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好东西,推来让去的……”一道清亮佻脱的声音传来,陆清娴和陆文廷姐弟俩也结伴回来了。
姐弟俩一个七岁,一个九岁。陆清娴在侯府自家的学堂里读书,陆文廷则跟着老侯爷陆抗习武,都是听说妹妹从宫里回来,专程赶过来看望妹妹的。
陆文廷本就是个佻脱的性子,一把从丫鬟手中夺了那风车道:“妹妹不要,便送给我好啦!”他年纪虽小,人却聪明,一瞧便知这是父亲买给妹妹的礼物。
“姐姐!哥哥!”陆清岚待哥哥姐姐极为亲近,甜甜糯糯地叫着,跑过去一手牵了一个。前世,三兄妹相依为命,他们就是她活下去的信仰和支柱。
陆文廷见妹妹玉雪可爱,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苞苞头,若是搁在平日,陆清岚才不会让他得手,早就闪身避开了。今天却十分乖巧,不闪不避地让他摸了几下。陆文廷不由得啧啧称奇。
陆清娴则是拉着妹妹的小手,轻声细语地问她在宫中的遭遇,陆清岚挑些能说的说了,三个孩子有说有笑的十分和谐。倒是把父亲母亲给晾到了一边。
纪氏见三个孩子相亲相爱,不由微微有些诧异。觉得宝儿病了一场,似乎是懂事了不少。
今日去了宫里,自该去睦元堂向张氏当面说说宫里的情形。夫妻两个就带了三个孩子去正院给张氏请安。
陆清岚一听说又要去见那个老太婆,小嘴撅得能挂个油葫芦了。
之前她病着,张氏也不过派了个婆子来瞧了两眼,可见她对二房,对她这个孙女,并没怎么放在心上。
老太太最看重的是三房,因为三老爷陆晔才是她的亲生子。
老太太出自鄂国公府,为人最是刻板教条。哪怕是刮风下雨,侯府三房每日的晨昏定省也是必不可少的!说是重规矩,实则是为了加强权威,摆那侯府太夫人的架子而已。
路上一家人说说笑笑,陆文廷负责给父亲母亲姐姐妹妹讲笑话,别看他年纪小,口才却极好,逗得陆清岚哈哈大笑。陆宸找到机会再次抱起了宝贝女儿,陆清岚虽然在心里将他吐槽了无数遍,终究狠不下心肠,任由他抱了自己。
陆宸得意地向着纪氏眨眨眼,笑容纯粹而又干净。晃得陆清岚眼睛都有些花了,想起前世母亲死后,爹爹消沉避世,颓废不堪,在几个孩子面前,何曾有过笑容,想来母亲死后,爹爹的心里也不好受吧。
想起这些她眼眶微红,差点儿掉下泪来。
☆、第9章 偏心
在一条岔路口,碰到了大伯父一家子。
陆瀚带着妻子冯氏,以及二子二女走了过来,两家人停下来寒暄了片刻,然后合为一队,继续向睦元堂进发。
陆瀚穿一身石青色圆领长袍,身量高挑,颔下蓄须,长得不若陆宸俊美,但也算得仪表堂堂了,他笑容温和亲切,让人如沐春风。陆家的人,除了几个别有用心的,都很喜欢他。
前世大伯父累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她则贵为淑妃,两人在家族中皆是举足轻重,在宫中时常会面。对大伯父的老谋深算和隐忍腹黑,她知之甚详,知道他才是这个家族的顶梁柱。
陆清岚一介女子,很难涉足政治,想要改变家族覆灭的悲剧,还要着落在陆瀚的身上,所以一早就想好了要抱住大伯父这条金大腿。
小身子便在陆宸怀里扭动起来,向陆瀚张开小手喊了一声:“大伯父,抱!”
陆宸正和陆瀚说着今天纪氏入宫的事情,听了就是一愣,有些无奈地道:“宝儿,不可淘气。”又笑着给陆瀚赔不是:“大兄,小孩子不懂事。你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陆瀚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伸手把侄女接了过来,还打趣弟弟道:“怎么,二弟是担心我抢了你闺女不成?”心里微微有些奇怪,这个侄女什么时候这么喜欢他了?
前世陆清岚和这个大伯父并不亲近,因为细说起来,陆瀚和陆清岚并没有太近的血缘关系。
说起来,长兴侯府也是京城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府中三位老爷,每人一个娘亲。
原来长兴侯府历来子嗣不丰,自打陆抗爷爷那辈起,三代单传。到了陆抗这一辈,十七岁娶江阴洛氏嫡女为妻,努力耕耘十三年还是颗粒无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眼看着就要断子绝孙了,老侯爷夫妻两个全都急红了眼。
若没有一个承继家业的孩子,那么连这长兴侯的丹书铁券也要被朝廷收回,老祖宗尸山血海打下的基业怎么能断送在他的手中,陆抗无奈,只得考虑过继。
于是开了祠堂,年方五岁的陆瀚便成了陆抗的嗣子。陆瀚聪慧伶俐,读书好,人也乖巧,一开始与祖父祖母俱相处融洽,若是陆抗一直无子,这两人父慈子孝倒也能成为一段佳话。
哪知陆瀚过继一年后,事情起了变化。一日洛氏身子不适,请了太医一把脉,居然有喜了。祖父祖母自是欣喜若狂,此后祖母十月怀胎,生下一子,便是父亲陆宸。
祖父祖母年过三旬才得到父亲这一棵独苗苗,自然溺爱无比,爱若珍宝。
这个时候,陆瀚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本来长兴侯府家大业大,多养这么一个孩子,也不过多给他一口饭吃罢了。可按照时下的律法,嗣子的继承权是要排在亲生子前面的。也就是说,将来老侯爷作古之后,这偌大的长兴侯府是要交到陆瀚手上的,即便陆宸是他的亲生儿子,也没有权力继承侯府。
这泼天的富贵,祖辈辛苦打下的基业……即便祖父为人豁达,也深觉无法咽下这口气。
自此以后,祖父对大伯父便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好在祖母是个通情达理的,大伯父在她膝下养了几年,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祖母对大伯父百般周全照顾,又想方设法劝着祖父,大伯父这才能平安长大,成家立业。
也因此大伯父念着祖母的好,一直对陆宸和二房的子女颇多照顾。
不过好景不长,祖母生下父亲之后,不过一年又为祖父生下一女,祖母毕竟年纪大了,生下大姑母的时候伤了身子,一年之后便扔下一对儿女去了。
祖父很快便续弦,娶鄂国公府嫡女为妻,便是继祖母张氏。张氏一连生下三叔、二姑母、三姑母三个孩子。
长兴侯府这关系,也真可算得上是剪不断理还乱了。
陆宸只好失笑摇头,道:“这孩子,让我宠坏了……”
陆瀚则是毫不在意。他只觉得怀里的小女娃软绵绵肉墩墩,一双清凌凌的大眼睛宛若天上最黑最亮的星子,陆瀚看得稀罕,圈着她小腰的手便不由紧了紧。
正要开口逗逗这个小侄女,陆清岚忽然说了一句:“大伯父,宝儿有个秘密要告诉您!”
陆瀚一下来了兴趣,“宝儿要和大伯父说什么?”
小女娃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小心翼翼地凑到陆瀚的耳边道:“宝儿很喜欢大伯父呢!”
陆瀚听了这般的童言童语,饶是他城府深沉,也不由心中一暖。也在陆清岚的耳边说了一句:“大伯父也喜欢宝儿呢!”
须臾到了睦元堂。
才到了正院,就听见屋子里传来女孩家撒娇说话的声音,以及老太太张氏爽朗的大笑声。
小丫头一溜烟进去给老太太报信,待老太太叫进了,众人这才按照长幼顺序依次进了老太太的正房。
陆清岚抬头向上看,见张氏坐在正中的罗汉榻上,三老爷陆晔、三太太赵氏一左一右坐于梨花木大椅上。四少爷陆文宣、五姑娘陆清蓉十分乖巧地立在赵氏身后,四姑娘陆清茵则坐于老太太身边,也不知说了什么,逗得老太太笑声不断。
张氏规矩大,陆瀚带头,众人一起跪下给老太太磕头行了大礼,这才起身。老太太身边可没有晚辈们的座位,大房二房进来之后,三房诸人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唯独四姑娘陆清茵被老太太搂在怀里,没有起身,自然也没人敢挑她的理。
老太太的目光在陆瀚身上淡淡扫过,随即停在陆宸的身上,“都免礼吧。”态度还算温和。
打压大房,拉拢二房。一向是老太太和三房的既定策略。
张氏为人本就骄矜,自己的儿子屈居嗣子之后,就像在她心里横了一根刺一样,对陆瀚是百般看不顺眼。有她在中间搅合,陆瀚虽然年过四旬,却至今仍未被立为侯府世子。
等众人一一礼毕,三房的人这才上前和大房、二房相互见礼。
老太太先是问了问纪氏进宫的情形,纪氏恭谨地说了,老太太听了也不过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老太太转头对陆宸道:“刚才听到老三说起,你在东山书院所制时文,得到南山先生的夸赞,可是真的?”南山先生乃是东山书院山长,在士林中威望极高,能得他一句“甚好”的评价,几可断言,陆宸下一科必中举无疑。
陆宸起身道:“老太太过誉了,不过是儿子运气好,做不得数的。”
赵氏有些酸溜溜地道:“看来咱们侯府过不多久便要多出一位举人老爷来了。”说着不由狠狠瞪了丈夫陆晔一眼。
陆宸还算是浪子回头,陆晔却完全不是读书的那块料,老太太督促得十分严厉,他却完全读不进书去,一连考了数次童试,到现在还没捞到一个秀才,连老太太在内,全家人也都明白了他怕是不适合科举这条路了。
陆宸对这位时常挑事,搅屎棍一般的赵氏没有丝毫好感,就淡淡应了一句:“三婶婶说笑了。”也就没了下文。
赵氏的目光却飘向了纪氏,见她目光温柔地看着陆宸,眼中满是崇拜。赵氏眼中的酸意几乎要漫出眼眶了。她出身平凉侯府,自小就是个掐尖要强的,大房一向夹着尾巴做人,这攀比的劲头就全向着纪氏这个二嫂来了。
比容貌吧,她自觉容貌出众,纪氏却偏偏压过她一头;比子女吧,纪氏进门便怀孕,虽说头胎生了女儿,但很快便诞下嫡子,她却折腾了七八年也仅仅生下一个女儿;比丈夫吧,陆宸温柔体贴,非但与纪氏相敬如宾,而且洁身自好,不要说姨娘,连个通房都没有。他丈夫呢,看得那样严,他还是三不五时地出去偷个腥!如今陆宸眼看着中举,老侯爷便可以为他运作官职了,自己的丈夫却还是个白身。
凭什么所有的好事都叫她占尽了?赵氏差点把手里的帕子揉坏了。
老太太心里也不大爽快,不过面子上还是要过的去的:“这些年老二确是进益了。很好很好!”对着几个孙子教训道:“我大齐朝历来重文轻武,你等几个记住了,若仗着祖宗余荫,做个富家翁容易,可若想入阁拜相,位极人臣,便只有读书科举这一条正途。切莫学那些个眼皮子浅的,以为生在公卿之家便万事无忧了!以后,你等要多向你二叔讨教!”
几个孙儿全都点头受教。
陆清岚却暗中撇嘴,她爹陆宸不过一个秀才,得了南山先生几句夸奖,这举人能不能中还两说呢,而眼前现成的就坐了一位两榜进士,她却只字不提!陆瀚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未及弱冠便金榜题名,中了二甲第二名的好名次,擢选了庶吉士,乃是京师首屈一指的大才子。若论读书的能耐,父亲拍马也及不上人家。
老太太一心想要把爵位夺回来给了三房,这才处处打压大房,让人不齿。
☆、第10章 揭短
又说了几句,老太太才想起陆清岚的病情,问道:“六丫头的病怎么样了,可彻底痊可了?大冷天儿的,若是身子不好,不来也罢。我这里还少她一个请安的吗?”
纪氏心里十分不满,当日陆清岚落水都是因为张氏看护不力,却连问一句都这般敷衍。
不满归不满,还是起身道:“回老太太,宝儿已经大好了。一直惦记着要到上房这边来给老太太磕头呢。”
老太太听到了这话,脸上终于显出一丝和蔼来,对纪氏道:“六丫头是个孝顺的,都是你这做娘的教得好!”又对陆清岚招招手:“六丫头你过来,到祖母这边来,让祖母瞧瞧!”
陆清岚脑子里正想着白天入宫的一些事,顺口答道:“我不去!”
声音清脆,掷地有声!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
老太太的脸立刻沉了下来。一时屋子里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陆清岚身上。
纪氏吓了一跳,老太太是个没事都能找事儿的人,次女这样下她的面子,她岂能轻饶了女儿?顷刻间鼻尖上就滚下汗珠子来:“老太太,宝儿年纪小,不懂事,都是媳妇管教不力……”
就一股脑地把错处揽到自己的头上。
陆清岚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闯祸了。前世她在皇宫里尚且能够活得恣意,重活一世,可不想委屈了自己,也不后悔,当下大声道:“不干娘亲的事,是我站累了,脚疼,走不了路!”
一个五岁的孩子,世间的道理似懂非懂,你能拿她怎么样?老太太就是纵有千般怒气,也不能对着个孩子发泄,只得强压怒火道:“你的病不是好了吗?”
陆清岚皱了皱小鼻子:“祖母这里,连把椅子也没,宝儿站久了,自然脚疼。”这句话一说出来,小辈们全都不由自主地挪了挪腿。
谁的脚不疼呢?
却见三房的五姑娘陆清蓉上前一步,道:“六妹妹这话便不对了。祖母不给咱们赏座,不是不体恤孙辈儿们,实也是为了咱们好。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齐最重孝道,试想在老太太和老爷太太们的跟前,哪里能有咱们的座位呢?”
老太太听了这话连连点头,对着三太太道:“小五是个懂事的,好好!”
五姑娘乃是三房庶女,在赵氏手下艰难讨生活,得了老太太这句夸奖,激动得小脸都红了。
哪知陆清岚一句话就让所有人闭了嘴。“那为什么四姐姐可以坐着,咱们却都得站着?”
老太太这里一向如此,对大房极为严苛,对二房稍好些,对三房却最是纵容。表面上偏偏还要做出一副公平公正的样子。
陆清岚今天偏偏就要揭她的短。凭什么四姑娘就可以坐在老太太身边,而其他的孙子孙女却都要垂手恭恭敬敬地站在那儿?
凭什么?当然凭的四姑娘乃三太太亲生,是老太太的嫡亲孙女。可这话却偏偏不能摆在台面上说。
老太太和三太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抑郁的怒气,偏偏对着个嘛事儿不懂的孩子,你还不能真和她置气。
三太太生气之下,便对着四姑娘陆清茵吼了一声:“还傻坐着干什么,还不给我站起来!”
“娘亲,”四姑娘委委屈屈地站了起来,“我不要站着……”孩子都还小,又都是从小娇养长大,谁在老太太这里一站站上半个时辰都受不了。
老太太眼中怒火一闪,对侍立一旁的大丫鬟珍珠吩咐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给老爷太太、哥儿姐儿们搬椅子来?”
老太太现在是有苦说不出。有心要发作纪氏吧,说她在背后撺掇着陆清岚说出刚才那一番话来,可纪氏又不是神仙,怎能算到四姑娘刚好坐在她的身边?思来想去只能归咎为小孩子不懂事说出来的童言真语。
只是这番话若是传出去,免不了她要落一个苛待孙子孙女的名声来,而这些孙子孙女又和她没有血缘关系,这话说出去就更加难听了。
老太太一股火憋在胸口发不出来,只觉得分外难受,一时看谁都不顺眼。孙儿辈们得了实惠却个个欢天喜地。陆清岚像是不知自己得罪了老太太一般,坐在一人高的大椅子上,人还没有椅背高,把手里的苹果咬得嘎嘣直响。
好一派天真烂漫。
一众哥哥姐姐们都觉得六妹妹今日格外可爱,唯有陆清茵狠狠地瞪她。陆清岚只当看不见。
两人前一世便是冤家对头。陆清茵打小就喜欢南安侯府嫡幼子,京师鼎鼎大名的美男子李玉,没奈何李玉相中的偏偏不是她陆清茵,而是二房的陆清岚,对她用情至深,不离不弃。
为了这个,陆清茵恨不得杀了这个隔房的堂妹。
前世的陆清茵仗着自己是三房唯一的嫡女,又有老太太和三太太撑腰,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子,性格张扬跋扈、暴躁易怒,不但动不动就欺负同房的五姑娘,陆清岚这个没了娘亲的小堂妹也少不了受她的欺辱。
陆清岚本就是个烈性子,岂有不反抗的道理,所以她明明不喜欢李玉,却偏要吊着他,让陆清茵几欲崩溃。
这里头的恩怨纠葛,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前世陆清茵就只有在她这里吃瘪的份,这次她重活了一世,多了几十年的经验,和预见未来的能力,自然更不会把陆清茵放在心上了。
屋子里总算回复了一些热闹,也只是三太太陪着老太太说笑,大太太进了这间屋子就像是变成了透明人一般,除非老太太问到她这里,否则是一句话不肯多说的。纪氏也是眼观鼻鼻观口,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又说了几句,老太太道:“时候不早了,我也乏了,你们都散了吧。”众人这才如蒙大赦,起身拜别了老太太,出了睦元堂,各自回房。
三房众人回到恒峰苑,杨嬷嬷进了内室请示道:“老爷,太太,可要摆膳?”
在正院里耽搁了一阵子,陆晔早就有些饿了,便点了头。三太太也不知哪里吃了枪药,怒道:“还吃什么饭,你们先下去!”
杨嬷嬷赶忙带着丫鬟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