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帕子弄湿后,先将岚儿的小脸擦了一遍后再将自己的脸擦了擦,两人又合力解决了三根番薯后,苏素便扶着桌子下了**。
地上是黄土,头顶的屋顶大大小小破了不知道多少个洞,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一张桌子和一张大**,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土炕,就是有点破而已。
走出了房门,苏素便直奔厨房了,只见黑乎乎的小厨房里只有一只大锅,几只破旧的碗放在了灶上,篮子里一棵菜都没见着,米缸里只剩一点点的糙米。
苏素有点难以接受地坐在树下发呆了,虽然她早就知道家里穷了,可是她没想到家里是这样穷的,如果她再不想办法,别说过冬了,连这个月她们都熬不过去了。
苏青岚见苏素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刚刚因为阿娘给他洗脸而升起的喜悦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他小心地打量着苏素的脸色,紧咬着嘴唇,鼓起勇气走到她身旁,目光坚定地说道:“阿娘放心,岚儿能养活阿娘的!”
“傻孩子,这些事交给阿娘就好了。”
将瘦弱的身子再次抱入怀中,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刚刚的失落感和无力感早丢到九天云外了,她现在有孩子了,她一定能给孩子过上好生活的,不能在这里自怨自艾浪费时间了。
苏素跑入房间,将**下的箱子拖了出来,吹吹了上头的吹尘,小心地将里面一个小布包拿了出来。
打开布包,果然是一双金耳环!
苏素虽然不忍将原主阿娘留下的遗物当掉,她知道原主非常爱她的阿娘,所以即使是穷困潦倒成这幅摸样,她也没舍得将耳环拿出来,但是现在实在没办法了,以后等她手头上有钱了,她一定将耳环赎回来了!
打定主意后,苏素便走出了房门,拉着趴在门边偷看自己的苏青岚往门外走去,直直地走向旁边的一个院落里。
一个满头花白的老太太坐在院子里做着绣活,此时抬头望着来人,慈祥的脸上掠过一丝诧异。
苏素上前打招呼笑道:“阿婆。”
“哎,是阿素啊。”
王阿婆见苏素牵着苏青岚,而且脸上也没有了往日的苦愁,而是笑意盈盈的,原本失去光彩的眼里充满了朝气,心中不免惊讶了几分。
原以为昨日被赵氏这么一闹,按照苏素原本多愁善感的性子,怕是要伤心上几天,不过看她今日的模样,倒是与平日有很大差别。
刚想开口宽慰几句,可是又怕苏素多想,一时间不知说些什么好,又将目光落在苏素身旁的苏青岚身上,心中更是诧异了几分,她与苏素邻居多年,当然知道苏素对苏青岚是什么态度的了,平日里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苏青岚的苏素,竟牵着苏青岚!
王阿婆浑浊的眼球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慈祥地笑了起来,怕是经历过昨日的那一幕,苏素懂得岚儿的好了。
苏素看着日头渐高,也不跟阿婆客套,“阿婆,我想去一趟县里,能不能麻烦你照看一下岚儿?”
虽然王阿婆是独居,但是她知道婆婆对岚儿是真心疼爱的,平常岚儿吃不饱或者受气被打了,都是阿婆在照顾他。
王阿婆笑道:“去吧,你就放心吧,老婆子一定帮你好好照看岚儿。”
“嗯,麻烦阿婆了。”
向阿婆道谢后,便蹲下身子嘱咐道:“岚儿乖乖地在阿婆这里等阿娘,阿娘回来给岚儿带好吃的。”
苏青岚紧紧地拽着苏素,眼里全是不舍,他害怕一放手,这个温柔爱笑的阿娘便会消失了,但是又害怕阿娘生气,只能听话地放了手。
直到苏素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他才回到阿婆身旁乖巧地坐着。
王阿婆见苏青岚的模样,便也知道苏素待他比往常要好上一点,心中是又喜又涩的,这么乖巧的一个孩子,哪有人不爱的。
第五章 县里
第五章 县里
走在大路上,村子里有不少人对苏素是指指点点的,有人更是大声的议论着,不过苏素心里满是其他事情,倒也不在意这些,只是按照记忆中的路线,马不停蹄地朝着县里赶去。
路边上金黄黄的水稻随风摇晃,似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一边走着一边打量着路旁的植物,有之前前世熟悉的,也有没见过的,不过大多数农作物还是与前世的一般,玉米、辣椒和大豆之类的。
她前世因是农学院植保专业毕业的,对得最多的则是田里的农作物,别人实习是去风景区里旅游,她们就是到田里与作物打交道,学着学着都有职业病了,有时候到某些风景区或者公园里,别人都是看那些美丽好看的植物,她们则是找那些有病萎蔫的植物。
不过此时可不是职业病发作的时候,她摇了摇头,不再看那些病态的植物,而是专心地赶路了。
因着之前家里也算富裕,原主可没少去县里,所以经过一个时辰的路程,苏素还是很顺利地来到了县里,不过身体还是虚弱了些,路上走走停停的,还是浪费了不少时间。
县里的人果然要比村里的人多上许多,吵闹声充斥着整条街道。
走到当铺里,苏素将捂得紧紧的耳环拿了出来放在了桌子上,眼中带着些殷切,“掌柜,我要当了这个。”
肥头大耳的掌柜拿起来瞧了瞧,随意道:“半吊钱。”
苏素明知耳环不止这钱,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签了当票,拿了五百钱走出了店铺。
只有半吊钱,能买什么呢?
望着街上林立的店铺,苏素有点出神了,家里要置办的物件实在太多,不过当务之急先是解决温饱问题吧。
走进了米铺里,苏素望着那些白花花的大米,眼中露出浓浓的渴望,肚子里都是咕噜咕噜地作响了。
店里的小二见她衣衫破旧,面容发黄,便知她是穷苦人家的人,语气不善道:“你要什么?”
无视了小二语气中的不屑,苏素忙说道:“我要半斤白面。”
早在前世,这种眼神,这种语气,她早就见过无数次,心早就不是易碎的玻璃心了。
“二百文钱。”
接过苏素的钱,才将打包好的白面交到她的手里。
走出米店前,苏素又不舍地望了一眼那大米,为了那白花花的大米,她一定要用心赚钱才行。
又买了些油、盐和一些调料,买了五个鸡蛋,花去了二百文钱。
见还剩下两百文,苏素便来到了猪肉摊上,摊上只有几块黑红黑红的猪肉,摊主和善地笑道:“大嫂可是要买猪肉?”
苏素连忙摇头,虽然她也很想买,但是却没有那经济能力啊。
“大婶可有猪骨头和内脏?”
摊主大婶疑惑道:“骨头是有,不过内脏被我全扔了,你要的话我送给你吧,反正那东西不值钱。”
“谢谢大婶。”
虽然没了内脏,不过能免费捞到猪骨头,苏素已经很开心了,省下钱她能买点其他东西。
狠了狠心,花了二十文钱买了三个包子。
抬头望着日渐高升的太阳,苏素顾不上头晕肚子饿了,马上又往家里赶。
她怕岚儿见她出来这么久了还没回去会害怕,心一急,步伐更是快上了一些。
不过半路上,她竟然很幸运地遇到了同村人的牛车。
众人朝里面挤了挤,给苏素挤出了一个位置,苏素很是感激地道谢了,不过农村里人都淳朴老实,更是老实健谈。
车上的大嫂子爽朗地打着招呼,“苏大嫂今天怎么来县城了?”
苏素笑了笑,解释道:“家里没粮食了,所以去县里买了些。”
大家都是同村的,苏素家里的处境大家都是知道些的,家里没有个干活的男人,自己的身子又是病弱,那环境实在是差得不能再差了。
一时间,车上的大嫂子小媳妇对苏素又是同情又是安慰的,苏素则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之前苏素的性子闷,不喜出门,她阿爹死后,性子更是阴晴不定了,没人敢去她家,只能是偶尔接济一下苏青岚罢了。
不过现在见她不像以前一样躲着人了,脸上全是笑意,清秀的模样很是和善,大家便对苏素喜欢起来了。
谢过了赶车人和车上的人后,苏素便朝王阿婆的家里赶去了。
第六章 捉鱼
第六章 捉鱼
果然,一转路口,便看到了那小小的身子蹲在那树下,出神地望着前方了。
“阿娘!”
兴奋地来到了苏素的身旁,一张被晒得通红的小脸全是笑意。
“岚儿可晒着了?”苏素真的觉得那一刻心都软下来了,轻轻地替岚儿擦去头上的细汗。
“没有。”
王阿婆闻言也走了出来,和蔼道:“终于回来了,岚儿可是坐了一早上望着呢,吃了吗?”
牵着苏青岚来到了王阿婆的院子里,苏素便将手中的包子拿了出来了,笑道:“没呢,阿婆吃个包子吧。”
王阿婆连忙摆手拒绝道:“阿婆做饭了,你留着吧,先过来吃饭吧。”
苏素却将包子塞到王阿婆手里,“我和岚儿都有一个,婆婆别推辞了。”
“可是……”
王阿婆是知道苏素家的环境的,说什么都不肯要,最后还是苏素说了,如果她不要这个包子,那她和岚儿是再也不敢来她院子了,迫不得已才将包子收下了。
王阿婆家里的环境也不好,午餐只是一个青菜和几个硬邦邦的窝头。
不过这可是苏青岚吃过最好的一顿饭了,因为这是阿娘陪着他吃的第一顿饭,还有包子吃,真好。
脸上眼里的笑就没停过,和平常那怯怯的小人儿相差甚远。
苏素看了又是一顿心酸。
吃过中午饭后,苏素便带着苏青岚回家了,推开木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颗大大的木兰树,绿叶葱葱,在阳光下嫩绿得好看,而在院中就是一口水井。
典型的农家小院,一米八的围墙围着,还是比较安全的。
苏素打水将那黑漆漆的大锅洗了一遍又一遍,又将篮子中的猪骨头拿了出来冲洗了一遍,打水放入骨头,随即开始生火,苏青岚非常懂事地将收集来的柴火递给了苏素,熊熊大火很快就燃起了。
红红的火光将大小两张脸照得通红,苏青岚小心翼翼地靠在了苏素的身上,见苏素没有一点抗拒生气的表情,又开始傻笑起来了,他就知道阿娘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推开他……
苏素将苏青岚的小动作都收入了眼底,笑着摇了摇头,傻孩子。
原本是想哄他入睡的,但是他怎么都不肯离开苏素,苏素只好牵着他的手来到屋后的池塘。
这个池塘是阿爹挖下的,面积有她们的小院子那么大,不过待阿爹过世后,苏素便没有来过了。
因为现在已经入秋了,荷花已经没有了,荷叶都枯萎干枯,一片萧条的模样。
清澈的水里偶尔滑过几条肥美的大鱼,惹得苏素是一阵欢喜,拿出从屋内里搜出来的渔网,苏素便开始捞起来鱼来。
她是知道池塘里有肥美肉鲜的大鱼才会买了那些调料,她得开始她的创业之旅了。
身子虽然孱弱,但是却非常灵活,原主之前可是捕鱼的高手呢,不一会儿,五条成人胳膊大小的鲜鱼便被放到了木盆里了。
原主之前虽然穷困了好长一段时间还能撑下去,都是这个鱼塘的功劳,村里人心善,也知道苏家鱼塘里的鱼特别的肥美,便也爱到她家来买鱼,这也算是帮苏素维持了生计了。
苏青岚蹲在木盆旁饶有兴趣地盯着不停游动的大鱼,白皙的小脸上全是天真烂漫。
苏素端着木盆回到了院子里,分出了一条最大的鱼到另外一个木盆里:“岚儿,将鱼送到婆婆家,一定要让婆婆收下,知道吗?”
“恩恩。”
苏青岚闻言也不玩鱼了,马上端着木盆便朝着王阿婆的院子跑去。
“傻孩子慢点。”
看着那张充满童真的脸,苏素总觉得心底一片柔软,和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感。
转过头看了看在盆中噗通的鱼儿,苏素更是喜得眉上心头了,马上从盆里捞出一条鱼,杀鱼去鳞,剥皮去内脏。
虽然很血腥,但是上辈子苏素一个孤儿,早早就已经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别说杀鱼了,杀鸡杀鸭的都不在话下。
动作利落迅速,等苏青岚回来时,苏素已经宰了两条鱼了。
苏青岚回来见到自家阿娘认真的模样,也不打扰她,而是乖乖地坐到一旁看着苏素。
宰鱼不麻烦,但是剔骨很麻烦。
两条鱼,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将鱼骨全部剔除干净。
看着眼前鲜嫩的鱼肉,苏素满足地擦了擦汗,又瞧了瞧身旁的苏青岚,高兴道:“阿娘给岚儿做好吃的,好不好?”
“好,阿娘做好吃的。”
纯真的大眼里满是期待,更是让苏素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第七章 鱼丸
第七章 鱼丸
将鱼肉用菜刀彻底地来回剁碎,来来回回地挥动着手中的菜刀,苏素手臂早就酸软不已,额头上也满是大汗了,不过直到将鱼肉变成了鱼泥才停下手来歇了歇。
将备好的面粉、鸡蛋清液、姜汁、川盐与鱼泥一同拌匀,随即放在一旁。
一打开锅盖,那股浓郁的骨汤香味就飘了出来,馋的岚儿那只小馋猫口水直流,苏素将从菜园子里摘下来的葱花切碎,放入到骨头汤中,再加些盐,一锅不算很正宗的骨头汤出锅了。
迫不及待地将锅中的浓浓的骨头汤舀了出来,和岚儿一人一个碗喝得起劲呢。
“好香……”
苏青岚将一大碗汤喝下肚子之后,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
苏素笑了笑,杏眼里全是满足,“喜欢就多喝点,这汤补钙。”
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补钙,但是阿娘说的总是对的,苏青岚又喝了一大碗才停下来了。
“送一碗汤过去给婆婆,小心点,别烫着了。”
用另外一个大碗盛了一碗,放在篮子中,嘱咐道:“等一会儿就回来,阿娘做了好吃的呢。”
“恩恩。”
白皙的小脸上因为喜悦而染上了两朵红晕,原本精雕玉琢般的小脸更显精致了,小孩子心思单纯,他第一喜欢的是阿娘,第二喜欢的便是王阿婆,阿婆对他好,现在他有好吃的了,也请阿婆吃。
揭开了饭锅,看着那剩下一大半的浓汤,苏素思索了一下后便拿过一旁的鱼泥,洗净手后一颗一颗将鱼泥挤成了鱼丸,全放入浓汤里面煮熟了。
闻着越发香浓的汤和那一颗颗白嫩嫩的鱼丸,苏素整颗心都紧张起来了,在现实时她最喜欢的便是自己动手做鱼丸,没有鱼肉的腥味,又爽口弹牙,光吃鱼丸她都可以不用吃饭了。
来到这里后,想起了那一片的荷塘,她便想着既然鱼香肉嫩,为什么不将鱼肉成鱼丸呢?说不定还能赚上一呢。
今天她早上粗略地打听了一下,县里面是没有鱼丸这种东西的,那她的鱼丸便能占着头一份,即使是以后别人跟风也起鱼丸来了,她也早就想好了对策了。
将熟透了的鱼丸盛入了碗中后,苏素便将灶里的火熄灭了,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等着岚儿。
清风微抚,闭上眼听着树叶沙沙的响声,苏素便觉得浑身舒畅。
这种闲适的日子更是惬意,虽然比不上上辈子的吃好住好,但是相对于上辈子一个人的孤单和工作上的烦恼,这种简单而快活的日子,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院门被打开了,苏青岚牵着王阿婆进门了,“阿娘,我们回来了。”
苏素连忙上前扶着王阿婆,打着招呼道:“阿婆来了。”
王阿婆握着苏素的手,高兴道:“老婆子喝了你汤,怎么能不来谢一番呢?”
“阿婆说笑了,这汤不值什么,就是骨头汤。”苏素随即低头瞧了瞧苏青岚,感激道:“之前是我不懂事,劳婆婆费心照顾岚儿了。”
王阿婆欣慰道:“你懂得这样想就好了,岚儿是个好孩子,招人疼,以前的事过去了就算了,不过以后你可得好好对他。”
“一定一定。”
苏素将王阿婆引到石桌旁坐下,取了一对干净的筷子,笑道:“阿婆,这是我今天琢磨的吃食,您吃吃看。”
望着碗中圆滚滚的丸子,王阿婆新奇地夹起了一颗,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只觉一阵骨头汤的香味传来了,一口咬下去,鲜嫩弹牙,那满满的肉香味充斥着整个口腔,滑嫩好吃,真是让人爱不释口。
吃下一个后,王阿婆一脸惊喜道:“这是什么,真好吃,我老婆子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听到阿婆肯定的赞赏,苏素紧张的脸上终于又有了笑容了,连忙夹了一颗放入苏青岚的碗里,解释道:“这是鱼肉,能吃得出吗?”
“鱼肉啊,做的竟没有一点点腥味,真是好东西。”
王阿婆慈爱地望着对面的苏素,只见她平日的忧愁不见了,脸上尽是淡然的笑容,就连那愁苦的眉眼间也全是笑意,仿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温和爱笑了。
苏素忙将鱼丸放入阿婆碗中:“阿婆喜欢便多吃点,我做了好多呢。”
王阿婆又推辞了,“这是你做的吃食,阿婆怎么能多吃呢,你和岚儿多吃点吧。”
苏青岚此时也抬起头,大口地嚼着嘴中的鱼丸,笑道:“阿婆也吃,好吃。”
“傻孩子。”王阿婆摸了摸他的发顶,眼眸里全是和蔼。
苏素装作忧愁的模样:“阿婆,我打算明天到县里摆鱼丸,可是家里并没有小炉子,原本是想借您家的炉子的,但是您现在又不肯吃我的鱼丸,我都不好意思开口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