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家人商量了一番,还是决定让小山跟虎子去镇上的书院准备功课。至于食宿,则每日都到李氏铺子里解决。这样也能免了同窗的打扰,还能吃些好的补养身子骨。
赵小山也觉得这样是最好的,而崔虎子也有些想李氏跟三妮了,知道能回去自然也是高兴的。
第二日,崔玉帮着俩人收拾好行李,又准备了装了碎银子的荷包塞给俩人,好生嘱托让俩人莫要省着。得了回话后,再去拿了些点心跟果子,这才让赵二石送了人走。
送走了两个大点的,倒是叫赵二石把三妮儿给接来了。原来最近李氏铺子的生意越来越好,加上要她担心照顾着赵小山跟崔虎子忙活不过来,所以就有心把三妮送到崔玉这住些日子。原本还担心三妮不乐意,却不想小丫头跟朵儿玩熟了,一听能到赵家村可是高兴坏了。看的李氏是又心酸又高兴。
毕竟自己就这三个儿女,不说日后要顶了崔家门楣的虎子,只说俩闺女能交好,她心里就热乎的很。尤其是玉娘的婆家并不嫌弃自家,别说是好生待着玉娘了,就连虎子跟三妮也是当做晚辈一样照顾看待,当真是让人暖心。
前些日子去赵家吃饭,周氏贪了几杯果子酒,可是拉着她说起了心里话。
老太太拍着她的手背念叨,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可闺女也是爹生娘养的,哪有不亲近的道理?闺女家日子过得好,就该拉扯着娘家,更何况崔家养出玉娘这般好的闺女,那可是他们赵家得了便宜。所以说一千道一万的,他们老赵家都该念着崔家的好。
话说的絮絮叨叨的没个条理,但大体的意思却是让人听得暖呼呼。
李氏想着老太太的话,手上擀面条的动作愈发的利落了。就如老人家说的,想那般多干什么,两家人的情分又怎么能是外人能理解的呢?
那些背地里说酸话的人,只管让他们瞧着好了,自家的日子只能是越过越好的。
看着天色,是该着俩孩子下学了。她就赶紧的开始炸肉酱了,因为考虑着陈木匠一个人总是吃了上顿凑合下顿的,所以她特意的多炸了一些。
还别说,玉娘教的炸酱法子还真是好的,这没俩月的工夫可就成了铺子里的招牌了。别说是来做工的了,又许多落脚歇息的走卒贩子都愿意来尝尝鲜。
而在赵小山跟崔虎子备考的时候,崔玉也会变着法的做些有营养又美味的小吃食给俩人送去。便是她带着孩子腾不开空,也会让赵二石去书院送一些。只求两个孩子别熬坏了身子。
日子一日日的过着,一眨眼可就进了五月里,今年的春蚕也就出完了。
因为是大规模养蚕,所以产量多了可不是一点半点的。上万条蚕虫收获的蚕丝,可抵得上去年一年的斤称了。
只这一次,他们就卖了六十二两银子。除去最初买蚕种的二十两,还有雇人的工钱,倒是净赚了三十四两呢。
晚上哄着天天睡着以后,崔玉就盘腿坐在炕上开始数银子。说是银子,其实大部分都被她换成了银票,只留了些琐碎的备用。不过便是如此,实打实拿在手里她都觉得心满意足。
“之前送小山虎子去考试花了八两银子,再有就是平日里买吃食东西花了些,余下的可都在这了。”崔玉豪气的拍了拍手里的银票,忍着心里的激动,高兴的笑眯了眼,“你猜猜还有多少?”
赵二石对家里的银钱向来不关心,左右有媳妇看顾着,他只管干活就是了。偶尔去镇上收了卖农具的钱,也会分文不少的上交,所以家里到底有多少余钱他还真说不上来。
不过看到媳妇小财迷的样子,赵二石心里可劲儿的稀罕着。
“媳妇,多少也是给你管着的。”说着讨好的话,他可就凑到了自家媳妇跟前。瞧着媳妇认真的小模样,当下就伸出手把人搂在了怀里就嘿嘿憨笑起来。
果然,自家媳妇就是软软香香的,光是抱着都舒服的很。
崔玉斜了他一眼,心里乐滋滋的想到,这个憨子还真会说好听的。不过话说回来了,自打自个成亲以来,似乎家里的财政大权就是由她一个人掌控着。
原本也不是没想过这憨子藏私房钱,但她心里算了半天,却也算不出他还有什么进项能留钱的。况且凡是花钱用钱的地方,他可都会一五一十的交代给自己。
就是偶尔去取了农具店的分红时候,才会先买了礼物回来再跟自己交底儿。这么说起来,还真如他所说呢。
俩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崔玉才开口道:“现在不连碎银子,咱家已经有一百四十两的余项了,我琢磨着不能光在家里放着发霉,不如再干点别的。”
其实说干什么,崔玉心里也没底儿。一来她不是专业学管理的,对开店做生意什么的也没多大兴趣。二来她也不觉得离开小山村后能比现在的日子更好。再加上如今有了天天这个小家伙,她也撒不开手去镇上或者县里做买卖不是?
赵二石对自家媳妇的想法并没有异议,左右他是能干的,如今也多了门路有了许多进项,倒也不怕媳妇折腾。
万事总归是有他担着的,大不了就是像早些时候说的那般,再差也不会比没成亲时候吃不饱饭的日子差了。
“媳妇,那你说咱们干什么呢?”说起挣钱的门道来,赵二石还真有些发愁。如今家里有地,养蚕,还有粮食,别的他还真想不出还能做什么来。
崔玉也有些犯愁,她心里是有个道道的,但一时半会儿的又屡不清楚,所以想了想只能先把这事儿压下了。只说让赵二石白日里没事儿了多去转转,或者寻了里正叔去问问最近村里谁家还卖地。
她想的也简单,对于自家的营生来说,有地就能扩大种植规模。套种的法子,可不光是能种土豆呢,便是葡萄之类的也是可以的。
心里恍恍惚惚的,她就贴着男人火热的胸膛迷糊过去。倒是正兴起的赵二石见媳妇半天不说话,一低头却瞧见她睡着了,当下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得。最后只能小心的把人放在炕上,然后自个下地去寻了冷水擦洗。
大冬日的,当真是干燥,他时不时的都会觉得口干舌燥的,有时候还会流鼻血。偏生自家奶奶还跟石嫂子一个劲的琢磨给他补养。。。。。。
第83章 香脆烤红枣
再回到屋里的时候,油灯已经有些暗了,隐隐约约的看着媳妇跟儿子熟睡的脸庞,他的心头说不出的满足。
都说老婆孩子热炕头,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想到当初自己只空有一身蛮力,打猎也好,去做工也好,换来的银钱还不够一家人衣食无忧的。尤其是对自家奶奶周氏,当初哪里敢用那些贵重的药材滋养着?
就算是刚成亲的时候,小山跟朵儿还都干瘪瘦黄的,尤其是小山胆子小甚至不敢去村里跟别人一块玩。
可如今,娶了玉娘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家里里里外外可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不说圆圆胖胖的朵儿,跟参加了科考的小山,只说周氏的老寒腿都好了不少。就更别说人人羡慕的新砖瓦房了,他虽然是家里的顶梁柱,但也不会不承认这一切大部分都是自家媳妇的功劳。
也不知道自己上辈子是修了什么福,能娶到这般贤惠的媳妇。
看着崔玉在枕头上蹭了蹭脸蛋,然后自发的巴拉进了他怀里。赵二石就不由咧开了嘴,他虽然不知道别人家的媳妇是什么样的,可就是满心觉得自家媳妇一定是天底下最好的。
好到他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守在媳妇身边,恨不得把人揉进骨子里疼着爱着护着。。。。。。
说起来,之前崔玉买蚕种的商队,如今可是把她看成了大主顾。这不,第二批蚕种可是直接给人送到了村子里。甚至在大菊跟石嫂子买桑树的时候,对方还给便宜了许多钱。
而村里各家各户现在也都观望着大菊跟石嫂子家的收成呢,虽说一亩地算不得多,但对于农家院庄稼主来说那也是一石多的麦子跟一石多苞米的粮食呢。
对于农家人来说,这些粮食除去一家人整年的口粮,其实也富余不下多少。便是能卖,落到自己手里的银子也是极少的。可是即便如此,也没几个人敢真的不种地不种粮的,究其原因无非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
日子波澜不惊的过着,到了五月初三商队来送蚕种的时候,崔玉才想起马上就要五月初五端午节了。也亏得商队里什么也齐全,所以没让她们在去镇上买一遭粽叶跟糯米。
前世崔玉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所以粽子馅大多也是糯米的。那时候她嘴馋,总想吃到更多味道的,姥姥就会往里面包一些花生米跟红豆大枣之类的。
山里人一般都是大锅煮粽子,前一夜煮上,灶塘里留上火熬着,第二天一早就能吃了。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大半夜她怎么都不肯睡觉,非要让姥姥给她捞个粽子吃才行。姥姥心疼她,只得烧了火煮,等香味出来了,才捞了个很小的容易熟的粽子剥开喂她。
白软的粽子米夹着熟透了流着甜汁儿的大红枣,再沾上一点白糖,那可是好吃的紧呢。糯糯的口感,还有红豆跟花生的软烂香甜,就算是没吃到都能惹得人流口水。
等到后来自己出了山,开始上学以后,才知道原来粽子不光是甜味的。还有肉粽子,有咸粽子,甚至还有腊肉的。
只是无论过了多少年,吃过多少各地风味的粽子,她独独对糯米红枣粽子最是钟情。每次吃的时候,都好像是回到小时候一样,姥姥姥爷都健康壮实,一家人围着桌子就着一个放了白糖盘子吃着。
桌子边还有个盆子,那是姥姥专门准备了放粽子叶用的。
尘封的记忆被打开,那些被埋藏在心底的感情就开始流露出来。她是真的想姥姥姥爷了,就算那个世界已经没有自己再牵挂的亲人,可也不得不承认那里有许多记忆是现在什么样的生活都无法取代的。
眼泪吧唧吧唧的掉下来,溅在泡了粽叶的水盆里。崔玉心里酸涩难受,但却也说不清到底怎么了。
边上正帮着她泡糯米跟红豆的赵二石一抬头,当下就惊了一跳,赶紧上前去问自家媳妇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还是累着了。
最后他都急的招儿挠腮,火急火燎的要抱着媳妇回屋了。崔玉才拧了他一把,低声说道:“没事儿,就是想家人了。”
崔玉说的含糊不清,赵二石却自动补脑自家媳妇这是想爹爹了。毕竟李氏她是常见的,可崔大郎去世已经四年多了,便是回了陈河沟,也不过是去烧些纸送些酒去。人却是再也看不到了。。。。。。
“媳妇,别难受了,以后我都会对你好的。”赵二石放下手里的东西,抱着媳妇柔声说道,“日后绝对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铁打的汉子轻易不说情话,每次说都能撩拨的崔玉心头发热。尤其是看着赵二石那双认真灼人的眸子,当真是除了真情没有半分假意。
罢了,有这个男人在身边,未尝不是弥补了见不到亲人的遗憾。
崔玉的脸微微发红,嘴角也不由的翘起来,“那你可得记好你说的话,以后可不许惹我生气。”
见媳妇又鲜活起来,赵二石才松了一口气,赶忙的点头应声。
“家里还有鲜肉跟腌肉,也不缺鸡蛋,这次咱们包的时候就多弄几种口味,也让大家尝尝鲜。”崔玉推了推赵二石,一遍洗大枣一遍盘算着说道,“等会儿你去奶奶那看看还有没有多余的细麻线,咱家没有种黄花菜,也没有捆粽子的苇子绳,少不得要用细麻绳来充个数了。”
她嘴上说着话,手上可就把大枣都洗了个干净。然后又瞧过赵二石泡的糯米,这才起身去准备煮豆子。
说起来着糯米跟粽叶要泡大半日呢,原本豆子是不需要另外煮的。但崔玉想着反正还有空闲,不若煮一些给朵儿跟三妮解馋。那加了糖跟蜜的豆馅,小孩子们可是馋着呢。
淘了两碗小红豆,细细的洗了干净,把干瘪的发坏的挑出去,崔玉就开始上锅里慢慢煮了。
灶膛里的火苗起来后,她又烧了几个枣儿,瞧着没什么可干的了。这才拿了烧好的红枣去了周氏屋里。
屋里面赵朵儿跟三妮儿正逗着刚睡醒的天天玩呢,而周氏则在边上给赵二石寻摸细麻线。
得了细麻线,赵二石说了一句去忙摇篮车的事儿,就掀门帘离开了。留下一屋子老小歇着。
“朵儿三妮,”看着跟天天拍手玩耍的俩女娃,崔玉也觉得可心的很,“看看今儿有什么好吃的了!”
两个孩子玩的脸蛋红彤彤的,听见崔玉说话,可都挤上去了。一人抱住她的一个胳膊可就撒起娇来,那模样活脱脱的是俩娇闺女。
“我闻到了,婶娘肯定是给烤枣子了。”朵儿拍拍手,得意的说道,“冬天我最爱吃婶娘烤的枣子了,又甜又香脆,比糖豆都要好吃。”
见俩人都眼巴巴的看着她,朵儿还一副求夸奖求表扬的样子,崔玉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就你鼻子灵。”戳了戳朵儿的小脑袋,她才把身后的盘子拿出来。上面的红枣个头都不小,也是周氏跟赵二石舍得给她买着吃,但凡这些补血养身子的吃食,各个都是顶好的,绝不会买那些价格便宜但个头小肉少的。
“奶奶,我煮了豆沙,一会儿大伙儿吃点。等晌午咱们就炖个菜,简单吃点吧。”看到俩孩子纯真灿烂的笑,崔玉也是打心眼里高兴,嘱咐了俩人慢点吃,这才坐下来转头看向自家儿子。顺便询问一下周氏对晌午饭的安排。
周氏自然是没有意见的,这几日新的蚕种下来,前院作坊忙的很。加上天天也算不得累人,所以崔玉也就推辞了石嫂子跟大菊来做饭的事儿。
“行,你做饭的手艺好,就算是熬粥奶奶也能吃一大碗。”周氏笑着跟她说着话,又念道小天天这乖孙疼人,醒了也不哭不闹一哄就笑。
其实因为孩子小,这会儿还笑不出声来,只是咧着嘴或者抿着嘴角笑。不过这几天他被他那无良爹爹逗急了,也会啊啊啊的发个声音出来。
早几天她还发现,有时候赵二石用胡子渣扎小宝贝的时候,小家伙还会用手推呢。偶尔还会发出一声类似于不得声音,当真是好玩的很。
“天天今天跟着老祖有没有乖乖的啊?”崔玉笑着戳了戳儿子的脸蛋,然后弯身亲了亲他,这才翻身检查了儿子的尿布。见尿布并没有湿,才放下心来。
小天天不知道自家娘亲在说什么,不过他被戳的很开心,咧着嘴挥舞着小拳头就冲着娘亲笑起来。等了一会儿见娘亲不来抱他,他有些疑惑了,等着圆鼓鼓的大眼可就有些不高兴了。
小孩子到底是可爱的,就算是撇嘴要哭也逗人的很。
这厢周氏跟崔玉还没动作,朵儿跟三妮可就放下手里的枣子颠颠的蹭了过来,一个拍着一个哄着的逗着小家伙玩耍起来。
“也不知道二石的摇篮车弄好了没有,早些年给人当丫鬟的时候,只见过东家少爷用过,咱们老百姓家还真没见过呢。”
第84章 香甜豆沙
一家人坐在一起说了会儿话,又念叨了几句赵小山,崔玉才嘱咐了朵儿跟三妮儿看着天天,她则起身去了灶房里。
这会儿灶膛里的火烧的都差不多了,虽然还盖着锅盖,但红豆的香气可是抑制不住的往外冒呢。
拿了勺子舀出几个豆子,这会儿豆子已经发胀了,而且颜色也变了许多。崔玉等红豆稍稍凉了一些,才用手轻轻捻动,见豆馅儿的绵软跟香糯都已经出来了,她才满意的把豆子都盛出来。
这个时候,赵二石也循着香味过来了,见崔玉要压豆沙,赶紧洗了把手上去帮忙。
崔玉也不说啥,把按压豆子的勺子递过去,只在边上看着。觉得差不多了,就放些白糖进去,最后又滴了一些蜂蜜,原本清香甘甜的豆子味儿,这会儿越发的好闻了。
“尝尝味道怎么样。”崔玉用勺子拌了拌糖跟蜂蜜,然后舀出来一点塞进赵二石嘴里。其实她对自个的手艺很是自信,更何况她这次煮的豆馅可不光是小红豆呢,里面还有小秘密勒。
赵二石眯起眼,一边囫囵吞枣的往下吞一边满脸幸福的点头夸好吃。别说是媳妇给他吃豆馅了,就算是草根水,他也吃的高兴。反正,只要是自家媳妇做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的。
崔玉看他一脸傻样,也懒得搭理他,索性就指挥了他盛了几碗送去正屋。
还别说,今儿的豆馅香味,连周氏肚子里的馋虫都勾出来了。除了豆子软糯香甜之外,还有些枣泥的香气,偏生的还少了光豆子干巴巴噎人的劲儿。
其实崔玉也是为了省了豆馅干,才添了些大枣跟蜂蜜,美容养颜就不说了,还能养血补气。总归是自家吃的东西,自然都是好生搭配的。
没过一会儿,她就见朵儿俏生生的又端了空碗过来,眼巴巴瞧着自己,“婶娘,我跟三妮儿还想再吃一碗。”
现在的朵儿可会跟自家婶娘撒娇了,歪着小脑袋蹭到崔玉身边,跟个馋猫似的眯着眼说到:“婶娘做的豆馅真好吃。”
崔玉见她这幅模样,心里也是高兴的不行,孩子们现在越来越健康,也越来越活泼,还真是惹人欢喜呢。想了想,她就转身给朵儿碗里又添了一些。
“你跟三妮儿一块吃,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