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便朝谢丕望去。

    谢丕尴尬的点了点头道:“谨修兄,上次你找我的事情有眉目了。”

    谢慎知道是给大舅哥徐伦找工作的事情,便静下心来道:“我就知道以中绝对靠谱。”

    谢丕尴尬笑道:“谨修兄你先别急着夸我。我丑话可说在前面,若是最后事情没有办成,你可不要怪我。”

    谢慎笑道:“怎么会。在吏部还有你以中办不成的事?”

    “是这样的,相应官员会整理各州县官员的政绩,比对标准对他们作出初步考评。侍郎周大人只要首肯,这个考绩便算有效。”

    稍顿了顿,谢丕继续说道:“不过,选官外派却并不是完全由吏部决定的。”

    谢慎本已大喜,听到这里心中又是一沉。

    “此话怎讲?”

    “谨修兄真的不知道?”

    谢丕显然也有些惊讶,呷了一口余姚仙茗道:“吏部考评后会把各官员所在籍贯,以及父兄任职所在地排除,从剩余县所随机抽取。”

    我靠!

    听到这里,谢慎直是骇了一跳。

    还别说,他还真是不知道吏部给外放官员找工作采取了这么一个看天的办法。

    当然,细细一想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毕竟,大明县所千余个,各地条件也多有不同。如果不采用这种随机的方式怎么分配?

    凭什么有的人能分到江南水乡,有的人却得去边塞吃沙子?

    当然,也不是只能按照这种方式来。

    如果上面有人,可以和吏部尚书或者副官侍郎打好招唿。亦或者是天子亲自下旨,直接任命官员去某地上任。

    不是四品以上的大员,不必经过廷推流程。

    谢丕这么说,显然也有征求谢慎意见的意思。

    若是谢慎有意,也可以提前和吏部侍郎打好招唿。这样大舅哥徐伦的新工作可能会被直接分配,而不必随大流去抓阄。

    谢慎思忖了片刻,还是道:“这样便挺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现在风头已经很盛了。沈御史那件事便给他提了个醒,做人要低调。

    大舅哥这件事能帮则帮,但也没必要给他弄一个特别理想的上县。毕竟他的政绩实在不够看,能够平调已属不易。

    谢丕自然心领神会,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但也得有个限度。如果不着边际的一通胡搅蛮缠,最终也只会伤人伤己。

    官场中的人,最讲究的就是博弈二字,绝不能你一人把好处独占了,连口汤都不给旁人喝。

    这样即便一时获利,也绝对不会长久。

    “光说我那大舅兄了,我差点忘了,令弟明年也要赴童生试了吧。”

    谢丕笑了笑道:“劳谨修兄记挂,舍弟确是明年参加县试。”

    谢慎点了点头道:“听说令弟天资聪颖,是远近闻名的神童。愚兄是一直没有时间回余姚,不然定要好好和他聊聊。”

    “和谨修兄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

    谢丕顿了顿道:“不过,我那弟弟确实是以谨修兄为榜样的。”

    谢慎心道他才出仕没几年,就成了旁人眼中的榜样了,大明的跟风效应比之后世也不予多让啊。

    “说真的,开海禁这件事谨修你就一点没有私心?”

    王守文见二人聊得火热,有些不甘寂寞的问道。

    “私心?我能有什么私心。”

    谢慎被王守文问的一愣,脸上写满了不解。

    “那海经局可是老弟你捣鼓出来的,这人选你恐怕早想好了吧?”

    王守文搓了搓手掌,继续试探道。

    谢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你想到哪里去了。这种事情,自然由吏部推选,陛下圣裁,我哪里插得上话。”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要乱用诗词啊

    王守文嘿嘿笑道:“我不过随便说说,你别急嘛。”

    谢慎摇了摇头道:“子文兄,我平生所愿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私心这种东西我是绝没有的。”

    王守文:“。。。。。。”

    “海经局也是不得已而设。如果继续用市舶司,被地方掣肘便是不可避免的。”

    “还是谨修你考虑的周全。”

    “不过,这样一来你可要被推到风口浪尖了。据我所知,浙商闽商本来已经打的不可开交。这开埠后更是要明争暗斗一番。”

    谢丕也点了点头道:“不错。宁波和福州泉州将成为闽商浙商角力的大本营。也不知谁会胜出。谨修兄你怎么看。”

    谢慎顿了顿道:“这我哪里说的好。不过不管哪出往来海商多,增加的都是大明赋税,有什么关系。”

    他虽然如是说,但也觉得闽商崛起的机会更大一些,毕竟其地理位置摆在那里,不是宁波港能够比的。

    谢丕赞声道:“谨修兄说的好,我大明官员若都像谨修兄一般高义,则万世太平可期矣。”

    “别光说这些了,过几日便是木斋公大寿,咱们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谢慎这才想起马上就是谢迁的生日了。这位四十六岁入阁的大佬今年也不过四十八,如此年轻就已经贵为阁臣,实在是显贵不已。

    谢丕既为人子多的话自然不便说,只笑道:“家父寿宴自然要办的,不过一切从简,子文兄和谨修兄不必太破费。”

    王守文一拍大腿道:“那怎么行,世伯的寿宴可不光是你谢家一家的事,而是整个余姚的事。如今徐阁老萌生隐退之意,刘阁老年纪也摆在那里。恐怕首辅阁揆的位置迟早是世伯的。我们都是余姚人,怎么能不好好庆贺一番。”

    不得不说明代人的乡土情结是很重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谢迁这样的大人物就会有无数人依附。

    大树底下好乘凉,和内阁首辅是同乡说出去也有面子啊。

    “谨修,你说对不。”

    谢慎淡淡笑道:“子文兄说的在理。阁老的寿宴自然是要好好办的。我已准备了一份寿礼,虽不算名贵但也是一番心意。”

    王守文嘿嘿笑道:“原来谨修你早就准备好了。余姚接连出了两个状元,还真是风头无两。寿宴之上,你和世伯谈笑风生,传出去也是美谈一件。”

    谢丕有些尴尬道:“反正能说的话我已经都说了。两位世兄若是执意如此,我也阻止不了。”

    谢迁一直走的是清流路线,从中状元到翰林院任职再到任职东宫侍讲一直都是词臣路线。

    这种路线升迁固然快,但最怕的就是风言风语。

    故而谢迁哪怕已经位极人臣也不敢有丝毫大意,就连寿宴都打算从简来办。

    不过有时候事情不是你想怎么办就能怎么办的。

    就拿谢迁寿宴来说,这是所有余姚籍官员的机会。能否抱住谢迁大腿从此平步青云就看这一场寿宴的表现了。

    。。。。。。

    。。。。。。

    十月初七,秋高气爽。

    转眼间就来到了内阁大学士谢迁的生日。

    虽然之前谢迁早就放出话来要一切从简,但最终还是发出了一百多张请柬。

    没办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诸部院寺的正印堂官得请吧,同乡同年得请吧,门生要来祝寿你也不能拦着吧。

    这么一算,一百人也确实不算多。

    却说谢慎这日穿了一件宝蓝色苏绸长衫,头戴四方巾,脚蹬乌皮靴,活脱脱一个俊秀少年郎。

    若是旁人见了还以为是哪家王孙公子,却不知此人是正四品的佥都御史,朝堂之上炙手可热少年能臣谢慎谢谨修。

    按下这些闲话不提,谢慎在陈虎儿的侍奉下来到谢府大门前,淡淡道:“本官前来向老大人祝寿。”

    那门官见谢御史来了心中直是大喜,连声道:“谢大人快快请进。”

    谢慎进入谢府大门后冲陈虎儿道:“一会机灵一点,不该你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要说。”

    陈虎儿连声称是。

    不得不说,阁老寿宴场面实在是大。

    虽然已经一切从简,但那股气势是减不掉的。

    此时的谢家后花园里,仆人门正自忙碌着。

    桌椅早已摆好,瓜果酒菜却还未上齐。

    索性按照规矩寿宴正主谢迁谢阁老来之前所有人不会入席,还有充足时间留给谢家仆人准备。

    谢宅在京师并不算大,一百余人赴宴已经将后花园塞满,若再多一些恐怕就得分席而坐了。

    谢慎见王守文也在,便上前一步道:“子文兄,怎么不见世伯来。”

    王守文摆了摆手道:“家父有恙在身,只得我来替阁老祝寿了。我可和你谨修没法比,只求不要丢脸就好。”

    说话的工夫,寿宴正主内阁大学士谢迁穿过月门迈着方步踏步而来。

    他今日穿着绯色官袍,容光焕发眼神炯炯,比之年轻人也丝毫不逊色。

    见谢阁老到了,宾客们纷纷拱手见礼,谢迁也微微颔首还礼。

    一番仪式后分宾主落座,寿宴便要正式开始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悲哀,徐阁老竟然养了一个白眼狼,悲哀啊!”

    便在这时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众人皆是侧目望去。

    说话之人是礼部侍郎右陈卓。礼部是徐溥的大本营,这陈卓便是徐溥一手提拔起来的。

    如今徐溥称病不朝,陈卓心里不痛快,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问题是他为何要把气撒在谢迁身上?

    这首诗自打谢慎作于杭州花魁会便风靡了起来,不管是青楼花魁还是王孙公子都要吟诵几句。

    可陈卓用在这里,明显是讥讽谢迁恩将仇报了。

    难道他认为谢慎激将徐溥是谢迁的主意?

    谢迁心中发苦,心道哥们你不要乱用诗词啊,这样很容易产生误解的。

    “陈侍郎,你这是什么意思!今日是家父的寿宴,你非要闹一个不痛快吗!”

    谢丕哪里能忍,当即拍案而起怒目相视道。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三章 谢迁被参

    “放肆!”

    一直沉默不语的谢迁突然暴怒呵斥道。

    “还不给你陈世叔赔礼!”

    今日是谢迁大寿的日子。谢丕不好顶撞父亲,只得强压下心中的怒气冲陈侍郎拱手道:“方才小侄多有得罪,还请世叔原谅。”

    不得不说谢迁的这一招以退为进实在高妙,陈卓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当即看出谢迁是在做戏给众宾客看。

    这种看似大度的表现实际是把他陈卓逼到了悬崖边上。

    他若还是表现的咄咄逼人,那么不用谢迁出面,光是在场宾客都能把他撕碎了。

    要知道陈卓虽然是礼部右侍郎,但比起谢迁这个内阁大学士还是矮了至少两级。

    二人的话语权不在一个级别上。

    这种情况下质疑所谓的双重标准是没有意义的,你就是不如人家的地位,能怎么办?

    “哼!”

    陈卓甩了甩袖子,不再与谢丕打嘴仗。

    好好的一场寿宴被搅的氛围全无。谢迁却很有涵养的与几位好友谈笑。间或着和谢慎聊了几句。

    “世伯,开海这件事上多谢您鼎力相助。”

    谢慎很会拿捏时机的倒了一杯佳酿,向谢迁敬去。

    他这既是发自肺腑,又是做给陈侍郎看的。

    满朝上下皆知道内阁大学士李东阳,谢迁主张开海,而首辅徐溥是主张禁海的。

    双方意见分歧很大,最终天子决定开海禁,不得不说是谢迁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徐溥负气出走,陈卓质问谢迁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只不过谢迁总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瞰着挑衅的人。

    “贤侄不必谢老夫。老夫也是为国尽忠。开海禁是扬我大明国运的大好事,岂能因为区区一些阻力就停步不前。贤侄放心好了。老夫只要在内阁一日,便保大明开海无虞!”

    这话怎么听都是说给一旁的陈侍郎听的。

    作为徐阁老的忠实拥泵兼打手,陈侍郎自然看谢迁不顺眼。

    但他能如何?难不成还要狠狠打谢迁的脸吗?

    那可是内阁大学士啊。

    众人纷纷抚掌称赞,无不为谢阁老的高义折服。

    陈侍郎只觉得一拳砸在了棉花上,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便随便找了个由头,提前离开寿宴了。

    。。。。。。

    。。。。。。

    闲话不提,却说谢迁寿宴进行到气氛最热烈的时刻,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前来祝贺。

    他此行带了天子的谕旨,并将一副御笔墨宝以作寿礼赐送给了谢迁。

    谢迁在当今天子还备位东宫时就曾经担任侍讲。如今天子已经御极十载,谢迁也成了内阁大学士。但这并没有让天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丝毫的疏远。相反,天子对自己的老师十分信任,在面对言官质疑时也能够坚定不移的站在老师这边。

    “股肱重臣”四个瘦金体墨字体现了天子对谢迁的器重,宾客们无不向谢阁老投向羡慕的目光。

    不过这也是谢迁应得的,谁叫人家有从龙之功呢。

    一场寿宴在王岳到来后来到最**,也随着王太监离席戛然而止。

    谢慎和众宾客一齐离去时不禁在想,这一场寿宴上的角力不亚于政治大戏了。

    难怪中国人习惯酒桌上谈事,这酒桌就是微型社会啊!

    谢慎回到府中时,水芸已经迎到了月门,见谢慎一身酒气关切问道:“老爷怎么喝了那么多,快喝点醒酒茶。”

    “嗯。”

    谢慎轻应了一声,接过水芸递来的醒酒茶一饮而尽。

    不得不说,明朝的烧酒虽然度数不如后世的高,可后劲却一点不小。

    谢慎喝了一席下来,竟然有些头晕眼花。

    唉,真是有些给穿越客丢脸啊。

    稍稍定了定神,谢慎问道:“我先去睡了,明早照例叫醒我。”

    说完便去睡了。

    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方是鸡鸣谢慎便被水芸唤起,一番洗漱用过早点便到都察院坐班。

    谢御史刚在书案前坐定,便听身边的两个同僚谈论道。

    “一夜十八封弹劾奏疏,啧啧这下谢阁老恐怕要吃不消了。”

    “谁说不是呢,刚刚过了寿辰便被这么弹劾,这是遭的什么罪呢。”

    “身居高位,遭人嫉恨也在所难免。这种庙堂之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谢阁老这次也是被人算计了。”

    “以谢阁老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恐怕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这可难说,这十八封奏疏不仅攻击谢阁老的私德,还攻击他的家人。他的弟弟在余姚放高利,且吸纳接受大量百姓投献土地。据说谢家名下的土地已经有五万亩之多。”

    听到这里,谢慎差点昏死过去。

    谢迁被参了?还是一连十八封奏疏?

    寿辰当日陈侍郎就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大有一副替徐首辅找场子的意思。

    结果谢迁硬是靠着嘴上功夫把局面拉了回来,打手兼卒子陈侍郎激将法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只能转而来狠的了。

    这陈侍郎毕竟也算大员,在朝中同党好友肯定不少一番谋划之下便有了一连十八封弹劾谢迁的奏疏。

    看这架势大有几分不死不休的样子。

    原本谢慎以为徐阁老和谢阁老的私交甚笃,现在看来恐怕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嫌隙。

    史从来都是为尊者讳,胜者就有粉饰或者篡改史的权力。

    即便如徐溥、谢迁也是如此。

    可是。。。。。。

    可是他们要弹劾的可是简在帝心的谢迁啊。

    谢阁老在天子心中的地位恐怕比之徐溥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子恐怕不会因为十几封弹劾奏疏就查办谢迁,最可能的情况是压下这些奏疏。

    谢慎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这件事徐阁老究竟知不知情。

    虽然从既成事实的角度来看徐阁老知情与否并不关键,但这代表了政治态度。

    换句话说,这代表徐阁老和谢阁老能否再像当初在翰林院、东宫共事一样和谐相处,哪怕只是面上的和谐。

    而对方弹劾的理由虽然没什么新意,却绝对够劲爆。

    如果直接弹劾谢迁贪污恐怕弘治帝不会相信,但要说其家人放高利贷,吸纳土地天子难免会犯嘀咕。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

    毕竟那不是小数字,可是五万亩啊。

    五万亩是什么概念?当年徐阶倒台被清算查抄的名下土地是六万亩,谢迁这五万亩比之也不遑多让了。

    只能说明朝的许多制度不算完善,给了百姓避税减税的法子。

    谢迁无疑是余姚最大的地主,这是无可辩驳的。不过土地数量究竟是不是如奏疏中所言的五万亩就未可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