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了邢强,朱显波来到了王瑶姬寝宫。他要让王瑶姬去做做王承恩的工作,说聪明、善良、率性,她王瑶姬在后宫诸位娘娘当中屈一指。但是要论到智商和培育皇子,她肯定要输给后世的三位女人。而王承恩正是看中了后世的三位女人没有直接的家族势力。
王承恩做梦也想不到这三女的来历,更想不到刘立洋与张蕾以及王拓等于三位娘娘的关系。如果放任不管,只怕这几位最终要和王承恩翻脸。
“爱妃,彼得的行刺对你还有影响吗?”
“龙文哥的锦衣卫无所不能,臣妾有何担心的。”王瑶姬还是当年那个王瑶姬。
“如果朕遇到了困难,爱妃会帮朕解决吗?”
王瑶姬见朱显波如此说话,伸出左手在朱显波的额头上摸了摸:“你怎么啦?”
“朕真得遇到难事了。”
“你永远是臣妾的龙文哥,臣妾永远是哥的瑶姬妹妹啊?有什么困难不能一起担当的?”
“要是这个困难涉及到朝封呢?”朱显波终于一步一步进入主题。
“朝封怎么啦?他还那么小,你不会让他也去军营锻炼?”王瑶姬瞬间从一个温柔的情人转为一个慈祥的母亲。
“当然不会了,朝封还那么小。不过现在王大人可是忙得很,不知道爱妃作何感想?”
“父亲他怎么啦?这又和朝封有什么关系?”王瑶姬连连追问,看来,王承恩做事并未先通知他这个女儿。也许是想等到瓜熟蒂落。
“这位副相大人正在纠集朝中势力,准备立朝封为储君。”没办法,再绕弯子,朱显波没法了解情况。
“什么?那皇上打算怎么办?”王瑶姬虽然是淑妃,一向得到朱显波的宠爱,这个时候皇上既然提出来了这件事情,她不能先把自己撇清楚,而是要试探皇上的意思再做打算。这是一个久居深宫的娘娘的本能。
“朕觉得王大人有点操之过急了。没错,朕十分宠爱,也十分欣赏为人低调的他。但是无论是从年龄排序还是从母妃们的身份地位来说,朝封都只是在朝阳和朝光之后。朕不想朝封这么小小的年纪就被利用来作为政治斗争的幌子,朕希望他无忧无虑的长大。”
“朝封既然不是皇上心目中的人选,那是不是要让臣妾去暗示父亲放手。”听到朱显波对于朝封的排名,王瑶姬多少有点失望,但是她很快就想起了朱显波来自己寝宫的意图。
“爱妃聪慧过人,朕相信朝封也会如此。但是王大人认为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没有外族支持就想不分先后,难免会在朝中引起纷争。大明现在西北刚定,又要准备对印度用兵,朕不希望朝中大臣们因为储君的问题四分五裂。身为国丈和副相的他应该身体力行,为诸位大臣做个表率。”朱显波除了给王承恩戴高帽,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让王瑶姬劝他主动放弃。
这种储君之争,历朝历代都不那么简单,何况王承恩认准了周涛等人没有外族支持,以自己国丈和副相的地位,想要左右皇帝的想法也不是难事。
“生在帝皇家,政治纷争早已注定,皇上又何必因为孩子们年小就要一个个都庇护在怀抱里。臣妾虽不知道父亲做了些什么。但是皇上对臣妾的要求难道不觉得这是在为难臣妾吗?”朱显波很快就听出了王瑶姬的苦楚,不管结果是否早已注定,还是与世无争。
当朱显波亲口把自己的儿子否定时,那无比伟大的母爱瞬间代替了夫妻的恩爱。保护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每个女人的本能。王瑶姬也不例外,这个时候她是一个朱朝封的母亲。
“皇上好偏心,难道有外族的支持也会成为朝封的累赘吗?”
“爱妃,你知道朕不是这个意思。以前的淑妃可不是这样的,不管你是否承认,朝阳勇猛过人,但是身居军营确实十分谦虚好学,身为朕的长子,他排在储君的位理所当然。朝光的母亲是皇后,相信爱妃也明白朕为何立她为后。而且朝光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各项资质远胜于朝封。
最关键的是朝中几位重臣各人有自己的拥立对象,万一哪天朕遭遇不测。你希望看到朝中乱作一团,相互屠杀吗?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与朕宠不宠你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你不能因为朝封做不了储君就练龙龙哥哥都不叫了。”
为了缓解气氛,朱显波只得故技重施。
第303章劝进
“你已经决定的事情又何必多此一举的来臣妾这里提醒臣妾。(请记住我不会替龙文哥添乱的。父亲那边臣妾会找机会去跟他说,至于听不听得进去臣妾就不能打包票了。”王瑶姬就算有一百个不情愿,但是朱显波决定了的事情她也很少反对。
何况朱显波说的没错,朱朝阳和朱朝光无论是年龄还是各自母妃的身份都在朱朝封之上,最关键的是朱显波不看好自己的儿子。薛贞和薛美琳的前车之鉴,王瑶姬不会忘记,她也不希望王承恩忘记了。
做了一夜的思想工作,朱显波相信王瑶姬会听自己的,至于王承恩听不听还难说,但是只要王瑶姬不那么主动。王承恩就算纠集再大的势力也难以成事。
看看道格拉和莫佐罗夫那两位的蛮横劲,朱显波也越来越觉得将来和沙皇较劲的应该是朱朝阳。朱朝光太文弱了。当然朱显波朱显波先必须让周涛接受,如果周涛认同朱朝阳,那么徐光启的工作还是比较好做的。
当朱显波再次与周涛四目相对,讨论严肃的问题时,朱显波有点心虚了。说实话,周涛这些年入主后宫以来给予他太多太多的帮助,每次远征或者微服出游,都是周涛监国。虽说政务院机制比较完善,但作为整个朝廷的临时主心骨,周涛每次表现都不错。
现在母仪天下的她面对改变了主意的朱显波,一个人坐在床沿默默不响。这不能怪她,一个女人再冷静,遇到立储这种大事,难免会生出几多幽怨。
良久,她站起来,走到朱显波跟前,“自古以来,开国皇帝以天下布武争斗皇位,而中宗无不以文治国保天下。今我等前来大明朝,你带领群臣东征西讨无异于开创了一个新朝代,何故又要选择同样尚武的皇子作为接班人呢?难道你不怕出现秦二世而亡的悲剧吗?”
“治国需要各种人才,而皇位只有一个。朝阳是朕的众多皇子之中最年长的一位,而所展现出来的才能已经足以做一位统兵大将,如果能得到高人指点必能文武双全。我大明虽然现已征服安南、朝鲜、日本等地。但各番邦素来民风彪悍,加上西北的俄罗斯与克里木汗国虎视眈眈。朕担心如若他们得知我大明皇上将来由一个文弱生执掌,说不定又要纯纯欲动。
朝阳虽然看起来有点鲁莽,但只要将其召回,你我加以调教,必能成大器。”
“自己的儿子不能立储,臣妾又有何颜面教谕大皇子呢?”
“此话谬矣,皇后德才兼备天下人尽知。而大皇子立储也名正言顺,如果皇后能与大皇子相处融洽,不是母子胜似母子啊。”
“话虽不假,只怕朱丹心中也不会相信臣妾出自真心,朝阳年幼更加容易受人左右。到时候臣妾岂不是里外遭受非议?”
“朕相信你便是,朱丹那边朕再去做做他的思想工作。怎么说你们姐妹二人同事多年,如今又同在皇宫。朕不想看到你们二人反目。朝阳想要做个合格的台子还需要皇后娘娘的教诲啊,如果勇猛有余的朝阳能学得入皇后这般宽厚、冷静。我大明何愁不蒸蒸日上?”
“臣妾谨遵皇命就是。”
“客气了,朕还要谢谢你呢。”
虽然周涛没有像王瑶姬那样反应剧烈,但是随着邢强等人的到来,朱显波当然不希望周涛和朱丹等人分裂,如果这三女有其中一个将消息透露出去,难免邢强等人不会蠢蠢欲动。好在周涛明事理,至少暂时不会公开与朱显波唱反调。
朱显波将来只能好好栽培朱朝光以减少心中的愧疚了。
过了周涛这一关,朱显波即可下旨让朱朝阳从马六甲赶回京城,自己在继续在后宫给诸位娘娘洗脑。张蕾和大玉儿还好,毕竟大玉儿是降明之人,而张蕾入宫时间又要比朱丹等人晚十来年,皇子更是小得很。倒是即将成为主角的朱丹有点不习惯。
自从穿越到大明之后,除了在九江卖画帘那段日子,朱丹觉得自己在朱显波心中地位最高之外,一直认为自己虽然爱朱显波爱得轰轰烈烈,而朱显波似乎永远是相敬如宾,因此随着后宫女人的不断增加,朱丹也开始安逸于自己的贵妃身份。
尤其是前些年周涛立后之后,朱显波又表现出十分欣赏朝光,朱丹那个失落的心算是彻底的放弃了希望,她心中,朱显波之所以将朱朝阳派往边关,让姚启圣等人加以调教,无非是想让朱朝阳做一个将才,做大明的一位王爷、将军。
等待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和野心,而惊喜再次降落到她头上的时候,朱丹和普通人一样显得有点不适应。
“臣妾素闻皇上心中的最佳人选是朝光,而臣妾也自知自己远不如周涛姐姐那般宽厚、冷静。皇上数次外出都是皇后娘娘监国。这立储是朝廷头等大事,皇上为何中途变卦,让臣妾母子陷于危局之中?”
这朱丹也许真是冷眼旁观多年,也知道自己和朝阳在朝廷和后宫的地位。
“爱妃此言差矣,朕意已决,朕定当说服朝中诸位大臣将来全力辅助朝阳,又何来陷害之说。你我不算青梅竹马也是情真意切,朕知道你担心后宫诸位娘娘与你起纷争,朝中诸位大臣会对朝阳不利。但是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接受朕的决定。
那朕在这后宫忙活数日,给诸位娘娘洗脑岂不是白忙一场?如若你都不敢昂挺胸,那今后朝阳又如何在朝中立威?所以你从现在起要好好整理下心情,不管以前你当朕是冷落你也好。还是群臣说朝阳勇猛有余文韬不足也好。那些都即将成为过去。
逮到朝阳回京之后,朕会立刻册封他会储君。你虽然不能封后,但是你儿子成了储君,你在这后宫之中就是周涛之下,万人之上了。以周涛的性格一定会处处谦让于你。所以你不必担心朕是把你们母子放在火上烤,陷你们于危局。反而应该大大方方的接受这一切。”
“臣妾听皇上的就是,臣妾替朝阳谢谢皇上。”
“说这话就见外了,你是朕的贵妃,朝阳是朕的长子。朕只不过是想给自己选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而已。何来谢谢之说。当然朕还要啰嗦几句,第一周涛毕竟是后宫之主,又是你前世同事。所以不管今后情势如何展,你必须充分的尊重她,这样对朝阳也有好处。
如果朝阳也能得到周涛的真心支持,真相信这后宫之中就不会有人能与朝阳相争。你生性善良,但不够冷静,如果朝阳能得到周涛的教诲更是朝阳之幸,大明之幸。”
“臣妾知道,就算皇上不说,臣妾也知道周涛心中有多苦,既然皇上已经下定决心立朝阳。臣妾一定会不卑不亢,做好朝阳的后盾。”朱丹对于突然而来的幸福确实没有准备,但是朱显波已经说明利害,这立储之事她断然不能拒绝了。
“至于朝廷诸位大臣那里朕自会去和他们商议。但是你要切记这些敏感时刻不要与朝中重臣来往,以免留下把柄对朝阳不利。”
“臣妾素来与朝中大臣们无来往,皇上这番提醒,臣妾定当牢记在心。”
“嗯,接下来朕会尽量省出时间来亲自教导朝阳,但是闲暇之余还望你严加管束。不可再像当初那样鲁莽出宫以致被邢强所伤。总之,要做到当进之时要敢进,该退隐之时就要低调退隐。这样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储君才足以统辖我日益强大的大明。”
对于周涛和朱丹,朱显波的办法还算不错。但是眼下看来邢强等人越来越成为一种威胁和障碍。一来他们来自和谐后世,二来几位的生理年龄与朝阳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归天之后,如果朱朝阳不足以掌控天下,这邢强三人只怕要生出不少事端,甚至取而代之。
看起来自己当初喜出望外有点过早了,虽然邢强等人和自己、周涛等人有丰富的知识。但也正是这些丰富的知识,将来也许成为祸害的资本。
尤其将来等到柳春燕回京甚至进宫之后,邢强之人的敌意只怕会日渐增强。就算孙晓根和吴保定能安心效力朝廷,辅佐朝阳。那邢强由于前番刺杀只是只怕定然不会安心辅佐朱朝阳。
虽然作为一个皇上,要斩杀几个六品官员不是什么大事。但又怕周涛等人生疑,实在为难得很。还有朝中大臣们的思想工作也不好做,刘立洋和徐光启还好办些,只要他们想立的人主动退出,他们也只能顺从皇上。可王承恩最近的动作表明,似乎他志在必得,一旦硬来只怕又要弄出事情来,思来想去,只得召王拓觐见。
“王拓,你我君臣二人共事数年。依卿之间,朕宣布立储君之后。朝中诸位大臣会有何种反应?”
第304章以退为进
“启禀皇上,根据微车这些年的观察,朝中大臣们这些年一直在为立储之事暗中较劲,尤其是每次皇上出征或微服出行时,这种争斗就更加明显。(请记住我p;目前看来徐相比较欣赏二皇子朝光,副相王大人很自然力挺四皇子,兵部尚刘大人则热衷于五皇子。目前除了副相王大人动作比较明显外,其余群臣还是支持汉王殿下的居多。”
“这其中也包括你。”朱显波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
“皇上恕罪,皇储之事关系到社稷安危,臣等身为朝中大臣岂能置身事外。当然也不能像王相一样,在皇上没有明确旨意之前就纯纯欲动。”
“他也是在为社稷着想,只不过私利多了一些。依据你掌握的情况来看,王承恩会放弃自己的立场转而支持汉王吗?”
“王相一向为人低调执着,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却大势为四皇子造势,只怕他不肯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
“那你就要多费心了,朕已经诏令汉王即刻回京,不久朕就要册封皇储,这段时间不能让王承恩闹出事情来。也要让锦衣卫像守卫皇宫,守卫朕一样,不得让汉王殿下再受到任何伤害。”
“皇上请放心,微臣一定完成皇上交给微臣的任务。”
通过邢强的暗中调查,朱显波知道了王拓是倾向于支持朱朝阳做皇储,那么朱朝阳的安危交给锦衣卫也是可以放心的。不过朱显波并不想立即册封皇储,眼下自己在皇宫内外已经放出话去。接下来就要看看这后宫的娘娘们和群众大臣们怎么做了。
尽管朱显波是强势的皇帝,但在立储的问题上,朱显波希望后宫娘娘们和那些不看好朱朝阳的大臣们有一个缓冲阶段。
当然自己也年轻,有时间找机会锻炼小朱朝阳也是个好办法。不然偌大的大明朝交给一个温室的花朵,虽然朝中大臣们可能一如既往的忠心耿耿,但那些临近的番邦就不见得会继续买大明的账。
1646年腊月初一,朱显波收到了滞留在广州的柳春燕的快马来信。说是广州和南海舰队不给力,准备不充分,年前出行困难重重。朱显波明白,准备是一方面,但是主要还是这丫头明显是耐不住寂寞了,想朱显波了。但自己又有言在先,不想进宫,要先周游世界。
眼看马上要过年了,朱显波就算再喜欢柳春燕这丫头,也不能抛下整个后宫和满朝文武。一个六品女官员一起周游世界,这是一个近乎疯狂的举动。朱显波是皇上,而且眼下是立储的关键阶段。朱显波分得清轻重。
当然美女也需要安慰,朱显波只得先安慰柳春燕,让其先行回京过年,并允诺在开春之后,选择适当的时机,朱显波自己将带队出游澳洲。皇上这样的承诺要是换做一般的明代女人大凡都会当做皇上给自己的台阶,而不去深究,但是柳春燕信了,她知道,朱显波也有这种冲动。
大明想称霸世界除了扼守住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这个东西方通道之外,趁着西方列强没来得及插足之前,在澳洲甚至新大陆布局。皇上亲自去考察澳洲也是有可能的。
安慰好柳春燕,远在马六甲的朱朝阳也赶回了京城。
朱朝眼的突然回京显然打乱了王承恩等人的计划,虽然他在朝廷里势力不小,但是毕竟这皇上年富力强正当年,控制力也十分强悍。想要扶持朱朝封立储只怕暂时是不大现实了,只得打定主意让皇上延迟立储。
腊月初八,朱朝阳回京后的第一次朝会。太和殿照例站满了在京的文武百官。
王永胜照例往龙椅旁边一站,扯开嗓子大喊:“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启禀皇上,微臣王承恩有本要奏。”
朱显波没想到这个时候王承恩要奏什么,平时国内大小事务都有政务院各部按部就班的处理着。只见王承恩从文官队列中缓缓走出来到朝堂中央,朝着朱显波深深一鞠躬。
“微臣最近听闻有人蛊惑皇上早立储君,微臣以为大大不妥。吾皇年富力强,正当年轻时,此时怂恿皇上立储实为对皇上大不敬,请皇上将进谏之人之罪。二者,皇上诸位皇子当中,仅有汉王殿下一人成年,而立储是选贤任能,事关社稷,请皇上为大明江山着想,等到诸位皇子再稍微年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