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叶将碗里的面搅动均匀,热呼呼的,吹了吹,便塞到嘴里,呼啦吃了一口,真心不错,比起前世自己下的面条好吃多了。秋叶想可能是因为那个面条的原因,前世在超市里买任何一种品牌的面,粗的也好,细的也好,拌了鸡蛋还是别的东西的,哪怕那面条卖价高都没有煮的这个面条好吃。
同样都是面条,同样一个人煮着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味道呢?
秋叶一边吃着面条,一边想等有钱了给爷爷奶奶买个电磁炉,两位老人就是觉得用大灶烧菜麻烦又费火才用那个小灶做饭菜吃。但是菜要炒得好吃,得火大才行,后来村里人全部搬迁走了后,也很少人种地,就没有那么多的棉花杆烧,当然这个时代也没有柴可以买来烧,所有人只好用上液化气弄饭菜,都说没有用土灶炒得好吃。但是也很少有人弃用液化气改用土灶的,因为方便,因为卫生。至于味道,慢慢也就习惯了。
秋叶一口一口的吃着面条,安奶奶坐在一边看着秋叶吃面条,一边跟秋叶聊着天道:“你呆会要不要去县里?”
“要去,去帮忙。”刚租好的房子,得收拾,得随时开火弄饭吃,刘梅要做生意,肯定忙不过来,自己得去搭把手。
“在哪,哪天我去看看。”儿子女儿在县里,安奶奶也是经常往街上跑。
“就在那个商贸街旁边,很好找的。”秋叶很快吃完了一碗面,放下碗擦了下嘴巴道。“奶奶,你要不要今天去,我驮你去。”
“你驮得起?”安奶奶一听眼睛一亮。
“驮得起。”要是前世肯定是驮不起的,但是现在,秋叶肯定自己没问题。
“你去干嘛,不弄饭吃啊。”安爷爷在房间里算着帐。
“爷爷,奶奶想去你就让她去呗,你要吃饭去大姑家就行了。”大姑家就住在一个村里,一个队,隔着三四户人家。
“你别把你奶奶给摔着了。”安爷爷不相信秋叶的骑术。
“哪能呢,你看我现在可是有力气了。要不让奶奶先试试,行就一起过河去县里。”
“行,我去看看,看看运顺的生意做得怎么样,要是忙不过来,我去帮下忙。”安奶奶是个爱热闹的,当然二儿子家生意挣钱了,当妈的去看一下也是应该的。安奶奶一边应道,一边对安爷爷说道:“你去大妹家吃饭吧。”
安爷爷见安奶奶这样说了,也不好说什么,低下头做他的事。
秋叶推了她的仿赛车出来,安奶奶小心的坐上去,秋叶脚一蹬便踩着单车走了。安奶奶坐在后架上紧张的抓着秋叶的衣服道:“我还是有些害怕。”
“奶奶,你坐稳就行了,不要担心,我慢慢骑。”背后驮了一个大人,虽然年纪大了些,人瘦了一些,但是重量还是在那里的,记得前世的时候自己可是连女儿都驮不动的。有了彼尔的身体改造,秋叶是脱胎换骨,自信心不由得冒了出来。
一边走,路上的人便跟安奶奶秋叶两人打招呼,也有人问起秋叶家开店的事,安奶奶就一句:“开了,开了,不知道怎么样。”来回答。到了大姑家,安奶奶叫道:“大妹,大妹,今天中午你爹在你家吃饭,你弄好了要去叫你爹啊。”
大姑安大妹从里屋走出来道:“知道了,姆妈,叶妹,你俩是要去县里。”
“嗯。”
“二哥在县里店开好了?”
“是啊,我现在就去看。”
“那我哪天也去看看。”安大妹兴致勃勃的说道。
秋叶踩着单车出了自己队的范围,就没那么多人打招呼了,村里的土路凹凸不平,骑起来很颠簸。秋叶驮着奶奶,为了行得平稳些,一路上很巧妙的避过那些突出的不平的地方,秋叶发现自己的反应能力比起从前来强了不少,这个发现让秋叶开心起来。
秋叶载着奶奶到的时候,已是十点的样子了,路上有点晒,不过对于农村生活习惯了的人,这一点太阳算不了什么?秋叶也不讲究有没有将皮肤晒凑し羯裹了白起来也很容易。前世秋叶的皮肤很好,除了因为频繁的使用去死皮的造成毛孔粗大外,其它的都是好得不得了。皮肤用吹弹可破可能有点吹,但是白晳如雪到是真的一点也不过份。那么现在一个十六岁花季的少女皮肤,想想那会是什么样。
秋叶将自行车停好锁好,跟着奶奶两人进到店里,店里人挺多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挑选,这些东西太实用了,价格又便宜,有时候看到这个,又觉得那个也不错,而且这个店乱七八糟的,装都没有装修,在某些人眼里,可能是干不了多久的。反正多买点也没事,放在家里也不会坏,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所以一般人手里拿着的篮子就这样装满了。
------题外话------
安奶奶:“音音,你要告诉秋叶,奶奶其实不偏心的。”
音音:“安奶奶,秋叶没有怪你。”
安奶奶:“秋叶是个好孙女。”
音音:“嗯,将来她会孝顺你的。”
安奶奶脸上笑成一朵花:“我不要她孝顺,只要她过得好就行。”
音音:“好吧,我会告诉她的,只是这几天字推收藏好少,才四十多个,奶奶,能不能给我吼两喉咙,拉拉票。”
安奶奶:“奶奶年纪大了,做广告没用的。”
音音:“没事的,奶奶年纪大了,那些看书的都是些小姑娘,很善良的,看您老这么大把年纪了,哪可能会不给您面子。”
安奶奶:“那我试试”
安奶奶清清喉咙道:“走过的,路过的,都将《重回十六岁》收了吧”
“音音,我吼了,她们还不收怎么办”
音音难过捂脸号啕大哭!
023 财商
安运顺见到自已的姆妈跟女儿一起过来,忙迎了上去道:“姆妈,你来了。”
“来看你做生意的。”安奶奶笑着答道。
“人很多,刘梅一个人还忙不过来,我准备再去拿点货,再去补点新东西来卖。”安运顺笑着道,今天生意跟昨天差不多,要是天天这样,那发起来还不容易,比起他做菜生意强好多。
“好啊,你一个去行吗?要不要我帮你一起去看看货?”秋叶说道。
“要得,下午就没得那么多人,我们两一起去,多进点,我也可以推着去码头上去卖。”安运顺想着两姐弟也放假了,有他们帮着刘梅看着,他也可以上午的时候装在板车上去码头上卖,那里可是有好几个村的人在那里过河。
“那你们去,我帮刘梅看着。”安奶奶说道。
“姆妈,别累着你了,你去小妹那里,这里也有点热,刚刚才买了一个电扇,还是热得很。”安运顺关心的说道,这个妈可不是他一个人的,要是让其它的兄弟姐妹知道他要妈帮他看店,到时候不知有多少难听的话,他就别想清净了。
“我去她那里干什么?我是来看你们做生意的。”安奶奶固执的说道。
“吃早饭了没?”安运顺问秋叶。
“吃了,奶奶帮我下的面条吃的。”
“姆妈,你想不想吃点什么?我帮你去买。”安运顺对安奶奶说道。
“不想吃,我吃饱了来的。”安奶奶一生省俭,自然也舍不得用二儿子的钱。
“中午的时候去租的地方弄饭吃。”安运顺说道,一大早就到了县里,将厨房里安排好了,床是现成的,只要铺上棉被就行了。将住的地方安排好后,两口子才过来开店,那个时候也才九点钟不到。
“要不,你将钥匙给我,我跟叶妹两个人去弄,你们俩个就做生意。”安奶奶这样安排道。
“你们不认得路。”安运顺想道:“你们去买菜吧,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买回来了我带你们去。”说完从钱袋里拿出五十元钱给秋叶。
“带奶奶去买吃的,奶奶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安运顺交待道。
秋叶点点头,接过钱便带着奶奶一起往市场去了。安运顺转身进店做生意去了。
秋叶买了很多菜,一斤猪肉,一条鱼,半斤牛肉,两斤黄瓜,两斤辣椒,一斤扁豆。这个时候县城里还没有什么卖熟食的,吃的东西也比较少,基本上是县城周围的几个村的村民挑过来卖的。看秋叶买了那么多的菜,一下子花了那么多的钱,安奶奶一个劲的说:“买太多了,买太多了,吃不了那么多。”
秋叶笑着说道:“奶奶,要是吃不完,不是还有晚上吗?”安奶奶这才作罢,但是一路上仍不停的唠叨要秋叶计划着用钱,比方说称肉一餐吃一样肉就行了,哪里一下子买三种肉的,又不是过年……
秋叶只是笑了笑,奶奶在前世的时候去世得也比较早,那个时候秋叶还没有成家,也没有什么钱,本是想要奶奶到自己打工的城市的,可是后来没来成,秋叶心里一直还是有遗憾的。奶奶于秋叶来说是慈祥的,虽然没有对秋叶有多好,但是慈祥的奶奶也是一种念想。
秋叶又买了些苹果跟梨子回去,这么多的菜,加上水果,也只是花了三十来块钱。要是在秋叶穿来前,这么多的菜跟水果没得个百把块下不来。
买了菜跟水果,还剩下十几元钱,秋叶将菜跟水果递给安运顺说道:“还剩下十几块钱,我不给你了。”
“你拿着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安运顺对孩子一直是大方的,平时也会给钱给两个孩子。秋叶一有钱就买了吃的,秋林一有钱就会存起来,两姐弟是个极端。秋叶不是一个财商高的人,对钱并没有多大的概念,前世上中专后每个学期都会剩下钱,全都交给了父母,到后来手上没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挺傻的。
但是这一世秋叶决定做一个财商高的人,要学会理财。现在她要一分一分的将钱攒起来。只要有了钱,便可以办很多的事,按现在的安排,自己上一中,也不用在学校吃饭,但是零花钱还是不能让他们少给自己,那个钱自己要攒下来,积少成多,慢慢就会是一大笔钱。除了攒钱外,秋叶还准备找些事情做,多挣钱。
到了十一点多买东西的人便少了,算了算一个上午卖的钱,有四百多,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安运顺,刘梅,安奶奶三人都异常高兴。秋叶也高兴,但是她知道这么好的生意应该做不了多久,所以没有他们三个那样的兴奋。
“刘梅你去弄饭吧?我看店。”安运顺说道。
“好。”刘梅应道,提了菜便带着安奶奶秋叶往租房的地方去。
秋叶推着车,要刘梅将菜放在篮子里,她慢慢的跟在两人的后面踩。
“叶妹,我想就卖这些小东西好了,那个童装就不做了,我又不会卖,怕到时候挣不到钱。”见这个一元店这么挣钱,刘梅就想开这个店就好了。
“这个店生意不会一直这么好下去的,而且过不了多久,开的人就多了,到时候就不挣钱了。”秋叶料到刘梅安运顺两人会这么想。就他们两人的智商,哪里看得到将来。想来也是,他们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整天呆在村里,连个报纸也没有,接触到的人也是跟他们同等情况的人。虽然有新闻,但是中央电视台,H省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能让他们了解下外面的世界,可是那些国家大事,普通老百姓了解了又能怎么样,又能对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他们的知识让他们无法从那些信息里掌握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怎么会?”刘梅不信任的问道。
“不信你看着。”秋叶也不跟她们多说,有时候说的多还不如让她们自己经历。
------题外话------
人家的公众文一千五一篇,我的两千字一篇,收藏还那么少!伤心啊!
24 夏莉来了
中午,刘梅回家弄饭,秋叶一个人看店,正在给客人点数找钱时,听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叫道:“安秋叶。”
秋叶转过头,是夏莉,那天秋叶帮她追回钱包,她说要来找秋叶的,秋叶没当真,没想到只三四天她便找来了。
“你们家就做这个生意啊?”夏莉笑着说道。
“暂时做这个。”秋叶淡淡的回答。瞧夏莉的穿着打扮,还有外在气质就可以看出她家条件相当好。条件比自己好太多的人家或人,秋叶并不是特别想与他们打交道,就像自家的亲人,一半的比自家条件好,可是也没见他们帮了自家什么呢?反而会奚落没本事的父母。
想起婚姻,一般还是要讲究门当互对或是旗鼓相当的会比较好,否则条件差的一方很容易便会伤了心。正如自己的婚姻。交朋友不也一样,如果你想跟你的朋友平等的相处,最好的是找水平与自己相当的。当然,这也不尽然,如果有家世好的人当你是朋友,你也用不着拒绝,但也没必要欣喜若狂,更不要上赶着上去接交。
所以对夏莉,秋叶只是淡淡的。
“哇,这么多人买?”夏莉看着店里挑选的人张大嘴巴说道。
“县里暂时没有什么人卖,所以生意会好一些,而且这些东西都很经济,很实惠,自然买的人比较多。”秋叶解释道。
“是啊,我也发现了,我家也很缺这些东西,你等着,我回家去叫我妈来挑选。”夏莉说完还不等秋叶回答便跑了,一阵风似的,一看就是个爽朗大方的性子。
不一会,夏莉便带着五六位阿姨级别的人来,夏莉身边的那位妇女穿着得体的职业服,看长相,应该是夏莉的妈妈,两母女长得非常像。这个时代职业服应该还没有在国内流行啊,最少在这个安源县还没有流行。可是这人就穿上了职业服,可见此人身份不简单,当然,一个县城里身份不简单又能怎样,大不了就是个县长夫人,了不得就是个首富的老婆,不过这时候企业还没有改制,所以安源县里还没有首富的。那个首富也是老百姓自封的,当不得数,就像秋叶的大伯不就是他们乡的首富?可是他有多少钱?还欠着信用社的赌债呢。
“秋叶。”夏莉一阵风的跑过来说道:“这个是我妈。”
夏莉又转过头对那个妇女说道:“妈妈,这就是我对你说过的帮我抓小偷的那个,身手好厉害,会功夫的。”夏莉眼里是满满的崇拜。
“阿姨。您好!”秋叶含笑打招呼道。
“听莉莉说起你,还不相信,还真是只有她这么大,怎么那么有本事。”张然微微笑着说道。
“农村的,经常干农活,所以力气大了些而以。”秋叶一边帮人找钱一边说道。
“你不上学了吗?”张然跟秋叶说道话,夏莉招呼后面跟来的阿姨们进店挑选东西。
“上啊。”秋叶诧异她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哦,那就好,你还小,要是就不上学了挺可惜的”。张然说道。
“秋叶,你要哪里上学?”夏莉问道。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应该是一中吧。”前世自己可是得到一中的录取通知书的,只是没到自己手中。
“哇,一中啊,我也是一中呢?”
“为什么是没问题的话呢?”张然问道。
“你考多少分?”夏莉问道。
“XXX分。”秋叶报出自己的中考成绩。
“这个成绩肯定没问题啊。”夏莉说道。
“我报了中专,但是我不想上。”
“现在上中专没用,虽然中专包分配,现在企业马上就要改制,以后事业单位啊都会有改的,还是多读书学些本事。”张然听到秋叶成绩那么好,脸上的表情更柔和了,对夏莉说道:“莉莉,你要跟秋叶好好的学习,你看你的成绩,比人家少了一百多分。”
“知道了,知道了。”夏莉调皮的说道。
“我去挑些东西,等你们成为同学的时候,就可以经常在一起了。”张然说道。
“好。”夏莉答道。
那几位阿姨进去挑东西,夏莉便与秋叶热切的聊着天,聊着聊着,夏莉想起来说道:“秋叶,那天你打的那个家伙是不是认识你,他会不会之后找你的麻烦?”
“没事,我不怕他。”有这种可能,对夏莉能帮他想到这一点,秋叶很感动,觉得夏莉这个姑娘还是可以交的。
那个垃圾一样的人物可以会找些麻烦,不过就他的伤势,不躺个半个月起不来。而且秋叶的叔叔可是县里的混混头子,秋叶虽然很不喜欢他,但是如果那垃圾找自己的麻烦,不防将他找出来用用。所以也不是很担心,
“我给你一个电话吧,万一那家伙找你麻烦,你就打电话给你,我舅舅在公安局。”夏莉说道。说完取出笑刷刷写下一个电话号码。
不管用不用得上这个电话,道了声谢,秋叶便接下来。
那边,那些个阿姨都挑选好了,一个个的,提着满满的一筐子,秋叶一个个的点好数,她们数了钱给秋叶,零头都不用找了。光这几个阿姨买的,秋叶一下子就收了三百多块钱。她们买得很多,不仅仅只是买那个一元钱的,那个桶,那个杯,那个毛巾,都买了很多。
买完后,一个阿姨对张然说道:“张主任,我觉得这个月的福利就用这个店的东西便挺好。”
张然一听点头道:“不错,那月底的时候你们过来买吧。”
夏莉一听很高兴,笑着道:“这样也好,不用自己跑去买,轻松很多,你好我好大家好!”夏莉一句话将所有人逗笑了。
说完,夏莉对秋叶说道:“秋叶,明天我就去我外公那里了,开学的时候再见。”
“好,开学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