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里擎苍眉头一皱,想到上次见过的那个孩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明的情绪:“宣沈凝华。”
嘹亮的通报声响彻宫廷:“宣沈凝华!”
沈凝华自安宁公主旁边起身,抬头看着承乾殿的方向,双眸闪过烟云滚滚:沈家,今天就来个了断吧……
第72章 到底是谁不忠不孝?
沈凝华双手交叠放在腰侧,平淡的目光直视着前方,纤细的脊背挺得笔直。绣着大片杜鹃花的裙摆随着她的动作旖旎摇动,犹如一片盛大的花海。
她的视线略过宝座之上的皇帝,台阶下面的皇子,最终停留在地上跪着的沈栋等人身上: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牵扯到危难,她总是第一个被推出去。有了事情最先被怀疑的是她,出了问题第一个找到的也是她,现在需要人送死了还是她!难道她就没有心,她就不会心痛,她就罪该万死吗?
“臣女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里擎苍锐利的双眸落在沈凝华身上,慢慢的变得略微柔和:“平身。”
众人心中一惊,大殿之上不管是皇子还是大臣全部都跪在地上,只有沈凝华站在中央。
沈栋跪地看着冰凉的玉石地面,光洁的地面清晰的映出沈凝华剪影,心中不由闪过一丝心疼,药方事件牵扯的太大了,沈家想要全身而退,没有人牺牲绝无可能。那么,只能牺牲沈凝华了。
百里擎苍声音威严:“沈凝华,刚刚沈轩晔说治疗瘟疫的成药是你给他的,可是真的?”
“是。”沈凝华点头。
“那他利用你给的药研究药方你也是知道的?”
“是。”
“那他研究出来的药方有问题你也知道?”
“是,我知道。”
话音一落,大殿之内立刻响起了纷纷的议论声。
“她竟然知道,知道都不说出来,是想干什么?”
“一点都不为百姓着想,简直罪该万死。”
“不错,这样的女子简直为家族抹黑,丢脸!”
甚至已经有人气愤填膺的质问起沈凝华来:
“沈凝华,你可知忠孝为何意?你明知道药方有问题却是不说出来,导致江南万千百姓服用药方之后险些丧命,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不忠!你将药品送给父亲、弟弟,明知他们犯了错却不告知,这是不孝。如此不忠不孝简直让人感觉羞耻!”
“王大人说得有理,这般不知忠义孝悌还不如死了痛快。”
“两位大人说的是……”
百里擎苍冷眼看着大殿之下的闹剧,神色深沉如海。百里瑾川暗自咬牙,这些人还真敢说,竟然将所有矛头都对准了沈凝华。
大殿之中唯一不动于衷的就是沈凝华了。至始至终,她脸上的神情都是淡淡的,不管别人是质问还是辱骂她都神色不变,让人看不出任何情绪。
一直到一刻钟之后,那些大臣都气愤填膺的叫骂完了,沈凝华才缓缓开口:“诸位大人可是都说完了?既然说完了,那我是不是可以开口说话了?”
“你这个妖女还有什么好说的?”
沈凝华转头看向最先开口的王大人:“这位大人姓王吧?我记得你们王家之所以能够进入朝堂为皇上效力,是因为你们家在先皇在世的时候出了一位妃子,听说当时这位妃子受宠的时候,你们百般巴结,到后来她因为犯错被打入冷宫,你们立刻和她断绝了关系,也难怪你今天叫骂的最痛快。你们历来将女子看做工具,有用了事宝,没用了就是孽,若不是当时那位被废掉的妃子住在冷宫,你们都要将人勒死了来表忠心吧?”
“一派胡言,你……你……胡说八道!”
沈凝华盯着他:“我胡说?你说我不忠不孝,那我倒要问问大人,我手中有治疗瘟疫的药品是坏事吗?”
王大人脸色微变:“不是”
“我有这种药,父亲问我要去研究我给了,有错吗?”
“没,没错。”
“那我再问你,是我逼着将药方献上来的吗?是我买了药给江南百姓送去的吗?是我硬要灾民将药喝下去的吗?”
那个王大人满头冷汗,被问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你……你……”
“这些事情我可都没做,那么王大人是怎么口口声声说我害的百姓民不聊生?灾难当前,你们这些国之栋梁一个个手足无措,找不到什么解决办法,倒是在迫害我一个弱女子上说的头头是道。拿着朝廷的俸禄、吃着百姓的血汗,占着高位不作为,到底谁才是不忠不孝?”
一旁有官员立刻跳出来:“小小年纪就敢指责朝廷重臣,你好大的胆子!”
沈凝华冷冷一笑:“你现在知道我是小小年纪的弱女子了,刚刚你指责我祸国殃民的时候怎么没想起来?身为朝廷重臣非要逼死一个弱女子,你才是真实厚颜无耻!”
“放肆!朝堂之上大声喧哗,你还有没有王法?”
沈凝华看过去,说话的是吏部的官员:“我扰乱了朝堂皇上自然会惩罚,这位大人操的心真够宽的!你们吏部不是有句俗话,衙门八字朝南开,有钱没理别进来,王法历来不是你们说怎样就是怎样吗?这会子倒是讲起王法来了?”
越来越多的官员忍不住了,他们都是朝廷命官,若是被一个未及笄的女子压住了气势,以后还如何混得下去。
吏部的官员退下去,礼部官员顶上来:“小丫头还真敢说,污蔑朝廷重臣可是死罪,别以为你是丞相的嫡女就可以这样肆无忌惮。”
“污蔑?”沈凝华从衣袖中拿出一本本子,哗啦啦掀开两页,“我从别庄修养回来到沈家一共三个月零二十三天,每天我都让人去吏部设置的衙门外听审,这么多天,吏部衙门一共审理案件一十八件,除掉一些偷鸡摸狗的小案件三件,剩下的案件十五件,除掉现在还没有下定论结案的七件,其余的八宗案件可以确定是冤案的就有六宗!这上面仔细记载了案件的案情和审理经过,这位礼部的大人,你可要仔细看看我是不是污蔑!”
被沈凝华清凉乌黑的双眸看着,礼部官员一身冷汗:“你……皇上,这件事情……”
百里擎苍挥手让内侍将沈凝华手中的册子拿过来,越看眼中的风暴越猛烈,最后形成一阵狂风暴雨席卷而出:“来人,将吏部侍郎周学义拖到菜市口斩了,将这本册子上记录的案件受冤的百姓都请到菜市口观刑!”
“皇上,皇上三思啊。”
“朕最恨官员徇私舞弊,宁愿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百里擎苍重重的将册子扔到书案上,“这是京都,天子脚下!在这里办案尚且如此,那远离京都的官员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官有多少朕杀多少,有的是人愿意顶替他们的位置!”
朝堂之上死一般的寂静,谁也不敢再出头和沈凝华争辩,生怕她再拿出什么证据来。
沈凝华笔直的站立,犹如一株清脆的绿竹,分明柔弱纤细却是将满殿的风华都压了下去!
百里擎苍看着她,手指微微的颤抖:果真不愧是她的孩子,这样的骄傲,这样的风华绝代!
“沈栋,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沈栋转头看向沈凝华,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女儿一般,最终眼中闪过一丝坚决:“凝华,你既然知道药方有问题,那肯定知道真正的药方是什么,赶紧教出来给皇上吧。”
沈凝华身体一颤,眼中弥漫起了丝丝水色:“父亲,我知道药方有问题却不知道错在何处。”明明知道自己会被放弃,可事到临头还是心痛难忍。
“你曾经向为你治病的老大夫学过医术,怎么会不知道真正的药方?快些交出来,难道你不愿意救我和你弟弟吗?”沈栋说的语重心长,却是让沈凝华心中最后的一点不忍消散了去。
“父亲,我学过医术,也知道大概的研究方向,当初知道那些药的用途之后,我就一直在努力研究,只希望有一天能够研究出药方以解救万千百姓,可惜父亲和弟弟却硬是要将我手中的成药全部拿走,我才不得不中断了,”沈凝华抬头看向百里擎苍,
“皇上,在我的院子里有不少研究手稿和老大夫留下的医书,我全部收起来放到了一起,我的丫鬟白渃知道手稿在何处,皇上可派人前去取过来。”
“好。”百里擎苍眼中一喜,点头,“来人,去丞相府将沈凝华说的手稿和医书取来,另外看看沈轩晔烧掉的那些手稿可还有剩,如果有剩余一起拿过来。”
陈韫很是欣喜:“皇上,上次微臣有幸喝到过沈凝华酿制的酒,里面药理运用很是细致,想来用她的手稿和沈轩晔的手稿结合,应该能够看出不少问题。”
百里擎苍闻言大喜:“好,爱卿尽管研究,缺什么药材立刻去朕的私库中取,一定要尽快将药方破解出来。”
朝堂上气氛微微松动,不少官员满是冷汗的松了口气。若是不能研究出药方,皇上深究起来不知道多少人会受牵连。
沈凝华收敛下眼眸,视线微微偏移和百里瑾川对上,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百里瑾川勾起唇角:沈凝华终于下了决心,真是要好好感谢沈栋的绝情呢,从今天开始,他要京都再无沈丞相府!
“报!皇上,大事不好,奴才等人去沈府取手稿和医书,却发现沈凝华的迎月居一片狼藉,沈丞相的夫人赵氏带着人将里面的东西全部扔到了池塘里。手稿医书全毁了!”
百里擎苍眼前一黑,扶着龙椅晃了晃才稳住身形,嘴唇气的哆嗦发紫:“沈栋!沈栋!好个沈丞相,好个赵氏,若是找不到药方,朕诛了你们九族!”
第73章 从此不做沈家人(上)
这药方关系到江南数十万人,维系着大安朝半壁江山!竟然被赵氏给扔到了水里,这让人怎么能不气。
“愚蠢的妇人!”沈栋恨不得生生撕了赵氏,好好地为什么去动沈凝华的东西,难道是嫌沈家败得不够快?
百里擎苍怒火滔天:“将赵氏给朕带过来,朕倒要看看她有什么能耐!”
被带进来的赵氏满脸死灰色眼神呆滞,走到沈栋身边的时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奴婢参见皇上。”
“赵氏,你可知罪?”
赵氏转头愣愣的看向沈栋,头上凌乱的朱钗让她越显狼狈。
沈栋厌恶的看着她:“赵氏,你我夫妻一场,我知道你讨厌凝华,可她到底是我的亲生骨肉,你就算是再讨厌她,也不应该随意动她的东西……”
赵氏犹如被踩住尾巴的猫一般猛地回神:“老爷,当初可是你亲口说的,沈凝华是个野种,现在你说什么亲生骨肉,真是笑话!”
沈栋脸色一青:“胡说八道,你疯了不成?”
“我是疯了,我被你们逼疯了。”赵氏喘着气怒吼,赤红的眼睛转头死死的盯着沈凝华,“沈凝华,你真是打的一手好盘算,你早就想我死了吧?”
沈凝华转头,眼神淡淡的落在她身上:“无仇无怨,我为何想让你死?”
赵氏死死地盯着她:“你苦心设计了这一切,拿着无数百姓的性命当赌注,你好大的心啊,你就不怕报应不爽、天打雷劈吗?”
沈凝华眼神微微动了动,真没想到她也能从赵氏口中听到报应这两个字,若是真有报应,上一世她也不会含恨而终:
“母亲真是好笑,当时因为沈灵菡摔断了腿,我才拿出了药来给她用,之后父亲和沈轩晔就将我手中的成药都拿走了,那个时候平城水患还没有发生。母亲刚刚说我拿百姓的性命当赌注,难道是我让老天下雨,是我让平城被淹?”
赵氏被堵的心口发痛,她十分确定这一切都是沈凝华设计的,可是却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她恨得歇斯底里却什么都做不了:“你这个贱人……”
“住嘴!”沈栋猛地喝住赵氏,一把将她推到一旁,这里是承乾殿她当这里是沈家后院吗?在皇上面前如此没有德行,那也是要诛九族的大罪!
“啊,我的肚子,好痛啊。”赵氏捂着肚子软到在地上,额头上的冷汗一层层落下来,“孩子,我的孩子不能有事……”
沈凝华冷眼看着趴在地上的赵氏,只觉得万分刺眼,停顿半晌之后看向百里擎苍:“皇上,臣女请求您让陈院正为母亲诊治一下吧,她肚子里还怀着沈家的孩子。不管有什么罪责,孩子总归是无辜的。”
沈栋惊讶的抬头看着沈凝华,眼中的愧疚满满的溢出来:“凝华,是父亲对不起你。”到了这个时候,凝华竟然还愿意帮助赵氏,他当初怎么就没有狠心将赵氏除掉!
沈凝华淡漠的看着沈栋,他明明是自己的生身父亲,可是却陌生的紧,似乎这张脸在她心中永远都是一张空白的面孔,只是恰巧顶了父亲两字罢了。他的眼中只有利益,谁对他有利谁就应该享受尊宠,谁对他无用,就可以残忍抹杀。
百里擎苍紧皱着眉看向沈凝华:“赵氏身为继室却为母不慈,我早就听说过,她不仅动了原配的嫁妆,更是心胸狭隘、苛待庶子,对你也是百般刁难,甚至纵容沈灵菡多次陷害你,上一次若不是你幸运,从假山凉亭上摔下来估计就要了你的命了,你还要为她求情?”
赵氏脸色惨白,皇上竟然都知道……
沈凝华微微敛下眼眸,纤长的睫毛在苍白的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微微颤动着显示着她的不平静:“皇上,臣女虽然不为嫡母所喜,但生母为了生下我丢了性命仍旧不后悔,父亲养育我长大成人,虽关心不足但也不曾缺衣短食,嫡母和妹妹倒是多番迫害,但到底没有伤到我,如此,就算了吧。”
说着,她转头扫了一圈旁边的大臣,接着道:“我现在最不希望母亲有事,不然各位大人再来给我定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我就有口难辩了。女子,名节格外的重要。”
被沈凝华扫到的几个大臣饶是脸皮厚也禁不住老脸一红,他们联合起来质问一个小小年纪的女子,不仅没能讨到好处,反而被反问的哑口无言,最后还被人指明损害她的名节,他们哪里还有一点脸面。
百里擎苍冷哼一声,惊得不少官员抖一抖:“你说的不错,身为女子能够如此深明大义着实难得,不像是有些官员,朕费了大力气养了他们许久,最后竟然想着将一个未及笄的女孩推出来当替死鬼,还真是打得一手好盘算!”
“皇上息怒。”
此话一出,吏部和礼部的官员汗出如浆,恨不得当场晕过去。那些一直没有开口的官员心中万分庆幸:他们从上次就察觉到皇上似乎对沈丞相的这个嫡女有些不同,刚刚也是在观察事态发展,不想做出头鸟,没想到还真是被他们赌对了。
“息怒?朕将你们从万千学子当中挑选出来,给你们高位、权势,供你们吃喝享受,为的就是在危机的时刻你们有些用处,而不是一个劲儿的劝朕息怒!来人,给他们准备笔墨,你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朕不信文武百官、偌大的朝廷,竟然连一个好点子都想不出来。”
“是,遵旨。”
百里擎苍压抑着情绪:“另外,几个皇子并沈家、赵家人等南书房来,派几个嬷嬷将赵氏也抬过来,陈爱卿你帮她看看。”
“是,皇上。”
南书房:
陈韫为赵氏把完脉:“回禀皇上,赵夫人因为情绪太过激动而动了胎气,有些危险。”
百里擎苍冷声道:“你写药方,让宫人去熬药,势必保下这个孩子。”
沈栋闻言心中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是重重一颤,按照常理,皇上不会在意这个孩子的死活,而一旦皇上在意了,这孩子必定有用,现在沈家危难,一个未出生的孩子有什么用?
“沈凝华,你起来。若是让你将之前研究药方的手稿再写一份,你能写出多少?”
沈凝华起身:“回禀皇上,可以写出十之七八。”
“好,那你就在宫中住下安心的写药方手稿,其他的都不用管,朕自会为你做主。”
沈凝华心中诧异之下不禁抬头看向百里擎苍。他却是转过头看向二皇子百里瑾川:
“瑾川,将你调查的东西也拿出来交给陈韫和沈凝华,顺便将太医院所有太医都找来配合,一定要研究出瘟疫药方。”
百里瑾川点头:“父皇,儿臣定然全力配合。只是,沈轩晔那边……”
百里擎苍眼神一动:“交给你了,全权做主,朕只要结果。”
“是。”百里瑾川点头,眼中闪过凛冽的杀意,这个沈轩晔可是没少陷害凝华,既然父皇让他全权处理,他总要为凝华出口气。
“沈栋,朕不想对你多加评判,你虽然为朝廷办了不少好事,但对自己的后院还是掌控的太过差劲了,这件事情若是能够平息,朕就留你一命,若是不能平息,你就以死谢罪吧!”
沈栋瞪大眼睛,仿佛一瞬之间老了十几岁:“皇上……”
赵琨满脸急切的抬头:“皇上,沈丞相当初研究药方也是一片好意,不知道怎么就会导致药方出错,还请皇上三思啊。”沈家如果倒下,下一个被拿来出气的就是赵家。
百里擎苍冷嘲:“赵琨,你以为你就没事吗?朕还没有开始处置你,你就先自求多福吧!别以为太子舅舅的身份就救得了你!”
赵琨连忙磕头:“皇上息怒,微臣罪该万死。”
太子百里瑾逸跪下:“父皇,如今国家危难,还是应该率先处理好江南瘟疫,赵家虽是儿臣的外祖父家,但若是赵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