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郎,还以为咱们是算无遗策,没想到每一步,都在圣人的算计当中。”

他说着话,从台阶上走下来,和明秀用力拥抱了一下,然后又看着高力士道:“小高,看到你没事,真好。”

高力士则笑了笑,轻声道:“有杨君保佑,奴婢自然好得很。

对了,公主如何了?”

“公主很好,她只是入道修行,三年后便会还俗。”

“三年?”

明秀愣了一下,看了看杨守文光秃秃的脑袋,沉声道:“青之,你不会也要当三年的和尚吧。”

“你说呢?”

杨守文笑着道:“我本来还担心一个人会很寂寞,没想到你二人会跑来与我作伴。

也好,总算是不会太冷清……咱们现在,还是先找到桃花峪!想来你二人,应该知道该怎么走才是。”

明秀闻听,一阵哀嚎。

杨守文这是被罚和李裹儿作伴来着,可是与我二人有何关系?

我的头发,我那一头秀发啊……

他伸手摸着自己光秃秃的脑袋,一时间只觉生无可恋。三年啊,莫不成要我和一个小太监,陪着这个混账家伙,看他秀三年的恩爱吗?这简直是太狠毒啦!(~^~)

第四百七十三章 惊变(下)

桃花峪,位于北邙山口,是通完翠云峰的必经之路。

据说那桃花峪到春天,满山谷的桃花盛开,是洛阳周边极为著名的一处风物。

只不过,现在是深秋。

凄风冷雨的,也没有什么风景。

杨守文在明秀和高力士的带领下,很快就找到了桃花峪。

还好,武则天说是让他们在这里受罪,但还算是有一些关照。峪谷中有两间茅庐,看得出来,才建成不久。茅庐离地有三尺高,迈步走进草庐,点上了油灯,发现里面已经备好了被褥和床铺。

“一共两间草庐,该怎么分配?”

明秀看了一眼屋中的摆设,扭头对杨守文道:“我和小高一间,你住这间,如何?”

“这不好吧。”

“有什么好不好,左右都是圣人安排,咱们哪有得什么选择?

好了好了,随你折腾了这么久,担惊受怕,我也是累死了。我要去睡觉,你一个人在这里参野狐禅吧。直娘贼,若我阿娘知道我在洛阳做了和尚,该会何等难过?”

“四郎,对不起。”

杨守文忍不住向明秀道歉。

明秀却展颜笑了,沉声道:“什么道不道歉的,大难之后必有后福,也许经此一难,我这次来神都要办的事情,会非常顺利。”

“你要办什么事?”

高力士见状,忙退出草庐,去另外一座草庐收拾。

明秀则轻声道:“我这次来神都,只为泉州市舶副使而来。”

“泉州,市舶副使?”

杨守文只知道广州有市舶使,却没听说过泉州有什么市舶副使。

不过,当他看到明秀脸上的笑容,却顿时恍然。

明家在准备远赴海外,少不得需要一些官面上的手段。而市舶使在广州,与他们关系不大。他们的根基在泉州。所以想要在泉州设立市舶副使的职务,以方便他们向海外发展。说实话,如果明家求别的职务,肯定不会很容易。但若只是为市舶使而来。而且还是个副职的话,武则天断然不会薄了和明家的这份情面。

泉州市舶副使,便等于是把泉州作为明家的私人港口……

朝堂上不会有人反对,圣人也不会产生猜忌,而明家出海则会变得格外方便!

想通了这其中的玄机。杨守文忍不住向明秀竖起了大拇指……

+++++++++++++++++++++++++++++++++++++

这一趟折腾,杨守文着实累了。

从昨天开始就未能好好休息,又奔波了这么一场,提心吊胆,可谓是心力交瘁。

好在,李裹儿入道出家的事情解决了,他总算是可以放下心来。

在到达桃花峪之后,他收拾了一下房间,便准备睡觉。

夜半时分,忽听得峪谷外人喊马嘶。

杨守文从睡梦中被惊醒。披衣而起,从草庐里走出。

明秀和高力士也都醒了,三人结伴来到峪谷口,就见一队车架,正浩浩荡荡从山里往外走。

杨守文一眼认出,那正是武则天的鸾驾,心里不由得一惊。

按道理说,武则天既然到了太微宫,应该看完明日李裹儿入道才会离开,怎么这会儿就走了?

他感到有些困惑。却见一匹快马飞驰而来。

马上是一个青年,在峪谷口停下马,甩镫离鞍。

杨守文认出,那青年正是长宁公主驸马。杨墽杨睿交。他连忙迎上去,和杨睿交拱手见礼,“观国公,发生了什么事?圣人何以半夜摆驾回宫?”

“青之,我来也正是要告诉你这件事。

姑母让我告诉你,说洛阳刚传来了消息。从长洲押运而来的第二批黄金,约十万金,在途径朗山的时候遭遇山贼伏击。押运黄金的官兵几乎全军覆没,山贼劫走了那些黄金后,便逃匿无踪,如今下落不明……据说,是那梅娘子所为!”

“什么?”

杨守文听到‘梅娘子’三个字的时候,激灵灵一个寒蝉。

杨睿交说完,便翻身上马。

“姑母说,你在这里好好陪着裹儿便是,其他事情自有朝廷来解决。

还有你的度牒,过两日会让人送来。姑母还要我提醒你,最近千万不要生事,洛阳会有动荡。”

杨睿交说完,便催马离去。

杨守文则站在原处,看出山路上浩浩荡荡的鸾驾向洛阳行去。

梅娘子,出现了?

这个消息让他感到无比惊讶!

从去年末到现在,他一直在寻找梅娘子的下落,可是没想到她居然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出现。

山贼?

劫持黄金?

杨守文不由得蹙起眉头。

他隐隐有一种直觉,这件事……绝不会如杨睿交说的那么简单!梅娘子为何要劫持这些黄金?她是个谨慎的人!在昌平之后,便悄无声息,为何突然跑出来冒如此风险劫持黄金?不知为何,杨守文脑海中回响起慕容玄崱临死前的那番话。

你以为梅娘子只是一个独行独行大盗吗?

想到这里,杨守文顿时头皮发麻,脸色也变得格外难看。

“青之,你怎么了?”

杨守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而后回身一把攫住了明秀的手臂。

“四郎,你要帮我。”

明秀本来还想和他打趣两句,可是看到杨守文如此表情,顿时熄了那打趣的心思。

“可是要找梅娘子?”

他轻声道:“放心,我已经让人打探她的下落……之前,她一直没有音讯,是因为她没有露头,所以不知道如何查找。可现在,她既然露头了,我一定能找到她的行踪。”

“不是不是!”

杨守文听罢,却连连摇头。

“四郎,我不是要你查找她的下落,而是要你找到她之后,尽量保护她的安全。”

“什么意思?”

明秀知道,那岁寒三君的梅娘子,劫持了杨守文最心爱的小妹。

可是除此之外,他对当初发生在昌平的事情一无所知,更不知道关于慕容玄崱的事情。

杨守文回身往草庐里走,明秀则紧随在他身后。

高力士没有跟上来,因为他知道,虽然他们三个人现在已经成为一体,但有些事情,最好还是不要知道。

在草庐中,杨守文坐下,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看着明秀,轻声道:“四郎可知道慕容玄崱?”

“我知道啊……不过听说他后来被人杀了,凶手下落不明。慢着慢着……难道说……”

杨守文点了点头,“慕容玄崱死前曾说过,梅娘子身后另有主使之人。

她现在突然做了这么大的事情,想必是她背后的人主使。我担心,她会有危险。”

【第三卷终】(~^~)

第一章 风雪青石渡

圣历二年腊月,正是隆冬时节。

北方大地已经被皑皑白雪所覆盖,千里冰封,成就了一番新气象,素裹银装……

而远在西南的遂州,同样也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雪。

遂州地处巴蜀之交,涪江水从遂州大地纵行穿过,汇入嘉陵江。

天色,已晚。

位于青石县城外的青石渡口客栈前,迎来了一双母女模样的客人。这一双母女,显然是经过长途跋涉,都显得很疲惫。当店家打开门,把这一双母女迎入店中的时候,母亲怀抱着小丫头,用一口流利的蜀地方言问道:“店家,可有干净的上房?”

“啊,娘子放心,小店里还有两间上房空着。”

“给我一间清静的上房,另外准备一些酒食,我们都饿了。”

灯光下,那年长的母亲身高大约有五尺七寸左右,虽穿着略显臃肿,却依旧可以看出她婀娜的身段。脸上蒙着风巾,在走入客栈后,取了下来,露出一张肌肤白皙的面容。她颧骨略高,脸颊瘦削,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气,给人以强硬气概。

她怀中的女孩儿似乎睡着了,趴在她的怀中一声不响。

女人在柜台上登记了过所,就见那过所上写着今有新都人梅氏,年三十有九,肤色白皙,面容娇俏,携女儿公孙氏离境,欲往渝州巴县投亲……特持此过所,以证身份。

这是一份非常工整的格式化过所,上面的新都县大印也非常清晰。

在那印章后面,还有从新都一路经过关卡时留下的印章,足以证明这母亲身家清白。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身份证明,出门在外若无过所,难免会有很多麻烦。

店家验了过所之后,也就放下心来。

他登记了梅氏母女的身份之后,便让店中的伙计带母女去房间。

“对了,请问那青石渡。明日可会开放?”

店家摇摇头,微笑回答道:“娘子问我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这场暴雪太大,不晓得何时停息。若今晚能够停息的话。明日应该会开放渡口。若是今晚停不下来,只怕渡口会继续封闭。最怕的是这暴风雪不停,若持续几日下来,只怕渡口会长久封闭……娘子先好好休息,若有消息。我自会通知你。”

“如此,烦劳店家。”

梅氏也知道,这种天气下,渡口能否开放,不是店家能够知晓。

她当下道了谢,抱着女儿直奔二楼。

店中的伙计把她们领到了一间客房门外,打开了房门。

屋子里,点着火盆。

房门一开,一股暖意迎面扑来。

梅氏向那伙计道了一声谢,抱着女儿进屋之后。随手把房门关上。她站在门口,侧耳倾听。伙计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她总算是松了口气,把怀中的女孩儿放下来。

“幼娘,可以说话了!”

她眼中露出慈爱之色,轻声对女孩儿说道。

女孩儿在进屋后,便睁开了眼睛。

听到梅氏的话语,她立刻道:“师父,你的益州话说的真好。”

“那是自然……师父走南闯北,什么地方的方言都能学。

以后幼娘也要学。若能够把各地方言都掌握好,将来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吃亏。”

“嗯嗯!”

女孩儿连连点头,表示明白。

不过。她旋即又问道:“师父,我们现在是要去哪里啊。”

梅氏把身上的雪披解下,挂在门口。

那雪披,使用珍贵的白狼皮制成,穿在身上不但可以抵御严寒,雪花溶化后。也不会打湿衣裳。她坐在少女身边,看着那张天真无邪的面庞,微笑道:“幼娘,咱们去洛阳。”

“洛阳?”

“是啊,去洛阳。”

女孩儿疑惑问道:“去洛阳做什么?”

“去找人,找你的哥哥。”

“幼娘有哥哥吗?”

女孩儿眼中,露出了一丝迷茫。

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了一个模糊的身影。

那身影时常会在她脑海中出现,但是却看不清楚面孔,甚至也不知道他究竟是谁。

不过,每次做梦梦到那个身影的时候,她总会梦到,那个人对她诵读诗篇,而且还会给她讲故事。可醒来后,依旧想不起他的模样,也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应该是她最亲近的人。

梅氏眼中,闪过一丝后悔。

若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不该给她吃下那些迷药,以至于她的记忆有些模糊不清。

只是那时候,她又怎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和那些人翻脸呢?

想到这里,梅氏不由得叹了口气,温言道:“那是自然!幼娘的哥哥名叫杨守文!幼娘,你要牢记住这个名字。他表字杨青之,在洛阳很有名气,还写过一部《西游》。”

“西游?”

女孩儿瞪大了眼睛,欢声道:“师父,幼娘知道西游。

幼娘还做过一个梦,梦到有人给幼娘讲故事……他讲的比那些说书人好听,可是幼娘却不知道他是谁。师父师父,那个人会不会就是幼娘的哥哥,你说是不是?”

不知为何,梅氏心里一阵发酸。

都是自己造的孽啊!

她哀叹了一声,轻轻点点头,而后柔声道:“是啊,他就是你的哥哥,叫杨守文。”

“可是幼娘为什么想不起来了?”

“因为……幼娘生过一场病,所以把以前的事情都忘了。

等以后幼娘见到了那个杨守文之后,一定会想起以前的事情!幼娘不要害怕……”

说到这里,屋外传来脚步声。

紧跟着有人敲响房门,梅氏忙示意幼娘不要说话,让她躲在桌子下,而后起身道:“谁?”

“娘子,你要的酒食做好了。”

门外,传来了伙计的声音。

梅氏小心翼翼打开房门,就见那伙计捧着一个食盘站在外面。

他面带歉意道:“娘子,今天下大雪,伙上的厨娘一早就回家了,所以有些简陋,还请娘子见谅。”

梅氏接过了食盘,与那伙计道了声谢,又关上房门。

“师父,我们在躲谁啊。”

“躲坏人。”

梅娘子把食盘放在桌上,然后取出银针,试了一下之后,确定这饭菜没问题,才让女孩儿开动。

饭菜,的确是很简单。

一盘米团,还有一碟肉饼,以及几个小菜,和一大碗粥。

不过女孩儿是真的饿了,坐在桌边狼吞虎咽。

她一边吃,一边好奇问道:“师父,什么坏人?为什么咱们不告诉黄师伯呢?还有,已经有好多天没有见到老陆了,他去哪里了?”

梅氏拿着一个饭团,细嚼慢咽。

听女孩儿询问,她微笑着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轻声道:“幼娘,记住师父的话……除了你哥哥之外,以后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黄师伯。老陆去巴县接应咱们了,过两天你就能见到。”

“哦,幼娘知道了。”

女孩儿说着,又埋头吃起来。

她的发式颇为奇特,并非这时代常见的发式,而是把长发编成许多根小辫,看上去颇有几分胡风。小辫盘绕在一起,然后挽成了双环垂髻,更增添了几分俏皮。

“幼娘,我给你的东西,你都藏好了吗?”

“师父放心,幼娘在内衣上缝了一个兜兜,你给我的东西,我放在兜兜里面,不会丢掉。”

“嗯,那我教你的口诀,都记下了?”

“都记下了。”

梅氏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天似乎有些啰唆。

可她就是想说话,把她所会的,所知道的,都一股脑的告诉幼娘。

“幼娘,那东西将来交给你哥哥。

记住,除了你哥哥之外,绝不可以把那六诏乘象书告诉任何人,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嗯,幼娘记下了。”

看着幼娘吃的开心,梅氏有一种满足感。

她站起身,轻轻拍了拍幼娘的脑袋道:“吃饱了早点睡觉,如果雪停了,咱们明日一早动身。”(~^~)

PS:  新的一卷开始了,请大家继续支持!!!

第二章 生离死别

夜,深了。

窗外的寒风已经停止了呼啸,雪也停了。

幼娘已经睡着了,发出均匀的鼾声。

梅氏坐在门边,闭目调息。

不知为什么,她今晚的思绪非常混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好像要发生什么事情。

脑海中,浮现出三个月前那一幕幕景象。

她那日奉命带着人假冒山贼,在朗山伏击了押送黄金前往神都的官军。

但是在把黄金运走的时候,她意外在箱子里发现了一个匣子,里面放着一份狼皮书。

那狼皮书是用两种文字书写,其中的汉字,她自然认得。

那是六诏部落在前朝时,与开隋九老之一的杨素订立的一份盟约。

盟约的内容是关于六诏部落与前朝的一个约定。六诏部落,将臣服前朝,他日若有人持此盟书,可以号令六诏。上面还有当时六诏之王的印章和签名……本来,梅氏并没有在意这份盟约,便随手放在了身上。可是当她准备把黄金送往目的地的时候,却突然间遭遇到一场伏击,令她的手下几乎全军覆没,她也受了轻伤。

那些伏击她的人,虽然蒙面黑衣,掩去了身份。

可梅氏依旧能认出,那为首的人正是一直以来,她视若姐妹,岁寒三君中的兰夫人。

兰夫人为何要伏击她?

要知道,她们可是一伙儿的啊!

梅娘子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她甚至没有去报复兰夫人,而是连夜遁走,来到了梓州射洪。

在梓州,她也没有露面,更没有与岁寒三君中的另一人,竹郎君相见。

兰夫人对她下毒手,天晓得竹郎君是否也心怀歹意?

她在射洪县城躲藏了三天,趁着那竹郎君有一日不在家中,潜入对方家里。找到了寄居在竹郎君家里的幼娘,留下一封书信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