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女里头,她对探春还是比较看重的,想起探春被普奇府上的人接走时说的最后一句话,史太君既悲且怒且愧。
“老太太、太太为了这个家,心思都用尽了!只盼天从人愿,贾家能光耀门楣。探儿今日一别,算是还了贾家的养育之恩。从此后万里关山阻隔,谁也顾不上谁,各自保平安吧。”
史太君长叹一声。
送出去的女孩儿,那个至关重要的“贤”字,却没换回来。
好在政儿升了四品少卿,尚有可为。
史太君盘算贾家前途大事之时,贾王氏正在挥汗如雨的奋笔抄经。心里不忘诅咒婆婆,这个老东西!居然又提起这茬儿,还得抄!
忙碌之中,想起复了妃位的女儿,贾王氏心中得意。
等着!我的元儿很快会宣我进宫的!
偏院里,赵姨娘对着些碎银子、首饰、布料嘟嘟囔囔的连说带哭。
到最后,她女儿也没把她这个亲娘当娘。但到底还是留下点子东西给她,做个念想。
贾环只在旁边冷冷地瞧着,一语皆无。
“也不知要嫁给哪个?环儿啊,你在外头认识不少人,打听出来没有?”赵姨娘抽抽嗒嗒的问道。
“朝廷还没定。”
赵姨娘忧虑之事,也是唐果想知道的。
她对探春没啥好感,不过探春毕竟不是坏人,唐果对她的联姻对象,仍旧关注了一下。
“朝鲁?阿木尔郡王的嫡出小儿子?”
唐果有些意外,这个人不在联姻名单上。布里牙特部的候选人是阿日斯兰,前几日阿木尔郡王遇刺受伤后,秘密将人选换成了“新近丧偶”的嫡长子、第一继承人朝日格图。
“没错。朝鲁并无正妻,年纪也相当。论起来,贾氏算是走运的了。”皇帝道。
“走运?”
皇帝冷笑道:“她家长辈将她作为棋子交换出来,原就是生死不论。布里牙特部偏向于要娶个汉女回去。现在的联姻人选,有两个宗女,两个汉女。但韩氏已确定指给伊力古台,韩氏有个族叔官居副将,驻扎在那个部落附近。若是阿日斯兰不暴露出来,贾氏必要嫁他。将来阿日斯兰反了,贾氏跟从与否,都是死路。如今,她倒是可以为自己搏一搏了。听说贾氏非常有心机智谋,常说身为男子必要做出一番事业,这次,她的机会来了。阿木尔活不过五年,布里牙特部必因争权大乱。按朝廷的计划,是要让这个部族一分为四,贾氏和朝鲁能不能得着四分之一,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朝鲁的确比那个什么朝日格图强。看资料,那个家伙好色又贪婪,不用嫁给他,探春当真算是不幸中德幸运了。”唐果道。
有朝廷暗中策划,有御赐的嫁妆和人手,丈夫性格软弱但出身高,探春会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吧?
听到朝日格图这个名字,皇帝眼中怒气一闪而过。
哼!那也是个不能留的!居然肖想果儿!
看一眼唐果——拿两个笔筒在那儿比呢,皇帝放柔了眼光,微微一笑。
她大概早把在塞外时有人打听她那件事忘记了。
不记得最好。
唐眉……
那女人在被发配西伯利亚之后,被转卖给朝日格图。按规矩,她这种身份的女人,朝日格图玩够了便会扔给手下作为军妓。唐眉为了逃脱,造谣说自己的异母姐姐唐果是仙女转世,得到她便能得到神仙赐下的宝贝,因此被清朝皇帝留在宫里。三说两说,朝日格图将信将疑。有野心作祟,终将唐眉留下了。又带她一起到蒙古草原去,结果让唐眉得了机会逃走。
可笑朝日格图,这次他自己没来京城,却派了手下跟来打听果儿的事。
不知死活的东西!
若非如此,便留他一命,顺着阿木尔的意思赐婚给他无不可。
反正是个无能的货色,掀不起大风浪来。
现在么,朝廷挑明态度支持朝鲁,让他们窝里斗去吧!
“果儿。”
“嗯?”
“一会儿带你出去玩儿,我们去一家新开的酒楼吃饭,好不好?”
“好啊!陛下,你不忙了?”
“这几日没什么重要的事。”
唐果欢呼一声扑过来,“太好了!”
皇帝托着她的腰,“这下子能多陪果儿了,果儿高兴了?”
“相当高兴!”唐果眼睛弯弯的,笑容满面。
五月十二,皇帝下旨指婚,联姻一事至此暂告一段落。
进京的蒙古王公因之前的阿木尔遇刺一事,老实了很多,也戒备了很多。这些人都不是傻子,阿木尔自己说是仇杀,他们可不信。私底下派人去探听,再加上皇家间谍有意推手,慢慢都探听出了门道儿。
有那偷偷摸摸跟朗图勾结的,不免琢磨了起来。这小子能杀阿木尔,就能杀自己,看来与他合作不靠谱啊!
皇帝于是省心不少。
五月二十五,蒙古诸王公拜辞皇帝。联姻的婚期,定在八月里头。
五月二十八,贾政回京。
他心中五味杂陈。用女儿换来的高升,怎么想怎么别扭。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混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真的做了断线风筝啊……”
想起那年探春做的这个谜语,贾政潸然泪下。他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尽管做不到世情练达,但思前想后,对自家的前途越发的灰心了。靠卖女儿撑门面,能长久吗?
不管怎样,贾政归家,给贾家带来不少喜悦。
可惜,喜悦没维持多久,贾家迎来一道圣旨。
贾政在放外任期间,未能严加管束家奴门客,致使多人仗势贪污受贿、骚扰百姓。念本人确系不知,又有女大义和亲,免其罪,法外加恩,准其以四品少卿致仕。
同时,有司派人将一干犯法家奴们客锁拿问罪,并收缴贪贿财物。
晴天霹雳!
史太君和贾王氏几乎被轰去了魂魄。
前后没几日,朝廷上一批官员被问罪,有京官,有外官,俱是证据确凿的。女儿去和亲的四家都在其中,也都沾了女儿的光,没受什么重罚,但在仕途上全没了指望。
无论是最初上书意图陷害林岳的人,还是卖女求荣的家族,这回都明白了:皇帝看不上自己这样的!
第二百四十四章:悲喜婚事
日子在舒心和闹心中晃悠悠的过。
暑热散去,秋风送爽。
八月初,贾探春等四人踏上往西伯利亚去的和亲旅途。
居然是先走水路,吓了唐果一跳。咋这么贴近贾探春那判词呢?
仔细一问,原来水路、陆路都要走。眼下造船业已经发展起来,加上朝廷对海运的重视,走水路容易得多。
贾家人流了些眼泪,把贾探春送走了。
过了中秋,皇帝下旨给九、十、十二,三位皇子赐婚。
九皇子福晋雅尔萨喇氏,黑龙江将军雅苏喀之女,外祖父是现任西伯利亚最高军事长官萨布素。
十皇子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西伯利亚蒙古额瑞诺尔部舍布腾郡王之女。
十二皇子福晋林氏,赠太傅、一等侯爵、已故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
朝堂内外、后宫上下又是一顿猜。
唐果不管那些,她只盯着林如海那一长串官职名儿发笑。
“这是什么时候加上的啊?”
“林如海过世之后便封赠了。”
“啊?那么多年了?没注意……呵呵……说起来,仍旧是黛玉的身份最低啊。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又要说嘴了。”唐果道。
“理会那些人做什么?况且,身份高低也不是那么算的。”
“说的也是。”唐果丢开手,看书去了。
新出炉的三个皇子嫡福晋一满一蒙一汉,两个与西伯利亚有关,一个呼应满汉联姻的新政,足够有心人研究几个月了。联系到迟迟没有消息的皇九女的婚事,相关人士耗费心血无数,使劲儿揣摩上意,朝堂上倒因此少了些是非。
林家接了圣旨,便有不少相熟之人上门道贺。贾家也来人了,贾赦、贾政。林岳不冷不热的接待了,视同普通宾客。贾赦大为不满,贾政从贾环那儿知晓了内幕,只觉羞愧。
后宅里,黛玉害羞不已,却并不意外。
钱几日她接到了唐果的来信。信中将十二皇子生平简历、主要亲属关系介绍的十分详尽。又告诉她以前评论过的诗词全是出自胤裪之手。
虽未明言赐婚之事,黛玉还有什么猜不到的?
相比林家的喜气,贾家丧气多了。
穷极无聊,贾家自家玩了一把抄家游戏。
起因依然是那带着春宫图的绣春囊,不过挑事儿的人变成了贾王氏。
探春被接走,李纨和迎春代为管家。俩人都没啥威严,底下人乱哄哄的,越发的没了王法。
邢夫人的病一直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发展到后来,差点儿要了她的命。只得慢慢调养着。
幸好王熙凤出了小月子。大概痊愈,便被史太君和邢夫人催着,接过了管家之责。
贾王氏被她女儿宣进宫唠了一回,那抄佛经的事便不了了之。
贾政已致仕,她这个过期官太太没啥应酬,吃了睡,睡了吃,当真做起了老豆角——干闲。
贾王氏憋着一口气,每日挑三拣四,到处闲逛找事儿。得了绣春囊,乐得她心里开了花儿,这下子能打大房的脸了!
排演半天邢夫人和王熙凤,挤兑着邢夫人派人抄检大观园。反正园中除了贾宝玉那儿,各处紧要人手都是邢夫人后安排的,贾王氏巴不得搜出啥来,好好臊一臊大房,最好能把管家的权力夺回来。
月黑抄园夜,风清拔火时。
大观园上演了一出好戏,主角却是一众奴才。
怡红院里,袭人被搜出了求子的神符,也难怪她,几次三番的“落难”,全凭着贾宝玉的依恋才得留下。但已从一等大丫头降到没等了,在怡红院里备受排挤。
贾宝玉对她,与其说是喜爱,不如说是恋母情结发作。花袭人看得清楚,自己要想长久待在这儿,有个孩子才是正经的护身符呢。
她也真走运。
贾王氏为了自己的面子依旧力保。只说袭人未过明路,却早是宝玉房里人了。
别人自然没话说。
史太君冷笑一下而已。
身份得了口头承认,见丫头们妒忌之余又来巴结,花袭人暗叫侥幸、暗自得意,却没注意鸳鸯看她时略带怜悯的眼神。
邢夫人一系折损大半,在钱财上手脚不干净不说,又有司棋这个私通外男的,大房气焰顿减。
大观园里的奴才撵的撵、卖的卖,一时间园子里萧条许多。
贾家两房光顾着争权,却不知女孩儿的名声因此跌至谷底。
那撵出去、卖出去的奴才哪能不走漏消息。
贾家抄园子的缘故、过程、结果经过艺术加工,比戏园子里的唱戏都吸引人。
贾赦在外面喝酒时,听到了别人议论。
贾赦本是个不着调的,这两年忙着争掌家权、争财产,哪还想得到迎春?
若不是听人家说贾家女孩儿不正经,大家子小姐身边的丫头偷人弄出了行乐图,惹出自己抄捡自己的荒唐事,他真想不起自己还有个女儿没嫁人。
被大庭广众的讲究,贾赦也知道丢人。
幸好长了点儿脑子,没当众大闹,憋着火回了家,到了史太君面前,找来贾政两口子,大发雷霆。不容分说,立逼着贾迎春挪出园子,又火速给她找了人家。
能有什么好人家?
自然是那官配,中山狼孙绍祖了。
贾政对自己那老婆恨到不行。看看她做的这些事!
写了封休书便要赶贾王氏回娘家。贾王氏呼天抢地、贾宝玉痛哭流涕,史太君敲打够了贾王氏,把这事拦住了。
贾政劝贾赦,说孙绍祖不合适。贾赦才不听他的,一意孤行。
贾政想管教儿子。有他娘他老婆双挡箭牌在,贾宝玉他打不得也骂不得;贾环在皇家学堂里学的好好地,不用他管。
贾政啥事都做不了主,只得罢了。眼不见心不烦,领着两姨娘到城外庄子上过田园生活去了。
贾家愈发的冷清,一副衰败气象。
林家天南地北的给林黛玉置办嫁妆的时候,贾迎春草草的出嫁了。
红楼梦的故事一幕幕上演,唐果却没工夫关注这些。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她都要忙活一阵的,梨花院落的秋收、腌菜、药王山的账目等等。
这天,接到宫外传信。
“芳官?她怎么会跟明珠府上的人有过结的?”唐果挺意外。
“回主子的话,起因是个叫静心的尼姑。”
第二百四十五章盐商安氏
“静心?”唐果想不起红楼里有这个人,那是谁?
“芳官在京城吗?”
“回主子的话,是。跟着来送货的。”
说起来,芳官还真有些艺术细胞。到了药王山之后,那些针线、家务上的事,她做得都不怎么样。却对蛋雕十分上手。她自己认真学,师傅们怜惜她年纪小,命苦,也耐心教她。
药王山多是贫苦无依的人,得个差事不容易,又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相互之间扯皮陷害的事极少。晴雯和芳官日子过得自在多了。
晴雯心无挂碍,芳官却一直牵挂原来的伙伴。恰好蛋雕厂要送一批客人订做的成品到京城,她便求着跟了来。
到京里一打听,才知昔日的伙伴有的继续在贾家伺候人,有的跟探春去了西伯利亚,有的又落到干娘手里再次被卖,和她最要好的藕官在地藏庵出了家。
别人她见不到,藕官她是必要去看的。这一去,正解了藕官的危局。
当日,除了史太君的文官和尤氏身边的茄官,大观园中的小优伶都被撵了。藕官不愿再被所谓的干娘乱卖,与蕊官一起跟着地藏庵的圆信出了家。藕官法号静心,蕊官法号静慈。
她二人原是想得个清净,谁知这地藏庵更加肮脏。
那圆信本不是个严守清规的出家人,不然也不会与贾王氏打得火热了。她本意是要拐两个人来使唤,哪是真的引领她们入佛门清修?
藕官、蕊官日日辛苦劳作,除了阿弥陀佛,啥经文也没学着。俩人想着只要有个长久的容身之地就好,认了。
藕官体弱,不久便生了一场病。老尼姑并不给她医治,只说她前生作孽太多,需要赎罪、念经。
藕官病得七死八活,还得跪在佛前磕头忏悔,听两个尼姑在耳边念着不诚心的经文。没几日病得愈发重,眼见不行的了。
藕官和蕊官身无长物,圆信置之不理,正是危急之时,芳官寻来此地,才救了藕官一命。
芳官遂撺掇藕官二人还俗,跟着她去药王山找个差事,强于在这里受圆信的窝囊气。
圆信当然不放人。她手底下一共五个尼姑,但支使得动的就三个。这俩人走了,又只剩一个人干活了,那可不成!
双方说翻了,圆信居然拿出了藕官两人的卖身契,“哼!贾家二太太说的不错!你们两个果真是不诚心的!”
藕官二人这才明白,自己虽说落了发,却仍旧逃不出这张卖身契。只不过卖身契的内容变了,是她们的原主人将她俩转赠尼庵,写明了“拔剃之后,任凭教训。倘若夜晚山水不测,各从天命”。
也就是说,她俩死在这里,人家是不负责任的。
芳官三人没了法子。
芳官不甘心,跑回去跟同伴借钱,打算赎她俩。
好容易凑够银子,跑去地藏庵,却没见到藕官、蕊官的面。
芳官使了银子,才从一个小尼姑那里打听到,圆信将蕊官、藕官卖给了明珠府上大管家安尚仁的一个小妾金氏——此人最大的嗜好便是磨镜(与同性淫乱)。金氏在花枝巷有所房子,蕊官二人被关在那里。
芳官眼前一黑,差点儿昏倒。她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儿,性子又急,头脑一热,啥都忘了。探听明白了地方,不管不顾的跑去找人。结果人没找出来,自己也被人家逮了。
给她赶车的伙计逃得快,回去通知了药王山的人。此事涉及到内大臣明珠家,属下们不敢自作主张,一方面派人到花枝巷守着,另一方面赶忙上报给唐果。
唐果第一回听见这样的事。
这个时代男风盛行,原来“女风”也盛行?可那得你情我愿吧?
圆信老贼婆子太缺德了!
唐果对处理这样的事不在行,找来孙九,跟他说了情况,让他去把芳官几人先从金氏那儿弄出来。至于圆信,唐果命人去找她做坏事的证据,找到了直接报官。
大家领命走了,唐果坐下来分析利弊得失。
安尚仁这个人物,在查范健的时候唐果便知道他了。
安尚仁本是高丽人,如今是满洲正黄旗下包衣。在内大臣明珠府上做着大管家,曾在六安洲做过官。他靠着明珠的关系,在天津和扬州两地贩盐,家资数百万,有权又有钱。
但说穿了,他也不过是个家奴!
想不到,家奴的一个小妾,就能这样横行无忌!
尽管有卖身契在,可藕官和蕊官仍然是出家人哪。竟然说关就关起来啦?
转念一想,若是没有芳官插一腿,藕官两人的生死,又有谁会去管呢?
默默思索了一会儿,唐果懒得纠结了。
明珠其人,据说相当狡猾,最会自保。明珠是惠妃的远亲,但他本人并没归入直郡王一党,至今还稳稳当当的做着内大臣。
就依自己不想与朝臣有瓜葛一样,估计他也不会因为这事跟自己结怨。
真要结仇也没啥好怕。反正自己和惠妃纳喇氏的梁子本来就不小。
即使竭力避免卷入官斗,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