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一品男妻-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隔两年,林淡和胡澈终于在京城过上了一个太平年。

林家大概也就今年能聚得那么齐,等来年林老二要外放,地方虽然不是北地,却也挺远。这一次年过得就格外郑重。

仗着林淡需要“静养”,他们需要走访的亲戚不多,在家中宴请就更加没有必要。亲近的亲戚全都住在小庄上,远亲什么的有家中长辈在,他们也没必要单独出面。至于师长同窗,直接放在京城的茶楼酒楼,也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在外人看来,胡澈这位眼看着就要平步青云的大红人,那是低调到不行,是个干实事不浮夸的年轻人。除了政敌之外,能干实事的官员谁都喜欢。至于胡澈的升官速度,那是老皇帝点头的,河州可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胡澈别说在那儿待上三年,就是待上三十年,那也未必能把握住多少。

河州富庶,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历代的河州知府若是肯安安分分遵守当地的规矩,那么地方上的那些势力并不介意自己喝酒吃肉的时候,丢上一根肉骨头。而且这么一根肉骨头已经足够让许多人抢破头了。若是知府什么的,想着要有所作为,只要不触犯那些势力的利益,他们多半也乐得配合。

“但是现在河州,包括绝大部分地方,当地的官员多半和世家大族或者地方豪强勾连。如此固然官是好做了,但是当地的老百姓往往就难受了。”林永长说着,把盘子里的一块桃酥饼捏在手上掰开,指了指道,“总共就这么一块饼,大头给了地方豪族,剩下的分给官府。官府想要多分一点,抢不过地方,就从老百姓手上抢。地方豪族也是如此。最终留给老百姓的,就只有这些饼渣。”

小庄的书房里,林永长坐在上首。

胡高旻坐下下首。

其下是林胡两家的男人们,俨然就是一个小吏部。

林永长和胡高旻都是有过丰富地方官经验的人。虽说他们在京城多年,但是他们的位置对地方上的了解更多更全面,大方向指出来一点都不差。

“不过,眼睛里就看到这么一张饼的,都是蠢材,咱们家没必要搭理这些蠢货。”林永长话锋一转,从另外一个碟子上拿过一枚糯米团子,“咱们不仅要看到原来那块别人嘴巴里的饼子,还要做出一只更好吃的团子。这一点上,阿妮、蛋蛋,你们在北凉做得很好。”

其实林和颂在吴州做得更好。虽然最开始是林淡和应道长找出了桐油,给了他契机,但是借由这个契机,他不仅保住了桐油带来的巨大财富,还将吴州如今治理得蒸蒸日上,显然耗费了无数精力。

敬陪末座又得到夸奖的林蛋蛋不太给自家爷爷面子:“多谢爷爷夸奖,不过你今天不能吃糯食了。”

糯米做出的点心是好吃,但是糯食不好消化,尤其老人家和孩子,林淡都盯着,每个人的分量都是有限制的。

林永长把准备塞进嘴巴里的团子无奈重新放回别人家的碟子里。桃酥饼干巴巴的,哪里有团子好吃。老爷子不是很高兴。在外面还需要端着,在自己家里老爷子……现在看起来可怜极了。

胡高旻把自己被顶头上司兼亲家抢走的团子吃掉了。作为已经年过四十的“老人家”,他每天的点心数量也是被严格管控的。三儿媳在这方面为人太不知变通,又有三儿子护着,做家长的也不好指责什么。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才散。

最近这样的聚会每天都要持续上两三个时辰,若是家里没有什么客人来,一天四五个时辰也是有的。已经在朝为官的几个不说,诸如胡钧、林滨、林萦几个还在科考的,听过之后也是受益匪浅。

其实他们听这些还太早了一些,毕竟牵涉到各种具体的实务。但是别人家哪里会有这样的机会,把仕途中碰到的一些具体事情,掰开敲碎了细细讲解?

几个人在一起互通有无,哪怕是作为主讲的林永长和胡高旻两个人,一个年过下来也是颇有进益,更不用说几个小的。

年过完,一大家子各奔东西。

胡澈赴任的时候,又是有诸多学子前来送行。胡澈几个月下来修养得太好,今天出门见人,还特意用内息收敛了一下自己的满面红光,养得白皙的肤色,没有一点血色,看上去甚至有一种病态的苍白,让前来送行的人都有些担忧。

蔡大头代表自家二先生出来谢礼。作为蔡国公的嫡孙,蔡大头那么小的娃儿出行,身边的护卫也绝对不少。

林淡没有露面。他这次回京到出发,除了几个亲近的,根本就没有见人。全京城都在传林大郎恐怕要不好了。不过到底隔了两年,如今好像所有人都接受了林大郎随时都会去世的消息,总觉得他不过是在拖时间,再加上造成这一切的人哪怕夺了出身,到底也是皇帝的儿子,又已经死了,议论的人到底少了。再怎么样,难道还能把人拖出来鞭尸不成?

送行的队伍一直送过了十里亭,车队才正常往前行走。蔡大头已经有些累了,回到车厢里,想往二先生身上钻,看了看大先生,还是靠到了暖手捂身上。

特制的车厢无论本来有多宽敞,多了一只暖手捂之后就有些挤。还好车厢里铺满了软软的兽皮毛毯,上去直接脱鞋子,地上也能坐能躺。

马车颠簸,不好看书。胡澈干脆出了题目,检查学生的课业。

蔡大头时而能答出来,时而答不出来。答得好的时候,二先生就会奖励他一个小点心。他从北凉跟着先生们回到京城,当然是住在自己家里,和自家人一起过年。但是他和京城的家人又不熟悉,自己爹娘兄长全都在保城关没回来,一个年过得不是很高兴。

现在能和先生们在一起,蔡大头觉得就算大先生会偷偷吃他的点心也没关系。

林淡看着胡澈又借着蔡大头答不出来,把小孩儿的一个点心往嘴巴里直接没收,嘴角抽了抽。要不是蔡大头看着,他都要直接上手抽胡澈了。跟个小孩子,还是自己的学生计较,出息呢?

新任河州同知内心轻哼:林蛋蛋是自己媳妇儿,自己媳妇儿做的点心都是自己的!学生?学生以后有他自己的媳妇!

蔡大头年纪到底还小,胡澈也没有考校太难的问题,随后又用一些小故事之类的,讲了一些浅显的道理。其中很多都是林淡上辈子听过的。

不得不说,胡澈在胡扯方面很有天分,完全可以看得出和爱好写游侠故事的胡钧是亲兄弟,各种小故事什么张口就来,完全不需要酝酿构思。

林淡听了一路,等到了驿馆或者客栈休息的时候,就把胡澈说的那些小故事都记录下来。从京城一路往南到河州,这些小故事积攒了三册。

“你写这些做什么呢?”作为差不多形影不离的枕边人,林淡做什么事情,当然避不开胡澈的眼睛,“我随便乱说的,难不成还能出书?”

“就是好玩。”林淡也就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河州繁华不下于京城。林淡行事不能像在北凉那么随意,势必只能深居简出,要是每天只能看看账本,做做点心,那日子多无聊啊?

胡澈就觉得自家蛋蛋委屈了,小声立军令状:“放心,哥一定在十年内让你‘痊愈’。”

林淡翻了个白眼:“你还是悠着点。凡事稳妥为主,现在你已经太招人眼红了。河州知府和你不对付,还是先想着怎么摆平他吧。”

这一次白正清和余道长也随行,就是应道长出去云游了,没和他们一路。余道长对做官那一套并不是很懂。白正清虽然知道,但是这一次他明显摆出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摆明了要考校学生。

胡澈其实已经有了几个应对方案,但是具体怎么样,还得见过河州知府之后再说。他也不是很担心:“河州知府为人耿直,应该不难相处。”

作为一个能够当上河州知府的官员,这位王大人的靠山十分强硬。他的父亲是户部尚书,出身名门望族,母族妻族姻亲,无一不是世家大族。站在庙堂上的人,他们家要是拉拉关系,一小半都能沾亲带故,拥有这样的背景,哪怕是河州当地的势力,也得卖他三分面子,他根本就不需要看别人脸色。现在胡澈过来,他摆明了态度“我讨厌你,不会给你面子,有机会就整你”,其他人自然是跟着他走的。

胡澈的车队在驿馆停留了两日,并没有一个官员前来迎接。到了第三天晌午,才有一个小吏慢吞吞前来,神情倨傲地要带着胡澈去做交接。

林淡的表情就有些奇妙。户部尚书是很厉害,但是他们当官的是不是忘记了,到哪儿当官主要是经吏部的手?

蔡大头年纪小,看到那小吏的态度也皱了皱眉头,显然十分不喜。他的身份地位说起来也是十分尊贵,出门从来就没被慢待过,第一次碰上这样的人,要不是家教严格,早就让自己的护卫过去把人揍上一顿了。

林淡拍了拍学生的肩膀,嘴角忍不住上扬:这位王知府,看样子果然很……耿直。

作者有话要说:  过完年后,吏部的官吏们发现一把手和二把手不合的程度又加剧了。

官吏甲…_…|||:不都当了好几年亲家了吗,怎么还这样?

官吏乙╮(╯﹏╰)╭:他们都不对付十几年了,哪里是几年亲家能转过弯来的。

官吏甲_(:з」∠)_:有道理。

林爷爷(╰_╯)#:丫的,作为下属让给领导一个点心都不肯!

胡爸爸╭(╯^╰)╮:嗤,老头子为老不尊,连下属的一个点心都要抢!

第175章 开个书院

王知府看胡同知不顺眼,这是明摆着的事情。

虽然要做好官,上下级关系很重要;但是这件事情就连陈师爷都没看在眼里。

花了几天时间把住处整理出来之后,陈师爷说道:“知府是知府,同知是同知,大家各司其职即可。剩下的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知府和同知在职司上就是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几乎没有哪一州的知府和同知是利益相同的。只不过有些人把不合藏在台面下,这一位王知府显然是把不合摆在了台面上。

这个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既然当了这样的职位,那么大家互相出招就是了。反正大家各有各的后台,谁还比谁差不成?再说论起真本事,胡澈怎么看都不会比王知府差!

“反正咱们也不去动他们的口粮。”胡澈也跟着说道,“他们吃他们的桃酥饼,咱们自己做团子吃。”

“团子?”蔡大头眼前一亮。

胡澈把眼睛往学生那儿一瞪,看到小孩儿转过头去认认真真写大字,才拉住林淡的手往外走:“来看看院子里怎么布置……”

“把这边的园子收拾出来,改成校场。边上的小院子给大头住,西厢当书房……”林淡看他们都不着急,也就把心里的一点小焦躁抛开。同知自然也是有衙门住的,他跟着他大爹去吴州的时候,就是住的同知的后衙。胡澈还让人在大门口摆了个茶摊。

河州的条件比吴州要好许多,但是同知衙门却比吴州的要小一些。还好林淡在京城和北凉都主导着房经济的生意,自己动手大略改一改,让一大家子人和护卫仆佣全都住进去不成问题。

他在河州的桐油生意如今已经持续了几年时间,再加上林乐当初作为水匪,虽然后来许多人都迁出了河州,但是在当地也不是一点跟脚都没有。衙门这边还在收拾,外面铺子庄子宅子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眼看着他们到当地已经过了十来天,胡澈和上任已经交接完毕,王知府却连一根狐狸毛都没看到,不由得就有些烦躁起来。

他暗自想着:这小子不会是看不起他?否则怎么到任那么久,竟然连上官都不来拜见一下?

一些地方上的势力也久等不来胡澈来拜码头,都在肚子里暗自琢磨,也不知道这个胡同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但是看样子来者不善,这样不给人面子,也不像是传言中能够干下那些事情的状元公,难道一上来就要摆明车马挑事情?

其实胡澈倒是没有搞事情的想法,但要说他心里面一点气性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他是同知,从官位上来讲,在这个河州地面上,那也就是一人之下罢了。

可是河州知府在他还没上任的时候,就在京城给他上眼药;他来了之后还让别人晾着他。他又没有唾面自干的养气功夫,那就互相晾着呗。反正他现在就是交接,严格来讲还没上任。

至于其他人,只有别人先来拜会他,哪里有他主动上门让人看轻的道理?这一步要是走出去,那他这个同知,在任上的几年里,立刻就会变成人人能上手的软柿子。反正他手下人管够,无论是拿捏别人的大小把柄,还是防着别人的小人手段,他都不会输人。

凡是最怕积少成多。胡澈原先从胡高旻手上接手的几个茶摊,说好听叫半死不活,实际上每年不仅要往里面填上一笔钱,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但是在胡澈经手这么些年后,茶摊已经几乎遍布大商了不算,还有诸多譬如茶楼、酒庄等等的生意;另外还有货郎、养蜂人、行脚商人等等负责往来沟通。这些人给他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让他获得了不菲的财富。

当然,这些财富比起林淡的来,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也属于林淡在掌管。事实上,这些生意能够发展得那么快,林淡居功至伟。他每年还会把这些生意所得的一半,用各种名义交给胡家公中。剩下的一半,才是胡澈能够随意动用的部分。

胡澈把这些钱全部用来扩大自己的耳目。现在已经有专门的人给他筛选信息了。

至于私房钱,胡澈是没有的,绝对的两袖清风。于是什么新官上任请上级吃饭喝酒的事情,自然就没有了。

王知府等了好几天才看到胡澈,结果人家一来,就公事公办地走了一个过场。

然后?

然后就没了。

王知府看着他潇洒离开的背影,简直气不打一处来。但是他能说什么吗?不能。按照章程,胡澈就没有一点不对的地方。

其他官吏看着胡澈这样的做派,纷纷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河州毕竟不是北凉那种边关小镇,讯息只要想打听,明面上的那些出身来历,那是没有打听不到的。

这么一看,这胡澈的后台简直太硬了。而且河州的世家众多,哪家没几个人在官场混着呢?胡澈年纪轻轻能做到现在这个位置,真的只是自身能力?整个大商,虽然像胡澈这样的能人是不多,但就算是凤毛麟角,那掰着手指头也能数上几个名字的。

胡澈都看得出自己升官背后的用意,那些老奸巨猾的世家会看不出来?

要说王知府的未来肯定不会差,但是究竟能够升到什么位置,能不能达到现在王尚书的高度,那还是两说。

可是胡澈就不一样了。天家显然是把胡澈当做将来的肱骨重臣来培养。而且虽说胡澈的为官时日还短,但是做下的事情显然不少。

“出身、学识、能力无一不缺,不能得罪。”

“妻族也很不好对付。”

大部分人很快就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前面给了胡澈冷遇,但是接着并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

当然名门世家们也没必要摆出逢迎的姿态,那样也太难看了,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不过万一真的把人给得罪死,万一将来等他真的上位了给他们找些事情,那也麻烦。

于是胡澈就接到了一些邀请,偶尔去参加一个什么诗会之类,一来二去的投个帖子相互拜访一下那也是不错的。

胡澈就这样慢慢融入到了河州的上层圈子中。

这时候林淡也整理出了胡澈的小故事六册。其中有胡澈给蔡大头讲的,也有上辈子给他讲的。

他决定把这些册子……刊印?不不不,刊印太贵了,还不如找一些学子抄书省事。

河州的文化人比起北凉来,那多的不是一星半点,找人抄书还不简单?

林淡想了想吩咐道:“去把罗掌柜叫来。”

不到两刻钟,罗掌柜就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二十五六的瘦高个,看着与其说是商人,还不如说是个读书人。事实上,他原先真就是个读书人,无奈功名都还没考出来,就家道中落,后来为了养家糊口入了商籍,先是当了京城书局赵掌柜的副手,因为做得不错,这一回经由赵掌柜的推荐,到河州来独当一面。

罗掌柜给林淡见过礼之后,问道:“不知东家有何吩咐?”

他这些时日说忙也忙,毕竟要从找铺面开始,慢慢把一家书局给撑起来;但是说不忙也不忙。东家在河州认识的人显然不少,各方面都有助力,至于书局宿舍之类的,全都有着京城的范例在,虽然要因地制宜地改变些许,但是也不是从头开始。平时需要他出面的,不过是一些日常琐事。现在东家有事情吩咐,那是再好不过。他从京城到河州来,可不是为了这么些小事情,而是要在东家面前好好露脸的。

林淡直接说道:“我打算开个书院。”开了书院就有很多学生,就有很多人抄书了!

“啊?”罗掌柜脸上的谦虚又自信的笑容瞬间就僵住了,“书院?”

林淡点点头:“没错,开个书院。”

罗掌柜的脸顿时就拧了起来:东家,您不是在逗我玩?书院是那么好开的吗?又不是什么村学,请一个老童生老秀才支上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