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
“你是唐阁老府上的公子?”李昊转身甩袍帘,到那绣着明黄软垫的大塌上坐了,伸手示意唐靖海也坐,又道:“听闻你是自己找来的?”
唐靖海起身又是一礼:“私不相瞒,我把滋女和小僧女给丢了!”
李昊听了他这话,便知道这孩子为什么不肯说话了。原来是个大舌头。
“所以,你的意思是?”
唐靖海道:“请您僧我去绞我父亲!”
他说不清楚话,恰又被年素碰到。牛素这些日子因为偶尔说了唐牧几句好话,正遭李昊疑忌,为了自己大内总管太监的位置不必旁落,顺水人情为投皇帝欢喜,便将这说不清楚话的孩子送到了养心殿。
李昊叫这故作深沉又口齿不清的孩子瞬间逗笑,噗嗤一声,见唐靖海随即胀红着脸低下了头,也知是伤了孩子自尊,连忙又板起面孔来。牛素在外觑得李昊冷面三年后终于露了一笑,也知是投了他的喜好,一颗心顿时落了地,连忙挥手叫小内侍端了满满一碗的茶与点心入内。
*
这厢唐牧边听唐逸奏河南的情况,边脱了官服,只换件韩覃所衲的棉布黑常服,抖直衣领便出了东华门。他入左手巷子转到锦衣卫值房,推门进屋却未见着应该等着的韩覃,唯见半盏凉茶,桌是一只令箭筒中插着两个五彩糖人儿。
“娇娇……”唐牧唤了一声,无人应声,以为是韩覃自己等不得,先出去逛灯市了,遂撩袍帘坐到桌前,伸手取下那两个小糖人儿来。等取下来,他才发现这两个小糖人儿原本是相连在一起的,男童略大,女童略小,彼此手牵在一处,倒是做的活灵活现。
他听到窗外鼻息一声笑,嘴角一翘,问道:“既来了,为何不在这暖屋子里等着,却要偷偷摸摸躲在窗外?”
韩覃仍还披着那件穿惯了的青裘,推门进来背倚在门上,满脸作贼得呈似的笑意。唐牧将两个小糖人儿丢入令箭筒中,起身问道:“哥儿了?”
“今儿初一,又是他的生日。他嚷得许久要去那府,我送去叫他与小锦两个顽去了。”韩覃仰面望着唐牧走过来,身躯挡住背后的灯火,将她笼在一片暗影中。他这几年熬夜太多,眼皮自眉骨以下成两道深褶,目光精熠,多年的薄皮凤眼,如今倒成个双眼皮了。
宰相并不好做。要应付李昊的疑心,还要趋着群臣们把差事往前干。人吃百样饭,也生百样心。想借梯登天平步青云的官员,三司六部也有不少。而这些人恰就要借着皇帝宰相面合心不合的契机,闹出点风浪来。
饶有前面二十年的铺垫,唐牧这三年仍还是殚精竭虑,一心扑在朝政上,所以不比李昊更轻松。只他向来是缓和性子,不怒自威,倒不必学李昊故作冷竣,要拿脸色吓人。韩覃伸出温热两只手攀上唐牧的肩,两腿一跃便窜了上来,在他耳边呵着痒痒的暖气:“我跟品姝交待过了,今夜哥儿由她照料,咱俩好好逛逛,晚上回怡园,一儿一女,你得给我凑出个好字来。”
唐牧叫她眼巴巴儿的盯着,见她脂粉轻施口胭红艳,知她心里那点小九九,也不言语,略点了点头道:“好,我好好伺候你一回!”
怀上唐靖海的手段,只用过一回就不灵了。所以韩覃时机难得,索性把儿子交给别人,算好了日子要逼着唐牧再要一个。
两人牵手在灯市上逛着,韩覃见那挂在架子上一盏盏滴溜溜圆的十二生肖小提灯皆是份外可爱,便买了一盏与小老虎,要带去给儿子顽。
她满心的欢喜,牵着唐牧的手提着盏灯,心思也全在路旁的灯上,忽见唐牧止了步沉着脸色,抬头问道:“二爷怎么了?如何不走了?”
唐牧望着左右,锦衣卫的千户、皇城侍卫们此时自灯市外侧东安里门一带远远退着。他们平日训练有素,在普通百姓们眼中倒也瞧不出异样来。唐牧也不急,牵着韩覃绕到灯市外侧,抓住一个千户道:“傅文思在何处?叫他来,只说唐牧要叫他问话。”
这千户未曾见过首辅颜面,但因见此人气度不凡,唤锦衣卫禁军指挥便直呼其名,心以为他是首辅身边人,遂抱拳一礼道:“皇上亲口谕旨,傅指挥使到东安里门上戒严皇城去了,小的们也是奉命前往。请大人如此复命,可好?”
连这些锦衣卫小小的千户们,都知道头顶两位神仙打架,通传的时候会打马虎眼儿了。唐牧又未得随行官员,只得召来随行的熊贯,吩咐道:“去往东安里门外,打听打听是出了何事,大节下的,为何皇上要突然戒严皇城。”
元宵佳节,是京城老百姓们一年一度唯一能够亲临这座禁城外围,看灯,瞻仰宫廷的机会。所以,此时几里长的街道上,挤着将近上万的百姓。这上万的人,无论李昊因何原因封城,在普天下皆知宰相与皇帝政见不合的情况下,都会造成很大的混乱,而比混乱更可怕的是谣言。
概因从三年前皇帝三请他复朝开始,皇帝被首辅架空的谣言便一直不止。有这样的谣言,京师倒还好说,两直十三省的官员们,便有了分班站队,惰怠差职的思想。唐牧不怕他们站队,却恨他们因此而惰怠差职。
唐牧脸色越发阴沉,韩覃一点兴头自然也烟消云散,她提着那盏灯,也知自己此时无论说什么都顶不得用,索性与唐牧一起沉默着。未几熊贯来了,韩覃见他收了平日大大咧咧的样子脸色发青似撞了鬼,才要张嘴,忽见他自身后拖出个面色蜡黄如丧考妣的品姝来,后心白毛汗森森往外透着,她问道:“品姝,你叔叔了?”
品手拿手捂嘴,扑通跪到了韩覃面前:“小祖母,我实在不是故意的。方才街上太挤,我和宪儿两个不过转个身的功夫,靖叔就不见了。”
唐牧一把扯扶住腿脚发软的韩覃,问品姝:“所以,是你求皇上封皇城,找孩子的?”
小锦抢道:“是!”
唐牧方才从唐逸、督察院使陈恪,再到皇帝李昊自己,将这些人齐齐过了一遍,却未呈想竟是自己儿子丢了。他听品姝讲完经过,亲自到丢孩子那吹糖人的摊贩身后站着看了一圈,回头见锦衣卫指挥使傅文思满头大汗跑了来,问道:“皇上下的什么口谕?原话怎么说的?”
傅文思原样学道:“听朕口谕,东华门外所有值勤锦衣卫全退到东安里门外,封闭城门,一人一人检搜,叫品姝姑娘亲自辩认,务必要寻到唐阁老家的儿子。”
“所以,唐牧丢了儿子的事儿,你在锦衣卫中传开了?”唐牧反问。
傅文思一怔,摇头道:“未曾。属下只说,有百姓报说失了孩子,要封城检搜。”
在朝为官,与人有恩,就必会与人结仇。说是唐阁老家的儿子,且不说万一有那仕途有暇叫唐牧饬斥过的人要借机寻仇,便是普通的人拐子,因怕牵连太过而被吓的闷了或者淹了孩子,才最可怕。
唐牧吩咐傅文思:“撤回半数锦衣卫戒严内皇城,只留半数守在东安里门外,也不能说城中丢了孩子,只传话给城中百姓,就说一个时辰后奉天门外有大戏可看,让他们徐徐往外退。熊贯带着怡园的人跟着锦衣卫,一个孩子一个孩子脱了帽子认。”
他转身指着几个方位:“把方才在那几处值岗的校尉都给我叫来,我有话要问他们。”
傅文思带着人才转了身,韩覃便听得长街人许多人都在窃言:似乎城中出了乱事,要轰咱们出城哩……
她左转眼望,灯火汇成一条长龙绕晃着眼,看那个孩子皆像自家哥儿,耳膜往外鼓着,胸中轰轰重响,脑袋越来越大,直眼盯着一个个从面前走过的孩子,若不是唐牧拉着,早都扑过去了。唐牧见韩覃面色蜡黄两条腿如筛糠一般抖个不停,也知她只怕要急疯了,扶着她安抚道:“那是我儿子,必然丢不了,倒是你,先冷静下来,给我憋着一口气,等我把孩子给你找回来。”
“二爷!”韩覃出口也是哭腔:“你是知道的,哥儿连话都说不清楚,万一遭人拐了,只怕连寻人求个救都不会。”
孩子口齿不清,所以不爱说话,是个闷葫芦。韩覃此时急的恨不能在这大街上横冲直撞狂走狂叫,偏叫唐牧一双手箍着挣脱不得,一颗心攥了又攥,已经急了个半疯。
“那是我儿子,虽说不清楚话,可心是清楚的。你再撑得半刻钟,我必把他给你寻回来。”唐牧这话一半是安慰韩覃,另一半也是安慰自己。
*
养心殿东边暖阁临窗的大炕床上。李昊盘膝,唐靖海却是端端正正的跪坐。两人相对,李昊唇角仍还含着笑意,见这孩子眸似点漆聚在眉心,也不往那满桌子的吃食上多瞧一眼,问道:“难道这些吃食,皆不合唐公子的口味?”
唐靖海小背绷的挺直:“我次过饭才来的!”
李昊不期韩覃那样活泼一个性子,竟能教育了这样一个老气横秋的孩子来,偏他口齿含混奶声奶气,叫人看着竟是格外的心疼。他耐着性子劝道:“这是皇宫大内,此时宫门下禁,而你父亲也已经出了皇城,你出不去,他入不得。所以,听朕一句话,吃些东西,在此宿一宿,明日一早朕即放你出宫,好不好?”
第102章 番外2
唐靖海今夜说过的话;比有他以来都多。他盯着李昊,那审夺的眼神倒叫李昊想起唐牧,看他时永远像在看个犯错的孩子。
“离亥时还有浪刻;宫城还未下钥!”他指着李昊身后那自鸣钟儿,这句话倒是说的很清楚。
才三岁的小屁孩儿,连皇宫下钥的时间都知道。李昊发现这孩子竟还有些难对付,越发觉得有趣;错膝靠到引枕上;松了腿道:“那朕若是不肯放你走了?”
叫唐靖海一双眼睛盯的发毛;李昊又道:“宫里养着许多大灰狼,大约你也知道那东西专吃小孩子,若你不听话;朕叫牛素把你扔到狼窝里去;所以;快些吃;吃了好睡觉!”
“我狼唆;大灰狼系舔人的!”
李昊初时以为韩覃告诉这孩子,大灰狼不咬人;反而会舔人。过了好久才悟过来;那个舔应当是骗。所以,韩覃告诉他,大灰狼是骗人的。
“你娘没告诉你,君无戏言。朕既说到,就能做到。要找头大灰狼可不是难事儿,等朕找来了,它张着獠牙利齿咬你这小嫩手儿的时候,你才知道它是不是骗人的。”李昊与这孩子较上劲儿了。
毕竟孩子,唐靖海低头盯着自己两只软嫩嫩的小短手看了两眼,从膝盖上轻轻挪到了背后,舔了舔唇道:“我狼还唆,皇桑系银精,重不欺舔小鹅!”
银精?李昊气的心头一滞,不呈想韩覃竟因为自己当初一句戏言,在孩子面前骂自己是银精。这银精不知是个什么东西,但民间骂人的脏话,总有它的出处。他不好当着孩子拉脸,却也气的不轻。
牛素凑了过来,轻声道:“皇上,韩夫人实在明理之人,连三岁小儿都知皇上是仁君,从不欺骗小儿了!”他自作主张把孩子哄到这里来,也不过想要搏李昊一笑,那知李昊竟然就逗上了,还勒束整个养心殿的内侍们不准往唐牧那里报信儿。
生身为父母,第一大噩梦便是丢孩子。唐牧早晚要查到孩子进了皇宫,到那时他伺候好了明面上的主子,却得罪了真正的主人,日子只怕要更难过。所以牛素试着劝慰道:“只怕韩夫人也得了讯儿要着急,皇上,要不奴婢替您把孩子送出去?”
李昊慢慢沉了脸,却不置可否。
三岁的稚儿,理当不会为了讨好自己而编出这样一句话来。那也就是说,韩覃果真对这孩子说过,自己是个仁君?
李昊心下不由一阵黯然,叫了个机眉俊眼的小内侍过来哄这孩子吃东西,出暖阁到内殿坐下,这才一笑:“唐阁老既算漏无疑什么事儿都能猜得到,想必要找到孩子在朕这里也不难,你们谁若敢出去报讯儿,明日就到内事堂领棍去。现在咱们等着,看他多久能寻到这里来!”
他话音刚落,便听外头有内侍报道:“皇上,唐阁老求见!”
李昊看一眼牛素:“他来了!”
牛素满头大汗,讪讪点头。
唐牧行过大礼,起身道:“方才犬儿于灯市上与几个小辈走散,听闻是入了宫城,只怕在此闹扰皇上多时,臣替他在这里给皇上赔个不是。”
从牛素那一脸不安的神色就可以辩得出,这事儿准是他一手办成的。
紫檀木大屏风后一阵响动,唐牧与李昊俱望那一处,便见小小个儿的唐靖海自屏风内往外探着脑袋,见了自己爹,先是一喜,接着便又装出那老气横秋的样子来,遥遥见礼道:“父亲!”
唐牧从初四入宫,连着熬了近十天,此时远远见儿子站在那处黑鸦鸦的大屏风旁,小嘴儿微张着,两滴口水欲落不落,见自己看他,忙噙了回去。他活了两世才有个儿子,其意义之重,对孩子心爱之切,只怕比韩覃还要重几分。方才叫来在城外列班的校尉问询过,便断定儿子是入了皇城。
但心仍还提着。只要是自己的孩子,人最怕的就是个万一,万一果真被人拐子拐了,万一自己乱走掉入了护城河……他远远瞧见儿子,两眼一黑几乎要晕过去,稳着心道:“他叨扰皇上一回,臣替他给皇上赔个不是,容臣这就带他返家。否则……“
唐牧话还未说话,李昊已经下了御座:“皇宫中多少年也没有小儿欢闹过。太妃这些日子也身子骨儿不好,既令郎已经来了,不如就留在宫中,叫他陪在太妃膝下欢愉两日,若阁老不放心,叫韩夫人入宫一同陪着住几日,阁老看可好?”
陪太妃欢愉两日的话,唐牧倒还未觉得怎样,最后那句若阁老不放心,叫韩夫人入宫一同陪着住几日,唐牧一听完,随即眉心便簇到了一起。他沉着脸,低头看儿子。
若是此时儿子能说一句:不要,我要回家。那他就可以顺势带走儿子。
但就唐靖海那说话,他都很难听懂,更何况别人。
彼此僵持着,李昊转身去看牛素,牛素夹在中间好不为难,却也得向着李昊:“太妃娘娘腿不好,过了初三就未下过地,若能得唐公子陪着欢愉膝下,也是阁老的孝心不是?”
宫门下钥在即,唐牧见儿子也仰着脖子费力望着自己,点头道:“那就叫他陪着太妃住两日,我送个孩子进来陪着他,改日亲自来接。”
唐靖海小嘴一撇,泪花儿已在眼眶里转着。眼巴巴看自己爹弯下腰来,抿紧嘴不敢哭一声。唐牧摸了摸儿子的小耳朵道:“在此乖乖住两日,改天爹亲自来接你,好不好?”
唐靖海狠狠点头,眼泪吧啦啦落在那崭新明亮的金砖上,行了送礼,仍是不说话。
*
韩覃就在宫门上守着,见唐牧一出来,撕住便问:“哥儿果真在宫里?”
“在。还找到养心殿去了,如今在皇上身边。”唐牧才说完,韩覃便险险儿晕倒在地。
自打三年前李昊那么一句话,她便悬着一颗心,再加上孩子越长越俊俏,越来越不像唐牧。或者是心中存鬼的缘故,她越瞧孩子越像李昊,对唐牧的愧疚愈盛,也生怕这事儿要吵嚷出来。乍一听孩子竟自己找到李昊身边去了,天悬地转两眼一翻便晕了过去。
唐牧抱着韩覃,唤过品姝问道:“哥儿是你丢的?”
品姝道:“是!”
唐牧指了指宫门:“去,进去陪着哥儿,想个办法明天就把他带出来。”
品姝再不及多言,已经叫熊贯一把推进了那灯火彻亮的宫门。随即宫门下钥,轰的一声内外隔绝,她左右四顾,空旷的大广场上四处是风,远处铜鼎散着隐隐火红的光。父亲封疆大吏,祖父位居首辅,品姝长到十七岁却是对一回入宫,她满脑子皆是李昊那阴沉的脸并他寒森森的声音,脚步虚浮踉踉跄跄往里走着。
次日一早,相偎而眠的品姝还未睁开眼,便听到身边有人在议论:“瞧这孩子眉眼儿多俊俏!”
“怎么跟唐阁老半点儿也不像?”
“我瞧着他眉眼儿像是肖似他母亲。这孩子会长,专拣着父母脸上的优点来长。”
品姝睁开眼见一个满头银丝慈眉善目,一件银色福纹锦褙的老夫人正在床沿上坐着,连忙翻身起来就在床上磕起了头:“小女唐品姝,见过太妃娘娘!”
刘太妃这才注意到品姝,一笑道:“听闻昨夜你丢了孩子,想必吓坏了吧?”
品姝为此而自责了半夜,那知天亮了却失睡,睡到这会子。
唐靖海已经起床了,这时候盘膝在床头坐着,低眉善眼,任凭一屋子的妇人们品头论足指指点点,任是一言不发。
未几摆好了饭,刘太妃两条腿如今屈的厉害,偶尔行走几步,也要两个内侍从两边搀扶。妇人们老了都爱小儿,她平日不下火炕,这还是为了看看韩覃生的儿子,才特意叫内侍们扶着起来一回。
叫刘太妃两只眼睛盯着,唐靖海用了一小碗粥,又拣了块薯糕吃。那薯糕太大,他吃得半块吃不完,抬头对身后布菜的宫婢说了句什么,宫婢自然听不懂,见他再不肯吃,一群人便将桌子抬了出去。
用完饭,两个宫婢要给品姝与唐靖海换身上所穿的衣服。一个宫婢替品姝挽着发问道:“唐阁老家这小公子,可是不爱说话?”
品姝侧瞄一眼唐靖海,脸色本本,老儿在在的盯着面前的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