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姑娘实在是找死,单是想讹郭丰就算了。还说什么王爷外出,王妃如此,这不是要编派苏锦秋和郭丰,真是打死都不亏。
贾氏看元老太爷也管不住,身体一软直接倒地元老太爷怀里,害怕是一部分,再也是担心她会被揪出去打。嘴里求饶喊着:“姑娘年幼,还是小孩子,只是不小心说错话了,求王妃大量。”
苏锦秋面色平静,道:“小孩子就可以随便乱说话了吗?若是这样也行,这王府里还有什么规矩可言,随便什么人都敢如此顶撞与我,我又要如何立足。”
第97章
掌嘴小内侍打的卖力;几下之后贾姑娘的脸就成了猪头。两个婆子按着的贾太太;待遇也不比贾姑娘好哪里去;两个婆子又是掐又是拧;没一会就叫喊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呜咽痛哭着。
贾氏人倒在元老太爷怀里;自身是安全了,但看到娘家人被打成这样。虽然不敢自己求情,却是一直紧拉着元老太爷;示意他给自己出头。
元老太爷被娇妻拉扯着;下人们越打越狠,打死打惨虽然不至于;但这顿皮肉之苦就有得受了。道:“小孩子不懂事;教训几下就完了,都是亲戚,何必如此。”
苏锦秋神情淡然,对元老太爷的话完全没有反应,神情依旧平静。
倒是魏公公听到元老太爷还说胡话,大声呵斥道:“打,使劲打。”
元老太爷再是傻缺也知道他的话不好使,便连连给元祈笙使眼色。元祈笙却没有接收到,他的目光一直在苏锦秋身上打转。
主人责罚下人是常事,但绝大多数都是拉到角门上打。虐待自己的同类,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与心不忍,就像此时的穆六娘,下意识的低下头,不去看这种场面。再不然就是报复性,冤家对头,打人出气。这种时候,打人那方脸上多数会出现解气的神情,就像魏公公,喝令使劲打,大有打死打残的意思。
唯独苏锦秋却是神情平淡,好像对眼前的一切都没有反应。既不像穆六娘觉得不忍,也不像魏公公那样解气,只是淡定围观。贾姑娘污她与郭长史有染,她没有反应。魏公公下令掌嘴,她仍然没有反应。
或者说这一切在她看来都是小事情,根本就不值得她有什么情绪反应。
“小二……”
元老太爷喊了出来,使眼色完全没用,只得用喊的。
元祈笙的目光终于看向元老太爷,却是一副不解的模样。不是不懂,只是他能做什么,向苏锦秋求情吗?他不觉得他有这个脸面。
“你倒是说话啊。”元老太爷气的直哆嗦,以前只是儿子不听话,现在连元祈笙都不听他的话了,这种时候竟然装傻充愣。
元祈笙傻傻问:“祖父有何吩咐?”
贾氏抓着元老太爷的衣服,哭泣道:“老太爷不用为难,小二从来没有把我这个祖母放在眼里,我都习惯了。”
元祈笙站起身来,打着官腔道:“老太太这话太重,我当不起。若是有哪里失礼之处,还请老太太指正教训。”
“你……”贾氏心中更恨,贾姑娘和贾太太都快被打残了,元祈笙还在这里给她打官腔,实在是可恶至极。
苏锦秋看了一会,不自觉打了一个哈欠,中午没睡觉,精神是不大好。看贾姑娘和贾太太己叫不出来了,便挥手叫停。
动手的小内侍和婆子们立即停了下来,贾家母女直接瘫在地上。只是动手打,没用道具,都是皮肉伤,最严重就是贾姑娘也就是掉了一颗牙。
苏锦秋淡淡然道:“王府不是市井乡野,由不得人胡言乱语。祸从口出,挨了这么一顿,若是能长个记性,也是你们的造化。”
贾姑娘和贾太太皆瘫在地上,早就被打懵了,对苏锦秋的话也是似懂非懂,怔怔的不知道如何回答。
魏公公厉害道:“王妃教训,还不快谢恩,还想挨打不成。”
“挨打”两个字让贾姑娘和贾太太打了个冷颤,强撑着从地上爬起来,向苏锦秋磕头,嘴里喃喃自语的说着:“谢……王妃恩典。”
“去吧,以后别在我面前晃荡。”苏锦秋说着。
听得这句,贾氏忙命丫头把贾姑娘和贾太太扶起来,两个丫头掺着一个,赶紧走了。
苏锦秋打轻轻打了个哈欠,站起身道:“我有些累了,要回屋歇歇,老太爷,二爷自便。”
说完这句苏锦秋转身去了,穆六娘连忙起身,朝元老太爷,元祈笙见了礼,也紧跟着走了。
今天的事情实在让穆六娘开了眼,不管是贾家人的奇葩,还是苏锦秋的处理方式。她突然觉得她对苏锦秋的了解有一定的误差,苏锦秋的心思比她想像中的要复杂得多。
凉亭空了,只剩下元老太爷,贾氏和元祈笙。
元老太爷憋了满肚子的火,先朝元祈笙喷了出来:“装什么傻,充什么愣。你跟你爹是不是以为我老了,管不了你们,你们一个两个竟然骑到我头上来。你们给我等着,等晚上你爹回来,我好好跟你们算算帐。”
元祈笙被骂的一脸无奈,忍不住分辩道:“贾姑娘胡言乱语冲撞王妃,王妃责罚她,岂有我求情的余地。说来也是贾姑娘运气好,若是王爷在家,只怕要乱棍打死了。”
元老太爷行事是一天比一天糊涂,从来都是贾氏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就贾姑娘那样的行事,求情都张不开嘴。苏锦秋也算大度的,不然直接打死,谁敢到她面前讲理。
“小畜生,竟然敢跟我顶嘴了。”元老太爷听到元祈笙分辩,越发的气恼,伸手就要打他。
他虽然也觉得贾姑娘行事失当,不过他是祖父,让孙子干事都叫不动,他心里早存了火。尤其又想到现今的住处,那是一肚子火没处发,恨不得把眼前的元祈笙一脚踹飞。
元祈笙何其警觉,看元老太爷伸手要打,脚底抹油顿时溜了。
元老太爷气恼不过,本要去追,贾氏却是伸手拉住他,哭道:“老太爷莫要追,万一磕了摔了,这可如何是好。”
元老太爷听得一声长叹,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年龄,六十几岁的人了,就是看起来精神还好,体能也完全不行。想追着孙子打,根本不现实。
贾氏扶着他往偏院走,边走边抹泪道:“都是我不好,有这样的娘家,给老太爷丢脸了。”
“这……这也不怪你。”元老太爷说着,贾氏侍候他这些年,可谓是尽心尽力,娘家人不好,与她确实无关。更何况贾家穷困,她想照应娘家人,也可以理解。
贾氏顿时哭的更痛了,道:“是我不好,是我命苦啊……”
元老太爷马上挺起腰杆道:“有我呢,还有禧儿,总是有依靠的。”
元俊卿是继子,元俊禧却是亲生的,将来肯定会好好孝顺贾氏。
提到元俊禧,贾氏泪掉的更凶,却含泪不语,只是扶着元老太爷回屋。
夫妻俩一路扶持回到偏院,不等进门,里头就传来内侍呵斥之声:“赶紧收拾东西滚蛋,也不瞅瞅这是哪里,顶撞了贵人,竟然还想住下去,还做着春秋大梦呢。”
贾氏听得一惊,她本以为打一顿都完了,苏锦秋当时也没说要赶人,怎么这时候小内侍冲过来赶人了。
进到院里,只见两个大点的内侍骂着人,还有四个小的,却是在往外扔东西。至于扶回来的贾姑娘和贾太太也被拉到院中,还有贾家家眷,统统被从房中赶出来,东西也被往外丢着。
“这是做什么呢!”元老太爷一声怒喝。
内侍们看他一眼,却是无视的表情,领头的那个走过来,道:“奴才奉魏公公之命,送贾家离开王府,得罪之处请老太爷见谅。”
嘴上如此说着,语气却没有丝毫的敬重,喝着小内侍们道:“还站着做什么吗,还不快让他们滚蛋,小崽子们,晚上不想吃饭了。”
贾姑娘看到贾氏过来,连忙就要扑上来,哭喊着道:“姑奶奶,我知错了,我不走,我不走……”
小内侍上前把她拉开了,嘲讽笑着道:“这可不得你们了,快滚。”
说着就推搡着贾姑娘往外头走。
贾氏看到这样的情况,脸色惨白惨白的,身体一软,直接晕在元老太爷怀里。
元老太爷伸手抱住她,也顾不上贾家人,喊着道:“快叫大夫,叫大夫来……”
偏院彻底乱起来,再没人管贾家人,内侍们活干得很利落,偏院旁边就是后门,没一会就把贾家几口全部赶出去。
偏院正房里,不等大夫过来,几个婆子又是掐人中,又是搭毛巾,贾氏总算是悠悠转醒了。元老太爷一脸担忧的床边坐着,贾氏看着他,泪流满面地道:“老太爷,老太爷……你一定要照顾我们娘俩啊。”
“你放心,放心。”元老太爷焦躁说着,此时心里也是没有底。
贾氏让丫头扶着她坐起来身,又对婆子们挥挥手,下人们都退下了,贾氏哭泣道:“老太爷,有件事是我逾越了,但到这种时候,我不得不说,定城侯府的爵位,你就做主给禧儿,好歹给我们娘俩留个容身之地。”
第98章
元俊卿的身份很多;目前最大的名头;元凤的父亲;伸延一点是含山驸马。再者就是宗人令;全部跟皇家沾边。以至于许多人都把定远侯府的爵位忘了;儿子都成亲王了;自己的宗人令当的风声水起,谁还会记得他还是定城侯。
就连元老太爷这个亲爹,要不是贾氏提起来;他都快把这事忘记。祖宗传下来的爵位;因元俊卿尚公主得以延续,也因为如此;元老太爷早在元俊卿成亲之初;就把爵位传给他。
“给禧儿?”元老太爷愣了一下神。
他虽然喜欢后妻幼子,打算把自己的私房全部给他们,但爵位传承,从来都是传长房的,长房那么多儿孙,传给幼子……实在说不过去。更何况此时爵位在元俊卿身上,让他不传儿子传弟弟,只怕他也不会答应。
贾氏抹泪道:“老太爷想,定城侯府的爵位只能再传一代,传嫡传长是该传元大爷。但元大爷……他都是亲王了,如何会把小小的侯爵放在心上。”
爵位世袭是有代数的,元俊卿是倒数第二代,再传一代就要削爵。要是能无限传,那肯定是元凤的,谁也不会跟他争。就算他现在是亲王看不上,将来还可以传给没分到爵位的儿子们。现在只能传一代,元凤亲王之尊,如何会把侯爵放在眼里。
“话是如此说。”元老太爷觉得有理,元凤是不太可能把侯府放在眼里。却不由的道:“长房孙子许多……”
除了元凤这个看不上侯府爵位的嫡长子外,还有元祈笙这个优秀庶子,更不用说下头还有一群庶子们。
“嫡庶有别,禧儿可是嫡出。”贾氏急切的说着。
她特意打听过,爵位传承向来是先嫡后庶,只要还有一个嫡出,就没庶出什么事。若是元凤放弃,元俊禧作为嫡出叔叔承爵的概率比元祈笙这个庶子大。
当然此事要办成,还要得到全府上下的通过。最大的障碍是元俊卿,这个继子手段心眼都有,但她也有天然的优势,元老太爷是元俊卿的亲爹。只要把元老太爷说动,有了这个心思,事情好办得多。杵逆不孝,元俊卿外头再风声水起,他也担不起这个罪名。
元老太爷面色为难,犹豫着道:“现在爵位在老大身上,总要听他的意思。”
“老太爷……”贾氏哭了出来,半倚半靠元老太爷怀里,道:“大老爷是嫡长子,又是爵爷,我绝不敢有丝毫争抢之心。但老太爷也知道,大老爷官做得好,那样的有出息,置下万贯家财。儿子再多,肯定都有着落,再有王爷兄长在,什么样的官职找不着。而我和禧儿……”
说到这里贾氏哭的更厉害,手紧紧抓着元老太爷的衣襟,泪眼朦胧的看着元老太爷道:“今天的事……实在让我害怕,说句不听听的,老太爷还在我身边给我撑腰,我娘家人就被那样对待。若是哪天……我和禧儿只怕要被扫地出门,再无容身之处。”
元老太爷听得满心伤感,沉默不语。
要是其他时候贾氏这么说,他可能还以为贾氏想多了。但想想今天之事,不管是嚣张的苏锦秋,还是装傻充愣的元祈笙,都让他心寒不己。贾氏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全家上下没有一个把她放在眼里。就如贾氏所说,他现在还活着,贾氏都被这样欺负,将来……只怕真没有将来了。
贾氏看元老太爷默然不语,知道事情有几分希望,便继续道:“我真不是要跟大房争什么,只是大房有的太多了,小小一个爵位大老爷根本就不在意。倒是给了禧儿,将来我们娘俩回到定城,总是有个依靠。”
嫁给元老太爷之初,她只图能有荣华富贵的生活。后来跟着进京,也是想见识一下京城的富贵荣华,京城住的久了,生活层次有了质的飞跃不说,最初的想法也更尽了一步。
指望着一个朽木老人,就好像靠着一座冰山,说不准哪天就化了。她想要更现实一点的,元俊卿是驸马,是宗人令,虽然让她很眼红,但她也晓的,这些不是她拿到的。倒是定城侯这个爵位,是家里传下来的,元俊禧也有继承权。一个侯爷跟元俊卿现在的权限比是差很多,但是对她来说已经足够。
儿子得了爵位回老家定城,她就能踏踏实实的当她的老太太。不用担心将来哪天被继子扫地出门,就算没有得到元家大多数财产,好歹也补偿了她青春嫁老夫的损失。
也因为有这个想法,她才坚持在京城生活,不管元俊卿怎么让她难堪,哪怕是这次直接分配到偏院来,她都能承受。
元老太爷几次提出回定城,她都反对。只有现在忍下这口气,成功拿到爵位之后,才能安心回去。不然现在回去了,早晚有一天被扫地出门,她与儿子要如何生活。
元老太爷心中百转千回,脸情变幻莫测,元俊卿是儿子,元俊禧也是儿子,从感情上他更加偏疼小儿子。就像贾氏说的,元俊卿拥有的已经太多,让给弟弟一些也是应该的。却是道:“老七是封了王,但是……”
爵位的第一继承人是元凤,他的想法很重要,但他会怎么想,就真的不知道了。
贾氏知道元老太爷已经动摇,马上道:“我觉得大老爷也不想把爵位传给王爷,若是真想传爵,为何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递请封的折子?王爷现在是封王了,以前没封王时,也没见他提过此事。”
爵位传承就是传嫡传长,元凤作为嫡长子,出生之后就可以上旨请封。结果这些年过去了,元俊卿一直不提此事。元凤想要这个爵位另说,单说元俊卿的意思,他是无意把爵位传给元凤的,太浪费了。
元老太爷听得心念一动,元俊卿确实没提过立世子之事。道:“难道他想传给小二?”
若是提了立世子之事,谁也不能越过元凤去。压着不提,估计是在等合适的时机,为元祈笙铺路。
贾氏没点头也没摇头,只是道:“长子是儿子,次子也是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有嫡庶之分,王爷自小养在皇宫,与大老爷根本就不亲近。更何况谁都知道王爷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大老爷作为父亲,多为次子考虑些也是人之常情。”
元老太爷觉得有理,从家族角度考虑,嫡庶当然重要。但从父亲角度说,不管哪个女人肚子里出来的,都是亲生儿子。有几分自言自语地道:“原来老大还有这个心思……”
“不说其他,单看大老爷让魏姨娘管事,带着小二出门行走,说亲事时极力挑选,根本就是大力栽培之意。”贾氏说着,心里却有几分冷笑,元俊卿的心思只差写到脸上了,元老太爷还在犯傻。
要是元俊卿没有这个心思,也觉得爵位该是元凤的,她也就认了。谁能争过元凤呢,但偏偏元俊卿也有传给庶子之心,那元俊禧这个嫡叔为什么不能争呢。
元老太爷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道:“老大竟然有此心,小二确实不错。”
元祈笙在京城少爷里头都是数的着的,不管样貌还是才情,为人处事,细心周全,是样样齐全。若是元凤放弃爵位,元俊卿把爵位传于元祈笙,就城舆论也都能接受,元祈笙实在能拿的出手。
“老太爷……”贾氏叫了出来,哭泣道:“你一点都不顾念我与禧儿吗?小二的好,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将来科举读书,或者捐个功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禧儿要怎么办呢,没人指点,没人照看,将来可要如何是好。”
元老太爷不禁长叹口气,神情有几分复杂,他真的很疼爱小儿子,但元俊禧也确实不争气。书读的不好,坏毛病一大堆,气走了几个老师。有几分抱怨的道:“也是你太娇惯他了,文不成,武不就,难成大器。”
贾氏哭道:“都是我不好,老太爷要打要骂都可以,但禧儿总是自家孩子,我们当父母的不为他着想,还有谁为他着想。在父母心里,都是想着子女能好的。就像大老爷,那样厉害能干了,仍然觉得侯府爵位给大儿子太浪费,想给次子,也是想着儿子都好。难道我们就一点不为禧儿考虑,总是要给他一口饭吃。”
元老太爷顿时默然,当爹的希望儿子们能均富,这也是有的。更何况贾氏说得对,元俊卿有本事,自己能挣钱,家财少得点没什么,元俊禧没本事,才要多给点他家财,以保证他日后生活。
看娇妻哭成这样,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