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宠无双-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双眨眨眼,半信半疑地问:“那要是他们以后感情不好怎么办?”

楚曜笑道:“以你大哥哥的为人,若两人真的成了亲,又怎么会待阿笙不好?还有,如今他们尚未开始谈婚论嫁,你操心的未免太早。”

看来他家的王妃实在太闲。

说起来,旁人家入门三个月的新媳妇,不是已有身孕,就是忙着想各种办法快些孕育子嗣。他家这位……因不能圆房,自然无需操心孕事。如此一想,便也无甚稀奇。

翌日晌午,君珩带着父亲君念一同向尚留在园子里的乔老将军提亲。

就在众人以为一切皆大欢喜之时,原本最不应成为变数的乔笙却一口拒绝了婚事,且当日便离开园子,回将军府收拾行装,打算回西北去。

君珩讨得乔家长辈许可,亲自到将军府去找乔笙。

两人在荷塘岸边的草坪上席地而坐,就像从宁夏到上京万里同行,途中每日赶路间中歇息时习惯的那样。

“你……那么讨厌我吗?为什么要我一提亲就要回去?”君珩斟酌着发问。

乔笙随手拔几支狗尾草,纤纤十指半刻不闲,将草茎折弯、对穿,不知在编着什么。

“君珩,我一点也不讨厌你。我很……我中意你,我不信你一点都不知道。从宁夏追着你回上京来,就是希望多与你相处,让你看到我的好,愿意娶我。”

乔笙起初说的有些磕绊,渐渐顺畅了,声音也响亮起来。

她停下编织的动作,侧转面孔,与君珩对视。

“我做梦都想嫁给你,可我不想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嫁给你。那天跳下救你,就只是担心你性命安危,绝对没有的企图。你也知道的,我从小在西北长大,那里的人本就豪迈不拘小节,我家中交往的又以军眷为主,大家都不像上京城里的人那样重视规矩。情急起来,我便忘了女儿家跳进水里……之后被人见到,与失身那人无甚区别,就非得嫁他不可。”

她说到此处微微停顿,黑而浓密的眉毛蹙起:“不对,就算我记得,也不会因此就不救你,眼看着你淹死。但总之,我过去、现在、将来都不想挟恩图报,这就是我拒绝你的提亲,并且要立刻回西北去的原因。”

君珩并未正面回应她的话,他枕着双掌躺下去,慢悠悠地讲起前因。

“少年时,我心仪过一位女子。她与我青梅竹马,我以为我们彼此非常了解对方,也同样对对方付出毫无保留的感情。那曾经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有想要共度一生的人,为了她,我对未来的目标格外明确,每一天都过得比同龄人更努力。可是,后来我才知道,我所认识的那个她,那个斯文柔弱的姑娘,根本不是真正的她。”

君珩停下来,轻轻地叹气。

向来活泼的乔笙竟未插话,只是静静地,耐心地等着他接下去。

“我的生母十年前已过世,其中因由我不想细说,但一切都是拜她所赐。自从知道真相后,我自觉愧对九泉之下的母亲,更无颜面对父亲与妹妹……”

乔笙打断他:“所以你就丢下老父幼妹,跑到西北从军去?”

君念如今也未到四十五岁,正值壮年,无论如何称不上一个老字。

君珩自然而然反驳道:“父亲那时不过三十有五……”话出口发觉离题太远,于是纠正道,“若你觉得我懦弱也无妨。全心全意付出却被背叛……”他苦笑,“当面温柔乖巧,背后阴狠算计……你从小接触的都是豪爽之人,没尝过这种滋味。从那时起,我便下决心终身不娶。”

乔笙情窦初开,一颗心全扑在君珩身上,真正以他喜为喜,以他悲为悲,越听越觉愤慨,又体会到君珩平淡叙述下掩藏多年的悲伤。

“这世间那么多人,总有心口如一,不背后算计的。”她轻声道。

“我知道。一来,怕识人不清再害了身边人。二来,既然我不能再毫无保留地对姑娘家付出感情,那娶了人家岂不是对人家不公平。”君珩解释道。

乔笙道:“既是如此,你就别娶我了。我嫁人以后会全心全意对自己夫婿,自然也希望他一样待我。若你只是因为那日落水的事……我们就不必再说了。”

她说罢,扭头面对湖面,重又编织起手中草茎来。

“我是因为落水的事,却不是你想得那样。”君珩坐起来,目光落在远处一朵盛开的荷花上,有些局促地表白,“身为男子,发生那样的事,应当负起责任来。然而这只是其一。另一层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因为你奋不顾身相救,令我感受到你的全心相待。我想了一整夜,若是世间还有姑娘能令我尝试改变,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你或许就是最好的人选。”

乔笙手里的草茎已编出蚱蜢的形状,她猛地将之一抛:“君大哥,我……我保证不会害你的亲人,我会把他们当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不对,等我们成了亲……”

到底是待字闺中的少女,平时再不拘小节,此时意识到自己说的话等于答应了嫁给君珩,还是忍不住害羞,忽地闭口不言。

君珩缓缓地伸手,大掌覆上乔笙紧握的小拳头。

夕阳余晖挥洒于天地间,将一切都染成暖洋洋的橘色,仿佛凝固出一幅笔法精妙的画卷。

作者有话要说:  (*^__^*) 明天见

☆、133|10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待将军府收到远在西北的乔少将军夫妇的回信,真正点头应下乔笙与君珩的婚事时,已临近中秋。

天气渐凉,无双一行也从避暑园子搬回郢王府居住。

他们回家的次日,接到平阳侯送来的消息,无忧被诊出有孕在身。

一件两件全是喜事,可发生在无双自己身上的,就没那么让人欢喜了。

中秋过后,陵光卫要出京办案,楚曜自然也要同去。

两人成亲后,还未曾分开过,无双十分舍不得。可这到底是正经事,她不能阻挠着不让他去。

无双只能闷闷不乐,小嘴撅得半天高,却还不忘帮楚曜收拾行装。

眼见天气渐凉,她命乞巧拿出新做的斗篷五件。

又想楚曜一路多是骑马,又着朝华往箱子中多放几条裤子。

如是这般,每一样东西她都怕楚曜不够替换,林林总总装了两大箱。

楚曜晚间从衙门回来,见到次间地上躺着的两口已装得满满当当的樟木箱,挑着眉毛足楞了小半盏茶功夫。

“双双这是打算随我去?”他问。

“可以吗?”无双神情恹恹的小脸上忽然放出光彩,她跳下罗汉榻,脚不沾地的就要往内间跑,“我这就去收拾衣物。”

楚曜伸展手臂将她竖抱回来:“难道这两箱不是你的衣物?”

“当然不是了。”无双被他抱得很舒服,乖乖的一动不动,任由楚曜抱着她走到罗汉榻前坐下,“这些都是你的。”

她扬起小下巴,十分认真地掰着指头将收拾行装时的种种考量皆叙述一遍。

“……你又说事关重大,或许有些棘手,因而归期未定。我便想着,若是入冬了都不回来呢,虽说南边总归比上京暖和些,但风霜雨雪的事怎么说得准,因而又放多三件棉衣进去……”

楚曜听得一颗心暖融融的。

他从未得过至亲女子如此体贴关怀。

老王妃或许因为他是男子,又是得承王爵,顶立门户的,不愿在生活起居上太过于娇惯,冬日冷了夏日热了这种事,向来不管。

老王爷在世时一直将他带在身边,但为父者言传身教,教的都是读书与做人,并不会对照顾衣食住行这种女人的事情表示多少关注。

及至这辈子重生回来,父亲早已作古,母亲更云游在外至今连面都不曾照过,楚婠年纪又小,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提反过来照顾楚曜这个兄长了。

他虽是王爷之尊,但讲究也分时候。

前世今生两辈子,每次陵光卫外出办差时,都不过一个包袱卷几件换洗衣服了事。

若真是在外头遇着风霜雨雪,携带的衣物不顶事,便与侍卫们一起在当地置办御寒衣物。

一来行装从简,说走就走,极为便利。

二来在这种小事上与普通侍卫们打成一片,拉近距离,也能令整个衙门凝聚力更强。

适才楚曜本打算说服无双把那些衣物都收回去,只像他从前习惯了的那样随便包几件换洗的就成。

可低头看着她扬起的小脸,微蹙的眉头,仍在盘算着还有什么是他需要而她没有考虑到的,极之认真又关切的神情。

楚曜心中软的一塌糊涂,半分也不忍逆她的意思,只温声道:“还是双双想得周到,以前没人为我考虑这些。若是外出办差遇着风霜雨雪,只能在当地成衣铺子里凑合着添置来穿,既不合身又不舒适。如今有了你,往后再不用受这些苦了。”

无双得了鼓励,更添干劲,双眸晶晶亮,笑逐颜开道:“那我再好好想想,我还打算在每口箱子上做了标记,哪个里面放了什么写在纸上,免得到时候你找不到。”

“好。”楚曜满口应道,“此事我便全权交给你了。”

及至启程那日,楚曜骑马在前,身后破天荒跟着俩马车,车上拉着三口大樟木箱。

侍卫们见了,无不暗中好笑。

更有那大胆的上前打趣:“王爷家有贤妻,到底与我们这些光棍儿不一样,瞧王妃把王爷的行装打理得多么仔细。”

当然还有一句不敢说出口:恐怕比娇养深闺的女子出门时带得还啰嗦。

楚曜何其精明,怎会想不到他们按下不表的内容。

然他一路毫无恼意,任由他们调侃,每每闻言,总是嘴角上翘,眉梢眼角全是笑意,比成亲当日更意气风发。

且说无双依依不舍地送别了楚曜,虽然人有些落寞,但好在王府里还有楚婠这个小姑子,两人作伴,倒也不算孤单。再加上已是未来堂嫂的乔笙不时过来串门子,热闹起来,便把夫妻分离的愁闷抛诸脑后,完全恢复了平素开朗的模样。

如此过了小半月,一日午间,忽然接到汝南侯府送来的口信,说是表哥杨天戈到了上京,让无双回娘家去见上一见。

无双听了消息,先是一惊。

上辈子这时候杨家表哥并未上京,如今忽然到来,难不成是外祖父家中出了什么事?

把传信儿的小厮叫进来问上几句,然则他不过是个总角的娃娃,并不是家中谁身边得重用的,除了君恕吩咐的口信儿,其余旁的什么也不知道。甚至连杨天戈本人的面也没见到,无双问题表哥神情如何,是否面有忧色之类,也是全没有答案。

虽说前世一直到无双送命之时,杨家依然好端端的没事,但这辈子身边许多事都已改变,无双因而不敢过于笃定。她不放心,连午晌都顾不得歇,忙不迭叫乞巧服侍她净面换衣,立刻便要往汝南侯府去。

谁知才出了侧门,抬脚刚要登马车,一转脸的功夫,就见巷口有一队车马拐进来。

队伍当中最显眼的那辆马车青绸翠幄,华丽中带着几分雅致,车上还有郢王府的标识。

可它明明不是郢王府的车驾。

无双愣了愣,难不成是楚曜出了什么事?临时雇了马车回来?

但她很快记起,那年元宵节被楚曜执行公务的楚曜带去墨城的经历。

当时楚曜乘坐的马车,要么不挂标识,挂也只挂陵光卫的标识。

还好不是他。

无双抚抚心口,要是外祖父家和楚曜都有事,她可真真承受不住。

然而楚婠在家里睡午觉,并未外出。除他们仨之外,还有谁能坐有郢王府标识的车驾?

无双心念一转,已有了答案。

☆、134|第 134 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只见那队车马不疾不徐地行来,在无双车驾前停驻。

一名跟在当中那架马车后的小厮跑上前,撩起袍摆,伏跪在车辕一侧。

之后车帘从内向外打起,一名中年妇人与一名少女先后踩着他的背下了地。

替无双备车的马房管事本正围在她身边献殷勤,见了来人,赔笑的一张脸现出惊讶不已的神情。好在他很快回神,还不忘低声提醒道:“王妃,这是老王妃与大郡主。”

无双本就如此猜测,不过她未曾见过老郢王妃,不敢贸贸然上前相认。此时听了在王府当差多年的老仆提醒,立刻快步迎上去,毕恭毕敬地向婆母与大姑子行礼。

老郢王妃其实并不老,她十五岁嫁人,丈夫去世时尚不满三十,如今也不过才四十出头。只不过儿子承袭了王爵,底下人为了区别两代人,愣是被叫老了。

她身穿天青色斜襟袄配墨绿马面裙,皆是纯色料子裁制,并无任何纹饰。乌黑的头发挽成圆髻,插一支白玉无任何雕饰的簪子,腕上戴一对同是白玉打造的镯子。除此之外,身上再无其他饰物。

无双心知婆母打扮得如此素净全是因为寡居的身份,但她在富贵堆里长大,见惯了锦衣华服、极尽装扮的贵妇人,难免觉得老王妃这般装扮看起来格外清冷,无端端生出一股莫名的距离感来。

当老王妃开口时,恰好侧面印证无双的感觉。

只听她道:“你就是曜儿的王妃?我知道你年纪尚小,不过到底是嫁了人,怎么举止没有半点庄重,走起路来连跑带颠,成什么体统,我身边跑腿的小厮都不像你这样没规矩。”

无双隐约记得,前世她离家时老王妃仍未回郢王府,是以她虽然嫁过来小半年,却从未担忧过该如何与婆母相处的问题。

万想不到今日头一回照面,老郢王妃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淡漠又挑剔,满满全是嫌弃之意,犹如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无双本能想辩解,然而对方到底是长辈,又是楚曜的生母,她忍了忍,便将话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是恭顺道:“母亲教训的是。”

不过,她心中仍有些不忿:老王妃与静妃气质上虽然一个冷淡疏离,一个温柔亲切,但眉眼极相似,一看就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为何待人的方式差了这么多。

无双话音才落,老王妃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穿着翡翠色杭绸襦裙的楚姵轻笑一声,道:“早先听说哥哥求娶嫂嫂时,嫂嫂才不过是个几岁大的小娃娃。我一直以为嫂嫂不论容貌、言行、手段上定都有过人之处,今日一见……倒真是见面不如闻名了。”

楚姵声音清脆好听,可话语中的讽刺之意却毫不掩饰。

无双不免有些难堪。

这是怎么了,从没见过面,想得罪都没有机会,为什么母女两个全来为难她。

换做往常,谁这样对待无双,她早发作起来。

可婆母与小姑子,那是要常年累月住在一个屋檐底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物。若是打从一开始就闹不合,往后麻烦岂不是多得数不完。但若不反击,会不会让人觉得她太软弱可欺,之后更变本加厉?

正犹豫着,就见后面的马车上下来一位老妇,素面布袄,国字脸,两鬓斑白。

正是几个月前被楚曜发卖出去的乔妈妈。

无双顿悟,难怪老王妃不喜欢她,定是乔妈妈告了状,让老王妃以为她才进门就急赤白脸地赶走了老王妃身边的人。

可这事,她分毫不理亏,自也不怕与乔妈妈对质。

既是胸有成竹,对事便更从容。

老王妃问起无双备车准备去哪儿,她便只说打算出门去买几本书,隐去杨天戈到君家一事。

因尚不知发生何事,说也说不清,且待将老王妃对她的偏见解开再提回娘家,一件一件按部就班才好。

无双陪着老王妃母女俩一路行至王府正院。

按道理,老王爷去世后,老王妃应当从正院搬出,将正院留给楚曜和他的王妃。然而不知是何原因,她却并未挪动地方。

无双倒是无所谓。比起规规整整的正院,她更喜欢楚曜专门建来给她居住的远香堂。

三人在正院堂屋里依序坐下,丫鬟很快奉上茶点。

老王妃气定神闲地品了会茶,随意与楚姵闲话几句,终于说到了乔妈妈:“……你别看着你嫂嫂年纪小,就以为她没有手段,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手段,入门不出一个月,就能让你哥哥把母亲身边的陪嫁老人儿给发卖了。”

无双一直等着她发难,闻言豪迈地仰头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然后道:“母亲,此事另有缘由……”

老王妃瞥她一眼,道:“我问你话了?说你没规矩还真没说错。”

被如此一噎,换做性情软弱些的只怕有理也不敢多说。

然而无双可没那般好欺负。她见了乔妈妈后,已吩咐朝华回房去把乔妈妈先前立的字据取来。此时正好趁机道:“我这里有一样东西,还请母亲过目。”

老王妃不动声色地瞥一眼朝华递上来的字据,皱眉道:“这事我知道。不过几百两银子,有什么大不了。都说汝南侯如何受陛下重用,想来你从小也没吃过苦受过穷,怎地竟将钱财看得如此重。”

楚姵捧着茶盏,抿嘴轻笑,虽未出声,轻视之意却显而易见。

无双气得直咬牙。

话里话外不就是说她小家子气,眼里只看到钱么。

难不成约束下人,让他们不能从公中私自挪钱它用还有错了?

老王妃回府,得了消息的柳儿从被窝里把楚婠挖出来,好生为她装扮一番,送到正院来。

楚婠还未见到生母面孔,先在廊下听到她挖苦无双。楚婠与无双向来要好,是以最见不得她受冤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