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鸿门宴

    幕僚刘炎的一番言论让曹主簿心中稍安。

    他定了定神,决定去向王县令汇报工作。

    反正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再纠结下去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把事情推出去,叫王县令犯难。

    推字诀在官场之中可是屡试不爽的绝招啊。

    曹主簿心情大好,便迈着方步去见王守仁了。

    主簿办公的地点距离县官后宅颇是有些距离。

    由于没有击鼓鸣冤的苦主,王守仁自然不需要升堂。事实上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分散太多的精力在这些琐事上。

    这些案子的苦主固然可怜,但即便审清也只是救一家一户。

    但四明的新政若是能够推行,则可以救千家万户。

    其中差距不言自喻。

    他此刻也没有闲着,正在针对华亭县的具体情况拟写条陈。

    新政虽好但毕竟只是大面上的,要想真正推行还要添枝加叶。

    正自写着,一名书吏走到身前恭敬道:“大老爷,主簿大人在门外求见。”

    王守仁颇为惊讶。

    曹主簿不是被他安排去探本地豪绅的底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放下笔沉声道:“请主簿进来罢。”

    却说曹主簿早就憋着一肚子话,进屋后立刻吐起了苦水。

    什么吴家三老爷嚣张跋扈,不把衙门放在眼里,什么吴家是甩脸子给县尊看云云。

    王守仁还没发问曹主簿就说了这么多,还完全没有停下的意思,这直叫王守仁哭笑不得。

    “县尊,这件事情下官是无能为力了,恐怕还得您亲自出面啊。”

    绕了一大圈子,曹主簿终于说到了重点。

    王守仁点了点头道:“你且说说这吴家是什么态度。”

    曹主簿立刻一脸委屈的说道:“这吴家三老爷说他们家的薄田都是祖上传下的,都有地契为证。这不明摆着是在扯谎吗?”

    稍顿了顿,曹主簿咽下一口吐沫道:“据下官所知,这吴家名下的土地有三万亩之多,且不仅仅局限在华亭县,松江府其余地方也有。而且大多是这十来年才划归到吴家名下的,并不是什么祖传!”

    王守仁哦了一声,随即问道:“这是为何?”

    曹主簿差点翻起白眼。他心道县尊大老爷你是真的不明白还是在这儿装煳涂?

    “县尊有所不知,这吴家二老爷吴言是刑部右侍郎,入仕也就是这二十年的事情。”

    王守仁点头道:“看来是有人向吴家投献土地了。”

    江南卿族世家多是以科举传家,这样的好处是保证朝中有人可以免除赋税。

    这对于大家族来说十分重要。

    一来大家族人口众多,日常开销也大省下的钱分月钱都紧巴。二来大家族需要站队,每年往京师送的碳敬冰敬等“常例”并不少。

    这些钱虽然没有缴纳赋税,但也没有落到他们自己的口袋里,而是流入了京官府中。

    在这些大家族看来,如果再要他们缴纳赋税,这双重压力绝对会压垮他们。

    所以,这些科举世家必须不断的出人才,以此保证免除赋税徭役。

    “县尊,您要是清丈土地,可是绕不开吴家啊。”

    王守仁笑道:“本县又没说要绕开他,这件事你不必管了本县自有计较。”

    曹主簿闻言大喜,他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冲王守仁拱手道:“下官遵命。”

    。。。。。。

    。。。。。。

    县尊大老爷打算邀请华亭大户赴宴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吴家徐家的家主都在纠结要不要赴宴。

    若是去吧,难免会被县尊敲打。若是不去又是摆明了不给县尊面子。

    如果是一般情况,他们绝不会考虑这许多。

    但朝廷点名要拿华亭县做试点推行新政。在这个时候太高调可不是什么好事。

    最终吴家和徐家达成了共识,决定还是去县衙赴宴。

    哪怕这是场鸿门宴,他们也非去不可。

    王守仁之所以将宴席摆在了县衙,就是为了提醒这些本地豪族,在松江府华亭县的地界上他王守仁才是父母官。

    只要想在松江府华亭县混的,就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别做出出格的事情。

    至于菜肴都是从酒楼叫的,王守仁难得的大方了一回。

    大暑之后是立秋。

    这一日,华亭县所有名门望族的族长都衣着光鲜的来到县衙如约赴宴。

    在县衙大门前收名帖的是王守仁从京师府中带来的长随王贵。这是跟在王守仁身边的老人了,他用的放心。

    天色渐渐黯了下去,只有吴家族长姗姗来迟。

    王贵向他索要名帖却被吴家家丁呵斥了一番,恼的他险些和吴家族长吴瞻翻脸。

    好在吴瞻没有发觉,在家丁的簇拥下趾高气扬的走入县衙,一路行至设宴的后衙。

    吴瞻到时本就不大的后衙院子已经塞满了人。

    这些倒都是熟面孔,吴瞻笑了笑走到徐家家主徐昙身边道:“子夜兄来的真是早啊。”

    那徐昙年岁比吴瞻长几岁,今年刚刚过完五十大寿,看问题自然也更透彻一些。

    他捋了捋胡须道:“顾观,这可是县尊设宴,难道我们不应该早些到场吗?”

    “哈哈,子夜兄说的对,我们当共敬县尊才是。”

    说罢便坐在了徐昙身边。

    两家作为华亭县最大的豪族,自然打过不少交道。

    实际上,吴家和徐家在生意上有不少业务重叠。

    暗地里两家自然是勾心斗角,下蛆使坏希望踢走对方。但面子上两家却自称世交,晚辈之间也保持着相对的和善。

    众人皆已入座,两两间闲谈了起来。

    直到书吏高声喊道:“县尊到”,他们才纷纷扭头朝王守仁望来。

    只见王守仁穿着一身崭新官服,头戴乌纱帽,脚蹬渡云靴,配上高挑的身材更是有绝尘之意。

    众人纷纷起身冲王守仁拱手见礼。

    他们虽然是缙绅,但说到底还是民,在朝廷命官面前还是不敢失礼的。

    便是徐家家主徐昙和吴家家主吴瞻也都行了礼,露出倾慕的神色。

    王守仁笑着道:“本官初来乍到,今日请诸位来是为了与民同乐,诸位随意即可。”

    。。。。。。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二章 华亭缙绅的生意经

    王守仁的气场还是很足的。只一个眼神便让在场众缙绅面面相觑。

    有些明眼人已经看出王县尊这席宴不是白吃的,暗暗有些后悔。但仍然有人抱有幻想,认为这新任华亭县令与之前的没有什么分别。

    一切谜团都随着酒宴的深入而解开,当王守仁宣布将在全县范围内清仗土地时,那些仍然对王守仁抱有幻想的人才幡然醒悟,原来县尊的这席酒宴是个鸿门宴啊。

    可惜现在明白过来已经太晚了。

    既然已经入了县衙,酒宴吃了一半总不可能立刻逃走吧。

    真要是这样,他们也用不着为清丈土地犯难了,恐怕光是蔑视官府一条就够吃一壶的了。

    王守仁见众人皆是面露苦色,只觉得好笑。

    这些缙绅哪个不是出自当地望族,属于要钱有钱要地有地的。叫他们吐出些骨头来就装起可怜,真是叫人作呕。

    值此时刻,众人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徐家和吴家上。

    这两家是松江府华亭县一顶一的望族,有他们在这里顶着,便暂时不需要担心出头的问题。

    终于,徐昙忍将不住率先发声道:“县尊,此举恐怕有所不妥吧。”

    徐昙的发声在王守仁的意料之中,他淡淡道:“徐员外何出此言?本县的这一决定是遵奉国策,这新政是陛下倡导的,难道徐员外认为有什么问题吗?”

    在场众人皆是替徐昙捏了一把冷汗。不得不说,王守仁的手段确实是高,搬出了国策作王命旗牌,不管徐昙说什么都不占理,还很可能会把自己绕进去。

    徐昙也是愣了一愣。

    怎么动不动就扯到国策上去了,这王县令还真是拿着鸡毛做令箭啊。

    “县尊有所不知,本县的情况十分特殊,即便要清丈土地也清丈不出什么东西。”

    徐昙自然不甘心就这么被王守仁绕进去,愤然说道。

    “那徐员外倒是说说看,本县的情况怎么个特殊法?”

    王守仁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唬的徐昙心中一坠。

    这个王县令该不会是下好了套等着他往里跳吧?

    可如今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如果徐昙在这个时候选择退缩,那么不但将在本地缙绅面前颜面大失,还会平白长了王守仁的气势,割肉给县令便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没有人会嫌地多财丰,徐昙自然也不例外。他甚至想过有朝一日将吴家踩在脚下,接收吴家的全部财产,让徐家成为华亭县独一无二的豪族。

    但眼下,他显然陷入了危机。若是这个危机解决不好,别说独霸华亭县,就是维持原状都有些困难。

    这处境,十分不妙啊。。。。。。。

    徐昙咽了一口吐沫,定神道:“县尊有所不知,本县缴纳商税是全松江府最重的,便是排在整个南直隶也仅仅次于苏州府吴江县。”

    明代江南手工业繁盛,素来有苏州绸,松江布的美誉。

    这两样东西都是名冠天下的珍品,价格自然也就不菲。

    苏州丝绸、松江棉布的大量外销给本地官府带来巨额商税,渐渐成了地方官府的财税依靠。

    “那又如何?”

    王守仁不动声色道。

    徐昙咬牙道:“既然如此,土地便应该免税。不然没了本地农户种植棉花,谁去织布?没了这松江布,县尊相不相信,本县所收商税将十去其九!”

    王守仁暴喝一声道:“放肆!你便是这么和本县说话的吗?”

    一直温文尔雅的王守仁突然暴怒,吓得徐昙一个寒颤。

    此时他不知道该不该去接话,只愣愣的站着。

    “你方才说本县依赖农户所织绢布,这倒是不假。不过这和种植棉花分明是两件事。不管朝廷对这些土地免不免赋税,这利都落不在农户身上。朝廷收税,农户要缴纳绢、麻、棉布。朝廷不加税,自然有你们这些地主收税。区别只在于收税的人是谁。至于商税,虽然华亭县在全府乃至于南直隶都是收的较高的,但是还不够。本县这次便要更改商税,一改到底,绝不容情!”

    这话自然是说给在座缙绅的。

    这些人既是地主,又是富商,多重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立场。

    缙绅们利用土地免税政策给出利差,向投献的农户收租,并压价收购佃农种植棉花的价格。

    收购到大量棉花,他们再开设手工作坊,雇佣大量织工织布,将大量织好的棉花售卖到外省,从而赚取暴利。

    乍一看来,他们在租田给佃农时似乎没有赚太多的利。但这实际上是为了给织棉花铺路。

    唯有让佃农活下去,心甘情愿的为缙绅生产织布的原材料……棉花,他们才能获取最终售卖松江布的暴利。

    可惜普通佃农无法看透缙绅的想法,被缙绅卖了还不知情,真是叫人唏嘘。

    被王守仁戳破了心思,徐昙直是涨的面颊通红。

    “当然,若是你们主动将侵占的土地交出,配合官府清丈。那么本县可以允诺,在商税的重新制定上会听取你们的意见。”

    王守仁话锋陡然一转,语气隐约间有了软化。

    原本在场的缙绅都已经绝望,现在却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对于他们来说,土地虽然重要,但经商贩卖棉布赚取的银钱同样重要。

    如果能够二选其一的话,他们便会去选择后者。

    道理很简单,虽然有不少农户主动将土地投献在他们名下。但实际上,种地所得的大部分粮食、棉麻还是落在了土地原所有者身上。缙绅当然也会收租,但这租子很低,远远比皇税低,不然这些农户也不会为了逃避朝廷税赋,多此一举的把土地投献在缙绅名下了。

    对于缙绅来说,多了一成利不多,少了一成利不少。他们不可能真正侵吞这些投献的土地,因为这是乡族制度的依托,一旦毁坏整个县乡的统治模式也将随之崩塌。

    对于他们来说,真正能大肆操控的是棉布的利。

    利用低价收取棉花,开设纺织作坊赚取巨额差利,才是这些百年世家的生财揽财之道。

    。。。。。。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 钦差

    这些缙绅本身既是地主,又是富商。

    如今朝廷一心推行新政,别管最后在全国范围内能否成功推行,至少在华亭县这一地是一定会贯彻到底的。

    反正迟早要挨这一刀,如今有机会选择挨在哪里还会因此获得好处,对于华亭县的缙绅来说肯定是可以接受的。

    但徐昙不这么想。

    徐家家大业大,不像寻常世家大族。

    不管是清丈土地还是更改商税都会对徐家产生很大的冲击。

    “怎么样,诸位考虑的如何了?”

    王守仁云淡风轻的说道。自始至终局势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徐昙之辈在他眼中就是燕雀而已。

    一直默然不语的吴瞻忽然大笑道:“县尊恐怕是在说笑吧。商税即便改制也是由朝廷去改。吴某说句不敬的话,京师一纸公令下来,大人还能讨价还价不成?”

    嘶,好毒辣的回击!

    都说打人不打脸,吴瞻这次却是要狠狠的打王县尊的脸啊。

    县令毕竟只是七品小官,即便吹出花来也弥补不了品级低的缺陷。

    叫这些缙绅完全相信一个县令的保证,确实很困难。

    方才那些缙绅被王守仁的气场震慑,故而没有反应过来。但他们现在经吴瞻提醒,方是醒悟过来,暗道好险差一点就被王守仁摆了一道。

    王守仁背负着双手像看白痴一样看着吴瞻。

    这让吴瞻十分尴尬,他说错什么了吗,为何王守仁一直这么看着他。。。。。。

    “本官当然可以保证。”

    王守仁目光如炬,犀利的眼神似乎能够穿透人心。

    他一字一顿道:“因为本官领受皇命,全权负责推行新政一事,小事立断,大事可直接写奏疏呈奏陛下。吴员外以为本官说的够了吗?”

    静默,死一般的静默!

    所有人都同情的望向吴瞻,这吴员外聪明一世竟然犯了这么严重性的错误。

    如此看来,王守仁不仅是华亭县令,更是钦差。

    吴瞻顶撞钦差,不就是找死吗?

    何况吴瞻还嘲讽质疑王守仁不能做主,这不就是在说天子不能做主吗。。。。。。

    王守仁若是有心整治他,大可以叫书吏记下这句话,那么吴瞻便要大祸临头了。

    “县,县尊。。。。。。”

    吴瞻也觉察出情况的不妙,连忙想圆回来。

    可他发现说出去的话是那么刺耳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既然吴员外无意参与商税改制事宜,那本县便不强求了。不过这清丈田亩一事还得吴员外配合。”

    吴瞻面色登时惨白如霜。

    王守仁只一句话他便失去了最重要的话语权,偏偏他还不能反击。因为对方是钦差,如果反击就等于是反击天子。

    一旁的徐昙暗道好险。如果刚才出头的是他,恐怕也跟吴瞻是一个下场。

    当然王守仁也算是给了吴瞻面子,并没有直接将吴瞻拿下,但这打脸效果已经是足够了。

    轻言细语间王守仁便将本地缙绅收拾的服服帖帖,直是叫人感慨。

    那些中小缙绅再不敢和王守仁对着干,便是吴瞻和徐昙也只得做起缩头乌龟来。

    一场酒宴吃出来这种效果,王守仁自然是满意的。

    在酒终人散后,他便出了县衙直奔府衙而去。

    此时松江知府赵吉正在后衙听雅醇居的头牌江灵儿弹曲,听闻华亭县令王守仁前来拜见直是面色大变。

    虽然自弘治以后世风奢靡,官员狎妓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但那毕竟不雅,不宜放到明面上来。

    江灵儿见府尊面露难色,咯咯笑道:“若是老大人有公干在身,奴奴便先告辞了。”

    “嗯。”

    赵吉虽然很不情愿,但也不得不让江灵儿先离开。

    据他对王守仁的了解,此人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若是让他看到一个花魁出现在府衙后院中,还不知会搅起什么风浪来。

    江灵儿转身便要走,却被赵吉喝住。

    “慢着!从后门走!”

    江灵儿走后,赵吉暗叹一声自己是造了什么孽,招来了这么一个扫把星。

    据他京中的关系称,王守仁此次来华亭县是兼了钦差身份的。这一下王守仁这个县令竟然比赵吉这个知府更有话语权了。

    别家知府都是对县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