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昨日,我可能会有些顾虑。”
杨守文沉声道:“不过现在用了韦先生的药,感觉身体至少可以恢复了八成。
这武科又不是那么复杂,不需要耗费太多心神。拼一把,我想应该能够夺魁吧。”
比之杀死孙思观的那天晚上,杨守文还未达到巅峰状态。
可即便如此,他也是自信满满。
除非遇到杨茉莉这样的怪胎,普通的对手,他都有信心取胜。
武则天设立武科,主要是为了弥补武周革命以来,那些折损在外的将领。她执政以来,可谓是遇到了许多波折,更发生过很多叛乱。死在她手中的猛将不计其数,而那些元勋之后,又大多不是真心为她效力,所以才有了这武举的开设。
一方面是为了补充人才,另一方面,武则天也希望能够借此扭转她数次对外战事失败的影响。
由于这武科还处于尝试的阶段,考试的内容也就相对简单许多。
这个时期的武举,没有后来的‘副之策略’,应试举子也不需要被考问兵法,更不用进行笔试。唐代的武科,以技艺为主,重点是搏杀的技能,而并不注重谋略。
也正是因为这样,武举虽然也有武状元的叫法,可实际上地位并不是很高。
参与者大多是一群目不识丁的武夫,想要在朝堂上站稳脚跟,绝对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所以,首科武状元员半千在考中武状元后,拼命想要向文人发展。
而二科武魁孙思观,更是因为种种原因,遭受到了武承嗣的迫害,最终成为武三思门下的鹰犬。相比之下,三科武状元张仁亶的发展可能最好,因为他选择了军功起家,几乎一直都在边塞,而不是混迹于京师。亦或者说,他运气很好。
如果没有当年孙万荣李尽忠的造反,可能张仁亶也就没了成长的机会……
可即便如此,毫无背景,贫民起家的张仁亶仍旧是步履维艰。许多时候他出于公心而献上的奏疏,最终都会被朝堂上的官员们反对,很少能够完整的推行。
所以,武状元听上去很美好,实际上没太大用处。
大家争夺武状元,更多是为了寻求一个能够在朝堂上露面的机会。所以,从这一点而言,如果不是因为李过的事情,杨守文打死也不会参加这劳什子的武举。
唐代的武科,内容简单,分为举重、骑射、步射、马枪四项内容。
举重以三百斤为合格线,分为三百五,四百,四百五和五百几个等级。大刀五百则为优秀。
在过了举重一关后,便是射术。
射术分为骑射与步射两种,其中骑射九中三,步射九中五,而后两者相加,进行评判。至于马枪考试,就是马战。双方以布巾包裹枪头,沾上石灰然后进行搏杀。
搏杀分为三轮,最后以双方身上的石灰点多少来判定胜负。
若三场考试都能过关夺魁,就是今科武魁……
这三轮考试内容,杨守文都不是很担心。
所以他显得很放松,随着队伍一路行来,远远就看到那夜幕之中,那灯火通明的西山校场。(~^~)
PS: 晚上还有一更!
第四百三十九章 西山校场(二)
洛阳西山,又名龙门山。
它位于洛阳南郊,坐落于伊水河畔,古称伊阙。
这洛阳西山,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大佛雕像,就是那尊始建于咸亨四年的卢舍那大佛。
这尊佛像,也是龙门石窟的标志性存在。
据说它是高宗皇帝命工匠依照武则天的样貌而修建,高17米有余,坐落于西山半腰的奉先寺内。
西山校场,就设立于此。
唐高祖李渊攻占长安之后,从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出了三万禁军,号‘元从禁军’。而到了唐太宗时,又从大户人家挑选健壮青年扩充禁军,号‘飞骑’,以他手下最为精锐的‘玄甲军’为班底组成。在此之后,太宗皇帝又从飞骑之中挑选善骑射者,号‘百骑’,也是禁军的精华。武则天发动武周革命,把百骑扩充为‘千骑’。
而这千骑,就成为武则天的心腹亲军,任何人不可调动。
千骑的营地,就在这西山校场。
一旦洛阳城中发生变故,千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然后自上阳宫直入城中。
由此也可以看出,武则天对这次恩科,也非常看重。
自从去年默啜寇边,杀入河北道,一直打到了赵州城下之后,武则天对军备就格外重视。
再加上去年的战事里,发生了太多诡异的事情。
且不说慕容玄崱的投降,以及唐般若的背叛,莫不说明,她在军事上的掌控力不足。
默啜退回塞北之后,并没有偃旗息鼓。
根据边塞传来情报,默啜在退回塞北后,吞并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部落,实力日渐强大。张仁亶曾奏疏武则天,默啜而今可以轻而易举调集十余万大军。若非西突厥的突骑施在一侧牵制着默啜的力量,说不定默啜又要出兵杀入中原……
这种情况下。武则天自然希望能提升自身的军力。
但是只依靠那些勋贵子弟,武则天也知道不合适,于是就有了今年这一场恩科武举。
+++++++++++++++++++++++++++++++++++
黎明时分,天边露出了鱼肚白的光亮。
武则天率群臣登上了奉先寺的高台。身后是那尊卢舍那大佛,把整个西山校场笼罩在阴影中。
校场外,守备森严。
千骑已经撤出了校场,聚集在奉先寺外。
值守校场的人,是来自南衙十六卫的禁军。
杨守文意外看到那校场外负责检查举子腰牌的人。竟然还是熟人。
窦一郎?
杨守文连忙向向插在辕门外的大纛旗看过去。果然,还真是右豹韬卫特有的旗帜。
看样子,今天负责警卫的,应该就是豹韬卫了。
到了校场,举子们便无法继续带领随从前进。他们把兵器和盔甲包收好,然后拿着腰牌,牵马而行,接受辕门外卫兵的检查。杨守文虽然有征事郎的职位,也不能因此而特殊。所以,他挥手让杨从义等人退下。独自一人牵马进入人群。
今天来参加武举的人,少说有两三百人。
杨守文走在人群中,粗略扫了一眼,心中暗自咋舌。
这些个举子,一个个体格雄壮,满脸的彪悍之气。但一眼看过来,杨守文就先行刷掉了好几个。原因无他,那几个举子长的太凶恶,恐怕是过不得那道辕门。
唐代武举,看得不仅仅是技艺。还要看容貌。
颜值不高的人,甚至连进入辕门的资格都没有……君不见,那辕门外除了卫兵,还有几个官员守在那边。
“姓名!”
“杨守文。”
当杨守文走到辕门口的时候。把腰牌递上。
登录名册,负责检查的官员听到他的名字顿时一愣,忙抬头看过来。
“征事郎,也要参加这次恩科?”
“是。”
那官员有些惊讶,但是并没有再追问下去,提笔就要通过。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青衫的官员走过来,拦住了那登记的官员,从他手中接过名册,又看了一眼杨守文手中的腰牌。
“不准通行。”
“为什么?”
杨守文愕然看着对方,忍不住沉声喝问。
他可不是那种等闲的举子,见到官员先弱三分。
杨守文本身就有官职,而且平日里交往的人,更不泛高官。狄光远、郑灵芝这些人就不说了,相王府的李隆基、凤阁的张说、国子监的贺知章,哪个是等闲之辈。更不要说,他还见过武则天,更在武则天的凤威之下作赋,又怎会怕了一个看门的小官?
他历经过征战,曾转战塞北。
身上的那股子气势,伴随着他这一声喝问顿时爆发出来,吓得那官员不禁后退一步。
可他很快就反应过来!
现在,我是官,你不过是一个应试的举子,怕你作甚?
想到这里,这官员厉声道:“你想做什么?这里是西山校场,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杨守文眼睛一眯,手扶鸦九剑。
一股子淡淡的杀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他又不是傻子,哪能看不出这小官是故意找茬?
“我身份已经核实,腰牌也没有问题,何以不得应试?”
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莫名的气势,令他身边的人,都下意识后退两步。
“这小子什么人,这么张狂?”
“你连他都不认识?”
“谁啊。”
“杨守文,杨青之!”有认识杨守文的举子轻声道:“不过他怎么来了?这可是武举,不是科举。要说吟诗作对,考那明经科,他绝对无敌。可这武举他来作甚?”
一干举子感到莫名其妙,同时又觉得好笑。
毕竟,在所有人的眼中,杨守文是一个名士,是谪仙人,却不是一个武人。
就在这时,从校场中走出一人。
“青之。你来了!”
那人远远就朝杨守文招呼,笑着走上来道:“这是怎地,谁又招惹了你?”
“一郎,别来无恙。”
杨守文本不打算和他招呼。因为害怕惹来闲话。
可现在碰上了……他拱手与窦一郎寒暄,脸上的冷意旋即融化,笑道:“我来参加武举,只是被人拦在这里,不许进入……呵呵。这不,我正在询问他原因呢。”
窦一郎闻听,脸色顿时有了变化。
他向那青袍小吏看去,沉声道:“为何阻拦?”
“我……”
那青袍小吏吓了一跳,眼珠子滴溜溜打转,大声道:“依照规矩,凡参加武科者,必须要亲自报名。据卑职所知,杨守文返回洛阳不过两日,而这腰牌登基。则是在一个月前。一个月之前,他根本不在洛阳,又是如何通过的报名登记?”
小吏说完,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也许,在他看来能够让杨守文这个‘谪仙人’在大庭广众下丢脸,他也脸上有光。
窦一郎闻听,眉头不禁一蹙。
好像此次武科是有这么一个规矩……
他向杨守文看去,只是没等杨守文开口,就听到辕门内传来一个声音,“是我为他登记报名。那腰牌也是我为他领取。青之之前南下奉旨办案,乃是为了公事。
故而太子特许他破例报名,难道你有意见吗?”
话音未落,人群向两边分开。走来一个青年。
那青年年纪不大,身披甲胄,大步走到了那小吏的身前。
“参见皇太孙。”
看到那青年,窦一郎连忙行礼。
不过,青年却没有理他,也没有看杨守文。而是直视小吏道:“杨守文应试,太子知道,公主知道,梁王也知道。这么多人都没有说话,那又轮到你来指手画脚?”
说完,他扭头对窦一郎道:“此人居心叵测,意图破坏此次恩科,当严加刑讯。”
“喏!”
青年发话,窦一郎自不会犹豫,一挥手,就见身后的卫士上前就把那小吏按在地上。他们把那小吏绳捆索绑,而后又用一块破布堵住了小吏的嘴巴,拖着就走。
那小吏吓坏了,想要挣扎,又如何是那几个卫士的对手?
青年见小吏被抓,便迈步走到杨守文面前。
他压低声音道:“杨守文,这次你若是夺不到武魁的话,我绝不会和你善罢甘休。”
说完,青年向另一个小吏看去。
“检验完了吗?若是没有问题,还不放行!”
之前已经准备给杨守文放行的小吏,这时候已经吓得面无人色。
他哪敢有半句废话,忙双手把腰牌奉上,颤声道:“已经检验完毕,身份确认无误,可以应试。”
青年点点头,接过了腰牌,丢给杨守文后,便转身离去。
这厮是谁?
竟然装的一手好X!
杨守文感到莫名其妙,他没有听到窦一郎刚才的称呼,接住了腰牌之后,有些糊涂。
“这个,算不算是作弊?”有举子忍不住低声问道。
“作弊你个头,人家是名动两京的谪仙人,而且此前是为圣人办事,又有太子作保,算什么作弊?你******不会说话别乱说,没看到人家有背景,得罪不起。”
“是啊,说起来这也算不得作弊。
武科不必文试,靠的是真本事。他如果没有真本事,就算参加了,又有什么用处?
不过大家还是小心一点,我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没看到杨公子还没有进去就被人刁难,说不定待会儿进了校场,会有其他变故。”
举子们议论纷纷,但却没有人出面抗议。
这抗个什么议呢?他杨守文诗词文章再好,可是待会儿要比试的是枪马骑射……
文章再好,一枪撂倒!
所以,怕他作甚?
+++++++++++++++++++++++++
请大家关注一下老新的微信公众号,搜索‘庚新’或者‘gengxin7512’即可,万分感谢!!!(~^~)
第四百四十章 西山校场(三)
王修福随着人流,牵马缓缓行进。
辕门外的那一幕闹剧,他自然也看在了眼中,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了古怪笑容。
看样子,那位‘慕容玉’没有骗我。
想要找杨守文麻烦的人有不少,恐怕不止是梁王一家。
“此次恩科,规则会有变化。
到时候你杀了杨守文,自然会有人设法掩护你。你参加武举,说穿了是为了日后前程。梁王虽然势大,但在朝堂上孤掌难鸣,能给你多大帮助?你好好想想。”
慕容玉的话语,在王修福耳边回响。
他下意识把手臂向身体贴了两下,感受到了手臂上传来的硬度,心中顿时变得火热。
杀了杨守文!
他心中暗自念叨,眼中也旋即流露出一丝冷意。
杨守文正在和窦一郎说话,忽然间有一种毛发森然的感觉,蓦地转身向辕门外看去。
辕门外,举子们鱼贯而入,看不出任何端倪。
窦一郎道:“青之,怎么了?”
“哦,没什么!”
杨守文回身,展颜而笑。
“对了,你还没有告诉我,刚才那家伙是谁?”
心里,却生出一丝警觉。
之前辕门外被小吏刁难,刚才那一丝丝的寒意……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似乎预示着此次恩科,不会如他想像中的简单。看起来,还需要打起精神应对才是。
窦一郎道:“你居然不认得皇太孙?”
皇太孙?
杨守文一怔,顿时露出恍然之色。
怪不得刚才口气那么强硬,原来是他……那个历史上因为谈论武则天八卦而被杖毙的倒霉家伙。
不过,什么叫我不夺魁,就要找我麻烦?
这皇家的人,果然是霸道……拜托,现在是你们求我帮忙,结果还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要不是为了小过,老子甩你!
“对了。今天玉郎君也来了?”
“青之,看样子你真是刚回来,什么都不知道。
玉郎君是这次武科主考,他怎会不来?不过。他现在奉先寺聆听圣人教诲,待会儿开始了,自然会出现。哦,还有一件事你要做准备,今次武科规则会有变化。”
“变化?”
窦一郎有些哭笑不得。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杨守文这样的举子。似乎对武科什么都不知道,便跑过来应试。
“举重的合格登基,会提高一百斤,也就是四百斤,优秀则为八百斤。
此外,骑射和步射的规则也有变化……步射为两回二十矢,中五为一合;骑射两回六矢,中三为一合。而后两者合数相加,满四合方可进入马枪比试……而且,进入马枪比试之后。与以往的规则也有变化,将会是一场混战,胜出者夺魁。”
杨守文长大了嘴巴,有些吃惊。
他吞了口唾沫,露出一丝苦笑。
这规则,可是比前三届的规则要复杂的多,也难很多。
举重也就罢了,那是一个基本素质。
可是骑射和步射……两回单独计算,也就是说,骑射两回必须要有一轮是三中三。而步射两回,其中一回必须是十中十,否则就会面临淘汰。这难度,可不小!
至于混战。那就更说不清楚了。
里面的弯弯绕绕很多,现在就连杨守文也有些不敢保证,一定就可以在比试中夺魁。
“一郎,谁吃饱了撑的,改变了规则?”
“青之慎言,此圣人决断。”
我勒个去!
杨守文一听。顿时头大如斗。
难道说,武则天这是针对他才改变的规则吗?
++++++++++++++++++++++++++++++++++++++
奉先寺高台上,武则天正一脸不耐烦的听着薛楚玉絮絮叨叨的工作汇报。
是的,工作汇报!
她发现,这个当年跟在薛仁贵身边,敢和她呲牙咧嘴的臭小子,也变得畏畏缩缩。
他汇报的很细致,西山校场内的各处安全设施,都一一呈报。
你特么的,老娘想看热闹,想看那杨守文如果夺魁,知道李过的身份后会是什么表情。你居然和我说校场门口有多少人守卫?这个臭小子,可是越发不可爱了。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匆匆走来,在武则天耳边低语两句。
武则天脸色一变,一双凤目微合,目光扫过高台两侧的文武大臣,最后落在了梁王武三思的身上。
“去告诉他,朕只忍这一次。
再有类似的小动作,休怪朕翻脸无情。”
内侍闻听,连忙顺着高台一侧的台阶跑下去,跑到了武三思身边,在他耳边低语。
武三思的脸色一变,下意识朝高台上看了一眼。
此时,太阳正冉冉升起。
阳光照在那高台上,仿佛给那个看上去垂垂老矣的女人平添了一层金色的光环。
他连忙起身,朝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