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腓特烈三世召集的就是相关的内阁官员。
除了帝国宰相俾斯麦,还有财政大臣、工业大臣、内务大臣等几名与修建巴格达铁路有关的内阁官员。
虽然腓特烈三世已与俾斯麦达成一致,先把铁路修到伊斯坦布尔,再根据英国的反应,决定是否继续推进,但是财政部长、工业大臣与内务大臣都表示反对,认为修建巴格达铁路的时机还未成熟。
争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太阳落山都没得出结论。
腓特烈三世的耐心也被耗光了,最后决定让俾斯麦出面与英国谈判,等到谈判有了结果再做定论。
至于修建铁路的经费,则由财政大臣出面凑集。
这只是当天的第一个议题。
接下来讨论的,就是冯承乾提出的海军建设问题。
“经费上的问题,我已与宰相达成共识,帝国海军明年的军费拨款比今年增长一倍,达到帝国陆军的百分之十。”腓特烈三世大概已经厌烦与大臣斤斤计较,开门见山的向大臣提出了条件。“财政预算得重新制订,威廉表示愿意捐助一半的年俸给海军,作为皇帝,我也得做出一些表率。”
“陛下……”
“明年,皇室开支减半,省下的钱全部用于海军建设。”
财政大臣愣了一下,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皇帝。
俾斯麦也有点吃惊,毕竟削减皇室开支将影响到所有皇室成员,肯定会有人不满,也就会使皇室不得安宁。
“建设海军,关系到帝国的千秋基业。如果皇室不做出表率,如何让臣民信服?”腓特烈三世看着俾斯麦说出了这番话。“做为帝国皇帝,如果我都不能以身作则,又如何让其他人为帝国效力?此事就这么决定了,尽快提交一份新的财政预算报告,希望各个部门都能适当的缩减经费,支持海军建设。”
俾斯麦没有反对,财政大臣自然不好出面反对。
冯承乾没有开口,也不便于在这个时候开口。腓特烈三世如此大力支持海军建设,已经得罪了不少人,如果冯承乾在这个时候出面,只会立于风口浪尖,成为其他大臣发泄不满的对象。
会议结束后,冯承乾谢绝了腓特烈三世的挽留,决定回家吃晚饭。
这次会议,给冯承乾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专门负责海军建设的战争大臣,他在帝国内阁中孤掌难鸣。
虽然皇帝的支持,让他获益匪浅,但是并非所有时候都能得到皇帝的支持。
回家的路上,冯承乾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可是在这个时代,除了皇帝,他还能依靠谁呢?
快到伯爵府的时候,冯承乾似乎想到了什么,让马车停了下来。
“去皇储那里。”
“伯爵,已经是深夜了,现在去……”
“去吧,皇储不会这么早睡觉。”
施密特没再多问,毕竟要去哪里是冯承乾说了算。
威廉皇储成年后,从波茨坦皇宫搬到了柏林郊外的皇储行宫,只是经常去皇宫住上一段时日。
所幸的是,皇储今晚没有留宿皇宫。
“伯爵真是稀客。”
“殿下见笑了,本该早来拜访殿下,只是近日事务繁忙,所以拖到了今天。”
“伯爵不用客气了,深夜来访,肯定有要事吧?”
冯承乾笑了笑,接住了威廉递来的雪茄。知道冯承乾喜欢抽雪茄的人没有几个,威廉算是用心了。
“不瞒殿下,今日前来,确实有事想请殿下帮忙。”
“与海军有关?”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已经下了诏书,明年的海军经费提升一倍,达到陆军的百分之十。虽然宰相与其他大臣均已同意,但是我觉得此事还不妥当。在帝国内阁,真正至支持海军建设的人并不多。”
“伯爵的意思是……”
“不知道,殿下是否有合适的人选?”
“这……”
“虽然陛下任命我为战争大臣,但是仅分管海军事务。现在的战争部,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俗话说,孤掌难鸣。就算陛下信任我,殿下也非常支持,可是管理这么大个机构,仅靠我一个人,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威廉皇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思索起来。
“听说,殿下去年去过英国?”
“去年?外祖母登基五十年的庆祝活动,那可不是值得炫耀的经历,伯爵莫非想拿此事取笑我?”
“殿下想多了,只是殿下前去,应该有海军官兵随同吧?”
“这……”威廉稍微思索了一阵,说道,“伯爵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了一个较为合适的人选。”
冯承乾笑了笑,他有意提醒了威廉皇储。
“伯爵可否听说过提尔皮茨上校?”
冯承乾的眉头跳了几下,他怎么可能没听说过德意志第二帝国公海舰队之父呢?
“去年,正是他随同我前往英国。我们一路上谈了很多与海军有关的话题,此人极有远见,对海军的作用与地位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只是前几年不受重用,在海军中默默无闻,恐怕伯爵没有听说过。”
“他在鱼雷部队服役快十年了吧?”
威廉一愣,这才发现冯承乾知道提尔皮茨。
“德蒙任海军部长的时候,不大重视鱼雷部队,像提尔皮茨这样的军官不受重用也不足为怪。”冯承乾笑了笑,说道,“殿下觉得,此人可靠吗?”
“伯爵的意思是……”
“殿下推荐的人才,我自会重用,只是……”
“那肯定没问题,伯爵大可放心。”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那么,还请殿下为我引见。”
“这是当然。”威廉笑了笑,说道,“择日不如撞日,在伯爵出任战争大臣之前,提尔皮茨刚刚晋升为上校,被任命为巡洋舰舰长,前几日回到柏林,正准备去波罗的海上任。就安排在明天中午吧。”
“这样也好,我也很想见见这位上校。”
“那么,还请伯爵早点前来。”
冯承乾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时间不早了,殿下早点休息,我就告辞了。”
离开皇储行宫、返回伯爵府的路上,冯承乾的心情开朗了许多。
之前,他一直忘记了大名鼎鼎的“帝国公海舰队之父”。直到去找威廉皇储之前,他才猛然想了起来。
如果能够获得提尔皮茨的帮助,肯定会事半功倍。
只是,现在的提尔皮茨,是那个让数位英国海军大臣恨之入骨的伟人吗?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要到十多年后,提尔皮茨才会受到德皇重用,出任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大臣,主导大舰队的建设工作。
现在的提尔皮茨还不到四十岁,仅仅是一艘巡洋舰的上校舰长。更重要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与俄日战争还没有爆发,提尔皮茨也没有去远东目睹这两场战争,他对海军能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吗?
冯承乾有点怀疑,只是转而一想,也觉得没必要担忧。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威廉还是皇储的时候就与提尔皮茨结下友谊,并且在登基之后就重用了提尔皮茨。也就是说,在一八八八年之前,提尔皮茨已经对海军有了足够深刻的认识。
即便提尔皮茨还没有认识到海军的重要性,冯承乾也可以点拨他。
只是,这个晚上并不安宁。
回到伯爵府,冯承乾就见到了再次前来拜访的卡尔。
毋庸置疑,金融资本家的消息非常灵通,这才过了几个小时,帝国内阁政府还没有发布与修建铁路有关的消息呢。
卡尔是来感谢冯承乾的,自然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
因为有皇帝的授意,所以冯承乾没有谢绝送上门的好处,十分不客气的收下了卡尔提供的一百万帝国马克的“劳务费”。为此,冯承乾还专门开了个账簿,把收受的好处全部记录了下来。
送走卡尔,已经是凌晨了。
与这个时代的人不一样,做为来自末日之战的军人,冯承乾不但受过特殊训练,身体还做过特殊调制。正常情况下,他每天只需要休息四个小时。有必要的话,他可以连续几天不睡不眠。
天还没亮,冯承乾就起来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到此,他在这个时代的生活才算步入正轨,至少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一八八八年四月二十四日,肯定会被载入史册,因为在这一天,冯承乾将见到帝国海军之父。只是,在冯承乾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提尔皮茨还是帝国海军之父吗?在这个世界的所有史书中,提尔皮茨只是帝国海军的功臣,创建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不是别人,正是冯承乾!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十五章开拓者
更新时间:20126143:30:25本章字数:5273
皇储安排的午宴非常奢侈,还专门为冯承乾准备了几样中式菜品。
冯承乾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威廉幼年时,长期跟随母亲旅居英国,深受英国式贵族风俗影响,淡忘了普鲁士贵族的传统。就冯承乾所知,威廉皇储是一个极好面子的人,招待贵宾自然不会有半点吝啬。
当然,冯承乾的注意力也没有放在那些美味的菜肴上。
初见提尔皮茨,冯承乾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名典型的普鲁士军人,有着魁梧的身材与刚毅的外表,以及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此时的提尔皮茨不到四十岁,不但没有秃顶,也没有蓄上标志性的八字型胡须。
“上校,这位就是冯承乾伯爵,想必你早已听闻。”
提尔皮茨只是点了点头,并没多说什么。
威廉皇储笑了笑,又说道:“父皇已经任命伯爵为战争大臣,专门负责海军事务,想必今后你们会经常见面。”
提尔皮茨又点了点头,同时打量了冯承乾一番。
“听闻,上校去年曾随同皇储前往英国。”冯承乾知道,仅靠皇帝的信任与支持,不可能赢得像提尔皮茨这样的普鲁士军人的信任与尊重。“那么,上校觉得,大英帝国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吗?”
“学习?”提尔皮茨终于开口了。
“向强者学习,是后进者的最佳选择,是不是?”
提尔皮茨的眉头跳了几下,说道:“如果伯爵这么说的话,我到觉得,应该学习的不是如何打造一支舰队,而是如何使用舰队。”
“是吗?”威廉皇储抢先开口。
“舰队只是物质基础,如同帝国陆军。”提尔皮茨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先皇在凡尔赛宫加冕的时候曾对宰相、罗恩伯爵与毛奇元帅说过,是罗恩伯爵磨利了帝国的宝剑,毛奇元帅正确使用了这把宝剑。与此一样,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舰队,即便拥有了舰队,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威廉皇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被提尔皮茨说动心了。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即帝国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那么上校打算如何使用呢?”
“伯爵未免考虑得太过长远了吧?”
“以帝国的实力,我觉得这并不长远。”冯承乾没打算谦卑退让。“按照我的估计,二十年到三十年之后,假设就会变成现实。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舰队,又如何能够打造出一支适合我们的舰队呢?在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上,我觉得首先明确拥有舰队的目的,才是关键。”
“伯爵所言有理,如果没有目的,就无法明确发展方向。”
提尔皮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事实上,这也正是伯爵开始提到的,我们应该向英国学习的地方。”
“上校,你的意思是……”显然,威廉皇储对与海军有关的话题都极有兴趣。
“英国为什么要打造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为什么要维持超过两个最强大对手之和的舰队规模?”提尔皮茨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原因很简单,舰队是英国的国本,不但维系着本土安全,也是其全球利益的基石。没有舰队,英国将什么都不是,而有了舰队,英国就不可战胜。”
这番话,让威廉皇储沉思了起来。
冯承乾也不得不对提尔皮茨另眼相看,并且意识到,他并没有低估提尔皮茨。
“伯爵,你认为呢?”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上校所言没错,只是我们需要明白另外一点,即舰队对帝国的意义并非如此。”
“是吗?”提尔皮茨皱起了眉头。
“不可否认,以现在的状况发展下去,帝国迟早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头号强国。只是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还有许多路要走。短期之内,帝国的核心利益依然在欧洲大陆,也就依然得以陆权为主。”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同样不可否认,一支强大的舰队能为帝国开辟更为广阔的殖民地,提升帝国的国际地位。可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击败与取代英国之前,海外利益都不牢靠。只要战争爆发,我们又没能在海洋战场上取胜,英国海军就会封锁我们,切断我们与海外殖民地的联系。说得直接一点,在战争时期,和平时期谋夺的利益都将化为泡影。”
“伯爵的意思是,舰队的价值不在于开辟殖民地?”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至少在目前看来,帝国打造舰队的首要目的,绝非开辟海外殖民地。”
“那……”
“舰队的价值,在于挑战英国,使英国有所忌惮,不敢贸然干预欧陆。”
威廉皇储锁紧了眉头,显然对冯承乾的话不太满意。
提尔皮茨却不大一样,显得很有兴趣。“在伯爵看来,只要欧陆爆发战事,英国就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那得看当时的情况。”
“这……”
“目前看来,短期内、大概二十年左右吧,欧陆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法俄还没有强大到能够战胜我们的地步,加上我们与英国的关系尚算融洽,法俄更不会贸然制造战端。问题是,只要我们执意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就会成为英国的心腹大患,从而导致英德决裂,法俄也就会趁机制造开战的理由。”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如果仅与法俄为敌,尚不足为虑。即便二十年之后,帝国依然有很大的把握击败法俄,稳坐欧陆头号强国的交椅。关键在于,英国会袖手旁观吗?在帝国大力打造海军舰队的背景下,英国肯定不会容忍我们称霸欧陆。”
“伯爵的意思是,英国会协助法俄?”
“不仅仅是协助,而是直接参战。”
威廉皇储与提尔皮茨都露出了惊讶神色,毕竟现在英德正处于蜜月期,还在协商如何阻止法国援助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呢。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对英国来说,谁威胁到它的海上霸权,谁就是它的敌人。”
“伯爵所言极是,只要我们发展海军,就会成为英国的敌人。”
“那么,我们能够放弃海军吗?”冯承乾看了威廉皇储一眼。
“绝对不可能,帝国不可能永远都只是欧陆强国。”
“那么,答案就很简单了,在下一场战争中,英国不会是我们的盟友,而是我们的头号敌人。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很容易明白,在战胜英国、并且取而代之之前,帝国海军的主要价值就是瓦解英国的海权。”
“瓦解?”提尔皮茨似乎不大明白冯承乾这句话的意思。
“上校觉得,英国会在帝国海军发展壮大之后,再加以铲除吗?”
“这……”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很明显,英国不会坐以待毙,也就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会在帝国海军尚未发展壮大,准确的说是在还不足以通过一场决定性的海上战役击败英国皇家海军的时候采取行动。最有效的行动,就是在欧陆挑起一场全面战争,策动法俄等国向我们开战,迫使帝国不得不把重点放在陆地上,从而失去超越与挑战英国海军的机会,最终以战败收场。”
威廉皇储愣了一下,说道:“照伯爵这么说,我们没有丝毫胜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伯爵的意思是……”
“打与不打的选择权在英国手上,可是怎么打的选择权在我们手上。”冯承乾故意停顿了一会,才说道,“只要战火点燃,怎么打就不由敌人单方面决定。在此之前,我觉得应该把重点放在准备工作上。”
“伯爵说得没错,只有拥有了强大的海军,才能论及今后的事。”
“上校,听说你已经是巡洋舰舰长了?”
提尔皮茨勉强笑了笑,说道:“能为陛下效力,是我的荣幸。”
“那么,你是否有更加长远的打算呢?”
“这……”
“陛下让我负责帝国海军建设,此事千头万绪,我连从何着手都不知道。”冯承乾也笑了笑,说道,“我觉得,必须从基础做起。如果上校不嫌弃,我希望由你来负责筹建帝国海军的第一支大舰队。”
提尔皮茨一愣,似乎没有想到冯承乾会如此信任他。
“当然,只是筹建而已。在拥有战舰之前,还得建设供这些战舰停靠的军港,以及各种各样用来维持战舰的基础设施。考虑到帝国的地理环境,特别是波罗的海与北海,还要考虑得更加长远一些。”
“伯爵是说,提高基尔运河的通行能力?”
“如果舰队进出波罗的海都得走斯卡格拉克海峡,不但航程遥远,在战争时期还极易遭到封锁。”
“此事重大,我觉得应该向父皇禀明之后,再做决断。”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殿下所言有理,只是我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