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八十一章 夺城
“下雨了!”
杨守文仰着脸,看着漆黑夜空,发出了一声叹息。
桓道臣在他身边,听得出他这叹息声中所隐藏的苦涩,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
按照杨守文的计划,是准备在天亮之后,火烧婆娑古道。
可没想到这一场大雨,把他的计划完全破坏……
“李君,那咱们还要不要坚守古道?”
二十里婆娑古道,曲折蜿蜒。
可是凭六百人想要挡住飞乌蛮,绝无可能。
要知道,这六百兵卒不是安西陌刀军。无论从战斗力还是从意志而言,有天壤之别。
六百人到现在还跟随杨守文,并且没有什么抱怨,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
自永徽以来,府兵日趋崩坏,训练废弛,军纪松散,人员不整。杨守文手中的五百府兵,是从剑州征调而来,相比较而言,其训练程度还算不错,军纪也相对严整。
可是,也仅止如此!
这也是武则天为什么要组建团结兵,并且让杨承烈接掌。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因为她看出府兵不堪大用,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改变的时候。
杨守文心里很清楚,他手下这些兵马,打个埋伏,设个陷阱还行。
可若让他们和十倍于己,并且急于南下的飞乌蛮正面硬扛……结果绝对会很凄惨。
二十里婆娑古道,并非决战之地!
他们连续数日奔袭,人困马乏不说,兵械辎重也变得奇缺。
必须要有所依持,才能够对飞乌蛮形成阻击!杨守文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沉吟片刻后道:“传我命令,所有人立刻随我撤离婆娑山,咱们必须在天亮前抵达普慈。”
“普慈?”
桓道臣一怔,但旋即便明白了杨守文的意图。
“李君是想要,借普慈阻敌吗?”
杨守文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看着桓道臣,露出赞赏之色。
“这里没有外人,你也不用隐瞒我身份,不要再李君李君的称呼,我还是不习惯。
叫我本名,或唤我表字吧。
那普慈位于安居水之南,也是距离婆娑山最近的城池。
孟凯这两日怕是不好过,所以他穿过婆娑山之后,一定会兵发普慈,以补充辎重……
普慈地势险要,且有安居水为屏障,也是咱们阻击孟凯的最佳选择。
若不然等孟凯在普慈补充辎重完毕之后,一路南下,凭我手中兵马,怕难以阻挡。”
说到这里,杨守文话锋却一转。
“大猫,这次回洛阳后,来帮我吧。”
“啊?”
“你看,陛下当初命我出家三年,眼看这期限将至。
可我这身边,却没有太多可用之人……你与其回去游手好闲,倒不如过来帮我,如何?”
杨守文没有说太清楚,但桓道臣却心中明了。
此前,杨守文夺取武魁,本就步入仕途。
可偏偏武则天命他出家三年,所以到现在,其实还是个白身。
包括他那所谓的司直,都只是一个临时的职务。三年一过,杨守文定然会被大用。
毕竟,他背靠东宫。
所以他的未来,只怕是早已经安排妥当。
一旦步入朝堂,定然是一帆风顺……而桓道臣呢?他在家中并不受重视。这种情况下,倒不如跟随杨守文,说不定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前程,而不需要父亲的安排。
只是……
桓道臣心里还是有些犹豫,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杨守文见状,也不催促,只拍了怕他的肩膀,轻声道:“你不必急于答复,好好考虑一下。我的承诺,在三年期满之前都会有效。实在不行,你还可以请教令尊。
好了,现在咱们立刻出发,赶赴普慈县城。”
桓道臣松了口气,忙躬身领命而去。
他真担心杨守文现在就让他表态,那他是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别看桓道臣表面上看似放荡不羁,游手好闲,而且与家人关系不甚密切。可不管怎么说,桓家都是江左望族……好吧,曾经是江左望族。虽然现在已经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要考虑的事情,要比普通人,比如吕程志考虑的更加复杂……
杨守文的确是一条大粗腿!
他是弘农杨氏子弟,母亲又是荥阳郑家之女。
他父亲深得圣人信任,并且手握兵权;而杨守文,不但是名动两京的才子,同时也是太子的女婿。
这一桩桩,一条条,听上去都很美好。
可也正是这个原因,桓道臣才会有些犹豫。
首先,杨守文驸马这个身份究竟会是怎生状况?有唐以来,驸马不得参政……李裹儿如今出家,可谁一旦还俗,还是当朝的公主。毕竟,李裹儿已经放弃公主封号的事情,满朝文武知道的并不是很多。如果是这样,杨守文的前途未必光明。
其次,武帝当朝。
虽说圣人已经展现出还政的想法,但李唐宗室将来,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呢?
杨承烈是武帝所信任的人,那么当太子当政后,会不会受到牵累?
这些事情,桓道臣都必须要考虑清楚。
但他也明白,他的时间不会太多。一旦三年期满,局势明朗,他再投靠杨守文,便失去了现在的意义。
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揪心的选择!
+++++++++++++++++++++++++++++++++++++++
普慈,一座位于安居水南岸的小城。
其面积不大,只有射洪县城的三分之二大小,人口约一万三千人。
安居水自婆娑山中流淌而出,在普慈县城拐了个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片丰沃河滩。
由此向南一百二十里,便是普州州府所在安岳。
黎明时,暴雨早已停息。
守卫普慈城门的民壮,打开了城门,站在城门口,伸了一个懒腰。
只是,未等他把这个懒腰伸展开来,忽听得一阵疾风暴雨般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
那蹄声如雷,由远而近。
民壮忙抬头看去,就见从河对岸行来一队骑军,从安居水河面上的石桥飞速通过。
“什么人?”
那民壮心里一惊,忙大声喝问。
只听得为首人高声喝道:“闪开,有紧急军情,快带我们去见县尊。”
紧急军情?
民壮这心里,不由得一咯噔,连忙把城门口的哨卡挪开。
而这时候,那一队骑军也到了他身前。
为首之人,是一个体态修长,相貌俊秀的青年。
他一袭黑裳,胯下一匹神骏黑马,马脖子上却长着如同狮子鬃毛一般,金黄色的马鬃。头戴纶巾,跳下马约有六尺三寸身高,手持一杆大枪,肩膀上还立着一只神骏的海东青。
“我乃司刑寺司直李易,从梓州来,有紧急军情禀报,速带我前去县衙。”
青年的声音很柔和,却有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威严之气。
那民壮闻听,连忙答应:“请老爷随我来。”
“另外,传我命令,城门关闭。”
“啊?”
那民壮顿时呆愣住了……要知道,这关闭城门,可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班头能决定的事情。
县城城门的开启和关闭,都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若非特殊情况,皆不可违背。
眼前这青年一来就要关闭城门,又是什么意思?民壮班头不清楚这司直是个什么职务,一时间也有些拿捏不定。
他这一犹豫,却恼了骑军中的一名校尉。
就见那校尉纵马而出,扬手一鞭子就抽在他身上。
“老爷让你关闭城门,难道没有听清楚吗?
飞乌蛮即将来袭,莫非你想要开城献降?再要啰嗦,休怪我手中刀剑不认人……”
“独孤铉,住手!”
青年见状,立刻喝止了校尉。
他对那民壮道:“听我命令,只管关门……从现在开始,未有我命令,任何人不得开启。
独孤铉,带着你人登城,接手防务。
若有人胆敢阻拦,勿论官职,就地格杀……除了事情,我自会一力承担。”
独孤铉闻听,立刻躬身答应。
他率领一校人马冲进城门后,沿着驰道直奔城楼而去。
而那青年则看着民壮,沉声道:“现在,可否带我前去拜会县尊?”(~^~)
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临城下
青年,正是杨守文。
昨夜他从婆娑古道退出之后,便马不停蹄直奔普慈。
按照他的推算,飞乌蛮的前锋军已经被吓走了,一时半会儿不会再走古道。他们要走古道,预计要等孟凯抵达,天亮后再通过古道,那样就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当然了,想要借普慈阻敌,还需要有普慈县令的配合。
“普慈县令名叫冯绍安,以恩荫入仕,在普慈已有六年。
据说,冯绍安的父亲曾是鲜于燕的部曲,曾为邛崃守捉使。后来在一次与飞越蛮的冲突中被杀,留下冯绍安孤儿寡母。鲜于燕怜惜冯绍安可怜,常命人予以资助。
后来,冯绍安长大,也是鲜于燕从中周旋,他才得以入仕。
不过这个人的才干很一般,足足用了十年,才凭着资历坐上普慈县令。而在他就任六年中,也无甚建树……若非鲜于燕为他撑腰,说不定这家伙连县令都坐不稳。”
桓道臣提及冯绍安时,言语中流露着不屑之气。
看得出来,他的功课准备的非常完善,对普州的官吏,也都有非常详细的了解……
所以,杨守文心里已经有了决断,该如何掌控普慈县城。
+++++++++++++++++++++++++++++++
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只在天边露出了鱼肚白的光亮。
街道上没多少行人,很多人都还未起床,亦或者是还未走出家门。
急促的马蹄声从街道上传来,令那些已经起床,正准备出门的人心中感到疑惑……
普慈这个县城,一向和平,很少出现什么状况。
那冯绍安虽然是个庸才,却运气好的很,在任六年,也没有遇到任何紧急事件发生。
不过在如此风调雨顺的外部环境下,他也没有拿出什么很突出的政绩。
县衙位于县城西北,地势较高,环境也很幽静。
天才蒙蒙亮,一队铁骑风驰电掣般来到了县衙大门外。
杨守文跳下马,抬头看了一眼那紧闭的县衙大门,示意涂山龙上去叫门。
啪啪啪!
门环拍击铁叶子,打碎了县衙的宁静。
可是,县衙里却没有任何回应。
杨守文眉头一蹙,沉声喝道:“茉莉,去把门砸开。”
他可没有多少时间来磨叽!飞乌蛮即将抵达,他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准备。
杨茉莉闻听立刻跳下马,拎槌迈步走到大门前。
“涂老大,你让开。”
他瓮声瓮气说道:“阿郎让我来砸门。”
说话间,他抡起手中大槌,呼的一下子就砸向大门。
涂山龙吓了一跳,忙闪身躲开。就在他侧身站定的刹那,杨茉莉的大槌已经落在那大门之上。只听蓬的一声巨响,那厚重的木门,被杨茉莉一槌砸的木屑飞溅,轰然倒塌。
杨守文迈怀抱瓦面金锏,大步流星直奔县衙里走去。
那领路的班头,则站在大门外目瞪口呆。
这位也太狂暴了吧……一言不合就砸门,难道他不怕县尊老爷怪罪?
可又一想,这位爷的来头怕是不小。别的不说,只看他那气势,就非同一般官吏。
这种事,还是不要掺和为好!
班头想到这里,便身子一缩,朝旁边退去。
“二郎、四郎领二百人在外面值守,大郎带五十人随我进去。”
伴随着杨守文的命令,涂山虎和涂山鹰各领一百人马,在县衙外守住。而杨守文则在涂山龙和杨茉莉的陪同下,领着五十名军卒闯入县衙。大门被砸毁,也惊动了里面值守的武侯。就在杨守文他们闯进县衙后,就见十几个武侯从两边冲出。
“尔等何人,竟敢擅闯县衙,还砸毁大门……”
为首的武侯,拔剑出鞘,厉声喝问。
杨守文则看了他一眼,环视县衙前庭的环境之后,头也不回直奔后衙而去,对那武侯恍若未见。
“站住!”
“大郎,制服他们,莫伤性命。”
“喏!”
涂山龙二话不说,一挥手,五十名军卒便一拥而上。
而杨守文则好像什么都没有看到似地,穿过了一道月亮门,便走进了县衙后宅。
“尔等,何人?”
后宅正堂外,站着一个身穿汗衫的中年人。
看到杨守文闯进来,他一怔,忙厉声喝问。
“冯县令在哪里?”
中年人眸光一凝,脸色有点发白,道:“我便是冯绍安。”
杨守文上下打量了一眼对方,见眼前中年人个头不算太高,但是却很壮实。虽然只穿着一件汗衫,赤膊光足,可是在举手投足间还是会流露出一种威严的气质。
这种气质,俗称官气。
久居上位者,会渐渐凝聚出这种气势。
若是普通人在身前,不免就会心惊肉跳,感到紧张。
可杨守文倒不觉得有什么压力,他见过的高官实在是太多了,又怎会在意一个小小县令?
“我是司刑寺司直李易,奉旨前来公干。
此前,梓州飞乌蛮造反,剑南道营田判官李清被杀。如今,孟凯率部众准备南迁,预计天黑之前,便会抵达普慈。我欲在普慈行阻击之事,还请冯县令予以协助。”
说着话,杨守文取出一方小印,递给了冯绍安。
冯绍安眉头微微一蹙,接过小印看了一眼,旋即便还给了杨守文。
“李司直,这律法不合吧。”
“什么意思?”
“你不过是司刑寺的一个司直,哪怕是奉旨前来,也只有推按查案的权力,却不能插手地方事务……本县没有收到府尊的命令,更没有义务协助你阻击劳什子孟凯。
再者说了,你一个区区司刑寺司直,有何权力要本县配合你?
孟凯的事情,自有经略使处置,你最好不要插手过问,否则本县必要问你干涉地方之罪。”
冯绍安言语中,丝毫没有合作的意思,反而透着一丝不屑。
也难怪,论品级,杨守文的确是比他高。
可两人并非一个系统,司刑寺更管不到冯绍安,除非冯绍安犯下大罪,由司刑寺查办。
杨守文见状,不禁叹了口气。
“冯县令,我这次来,不是要请求你,而是命令你。
你若是配合本官,到时候本官自会向朝廷呈报你的功劳。可若是你不愿意配合,可休怪本官得罪了。”
冯绍安闻听一怔,下意识后退了一步。
“你想要作甚?
我告诉你,这里是普州,不是洛阳,由不得你为所欲为。”
“茉莉,把他给我拿下。”
杨守文懒得再和冯绍安废话,扭头对杨茉莉吩咐道。
杨茉莉也不废话,大步流星便走上前。
“你要干什么?
李易,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冯绍安见势不妙,扭头想要逃走,却被杨茉莉三步两步赶上,一把抓住他的领子,好像拎小鸡仔一样的把冯绍安拎起来,啪的就怼到了墙上。那冯绍安,险些被怼的背过气去。
“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就在这时,从旁边房舍中,走出一个妇人,身边还带着两个女童。
而从后宅的另一端,则跑过来十几个家仆,见到冯绍安的模样,为首之人厉声喊道:“赶快放了我家老爷,尔等休得猖狂。”
说着话,其中一个健仆便要冲上前来。
一直默默无声,跟在杨守文身后的幼娘,见状顿时不喜。
她不等杨守文发话,便闪身而出,仓啷一声利剑出鞘,直奔那健仆刺去。
那剑光犹如闪电,快的让健仆根本来不及闪躲,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叫……
“幼娘,不得伤人。”
杨守文厉声喝止了幼娘,就见剑光一闪,一缕黑发飘落地面,紧跟着幼娘到了那健仆身前,抬脚就把对方踹翻在地。
“若再敢乱动,剑下无情。”
与此同时,杨守文也取出了他离开洛阳时,太子李显给他的那枚定命宝。
“夫人请不要慌张,我乃司刑寺司直李易。
奉太子之命前来剑南道督办事务……临行之前,太子赐予本官一口瓦楞金锏,五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无需向地方呈报。这是太子予本官的定命宝,请冯县令和夫人查验。”
说着话,杨守文走到了冯绍安身前,示意杨茉莉松手。
那冯绍安站稳之后,一阵剧烈咳嗽。
他接过了定命宝,查看了一番之后,又抬头看向杨守文。
“臣,谨遵太子之命。”
这枚定命宝,足以证明杨守文的身份。
同时,他怀抱的那口瓦楞金锏,也让冯绍安感到心惊肉跳。
五品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那岂不就是说,在这普州治下,除了刺史张寻求之外,杨守文可以打杀任何人,包括他冯绍安?不管冯绍安心里再怎么不情愿,面对这种生死威胁,他也不得不低头。只是这心里面,却又有一些不太甘心……
杨守文才不会理睬冯绍安是否甘心。
他看了他一眼,沉声道:“冯县令,既然你已经明白了本官来历,就请你多多配合。
请你立刻召集本县大小官吏,半个时辰后在县衙议事,商议军情。
从现在开始,普慈县城一应事务将由本官接手,尔等只管尽心配合。
冯县令,本官认得你,可太子钦赐金锏却不认得……若有人敢阳奉阴违,休怪本官心狠手辣。”
一句话,令冯绍安心里的那点小算盘,便化作无有。
而这时候,涂山龙也已经解决了前庭中的麻烦,带着一队军卒,来到了后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