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之王妃升职记-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拇问悠捣绷恕

她坐在丁丁的茧子边儿,跟它说了一句会儿话,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了,每天进空间,她都要跟它说上一阵子,把她当天发生的事儿说出来给它听,有时还会跟它说说自己的心情,实在无话可说时,她还会给它唱歌。

她的歌声很动听,虽不是古代女子那种莺声燕语,细声细语,但她那种特有的沙哑性感的歌声,放在任何朝代,都能让人沉迷心醉的!

她陪着它说了一会儿话,又唱了一首歌,便起身去耕种了,这几天,空间又长了不少,凭她一个人在这么大的地方种田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好在她聪明,特意多种了些树木和草药等多年生的植物,才让空间得以继续进化发展。

当然,庄稼她也种,但是在她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量种的,打下来的粮食都被她存起来了,只拿出少部分来食用,剩下的都被她存在库里,以备不时之需。

空间里的庄稼长得很快,从播种到收割,只要十五天的时间,频繁的播种和收割,让晓媚常常得忙到半夜一两点钟,好在空间里的时间跟外面不一样,否则,她累死也干不完这么多的活儿了。

小白则跑到了灵溪边儿,一过去,就感觉到灵溪里渗出的丝丝的灵气围绕住了它的身体。

它狠吸了两口,坐在岸边的草丛中,气聚丹田,放松全身,吸纳灵气。

灵溪里的灵气缓缓的升腾,缕缕钻进小白的身体里,小白闭着眼睛,坐的很安静,像一座小狐狸雕像似的,完全没有了平时那副顽皮娇憨的模样。

空间里的灵气是最纯净不过的了,很适合修行。小白在空间里短短的几日,这几日的修为已经比在外面几个月的都要深厚了。

筑基,乃是一个修仙者必须经历的过程,小白之前的修炼,不过是为了筑基而打好基础,唯有筑基成功,才能继续之后的修行,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唯有大好评坚固的基础,才能够一重重修炼到顶峰。

随着灵气的不断汇集,小白浑身包裹在一片银色的光芒中,一个时辰的时间渐渐流逝,小白除了眼皮子眨了一下,身体都没移动一丝一毫。

周围的灵气作践变得浓郁了,甚至达到了肉眼可见的地步。

“咔嚓”一声,银色光芒的包围圈裂开一条缝隙,随后一丝丝的裂痕犹如蜘蛛网般逐渐开始延长。

伴随着一声剧烈的响动后,整个光芒形成的包围圈砰然碎裂,一片片的光芒碎片渐渐消失在空中。

一股浑厚的灵力从丹田中冒出,激动得小白瞬间睁开了黑亮的而眼睛。

竟然这么快就筑基成功了!

空间的神力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用事半功倍都不足以形容,简直就是专门给人用来修炼的宝地,太不可思议了!

小白乐得吱吱直叫,像是为了庆贺成功一般,倒在草地上来回打滚,圆滚滚的身子硌到了石头也不觉得疼,直到累得气喘吁吁,才安静下来。

筑基成功,就意味着灵力大增,说不定将来还能修成人形呢,要是能修成主人那样美的女子就好了!

正想着,干完活儿的晓媚过来找它了,听到她的声音,小白睁开眼睛,毛发抖了一下,吐纳出一口气,享受似的伸伸懒腰。

“小白,你怎么跑这儿来睡觉了?走,我们回去睡。”不知道小白每天闭眼冥思是在修炼,还以为它是在睡觉呢。

把它从地上抱起,她还嘀咕了一句:“呵,好像真的肥了一圈儿呢……”

第二日,晓媚用过早餐,正要带着尺素和兰素出去,尹太妃屋里的段嬷嬷来了,她的身后儿跟着几个端了托盘的婢子。

“老奴给王妃请安!”段嬷嬷拦在晓媚的面前,向晓媚福了福身。

晓媚冷冷的说:“你来做什么?可是府上又有哪个主子不见了,想要冤枉我绑了她去?”

段嬷嬷不自然的干笑了两声,说:“王妃说笑了,哪有那样的事?是太妃娘娘看着天凉了,怕王妃的衣服不够穿,特意嘱咐老奴给王妃几件衣裳穿的。”

说完,一挥手,身后的几个婢子鱼贯上前,将托盘举到了头顶,向晓媚跪了下去。

几个托盘里,分别装着披风、褙子、裙子、短孺等衣物,五颜六色,端的是华丽无比,做工精致,料子都是用的宫用好料,应该是尹太妃昔年存下的体己。

晓媚扫了一眼,嘲讽的说:“太妃娘娘什么时候这么仁慈,记得关心起本妃了?还是找本妃有什么事,不好直接开口?”

段嬷嬷的老脸僵了一下,笑着说:“瞧王妃说的,您是太妃娘娘的儿媳妇,太妃不关心您关心谁啊?”

“哦?这么说,太妃娘娘仅仅是因为关心本妃才给本妃送来的衣服喽?”晓媚盯着段嬷嬷神色不自然的老脸,嘲讽的意味更浓了。

“呃…。这个,也不是……”

段嬷嬷红着脸,堪堪的说:“太妃娘娘是让老奴来知会您一声,不要跟永嘉县主走动的太近,太后娘娘跟太妃过去的事儿您也知道些,跟永嘉县主走得太近,会让人多心的。”

“谁会多心?是太妃娘娘还是乐昌公主?”

晓媚不屑的嗤笑一声,说:“请嬷嬷回去转告太妃娘娘,她和她女儿侄女儿们屡屡算计我,冤枉我,我也会多心的。只是,既然心都伤透了,也就不在乎谁会不会多心了。”

段嬷嬷说:“王妃慎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算太妃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她毕竟是您的婆婆,您该忍耐才是,闹得太过了,王爷回来一定会怪您的。”

晓媚冷声说:“我相信王爷是个能分得清是非曲直的人,要是他真的为了愚孝而怪罪我的话,我也无话可说。”

尹太妃听说晓媚竟然不顾她的反对,一意孤行的又出府去了,不禁冷笑起来,连声道:“好,很好,果然是有人撑腰,全然不把本宫放在眼里了。呵呵,本来还想让她多活几天,这下好了,本宫不用再犹豫什么了。”

伺候在一边儿的慕容春一听,柔声道:“祖母这就要动手吗?现在太后她们都在骊山呢,这就动手会不会太明显了?”

尹太妃阴森森的笑了两声,说:“太后光顾着陛下的后事和她孙子登基的大事儿呢,哪会在意一个小小的王妃是死是活?只要咱们做的谨慎点儿,不留下什么痕迹,料想应该没事儿的。”

尹太妃一向谨慎,隐忍的功夫也是一流的,但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晓媚屡屡忤逆她,已经触及了她的底线,她已经忍无可忍了,当天,她便带着楚王府的女眷们都回了京城,连说都没跟晓媚说一声。

晚上,晓媚回到别院时,发现别院里又只剩下她一个主子了,不觉冷笑起来。

看来,尹太妃对她的排挤和厌恶,已经达到不需要掩盖的地步了,不过,这样也好,正好她也懒得跟她们虚以为蛇呢,既然大家相看两相厌,分开不是最好的办法么?

没有了尹太妃和尹侧妃以及乐昌长公主的别院,就是晓媚的天下了,尹太妃走后的第二天,她没有按例去找永嘉,而是独自带着尺素和兰素,悄悄的去了京城,准备探望一下留在尺素家里养病的兰儿和王嬷嬷,顺便儿在逛一逛街什么的。

知道车夫和管家会向尹太妃高密,但是既然已经跟尹太妃撕破脸了,她也就不再忌惮什么了。

说起来,这还是她来到这世上第一次认真的逛街呢,之前虽然也来过一次,但那时有事在身,身边儿又有王嬷嬷和兰儿催促着,根本没来得及细细的逛一逛,这会不同了,她什么事儿都没有,只专心逛街游玩儿就好了。

马车停在了京城南面天市大街的街尾,正是都城最热闹的处所,街道两旁茶楼酒肆、布庄绣房一家挨着一家,触目所及,处处是华灯高照,酒旗招展,此外摆摊的、叫卖的,花样百出,琳琅满目。街上行人熙熙攘攘,红男绿女,白发垂髻,更是川流不息。

晓媚带着纱帽,被尺素和兰素一左一右的护着,免得被人冲撞了,路过一个卖脂粉的货郎担子前,她站住了。

虽然王府里有很多宫制的胭脂,但身为女子,还是会被这些小东西吸引住了。

T

第九十六章 牧羊曲

“夫人,要买胭脂吗?”

货郎看晓媚立在了他的小摊儿前,虽然不大相信这位衣着华丽的夫人会看上自己这些粗略货,但有钱人的心思谁能猜得透呢?说不定人家一时心血来潮就买了他的东西呢。

思及于此,他热情的招呼起来:“小人的胭脂都是自家娘子亲手做的,您瞧这盒胭脂膏子,多细腻……”

“这个多少钱?”

晓媚打断了他,随手拿起一个装了头油的瓶子,拔开瓶塞凑近鼻子前闻了闻。

“不贵不贵,二百文!”

货郎笑眯眯的比出了个剪刀手,在晓媚的面前晃了晃。

二百文都快能买下他的货担子了,这小贩显然是想把晓媚当冤大头,晓媚皱了皱眉头,正要把头油送回去时,忽然听到一阵哭喊声:“放开我,你们这些天杀的,我是县主,我要诛你们……”

‘九族’两个字尚未喊出口,声音就被堵回去了,只剩下一阵含糊不清的‘唔唔’声和粗鲁的叱骂声。

晓媚诧异的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三四个帮闲模样的汉子,正抓着一个年岁不大的小姑娘捆绑着,一边捆绑一边还教训些拳脚。

那小姑娘被按倒在地上,赤着脚,披头散发的,乱糟糟的头发挡住了脸蛋儿,整个人狼狈极了!

“小蹄子,进了藏娇阁还想跑,美死你了!”

一个汉子骂骂咧咧把那女孩儿捆绑妥当了,拎起来扛在了肩上,大摇大摆的走了。

扛起她的一霎那,女孩儿头发一甩,露出了大半张伤痕累累的脸蛋儿来,一看到她的脸,晓媚顿时惊愕的瞪圆了眼睛,兰素也失声叫起来:“王妃,您快看,那不是……是……”

蓦地想起不能在街上随便说,她倏地闭了嘴,将‘恪靖’两个字咽下去了。

“走吧,这不关咱们的事儿!”

晓媚很快恢复了常色,将头油放了回去,淡声对尺素和兰素说。

尽管她痛恨那些逼良为娼的行径,也看不惯男人欺负女人,但如果被害人是恪靖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不管怎么看不惯,也不管恪靖有多可怜,她都不会对她施以援手的。

所谓天理昭彰,报应不爽,说的大概就是恪靖那样的人吧,想当初,她恶毒的让张驴儿绑架自己,还要让他先把自己玷污了,再卖到妓院去遭**害,要是她没有慕容流尊出手相救,或者她没有空间神器的话,这会子被捆绑的人就是她了。

所以,对于恪靖的遭遇,她只能在心里说声:“活该”或“自作自受!”

尺素和兰素见她没有理会此事,便也都将这事儿搁到一边去了,谁也没再提起。

这会儿已经过了午时,已经过了午饭的时辰了,晓媚带着尺素和兰素,进了街上看起来很气派的一家酒楼,打算吃一顿后再去看望王嬷嬷和兰儿。

她们找的这家酒楼名叫邀月楼,是青罗国一个曹姓富商开的,在京城十分有名,每到饭口时常常座无虚席,人满为患的,盖因现在午时已过,不是饭口,所以晓媚等人进去时,里面还有空桌子。

“夫人,里面请!”

小二见晓媚穿戴华丽,立刻殷勤的招呼她,并将她带到了最里面的一桌。

这张桌子与外面的大厅隔了一扇花鸟大屏风,将大厅隔开,一分为二,里面的这张桌子,大概就是给女客准备的,免得女客吃饭时被人给看见了。

“三位用点儿什么?”

小二献上菜谱,晓媚接过来看了看,点了一道蒸鲈鱼,一道油盐炒芥兰,三碗白米饭和三个馒头,又把菜谱给了尺素和兰素,让她们捡爱吃的菜再点几个。

尺素和兰素只各自点了一个爱吃的,就把菜谱还给小二了。

她们知道,王妃崇尚节俭,从来不浪费粮食的,她们只有三个人,三碗米饭三个馒头,外加四道菜,已经足够了!

等菜的空隙,尺素说:“王妃,一会儿咱们去哪?”

晓媚说:“先去看看王嬷嬷和兰儿吧,看完她们再去逛街。”

兰素道:“也好,只是不知王妃想去哪?我和尺素对京城熟着呢,无论是商铺街市,还是其他的山水景致,我们都能找到。”

晓媚想了想,说:“去看看京城最具代表性的景致吧,反正看街的机会多着呢,只不知这京城里最具代表性有哪些?”

兰素道:“多的很呢,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皇宫了,除了皇宫,还有京郊的望龙台和望龙塔,传说那塔当初不过是一个和尚募化来的银子修建的一座破塔,本朝太祖皇帝起事时,曾登临塔顶,眺望河山,天上忽现祥云密集,霞光万丈,其后有青龙盘旋起舞,后御风北去。”

“后来太祖登基,便重修了此处,特意修了望塔的台子,名为望龙台,那塔也重新建了,起名为做望龙塔。”

听到兰素的介绍,晓媚多少起了点儿兴趣,虽然她也知道这些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言不过是统治者为了让人信服他们是天命所定的君王,故意编造出来惑乱人心的,但既然是有传说的景致,就一定有看头,好比她前世去过的西湖断桥,大家明知道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是杜撰出来的,但到了杭州的一定都会去西湖看一看,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

“既然如此,我们也去看看吧?”晓媚说道。

这时,菜上来了,几盘色香味儿俱全的菜,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一大早起来坐车,足足坐了一上午,又逛了半天,主仆三人早就饿了,这会儿饭菜上来了,她们便都住了口,开始吃喝。

正吃着,屏风外忽然听到有人神秘兮兮的说:“我听我二大爷说,有人在武陵山淮阴洞里抓到一条小龙,已经呈献入京了,是真龙啊,有爪子有尾巴的,就是太小了,只有一指多长,应该还是条幼龙。”

另一个声音说:“好端端的,怎会真龙现世呢?别不会是上天有什么预兆吧!”

“谁知道呢,按理说,就算是真龙乍现,也该是现一条大龙啊?为什么会是个幼崽呢?”

屏风外的一张酒桌上,几个男人聚在一起,小声的议论着,屏风里的晓媚听得真切,不由得为那个男人担忧起来。

幼龙乍现,这种鬼话她可不信!

用脚趾头想都能猜出来,大抵是有什么人想立黄口稚子为帝,怕难堵天下悠悠之口,故而弄出幼龙之说来糊弄百姓的吧,就像所谓的望龙台和望龙塔一样,都是用封建迷信来粉饰自己,已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只是,不知他们所谓的小龙在哪弄到的,既然说是已经呈现入京了,就该有实物让人信服啊?可他们到哪能弄来真龙呢?

她思索着,百思不得其解,不知不觉间,午饭已经吃完了。

饭后,负责打理晓媚钱财的尺素付了账,几个人去了尺素和兰素的家中,看望兰儿和王嬷嬷。

尺素的家位于京城偏西的一座贫民区内,矮小破旧的三间土胚屋,黑洞洞的窗子和破败的院子,看起来恓惶极了。

尺素娘一听王妃到了,急忙赶上来要给晓媚磕头,被晓媚一把拉住了,说:“您替我照顾王嬷嬷和兰儿,我感激您还来不及呢,又怎好受您的跪拜呢?”

尺素娘岑氏激动的说:“王妃是我们一家子的恩人,别说给您磕头了,就是给您做牛做马,都报答不完您对我们的恩情呢!”

晓媚笑道:“尺素和兰素对我很尽心,您把王嬷嬷也照顾的很好,这就足够了,所以别再说什么恩不恩,德不德的了。”

岑氏道:“话虽如此,但若当时没有王妃拉一把,怕是我们当家的现在已经被下在大牢里了,我们这个家也就完了。”

尺素见母亲啰啰嗦嗦的感谢个没完,拉着岑氏说:“娘,王妃赶时间呢,您还是快点儿带她去见王嬷嬷吧。”

岑氏听了,急忙引着晓媚进了屋。

屋里破破烂烂的,没什么摆设,只有一铺大炕和一张粗劣的桌子,桌子底下是几把没有刷漆的条凳,还有一把是断了腿儿的。桌子上还摆了一个缺口的茶壶,茶壶的周围放了几个茶杯,都是粗糙不堪的地摊货。

炕上,王嬷嬷和兰儿正盖着自己的铺盖沉沉的睡着,据岑氏说,是她俩午睡还没醒呢。她本想叫醒王嬷嬷和兰儿,让她们跟晓媚说上一会儿话的,但是被晓媚拦住了。

看着她们睡得香甜,她不忍心叫醒她们。

晓媚坐在炕沿儿上,一边跟岑氏闲话,一边打量着这间破屋子,心里感慨极了。

他们家原来是做镖行的,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算得上是小康之家,至少她现在的几个仆妇就是她家出去的,可现在却落魄到住这种地方,真是为难她们了。

又过了一会儿,王嬷嬷和兰儿终于醒了,母女俩在尺素娘的精心照料下,已经好多了,虽然还不是十分清醒,睡的觉也比别人多,但至少她们已经有了正常的思维,只是说话和反应比别人慢些罢了。

晓媚跟她们说了几句话,对她们的康复情况很满意,又见母女俩都被伺候的干干净净的,可见尺素娘对她们照顾的很尽心,为了表彰她,晓媚拿出三百两银子,给了岑氏,说让她去买一间像样点儿的院子,把王嬷嬷和兰儿带到那里去养病,这里的环境太差了,对她们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