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公府的家生子都传了好几代,原本就该清理一批人出去的,结果周氏不作为,二太太和三太太根本就想到那方面去。
外院犯事的管事,国公爷本想姑息纵容,结果颜宓态度坚定的要求严惩。
空缺出来的管事位置,陆陆续续的补齐了人。内院气氛焕然一新。
宋安然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着。
第236章 父女联手
果不其然,宋安然就听宋子期说道:“如果蒋沐绍是我儿子,我立时三刻就打死他。为了一个姨娘要死要活,竟然还敢威胁本官。
哼!也怪安乐不争气,为了蒋沐绍几句威胁,竟然连累本官也跟着丢脸。
就凭蒋沐绍那点底气,要不了一个月,他就得低头。偏生安乐看不透这一点,还生怕蒋沐绍真的同她夫妻离心。”
小周氏又是尴尬,又是忧心。对宋安乐的做法,她一个继母,不好发表看法。她就是心疼宋子期。宋子期被宋安乐拉后腿,在侯府丢脸,她心头也很气恼。恼怒宋安乐不知好歹。
宋安然听到这里,就说道:“蒋沐绍是不是觉着父亲压制他,压得太狠了。所以他就想趁着机会拿捏大姐姐还有我们宋家。”
“他妄想。”宋子期板着脸说道:“区区一个秀才,也敢在本官面前叫板。若非顾忌着安乐,本官早就想办法撸了他的秀才功名。”
宋安然说道:“父亲,很显然蒋沐绍知道我们顾忌着大姐姐,不敢对他下狠手,所以他才敢无所顾忌。父亲,女儿以为此事还是要尽快解决。
那个邱姨娘必须送到庄子上去。至于大姐姐那里,不如就以女儿的名义,现在派人去侯府将大姐姐还有小外甥请回来。
在事情解决之前,不准大姐姐同蒋沐绍见面,也不准大姐姐回侯府。等哪天蒋沐绍服软了,亲自来宋家负荆请罪,才能让大姐姐跟着蒋沐绍回侯府。”
宋安乐和蒋沐绍这事,明面上是夫妻二人闹矛盾,实则是两个家族在掰手腕。如果老侯爷真的有心解决此事,早就压服了蒋沐绍,将邱姨娘送到庄子上去。
事情一直拖到现在还没解决,无非就是侯府想要观望一下宋家的态度。要是宋家在这件事情上服软,那对不起,以后侯府也就没必要顾忌着宋家,只要拿捏住了宋安乐,就不怕宋家会报复侯府。
要是这次宋家态度强硬,以后宋安乐和蒋沐绍之间再出问题,侯府也要掂量掂量一下自家的分量,能不能扛过宋子期的怒火。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博弈。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至于宋安乐和蒋沐绍的夫妻感情,在两个家族掰腕子的时候,自然没人会去考虑。而且大家都是识时务的人。一旦宋家占据了上风,不用宋安乐努力,蒋沐绍自己就会老实贴上来,和宋安乐继续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要是宋家这次掰腕子输了侯府一筹,那等着宋安乐的就是姨娘小妾,蒋沐绍一个接着一个往后院塞女人。
夫妻相处之道,需要包容,需要妥协。但是在原则上面,女人一旦妥协,等着女人的不是好日子,而是变本加厉的欺凌。
宋安乐就是没有想透这一点,以为自己包容妥协,就能换来蒋沐绍的闻言细语,做梦去吧。
蒋沐绍和宋安乐成婚快两年了,十有八九早就摸准了宋安乐的性子,这一次才敢行险。他不就是仗着宋安乐在意他,仗着宋家在意宋安乐,才敢大放厥词,才敢替他姨娘出头。
这件事情不能容忍,一定要给蒋沐绍一个狠狠的教训,将蒋沐绍打痛了打怕了,蒋沐绍才会知道好歹。
听到宋安然的提议,小周氏双眼发亮,对宋子期说道:“老爷,二姑奶奶的主意不错。这件事情继续拖下去,对我们不利。”
宋子期点头,冲宋安然笑道:“安然果然是我们家的福星,你一回来,这件事情就有了解决的希望。”
宋安然抿唇一笑,“父亲之前投鼠忌器,太过关心大姐姐,才会忍着。其实父亲早就有办法解决此事吧。”
宋子期点头,“说的没错。为父已经计划好了,明日上朝,就让都察院参侯府一本,不怕老侯爷不就范。敢让一个姨娘骑到头上来作威作福,不扒下侯府一层皮,此事不算完。”
宋安然顿时就笑了起来。她就知道宋子期受了这么大的气,不可能不反击。宋安然不动手则罢,一旦动手绝对是要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而且还是招招打在七寸上,让侯府痛不欲生。
宋安然笑道:“既然父亲明日要对侯府出手,那今日更应该将大姐姐接回来。免得大姐姐在侯府难做人。”
宋子期点点头,对宋安然说道:“此事你去办吧。你安排人将她接回来。你们是姐妹,你好好劝劝她,她听你的。”
宋安然笑着应下,“女儿这就派人去接大姐姐回府。喜秋,喜春,白一,你们三人带婆子们走一趟侯府,将大姐姐还有小外甥接回来。记得,将大姐姐的细软都带上,免得那个邱姨娘手脚不干净的毛病又犯了。”
“奴婢遵命。”
喜秋和喜春都清楚,宋安然明着让她们去接宋安乐回娘家,实际上是去侯府耍威风,顺便给宋安乐撑腰,告诉侯府,宋安乐不仅有娘家,还有宋安然这个嫁入国公府的妹妹。
当然,最最要紧的是要趁机收拾邱姨娘一顿。邱姨娘既然敢闹事,就要有承担闹事后果的觉悟。
喜秋和喜春点了十几个粗壮的婆子,一群人浩浩荡荡去了隔壁的侯府。
宋安乐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宋子期问道:“你今日突然回来,可是遇上什么事了?”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父亲。”
宋安然顿了顿,继续说道:“是这样的,端午宫里有宫
第237章 宋大人的反击
捞到了就是赚,捞不到也就是过回以前的生活,对他而言,并没有什
颜宓嘲讽一笑,他是在嘲讽蒋沐绍,“欲望太多,他本身的本事又不足以支配这么多欲望。自然要剑走偏锋,捞偏门。
宋安然接着又问道:“你说蒋沐绍到底有什么想不明白的,怎么就突然犯蠢了。”
颜宓哈哈大笑起来。
宋安然笑着说道:“你当然不会越活越蠢,你会越活越聪明,就像是千年狐妖。还是公狐狸精。”
宋安然顿时笑了起来,颜宓还真是自大得可爱。
颜宓捏捏自己的鼻子,嘲讽一笑,“说句不客气的话,蒋沐绍是挺蠢的。更蠢的是你,竟然将我和蒋沐绍相提并论,你这是对我智商的侮辱。我就是再混账,也做不出那种事情。而且你看我像是越活越蠢的人吗?”
宋安然白了颜宓一眼,幽幽一叹,“大郎,你以后不会变得跟蒋沐绍一样吧。”
颜宓摇头,“一点都不痛。娘子要是还没出够气的话,不如继续咬。”
宋安然低头,在颜宓的手腕上轻轻咬了一口。然后又心疼地揉着被咬的地方,轻声问道:“痛吗?”
宋安然才不会夸他。颜宓已经够骄傲了,不能让他继续骄傲下去。
颜宓还真的猜中了。
颜宓挑眉一笑,“岳父大人身为正二品大员,他要出面收拾人,手段肯定不会落了下乘。我估计岳父大人是想在朝中参侯府一本。侯府那样的人家,想找他们的不法之事实在是太容易了,一眼看过去,全是漏洞。”
宋安然眨眨眼,笑着问道:“你知道我父亲要做什么?”
颜宓顿时笑了笑,“蒋沐绍惨了,侯府也得跟着吃挂落。”
宋安然哼了一声,“那是我大姐姐,无论如何你也不该瞒着我。你看今日,我知道了大姐姐的事情,也没操什么心。所有的一切父亲都安排好了,就这两天事情就能解决。”
颜宓说道:“我是知道一点。我看你最近太辛苦,家里里里外外都要你操心,不愿意拿外面的糟心事烦你,所以就没告诉你。而且此事有岳父在,肯定能够圆满解决。谁想到你会突然回娘家。害得我枉做小人。”
宋安然捶了下颜宓的胸口,“你既然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独独瞒着我。”
颜宓含笑不语,沉默便代表了肯定。
“你都知道了?”宋安然抬头,好奇地问道。
颜宓含笑,揉着宋安然的头,问道:“在为大姐和姐夫的事情操心?”
宋安然低头,在颜宓的怀里蹭了蹭,感慨了一句,“真好!”
“本打算直接回家的。走到半路上得知你回了娘家,就过来接你了。”
宋安然笑着问道:“怎么想到来接我?”
他搂着宋安然的腰身,宋安然就顺势躺在他的怀里。
路上,颜宓也上了马车。
宋安然便和颜宓一起离了宋府,启程回国公府。
眼看天色已晚,宋子期也不好多留两人。
宋安乐完全不知道宋子期已经动了拆散她和蒋沐绍的心思,还在那里感伤自己的处境,心里头羡慕宋安然和颜宓的感情。
如果蒋沐绍死不悔改,以后再闹出事情来,那就别怪他下狠手。
宋子期又朝宋安乐看去,让宋安乐同将沐绍和离,宋安乐肯定不会同意。罢了,再看看吧。如果蒋沐绍守着本分,老实做人,他也不会去拆散他们小两口。
宋子期暗自叹气,蒋沐绍可惜了。希望经过这次教训之后,蒋沐绍能够有所长进。不过宋子期对蒋沐绍并不抱希望。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蒋沐绍性情基本定下,再想改变,谈何容易。
如果他从小就和邱姨娘分开,正常的长大,不该是现在这副模样。至少不会在根基不稳的时候,就干出试探岳丈家的混账事。
从蒋沐绍为了躲避方氏的暗害,就藏拙十几年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蒋沐绍缺乏长远目光,常做一些捡了西瓜丢芝麻的事情。
其实蒋沐绍也是个聪明人,比不上颜宓这般聪明绝顶,但是在普通人里面也是拔尖的。奈何他是庶出,自小被他姨娘教导,被教的眼界狭窄,格局太小。
宋子期暗自点头,颜宓的确甩了蒋沐绍十条街不止。
颜宓一一回答,不卑不亢,极有风度。
宋子期还是挺稀罕颜宓的。见颜宓来了,脸上也多了两分笑容。趁机询问颜宓在衙门里当差是否顺利,和同僚们相处得好不好,再交换一下对朝政的看法。
颜宓被迎进花厅,先恭恭敬敬的给宋子期还有小周氏请安见礼。
一旁的宋安乐闻言,一脸黯然。她想起蒋沐绍,以前她和蒋沐绍也是这般恩爱,可是一转眼一切都变了。
宋安芸在一旁笑道:“二姐夫特意来接二姐姐。二姐夫和二姐姐的感情真好,真让人羡慕。”
宋安然一听颜宓来了,心头高兴的同时,面对众人打趣的目光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颜宓是来接宋安然回国公府的。
宋安然准备出门的时候,门房来报,说颜宓来了。
至于收拾蒋沐绍和侯府的事情,宋子期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就不需要宋安然再来操心。宋安然只等着看结果就行了。
宋安然在宋府吃过晚饭之后,就准备动身回国公府。
第238章 狠狠打
蒋沐绍依旧懵逼,“可是朝中不是武贵文轻吗?”
蒋沐绍出身侯府,武贵文轻的概念在他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在他看来二品文臣,也就那样吧。比不上勋贵实在。要是知道宋子期权柄如此重,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试探宋家。
这就是格局太小,眼界太窄的后果。
老侯爷一脸苦逼的看着蒋沐绍,“谁告诉你将武贵文轻的概念套在二品大员身上?”
蒋沐绍继续一脸懵逼,“这么多年,不都是这样吗?”
大家都说武贵文轻,说了这么多年,如今登基的又是亲近勋贵武将的韩王,这个规矩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吧。
老侯爷看着蒋沐绍,一口血差点喷出来。
“你糊涂啊。武贵文轻那只是在先帝的时候,而且指的是那些跟随先帝打天下的那些人。谁告诉你,我们侯府比二品大员更尊贵更体面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不懂吗?你不懂总听过吧。看看陛下如今重用的人,你总能明白两分吧。
你啊你,简直糊涂透顶。二品大员,岂是一般勋贵一般武将能够折辱的?就连四位国公爷见了宋大人,都要客客气气的,更何况旁人。
你也不想想,老夫送你们去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因为以后打仗的机会少了,武将的地位会下降,文官则会越来越吃香。
结果你倒好,你竟然还幼稚的以为宋大人的二品户部尚书不算什么。你这个蠢货,老夫都快被你害死了。赶紧的,去隔壁宋家请罪,务必让宋大人原谅你,顺便将你媳妇接回来。”
“那我姨娘呢?”蒋沐绍有些怯怯的。这会他也知道自己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他太过轻视宋家,轻视宋子期在朝中的权柄。
谁知道,宋子期只需动动嘴皮子,就有无数的马前卒冲锋在前,势要干翻侯府。
蒋沐绍脑子有些晕,几年前宋家刚进京城的时候,宋子期被下诏狱,求助无门,那时候可没让人觉着宋大人权柄有多重。
“这个时候还提你姨娘,你是真糊涂吗?赶紧去隔壁请罪,宋大人不原谅你,你就不准回来。”
老侯爷都快气死了。
他想到了种种可能,唯独没想到蒋沐绍对朝政,对政治竟然如此迟钝。竟然还敢拿几年前的眼光来看待宋子期。
宋子期刚来京城的时候,的确毫无根基,事事都要求人,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掉坑里爬不起来。
可是经过了山西大案,经过整顿户部筹钱,又替永和帝做了战备动员,还往草原输粮,还被永和帝指为唯三之一的传位诏书的书写人以及见证人,几年时间下来,宋子期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宋子期早就在朝中培植了一批自己的势力。
以前宋子期没有权柄,凡事要求人。如今的宋子期,再也不是他去求人,而是别人来求他。他的名字就代表了权力。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宋子期这里,不用三十年风水就开始轮流转了。
老侯爷这会真对蒋沐绍失望了。奈何如今侯府就指望蒋沐绍读书能有出息,没办法,老侯爷只能先替蒋沐绍兜着。等将来再慢慢教导,多灌输一些朝政方面的知识。
老侯爷不指望蒋沐绍一下子就变成一个官场老狐狸,可至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白目,竟然白痴的认为宋子期的二品户部尚书,也就那样。
也就哪样啊?宋子期能坐上二品尚书的位置,已经甩了全天下绝大多数人几十条街。
多少读书人奋斗了一辈子,到死还只是四五品。知不知道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在羡慕宋子期。宋子期在不惑之年登上高位,这得让多少真正意义上的‘老’大人气吐血啊。
老侯爷赶着蒋沐绍,让蒋沐绍赶紧去隔壁宋家请罪。
蒋沐绍也意识到自己的愚蠢,不敢拒绝老侯爷的安排,忐忑不安的来到宋家请罪。
结果宋家门房根本就不让蒋沐绍进门。
宋子期早就吩咐了,只要蒋沐绍来,不问缘由,一律打出去。只有等他亲自点头同意蒋沐绍进门,蒋沐绍才有可能跨进宋家大门。
宋家的门房忠于职守,老爷都吩咐了,就算蒋沐绍是宋家的大姑爷,那也不能让他进门。
宋家门房对蒋沐绍虎视眈眈,蒋沐绍敢乱来,他们就直接动手了。
蒋沐绍一脸苦逼,喂,他是来请罪的,不是来闹事的,凭什么不让他进去。
就凭我家老爷的吩咐,就不能让你进去。
门房将眼睛瞪得跟驼铃一样大,显得凶神恶煞,还真的吓住了蒋沐绍这个白脸书生。
恰在此时,张管家来了。
张管家是有分寸的人,不能像门房那样粗暴。
张管家笑呵呵的,“小的见过大姑爷。大姑爷是来找我家老爷的?不巧,我家老爷还在衙门办差。”
“那我进去等。”
张管家拦在蒋沐绍面前,明摆着不让他进去。不过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我家老爷估计要忙到三更才回来,两位少爷都回书院读书去了。如今府里面全是女眷,小的着实不能放姑爷进去。万一冲撞了我家太太,小的就是死了也赎不了罪。还请姑爷体谅一下小的难处,不要让小的们难做。”
蒋沐绍气的咬牙切齿,宋家实在是欺人太甚。
蒋沐绍忍了
第239章 进宫
一群命妇,加上各家的闺女,以及身边的丫鬟们,几百个人一起被带到距离坤宁
小周氏走在宋安然前面,中间隔着人。原本想关心一下宋安然,如今看来很不方便。小周氏只能作罢。
宋安然身为国公府的世子夫人,每年都有不少机会进宫。说带喜春进宫这话,自然是可以兑现的。
宋安然对喜春的想法心知肚明。宋安然对喜春说道:“你先回去。下次有机会进宫再带你。”
宋安然点了喜秋,又点了白一。喜春很是遗憾,想争取一下,却因为时间有限。
按照规矩,命妇进宫,身边只能带两个使唤的丫鬟。
宋安然下了马车,跟随在众位命妇身边一起进宫。
宋安然正要揣测宋安乐的想法,宫门就开了。有内侍从里面出来,说是奉皇后娘娘的吩咐,请各位命妇进宫参加宫宴。
宋安然挑眉,宋安了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宋安乐又要开始犯蠢?
喜春应下,紧接着又说道:“不过奴婢还要再多嘴一句。大古奶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