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为亲昵的说道:
“瑾萱姐姐,辰儿又不是外人你身子现在还需将养着,何苦还起身相迎我。到了姐姐这昭阳宫,显辰就和在自己的王府一样自由舒服呢。所以姐姐可不能和辰儿客气,否则我反倒要不自在了呢。”
周显辰别看和萧文遥同岁,两人更是因为曾经一起读书,更是关系极好的朋友。
但是这性子却是随着他们慢慢长大,开始向两个极端发展了。
萧文遥是越来越痴迷摆兵布阵,精于练武,而且性格坚韧,小小年纪颇有将门之风。
而周显辰则不然,他如今酷爱吟诗作对,而且性格也极为温润如玉。
对方曾经自己也说过,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沉浸风花雪月之中,当个闲散王爷。
终日与花鸟诗词为伴,那对于他来说,就是这世上一等一的逍遥事了。
甚至于周显辰曾经有次还和萧瑾萱偷偷说过,若是可以他真不想当什么皇室王爷,他就想做个云游诗人,看尽天下美景,写上个诗词千万首。
若是其中有个几句诗词能名流千古,那便是叫他即可死了,他都愿意。
所以心里只存风月,沉浸在自己的诗词里,向来不理会朝政议事的周显辰。
这性子想比起同龄的萧文遥,那可还保持着一丝童心未泯。
尤其是在萧瑾萱面前,周显辰这种孩子气就尤为的重上几分。
毕竟当年叛乱初起,衍庆宫被薛后封锁,甚至于当时还为陈太后的良妃都被下了蛊虫,随时有可能丧命。
而周显辰那会和襄平,还有给他做伴读书童的萧文遥也都被困在衍庆宫之中。
守着只剩半条命的良妃,每日吃着剩菜残羹,天天在绝望恐惧里煎熬着。
那会就是萧瑾萱忽然破开宫门强行而入,不但将良妃体内的蛊虫给弄了出来,更是将他们所有人给救了。
当时在周显辰那年幼的心里,他觉得救世的观音菩萨,应该也就萧瑾萱这个样子了。
在他完全绝望的时候,又把生的机会带给了他。
所以打那次以后,萧瑾萱在周显辰的心里,那是一直被放在仰视的位置上,而且他更是对这个并没有血缘的姐姐,有一种本能的依赖和敬重。
所以这也导致周显辰在旁人面前,到还是风度翩翩的辰王殿下。
可一到了萧瑾萱的跟前,他就孩子气十足,不但姐姐长,姐姐短的叫个不停,还极为的黏人讨乖。
至于萧瑾萱,因为周显辰本就和小萧文遥同岁,加上对方也喜欢亲厚她。
因此在萧瑾萱的眼里,也是真把周显辰当成弟弟般疼爱着。
所以这会眼瞧着周显辰从殿外跑进来,额头上都微微见了汗。
萧瑾萱先是无奈的摇头笑了笑,还是取出了自己的巾帕,边帮对方擦去汗迹,边轻声规劝道:
“显辰你如今都是封了王爵的人了,怎么还这般莽撞。若是叫人瞧见你这上蹿下跳的样子,我看哪家名门闺媛还敢做你的王妃。”
一听得萧瑾萱这话,还没带周显辰说什么,坐在一旁的沈文卿忽然“噗呲”一声就笑了。
等到萧瑾萱差异的向对方看去的时候,就惊讶的发现。
不知何时沈文卿身边,这会竟多出了年轻的女子,规矩羞涩的站在那,眉眼间更是和沈文卿有几分神似。
而瞧着萧瑾萱望了过来,当即沈文卿就站起身,拉着身边的少女走上前来,接着打趣一笑的说道:
“瑾萱你可真是偏心的很那,明明我家妹子是和显辰前后脚进来的。可你眼里就装着你这个弟弟,我家文惠站了许久,你竟然这会才发现。恐怕我家慧儿嘴里不说,心里不知道怎么编排你这个姐姐实在太冷落人了。”
沈文卿在说这话时,眉眼带笑显然是句玩笑话。
可是站在她身边,被唤作文惠的少女,却立刻紧张的福身向萧瑾萱见礼请安。
紧接着这少女更是声音犹如黄莺般悦耳,却带着一丝诚惶诚恐的语调,焦急的说道:
“小女沈文惠给萧妃娘娘请安,至于刚刚家姐的话,万望娘娘切不要当真。文惠身份卑微,心里断然不敢对您心生不满。而且小女本就无才无貌,被忽略也是正常之事,不敢因此就怪责娘娘分毫的。”
一听得这少女竟然是沈文卿的妹妹,萧瑾萱到是听对方偶尔闲谈时提起过。
而一看沈文惠那满脸惊怕的样子,萧瑾萱不禁赶紧将福身请安的对方拉起身来,接着神情温婉的说道:
“原来你就是文惠,我早就听沈姐姐提过你。若是本妃没记错,你今年应该是十三岁,我比你虚长两岁,因此到该叫你一声妹妹了。我和沈姐姐交好莫逆,因此在我这你无需拘谨。而且妹妹怎会和显辰一并过来了,这到真是叫人好生意外。”
听得萧瑾萱的问话,眼见她态度温和,沈文惠心里的紧张到是消去不少。
但她仍旧是一副小家碧玉,又极为胆小模样的低着个头,接着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卑的说道:
“娘娘肯对文惠和颜悦色,可小女却不敢乱了宫规本分。毕竟文惠和家姐无法相比,小女是妾所生,大夫人仙逝后,我姨娘有幸被抬为平妻。小女虽也被视为沈家嫡出,但到底和文卿姐姐不同。毕竟姨娘也时常训诫我,务必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不可傲慢娇纵,更不能丢了沈家的颜面。”
望着沈文惠那微低着头,谨慎小心,唯恐做错事的模样。
一旁的沈文卿眼中就闪过怜惜之情,并握住沈文惠的手说道:
“傻妹妹,你和我虽然不是一个娘亲所生,但惠儿向来乖巧懂事,又善解人意。如今你也是马上要当辰王妃的人了,适才显辰那和瑾萱嬉皮笑脸的样子你也瞧见了。若你这般柔善,大婚后非得被显辰欺负了去不可,到时姐姐可是心疼你的。”
沈文卿说这话,不过是为了逗沈文惠开心,叫这个妹妹别在那么紧张了。
可一旁的萧瑾萱听到她这话,不禁立刻睁大双眼,颇为差异的一指沈文惠,然后对着周显辰问道:
“看来我真的久不出宫,竟不知显辰你有了自己的准王妃了。不过你小子到有眼光,沈家书香门第,光看沈姐姐便知道文惠将来也必然是位贤内助。就不知你们何时大婚,若是能赶得上参加你们的婚礼,那就再好不过了。”
周显辰性子本就有些秀气,所以被萧瑾萱这么一问,脸上竟微微泛红起来了。
但他亦是极为聪颖的,也听出了萧瑾萱言语里,似有要离开的意思。
当即他的脸上在闪过差异之色后,马上又恍然大悟般的释然说道:
“瑾萱姐姐怕来不及参加显辰的大婚,看来皇兄是把发现另一处紫竹开花的事情告知给姐姐了吧,难不成你是要和七哥亲自前往一寻?若是如此那也稳妥,毕竟丁老去了新月城,未必就真的能带回药引。姐姐若和七哥在去寻另一处,两下去找得到紫竹米的机会也会大些。”
萧瑾萱和周显御之间的关系,当初只要是身处京军营的人,就都瞧见过他们成双入对,恩爱亲密的那一幕。
加上周显辰也一十有二,自己都到了大婚的年纪。
所以他哪里看不明白,萧瑾萱和周显御才是真正的一对,因此他才会说出刚刚的那番话。
但是对于大周又得紫竹米的消息,根本全然不知的萧瑾萱,她在一愣之后却不禁苦笑说道:
“显辰其实关于紫竹开花的消息,姐姐并不知道,只不过这大周我或许要离开一段时间了。但是我答应你必会将给你的新婚礼物准备周全的,只是我到真没想到,陛下时至今日竟然还愿为了我的病情担忧费心。但愿如显辰说的一样,两处去寻必有一处能得药引,若真如此瑾萱真的要再次谢过上天的垂帘了。”
第579章 :调虎离京
昭阳宫这边,因为闻得又寻到一处紫竹开花的地方,而叫人惊喜不已。
沈文卿等人更是连连恭喜萧瑾萱,觉得对方病愈有望的时候。
其实因为这个消息,替萧瑾萱觉得高兴的又何止是周显辰等人。
就见得专因此事,而被宣到御书房的周显御,在接过周显睿递来有关紫竹消息的奏折时,他心里激动的简直无以复加。
毕竟多一处开花的紫竹,炼制出阎罗泪的可能就越大。
如今在周显御的心里,没有比萧瑾萱记忆衰弱,外加身中剧毒,更重要紧迫的事情了。
因此当周显御将奏折看完后,眼见得第二处有紫竹开花的地方,竟然是在甘肃。
一时间他不禁皱起眉头说道:“从京师前去甘肃,路上就要耽搁数月时间。瑾萱如今身体不好,和母后又势如水火,留独她自己在京我这心里终归难以放心。”
话说到这里,周显御不禁想了想,接着便说道:
“皇兄你看臣弟这个主意如何,反正瑾萱迟早要离开皇宫。而那紫竹米采集后,必须要用内力温养着,所以不如我带着瑾萱一并前往甘肃。如此母后不会在有意刁难,那些叫人厌烦的流言也伤不到萱儿。我也无需因为和瑾萱分开,每日为她牵肠挂肚,难以放心得下了。”
周显御这个主意虽然称得上两全其美,可周显睿如今对萧瑾萱已起杀心,又如何会叫对方有离宫脱离他掌控的机会。
因此就见周显睿想也没想,就直接回绝的规劝道:
“七弟为兄觉得你此法欠妥,毕竟瑾萱如今每月都要进行药浴熏蒸,虽然你们可以将五毒和一应的药材都带上,但总归没有在宫内方便。而且母后那边不是还有朕,皇兄答应你,等你回来时定然交到你手里一个完好无损的萧瑾萱。”
周显御闻听这话,忽然也觉得自己似乎心里太紧张萧瑾萱了,毕竟才分别几个月而已,有周显睿这句话他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而这会将那封来自甘肃的奏折又接在手中后的周显睿,状似无意的又说道:
“显御这趟甘肃之行你果真要亲自前往不成,若是如此朝政没有你的分担,皇兄可要有得忙了。尤其是军机处那边,恐怕也要找人代为接替下你了,不知臣弟可有合适的推荐人选。”
涉及到前朝政事,周显御的神情也严肃认真了起来。
自打明帝驾崩后,周显御才觉得他之前的确不孝,心里一直放不下母妃的死,结果怨了明帝那么多年,父子俩甚至都没有好好交心相谈的时候。
因此如今的周显御,已经尝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涩,所以对于明帝倾付了一辈子的大周江山,。
他这个儿子能做的,也就是替对方守好这片山河,辅佐周显睿这位皇兄,给大周一片太平盛世。
所以周显御虽然对政务不感兴趣,更是因为当年皇甫映月这个母妃,就是身死在两国皇权利益的压迫下,因此他有些抵触身陷朝局之中的。
因此一想到他早晚还是会带着萧瑾萱离开,现在将接替他的人物色好,也是个极有必要的事情。
所以就见周显御在认真的凝神细想了下后,便对周显睿举荐道:
“皇兄若论在我大周之中,能叫几十万将领士兵信服追随的,其实未必只有我周显御能坐稳军机处这个位置,帅府萧家人也足有这个信服力。之前皇兄不也说过,萧老元帅年事已高,要恩准他留在京师,那臣弟觉得叫老元帅卸下远征重担,然后镇守军机处在适合不过。”
其实周显御的这个提议,周显睿在没知道萧瑾萱的身世,以及帅府和北戎暗有联系的时候,他其实是有这个打算的。
但如今周显睿对于帅府之人的信任几乎没有,而且还处于一种提防的戒备心理,军机处统领大周各路军队。
他现在无论如何也不敢将萧三江放到这个位置上,就怕对方以后会联合北戎成为内应,到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可是周显睿了解他这个七弟,因为同属沙场悍将,所以周显御对帅府是极为推崇恭敬的。
因此他的这种担忧是无法对周显御坦言的,随着登基称帝的时间越久,周显睿发现他独自一个人要承担的东西就越多。
不知从何时起,连被他一直推心置腹,信任器重的七弟周显御。
他也开始防着瞒着骗着,在也无法真正做到兄弟一心,其利断金了。
将心里这种无奈的悲哀收敛起来,接着周显睿神情未变的继续说道:
“其实我和显御一样,也觉得萧老元帅最为适合不过。但是老元帅威名远播,有他驻守边疆,诸子百国无人敢于对我大周轻举妄动。所以朕初登皇位,还是打算劳苦老元帅几年,叫对方继续留在边疆。而且萧家军返京也有大半年之久,朕的意思是不日就打算让他们返回边塞驻地,所以军机处人选还要从新另寻他人才行。”
闻听得这话,周显御到也不觉得这位皇兄安排有何不妥。
身为武将哪个没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萧三江年事虽然已高,但的确是镇守边疆的不二人选。
加上他对于周显睿向来信任,因此根本就没想到,这位皇兄此番对萧家军的安排是另有深意,更是暗藏杀机。
至于周显御,他在细想了一会后,不禁又举荐道:
“若是萧家人要领兵从返边疆,那臣弟觉得既然我只是离开数月,而皇兄一时又想不到合适的武将人选。那显御举荐一人,我觉得郭仪可兼此位。他虽然是礼部尚书,但为人灵活应变又强,军机处本就不是操练兵马,而是协调大周军队,所以我觉得郭大人定能应付得当。”
其实周显御和郭仪认识颇早,和萧瑾萱落难小镇时,他就觉得此人的确是难得的人才。
可如今郭仪进京一晃也不算短了,礼部尚书看似官位不低,但手中却无实权。
在周显御看来,对方那一身本事根本连三层都发挥不出来。
因此他如今会举荐郭仪,到并非顾念私交,实则是想给对方一个展示能力给周显睿看的机会。
若能从此得到重用,周显御到也乐见其成。
可是闻听这话,坐在龙椅上的周显睿,想都没想就断然拒绝了。
毕竟他还为王爷时,郭仪那跳脱不羁的性格,就极为让他不喜,甚至是觉得厌烦。
两人间的关系更是一度恶化到郭仪登门,周显睿连王府都不让对方进的地步。
因此周显睿在想了下后,不禁也开口主张道:
“七弟既然你觉得文臣监掌军机处也无碍,那朕觉得叫孟丞相代为兼任也无不可。毕竟孟爱卿是百官之首,军机要地暂空,由他操持也最为合情合理。显御你是军机处首府,你觉得皇兄如此安排可还妥当。”
抛开萧瑾萱的事情不提,周显睿对于周显御这个弟弟,还是极为倚重信任的。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一旦萧瑾萱有异心,这个七弟会被蛊惑,做出什么对朝廷不利的事情出来。
但周显睿觉得这些也都是小事,只要没有了萧瑾萱,那这个潜在的危险,也算彻底杜绝了。
哪怕他也知道这样对于周显御来讲过于残忍,但只要大周江山社稷无碍,周显睿连自己都舍得出去,没有什么是他不能狠心做的。
至于周显睿提出的人选,这位孟丞相,周显御知道指的就是孟冕。
在薛后他们发动谋逆逼宫时,孟冕当时已是尚书,更是最早站出来反对的。
后来不但被削官罢职,还下了天牢,只等着周显泰一登基称帝,局势稳固后就推出午门斩首立威。
也是那段时间,已经身怀有孕的孟冕之妻,帅府嫡出大小姐萧瑾玟,在孟府被抄家时,落入了季凌风的手中。
更是后来被压到阵前,和帅府女眷一起被当成人质,去交换过萧瑾瑜。
那段时期可谓是孟府最惨淡的时候,萧瑾玟事后惊吓过度流了产,身子将养到现在都没好。
而孟冕也险些风寒入体,死在天牢之中,强撑一口气才等到周显御占了皇城,并因此得救。
等到周显睿登基后,孟冕是帝师之后,加上学富五车,冠绝古今,极为受到器重。
甚至在相府薛家彻底倒台后,孟冕更是被周显睿拜为丞相,位居群臣之首,而他也是大周历代最年轻的国相。
闻听周显睿觉得合适的人选是孟冕,周显御虽然有些遗憾郭仪又要继续被埋没下去。
但对此安排到也没有异议,因此便即可下去准备着手安排,对接公务的事情了。
对此周显睿自然不会相拦,只是在周显御要出去御书房前,他忽然叫住对方,接着轻笑一声,语气如常的说道:
“显御你这一走就是数月之久,抽空别惊动宫中旁人,去和瑾萱道个别吧。毕竟要再见还不知何时,你和对方好好说说话,也省的彼此难以安心。”
闻听得这话,周显御想到他自打周显睿病倒,日夜忙于前朝,的确有段时间没去看萧瑾萱了。
当即他就在谢过周显睿的细心提醒后,脸上洋溢起一丝邪魅浅笑,走出了御书房。
但几乎是御书房的殿门从新合起的那一刻,适才还神色如常的周显睿,就将那本甘肃的奏折拿到了手中,在轻咳间几下将其撕成了废纸。
“显御你别怪为兄欺瞒于你,只是若你在京,瑾萱便难以除去。总有一****会明白,皇兄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大周江山。能为你最后做的,也只是叫你和瑾萱在永别前得到片刻的相守。等你在回来那日,希望你我兄弟二人还能情谊永存,并且希望你能谅解皇兄今日所做的决定!”
第580章 :离别亦是诀别
白日里昭阳宫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