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升职记-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给皇帝送生日礼物,这两样大概不行吧?唐果想着,香包肯定不行……别的?针线类的都不行,别说自己那针线在这里拿不出手,拿出手也不能拿!据说,人家的小老婆们和儿女送的东西里通常有这个……草编什么的也不行……自己那手艺也就中等,人家传统草编柳编啥的,大师多得是……贡品里有……唉!为啥我都是中等上下呢……送啥好呢?送啥好呢?……自己好像真没啥擅长的了……日常保健?

人家皇帝自己就研究中、西医呢……吃的?不行!再说平时偶尔也做的……都三月十五了,还有三天万寿节。唐果想破头也没想出送皇帝的生日礼物,坐在自己的小书房里伤脑筋。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俗话说:“男愁唱,女愁哭。”唐果是高兴的时候愿意哼哼两句歌曲,发愁的时候也愿意哼哼两句。

以往她不当值的时候,往自己的小书房里一坐,拿本架上的书,一边看书,一边哼两句,那个惬意;如今书看不进去,歌哼到后来,一律变成了“送什么呀送什么……”,这个闹心!

眼角瞥到了白色的草叶子,耶?这不是我养的那两盆绿香珠草吗?

那两盆草早换了两个漂亮的小花盆,长得很有些仙气的样子,袅袅娜娜的,如今正放在书桌上。

哎?绿珠?不是说不再结果的吗?怎么左边这盆里的草上又结了一个?像玉米粒那么大……好清爽的香气,比以前更清、更浓一些…………哦,是梨树精魄给的,结合了梨树精魄的灵气与力量。

草叶子的香气让人心清,这珠子的香气却能让人得到滋养……驻颜养身、益寿延年的。

嗯,这个礼物的确很好……唐果轻抚那小小的绿珠,心里想着,这样也好还皇帝一些人情……人家给的礼好重的……到时候要怎么说呢?也不难,就说它结果了不就得了……至于为啥别的不结果,不关我的事……让别人研究去吧!

礼物问题解决!唐果轻轻松松睡觉去了。

万寿节,全天放假。

趁着皇帝有空,当值的各位先给皇帝拜寿,之后各干各的。

唐果看皇帝还有闲暇,就把那绿香珠草送给皇帝了,珠子倒是又长大了些,圆润润的,大小像成熟的看豆。

“陛下,这是奴婢……嗯……敬献陛下的生日礼物……”是这么说吧?他儿子送礼的时候,我不在场,奴婢送礼咋说啊?

“哦?这百草……结果了?”皇帝自己接了,拿在手里细看。“这个绿色的小珠子……应该很养人……”皇帝道。

“回陛下的话,之前……没大注意,十五那日发现结果了,这几日长大不少……只这一株结了,奴婢也觉得这珠子很养人,就当做献给陛下的寿诞之礼了。除了吃以外,奴婢在其他方面的水准,嗯……接近废材,没有别的能拿出手……”唐果眉毛一垂,有点儿心虚——俺在这个时代,真的接近于那个……废材。除了吃,针线是中等水平……刺绣啥的根本不会……话说,我也曾经很多年都得三好学生证的……“哈哈哈……果儿哪里废材了?”皇帝大笑道,“果儿的字写得好,人品也好,做的饭更不用说了,好吃!现在看来,果儿养花种草的,也很厉害呀!太医院培育的那些百草,可没有结果的。之前他们仔细研究过,说是这草若结果,怕是绝顶稀有的养生之物,只怕这草是不结果的……也费了不少心思。果儿是怎么侍弄的?”

这不是还是除了吃和玩,就没啥擅长的了么?写字?分跟谁比……人品不是技能……皇帝你老人家的安慰还不如不说……“回陛下的话,奴婢也没做什么特别的呀……浇浇水、搬去晒晒太阳、对它唱唱歌、说说话……别的没什么了。”唐果道。这绿香珠草不生虫,不用施肥,它生长的地方也不长杂草,省了唐果很多事。

“唱唱歌、说说话……呵呵……果儿对花草、老虎的倒是有耐性……”皇帝笑着说道。

唐果笑而不语。这是前世留下的习惯。就她一人过日子,在家里不和梨树、花草、后园的蔬菜说话,还能和谁说。唱歌除了它们听,又有谁听?

“这份礼物朕很喜欢,果儿有心了。”皇帝高兴的收下了。

“谢陛下,呵呵……那就好了。”唐果笑道,总算还上一些人情……从此这结果的绿香珠草落户在皇帝身边了。太医们稀奇巴拉的研究了一番,一致认定那珠子是驻颜养身的绝品。皇帝办公、就寝的时候都放在一边。效果显著,皇帝瞧着年轻不少,他自己也觉出精力增长。

珠子里没有种子,即使有,也没谁敢把珠子捏碎取种子——除非是皇帝。太医们又和唐果探讨了一番养这草的经验,回去倒是也有专人对着草弹琴、唱歌、说话的。唐果特意叮嘱要开开心心,不可以对草发脾气,说自己平时都是那样做的,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说不定。——唐果前世看过相关报道,说植物也是有感情的。主人对它们好,它们长得就好。

日子久了,太医院里的百草果然长势喜人,竟有几株开花了。——唐果估计是这草原本就更通人气一些的关系。太医们大喜,却终究没有结果。虽然大喜之后是失望,但是那花也是养生极品,算是意外惊喜,比果终究是差了不少。此是后话。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

畅春园里的景致越发的好了。虽然皇帝准她去各处看景,不过唐果还是谨守那不多走的想法,除非皇帝命她跟随,否则绝不自己去逛。她自知对是是非非的应变能力不行,便立意远离,每日由孙九引着上下班,不当值时呆在屋里看书。偶尔和两位儿童小皇子去遛老虎。——也是自保的手段了。

这一日,天气晴好。皇帝带了唐果和小德子沿着丁香堤去逛景,说是疏散疏散。旁边有侍卫跟着。

唐果此时才大方仔细的看看这移步换景的皇家园林。虽然不懂得建筑学,也觉得典雅别致,流畅自然,让人瞧着喜欢。

几位皇女正坐在一亭子里讨论着什么,远远看到皇帝来了,都出来迎驾。

一番行礼问安之后,皇帝让女儿们跟着逛,说是多走走对身体好。皇女们自是遵从。

看得出来,皇女们没有什么和她们皇父相处的经验,都有点儿胆突突的,不敢说话。

唐果心里也有点儿为她们难过。她陆续听说了一些,这些皇女的情形倒和前世看过的电视机《金枝欲孽》里面如妃的小格格差不多。出生之后,就抱到公主所去由奶娘、嬷嬷们养着,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亲娘,见父亲就更不用说了。这次来到畅春园,和她们各自的母亲住得很近,却是意外之事了。

似乎男孩子也是一样,没看见哪个是养在娘娘身边的。

皇帝问道:“让你们自己去挑陪侍的宫女,可都挑了?”说的却是汉语。

“回汗阿玛的话,是。”最年长的那位皇六女答道。

。。第四十四章:宫女薛氏正看花的唐果听到皇帝的话,先是一愣,怎么没说本民族语言呢?……想起来了,皇子们是满、蒙、汉三语都学的,也都说得挺溜。这些皇女们好像有才学汉语的,可能皇帝是在锻炼她们说汉语的能力吧?

又听了那皇六女的回答,唐果在心里暗暗摇头,这就是皇家啊……女儿和父亲说话,怎么像俺这奴婢和主子回话呢?

大概皇帝也觉得气氛不理想,笑道:“挑好了?这次让你们自己去挑,都挑了什么样的,说出来让汗阿玛听听。”

还是那皇六女先答话:“回汗阿玛的话,女儿和妹妹们只是先看看,要和额娘商量之后才定的。女儿挑了两个,一个是内务府完颜家的三女……嗯,性子沉稳,女红也好。另一个是高家的长女,最是爽利,女儿喜欢她的性子。”看得出来,她放松了一些。

噢……都是内务府世家出身的人呢……唐果心道。她如今耳濡目染的也学到了不少。尤其是抬旗事件之后,唐果对这方面注意的比较多了。

宫女是从内务府包衣三旗里选出来的。这位皇六女选的两个玩伴,都是包衣奴才里面的大家族出来的姑娘。除了这完颜家、高家之外,曹家、索绰罗家、金家、乌尔吉家都是内务府世家,盘根错节,出了些高官的。唐果估计另外几位皇女也得从这些世家中选。

又在心里替“原装”的那位不值——唐家虽然也是入关之前就跟随了满人主子,但是根基浅多了,到了唐富这一代,老底基本丢光了。他的那个后老婆好像是姓金的,家里有些实力,可是总体来说,跟这些大家族差得远了,倒是得瑟得欢。生生的把大女儿逼死了,如今又送进一个来。

再就是抬旗,根据唐果的了解,抬旗可没那么容易。这也是唐果觉得欠皇帝很多人情的原因之一。据说一般是包衣旗抬入汉军旗,汉军旗抬入满洲旗,一步一步来。好像包衣奴才做到一品还是二品官才可以抬入汉军旗,直接进满洲旗的很少。

和唐果的新父亲唐英轩一样由汉人直接进入满洲上三旗的,这次倒是有好几个——都是清俄战争中事迹突出的功臣烈士,在民间也极受敬仰。

如此一来,唐果在律法上完全摆脱了唐富一家。按照新的旗籍,唐果目前身份证明上的姓氏是“唐佳”,昭武都尉唐英轩之女。

唐果有了这样添彩的家世,身份上高出许多。她没注意都能发现与以前不同,可见多明显了。

虽然唐果对这些不在意,但是她身处势力之地,外有虎狼“亲戚”,新旗籍是很好的护身符。不由得她不感激皇帝。

现在,唐富一家在她面前,只是奴才而已。——除非唐果自己软弱到极点,否则唐富想要拿住她,那是绝无可能。这就是苏全替她高兴的原因了。

心里正想着,唐果听到一个比较稚嫩的声音说道:“……内务府帑银行商薛家的女儿很端庄美丽,也很稳重大方,女儿暂时选了她。”

内务府帑银行商薛家?有点儿耳熟啊……呵呵,薛宝钗她们家好像就这么叫的?

唐果看过去,是皇十三女。

“内务府帑银行商薛家?”皇帝重复了一次。

小德子忙道:“回陛下的话,这个薛家是紫薇舍人薛茂之后。”

“哦。”皇帝表示知道了。

唐果却在佩服小德子,在皇帝身边的人就是厉害啊!顾问行、梁九功不用说了,这个小德子也越来越得皇帝的喜欢了,还有个魏珠也很知情识趣的样子。好像离皇帝近的这些人里……棒槌就我一个……咳咳咳……俺还是躲远点吧。

等等!刚才小德子说啥?紫薇舍人?薛茂?

……薛茂是谁不知道,但是紫薇舍人……好像红楼梦里也是这么写的……俺那高中历史老师是个红楼迷,她说过,在唐朝“紫微”舍人就是中书舍人,是高官呢。但是到了《红楼梦》里,就写作“紫薇舍人”了,官职也低了很多,好像就是个写文书的……薛宝钗她们家说是紫薇舍人之后,并不能抬高多少身价,倒好像是表示自己家也有点儿文化气的意思……小德子说的这个紫薇舍人薛茂之后,是哪个“紫薇”呢?不会是那个薛家吧?皇十三女说他家的女儿很端庄美丽,也很稳重大方……倒有点儿像那薛宝钗……唐果不淡定了。

不会还有红楼的事吧?难道俺在书里?之前那个胡惟庸我就觉得耳熟了……可不是和《红楼梦》里那个“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的胡惟庸同名么!

而且,宫里还有个贤嫔贾氏……不知她身边有没有个抱琴…………去!

你当人家是书中人,殊不知你自己也许是别人的书中人呢!

即使是前世生活的世界,也未必不是在异世人类的书中……干嘛总是把自己当成实的,把别人当成虚的呢?

虚虚实实……真的很难说得清的!

唉!绕得我自己都要晕了。

管他什么虚实,且活在眼下。

眼下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是!再说,你只不过是听个皇商薛家和胡惟庸罢了!天下间相同相似的东西多了……就算有红楼的事又能怎么样?你不是正好看看八十回之后是啥……呵呵,再说了,曹雪芹先生写的那个《红楼梦》本来就遮遮掩掩的,很多事情都不说清楚,也许世界上真的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也说不定,只不过他写得隐晦不真实罢了!正好瞧瞧!

所以……这还是件好事!

呵呵呵呵……看戏!

整理好思绪,唐果接着看景兼听戏。可惜,在她进行思想斗争这功夫,人家都说完了。因皇九女刚病好没几天,体力不支,皇帝放几位皇女去各找各妈了。

只剩下看景了,唐果稍微遗憾了一下。

春天的畅春园真的很好看哪!很快她就专注于周遭的景色了。

哇!桃花!大片的桃花!

不是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么?现在也快四月了,这里的桃花还这么茂盛呢!

咦?还要上船?

……俺从来没有坐过船啊!旱鸭子一只……唐果有点儿怯场了,她两辈子加一起,最多在陆地上厉害一下,上船?看水就眼晕……“果儿?”

“啊?……奴婢在!”唐果赶紧答应一声,走过去了。

……也没怎么样嘛!哈哈哈哈……生命在于尝试!

啊!葡萄!

我说……这是哪里啊?

作为一个中级以下的路痴,唐果虽然还能从太阳的位置判断一下方向,但是也只剩下这点儿认知了。

还有东西可以吃?!真是美妙的旅程啊!

吃着新采来的葡萄,唐果把晕水、方位、地点什么的全抛到岸上了。

嗯……葡萄好好吃……现在葡萄就成熟了?这么早啊?我上辈子都是秋天才能吃到葡萄,自己在院子里栽的……“果儿这是笑什么呢?”皇帝问道。

“呵呵,回陛下的话,美景、美食,多让人开心的事啊!”唐果道。

皇帝也笑了,“原本不觉得,你这么一说,倒是有点儿意思。”

原本不觉得?皇帝,你一定是逛多了……太不惜福了!这是不行的!会失去很多快乐!唐果腹议道,这些话是绝对不能说出来滴!

皇帝看她的表情,微笑问道:“果儿腹议了些什么啊?说来朕听听!”

……“回陛下的话,奴婢只是想……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所以呢……每天里的人啊、物啊都是新的,跟以往任何时候都不一样。嗯,应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这条河,今天泛舟河上,是这个样子,明天再来呢……仍然是这条河,可又不是同一条河了,水不是今天的水,土也不全是今天的土……谁也不能两次泛舟在同一条河上的!今儿看过的景儿,明儿再看,就是另一番景色了……呃……陛下恕罪!奴婢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说些什么了……”

唐果大汗,这个,我说明白了没有啊?又不能直说“皇帝你看得多了不珍惜,俺这个土包子进皇家园林看啥都新鲜……”

嗐!只好用“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来瞎掰了。

“时移事易,要珍惜眼下……果儿是这个意思吧?”皇帝笑道。

哇!!不愧是皇帝!我废话半天,人家九个字就解决!高人!牛人!强人啊!

皇帝看唐果那一脸郁闷加佩服,笑得更欢畅了:“看来朕猜对了。”

唐果猛点头,您老人家厉害!

皇帝龙颜大悦。

游园以皆大欢喜落幕。

唐果又得了一篮子葡萄和樱桃,美滋滋回去午休了。

因为比较关心那薛家的女儿是不是薛宝钗,唐果对皇女们选陪侍这件事多上了点儿心。可惜一直没啥风吹草动。

后来听孙九无意中说起,宫女集训还有两三个月才能结束呢,唐果又惊讶一把,咋回事?俺记得“原装”的那一届就训了俩月……难道有啥说道?

。。第四十五章:心如深海唐果问了孙九,才知道宫女集训的时间一般在三到六个月之间,有弹性的,和受训那批人的素质也有关。至于“原装”的那一届,整体学得比较快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之前放出了一大批宫女,宫里缺人手,所以尽快上岗了。反正,小宫女初来乍到,也是要跟着资历深的“姑姑”们的。

唐果暗念一声“侥幸”!不然再训下去,俺这“天外来客”非露馅不可……既然一时半会儿还不能确定人家是否入选,唐果也就不太注意这个事了。

本来打听一下那姑娘的名字、家庭状况什么的对于唐果来说不是难事,或者探听一下贾氏贤嫔是不是荣国公之后也做得到。不过唐果以不惹事为上,好奇心什么的,先放着吧。低调最要紧!

四月初二,京城一带方圆百里下了今春第一场雨。北方各地也陆续开始下雨。

京城的雨下得很大,持续了一天多。

之前一春天不下雨,皇帝甚为忧虑,此时才放下点儿心——据说是谚语有云:“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意思是说,如果初二下雨,半个月都不会有好天气。此次大雨,正是在初二,若是再下半个月,可不正好能缓解旱情?

别说,这谚语还真准,之后的半个月,连一个整个的晴天都没有,阴天、下雨、再阴天……绵延到四月十七,雨才算是停了。各地奏报都说旱情解除或缓解了。皇帝的心情一日比一日好。

唐果估计,这个时代还没有“厄尔尼诺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