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媳妇备上厚礼,多选些文雅之物。”
贾琏称是,贾赦却拦住他道:“算了,还是我准备吧,你媳妇那样一个人能选什么雅致的东西。”贾赦想着得自己选东西,一来上一次林旸很是看好他的眼光,二来也能表表诚意,不过在这之前,他得先领着贾琏去祠堂把圣旨供奉上,拿给列祖列宗看。
林旸又一次挪窝了,成为有“天下言官之首”之称的吏部都给事中,他正忙着把手头的工作交接给他人,他有些可惜自己正在查江南的盐税,在给他一些时间,就能查清楚了,现下只能不甘心的交给别人了。
林旸刚去了吏部,就被皇帝叫到了跟前。“朕还记得你的殿试文章,国家兴亡,首重吏治。吏治不清,必制朝纲被坏,累及民生。你写的监察之法甚好,你回去写个折子给朕,细细把这监察之法写出来。”皇帝吩咐道。林旸心里已经有了大体的框架,也不算难写。
他斟酌了几天,把折子递上去了。因为考满制度已经臻于完善,林旸主要放到了考察之上。京察由六年一期变为三年一期,由内阁、吏部和都察院共同主持京察,以四恪八法衡量。京城的官员需自述三年来的情状,是否秉职奉公,行谋言事是否利于社稷,有什么功绩,有什么过失。四品以上的官员承到内阁,三品以上的承到御前,四品一下的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考察。合格者留用,不合格者淘汰罢黜。如果其中出现隐瞒未报者,由给事中督查,从重处置,以儆效尤。
林旸想了一下,还是添上了凡是京察中被罢官的人,永不叙用。
这是其中一项,另一项就是建立完备的公文办理制度。各个衙门的账本公文要一式三份,一本为底本自留,一本送到六科,一本送到内阁,内阁考察六科,六科监察六部。其余地方的州县也要建立完备的登记制度,公文之类的必须登记备案,朝廷法令的执行亦要步步记录,以便上级对其月考年稽。
皇帝看了之后,很快批复,让林旸负责筹建,拟出大致的章程来。林旸不由得想吐槽,这得多大的工作量啊,不仅要熟悉京里个衙门的运作,还要知晓地方上上下级如何配合,另外还要看以往朝廷法令是如何执行的,其中有何弊端。
林旸一心只扑倒这件事情上,都是没工夫关心京里的勋贵人家的动态,还是听林海说起才知道,有机灵的人家见了贾赦还银子升了爵位,也跟着活动起来,皇帝赐给这些人家一些摆设金银之物的,口头嘉奖一番。不过依旧有仗着祖上的权威,想着太上皇依旧在,不肯还银子的。皇帝面上也没有斥责,扭头就让沈律带着锦衣卫私下里上门,拿出那些人家的把柄出来威胁一番。恩威并施之下,国库欠银还了□□成,剩下的那一两成都是宗室了。其中欠的最多的是忠顺王。
林旸顾不得什么礼仪教养,捏起点心就吃,边吃边问道:“那忠顺王还真在大街上变卖家产啊?”一边的贾敏嗔道:“吃慢点别噎着了。”又给他倒茶。
林海回答道:“可不是吗,就在鼓楼大街上变卖。”林旸心中吐槽,这忠顺王还真是。。。任性,明摆着跟皇帝作对啊。
不过他来了这么一出,宗室的人都纷纷跑到太上皇面前哭穷。太上皇把皇帝叫过去又是好一顿骂。皇帝很委屈道:“儿臣并没有下旨让他们还银子,只不过是他们一心为国为民,见国库空虚主动补亏空的,朕想着不能寒了他们的心,就多加赏赐。”
太上皇哑然,确实皇帝并没有下明旨,他不耐烦的道:“你把这事摆平,朕不想再听到宗室来到朕面前诉苦。”
皇帝回去之后就发了道口谕,说是自己拿出私库的银子替宗室来弥补亏空。
林旸听到了第一反应就是皇帝私库终于不是一穷二白了,想来是借着京里修建园林别院赚了不少钱,可惜还没摸热乎呢就要放到国库里了,第二反应就是皇帝真是会收买人心,这样一来,无论是上到宗室下到百姓,谁不夸赞皇帝心怀天下。第三个想法就是宗室要倒霉了,用了国库的钱,还让皇帝帮着还钱,真是虎口夺食啊。
林旸还听到了后续的消息,就是皇帝的几个弟弟俱帮着还钱,为首的是十二弟,恪王爷。这位恪王爷,林旸是没和他打过什么交道,只是远远的见过几面,林旸第一次见到恪王爷的时候,还以为是女扮男装呢,因此对他的容貌的印象比较深刻,其余的倒没什么印象,很是低调的一个人,皇帝交给他的差事也都老老实实的办好,不越雷池一步。皇帝见状,想着十二也算是跟在他身后长大而且在夺嫡的时候依然是老老实实的,因此慢慢的多交给他一些事情。
林旸觉得奇怪了,按照这位恪王爷的行事不该是出风头啊,正常情况下不该是跟着其他人行事吗,难道他真是忠君爱国体谅皇帝?一心为皇帝排忧解难?还真是位“恪”王爷。
不过从此举中,恪王爷得了实惠,皇帝大手一挥加了他的俸禄,让他协助恒王管理宗人府,一时间这位想来低调的王爷倒是出了风头,太上皇也对其多加赞誉,频频昭其入宫。
皇帝倒是没心思去理自己的父皇今天见了谁明天见了谁,他细细的看了林旸呈上来的奏章,良久才问道:“朕记得你文章里曾说过要提高官员的俸禄,这里面怎么没有细说?”
林旸道:“若是要提高俸禄的话,国库的开支就会加大,国库本来就空虚,各地都要用钱。而且,”林旸顿了一下道:“京官会收到各地奉上来的冰敬炭敬,年敬节敬,各地省州府县也有火耗贴补。臣想着等国库收入增多之时,再提高官员的俸禄。”
皇帝想了想道:“把火耗加进去吧,拟定上限,尤各省巡抚布政使掌管,参看治下的富庶情况,肥缺闲缺少补,瘦缺多补。与其让他们私底下贪墨,搜刮百姓,倒不如拿到明面上来。”林旸默默的记下,在心里思索着如何拟制章程。
皇帝手指轻敲桌子对林旸道:“还有驿站,驿站本是为了军情传递,官员进京、上任和公干有歇脚的地方,现如今无论是官员及其亲眷还是下人仆妇都由驿站接待,且多半不是为着公干。你回去想想如何处理。”林旸内心抱怨着,入住驿站需要兵部发凭证,核销的费用是户部审核,管吏部什么事情,不过还得老老实实的去干。
林旸正欲告辞,皇帝却道:“这事交给别人吧,你也忙了好一阵子了,也该歇歇了。你的折子朕会给内阁看。”林旸赶忙谢恩,皇帝却笑道:“听说你要做父亲了?”林旸闻言脸上露出笑容来,语气里也满是兴奋:“是。”
林旸昨天才刚知晓自己要做父亲了,这世上终于有一个要延续他血脉的人了,每每想至此,林旸就忍不住想笑。
皇帝见他没了往日的沉稳,忍不住感慨道:“你本就成亲的晚,又大婚一年才做了父亲,怪不得那么高兴,不过可别当着别人的面笑的这样傻乎乎的。做父亲了就要有父亲的模样,你一直都很踏实,朕倒是不担心,就是怕你日后溺爱孩子,要知道子不教父之过。”
皇帝絮絮叨叨的,林旸知晓皇帝是真把他当做子侄看了,才会这么事无巨细的嘱咐。不过其余人等皆侧目,这林旸也太的盛宠了吧,皇帝竟然还指导林旸如何做父亲,甚至讨论其几个皇子小时候,拉起家常来了。
第77章 顾净有孕
贾敏终于放下心来,和林旸差不多年纪的多半已经是父亲了。自林旸成亲后,贾敏就盼着什么时候能够抱上孙子孙女,可是眼看着林旸都大婚一年多了,还是没有动静,贾敏心里就着急了,可是面上不显,私下里没少拜佛烧香,希望顾净不要像她一样子嗣艰难。因此听到顾净怀了孩子后,贾敏松了一口气,若不是因为还不到三个月,贾敏就大肆打赏下人了。她还是把顾净院子里的人叫来,说只要大奶奶平安度过三个月,俱有赏赐。贾敏又拉着顾净好好的叮嘱一番,不让她再立规矩,又给她设了小厨房,让医婆住到顾净的院子里照料顾净。
贾敏喜气洋洋的回了自己的院子,先是去佛堂上了香拜谢菩萨保佑,后来就拿出库房册子,把些补药,如人参、天麻、灵芝等物流水似的送到顾净的院子里,等到事事都安排妥当的时候,就开始盘算着什么时候请稳婆和乳母。因着当年给林昀选乳母出了差池,贾敏决定还是从家生子里挑选乳母。
顾净送走了贾敏,却有些忧心忡忡的,她身边的大丫头名唤芸香的已经许了人家,等成亲后依旧回到顾净身边当差,因此在顾净面前比别的丫头多些体面,见顾净坐在临窗大炕上,娥眉微蹙,关切问道:“奶奶您怎么了,可是心情不好?”
顾净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腹道:“母亲和大爷盼了好长时间才盼到这个孩子,如果是个哥儿子还好,若是个姐儿,母亲和大爷不知道该多失望呢。”当年她母亲先有了她,后有的弟弟,弟弟出生之后,母亲才在家里站稳了脚,说得上话。贾敏对她太好了,事事都替她想到前头,如果生个姐儿,贾敏和林旸会不会失望什么厌恶呢。
芸香是在顾家长大的,也知道顾母的情形,笑着道:“我看着大爷和夫人未必会失望呢,您只瞧着夫人和大爷对大姑娘有疼爱就知道了,比对着二爷还要好几分呢,可见夫人和大爷也是喜爱姑娘的。”顾净依旧忧心,这怎么能一样,黛玉是贾敏生的,自然爱若珍宝,可是她生的姑娘未必会得贾敏的喜爱。
芸香看了顾净的表情就知道她钻进牛角尖了,芸香想起顾净从小长大的环境,心里不免多了几分怜悯,道:“夫人不也是先开花后结果么。”这个夫人指的是顾母,头胎是个哥儿固然高兴,可是是个姐儿也没什么,只要能生就行。芸香想着还是找时间在大爷面前提一提。
董嬷嬷从贾敏那里领了补品回来,刚进屋就看见顾净坐着大炕上,忙道:“奶奶,今儿都累了一天了,怎么还坐着,快去歇息吧。”顾净摇头道:“无碍的,我都躺了一上午了。”董嬷嬷不放心,仔细的问了顾净的起居,这才笑眯眯的道:“奶奶肚子里的哥真是个听话的,别的妇人到了奶奶这个月份少不得要孕吐吃不得东西的,我看奶奶胃口还好,可要好好补补。”
顾净听她提到肚子里的孩子,忍不住微笑道:“我就希望他能一直这样乖巧听话,可不要折腾我。”
董嬷嬷笑着看着顾净吃完补品,才示意丫头们出去。在顾净身边道:“奶奶这几个月身子可不方便,按着规矩要分房睡的,奶奶可是安排好了伺候的丫头。”
顾净听了脸色难看起来,林旸模样好对她又体贴的很,不知不觉间她就想着要霸着他,不想让别的女人靠近他,因此从新婚以来,贾敏不提通房丫头,她就装聋作哑也当做不知道,让她高兴的是林旸也从不提,所以这么久以来他们夫妻之间从来没有别人插足。可是如今这个问题却回避不了了。
董嬷嬷劝道:“奶奶,都是规矩。木莲虽然嫁出去了,可是还有个和大爷情分更深的辛夷在,奶奶若是不先安排好自己人,等夫人安排,无论是提了辛夷还是在另行赐下人,都棘手的很。”
顾净也明白这些,可是让她安排这些人,她做不到,疲惫的说道:“且在看看吧。”
不只董嬷嬷想到了通房问题,吴宏家的也想到了,在别人眼里,她外甥女辛夷是最有可能成为林旸通房的,日后借着情分成为姨娘也是有可能的,已经有人在话里话外在她面前含酸了。她有些着急,怕自己的外甥女糊涂。
她曾是贾敏身边的大丫头,也是了解贾敏的心思的,庶孙在好也不如嫡孙,而且林海也没有什么通房妾室,顶着闲言蜚语成亲好几年才有了林旸,因此也有耐心等嫡孙出世,只要顾净能生,贾敏就不会安排什么姨娘通房来给顾净添堵。再则,她也算是看着林旸长大的,林旸这个人自制力惊人,很小的时候,就能不让人喊,早上按时起来读书打拳。家里的丫头没少在他身上动心思,他都能克制的住从不放任自己的*。最最重要的是,如果林旸想要收了辛夷,早就收了不会等到现在,林旸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把身边的丫头放出去,木莲出嫁的时候,贾敏和林旸可没少给陪嫁。
吴宏家的找了个时间见了辛夷的父母,她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什么事情都听吴宏家的,吴宏家的听了她父母的话心惊肉跳,说是很多人要求取辛夷,出了有头有脸的家生子,还有外面的商户,可是辛夷一个都没看上,问她想要个什么的,她也不说。
吴宏家的听了哪能不知道辛夷的心思,想要守着林旸呢。她从辛夷家回了府就去见了贾敏,贾敏午睡刚起来,头发还没梳呢,吴宏家的笑着走过去接了丫头手里的梳子熟练的给贾敏梳起头来,贾敏从镜子里看着她的动作笑道:“这么多年了,你竟是一点都没生疏,这么多人,还是你梳的好。”
徐华家的笑道:“夫人既夸了她,怎么不给她赏赐呢。”贾敏笑道:“你们一个个就知道眼馋我的东西,一逮到机会就哄着我赏东西,罢了罢了,我今儿就再做回善财童子吧,吴宏家的,你看中什么了就挑了去。”
吴宏家的垂手道:“我可是不敢要夫人的东西,夫人要是赏我不如赏给我个恩典吧。”
贾敏道:“你说说看。”
吴宏家的道:“我外甥女名唤辛夷的在大爷院子里当差,这年纪也大了,一直没说人家,她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托了我让我给辛夷说门亲事,可是我那是这块料啊。”她笑着道:“可巧碰到木莲的父母说木莲有了身子了,我这才反应过来,府里还有夫人这尊大佛呢,我就厚着脸皮请夫人给辛夷说门亲事了。”
徐华家的凑趣道:“我记得木莲嫁出去才三四个月吧,这么快就有身子了?”吴宏家的答道:“可不是吗,她婆家疼她跟什么似的,她还说着多亏了夫人才能嫁了那么好的人家,想着等稳当了给夫人磕头。”
一席话下来,贾敏眉开眼笑道:“等她生完孩子再磕头也不迟的,徐华家的待会你送些东西给那丫头,让她惜福。”徐华家的应了,贾敏这才对吴宏家的道:“你放心就是了,我留意着保管给辛夷挑个四角俱全的亲事。”
吴宏家的再三谢过了贾敏,又陪着贾敏打叶子牌。才玩了几局,黛玉就来了,先是给贾敏请了安,后疑惑的问道:“吴妈妈来了,可是弟弟那里有什么事情?”
吴宏家的忙站起来道没有,林昀自打失踪被找回来后,就稳重了很多,让她少操了很多心,下午跟着先生读书,因此吴宏家的才有功夫在贾敏屋子里盘旋,她笑了林昀几件趣事,逗得贾敏和黛玉笑弯了腰。
贾敏又问黛玉道:“你可是一个人闷了。”本来说好要等沐休之日,一家人去赏菊,可是因着顾净的身孕,也去不了了。以前黛玉还有林昀跟在她身边读书,现在林昀跟着先生读书,黛玉就闲下来了。
黛玉摇头,在贾敏身边坐下来,笑道:“我想给小侄子绣个肚兜,选不好花样子,来请母亲帮着选一个。”贾敏打趣道:“你记得把那肚兜做大一些。”黛玉不解,贾敏才笑道:“等你做好了,估计小侄儿都会跑了,所以得做的大些。”
徐华家的等人闻言都笑出来,黛玉不以为意嗔道:“我要慢慢做嘛。”黛玉女工很好,可是平日里只把做绣活当做磨性子打发时间的东西,不紧不慢,绣条帕子都要话一个月的功夫,这还是林昀天天去她屋里催,若是不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好呢,故此贾敏才打趣她的,贾敏忍着笑道:“是呀,慢慢做。”
黛玉脸颊微红,用手碰了脸转移话题道:“母亲打叶子牌,怎么不叫上我。”贾敏笑道:“让你来,估计我匣子里的钱都要空了,我可不敢的。”其余人也笑道:“夫人一个人就赢我们许多,若是姑娘再来,怕我们都要喝西北风了。”
说笑了一阵子,贾敏又提起老话题心疼的道:“你要是在家待烦了,不如请恬恬和薇薇来咱们家,对了,你不是和那个叫刘妙的合得来吗,不如一并把往日和你交好的姑娘都请过来。”
黛玉婉拒道:“嫂子才怀上小侄子,请人来家里乱哄哄的,扰了嫂子休息。”
贾敏道:“那就去庄子上住着,不行,你们几个小姑娘我也不放心,要不然过几天去西山看枫叶,顺便去上香拜佛,在寺院里住一天再回来。”黛玉还想着推辞,贾敏却不容拒绝要吩咐丫头准备东西,黛玉笑着道:“还得等好些日子枫叶才红呢。”
贾敏道:“等那时候在准备就晚了,京里的人家大多都去看枫叶,留宿在寺院里,若不早早去寺院里打点,到时候连间厢房都没有就糟了。你也是早早的去下帖子,若是得空自然欢喜,若是不得空也好另作安排。”
贾敏说着就催黛玉回去下帖子,黛玉坳不过她,回了屋拿出自己制的花笺给蒋恬几人下帖子,唯有刘妙回帖说自己被家里拘着出不去了,让黛玉回来后给她画幅画,以慰藉她不能去的遗憾。
第78章 英雄救美
晚上,黛玉给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