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绝世散修-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脸上立马闪过一丝惊讶,若是这次飞扬只是路过的那还好说,如果飞扬是算出了他要立下道家并且化胡为佛的事情,那可真是逆天了。毕竟他是圣人,和他有关的事情,恐怕就算是同为圣人都算不出来。

“得知圣人要通过函谷关离开中原,今日特来相送”,飞扬再度一拜,这才对着老子说道。

“道友如何得知老朽要来函谷关,可是道友算出来的”,老子的双眼当中满是震撼之色。没想到飞扬真的是为他而来的。

“非也,我稷下学宫弟子遍布天下。今日之所以会知晓圣人要前往函谷关,那是得到了弟子的禀告”,飞扬可没有撒谎,以他的本事,还真算不出老子什么时候会出关,而为了不错过这场机缘。飞扬特意吩咐下去,让学宫当中毕业出来的弟子严密监视洛邑,一等老子离开洛邑,就让人前去通知他。

“原来是如此”,老子这才释然。原来并不是飞扬那么厉害,算出了他的行踪,而是得到了弟子的禀告,这稷下学宫的弟子遍布天下,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而且哪怕他们已经从学宫当中毕业出去,仍然承认是学宫的弟子,还是照样会听从飞扬的吩咐。

“既然道友来了,那就跟老朽在这函谷关待上几天吧!老朽准备在此立下道家,道友乃是第一位立下学说之人,若是能得道友观礼,却也是一件美事”。

之后,尹喜引老子和飞扬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至于飞扬则是坐在一侧。

当即,伊喜对着老子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如今圣人即将隐居关外,求教者必难寻得!何不将圣人智慧著为一书?尹喜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后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子欣然允诺,当即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经》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而当此《道德经》编著成功后,老子当即仰天祷告天道,道,“天道在上,我老子今日在此立下道家,以五千字《道德经》为立教之本,以此功德灵宝镇压气运,道家,立”。

就在老子立下道家的刹那,一道硕大的功德金轮从天而降,落在了老子脑后,大放无量功德金光,一瞬间仙音渺渺、云雾弥漫,将整个房间衬托得仿佛仙家圣地,而屋外整个天空更是被七彩云霞所笼罩,朵朵金花飘落下来,大地上更是涌出了密密麻麻的金莲。

而此时,道德经悬浮在老子庆云之上,不断沉浮,字字仿佛蕴含无穷魔力,使得飞扬看了一眼后,立马就难以自拔。

飞扬在见到这一幕后,不禁感慨万分,老子立下道家,不但功德金轮比飞扬的大,就连排场也远非他所能比,看来在天道眼中,自己所立下的玄家虽然是第一个学派,但价值却不如老子所立下的道家,飞扬立下玄家的时候,除了那功德金轮外,可是没有其他异象。

不过,现如今的玄家也许还不如道家,但是飞扬有自信在未来能够超过道家,因为,他的玄家又立教的机会,可是道家却没有。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下这门、教、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大的首先是门,太古的时候有魔门,现如今又道门和佛门,日后也许会出现儒门,而门接下来是教,像道门下面有人教、阐教和截教、道门的气运,就是三教气运的总和,道门的门主乃是鸿钧道祖。

第171回化胡为佛

而佛门有两个教,一是大乘佛教,二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教主将会是释迦摩尼,小乘佛教的教主将会是弥勒佛祖,至于佛门有两大门主,大门主阿弥陀佛,二门主准提佛母,原本准提有意让飞扬成为三门主,只可惜飞扬自认没有那等福分。

至于家,则是教的雏形,当家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进阶为教,通常情况下,需要圣人才能执掌大叫。

而这道家之所以无法进阶为道教,那是因为这世间有道门的存在,想要道家出现,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将现如今道门当中人教、阐教以及截教合而为一,才能形成道教,这样子道教才有可能霸占道门所有气运,以“道”字为名。

这也是当初第一个立教的老子没敢立道教,而是立下人教的缘故,而由于三教不可能合一,因此道教也就不可能问世。

此外,老子手中的两大至宝太极图和天地玄黄玲珑宝塔已经镇压了人教和人族的气运,不可能再来镇压道家的气运,因此,老子只能等化胡为佛后,再用所得的功德炼制一件功德灵宝镇压气运。

过了一阵子后,所有的意象统统消失,老子将《道德经》原稿交给了伊喜,顿时就是令伊喜为之一愣,他也算是见多识广,自然知道这功德灵宝的存在,而这《道德经》更是镇压着道家气运的宝物,他怎么就交给自己了。

只有飞扬知道,老子无为,不会直接插手道家之事,只会扶持代理人,例如现如今的伊喜,日后的庄周。

“你可为老朽记名弟子。见你一双眉毛细长,便赐你道号长眉,此书你可拿去好生研究,上面既有治国处事之法,又有成仙了道之方,你可自行参悟。老朽出关后,不会立马返回天界,你若是有心,三年后可来青羊宫找老朽”。

说完,老子取出一紫一青两把仙剑,一个玉简,一张符篆,对着伊喜说道,“你可辞去现在官职。前往蜀山开宗立派,这两件下品先天灵宝赐给你防身。

另外这玉简上面记载的乃是老朽所推演出来的两仪微尘大阵,以无极之颠融万物一体,以五行为煤纳天地元气,化虚为幻,真亦假,假亦真,虚则实。实则虚,有形亦无形。无形亦有形,无始无尽,分生死幻灭晦明六门,可化微尘之地为宇宙洪荒,阵成之时号称生死幻灭同泡影,三界等若微尘。你可好生参悟,日后作为你之门派护山大阵。

至于最后的符篆,名为太清一气神符,想要布下这两仪微尘大阵,那就必须要有此物镇压大阵阵眼”。

“多谢老师”。伊喜接过了诸多宝物,狂喜不已,他自幼沉迷仙道,只可惜无人指点,没想到今日被圣人收入门下,也能获得这等仙家宝物。

飞扬见到这一幕后,顿时就是明白了,这道家可是比起他玄家厉害得多,以后影响力也要大得多,可是没有至宝镇压气运,单单靠两件功德灵宝绝对是不够的,因此老子就相出对策,让道家的气运与蜀山的气运联系在一起,而后只要设计让蜀山大兴,道家也就能跟着大兴。

飞扬对于这《道德经》可是垂涎了很久,当即就是上前,对着老子说道,“圣人所著《道德经》真乃无上宝典,日后必定流传千古,方才飞扬匆匆一瞥,方知此经玄妙,不知圣人可否借在下一观”。

老子一听这话,看了飞扬一眼,当即便点了点头,他这《道德经》迟早是要传遍整个人族的,虽然说原稿比起其他抄写本多了几分玄奥,但是能跟飞扬结下一个善缘,那也是值得的。

“不知道友准备借多久”,老子当即问道,不是他小气,而且现如今道家初立,镇压气运的宝物还是不要借出去太久的好。

“只需一个月即可”。

老子闻言,便对着伊喜说道,“长眉,你在这函谷关多待半个月,就《道德经》借飞扬道友一观”。

“是,老师”。

随即,老子就再度骑上了青牛,准备要出关了,伊喜紧随其后,要送老子一层,至于飞扬则是牵着金牛,带着袁洪跟在了后面,却是跟着一起前去,也好见识一下传说当中的化胡为佛。

当即,一行人出了函谷关,当即老子将风火蒲团祭出,前方立马就多了一个人,身穿道袍,长得肥肥胖胖,看上去本应该是和蔼可亲,可是现如今却是一脸的阴沉,此时用一种复杂的神色看向了老子。

此人便是多宝道人了,按理来说,老子害得他截教差点覆灭,他的师尊现在还被关在紫霄宫,又将自己给一直关在风火蒲团当中,他应该是十分痛恨老子才对,然而,在他被困在风火蒲团之中的这些年内,老子并没有为难他,反而是时常为他讲道,使得他现如今不但尽得截教真传,就连人教**也尽数掌握了,这才使得多宝道人眼神变得如此复杂,不知道是该恨还是该敬。

“你便安心去吧!现如今截教接近灭教,大量气运流失东土,让你去分走佛门气运,不但是为了道门,也为了你截教,为了你师尊,截教现如今的局面,不是老朽和元始师弟愿意见到的,你大可放心,截教毕竟是我道门三教之一,我等不会坐视截教就此破灭的”。

一听老子这些话,多宝道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投身西土,换取老子和元始对截教的帮助,算是报答了通天教主的恩情,而这次化胡为佛,也是他的大机缘。

当即,多宝道人一个字未说,元神遁出肉身,望六道轮回而去,老子见到,当即就是大袖一挥,将多宝道人的肉身打成了粉碎,飞扬在见到这一幕后,顿时就是知道老子不肯给多宝道人反本归元的机会,这才将其肉身销毁,只怕多宝道人一辈子都只能待在西土了。

而就在这时,天道有感老子化胡为佛,虽然是分走佛门气运,但却能够促使佛门大兴,当即便有大量功德落下,老子收下了这些功德,随后炼制成一枚金刚镯,乃是后天上品功德灵宝,可以杀人不沾因果,老子便用此物镇压着道家的气运。

第172回三界皆苦吾当安之

当即,老子便对着长眉道人说道,“长眉,我在青羊宫等你,你三年后再来”。

“是,老师”。

当即,老子骑着青牛,全身被云雾所笼罩,就此飘飘而去飞扬看着老子远去的身影,顿时就是一阵疑惑,这老子道家都立下了,化胡为佛也成功了,不立马返回天界,还留在人间作甚,莫不是还有什么算计。

飞扬也没多想,更不敢去推演此事,否则老子刚走没多久,飞扬这一推演,老子肯定立马能够知道,到时候平白惹了老子不喜。

接下来,飞扬和伊喜返回了函谷关,飞扬拿着《道德经》去参悟了,飞扬深知此经玄妙,为道家的总纲,更是道家万经之首,而这原稿当中蕴含了部分老子对于道的感悟,对于飞扬这等修士来说却是无比的珍贵,这才有了飞扬这次红尘一行。

至于伊喜,他虽然急切想要修炼,但原稿在飞扬的手中,他也没办法修炼,只能等上一个月了。

而就在飞扬参悟《道德经》的时候,多宝道人却是顺利转世了,他父亲是迦毗罗卫城的城主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城公主。

他的母亲在结婚后很多年都没有身孕,直至梦见一头白象钻进她的左肋,才发现自己才有了身孕,夫人临分娩时依照俗例,要返回娘家拘利城去,途中经过蓝毗尼园,她看见一棵无忧树,花朵盛放,正想伸手采摘,儿子便诞生了。

而怪异的是,她这儿子一出生就会走路,当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前后左右各走七步,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而这时,天上降了两股圣水,一股是温暖的、一股是清凉的,给太子洗了个澡。

就在这时,西方须弥山上此时正在商议某事的接引和准提立马脸色大变,其中那接引脸色铁青,指着东方大骂,“竟敢以此小人行径。窃取我西方气运,当真可恶”。

不过就在这时,准提道人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当即便说道,“师兄某要动怒,此事虽是东方圣人为了分走我西方气运所谓,但对我西方来说未曾不是一个机会,现如今。我西方只有小乘佛教,却没有大乘佛教。教义残缺,就算气运充足,也难以大兴,而这多宝道人,不就是东方送给我等、帮助我等完善西方教义的人吗”。

“那多宝道人心向东土,如何肯助我西方”。接引显然是心动了,不过摆在那面前还有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师兄此言差矣,那多宝道人本事截教大师兄,然而截教拜那两位圣人所赐,现如今接近灭教。而他又被迫投身西土,难有返回截教之日,此人如何能没有半点怨气,只要我等能够许以重利,自然能够让其对我佛门死心塌地”。

“如何才算重利”。

“很简单,能令其心动的,恐怕只有成圣之机了”。

“成圣之机,道友是说……”。

“没错,师兄将万佛之主的位置让给他,届时只要西方大兴,他借助万佛气运加身,未尝没有机会在无量量劫到来之前证道成圣”。

“能让我西方教义圆满,走向大兴,区区一个万佛之祖的位置,为兄怎会舍不得”。

摩耶夫人那时年过四十,身体衰弱,生了太子七天后便离世,从此,她的妹妹波阇波提夫便负起了抚育太子的责任。

净饭王晚年得子,后继有人,心中很欢喜,于是和有德望的婆罗门商议,为太子取名乔达摩?悉达多。

这时,有一位隐居的修道者阿私陀,到来为太子占相,预言太子将来,若是在家,便成为转轮圣王,若是出家,必为觉者,净饭王闻说,不禁愁恼,深恐儿子他日会修行。

这太子由七岁开始,每天必须研习经典,年纪稍长,又要学习骑、射、剑等武艺,他虽然于文、武二途都渐渐得到很高的造诣,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思索人生的奥秘,什么生命从何而来?人生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生命的尽头有没有归宿?这些人生问题,恐怕飞扬来了也答不出来,年轻的太子自然也难免迷惘了起来。

有一天,净饭王携太子到郊外游玩,太子看到农门在田中耕种,烈日晒背,满身泥浆,十分辛苦,耕牛拖着笨重的犁耙,弄得皮破血流,行动稍慢即遭鞭打,在翻开的泥土中,有些小虫受了伤,小鸟看到,便飞下来争啄。

在大自然里,万物弱肉强食,小虫死,小鸟得而生存,生和死,互相依附,每个生命都是极短暂的,最后更不免要死亡。

当即,太子在树荫下端坐默思,慈悯的心顿生,而出离世间的意念也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随着岁月的消逝,净饭王由于年迈力衰,希望太子能继承王位,又忧心阿私陀的预言实现,所以在太子十九岁的时候,便替他娶了拘利城的公主耶输陀罗为妃,随后为太子筑了寒、暑、温三时的宫殿和美丽的花园,又挑选了一些宫娥彩女来侍候他,希望透过奢华的生活享受使他不要生起修行的意愿。

欢乐的日子,如行云流水般过去,但这并不是太子所要追求的理想修行方式,这日,太子得到父王的同意,带着侍从出游,在东门看见曲背贫困的老人,在南门看见痛苦呻吟的病人,在西门看见送葬中的死人,他看见了这些人生不可避免的苦难,不禁向随从说道,“我非为众生脱离这生、老、病、死的苦才好!”。

不久,太子来到北门,遇见了一位小乘佛教的僧人,这僧人见到他不凡的仪容,又听到他说出自己的修行,是为求脱离生老病死的痛苦,不禁连声赞许。

自此之后,太子渴望出家修行,就在二十九岁那年,他的儿子诞生了,净饭王后继有人了,因此在一个午夜,他带着侍从,跨上巨马,默然出了王宫,向城外驰去,然后进入一座森林,割断长发,脱去服饰,换上蓑衣,又遣走侍从。

第173回天魔阻道波旬魔主

太子离开森林,继续向东南方向而去,到毗舍离城附近拜访修道者跋伽婆,他在苦行林中,看到许多修苦行的人,用种种奇怪的方法来折磨自己的身体,他们以为只要这样做,来世便可生天,享受快乐,可不合理的苦因,又怎能得到合理的乐果呢?

太子认为这种方法,决不能解脱生死,所以住了七日,便漠然离开了。

当净饭王听到太子已经出家的消息后,心中很悲痛,立即派遣宫中亲信和大臣去劝籍太子,他们远远窥见太子在一棵树下端坐静思,便上前劝他回宫,太子回答说,“我修行,是要为众生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立志坚定,先不回宫。

这些人十分无奈,只好留下其中五人,陪伴太子四处学道。

接下来,太子继续向南行,渡过了恒河的急流,来到了摩揭陀国,当地居民看到他的风姿,都是赞叹不已,这里的国王知道了后,便请他入宫相会,当国王见到他的庄严容貌,听到他的深妙哲理,大为折服,恳切地要求他留下来教化人民,而且愿以王位相赠。

然而,太子一心寻求解脱生死之道,坚决地回绝了国王的好意,随即来到王舍城附近的一个林谷,拜访两位著名的宗教大师阿罗逻和郁陀罗,两人认为修道的方法是应先出家,托钵为生,修行禅定。

太子留在这里好几个月,禅定境界修得很高,可对解脱生老病死之道,却仍无所得,只好离去,来到尼连禅河边。在这里同修苦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