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升职记-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俗了?”

众人大笑。

对俗世生活越是熟悉,黛玉越是心惊。

外祖家上下,从主子到奴仆,竟然都是那般挥霍浪费!以往只觉得奢靡,但以为公侯之家,大体皆是如此。

现在看来,这样下去,只怕支撑不了许久……林岳见她有所感,便将林海下的财产清单交给她,让她自己有个数。

银钱、田产、店铺、各色珠宝……厚厚的一沓纸,财产合计超过百万两白银。

黛玉眼下对金钱有了确切的概念,想的可就多了。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任是亲儿女,还随阿堵移。”

冷不丁想起这句话来。当年唐果拿给她看的《二刻拍案惊奇》里写的。看时觉得有道理,这是拿着自己的财产清单再想,有些念头不可避免的生出来。

父亲离世、二叔若没回来……外祖母真的很疼爱自己,但是……黛玉晃晃头,不让自己往下想。可贾家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却偏偏在眼前浮现……七月初七。

结婚之后第一个古代情人节,唐果自然要高度重视。和皇帝一商量,俩人决定出去野游。

畅春园地处西郊,附近水系丰富,找个幽静的地方钓鱼、野餐很容易。唐果从没钓过鱼,对这个有点儿兴趣,皇帝是钓鱼高手,这项活动正好能就合俩人。难得去野,唐果决定捎上四只猫科动物。反正要带侍卫,不在乎多带它们几只,放在车里,不会引人注意。

下午两点多,俩人坐车出发,路上的景致不错。两口子聊天看景,颇得意趣。

这条路上来往行人很多。一个青年男子引起唐果的注意。

超级美男。

与唐果见过的妙玉长的几乎一模一样。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

鲫鱼!

太小了!

为了可持续发展,小鲫鱼拜拜!

鲤鱼!

这个够大。

又是鲫鱼!

这条够标准吃了,留下。

乌龟?也可能是甲鱼。

咱分不清楚。

算了!这个也放走好了。

好重!大鱼!

“妖怪!”

唐果吓得扔了鱼竿。

“妖怪”沉到水里去了。

她惊叫的时候,皇帝便从旁边不远处奔了过来。侍卫也严阵以待。

“果儿?”皇帝拉着她,“怎么了?”

“怪鱼。。。。。。”唐果指指鱼竿。

皇帝笑道:“这里哪来的怪鱼?拉上来看看就知道了。”

侍卫们往前走了几步,拉上鱼竿来查看。

“妖怪”还没挣脱。

大家细看半天,确定这是一条大号白鲢,鱼头似乎受过伤,看着狰狞吓人。

这家伙不会变异了吧?

唐果琢磨了半天,让人把它放了。

看着自己那小木桶,里边儿就两条鱼。唐果把希望全放在皇帝身上了。

接收到老婆的目光,皇帝微笑,“果儿还钓吗?”

“呵呵。。。。。钓鱼实在不适合我,一动不动的坐着太闷!学会怎么钓就行了,虽然有点儿惊吓,不过刚才我已经很开心了。陛下,你钓到多少条鱼了?”

“没注意。”

“那就是很多了呗!几条的话,不注意也知道!”

唐果兴高采烈的跑去看人家的木桶。

哇钓鱼高手!

“这么多条!陛下,你很厉害啊!”

“那当然。”

“那我们去玩儿吧!这些鱼吃不了,不用再钓了。”

“嗯。”

拉着皇帝陛下,唐果蹦蹦跳跳的跑去找大虎四只。之前为了保持安静,唐果把这几个家伙赶到一边,让他们自由活动去了。反正在暗卫监控之下,地方又比较偏僻,不用担心。

二虎正在草地上打滚,看他两来了,跑到身边挨挨蹭蹭。

不一会儿,那三只也靠拢过来。

清脆的笑、浑厚的笑、老虎、豹子低沉的啸在草地上回响,一派轻松愉悦的景象。

美美的吃了顿夫君钓来、夫人亲手做的烤鱼,皇帝夫妇的野餐非常成功。

夕阳西下,唐果拉着夫君刚爬到附近一个小土山上,两人欣赏半天傍晚的野景儿。陶醉了好一会儿,担心粗来太久有意外,唐果牵着皇帝的手,旁边跟着两虎两豹,下山去了。

唐果和皇帝回程时,接到了间谍部门关于那酷似妙玉的男子的报告。

那男子姓付,名春山。

去年东巡,林岳在盛京接了付秋山的状子,付老栓因此平反了冤狱。

这付春山即是付老栓的长子、付秋山的长兄,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若不是他使计引开一部分追兵,付秋山到不了林岳跟前儿。他一路跑出数百里,绕回去时,付家的案子都快结了。

今年开春,付家全家回了次故乡。因付老栓被皇帝安排到农学院教授农艺,祭祖之后,举家到京城赴任来了。

唐果想起一件事:“亲爱的,你早发现了吧?付家有点儿奇怪。。。。。付老栓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他夫人确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小姐。儿女个个文武双全,都那么出色。付春山和妙玉张得这么像,巧合还是有血缘关系呢?”

皇帝笑道:“很可能是亲戚。若我猜得不错,要么,这付春山不姓付,姓沈;要么,是付老栓之妻本来姓沈。”

“姓沈?”

“恩。果儿识得的那个出家人妙玉,俗家真实姓名叫做沈琼。”

“沈琼?琼,玉……”唐果念叨几次,问皇帝,“她到底什么来历啊?”

“果儿记得秦可卿吗?倘若沈琼父亲没有逃走的话,沈琼会是秦氏那个位置。”

说来话长。

沈家祖上是大家族,世代书香。明朝时,家里出过不少的高官。明亡之际,沈家受太子朱慈烺所托,保护了他一个怀孕的侍妾。这侍妾后来生下一子,沈家忠心守护此子长大,并将朱慈烺留下的财富交予了他。那男孩儿活了不到二十岁,留下个女儿淑香。

此女与其父不同。她不愿按照父亲的医院,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平凡普通的过日子。一心要恢复家族往昔的光荣,四处奔走活动。

也许是孽缘,她遇到了爱新觉罗·图海。——舒尔哈齐的第七子。

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同母弟、与努尔哈赤一起创业,劳苦功高。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在权利面前。亲兄弟日益疏远,舒尔哈齐渐渐被排挤出最高层,慢慢靠近明朝。努尔哈赤断然采取措施,将舒尔哈齐两个儿子诛杀,将舒尔哈齐本人囚禁于暗室中致死。。。死因不明。

图海在混乱中逃走,暗中纠集舒尔哈齐的支持者,势力慢慢壮大。

朱家女儿和爱新觉罗家男儿各怀鬼胎,各有所图,为了更好的利用对方,居然结成了夫妻。

他俩的第一个儿子兴复之时,被清廷发现踪迹。虽说不少人暗中相助,最后还是将沈家一个与朱淑香同岁的女孩儿舍了,才得以逃脱。

沈家从此开始了噩梦。

无论是朱淑香、爱新觉罗·图海还是爱新觉罗兴复、沈家都离得太近了。

沈家人扮演起这他们,气度、举止惟妙惟肖,是最好的替身。而且,作为熟悉内情的人家,沈家人还是最好的卧底人选。一代又一代,沈家因此赔上了数十条性命。

年代久了,血流得多了,忠诚也慢慢消散。沈家人分成了两派。

一派继续为他们所谓的大业卖命。

一派经过多年精心策划安排,偷偷溜走,其中就包括妙玉的父亲沈溪。他改名换姓,在苏州安家,娶妻生子,过了几年平静日子。

好景不长,追捕他的人也跟到了苏州一带。沈溪为了保护女儿,将沈琼送进了幻寂师太的庵堂,取了个法名叫妙玉。沈溪后来又生一女,但没来得及转移,便被朱淑香的手下人抢走,沈溪和他夫人被毒死。

“听起来像个故事,仔细想想,真不是个好故事。陛下,你不会追究沈琼了吧?”唐果比较关心这个。

“沈溪夫妇已死,沈琼出家之人,还有什么好追究的?沈琼来京。除了避祸,便是找他妹妹。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应该就是那贾府的四姑娘贾惜春了。照吃推测,爱新觉罗兴复必有一子或是一女,与贾惜春差不多大,他的长子朗图目前是那帮子人的匪首,长女与秦氏年龄相仿。”

“我不大明白,为什么非要拿贾惜春做替身?贾惜春做得了奸细吗?”

皇帝冷笑:“替身不是那么好找的。很多东西与生俱来,即使是训练,也要有天赋才行。

秦氏便是他们千挑万选出来的。贾惜春出生不久便被送进贾家,主要是为了混淆视听。朝廷将来查到她头上,将她当做正主处置,正主也就安全了,另外还能报复沈溪。奸细倒是不用她做。”

付家已经来了京城定居,妙玉也在皇家间谍监护之下,付春山和妙玉的关系总会查清的,无需着急。

既然皇帝不追究妙玉,惜春又是个不知情的,唐果也就不担心,慢慢看着就是。

时光如流水,转眼进了八月。

八月初三是史太君寿辰。

贾家七月下旬便打发人去林家接黛玉,都被黛玉以家中事务繁忙推了,只说到正日子必会上门拜寿。史太君想着林岳九月成婚,此时正是忙的时候,也就由得她了。

八月初一,贾家迎来个惊喜。

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平贼有功,皇帝赐第一座。

贾家人沸腾了。

依制,除了“府”是皇帝赐下之外,公侯以下至三品官的“第”,和一般官员的“宅”,都是要自己出银子买或者建造的。

只有极少数住宅标准达到“第”一级的人物,能得到皇帝“赐第”。

这可是天大的荣宠!今年依旨意搬迁的这些家族,哪个也没有这待遇啊!

一时之间,贾家上下人等,走路都挺胸抬头的,精神百倍。贾珍平贼事迹,更是被当成传奇来演绎。

“那天珍大爷和一帮子朋友出去打猎,兴致大好,走得远了,便没回诚,晚上就住在野外。珍大爷是什么人哪!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睡梦中一个激灵醒了,听着有马蹄声。顺着声音一找,就在山下的路上,哎哟哟!得有几十匹马!珍大爷瞧着不像官家,可就留了心了!他老人家踹醒了几个朋友,悄悄的在后面就跟上去了,你说胆子大不大?”

“大!我说李三,你少废话,快讲!”

“哎哎!这不就说呢嘛!跟了挺长一段路,看那些人进了山洞。大家伙儿可就明白不是好人了。珍大爷让两个朋友回去报信,自己和另外两个朋友在那儿监视着,有说好了联络暗号。那伙儿人从山洞出来,分两个方向跑了,珍大爷和两个朋友分头儿跟着。珍大爷自己跟一帮,跟了三天,一路留下记号、一直跟到他们老巢,官军也到了,一举剿灭!你猜那是什么人?反贼!这功劳大吧?!”

贾家自贾元春省亲之后,终于又抖擞了一把。史太君的生日因此过得更加威大。

黛玉早早的来拜了寿,史太君搂着好一顿亲热。

来客很多,史太君忙着招呼客人,便让黛玉和迎春几人去大观园中逛逛。

大观园中景致好得没得说。

只是一点不和谐。

“林妹妹,你为什么变心了?”

正文第二百一十二章:相看黛玉

桂花树下,阴柔美少年迎风而立,面带忧郁,眼含凄楚,生生弄出一副负心女子痴心汉的图画来。

黛玉一愣,心中叹息,却不答话。

刘嬷嬷道:“姑娘,起风了,咱们回屋吧,贾府的姑娘们这么半天不见,许是先回了。”

黛玉点点头,转身便走。

贾宝玉上前一步,仍旧是那句:“林妹妹,你为什么变心了?”

刘嬷嬷怒道:“贾公子,非礼勿言!你如此说话,是故意要败坏我家姑娘的名声吗?贾公子素来以护花之人自居,何曾真正有护花之心了?因你之故,贾家女孩儿的名声都快败尽了!今日又来害我家姑娘!”

贾宝玉脸涨得通红,呐呐道:“我没……姐妹们的名声……”

刘嬷嬷淡淡道:“大家子的女孩儿,最忌讳人家说是风流才女。贾公子还是仔细想想,自己到底和多少人说过你那些姐妹们作诗的事吧。”

贾宝玉一呆。

黛玉轻轻一叹:“二哥哥,你如今也是时候考虑,自己这一辈子,究竟要怎么过,能怎样过,该怎样过。人总是要长大的,不能一直做个小孩子。”

贾宝玉愣在原地,待他回过神来,黛玉已走得没影了。

美梦到底还是碎了。

贾宝玉只觉心中凉沁沁的,大观园中迷人的秋景只剩苍凉。悲从中来,欲要大哭,好歹记起今日是祖母寿辰,死命的忍住,嗓子里哽着口气,慢慢的走回怡红院去。

黛玉也有些失落。

童年里的一幕幕浮现在心头,终究又化为虚无。

童年很美好,但人不可能永远呆在童年。

长叹一声,黛玉转头问刘嬷嬷:“嬷嬷,你说贾家姐妹们的名声……”

刘嬷嬷道:“姑娘,时下的风气,与唐宋不同。大家子的女孩儿,尤其是出身书香门第的汉家姑娘,琴棋书画色色精通的,并不少见。姑娘们在一处写诗作画,原是雅事,但您看那门风清正的,哪家人家在外宣扬了?更不会把姑娘们的笔墨拿出去给人家看!去年姑娘在塞外,与皇女、小姐们一起,跟皇子、公子们对诗。那时姑娘应该瞧见了,庄亲王福晋、咱家二爷、舒舒觉罗大人。皇子们的老师各自分散在一边,算得上是有尊长在场。大家以文会友,赌个彩头,口头上说说就过去了,何曾提笔写下一个字?事后可曾有人说起?眼下贾家姑娘,主要是那位三姑娘,和皇商薛家的姑娘,俩人的诗作不但传出去了,还被刻成书,流传甚广。”

“刻成书?”黛玉一惊。

刘嬷嬷叹道:“去年大观园建成之后,贾家女孩儿和贾公子凭着贤妃的旨意住了进去,那薛姑娘时常也会住在那儿,大家结社作诗。姑娘不是还接过请帖吗?那时咱们家里有事,没去。他们开了好几回诗社,贾公子和他家门客闲谈,那些人问起,贾公子写给人家看的。有那趋奉之人,抄了刻去了。这对女孩子来说,可不是好事。世上轻薄无行之人不在少数,曲解诗中意之事时有发生。惜花之词折腾成香闺寂寞,女孩子哪里还有名节了?更有那眼高手低,心怀妒忌之人,自己作诗是一首做不出的,偏要显示自己的能耐。断章取义,信口胡说,只顾着抬高自己,胡乱贬损别人,哪里是真的读诗呢?只是好事不出门,这样的谣言却是传播得最快,女孩儿们又得背上个无才逞能的浅薄名儿。贾家三姑娘和那薛姑娘已是名声在外的了。”

黛玉心中大震,自己寄居外祖家时,也做了不少诗……刘嬷嬷察言观色,安慰道:“姑娘这几年因要静养,少到贾家,也很少作诗。您的笔墨,连同以前的,一张一张都收起来了,并没流传到外头。去年冬天那回,姑娘在贾家做的诗,咱们虽说原稿拿走了,可难保贾公子出去宣扬这些,想是被教导过了。贾公子方才所言,若是有心人听见,于姑娘名声大大有损。老奴重提旧事,是想警醒他,莫要纠缠。”

黛玉心下感激:“多谢嬷嬷。”

刘嬷嬷躬身:“这是奴婢应当应分。况且奴婢一人哪做得来?全赖二爷安排周密。”

见黛玉听得入神,刘嬷嬷又道:“说起来,贾家行事有些不大严谨了。贾公子到底住进了大观园,与女孩儿们混住一起,尽管各有院落,传出去仍旧是好说不好听。哪有十四五岁的公子还在内宅厮混的?凡此种种,弄得贾家姑娘们名声都不大好,只贾家人自己不知罢了。贾府那位二姑娘,今年已是十六岁,又无特别的缘故,至今还没人上门提亲,也不见他家给说亲事,眼看着终身耽误了。那些与贾家一般的人家,哪会看上他家的门风呢?”

略作停顿,刘嬷嬷笑道:“姑娘,咱们且到女客之中去吧。做客、做客,多少要应酬一些。”

黛玉心中一动,与众人在一处,莫要让人拿到话柄,嬷嬷是这个意思?

陪她进大观园的迎春、探春有事被人请走,这么久不见回转,黛玉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顿觉这一趟亲戚走得索然无味。

似乎,每次来都有些算计在其中。至亲之间这般行为,当真是好没意思!然孝道在前,贾家无大错,自己也说不出什么来。

罢了!只看外祖母吧!

微微摇头,黛玉离了大观园。

刘嬷嬷与冯嬷嬷互相看了一眼,对贾家老太太的手段不得不佩服。

贾家给林家使了这么多绊子,然儿真正能牵扯上贾老太太的,只有贾敏陪房一事。那贾老太太后来在自家也整顿了一次,将与那些人有关系的,连带着一些刁奴,俱都罗列罪状,清出贾家。罪状明明白白,这些奴才原先不得脸时都算好的,当差也还用心。只发迹之后,才变得越来越贪心。

这本是常见之事,家家难免的。史太君此举倒真给贾家挽回不少颜面。表白自家一样受害的同时,还趁机清除了异己。

拿今儿这事来说,林姑娘若是与那贾宝玉真有什么,自然是称了贾家的愿。便是如今,林家也只能当没这回事,不然,闹开来就是给自己找没脸了。想探查是谁在背后安排,更是没影的事。

俩人苦笑,跟着黛玉去前头。

女客来得不少。

可惜,湘云随叔叔去了外地,惜春病着。这俩人见不着,黛玉略觉遗憾。

与人闲聊几句,黛玉寻个清静些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