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无所谓,李泰熙有些抹不开面子,但是当三个人都躺在被窝中的时候,其实,也就这么回事。
“李鸿章还是可以的,至少,有大员的风度,让我们那些二十出头的大员出任外交官,拿出去就不像那么回事。”萌总裁笑道。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嫣然一笑,“您是在说我吗?”
“嗯,别说是你,就是我,也赶不上李鸿章的气场。”萌总裁笑眯眯的拍了拍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的小手,“睡吧。”
萌总裁,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李泰熙三人在被窝中翻云覆雨了一个多小时,萌总裁才满意的睡去。
过了几天,中日间仍有苦干问题悬而末决,主要的是撤兵问题和两**队冲突的善后问题。
日本改府内部对解决中日问题议论纷纷,据驻日公使徐承祖的报告,是“文多主和,武多主战”。
日本政府举行会议,决定采取“和平”谈判方式,派伊藤博文为全权大使,西乡从道为副使来中国谈判善后撤兵问题。
伊藤博文行前向徐承祖表示,他是一贯主张中日“和好的”,请中国政府不用怀疑,“俾中日如同一家,使西人不敢正视”。这些甜言蜜语,是日本外交家惯用的狡诈手段,旨在麻痹华国政府的注意力。
他们在中日亲善和好的外衣掩盖下,实现侵略阴谋。
伊藤一行于1877年的10月间抵汉城。徐承祖于伊藤起程前给李鸿章的电报,比较能猜透伊藤来华的真正目的:伊藤企图将罪责转嫁于中国驻军,并使中国驻朝鲜官员将来不敢轻于开罪日本。
至于撤退中国驻军,更是日本最关切的问题。
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清除日本在朝鲜侵略活动的障碍。
在中国方面,关于惩办在朝武弁一点,华国自始即认为吴兆有所办并无不合,绝不允日本的要求。
后来李鸿章与伊藤对此事责任问题,反定辩论,日本的讹诈没有成功。
关于中日撤兵一点,是李、伊天津谈判的中心问题,其影响极为重大。
华国认为中国驻兵朝鲜没有问题,因为朝鲜已经是华国的行省,中国在道义上没有撤兵的理由。
李、伊谈判又由撤兵问题谈到了两国共同出兵互相知照。
李鸿章仍然有顾虑,怕中国出兵助剿会引起国际纠纷,特别害怕日本乘机出兵。
华国在朝鲜的省政府负责一切朝鲜改革的决策,负责实施,其成员包括前稳健开化派、少壮开化派和政治上的中间派。
这些程度不同地有着开化思想的官员们,自农民战争爆发以来,虽随时伺机夺取政权,但因力量单薄,一直无力行动。
朝鲜省政府在建立之初,因中日战争爆发不久,战争尚在朝鲜境内进行,日本军政机构无暇过多地顾及朝鲜国内的政务,为军机处较自主地推行改革提供了可能。
因此,1878年内发生在朝鲜大地上的“更张”,更确切的说,是一场改革。
朝鲜省政府在短时期内,先后制定和发布了208件重要“内政改革”法令。
法令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除土地与其他财产权未涉及外,几乎包括官制、行政司法、财政金融、产业贸易、军事、教育、身份制度和风俗习惯等一切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先看一下政治范畴的改革。
朝鲜由原来的六曹再加上外务相农商共8部组成。部下设局,每个局的权责及其在行政等级中的地位都作了仔细的划分规定。
稍后,这种体制又进一步精简,产生了由7部组成的内阁。分别为外部、内部、度支部、法部、学部、农商工部和军部。部下设有局、课(处)。与这项改革同步进行的还有官吏品级制度的修订。
月俸一律改实物为现金。传统的科举制度也予以废除,新的官吏任用法消除了两班与平民、文班与武班的差别。
地方官制也进行了重建,将原先的8道改为23府,以便地方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地方情况。
府下设郡,这样简化了以前复杂的建制。
不久23府又重组为13道直,但郡作为地方行政单位仍完整地保留下来。
至此为止,地方官府所行使的司法权和军事权被剥夺了,地方官府对当地民众的权限也被剧弱了,从而反映地方行政观念更加近代化。
其次,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
颁布了裁判所传成法,切司法问题都由该机构管辖。
地方裁判所包括特别设在开放港口的裁判所属于初级裁判所,受理上诉案件的为高级裁判所或巡回裁判所。
对警察权也进行了类似的分级改革。
汉城警务厅负责京都的公共治安,而在地方,各道观察使属下的警务官负责地方治安;后者独立于郡守行政管辖之外。
对财政管理也进行了元化的改革。
按照华粹党于1877年设计的改革模式,一切财务如会计、出纳、租税、国债、货币、银行和其它业务,都在新成立的度支部的权限范围内。
度支部下设9个管税司,监督全国220个税收署,实施税法,处理地方岁入事务。
货币制也进行了改革。
新货币章程规定国家实行了金本位制,镍币、铜币、青铜币、黄铜币为辅助货币;旧货币暂时仍可使用,逐渐换成新货币。
伴随货币改革,规定租税不得以实物而要用现金支付。
同时还对至此为止标准不一的度量衡进行了修订和统一。
社会改革也是1878年实施的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就法律而言,已完全废除社会身份制。
两班与平民之间的阶级差别不复存在,致使各级官职可能不按社会出身而向一切有才能的人开放。
公私奴婢法被废止,人口买卖也被禁止,驿丁、广大、白丁,以及其它受歧视的人都免除了传统的卑贱身份。这些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改革,预示着两班体制下的身份制度的瓦解。
此外,还颁命革除社会陋习的法规。
废止了对嫌疑犯的严刑拷打以及对罪犯家属实行株连的缘坐法。
禁止早婚,规定男为20岁,女为16岁为最低婚龄要求。
准许寡妇再嫁,而不论其属于哪个社会阶层。
正式批准政府官员乃至那些曾任最高职位的官员,只要不再担任现职都可以从事商业活动。
修改了养子续统法,庶子有权继承父业。修改了节约法令,简化了用以区别官品高低和显示两班与平民差别的着装法,鼓励穿更实用的衣服。
总的来看,上述法令规定的改革内容,在不少方面是朝鲜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需的,其中许多是开化政府的纲领和农民战争《全州和约》所体现的、朝鲜人民为之流血奋斗的内容。
这些改革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进步政策的体现。
华国在朝鲜推行的政策,甚至比在本土推行的政策幅度更大,步子迈的更大,因为人少。
日本贷币在朝鲜半岛疏通,主些服务于日本的战地需要,方便日军在朝鲜国内征用粮食和人夫。
随着中日战争的扩大,军用物资与人力的征用急增,对朝鲜货币的需求量增加了,从而出现汇率对日本不利的趋势。
到了1878年的过年。
萌总裁在朝鲜和日本,已经待了整整大半年了,整个朝鲜的大迁徙,全部完成,剩下的一小撮,不到万人的朝鲜人和日本散兵,则属于坚决围剿的范围。
朝鲜问题,其实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伊藤博文又亲自到汉城来找萌总裁。
【1121 朝鲜问题解决了】
起初,李鸿章和大院君,这些萌总裁身边的高级顾问,借口为闵妃办理国葬而一再拖延和日本人的谈判,一向排外的大院君也为日本人的无礼和刻毒所激怒,在表面上对伊藤博文表示不再固执于锁国的同时,暗中劝说萌总裁动员全国兵力击退日本军。
伊藤博文对朝鲜方面拖延战术非常不满,便于1878年4月22日率日军撤出汉城回到济州岛,以示谈判破裂,他向华国的朝鲜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打算按照既定计划,一旦谈判破裂就诉诸武力。
朝日双方在汉城、仁川一线对峙,局势空前紧张。
华军有两个旅,加上完整编制的一个炮兵团,共计两万人,加上警备部队,总数超过三万。
日本人不到三千,武器装备也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双方不在一个层面上。
现在的问题不是华军用多久能杀光日本在朝鲜的人,而是因为华国正在试图和英法关系的扭转,不想再轻易扩大战争规模。
日本人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不断的挑衅。
日军一怒之下的撤退,却也使华军获得后发制人的机会。
1878年8月22日,李鸿章和大院君派人急驰马山浦,请求华军总裁秘书处处理朝日冲突。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不用谈了。我现在命令,把朝鲜境内,所有日本人和朝鲜人,一律杀光,朝鲜人还没有撤离朝鲜前往西伯利亚新三省和中亚省的,都是不打算再归附华国政权的人,杀了也没有什么好惋惜!”萌总裁站了起来,淡然道。
李鸿章和大院君其实猜到了皇帝会下类似的命令,并不惊奇,只是没想到华皇的反应会这么激烈。一个不满意就要终止谈判。
要知道,英法在亚洲的海军力量,仍然是绝对优势,想打哪里打哪里的,这样做,对刚刚有所缓和的英国和法国的关系,又是一次退步。
“皇上,开战容易,随时可以开始打,日本人其实已经逃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一点擅长山地作战,用咱们的话说,就是一点游击队。”李鸿章沉吟道:“是不是再照会一次各国的大使馆吧?”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也劝道:“是的,一边打,一边照会也是可以的,不说一声的话,似乎不太合适。”
萌总裁点头道:“外交上面可以继续照会,但是要和各国说清楚,朝鲜是华国的行省,现在已经全部是汉人,是华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再有任何国家企图干扰华国的统一,另外,对于日本人的行为,我们不能这么算了,必须让他们割让长崎城,并且,由于日本人在朝鲜的军事行为和敌对行为,还要让日本人赔款,至少一亿华元!”
一亿华元相当于一亿两原先的大清国官银呐,日本人怎么可能拿得出来这么多?
在场众人都是一怔,李鸿章却气定神闲的点头道:“是,皇上,我马上去办。”
李鸿章已经将他原先习惯说的老臣啥的旧式称呼都换成新时代的名词了。
华军一方面在整个朝鲜大举‘善后’,保证朝鲜除了汉人和在华国政府登记了的,有护照的,合法入境的外国人之外,不再有外国非法的人员和军队。
另一方面,李鸿章在积极对各国公使进行接洽。
“大家好,今天把大家请过来,就是聚一聚,大家都不要客气。”李鸿章笑眯眯的举起红酒杯,鲜红的红酒在高脚杯中荡漾,形状美丽,颜色也很美丽。
随着李鸿章的话,外面到处都是枪声,在汉城到釜山,这么不长的地段上,两万多华军全面出击,想藏,很困难,因为华军本来就是游击战出身,越是华军第一野战师这种主力师,越是不会忘记这些老传统,时常拉到山里进行山地作战的训练。
几国公使纷纷站起身,轻声的议论了起来,大家都认为,华军和日本人的战端又要开始了。
“外交大臣先生,条件不合理可以再谈,不能再起战端啊!”英国公使皱着眉头对李鸿章道:“在华皇对欧洲各国抛出橄榄枝之后,关系不是都已经缓和了吗?为什么又打起来了?”
英国人指的橄榄枝,就是萌总裁前几天对英国记者讲话的时候,说的华国的社会制度,和欧洲列强的制度是一个意识形态,大家都是类似的体制,所以,不存在政治上上经济制度上的纷争,这是最重要的。
前面就说了,只有这种形态的争执,才是根本的矛盾点,既然不存在这种矛盾,那么,剩下来的就是利益的争执了,其实不是什么大事,英国人和法国人,以及各国,列强国家不希望华国太强大,但是华国已经强大了,想阻止华国统一接壤的朝鲜,根本不可能,他们基本都没有了要阻止华国统一朝鲜的想法了。
关键还是日本,本来英国人和法国人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来牵扯沙俄在远东的势力,现在沙俄不存在了,那么,他们正好顺水推舟,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来牵扯华国的势力发展,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是不希望随便发动战争罢了,尤其,日本现在根本不是华国的对手,在华国放了一个旅在日本后,守着长崎城的问题其实是不大的。
华军现在仍然处于弱势,一个旅不少,但是如果朝鲜到日本的海域被英国舰队和法国舰队给切断了的话,便没有了补给,要不是华国在长崎城已经有近百万人口,否则,即便是有近万人的一支王牌旅,也不可能长期坚持。
“没有办法,谁让日本人总是不走?这不是只能打了吗?不会影响各国在朝鲜做生意,也不会影响和华国的关系。”李鸿章微微一笑,“我们喝酒,这些都是小事情。”
“是的,朝鲜的问题,现在都算是小问题了,关键还是华军什么时候撤离日本本土,不能总是占着长崎城啊?而且,要求日本方面赔偿一亿华元的条件太苛刻了,我们几个国家都不能够接受!”英国公使正色道。
“这是我们和日本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嘛,公使先生,你们是不是管的有点宽了?赔偿不能少,长崎城,也必须由华国掌控,按照我们皇帝的意思,各国有想要在日本拥有港口的,我们华国也会给予肯定。”李鸿章笑眯眯的回答道。
几个公使目瞪口呆,他们的胃口都不小,皮也都够厚的,但是还真赶不上华皇,你们当日本是什么?是白菜吗?这就想分割了?
关键几个国家,都对日本的本土不敢兴趣,人少地域小,能获得的好处有限,不像是华国。
在19世纪前期和中期,尤其是幕府开国之前,日本所经受的侵略,虽然有黑船来航、《安政五国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等等事件,但是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不如清国,并没有被大规模入侵。
当时的江户幕府治下,因为将近二百年的和平,日本已经是一个武备松弛的国家了,在西方列强面前并没有多少抵抗能力。
清国和日本在19世纪前中期并无多少不同,同样搞闭关锁国,幕府的军事实力甚至比清国还要孱弱,甚至到明治维新前期,日本的军事实力也并不能入英法等列强的法眼之内。
1840年打到镇江的一万多英军,1860年打到北京的两万多英法联军,如果扔到日本去,也照样可以打进京都和江户,不会有什么别的不同。
之所以日本没有遭受到列强大规模入侵,一个是它的地理位置,一个是它贫瘠的资源。
日本是孤悬于东北亚一角的岛国,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也没有处在当时重要的通商航道上面,对西方列强来说,大规模入侵日本有实际上的难处(英国能够入侵清国,是因为有印度这个基地和跳板),而且很显然劳师动众,佩里准将率领几艘黑船轰开幕府大门的时候,首要目的是想给美国未来去远东的商船和舰队提供一个补给点。
当然,如果日本拥有令列强垂涎三尺的资源的话,那么在19世纪那个年代,就算地理偏僻它仍旧会招来西方国家的大规模入侵,可是它没有。
这绝不是说日本一直都很贫瘠,实际上在江户时代前期(17世纪),日本是一个出了名的富国因为盛产金银,它甚至被马可波罗在游记里面称作“黄金之国”,也被后来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称作是富庶的天堂。
黑川金山、汤之奥金山和佐渡金山等等,都是当时世界上较大规模的金山,在德川幕府前期,这些金山成为了幕府的重要财源和财政支柱。
除了金山之外,日本还有不少大规模的银山,规模都是当时的世界前列。
所以,在16…17世纪,西班牙人和后来的荷兰人,包括后来的清国人,都是通过和日本贸易,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和一般印象不同,日本也跟清国做生意,甚至是把清国当成了主要的贸易对象。
在1715年幕府颁布的《海舶互市新例》当中,幕府规定清国一年可以来船10艘进行贸易,交易金额限定在3000贯之内,而荷兰人的交易额限定为一年1500贯之内(贯是当时日本的重量单位,约为3。75千克左右)。
而由于当时日本的出口量小进口量大,日本与外国的贸易带来了惊人数量的贸易逆差,这种贸易逆差的后果就是金银大量流出。
从165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