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味小厨娘世子尝一尝-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你一没结婚二没搬来,我告诉你那么多有什么用,何况那时我也只是猜测,才借着手里有点钱让人查一查,谁知道一查二查地就印证了我的猜测。”

顾昀摸摸鼻子,厚着脸皮,毫不心虚地笑道。

(作者的话:今天,虫子得到通知,改过笔名的作者们即将进行笔名合并,在此虫子告知大家,虫子在起点的旧笔名叫作“爱打瞌睡的虫”,等笔名合并后,虫子将恢复旧笔名的使用,谢谢大家在这三年来的支持,鞠躬致意。)

第705章 乘胜追击

“这么说来,去年御厨房坑太子妃的事,你是一点也不意外咯?”

“意外还是有的,没想到他们胆大包天到如此地步,连怀孕的太子妃都敢下手,也不怕暴露自己引起圣人起疑。”

“太子妃真的是被御厨房暗算了?”

“孕妇该吃的食物量太子妃没吃够,御厨房坚称完全照着食医方子做菜,太医院那边查来查去也一切正常,幸好他们病急乱投医,问到白蔻身上,白蔻一听症状就知道是什么问题,又能确定食医的方子没问题,那捣鬼的不就是御厨房咯,而且还敢在饮食记录上造假,把太子妃饮食服侍不周的罪行硬生生地指为孕妇自身原因,想看着她一尸两命。”

“既然是御厨房搞鬼,御感总管王笑东就脱不了干系,偏偏正好他又在过年那几天死了,喝醉酒半夜溺死在脸盆里,哼,这样一联想起来,他这死因是不是意外还真值得琢磨一下。”

“都是有联系的,我过年时候追查王笑东,是因为有外人联合我府里的老人打白蔻的主意,为了他们的计划得逞,设计强奸了一个丫头再逼她做事。”

“啊,这事你提过,原来是跟这里面一并引起来的。”

“现在冷静一想,整个事情的起因应该就是从太子妃怀孕饮食不周开始,白蔻戳穿了御厨房的诡计,让御厨房陷入危机,但因那些假的饮食记录的关系,查不到御厨房捣鬼的确切证据,王笑东可能以为这事就此过去了,于是转而盯上了白蔻,记恨她,决意报复,结果被我们反查回去,然后眼看着要抓他送官的当口儿,他就因醉酒溺死在了脸盆里,死得巧,死得妙,他这一死,所有线索全部中断,但是保住了邵一平。相比御厨房,司膳监的位子更重要,御厨总管可以换,掌事太监不能换,那是内廷与外朝联系的关键点,千槐坊唐家人这个亲属关系适合在外面做事,日常频繁的联络主要还是在邵一平与王笑东身上,他俩一天见面十七八回都可以说是正常的职事来往。”

“是啊,王笑东意外死亡,保住了邵一平,他能继续与新的御厨总管勾搭成奸,依旧把御厨房抓在自己手里,这次终于切断了他们中间的关键点。”

“不出意外的话,新的司膳监掌事太监应该会由喜公公来推荐人选,不会再让赵贤妃有机会插手了。”

“唔,我都不敢想像现在宫里正在发生什么。”

“能发生什么?难道赵贤妃还能站出来求情?把嫌疑往自己身上揽?叫皇后有机会借题发挥?她有那么傻?所以什么都不会发生,赵贤妃得自己安安静静咽下这个事实,她甚至都不能摔个茶碗发个脾气,邵一平这事自有律法处置,谁多嘴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而且还大伤元气。”

“对,现在她变成了瞎子和聋子,真是一桩喜事,值得干一大杯。”

“我才不跟你干杯呢,喝完这杯你赶紧回去,趁时间还早,你还能和白蔻再聊一局。”

“还是你知我。”

“废话。”

宫长继翻个白眼,看着顾昀抿了一口酒就放下了酒杯,然后吃了几口菜,抹抹嘴巴就站了起来。

“你倒是喝完啊,浪费我一杯好酒,很贵的。”

“不能喝了,白蔻不喜欢与醉鬼说话。”

“啧啧啧啧,行行行,随你随你,快滚快滚。”

顾昀哈哈一笑,整了整衣裳很快就走了。

回到自己家里,顾昀先换了衣裳去给长辈们请晚安,向父母说起司膳监和御厨房勾搭成奸的事情,晔国公顾云安这几天一点小道消息都不曾听说过,不过既然宫长继能先一步知悉详情,想来近一两天就会传开来了。

得知散失良久的白家菜谱其实大部分一直藏在宫里,大老爷和大夫人颇为感慨,想起年初王笑东意外死亡的事情,更是觉得这里面还有很多内情没有揭出来。

辞了父母出来,顾昀回到自己的耳房就让人唤来白蔻,又将这事讲了一遍。

“难怪一直回收不到我家菜谱,还以为都打纸浆重新造纸了,原来所谓的散失民间都是障眼法,东西一直在宫里。”

“邵一平现在被除掉了,断了赵贤妃的臂膀,想来应该能让她的阵营消停一阵子了。”

“只是除掉了邵一平而已,别太乐观了,赵贤妃风风雨雨几十年都过来了,虽然邵一平对她很重要,但应该不至于少了这么个人就能打乱她的部署,做这种大事的人,肯定永远都有备用计划。”

“但起码今晚这是个好消息吧?”

“当然,在今晚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好吧,你想说什么,只管说吧,别卖关子了。”

“现在的情况是宫里检查房屋情况才找出了藏匿的赃物,知道了御厨房与司膳监勾搭成奸的事,拿下了邵一平。但是,邵一平是赵贤妃当年旧仆的事现在还有谁记得?要不要找个记性好的老人提一提揭发一下?还有,邵一平在千槐坊的亲戚要不要也拎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总而言之现如今这么好一个打击赵贤妃势力的机会可别放过了,穷追猛打才是正途。”

“唔,那我明天就让宫长继去散布消息。”

“堂堂郡王都成了您的传声筒了。”

“谁叫他有现成的资源呢。”

“对了,别忘了那个林清,讲好了回京城来要找他算账的,居然有胆子在圣人面前告刁状抹黑年轻小姑娘。”

“不急,那家伙又跑不掉,现在邵一平的事更新鲜,那个林清缓两天不打紧的。”

“邵一平这事吧,要是真的把往事都揭发出来,处处矛头都指向赵贤妃的话,您还要密切关注石天珉,切记表现一定得像个体贴可靠的好兄弟。”

“好,都听你的,白半仙儿。”

“少打马虎眼,说真的呢。”

“我说的是真的啊,比珍珠还真,我知道,我知道,不会让石天珉发现跟我有关,等成功把赵贤妃卷进来了,我会向他表示同情。”

“这次真的是考验您演技的时刻到了。”

“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呢。”

顾昀露齿大笑,脸上表情未收时,突然发起偷袭,一下子扑倒白蔻,趁机偷个香香。

(作者的话:笔名合并的事虫子会一直跟进,等合并完成后,虫子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所以不要心急,虫子不会弄丢你们的。)

第706章 牵一发动全身

次日,顾昀赶早先去了宫长继家,邀他乘自己的马车一块去府学,在车上两人讨论了一番,决定把赵贤妃这旧仆往事拎出来晒一晒,找个岁数合适的老人出来说两句不是难事。

到了府学,宗室子弟出身的学生之间先将这消息流传出来,顾昀悄悄地留意着石天珉,在人前他是老样子,与大家一块嬉笑打闹,但背过人去的时候脸色就不好看了。

顾昀一副全然没有察觉到石天珉有心事的样子,中午叫了他和宫长继一块吃午饭,饭桌上又把这司膳监的八卦讲了一遍,顾昀最有理由感慨万千,以及关心后续进展,毕竟查抄出来的赃物是失踪许久的白家菜谱,白蔻肯定想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石天珉心里很不是滋味,趁着冬狩宫里检修房屋,抓了个人赃并获,他外祖母一声都不能吭,必须得假装自己和邵一平没有任何关系,年初的时候才为了保邵一平而舍弃王笑东,谁能想到一年没到,邵一平还是被揪出来了,现在只希望在审讯的时候那个家伙不要吐露更多秘闻,不然他在宫外的亲戚一个都没好下场。

这番强颜欢笑的神情一点没露地全被顾昀和宫长继看在眼里,笑在心里,邵一平果然是他们很重要的棋子,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整个司膳监从上到下一撸到底,纵使赵贤妃在司膳监的根基再深也没用了,怕是连洒扫的杂役都要换新人,叶皇后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重新把司膳监和御厨房抓在自己手里。

石天珉食不知味地结束了这顿午饭,回府学领了功课就下学了,没跟朋友们出去玩,而是借口母亲冬狩回来后有些伤风的理由,急匆匆地回家去了。

顾昀和宫长继没拦着石天珉回家做好儿子,他俩也抓紧时间布置后面的计划去了,这两天就找几个老人出来散布一下赵贤妃与邵一平的往日关系。

等他俩回到自己家里天都黑了,顾昀把白天石天珉的表现当笑话一样讲给白蔻听,博她一笑。

两天后,邵一平的这个案子传得连普通百姓都耳闻了,正议论着呢,顾昀和宫长继布置的后手正好跟着民间舆情飞快地传播开来,人人都知道了邵一平是赵贤妃当年旧仆的事情,另外邵一平在千槐坊的唐姓亲戚一家帮着赵贤妃敛财的事也暴露在了阳光底下,甚至连已经死了的前御总管王笑东与邵一平是姻亲关系都被揭了出来,以此故意挑起百姓们对王笑东死因的讨论。

全京城的百姓和商旅在震惊之下议论纷纷,石天珉以母亲生病为由向府学告了长假,看样子在事情平息之前他是不会回来上课了,顾昀和宫长继作为生意伙伴的代表登门慰问,见着石天珉时被他一脸憔悴的样子吓了一跳,若不是知道他是为了外祖母赵贤妃的事情烦心,不然还真容易以为是大公主病重了。

顾昀和宫长继关怀备至地对石天珉好一番安慰,让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跟他们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石天珉不疑有诈,对顾昀和宫长继的安慰感激不尽,送了客后回到后宅,同样是安慰母亲打起精神,事情还没有坏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只是心知肚明的是,经这事以后,赵贤妃在圣人面前的恩宠和地位肯定要下降,起码得失宠一段时间,再慢慢寻机会复宠。

而宫里,坊间的议论早已传到了圣人和皇后的耳朵里,因是赵贤妃的事情,东宫是晚辈,对此保持沉默,暗地里却配合迎天府,查证千槐坊那户唐姓人家到底仗着赵贤妃的权势干了多少违法乱纪的事情。

豫王进宫替母亲求情,圣人直接就没有见他,让人礼送出宫,说的话都是等查明真相再说,豫王无可奈何,只能怏怏不乐地回家去,看看在外面他还能做些什么。

圣人则去了赵贤妃的寢宫,进门就见自己宠爱了几十年的女人已经除去簪钗披散了头发,只着中衣,跪在地上,额头叩地谢罪。

念在恩爱一场的份上,圣人没有在这里大发脾气,只是下令赵贤妃禁足宫中,在真相大白之前不许接待访客,更不许离开她住的宫门半步,日常待遇通通减半。

赵贤妃磕头谢恩,跪送圣人离去,等外面将大门徐徐关上,赵贤妃从地上爬起来,望着房门脸上露出狠戾的表情,然后一甩衣袖,一言不发地回了后面卧室。

现在只能等外面的儿女们替她报仇了,叶皇后那一派此刻肯定得意忘形,就让她再高兴几天好了。

宫里的太监和宫婢们犯了事,自有宫规处置,整个司膳监的太监全部关押起来日夜拷问口供,御厨房的御厨们也一个个地重新接受调查,看有谁曾经与王笑东沆瀣一气,接替王笑东的御厨总管更是调查重点,直接被暂停职务,等查明真相再说。

迎天府则在全力调查王笑东和千槐坊的唐姓人家,然后他们收到了一张状子,是王笑东的弟弟王笑南的元配亡妻的娘家人怀疑自家姑娘和外孙外孙女们的死因成谜,请求开棺验尸。

状纸上写得很清楚,前妻的百日热孝才过,王笑南就在兄长王笑东的安排下,娶了千槐坊那户唐姓人家的女儿,一年后,那后妻生下自己的儿子,前妻留下的一双儿女就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染上时疫而病逝,但更弱小的婴儿却无病无痛平安成长,而且娘家人每年扫墓也发现除了只有他们娘家人记得这母子三人,王笑南几乎从来没有扫过墓。

府尹看罢状纸,与师爷讨论之后觉得的确可疑,尤其王笑东兄弟俩与千槐坊唐姓人家和邵一平都是一条绳上的关系人,觉得还是要开棺验尸来验证猜测,不论结果是什么总是个结果。

但没想到这开棺验尸的结果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出来了,王笑南前妻和一对儿女都葬在一处,棺木陆续挖出来后,一开棺盖,经验丰富的仵作一眼就看到了谋杀和虐待致死的证据。

亡妻身上有毒杀的痕迹,两个孩子则是被暴力殴打致死,幼小的身体上有多处致命骨折。

只凭这表象,不需再等仵作给出更详细的验尸结果,府尹就先下令以谋杀案嫌犯的身份将王笑南收监。

第707章 还是逃过一劫

衙役去拿人的时候,在王笑南家发现了一个供奉先人牌位的佛龛,王笑南甚至供奉了他哥哥王笑东的牌位,却唯独没有他元配亡妻以及元配子女的三个牌位,他后妻所生的子女都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的母亲是元配,父亲年纪大是因为娶妻晚,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前头还有一对哥哥姐姐。

王笑南收监后只审了一天就全招供了,承认是他自己毒杀了元配妻子,但那两个孩子不是他下的手,是后妻生了自己的孩子后容不下他们,趁他外出不在家,示意家下人干的。

于是王笑南的后妻唐氏和家中下人一并收监审问,很快就供出是唐氏指使下人将继子女重殴致内伤,再伪装成感染时疫,挣扎了几天痛苦死去,但其实是有王笑南的许可,他在那天故意外出假装无辜,借唐氏的手除掉前妻留下的累赘。

唐氏所出的三个孩子,最年长的都不到十岁,因近亲属全部涉案,无人照料他们,只有送入济贫院,彻底告别了从小过惯了的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王笑南属于那条绳子上的边缘人物,借着兄长和岳家的关系,有事的时候就使唤他打个帮手,做点小事就收入丰厚,因此对自己哥哥死心塌地,但他并不知道核心圈子里的秘密,王笑东拿他几乎就是当个跑腿小弟一般,重要的机密的事情都不让他掺和。

如果仅仅从这方面看的话,王笑南充其量就是个从犯,罪名很轻,估计王笑东生前也是如此打算,才不让他弟弟知情太多,但现在查实他身上有人命案子,杀人偿命,而他后妻唐氏残杀一双继子女,一样没有好下场。

这案子脉络清楚证据确凿,几天工夫就宣判了,接下来王笑南要等待死刑复核,他妻子唐氏则直接判了苦役送走了。

赵贤妃被勒令禁足,外面的消息她一个字都不知道,她所生的一双儿女为了避嫌不敢再进宫求情,原本豫王府和大公主府外天天车水马龙访客不断,这些天早已是门可罗雀。

宫里头对邵一平的审讯并不顺利,他承认是赵贤妃的旧仆,也承认与王笑东相互勾结买通看守仓库的小吏,偷出白家菜谱私藏宫中,除此之外再问他任何事他都一口咬定自己毫不知情,包括去年太子妃饮食不周的事情,一概喊冤,全部推给已经死掉的王笑东,反正死无对证。

邵一平宫外的亲戚们也与他一样嘴紧,他们多年干的那些勾当自然清楚都都是什么罪名,何况他们还有自己的亲戚朋友跟着沾了光,赵贤妃那是什么人,后宫荣宠几十年,把她供认出来搞不好自己死得更快,随便安个构陷后宫贵妃的罪名再株连一下,不知道得有多少人头落地。

既知代价沉重,男女老少皆都咬紧牙关,他们很清楚只要不扯上赵贤妃,只要她平安,豫王和大公主就平安,他们姐弟就会保障他们唐家其他亲戚们的安全。

所以对于一旦事发面对审讯的时候早有一套应对的办法,女眷只管全部否认,把事情都推给男人们,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风俗,的确可以帮她们逃过严苛的审讯,而男人们则只承认借着姑舅外甥邵一平与御厨房的关系,干过一些捞油水的事情,得的好处都与这外甥分了,至于邵一平又与谁勾结他们不知道。

千槐坊的居民知道唐家上面有人,因为他们从来不掩饰,但在豫王和大公主暗中派人过去一番威胁利诱警告之后,整个坊的人都成了闭嘴葫芦,纷纷声称唐家的事他们居民不知道细节,只知道他们有靠山惹不得。

基于这种情况,唐家人自己又不如实招供的话,就真拿他们没有办法。

毕竟没有他们与后宫直接勾结的证据。

圣人看完现有的各人供词,拍板定案,到此为止。

赵贤妃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逃过一劫。

邵一平必然死路一条,唐家人的男丁女眷们也都没有好下场,女人和孩子都送了教坊为奴为妓,男人们流放三千里,去了一年里面有八个月是冬天的苦寒之地为奴。

豫王和大公主分别保下唐家人的姻亲故旧,给他们办了商队用的官凭路引,一家一家地混入不同的商队中远走高飞,世代再不回京。

圣人撤销了赵贤妃的禁足令,并送去很多赏赐予以安慰,当晚还留宿在她的寝宫,一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