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婿-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愚昧,只会记住谁灭掉的鞑子,根本不知陛下为灭掉鞑子耗费的苦心。”

“那句话并不足为俱,天下还在朕手中,朕不让位,灭掉鞑子的将军是朕的下属,他奈何不了朕。”

“陛下莫非忘了齐王?若是陛下出兵鞑子的消息传扬开来,齐王若是主动请缨呢?”

……

皇帝脸色凝重,齐王还真是一个不能不提防的人,可是御驾亲征……皇帝又担心会有危险,想了一会,道:“一切等朕了解详情再说。”

若是敌我力量对比相差悬殊,大唐稳赢,皇帝也不是不能御驾亲征!

正文第三百四十八章触发

皇上并非贤妃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的人。

贤妃提出的建议,确实是皇帝消弱李冥锐影响力的好机会,如果鞑子内乱,再加上同蒙古诸部谈判破裂,此时到是一举荡平鞑子的良机。

即便不能消灭大唐帝国的隐患,也会消弱鞑子的实力。

皇帝在心底有异动此时对鞑子用兵,只是在御驾亲征上,他存了几分的犹豫。

并非他不想成为千古圣主,御驾亲征鞑子危险性大,万一出现意外,皇帝怕自己有危险……最为重要得是,皇帝此时不敢再强硬固执的册立贤妃的儿子做太子。

因为宁欣入宫的事情,贤妃以前的身份又被翻了出来。

百官对宁欣入宫要比对贤妃入宫要显得宽容一些,宁欣出身名门清贵之家,不过是臣妻,贤妃呢?最开始是沦落风尘,得天幸伺候先帝,但她却在先帝还在世的时候勾引当今皇帝。

皇帝和贤妃那时可是有母子名分的,这一点让朝臣对贤妃格外的不耻。

贤妃经过个十几年的努力,总算袄了那批看她不顺眼的老臣,谁知她过去的丑事又被人反复的提起,贤妃的名声降到了谷底,所以她迫切希望自己能因为陪伴皇帝剿灭鞑子而恢复声望。

在贤妃看来,鞑子虽强,但无法同国富民强的大唐帝国相比,只要皇帝下定决心同鞑子开战,胜利一定是属于大唐帝国的。

当年大唐差一点被鞑子灭国,还不是因为当时大唐内部党争激烈,还出现了被人唾弃的卖国奸臣。

在当年那么危机的状况下,大唐都挺过来了,如今大唐还需要惧怕鞑子?

贤妃在宫中这些年也不是光顾着争宠的。她对皇帝的情报系统有了些许的渗透,有几个皇帝信任的人欠着贤妃的人情,或是被贤妃收买了。

于是,关于鞑子的动向更过的回报给了皇帝,情报所写的详情同贤妃说的差不多。

皇帝在御书房里越来越忙碌,他常常盯着大唐和鞑子交界处,鞑子大汗同蒙古会盟这件事不可作假……“云泽会因为不知所踪的无双郡主同对自己帮助甚大的大妃闹翻?”

“他是不是因为不愿意再受蒙古诸部的干涉?云泽同以前那位一样的独断专行!”

贤妃最近经常出入御书房。提出御驾亲征的建议后,贤妃便很少再在此事上同皇帝深谈,她安心的做起了皇帝身后的女人,不出风头,不抢功,不鼓动皇上立太子,温柔体贴的陪伴着皇帝。

皇帝缕着胡须,目光扫过娇艳的贤妃,“无双郡主也叫宁欣。不知她到底有何特别之处?比宁欣出落得还好?”

贤妃压下心底的酸水,笑盈盈的说道:“世间女子只怕是很少有人能赶上无双郡主,若是她不好,能逼死两位枭雄?能让您以无双赏赐封号?她最后不知所踪,臣妾猜想也许她生无可恋,遁世出家了。”

如果无双郡主在皇帝眼前。贤妃自信自己能打败她。

偏偏无双郡主留下诸多传说后,隐世不出,皇上只会记住她的好。

贤妃心知。皇上不喜欢无双郡主那样心急深沉的狠毒女子,今日之所以说起无双郡主,只怕是更多因她想到了鞑子的两代汗王,云泽到现在对无双郡主也没能忘怀……无双郡主的群下之臣还有一位不得不提,曾经差一点掀翻皇帝宝座的韩王!

皇帝眸色迷离,若是他能征服无双郡主,是不是能证明他比韩王强?

韩王没有办法的女子臣服于他的身下……皇帝摇了摇头甩掉脑子里荒唐的念头。

拿起密报看了好一会,皇帝紧皱的眉头放松了一些,“朕决意对鞑子用兵,爱妃。朕一旦消灭或者重创鞑子,爱妃当记头功。”

“陛下,臣妾不求什么。只愿永远的陪伴着您。”

贤妃依偎进皇帝的怀里,双手紧紧的环住皇帝,脸颊依恋般的蹭了蹭皇帝的胸口,含情脉脉的说道:“臣妾相信陛下会成就明君之位,您是当之无愧的雄主。”

最近这段日子,皇帝忙得没功夫临幸贤妃,此时被贤妃温柔的对待,皇帝下身有点紧,弯腰抱起贤妃,皇帝笑着穿过珠帘,走到了床榻旁,将贤妃扔到龙床上,随后他压了上去,喘息;“江山朕要,美人朕也要了。”

缠住皇帝的贤妃身体怔了一下,随后放软了身躯,美人只得是自己还是宁欣?

莫非到现在了自己身上的皇帝还不肯放下宁欣?

贤妃用自己修长细滑的双腿死死的缠住皇帝,扭动身躯承宠,娇喘呻吟,“陛下……陛下……”

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宁欣吸引皇帝的注意,费劲心思让皇帝对鞑子用兵,贤妃岂会让宁欣白占着好处?

……

齐王府,齐王听了飞宇的承奏,慢慢的闭上了眼睛,机会啊,这同样是自己的好机会。

“不知燕国公世子会不会让海船运兵,海船的事情一直是平王世子操办的,属下听说平王世子改进了海船……如今海船图纸在平王世子手中,属下的人打听不到具体的消息。”

“平王世子更靠近李冥锐,他们两人不似兄弟却胜似兄弟。”

齐王的语气里多了一分的酸意和羡慕,他对平王世子再看重,那小子也会跟着李冥锐的,齐王本身也很欣赏李冥锐的才干,但因为宁欣……他们两个是君臣,却多了几分暗战。

李冥锐借着大胜南越在南方做得布置,齐王也猜到他是为将来做准备,若是齐王为难他们夫妻,李冥锐会带着宁欣离开大唐,到南边做土皇帝去!

平王世子性情活跃,文武皆算不上出类拔萃,以前除了他的好人缘外。齐王找不到他身上的有点,谁也没料到平王世子竟然是造船的奇才,并且精于算计,平王府因为他到了南边,生意扩张了一倍。

他也成了齐王不可忽略的人才,干将。

“燕国公世子若是找借口不肯将兵力送回京城,只怕皇帝有借口问罪于他。皇帝对鞑子开战,是大唐期盼已久的战事。”

“李冥锐会听命调兵的,他对大唐的忠诚远在众人之上,宁欣还留在京城……”齐王抿了抿嘴唇,身体慢慢的向后靠去,“他舍不得宁欣,他不会给皇帝留下为难宁欣的借口。”

“主子,咱们怎么办?支持皇上出征?”

“静观其变,云泽也在布局。皇帝出征也许这辈子就回不来了,即便皇帝御驾亲征,他也不会让本王留在京城的。”

齐王留在京城,引起的变数太大,皇帝怎会让自己的后方留着一个时刻威胁自己皇位的人?

齐王喃喃的说道:“以本王猜测,陛下怕是没勇气御驾亲征。他不出征……万一鞑子兵临城下……云泽几次来悄无声息的往来大唐和草原,本王想他是找到了一条饶过雄关的捷径。”

“不会罢。”飞宇变了脸色,“鞑子大汗收买了边关守军才蒙混过关的……”

“不要低估云泽。”

齐王坐直了身体。将早就誊写好的请战折子看了又看,逆流而取,不想让大唐遭受太大的破坏,只能逼着皇帝御驾亲征了,皇帝窝在皇宫里,万一云泽兵临城下,大唐岂不是有得重复复国之战时的艰难?

即便再一次赶跑了鞑子,各地诸侯也不容易对付。

“主子,您要出征?”飞宇对此不无担心,“前面太危险……主子。万一陛下对你起了歹意怎么办?在疆场上战死,无人会指责皇帝!小王子还不足一岁,您要三思啊。”

齐王摆手示意飞宇不要再劝了。皇帝不去,齐王必须得去,他不能眼看着云泽入关来。他是想要江山,但不想要一个支离破碎的大唐江山。

前生的错误,这辈子她不能再犯了。

“宁欣去了庄子上?”

“世子夫人一直在庄子上修养,皇上拍了好些人盯着世子夫人。”

齐王有些弄不明白,宁欣撇下京城去庄子上修养的用意,明显宁欣不会偷溜去找李冥锐,庄子上的消息远比京城闭塞,万一皇帝兵围庄子,宁欣身边无人帮忙,她岂不成了待宰的羔羊?

以宁欣的心智,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她想要做什么?”齐王觉得宁欣也在准备着,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着精心的准备。

……

做完月子后,宁欣一头接了一封书信,书信是宁姐儿从韩地发过来的,宁欣看了书信后,将女儿扔给了燕国公,以身体不好为理由远避到庄子上。

她在庄子上一住便是三个月,在京城宁老太太生气了,坐着马车赶到了庄子上,她就没见过像宁欣这么狠心的娘,本打算教训宁欣一顿,见面后,宁老太太吃惊宁欣的变化,宁欣白皙的脸庞此时变得暗红,“你做了什么?”

宁欣摸了摸被晒过的脸颊,笑道:“做些准备,姑祖母,天下就要乱了。”

……

南越,李冥锐接了圣旨后,命属下集合,对身边的平王世子说:“送他们回京。”

“皇上这是削你的权柄,你就不考虑考虑?皇上对鞑子征战,我赞成,但为何不让你领军?”平王世子先炸了,愤恨不平的诅咒皇帝卸磨杀驴。

李冥锐的手搭在平王世子肩头,低声道:“我带出来的兵,不是皇上想动就能动的,对鞑子征战,我责无旁贷。”

……

与此同时,皇帝在朝臣面前宣布,“朕欲对鞑子开战!即可点兵出征!”

正文第三百四十九章出征

皇帝意图对鞑子用兵的决心震撼了满朝文武。

举世共知,鞑子同大唐有不共戴天之仇,自从复国后,大唐几代帝王都想着积蓄力量剿灭鞑子。

此时南越刚刚平定,是对鞑子用兵的好时机?

对鞑子用兵不比同南越交手,对鞑子……是倾国之战,战事一开,朝野上下的人都得行动起来,大唐的投入会比较大。

鞑子大汗云泽,在大唐朝野上下人的眼中是一位狡诈,阴险,好战的枭雄,云泽比夜郎自大的南越王难对付多了。

“陛下。”

首辅低声咳嗽了两声,他一惯身体不大好,非事关国政的大事,首辅很少出言,此时他为帝国首辅无法对同鞑子一战无动于衷,出列跪倒在皇帝面前,“臣恳请陛下三思而行,帝国才同南越国打了一仗,征伐南越小国尚且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若不是燕国公世子奇谋致胜,不知同南越一仗会打多久。”

“鞑子强于南越数十倍,陛下,臣以为鞑子大汗云泽居心叵测,故意露出破绽。兵法有云,虚虚实实,臣并非不信陛下得到的消息,臣以为云泽不会犯同蒙古诸部决裂的错误。”

首辅神色严肃,他可以默认陛下的偏激,可以看不到皇帝有时候的胡闹,纳贤妃也好,命宁欣进宫也罢,牵扯不到江山的稳定,此番皇帝匆忙对鞑子用兵,胜了还好,一旦败北。鞑子趁势南下,大唐帝国又会陷入风雨飘摇中。

以前还有韩王镇守的韩藩阻止鞑子,如今韩王身死,韩地撤藩。鞑子南下的铁骑……并非是首辅看不起大唐的将领,而是大唐军方青黄不接,有能耐,有勇气抗衡鞑子铁骑的人太少太少。

首辅也看出皇帝不准备调李冥锐回京,最有把握的将领困在越王藩地,指望着如今朝廷上的武将出征鞑子,首辅并不看好此战的结果。

首辅一系或者靠近首辅的派系纷纷站出来反对此时开战。

皇帝坐在龙椅上的身体向前倾,冷笑道:“当年朕同无双郡主设谋时,你们一样说美人计不可能实现,一样劝朕……鞑子大汗是枭雄。不会轻易被无双郡主迷惑。可结果呢?朕赢了。鞑子大汗兵败身死,韩王羞愧自尽,朕撤掉了天下藩王之首。如今朕有确实的消息,有了对付鞑子云泽的计谋,你们又一个个跳出来反对朕?”

皇帝说话时尾音高挑,话语里充满了对百官的嘲讽,“朕不知你们将云泽夸得跟朵花似的,是何居心?他云泽是当世枭雄,朕就是亡国的昏君?鞑子灭大唐之心不死,朕一心剿灭鞑子,报祖宗血海深仇,匡扶大唐江山。又有什么错?”

“你们……”

皇帝抬手指着满朝文武,冷冷的责问:“你们是朕的臣子,还是云泽的臣子?云泽是不是将你们的胆子都吓破了?你们有没有想过,若是不趁此机会打击云泽,一旦他平定蒙诸部,理顺好鞑子内部,那时他领兵南下,朕岂不是真的做了亡国之主?你们难道忘了,当年鞑子攻破京城时的惨剧?”

皇帝拍着龙椅扶手,愤怒的指责:“你们是不是也想做子孙万代不得翻身的卖国贼?”

“陛下……”

“你们不必说了,朕主意以定,即可发兵!”

皇帝抽出了挂在腰间的宝剑,高高举起闪烁着寒芒的宝剑,“谁再阻止朕,便如此桌!”

哐当一声,御案被皇帝手中的宝剑斩为两半,剑锋指向北边草原方向,“云泽,朕必灭你!”

云泽虽然也是一位枭雄,但在皇帝看来,他比不得鞑子的前任大汗。

朝臣被皇上出兵的决心镇住了。

他们没有办法在阻止皇帝,首辅先前跪爬了半步,苦求道:“陛下对鞑子用兵,臣阻拦不住,臣清陛下调燕国公世子回京,世子文武双全,又经过南越战场的考验,他是领兵出征的不二人选,陛下,为了大唐帝国的江山,为了皇族同鞑子的血海深仇,恳请陛下以燕国公世子为帅。”

“朕已经下旨将他用出来的手下调回京城。”

皇帝语气有了几分的缓和,“李冥锐能在南越得胜,他的手下功不可没,朕决定重用她们,至于李冥锐……朕晓得他远征南越辛苦,越王藩地和江南离不开他的镇守,朕另外有任务交给他,出征鞑子的事情,朕会另外委派一人。”

“皇上……”

“首辅不必多言,朕选的良将一定能克制鞑子!”

皇帝越过了内阁,直接下旨命老将军统领兵马出征,在南越时,老将军就是坐镇后方的统帅,如果没有他稳住后方,李冥锐也无法实战奇谋。

皇帝虽然想打压下去李冥锐,收揽民心,但他也不会拿江山做赌注,老将军虽然年纪大了一点,行兵保守了一点,可也是胜在稳健,攻守得当。

考虑再三,皇帝还是没有勇气此时御驾亲征,等到包围住云泽的主力,他再御驾亲征完全来得急。

老将军是个明白人,谁还能同皇帝抢功劳?

“陛下,齐王殿下求见。”

“宣。”

皇帝重新坐回到龙椅上,慢慢的眯起了眼睛,齐王上的请战折子他看了,他一直默不作声,便是想试探齐王一番,没想到齐王敢上金殿来,这可是你自己找死,怨不得朕不信守同父皇的誓言!

齐王身穿这王爷蟒袍,俊美的脸庞一派沉稳。

他在两侧大臣们的目光下,沉稳,冷静的走到了靠近丹壁的地方,停下脚步,撩起蟒袍,跪倒下来,“臣恳求陛下让臣随老将军出征鞑子,臣为皇族中人,享受了陛下的恩泽,此时国战,臣愿意为帝国征伐鞑子,以报陛下对臣的隆恩。”

“齐王,你先起来,你刚添了麟儿,身体又一直不大好。”

皇帝份外享受齐王对他的跪拜,以前齐王痴傻时没少跪拜皇帝,但傻子臣服同精明的齐王臣服是不一样的,“朕按照先帝的意思厚待于你,你才清醒没几年,所学不多,朕怕你在疆场有危险,朕不想辜负了父皇。”

“臣为皇族,陛下此番出兵为血国耻,臣便是拼了性命,也要为皇族争光,不让列祖列宗蒙羞,陛下厚爱于臣,臣铭感五内,您若不答应臣,臣便不起身。”

“陛下,臣无法在京城等候战胜鞑子的消息,恳请陛下答应臣为您效命。”

齐王说得赤诚。

皇帝迟疑了一会,“疆场凶险,万一你有个好歹,朕如何同父皇交代?”

“出征的人都为大唐男儿,他们为了大唐甘愿牺牲性命,他们不怕,臣也不怕,陛下,臣愿为陛下的先锋……”

“好,齐王,朕答应你。”

皇帝稍加犹豫后,答应了齐王的请求,面向头发胡须霜白的老将军,“朕将齐王交给你,你可一定要保护好了他。”

“臣遵旨。”老将军叩首,他本身就姓老,此时叫他老将军,最是恰当不过。

齐王磕头道:“多谢陛下。”

“齐王,一会你随朕来,朕办家宴为你送行。”

“遵旨。”

齐王再一次磕头后,起身站在了一旁,从他俊挺的眉宇间能看出一抹心愿达成的喜悦,皇帝手指微微曲起,这场家宴是他为齐王准备的最后的晚餐了。

齐王随老将军出征后,皇帝也好册立九皇子为太子。

贤妃的出身确实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民间曾经有一股议论的风声,先帝同皇帝约定,若是齐王恢复神志,皇帝就要将皇位交给齐王,虽然这则消息是子虚乌有的,明智的人都不会相信,但流传却很广。

只要皇帝册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