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闯一脸无奈地絮叨着他为他那不爱学习的女儿操碎了心。
杨立春也只能干笑着点头,虽然她看上去并不怎么赞同钱闯的想法。
“哎呀,我去给你们泡杯咖啡,你们先坐啊。”钱闯说着起身离开,片刻功夫,几杯咖啡便摆在了众人面前。
咖啡不是速溶的,看着他细致地放糖放奶,杨立春和卫解放都有点拘谨起来。
因为他们从来没喝过咖啡。这新鲜玩意他们是听说过,但没见人喝过,现在也只有一些有面子有身份或者会讲究个生活又不差条件的人才去搞这些花样。
而对于卫解放和杨立春来说,这东西既高档又新潮。
“叔叔,我的不要糖奶。”卫笙抬手拒绝了正要往她杯子里放糖加奶的钱闯。
钱闯一愣,笑道,“不放糖味道可苦啊。”
“没关系。”卫笙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她因常年呆在国外,又是偏好赛车,一杯美式于她来说是提神醒脑的好东西。
如果有条件她更乐于喝浓缩。
回来以后因为年代和经济条件双重的不允许,卫笙的确很久没喝过咖啡了。
卫解放和杨立春惊讶地看了看女儿,钱闯更是有些讶异。这东西是朋友送给他的,他也乐于当作高档的东西招待亲朋。
他享受亲朋首次喝到咖啡时脸上拘谨懵懂的表情带给他的那份小小虚荣。
他更知道这东西不加糖和奶是怎样的苦涩,对他来说简直比中药的都难喝。
这女娃倒像不是第一次喝,那么苦的东西她竟然一点反应也没有?
钱闯干笑两声落座。
杨立春也端起杯喝了一口,心觉有些怪怪的,不知道那些外国人是怎么喝下去的?
她再转头看女儿的表情,心想是不是女儿那杯更好喝一点?这样想着,她就端起卫笙的杯子抿了一口,顿时苦黑了一张脸,直灌了两大口水才罢了。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开锁声,紧接着,一道明晃晃的身影就踏进了屋内。
是的,明晃晃。
女孩一头长发漂染成了黄色,扎了两个辫子,穿着的也是金黄色的衬衫,红色的收腿裤,脚上白色的运动鞋刚刚踏入屋内就伴随着她疲乏的声音,“家里来人啦?”
卫笙认得,这女孩就是钱爽,钱闯的女儿。
这姑娘的个性在卫笙看来实在不敢恭维,打架酗酒脏话连篇,逃课那更是家常便饭,丝毫不将父母放在眼中,而钱闯和张玉华夫妻也娇惯着她,导致了她眼高于顶目中无人的性格。
就如现在,见到家里来人,她也只是随口问了一嘴,然后换上拖鞋就回了房间,咣当一声关上了房门震得卫笙脚下地面都仿佛颤悠了几下。
客厅里不难听见女儿进了房间就开始包电话粥的声音,只是听得不真切,偶尔能听到两声飙高的脏话。
钱闯更是干笑起来,“看了吧卫哥,我可羡慕你哪!你家这丫头看着就老实,不吱声不吱气的,哪像我家那个。唉!”
卫解放也陪着干笑,“孩子多管管就好了,现在还小,再大点就懂事了。”
“说到懂事小爽还行,也知道心疼我和她妈,这不前两天还给我和她妈买的手套。”说着他指了指鞋柜上的两双手套,目光得意起来。
卫笙笑了笑,心想借着买手套朝你要钱才是真的。
“对了,卸货我没跟进完就接你嫂子去了,钱的事怎么样了?”卫解放就岔开了话题。
钱闯摆了摆手,“这个放心,老金他不敢忽悠我,不过结算得明天再说,周末他们财务都休息了。”
……
吃完饭,卫解放没让钱闯出门相送,因为两家离得不远,都在一个大院里头。
刚下楼,杨立春就感慨道,“老钱这人不错,就是闺女太不懂事了。小笙,你到了一中可要好好学习,给妈露点脸儿。”
卫解放也叹着气摇了摇头,“都是捞钱娇惯的,那孩子小时候我记着也挺懂事的。”
“她妈叫了她三遍还在屋里跟人打电话哪,咱们就搁外边等着,你说多没礼貌?咦?这小区不是咱爸家吗?”杨立春走在大院里,这四下一打量才反应过来。
这事按理说也不怪她,毕竟除了刚结婚卫解放过年还带她来过,闹了几次不痛快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是,咱爸就在这栋楼。”卫解放指了指钱闯家对面的一栋粉漆小楼,卫笙抬头朝那栋住在四楼的一户人家望去,铝合金窗户内黑漆漆的,看样子还没回来人。
杨立春吓了一跳,“那咱得上去看看吧?早知道拎点水果好了。”
卫解放摇了摇头,“爸今天有事在外面忙呢,明后天再说吧。”
卫笙知道,因为老头子娇惯那个二婚生的小儿子,所以对父亲卫解放并不看在眼里。
尤其父亲这人性格老实,不会逢迎,更不像那个小儿子会说话,再经继母那么一挑拨,老爷子就更觉得卫解放没什么出息,渐渐也就疏远得很。
卫笙双手插兜走在后面,秋风飘过,带起落叶在地面打转。
看着并肩走在院子里闲聊私语的父母,他们笔直的背影,乌黑浓密的发,她就发自内心地露出笑容。她知道,这一刻,这一世,才刚刚开始。
☆、59。第59章 第一中学,新生报到
朝南市第一中学,由市长亲自亲参加学校落成典礼并题写校名。
它的第一任校长姚辉,曾担任京城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全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会长。
学校占地面积60亩左方,初中部共有十五个教学班,初一到初三每年级只有五个班级,每个班级只收二十五至三十名学生。
其验收过程十分严格,通过验收的学生方能进入学校学习,不是有钱子弟便是成绩精英。
学校以教育科学研究为特色,一直与京城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组成联合体,聘用多名教授作为兼职顾问,可谓师资力量雄厚,L省教育界名副其实的宠儿。
多少家长挤破了脑袋想将孩子送入一中而不能,可上一世,卫笙就是这样稀里糊涂了进入了这样一所公立式的贵族学校,被高强度的节奏搅得浑浑噩噩,最终破罐破摔成为了学校名副其实的吊车尾。
周一开学日,立冬,小雪。
北方的初冬,空气凉爽而微干,细嫩的雪花在微风中飞舞飘荡,打在了人们的围巾、帽子,以及手套上。
朝南市第一中学的大门前,小轿车整齐有序地将学生放在了大门前。那大门上右侧,竖列楷书朝南市第一中学的字样严谨且精气神俱全。
卫解放骑着二八自行车在大门右侧的停车棚停下,“过两天爸给你整辆二手车,虎台县那辆就托你二姨夫给卖了。”卫解放一边锁车一边说道。
卫笙点了点头,再看这自行车棚停着的,几乎都是学生们的无级变速大赛,只零零散散停了几辆普通的自行车。
她自然知道不是所有学生的家境都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为孩子准备这样好的自行车,所以可以想象其学校内的攀比风气。
卫笙前世在一中待了整整三年,她了解这所学校的攀比风气是何等严重,哪家的孩子要是买了个MP3,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MP3风潮。
当然,能进入这所学校的也几乎没有家境太差的,大多都是有钱人家,最少也是个小康往上的家庭奔着这雄厚的教育资源挤破脑袋往里进。
若真是没有钱,起码也要成绩上能够跨越严苛的验收分数线,能达到此列的恐怕也只有那么一小撮人。
而有钱人家的孩子除了学校,还有其他高等教育渠道,例如名师补课,这在起跑线上就稳赢前世的卫笙一大截,他们适应并能够接受一中的高强度节奏,而对于卫笙来说就有些太难了。
所以对于大多数小康以上家境的孩子来说,普通的攀比追风,他们的父母还是可以在不伤筋动骨的基础上全力支援得起的。毕竟稍微有些底子的家庭谁也不愿自家孩子看起来比别家孩子差得太多。
对于这样的学校,卫笙的家境以及成绩的确算得上是极小部分的异数,而一般如卫笙这样情况的孩子,几乎遍布在朝南市剩下的二十几家普通中学内。
卫解放严肃的声音忽然在卫笙耳边响起,“上课认真听见,好好做作业比什么都强,不要学习那些坏的风气,咱不如他们有钱就在学习上牟足劲。记住,攀比心要不得。”
他自然也看到了周遭的自行车,见女儿在观望,自然觉得女儿是在羡慕,这才开口想要加以引导。
卫笙转头看向父亲,微笑着点头道,“知道了爸。”
“去吧,直接到五班找孙老师报到。”卫解放缓和神色,鼓励似的朝女儿笑了笑,“你爸当了十几年教师,你这回也给爸露点脸。去吧,好好上课。”
看着卫笙踏入学校,卫解放才再次跨上自行车转身离去。他何尝不想给女儿优越的生活条件,又何尝希望女儿比起其他同学差得太多,只是他现在还没有这个条件。
想到这,卫解放微微叹了口气,握着自行车把的手更紧了些。只要厂子办好……
离开的卫解放没有看到,原本已经踏入学校的卫笙又返身折了回来,在学校门前的地摊扔下五毛钱,拿了三个大大泡泡糖揣了两个进衣兜里,这才一边嚼着泡泡糖一边伸着懒腰迈进了校门。
校门外背着书包踏入校门的学生给人潮气蓬勃的感觉,而在踏入教学楼后,一种沉闷严谨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教学楼一楼的大厅里立着一座雕像,是第一任校长姚辉的雕像。
而在雕像后方,则是学校众多的名人相框,有历任校长,杰出的教授,以及这所学校毕业后现居要职的官员、在这个时代有着足够影响力的商贾。
虽然相框只有寥寥几个,却都是异常杰出的人物。
卫笙站在相框下观望了一会,然后拎着书包走向三楼。
如果她没有记错,初中部一共三层楼,初一在一层,初二在二层,初三在三层。
但因为音乐室和计算机室都在二楼的缘故,初二的最后一个班级,也就是五班在第三层。
卫笙的班级与崔贤和邵秉然在同一楼层,班级相邻。就因当初每天下课几乎都会看见邵秉然在门前经过,所以才那样迷恋过。
来到三楼,楼梯扶手正对面的班级就是初二五班,卫笙单手拎着书包推开班级大门,此时学生们正在上早自习,进行的是英语朗读。
当卫笙打开教室门踏进去的一瞬间,班级内的声音顿了顿。她明显感觉到所有人都在从上到下打量她,然后再次低头朗读起来。
没有人理会卫笙,或许以为她是其他班级来找人的吧。
“你好,我找孙老师。”卫笙看向讲台上带领同学们朗读的男生。
她对这人有点印象,英语课代表,自幼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甚至令英语老师都相形见绌。好像父母都是留洋归来的华侨。
叫宋什么来着。
“你好,我叫宋京。你有什么事吗?”男生示意其他同学继续朗读,这才走到班级门口,礼貌性地朝卫笙伸出手。
卫笙暗自赞叹,虎台县的熊孩子们可没这素质,可见父母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她咧开嘴角,伸出手,“卫笙,我是新生报到。”
☆、60。第60章 唐雨灵的表白
“新生?”宋京一愣,然后微笑道,“老师应该在办公室呢,我带你过去吧。”
“不用,我自己过去。”
“你知道在哪吗?”
卫笙含笑点了点头,挥别宋京,她径直朝办公室方向走去。
上一世,她在这学校可就读了整整三年啊。
那三年,这学校,对于卫笙来说都是熟悉又陌生的。
她没什么朋友,除了在认识崔贤以后。
此时的她算是故地重游,心境却与往日大不相同了。
与班级一样,初一年组的教师办公室在一楼,以此类推。虽然卫笙班级在三楼,但初二的教师办公室则是在二楼走廊尽头的拐角处。
玻璃门,进去后是很大的办公区域,三面有窗户,教师的办公桌就呈环绕式贴在窗根下面,中间的地域空着供批改作业乏累的教师活动。
办公室内有饮水机、空调机等设施,装修看上去也是新翻修没多久的样子。
卫笙在办公室内扫视一圈,就认出了坐在右边格子间里的新班主任孙梅。
孙梅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龅牙,很瘦,头发整天盘在脑后,永远穿着一身黑色西服衣裤,黑色的粗跟高跟鞋。
事实上卫笙对她的记忆很少,对于整个朝南一中的印象也少得可怜,就像是浑浑噩噩懵懵懂懂地走过了三年,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没带走。
“孙老师你好,我是卫笙,新转来的。”卫笙走到孙梅的办公桌前,看样子她正在批改卷纸。
孙梅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然后从抽屉里抽出一张表格让她填写。
卫笙接过一看,是个个人资料的表格,也就是填写一些家庭住址和父母联系电话等。
她一一填好交给孙梅,后者就道,“你以前的成绩单我看过了,在我们班属于中等偏下的成绩,以后多努努力尽量快点追上进度。”
卫笙知道她这话说得委婉,自己以前的成绩在五班哪里够得上中等偏下。
“我知道了孙老师,麻烦您今后多多费心。”卫笙乖巧地点了点头。
孙梅这才仔细打量了她几眼,心里暗暗点头,别看是从县里来的孩子,倒是挺乖巧懂礼貌的。
“我带你上去。”她将卷纸合上,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上的褶皱。
孙梅带着卫笙来到班级前,将后者留在门外后,她便进去通知班级里的学生今天有转学生。
班级里果然小小沸腾了一下,但是当孙梅将卫笙叫进教室后,明显听到一阵倒彩声。
卫笙个头小小身材消瘦,巴掌大的小脸顶多算得上是清秀,跟一些长得高大的学生相比倒像是小学生似的,叫那些期待新同学的学生顿时没了兴致。
再见她穿着的黄白相间衬衫、玫红色的羽绒服没系拉链,在朝南市已经过时的喇叭筒牛仔裤,简直像是个县里上来的孩子。
在朝南市一中,没身阿迪、耐克、李宁的行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卫笙对于今天的穿着倒是没什么看法,这是母亲在自己的旧衣服中千挑万选出两件款式比较新颖且乖巧‘好看’的,目的无非是想给新老师和新同学留下个好印象。
虽然卫笙在母亲将这套衣服拿出来的那一刻就知道恐怕会与她的目会背道而驰,但依旧不愿驳了她的好意。
“大家好,我叫卫笙,是从虎台县第四中学新转过来的,以后请多多关照。”她乖巧地笑,在阳光下亮出了两颗明晃晃的虎牙。
“我说什么来着,看她穿的就像是县里的。”
“天哪,现在还真有人穿喇叭裤!”
“她怎么进的一中?”
台下的窃窃私语似乎并未有意收敛,孙老师也只是淡淡地道,“卫笙你坐到宋京身边,孙晓丽你们依次往后调一个座位。”
她指了指靠窗第一排的座位,那孙晓丽好像就是宋京现在的同桌。
她明显大吃一惊,随即就站起来道,“孙老师,我视力不好,不想换座。”
“视力不好就去配副镜子,新同学刚转来跟不上咱们班的进度,在前排好认真听课,宋京也可以给她辅导一下。”孙梅淡淡地说,语气不容置疑。
孙晓丽有些不甘心地咬了咬嘴唇,最终大为不忿地开始收拾东西,因为要整排后移,所以至她往后一整排的同学都跟着开始收拾。
卫笙心里吃了一惊,这跟上一世可不大一样,怎么突然就不按套路出牌了?
不过仔细一想,估计是自己刚刚在办公室给孙梅留下了好印象,这才没像上一世似的给自己随意安排在了教室后方的一个空位上。
她对这孙晓丽有些印象,但也只记得她学习很好,在班级里很有人缘,属于尖子级别的女生,跟宋京有点绯闻,别的就没什么记忆了。
只因卫笙上一世在班里实在没什么朋友,学习又是个拖后腿的,距离中心圈子太过遥远,消息并不灵通,仿佛从来都没有真正打入过这些同学当中。
不过这刚来班级就因为调座使得同学好感度大减,卫笙也着实摇了摇头。显然没人愿意突然更换同桌,何况现在是整整一排的学生都因她更换了同桌。
……
第一节课快要结束时,初三一班,崔贤看着窗外出了神。
近来每周一到门卫室取信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可今天早晨门卫室并没有他的信件。
突然没有了卫笙的来信,倒也说不出是松了口气还是别的什么滋味。
而初三一班的教室门外,一名女生独自站在走廊上垫着脚尖朝一班的教室里望。
她个头高高,身材弧度完美紧致,一头长发及腰松散在背部,上身是银灰色的收腰衬衫,下身着了一件及膝的蓬蓬裙,两条露在外面的小腿丰满而又紧致。
她的五官也好看得仿佛自带发光体般,鼻梁高挺唇薄如翼,两只大眼睛像极了混血儿。
她脸上带着紧张又期待的笑容,一手扶着走廊的栏杆,一只脚正轻轻踮起朝着一班教室里望。
今天,对于她这个学校学生会副会长、播音社社长、校各大活动的御用主持人、无数男生梦寐以求的女神来说显然是个特殊的日子。
她要表白,告诉那个人,她喜欢他。
☆、61。第6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