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童养媳-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这一趟去蓉城,沈寄便一心一意的看山看水。老太爷如果真的有事,她的自在日子暂时就要结束了。

魏楹果然得了优的考评,回来后高兴的和沈寄说知府大人要高升了。

沈寄笑道:“那你呢?”

“他空出来的那个位置,已经定了是我了。”魏楹眼底含着笑意。三年优绩,外加年年往座师同年处送的礼还有书信往来,还有知府大人的赏识,便有了如今的结果。

官场上讲究的便是这个花花轿子人抬人。他被贬到此,但是很快就升了一级。便慢慢恢复了和座师同年的联系。人一走茶就凉,但是只要用心维护,还是可以把关系保持得长久的。就是翰林院当初曾经因为林子钦的关系排挤过他的同僚,逢年过节两人都不忘根据其人的喜好备一份礼送去。久而久之那些人自然就像魏楹还是隔得不远的样子。

沈寄乐道:“五品啊?”她料到魏楹会升,可是没想到是越级升到五品。

“我入仕就是六品,如今升到五品怎么啦。”

“魏大哥,地方官比京官好升么?”沈寄问道。据她所知,徐茂还在那个六品知县的位置上呢。

“倒也不能这么说,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我比其他地方官更多一些京城方方面面的关系。一直都维护着,那么一些事情别人尽可以顺水推舟帮衬一把。而且,我政绩确实可以拿得出来说话。县内没有匪患,吏治清明,年年的税收都是按时上交,整整两个冬天,一个人都没有冻死,境内的流民逐渐绝迹,水利建设维护的好,不需要知府大人再另拨赈灾银两,再有县内的垦荒也比别处好得多。而且,我是堂堂两榜进士又是探花,做京官都做到过六品,地方官做到五品有什么不行的。”魏楹一脸的喜色。方才在知府那里一直压着,要宠辱不惊,这会儿回到驿馆和沈寄关起门来说当然可以恣意一点了。

“那,告假回去看祖父的事怎么样?”

“我说了,知府大人也允了。他让我等着交接了再回乡。”他是在知府告诉他之后才说的,看知府的意思是犹豫了一下,不过既然已经讲了而且都报上去了,吏部批文也批复了,那就是有什么也是之后的事了。

“希望祖父能穿过这一关。”不然丁忧三年,虽然以后回来还是按之前的品级,但能不能是这样主政一方,军政大权在握的实权知府就不好说了。

“对了,林清平也升了一级,日后就是中郎将了。还是他跟我搭班子。”林清平就是林校尉,和魏楹算得上有生死交情的人。当初一起打破马知县给他们设的死局,然后这两年多他也给了魏楹不少的支持。

“那可真是好!”

魏楹说了半天口有些干了,直接端起沈寄面前的茶就喝,阿玲正好沏茶进来,看着便笑笑把茶搁下出去。

“南园县知县由王县丞接任,交接也好交接,我去一趟就回来,你就不要来回奔波了。就在这里等着我吧。叫阿玲跟回去,替你把东西都收拢好,再把南园县的房子退租就是了。”

沈寄那边买铺面价格还没有谈拢,如今管孟差不多能充当一个二管家了,都由他出面去谈。沈寄已经和阿玲挑明了,阿玲只说自己还小,想多伺候她两年。沈寄便明白了,这是中意管孟了,至于多伺候两年,两年后她的契约就到期了不是正好可以办喜事么。沈寄想了想,此刻身边还真是少不了阿玲,她的生意大多是阿玲在经手打理的。如今的阿玲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了。三年的时光,在沈寄身上发生了质的变化,阿玲同样如此。

而凝碧也在作为下一梯队进行培养了,采蓝还记挂着回沈寄身边的事,眼见阿玲的终身已经暗地里定下,凝碧也在学着看账本了,她便大着胆子来找沈寄了。沈寄想了想,便找来了姹紫问话。

姹紫已经十八了,一直担着魏楹通房的虚名。沈寄想了想,女大当嫁再将她束缚着,怕是要出问题。别人家都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了,何况她和姹紫还是这样的关系。

姹紫这几年,虽然闹出了一次欧大夫的事,还有一次马知县小舅子的事,但是要说背叛她和魏楹的利益倒是没有。也就是说姹紫聪明的没有触及底线,所以沈寄也打算按照约定找个机会备份嫁妆打发了她。

姹紫眼里冒出惊喜来,“奶奶”

“我说话算话,你在我身边也两年多了。不过,要等到我们回老宅探望过老太爷之后。你心头有个数就行了。至于人家,我还没物色好。如果你自己有人,也可以提出来。”

去年,耿庄头来信说庄子里有人求娶嫣红。是个小厮,而嫣红自己也愿意,所以他写信来问沈寄的意思。沈寄倒是有些诧异,嫣红居然肯配小厮,叫了送信的人来细问才知道嫣红这两年在庄子上受够了闲气,眼见无望这才答应了的。

既然你情我愿沈寄便让耿庄头替嫣红备了份丫鬟的嫁妆把她嫁了出去。听说如今小日子过得还不错,挺勤俭持家的。如今有了身孕,也被夫家的人当宝一样的。当时消息传来沈寄笑着说就是嘛宁为穷人妻,不为富人妾,这样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不是挺好。既然嫣红不再是候补情敌,她便也为她高兴。

姹紫见嫣红都有了归宿,自己还是这样,心头不是不烦恼的。虽然说吃喝不愁,甚至还攒了一份私房钱。(沈寄给所有跟来蜀中的人都发的是百分之一百五的月例,姹紫也不例外。因为人少,她也是需要干活的)可是这辈子难道就这么过下去。她不敢像采蓝一样到沈寄跟前毛遂自荐,可是采蓝之前是负责看着她的,也许采蓝这一去,自己也就有结论了。所以,姹紫其实也一直在候着。如今听了沈寄的话,知道她还要给自己备一份丰厚嫁妆便不由得泪盈于睫了。

沈寄道:“这些年也难为你了,好了,别哭了。等出嫁的时候你再哭不迟。”说着挠挠头,“对了,听说你对姨娘有一饭之恩呢,我跟爷也念你这份情。”说着抬头看向被请过来的魏大娘,“姨娘,不如回头事情定下来,你收姹紫做干女儿,让她可以抱着你的腿哭嫁好了。”这样子,和魏楹就可以兄妹相称了。

魏大娘已经在外头听了一会儿,闻言点头道:“我很乐意,就看姹紫姑娘愿意不愿意了。”

“愿意愿意。”

“好,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回头再办,先不要传出去了。”

在场几人都道:“是。”

在采蓝的毛遂自荐让沈寄想起这茬事的,如果不答应采蓝她最多心头有些怨气,因为之前沈寄是许过她的。可是如果不安排好了姹紫,那她心头有的可就是怨恨了。回头再去淮阳,搞不好就出点什么事。最怕的就是身边人有二心了。二夫人可是有空子就钻的人。

先把姹紫的事安排好了,让她自行下去洗脸。沈寄看向采蓝,“你胆子够肥的啊,居然敢来找我要差事。”

采蓝见到姹紫有了安排,心头愈发肯定奶奶没有怪罪,于是笑道:“是奶奶说的,心里想要什么,要学会去争取,自己都不去争取,馅饼是不会凭空掉到头上的。”

沈寄想到魏楹时常念叨的跟什么人学什么人就好笑,按照这样说起来,这几个小丫头倒真是跟自己学的。而管孟刘準等人越来越狡猾,自然也是跟这魏楹学的。

这一趟上蓉城,沈寄便带了阿玲凝碧和采蓝三人,阿玲主要是看账本管着沈寄的小金库,凝碧在慢慢学着做一等丫鬟的事了,采蓝便跟在她手下。姹紫则留在府里和魏大娘一起做针线。自从沈寄说了要她认魏大娘为母,她们二人走得就近多了。如今,阿玲跟着魏楹回去交接,处理宅子里遗留的事务,接魏大娘等人上来。沈寄便留在蓉城一边盯着买铺子的事,一边考虑日后了。

蓉城的房租可比南园县贵多了,所以这次就打算交接完毕后直接搬进去府衙后头住。不管怎样,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美中不足就是魏楹一心期盼她赶紧给他生个大胖小子,就是闺女都好,她的肚子却是一直没有消息。

十天后,魏楹从南园县交接好上来,据说南园县的百姓是扶老携幼的送出了一程又一程,还送了他一把万民伞。把魏楹这样的内敛的人都感动得眼眶发红。好在接替的王县丞也是个清廉得力的,不然也不能顺势就升了上来。而且,如今魏楹升了知府,南园县也还是在他的辖下,要照管也很方便。

魏楹风尘仆仆的,魏大娘等人坐马车还慢慢的在路上走。他赶着和现任知府交接,便一路骑马上来了。

沈寄迎了出去,笑着福身:“知府大人一路辛苦了!”来回拉锯了几个回合,她要的铺面终于以三千两银子银子成交,十年左右便可收回成本,也算是一桩喜事。

“呵呵,夫人辛苦。明儿我去交接,你就准备好搬家事宜吧。”

“都差不多了。”眼见魏楹在仕途上越走越稳,沈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样子稳步升迁,他终可得偿所愿吧。

64冲喜

考绩是在八月,其后又经过二十日的两次交接,魏楹便成了蜀中某州的知府,而其母的诰赠文书和其妻的诰封文书以及各自的诰命礼服不久后也被礼部遣人发放下来。

接了东西,魏楹笑道:“如今,看何人还敢说你是婢女出身。”

“嗯?”沈寄有点不明白。

魏楹解释道:“被封、赠的女子必须具备明媒正娶、良家出身两个资格。你自然是我明媒正娶的正妻。良家出身嘛,是说必须出自清白人家,若是再嫁的寡妇、倡优、婢妾则不得封赠。”沈寄嫁他时,已不是婢女的身份,可是总还是有人拿这个来说事。如今她有了诰命夫人的名分,谁要是再拿出来说,那就是蔑视国法了。这个时候,魏楹不由得庆幸沈寄从小就不远为婢,一定要给自己赎身,从奴婢变成了良民的身份。

“哦,原来诰命夫人还有这个正名的效果啊。”沈寄想了想又问,“你再给我讲讲吧,做了这个诰命夫人还有什么义务和权利来着?”她可不想闹出什么笑话来。林夫人当年教的那些东西并没有这么长远,用到现在就差不多了。

“权利啊,品冠加身,你就获得了一定的政治身份,跻身上层,成为其他女性效仿的对象。还可以不时得到朝廷的赏赐,等到了一定品级还可以参与宫廷大典、上奏朝廷等。对公共事务也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沈寄挠挠头,听着好像除了以这个身份得赏赐就没什么实惠了,又不发工资,“那义务呢?”

魏楹看她一眼,觉得她好像没有想象中的欢欣鼓舞不免有点沮丧,作为女子这不是至高的荣耀么?

“义务啊,也就是相夫教子持家了。正是因为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成绩,才会得到朝廷的肯定和封赠的。”犹豫了一下又道:“嗯,还有一点,命妇不得改嫁。”

沈寄很想问一下,要是改嫁呢,难道要判刑?可是她胆子还没这么肥,脑子也没这么瘦,敢直接问魏楹。他的情绪这会儿好像没有刚才好了。沈寄想了想,便明白了,一把抱住他的胳膊,“我知道你一直都想给我挣个诰命回来,可是我更看重的是你这个人啊。”说完又小声道:“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比较俗啦,如果这个诰命每月朝廷要发俸禄,我会更高兴的。”

魏楹低头笑了一下,“名和利,名你不怎么放在心中,其实利嘛,只要够满足你生活所需,你也就没更多的要求了。这叫什么俗,这个境界我可还没达到。”嗯,最看重的是他啊,这个他当然是知道的。反正她一向就不看重身外物,此刻自然是不会欣喜若狂的,魏楹慢慢也就释然了,脸上露出微笑来。

“过几日我安排好了就启程回淮阳吧,也正好把母亲的诰赠文书和礼服带回去供上。”

“嗯。”其实十五叔已经来信说老太爷闯过了那一关缓过来了,可是老人家毕竟年事已高,见一次少一次了。所以两人决定还是按原定计划回去一趟。如今等到婆母的诰赠文书和礼服便要上路了。

临出发前,沈寄的月事又来了,她有点懊恼。不光魏楹盼着当爹,她其实也有点期待做母亲了。可是,停药半年了,也还没有怀上。

魏楹一开始停药的时候表现得挺急,这会儿倒是想开了,还能安慰沈寄,“不急,这不是才半年么。我其实也不是很急啦,之前是闹着好玩的。”

沈寄嘟囔,“言不由衷。”老太爷这一关是闯过去了,可是毕竟是那么大岁数了,不忍言之事也许就在近期了。不然,他们也不会赶着回去这趟了。可是没怀上她也没法子。天时地利人和他们都占齐了。不过,半年,好像也是挺正常的。记得从前看过杂志,说是新婚夫妻一般一年内百分之八十都会怀上。可是也还有百分之二十是一年后才怀上的,而且他们现在也还不到一年。

“好了,别想了,思虑太多也会影响的。明儿就上路了,你身子没事吧?”

“没事,只是有些胀痛而已。我一路也是坐在马车里,不碍事儿的,到时候要是难受你就抱着我。”

“行,我给你当垫子,这样就不会颠簸到了。”

这一次回去轻车简从,只带了阿玲、凝碧还有管孟刘準四名小厮。因为只是去看看便回来,而且没有林子钦这样的威胁存在,一路又是住的驿站。

住驿站很省钱,因为政府开的,是对官员免费开放的。这个时节在路上的官员不多,因此魏楹这个五品知府倒往往还能有个不错的小院子。沈寄住下来,不由得想起《百家讲坛》里讲到的一个故事:某一代衍圣公,进宫面君。他一年可以去三次,每次都带着很大的商队,然后吃住在驿站。进一趟京就可以大赚一笔。所以张居正改革在节省开支一项上就要求非公务不许住驿站,而且朝廷只包本人食宿,随从的要自掏腰包补上。这位衍圣公便不那么热衷于进京面圣了。而张居正每年还当真给国库剩下了一大笔银子。因为占公家这种便宜的人实在是不少。

不过,她跟魏楹这么带六个下人倒还不算过分的。甚至那驿丞看到他们人这么少还颇诧异的样子。不过也只诧异了那么一下便热情的安顿他们,很快便弄来了热腾腾的饭菜,然后又供应了热水。这些就是公务员的福利了,沈寄这回作为家属也跟着享受了一次。

他们在十月的中旬回到了淮阳老家,这近三年淮阳老宅的人也有不少变化。首先就是十五叔的儿子满月了,二夫人的长子娶妻生子了,次子也即将完婚。四婶娘的儿子六弟魏柏参加了今年的会试,只是不幸落榜,现在回家继续攻读等待下一科再考。那个代二夫人交《女诫》和荆条给沈寄的三堂妹已经嫁人……这么大一个家族,这么多房人,这些婚丧嫁娶的日常事务真是不一而足。

这一次,出大门来迎接他们的马车的依然是魏柏,马车停下他便迎了上来,“大哥大嫂一路辛苦。”

魏楹笑笑,“比起上次,好多了。多谢六弟相迎,我们一道去看祖父吧。大夫怎么说?”

“就说是上了春秋的人了,保养为上。”

沈寄皱皱眉头,一边安排凝碧等人随着来接的老宅下人先把行李搬回梨香院,一边跟上前头两兄弟。夫妻二人进了老太爷的屋子,迎面扑来便是一股陈腐久病的气息,沈寄跟着魏楹在床上跪下,抬眼望去,老太爷苍白瘦削人都变形了。

陈姨娘在床前伺候汤药,福身在老太爷耳边道:“老太爷,大爷大奶奶回来看您了。”

老太爷睁开眼,看到魏楹露出了一个干瘪的笑意,朝他伸出了手,魏楹膝行两步过去两手握住那只枯瘦的手,“祖父,楹儿回来了。”

“好好!”

沈寄心头也是一阵难过,陈姨娘过来搀她起身,“大奶奶起来吧,一路奔波本就辛苦,老太爷不讲这些了。”

沈寄看她一眼,这么明显的示好,看来陈姨娘也是觉得老太爷日子不久了,要找个新靠山。她怎么不找二老爷却找上了他们呢?不过,这是好事。沈寄见老太爷看了自己一眼点点头,便顺着陈姨娘的力道站起身来,“多谢。”老太爷也是要把他的身边人托付给魏楹和自己照看的意思么?他也信不过二儿子儿媳妇啊。

魏楹也站了起来,坐到床边去俯下身子和老太爷说话。

“三年间,你竟换了四个品级,也算少有的了。”

魏楹挠挠头,“是啊,纵观本朝建国数百年,也没三个人有这样的经历。”

老太爷说话有些吃力,陈姨娘便说道:“一开始听说大爷被贬官,我们都急得不行,还是老太爷说大爷经得起摔打,如果经不起不如等任期满了回来做田家翁也好过日后在朝廷上跌更大的跟头。不过他老人家对您可是很有信心的。后来大爷三个月就升了知县,老太爷说您不愧家门。之前也是听到您升了知府这才……”

沈寄一愣,原来魏楹升官的消息传回老宅竟给老太爷当了一回强心丹么。

老太爷精神不好,也没和魏楹说几句。魏楹都在把耳朵凑到他嘴边听的,而沈寄站得远根本不知道这爷孙俩在说什么,只能从魏楹的回答判断是在问这三年的情形。

陈姨娘送二人出去,沈寄察觉她有话要说,在出了老太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