发展情况,希望到了宁城能够安排。

林锦平一看就犯了难,宁城的企业以六七十年代建厂的轻工业国企为主,私营企业比省城只少不多。这个任务怎么就交到宁城手上了?

好在还有两天时间,他赶紧叫来经济局的同事一起开会讨论,找出工商登记数据一看,林锦平发现,宁城规模以上的私营经济体果真不多,最大的是一家叫做“王胖子川菜”的连锁饭店,已经在宁城开了5家分店了,老板却是个伙夫出身,据说还有前科,其他的也大多是搞餐饮的,老板的素质都欠佳。

……

他顺着数据往下看,在大名单里看见了“月珍服装店”这个名字。

裴月珍?

他脑袋里立刻浮现出裴月珍聪明又漂亮的形象,跟同事们说:“这个月珍服装店怎么样?”

有人说:“这就是个小服装店吧,会不会太上不了台面了?”

林锦平说:“反正私营企业都是小个体户,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了。而且这家店我去过,老板也认识,应该不至于丢人。”

外商团后天就到了,实在时间紧、任务重,加上选择实在不多,大家稍微又讨论了一下,也就无奈的同意了。

林锦平趁着下班时间,亲自到了冯笑笑的服装店,专门询问了她愿不愿意参加接待外商的任务。

冯笑笑一开始还没听懂,等终于弄明白,有些哭笑不得。她推辞说:“我这小店,连个正经企业都不算,不太好吧。”

林锦平也一脸无奈:“这……我也知道是难为你了,不过实在也是找不到其他人了。其实也不需要你做什么,无非就是开开会,跟着访问团四处参观一下就行了。若是时间安排紧张,估计就把要来你这儿参观的事儿给忘了。”

“可……”

不等冯笑笑拒绝,林锦平又说:“这也算是个好机会,毕竟你在宁城做生意,这次的外商团来的都是很有名气的外商,接待团里也有宁城几个大企业的领头人,你多接触接触,对你的生意也有好处嘛!”

冯笑笑觉得林锦平说的没错,她自从回到八十年代以来,每天就顾着闷头做着自己的小生意,耕耘这小小的一亩三分地。想来那些做大生意的人,哪个没有自己的人脉圈子和社交网络?若是能够借机拓展一下人脉,倒也是个很难得的机会。

“好吧,那就算我一个吧。”冯笑笑略有些犹豫的答应了。

林锦平立刻露出高兴的神色,心中一块大石总算落地。他本想再嘱咐她几句,在这种场合应该注意些什么,可又怕徒增她的紧张感,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第29章 外商(二〕

周三清晨7点半,外商团乘坐的火车即将抵达宁城,王市长领着林锦平等十来号工作人员在火车站的月台旁等候迎接。他和林锦平都穿着黑色西服,焦急的望着铁轨的远方。

王丽芸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女士套装,安静的在他们身后站着。她把卷发盘了起来,露出一张圆圆的略显稚嫩的脸,这形象倒是显得比平常清爽了许多。王丽芸此刻的心情不免有几分小雀跃,倒不是因为陪父亲出来接待重要人物——这早就不是她第一次了,而是又有机会能够跟林锦平一起,虽然只是这么看着他的背影,她就感到很满足了。

前排,王市长压低了声音问林锦平:“以前接待过老外吗?”

林锦平把拳头放在嘴前,干咳了一声:“咳——在江州读大学的时候听过一个访问教授的英文课,听得一知半解的,后来就再也没机会了。”

王市长哈哈一笑:“那我还比你强点,以前去首都学习的时候接待过老外,不过他们说啥我一句都听不懂,鸡同鸭讲的。”

林锦平浅笑:“市长您不用担心,有好多翻译在呢。”

随着一声声汽笛的轰鸣,火车准点进站,火车停稳后,一行人陆续步下火车。

先下来的是省领导和几个随行人员。接着,下来几个欧美人长相的男性外商,个子很高,卷曲的头发,蓝色或绿色的眼睛,穿着质地优良的黑、灰色西服或大衣。又下来了七个华人外商,来自香港、印尼等地,看长相和中国人区别不大,但衣着上还是看得出略有不同,西服款式更为精致、洋气。最后下来一个白人女士。

省里的随行人员立刻向王市长一一介绍,王市长和他们一一握手,他格外注意其中的两个人。

其一是那位唯一的女士——洁宝集团的亚洲区副总裁兰登夫人,她四十多岁年纪,穿着米色套装、戴着一顶精致的贝雷帽,在一片黑色和灰色的男士中显得格外抢眼。

另一位就是何氏集团的代表——何氏集团的四公子何士超,这个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他个子中等,长着一对很有特色的丹凤眼和高挺的鹰勾鼻,一对薄唇,这长相颇为亮眼,却透着一股子桀骜不驯。一身典型的香港二世祖打扮——梳着油头,穿着一身贴身的格子西服,操着不熟练的普通话——更是让他在平均年龄四十岁以上的外商团中显得十分出挑。

王市长心想,洁宝是全球知名的老牌日化企业,如果能对宁城日化厂投资,那将为宁城、甚至全省中外合作的一个好典范,而这个何氏集团的知名度虽然还赶不上洁宝,但毕竟是做纺织和服装起家的知名华商,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两天的访问,这两个人可是至关重要啊!

*

会议室里,冯笑笑正端坐着等待着外商团的到来,她今天穿着一身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