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随行的宫女、太监、太医,护驾的御林军,队伍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花了足足两个时辰,才出得德胜门。
皇帝坐在豪华舒适的九龙华盖车上,左边是大皇子萧少瑜,右边是九皇子萧少珏,两位皇子全都策马而行。也足以证明两人现在正处于大齐帝国的权力中心。
队伍行进的并不快。大概走了一个多时辰,后头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之声。
嘉和帝正在马车之中闭目假寐,听见声音睁开眼睛,问了一句:“怎么回事?”
萧少珏当即派人去查问,不片刻有人飞马来报。“皇上,二位王爷。二殿下惊了马,摔断了腿,恐难以前行……二殿下想要求见陛下呢!”
萧少瑜和萧少珏对视了一眼,都觉得有些奇怪。这似乎有些太巧了。
嘉和帝犹豫了片刻,叫人停下了马车,摆了摆手:“把老二抬过来,给朕瞧瞧!”老二毕竟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虽然一直把他当做一颗棋子,但是总还是有些感情的。
不大一会儿,几个侍卫就将萧少璟用临时做成的担架抬了过来,放到地上。张秀扶着皇帝下了马车。走到萧少璟面前,皇帝冷冷哼了一声,“才几日不见,连马都骑不得了吗?”
萧少璟的一条腿正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扭曲着,满头满脸的冷汗,看来摔断了腿并不似是作伪。为了谋划大事,必须付出代价,这点儿皮肉之苦,他还吃的起。
萧少璟大声道:“父皇,儿臣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又怎会忘了骑马。是儿臣的马鞍上被人动了手脚,内侧被放入了几根细如牛毛的银针,儿臣在上头坐得时间久了,银针刺破了马的皮肉,马儿才会发疯,把儿臣掀翻下来。儿臣现在已经无权无势,可有些人还是容不下儿臣,巴不得儿臣早些去死。”
说着话,他怨毒的目光在大皇子和萧少珏的脸上一一扫过。
皇帝断喝了一声:“你犯下大错,还敢在这里胡言乱语?”话虽这样说,但是看向两个儿子的目光也有一些狐疑。
萧少瑜道:“父皇明鉴,儿臣就是再不肖,也不会谋害亲生弟弟。”
萧少珏也冷哼一声:“若是儿臣做的,二哥就绝不是只断一条腿那么简单。”
嘉和帝一听这话倒是笑了。这个老九还是那个臭脾气,不过他说得倒是大实话。他召了太医过来给二皇子查看,太医认真查看过后,说道:“二殿下的右腿断了,需要立即将断骨复位,并且用夹板固定。此去高陵一路颠簸,微臣建议,还是请二殿下回府修养为好。否则,便是治好了,怕也要成为跛子!”
太医还没说完,萧少璟就以退为进道:“不行,老子绝不回府,就跟着父皇去高陵。老子不相信查不出来是哪个王八蛋害我!”
此时,廉氏也听到了消息,急匆匆拉着霖哥儿地下了马车跑了过来。扑在萧少璟的身上便大哭起来:“爷,你怎样了爷!这是谁下得狠手呀!咱们都已经这样了,别人还不放过你呀,这是要置咱们于死地呀!”她猛然抬头:“父皇,求您一定要给我们爷做主啊!”
霖哥儿也在那嚎啕大哭。
她哭得十分凄厉惨烈,令人闻之动容。大臣们见到此情此景,不由议论纷纷。皇帝面上极为难看。
嘉和帝不能骂廉氏,对萧少璟喝道:“你给朕闭嘴!”嘉和帝命令道:“太医赶快来给他正骨治伤,老九你准备一辆马车将他送回府去修养。”
萧少璟却得理不饶人:“父皇,儿臣不回府,儿臣要跟着父皇一起去高陵……”
“闭嘴!你还嫌闹得不够吗?”嘉和帝是真怒了。
萧少璟微微垂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得意光芒。
太医们立刻围上来给他现场治疗。嘉和帝也不走了,就在现场看着。足足花了一刻钟时间,才算把他断了骨头复位,用夹板固定好了。萧少珏叫人准备了一辆阔大舒适的马车,几个锦衣卫将他小心抬上车,返回京师。
廉氏带着儿子回到马车上,众人继续出发。
萧少瑜策马赶了上来,面色有些凝重地对萧少珏道:“老二这是搞什么?”
萧少珏也在思考着老二的动机,他想了一下,吩咐卫彬道:“你派人回去盯紧了老二的府邸,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也要第一时间报告给我。同时提醒老十加紧京城的巡视和防卫,叫他务必要小心再小心。”
卫彬立刻下去办事去了。
两日后,嘉和帝终于到达位于京师两百里的高陵。萧少珏指挥羽林卫安营扎寨,同时命令斥候出动,在附近侦查。待一切准备妥当,他去嘉和帝那里看了一圈,见没有什么问题,这才返回到自己的帐篷。
他现是提笔给陆清岚写了一封信报平安。他想起白日间的那些事,坐在那儿想了想,又给陆文廷写了一封信。陆文廷驻扎在北燕山营地,那里有两万战斗力强悍的新军,若是有事发生,是最为可靠的一股军事力量。
这一切都办完了,萧少珏才放心了不少。又带着亲卫出门巡视。
京师。
二皇子返回自己的府邸。那几个送他前来的锦衣卫并不肯离去,就在府外就近监视。萧少璟也不理会,返回密室之中,叫了心腹总管过来,用暗语写了五封一模一样的密信,告诉关熠飞一切顺利,叫他按照计划行事。然后全绑在信鸽的腿上,放了出去。
信鸽出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几名锦衣卫并未发现。
萧少玮如今亲事已经定了下来。皇帝按照从前萧少珏的例,先赐了一座王府给他,并且册封他为宜郡王。
嘉和帝和萧少珏走后,偌大一个京师的防务就全落在萧少玮的手上,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他刚刚巡视完京城九门回到王府,他手下的一名将领就急匆匆地赶了过来:“王爷,咱们的人发现了一只信鸽。”
递过来一个小小的竹筒,正是二皇子给关熠飞的密信,不过二皇子用的是暗语,萧少玮看了半天,一个字都没看懂。
☆、第276章 造反
萧少玮问:“信鸽是从哪里飞出来的?”
那人道:“并不知晓,只知道是京师东区。喜欢就上”
萧少玮气笑了:“这不废话呢么!”东区的范围就太大了,朝中的王孙贵族,部院大臣有一多半都住在东区。这么大的范围,让他去哪找人去?
虽然看不懂密信上写了什么,但他还是感受到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力,冷笑道:“父皇和九皇兄这一走,什么跳梁小丑都出来了。”
萧少珏临走的时候给他留下了数千精锐的锦衣卫,都是刺探情报的好手。萧少玮命令他们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要去街上巡视,尤其要盯紧了几位皇子的府邸,同时他给萧少珏写了一封信,把那封二皇子写的密信附了上去。
萧少珏的手下,有专门破译密信的高手。
众人各施手段,斗智斗勇。
京城三十里外五军营。总兵官关熠飞收到了萧少璟的密信,见一切都按照原定计划进展顺利,不由大为兴奋。
当即击鼓升帐。关熠飞坐于正中,看着分列两侧的各位将佐,第一句话就令众人魂飞魄散。“本将刚刚接到消息,宁王萧少瑜联合庆王萧少珏借圣上拜谒高陵的机会,挟持了陛下,犯上作乱,意图自立为帝,事情紧急,皇上命令咱们即可率军前往勤王护驾!”
“轰!”地下顿时炸锅了。
“不可能!两位王爷怎么可能谋反?”
“是啊,没有道理啊!”
“太子之位肯定要从他们两人中选出一人,何必谋反呢?”
……
众人议论纷纷,全都有些不相信这个消息。关熠飞狠狠一拍桌子:“都给老子静一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皇上待咱们恩重如山,如今危在旦夕,正是咱们为皇上、为朝廷出力的时候,各位将军,听我号令,立刻回营点齐了兵马,即刻驰援高陵。”
五军营分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五个军,每军约莫一万人,每营都设有马军、步军把总二人,共有十名把总,这十人权力极大,是五军营最核心、最重要的将官,所有的军兵都听从他们的调遣。
其中的中军骑军把总、中军步军把总、左哨步军把总这三人是关熠飞的铁杆心腹,一直惟关熠飞之命是从,立刻出列跪在地上,大声喊道:“末将谨遵将军之命,愿跟随将军荡平逆贼,救吾皇于水火。”
关熠飞哈哈大笑,“好好好!本将军在这记你们一功。”他望着剩下的七名把总,声音转冷,像是三九天吹来的冷风:“怎么,你们要违抗本将军的将令吗?”
这些人可不是傻子,若说大皇子和九皇子联合作乱,他们是无论如何不能相信的。此时太监齐晟站出来了。
齐晟能被派到五军营来作这个监军,自然是嘉和帝的心腹,他在内廷中的地位也不低,任着秉笔太监的职责。他的身份类似于钦差大臣,他的话,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了皇帝的话。
他此刻脸上也是满是汗水。起身道:“关将军,能否让咱家说一句话。”
关熠飞脾气火爆,为人强横,在军中说一不二,齐晟虽然是监军,却也不大敢招惹他。因此说话极为客气。
关熠飞看了他一眼:“监军大人的话,本将军自然是要听的。”
齐晟道:“按照国朝规制,调动五军营的军马需要皇上的圣旨和以及兵部和御马监的两块兵符,如今咱们什么都没有,就这样发兵,是不是有些不合规矩?”
他这一说话,下面立刻有不少人跟着嚷嚷了起来:“是啊,将军。擅动兵马这是死罪啊!”
“咱们还是等着皇上的圣旨吧。”
关熠飞似乎早就料到了齐晟的这番话。淡淡道:“谁说本将军没有圣旨,没有兵符?”
他伸手入怀,从怀里拿出一卷黄绫封面的圣旨,又拿出两块虎符。“你们哪个不相信,只管到前面来检验。”
圣旨和兵符自然都是伪造的,可这些东西都是二皇子惯用的,造出来的东西也都是足以以假乱真的。
齐晟先是拿了兵符看了半天,两块兵符已经合二为一,他看了半天并没有看出有什么不妥。然后又拿圣旨来看,细细检验,似乎也是真的。
可是圣旨和兵符是什么时候送到关熠飞手上的,他们怎么没一个人知道。
这事儿太蹊跷了。
把总们都在看着齐晟:“监军大人……”你倒是给个话啊。
“这,这……”齐晟鸭梨山大,“兵符好像是真的,不过这调兵的圣旨……”他又拿起来细细端详了一遍。猛地看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不对,这圣旨上少了皇上的一枚小印。”
兵制改革之前,调兵的圣旨只要盖有玉玺就有效力。但是改革之后,为了确保安全,规避将领拥兵作乱的可能,又加了一道程序,圣旨上还需要盖一道皇帝的私章才算有效。
二皇子被废的时候这些规矩还没改,他在倒台之前便伪造了这些圣旨,自然不会有皇帝的私章。刚才齐晟太过紧张,差点把这个茬给忘了。
“关将军,这道调兵的圣旨为什么没有陛下的……”其实关熠飞刚一拿到圣旨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漏洞,不过想要补救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将错就错,没想到这位监军大人还真给提出来了。
他脸色变得极度狰狞,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一剑刺入齐晟的腹中。
“你……”齐晟不敢置信地看着他,终于说不出话来。
关熠飞抽出宝剑,一脚将他的尸体踢开。“兵符和圣旨俱,此人仍推三阻四,阻挠咱们发兵救驾,定是萧少瑜和萧少珏派来的奸细。”他大声喊道:“谁敢阻挠本将军,他就是你们的榜样!”
关熠飞提着宝剑,在十名把总跟前走过,宝剑上还滴着监军的鲜血。
有几个胆小的,本来是不想跟着关熠飞胡闹的,眼见着皇帝派来的监军都被他说杀就给杀了。顿时双脚一软,跪在了地上:“属下谨遵将令!”
“属下谨遵将令!”
“属下谨遵将令!”
一个。
两个。
三个。
到底是小命重要,一时间十名把总全都被关熠飞的淫威所慑服。
“哈哈哈!”关熠飞得意地大笑。他还剑入鞘,“你你你你你!”他指了五位把总,都是骑军把总,“本将军给你们两刻钟,立刻整军出发,跟随本将军赶赴高陵救驾。”
五军营的骑兵一共两万人,而皇帝的护军一共才五千人,根本就不需要五军营的兵军配合,现在时间就是一切,关熠飞决定丢弃步兵,带领两万骑兵奔赴高陵。
五名骑军把总中,关熠飞的心腹只有一人,剩下的四个人都是被他裹挟而来的,可纵使他们再怎么不愿意,事到如今,为了小命,也只能跟着关熠飞一条道跑到黑了。
很快骑兵队伍就集合完毕,关熠飞没有带着众人急行军直扑高陵,反而先去了京师。众人还以为关熠飞要去攻打京师,出了一身冷汗,虽然他们有两万骑兵,但是没有步兵的支持,这么点儿人想打下京师,根本是不可能的。
好在关熠飞也没这么傻,他将大军驻扎在京师二十里处。带着几十人来到一处约定的地点。萧少璟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了,看见关熠飞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关将军,可顺利?”
关熠飞哈哈大笑:“殿下放心,一切尽在末将的掌握之中。”
萧少璟哈哈大笑:“若此次事成,关将军当为首功。”
关熠飞听了十分高兴。“殿下,现在还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咱们赶快去高陵办完了大事再说。”
“好,咱们快走!”萧少璟现在还不能行走,便由几个亲卫抬着担架,快速奔行。
关熠飞一边走一边问道:“据末将所知,萧少珏和萧少玮派了很多人监视殿下,殿下是怎么从京城里出来的?”
萧少璟哈哈大笑,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道:“很简单,我命人在府中挖掘了一条通往城外的地道。我便是从地道悄悄出城的。”之前的这条地道本来是为了以防万一,准备用来逃命的,没想到在这种时候派上了用场。
“可笑那些锦衣卫还在本王的府外傻乎乎等着呢。哈哈哈!”
关熠飞也跟着他大笑不止。
这等谋反的大事,关熠飞就算掌握了军队,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缺少足够的号召力,必须接上萧少璟才能成事。
这一来一回,不过一两个时辰的功夫,却不料这点儿时间,便是他们致败的关键因素。
萧少璟和关熠飞很快就和大军会合,把总们看到萧少璟,登时心下一沉,有些聪明的,已经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时萧少珏已经收到了老十的飞鸽传书,拿到了那封密信,立刻交给手下的能人破解。同时五军营发生的兵变也被锦衣卫侦知,立刻飞马前去高陵禀报。
与此同时,北燕山的陆文廷得到了消息。之前萧少珏和萧少玮再三向他发出警报,陆文廷就留上心了。三大营聚集了京师最精锐的军队,他自然万分关注。
“什么?关熠飞带着五军营的骑兵扑向了京师?”陆文廷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他到底要干什么?”
“关熠飞此举与谋反无异,是不是立即召集军队,讨伐五军营。”陆文廷手下一位将军摩拳擦掌地道。他们这支新军训练了这么久,军队高层将领们都想找个机会检验一下新军的战斗力。
况且三大营一向瞧不起新军,认为他们是瞎胡闹,梁子早就结得深了,所以将军们听说五军营谋反,全都兴奋莫名,打算收拾了五军营,给他们新军正名。
陆文廷却没有他们那么唯恐天下不乱。笑骂道:“你们以为出兵是那么容易的,即便咱们是新军,没有兵符圣旨,擅自调动一兵一卒也视同造反。我已向皇上、庆王爷飞鸽传书,咱们得等皇上的圣谕吧。”
那人道:“将军,五军营可都是骑兵,高陵的羽林卫只有五千人,等皇上的圣谕来了,黄花菜都凉了。”
陆文廷道:“谁说我要干等着了,你们立即下去整顿兵马,咱们这次只带六千弓弩兵和六千骑兵,一旦皇上的圣旨到了,就立即出发救驾。”
高陵营地。
嘉和帝刚刚睡下,第二日便是祭陵大典,如此重要的场合,自然需要嘉和帝亲自主持,他年纪大了,精力不济,自然需要早些入睡。
张秀守在帐篷外,他的徒弟给他弄来一张椅子,他坐下去刚要小憩一番,忽然听见一阵急骤的脚步声。
张秀吃了一惊,急忙站了起来。看见萧少珏全身铠甲,带着卫彬等人,一脸凝重地走了过来。
“王爷,您这是?”
萧少珏根本来不及和他客套:“父皇睡了没有?”
“皇上这几日奔波劳累,一直没有睡好,这才刚刚睡下。王爷,您看有什么事,能不能明日再说?”张秀和他商量道。
“这是天大的事情,本王要立刻面见父皇!烦请公公去将父皇叫醒。”萧少珏道。他的手下刚刚破译了萧少璟的秘信,虽然信中写的有些语焉不详,但就是只言片语,也足够萧少珏大体猜到了萧少璟的计划。
“这……”张秀正在为难,听见里头传来嘉和帝的声音:“老九来了?张秀,你叫老九进来吧。”
张秀看了萧少珏一眼,点了点头,带着萧少珏进了嘉和帝的帐篷。
帐篷里点着龙涎香,一溜拢着十几个火盆,因此屋子里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