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达一面相劝,一面向周围人使眼色,岑楼景等人也连忙跪倒,恳请陈觉收回命令。朱元也吓出了一身汗,连忙跪倒认错。

陈觉这才感到心满意足,笑着说道:“我陈觉也不是心胸狭隘之徒,这样吧,朱元死罪可免,活罪不可恕,来人啊,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辛苦作战的朱元只能够捂着自己的屁股趴在床榻上待了一晚上,心中对陈觉连连暗骂。第二天一早亲兵走进帐篷,对朱元说道:“将军,刚刚齐王传下命令,全军收拾行装,准备前往**。”

朱元皱了下眉头,“不是还没吃早饭吗?怎么现在就急着收拾?”

那亲兵连忙回答道:“监军使陈大人……”

“是陈觉老匹夫!”朱元怒声纠正道。

“是,”亲兵连忙改口:“陈觉说了,等大家收拾好行装后再吃早饭,这样到了**大家还有气力作战。要不然现在吃了早饭,等大家到了**就没了干劲,没法接着攻击周军营帐!”

朱元对此嗤之以鼻,“陈觉这老匹夫,就会瞎说,他是不是打算与周军干上一仗后,士兵们死上好多,也能多省点粮食!哼!”

亲兵不敢答话,朱元扶着腰慢慢起来,屁股依然生疼。就听朱元沉着脸说道:“还等什么,赶紧收拾吧,省得那陈觉老匹夫又来找茬!”

此时董遵诲率军早就来到了唐营附近,悄悄埋伏起来。士兵们看着唐军将士主动拆卸寨墙,收拾鹿角、拒马,全都傻眼了。难道说唐军主将也是咱们这边的人?要不然他怎么如此配合呢?!

士兵们躲在小树林里,乐呵呵地看着唐军将士将那些拒马劈开了当柴烧,乐呵呵地看着唐军将士将地上暗埋的铁蒺藜用扫帚扫去,乐呵呵地看着唐军将士将自己的衣甲堆到附近的大车上,还用绳子用力捆了数遭!

董遵诲微微一笑,对将士们低声吩咐道:“曹铨随我率千名步兵冲阵,韩重赟你带着五百名骑兵和剩下的步兵继续埋伏,等到我军诱出李景达后,你们再突然杀出!”

于是董遵诲与曹铨各率五百人马从隐蔽处冲了出来,奔着唐营的方向就冲了过去。

李景达、陈觉虽然下令全军收拾行装,可还是保留了一支两千人的预备队,防备周军的骚扰。见董遵诲果然出现,李景达立即命令士兵们冲出营去,与董遵诲所部接战。待看清楚来袭周军的规模后,李景达与陈觉放声大笑,乐呵呵地率领百余骑兵前去观战。

眼看着唐营门口涌出来百余名衣甲鲜明的骑兵,而且骑兵中央有数名将官穿着崭新瓦亮的衣甲,显然是唐军中的大官。按照董遵诲对唐军的了解,军中的战马基本上配备给了大将们的亲卫们,那这些人的身份呼之欲出。

董遵诲立即下令道:“吹号示意,全军冲锋!”

听到董遵诲的命令,号兵立即吹响了挂在脖子上的牛角号。韩重赟听到号声,马上率军冲了出去。尤其是看到唐军骑兵以后,韩重赟更是立即率领那五百名骑兵奔着他们就冲了过去。

李景达、陈觉两个人未接战阵时风度翩翩,颇有一时瑜亮的感觉,可是等他们看到韩重赟所部五百名骑兵的冲锋后,顿时慌了手脚。还没等他们下达命令,韩重赟已经一头撞进了李景达的队伍中,奔着李景达就杀了过去。

齐王李景达,那可是南唐国主李璟的亲兄弟,可谓皇亲贵胄。他能够取得主帅的位置,靠得是血缘关系,而不是自己的战功。眼见着韩重赟杀了过来,李景达的第一个反应不是下令拦截,而是拨转马头,奔着营里就仓皇出逃。

陈觉凭借溜须拍马得到枢密使的职位,也没有多少真本事,看着齐王拼命逃窜,陈觉也赶紧跑路,也愣是没有下达任何命令!

两位主将这么不负责任地逃跑,剩下的南唐骑兵们哪里还愿意卖命抵抗,全都抱头鼠窜。

韩重赟于是很是轻松地擒获了李景达的帅旗,立即命令士兵们喊道:“李景达已死!李景达已死!”

南唐士兵们听到周军的喊声,回头望去,见李景达的帅旗已经在周军的掌控之中,而营中更是大乱。大家全都没了斗志,丢下武器就往后跑。

李景达也听到了唐军的喊声,可他还没等回头反驳,就惊诧地发现数百名周军骑兵正黏在自己身后。李景达哪里顾得上反驳,赶紧就往瓜代方向逃去。

李景达这么一逃,营中的唐军将士更是没了主心骨,全都往四下里逃亡,董遵诲趁机率军冲上前去,前截后追,斩杀了无数敌军。少数死忠于李璟的南唐士兵刚从辎重车上取下衣甲,就被董遵诲所部砍死在车边!是役,唐军大败!

……

第379章瓜代大捷

更新时间:2012…8…2822:51:16本章字数:3221

。。第379章瓜代大捷

李景达喘着粗气从马背上出溜下来,两条腿已经被颠得僵硬无比,脸上更是被吓得毫无血色。他本以为打仗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却没有想到竟会如此凶险!

一旁的陈觉也是小心肝扑通扑通乱跳,心中怕怕!只有人家朱元,那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虽然屁股上有伤,可还是抱着马脖子逃了出来,顺便还将自己的衣甲兵器打包带了出来。

李景达对众人说道:“趁着周军的周兵还没有到,咱们赶紧歇歇。谁还有粮食,谁能给我口水喝?”

谁也没有理他,大家都忙着逃命,哪里还有功夫去带食水。看着李景达狼狈的样子,朱元连忙劝道:“齐王不必担忧,前方不远处就是瓜代,那里还有五百余名士兵留守,看管渡船。想必那里肯定有食水,齐王也可以在那里收拢旧部,与董遵诲再战!”

李景达长叹一声:“还打啥啊?!两万大军都被董遵诲所部给击溃了,咱们还有什么反抗的本钱?以多打少尚且不是人家的对手,就这么点残兵,哪里打得过人家?”

众人一阵叹气,陈觉连忙说道:“齐王不要自谦,谁说那董遵诲以少敌多?简直就是胡言乱语!朱元,你不是说董遵诲只有两千士卒吗?今天这个架势,他足足动用了数万精锐,要不然岂能打败我军?!前不久,幸好齐王和我没有贸然前往**,要不然就中了董遵诲的埋伏!今天咱们也是奋勇抵抗,拼死向前,只可惜周军人数实在是太多,数倍于咱们的兵马!此战,非我等之过!”

大家都知道陈觉一派胡言,今天这场仗,董遵诲所部绝对没有超过八千人,可是只有夸大董遵诲所部的兵力,才能够将失利之事合理掩饰过去。大家全都出言附和,就连朱元在这莫大的压力之下,也对自己的粗心侦察表示悔恨!

于是众人统一了口径,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结论。**一战,并不是一场大败仗,相反,是将士们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拼死抗争的结果。至于战败之事,实在是非人力所能改变!

于是李景达和陈觉脸上又恢复了光彩,说不定大家还能够借此官升一级呢!做官嘛,不就是这样,欺上瞒下才是好同志!

正当大家欢声笑语、充满乐观精神地向瓜代转进的时候,突然远处又有一股溃兵跑了过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不好了,董遵诲冲上来了!”

听到这一喊声,李景达立即蹿上了马背,陈觉也扬起了马鞭,就连屁股生疼的朱元,也抱紧了马脖子!大家顾不得往后看,抓紧时间往前冲!所有人都有这么一个念头:周军才有多少人,抓起俘虏来也很是费劲,只要我能跑得比别人快,我就能逃出生天!

等到董遵诲率领五十名骑兵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看着四散而逃的唐军士兵,大家都在犯愁,这俘虏们跑得太散,该怎么抓啊?!

董遵诲笑着对众人说道:“大家多树旗帜,分头呐喊,不过千万不能追上他们!咱们的部队正在集结赶来,这段时间里,咱们也让他们吃不上、喝不上,疲惫不堪地跑回瓜代,然后一头撞进张琼所部的伏击圈里!”

众人哈哈大笑,挥舞着兵器,兴奋地乱叫着,眼见着不远处南唐将士们吓得不断摔个狗啃屎。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战功,这就是荣耀。

而对于李景达来说,这里,就是地狱!尤其是当他好不容易收集五六百名溃兵冲到瓜代的时候,尤其是他看到渡口处冲天大火的时候,李景达真有些万念俱灰抹脖子的冲动!

幸好他的部将岑楼景眼尖,指着远处对李景达喊道:“大帅,那里还有船,那里还有船!”

李景达精神一震,连忙看向岑楼景所指的方向,就见远处火海外围还有几艘战船没有被波及,而且战船上还飘扬着唐军的旗帜!

这时船上的边镐也看到了李景达标志性的银盔银甲,他大声喊道:“齐王,快往这跑,快往这跑!我这里有船,我这里有船!”

边镐同时下令船上的轻型投石车对岸上周军部队进行压制,接应李景达他们登船。

李景达立即下令,全军向边镐那里移动。而在此时,张琼也发现了这数百名溃兵,他立即动员麾下士兵们围了上来。

眼看着情况危急,岑楼景大声喊道:“齐王快走!”一边喊,岑楼景一边带着亲兵们冲着张琼所部就冲了上去。

李景达猛地一咬牙,带着手下就往船只方向跑去。不多时陈觉、朱元也追了上来,赶紧往那船上跑。不过他们的手下就没有这般幸运,被张琼所部截断了去路,纷纷弃械投降。

张琼与岑楼景一边打斗,一边劝降:“这位将军,看你赤胆忠心的样子,怎么就投了唐军呢?过来跟我家董将军如何,他为人很讲义气,绝对不会像你跟的这位一样舍下你逃走!这位将军,你为了这李景达拼死搏杀,实在是不值得!……”

岑楼景很是郁闷,打仗就打仗,劝降就劝降,你干嘛边打边劝?边打边劝我也认了,可你为什么重复不断地说着一样的台词?就像是几十只苍蝇围着自己的耳朵嗡嗡飞着,一刻也不愿意停息!

岑楼景怒吼一声,可张琼为了岑楼景能够听清楚,居然又将嗓门提高了一级,现在在岑楼景的感觉中,自己耳边足有几百只苍蝇飞来飞去!就在这时,李景达大声喊道:“岑将军快点过来,我们要撤舷梯了!”

听到李景达的喊声,岑楼景连忙强攻几下,就想往李景达的方向冲过去。可是张琼缠了他这么久,怎么可能轻易让他逃脱?眼见着无法摆脱张琼,岑楼景怒吼一声,策马冲进了江里!

张琼真心冲他比了下大拇指,“算你厉害,居然就这样冲进了江里!你牛!”

这时就见江中水花不断,紧接着岑楼景胯下的那匹马载着岑楼景开始了泅渡,居然成功靠近了李景达的坐船。看到这个活榜样,南唐士兵们有样学样,有百余名骑兵顺利泅渡。只不过,剩下的士兵们没有战马,也就无法南渡。

这时董遵诲率领大队人马冲了上来,滞留瓜代的唐军溃兵吓得肝胆俱裂,只能够弃械投降!

。。

第380章撤军北上?

更新时间:2012…8…2822:51:18本章字数:2849

第380章撤军北上?

董遵诲所部接连取得**大战、瓜代大捷两个大胜仗,将李景达、陈觉所部击溃并俘虏大半。此战过后,李景达在边镐的接应下狼狈逃回江南,短时间内再也不敢北上作乱。

郭荣接到董遵诲的报捷文书后很是高兴,他立即下令晋升董遵诲为匡**节度使,并任命其为殿前司都指挥使。郭荣本来还准备亲自增援扬州,一鼓作气进军江南,却被范质、窦仪等人拦了下来。

尤其是最近主管后勤辎重的窦仪,更是命人搬来厚厚的账本,对郭荣禀告道:仗打到现在,陛下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吞并了淮河以北的绝大多数土地,并对淮河以南的部分地区实行了占领,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战前设定的目标,该撤军了,要不然国库可就又要没钱了!

郭荣很是气愤,怒声说道:“朕将灭佛所取得的钱财全部放入国库,并没有向内库中调拨一丝一毫,任凭你们来打理,从来不加以监督!结果你们倒好,居然将这么多钱财全都给朕给花没了!无能、贪婪,非你们莫属!”

窦仪也气得直哆嗦,他虽然从府库中多少得了点好处,但是那是官员们都有的潜规则福利,平心而论,他已经在尽力帮着郭荣来打理国库,基本上没有存在浪费的现象!郭荣居然无视自己的成绩,反而怪罪于我,是不是因为我得罪过他的心腹爱将董遵诲(见第290章贬官两级),而董遵诲趁机打击报复?要不然郭荣怎么刚表扬完董遵诲,就对我横鼻子竖眼不耐烦!

窦仪越想越是生气,居然与郭荣顶起嘴来。郭荣一怒之下,便命人将窦仪拖出去斩首示众!

这时范质连忙上前求情,郭荣也不理睬,站起身来就要离开。

范质赶紧跑到了他的跟前,连连叩首,对郭荣说道:“窦仪虽然有过失,但罪不至死,我身为丞相,不能够阻止陛下冤杀亲近部署,都是我的罪过啊!”

被范质劝了几句,郭荣这才命人将那窦仪押了回来。范质连忙又说了窦仪几句,让他先向皇帝赔礼,然后再对郭荣进行解释。

原来虽然郭荣灭佛发了一大笔横财,可打仗也是很需要钱的。招募士兵得给他们安家费,打造兵器铠甲也需要花钱,而战时士兵们的饷钱也得及时发放,还有士兵们的冬装、被褥等,都需要大笔的金钱。当然,攻占南唐州县的过程中,周军也缴获了不少钱财。可郭荣为了收买民心,已经宣布减免当地的赋税,这样一来新占据的州县不但不能为后周提供财政支持,还要后周从府库里拿出钱来赈济灾民、铺桥修路。为了安定民心,郭荣基本上不准备从新占地区的府库支取任何钱财。

不仅如此,郭荣还从宋州、毫州、陈州、徐州、宿州、许州、蔡州等地征召了大量青壮南下服徭役,这些百姓们的日常消耗平均下来虽然很少,可是总数也很是可观。而且此时已经进入四五月份,正是农忙的时候,如果继续让这些百姓家里的顶梁柱泡在南唐,后周南面的这七八个州县就要出现歉收现象。一旦如此,不仅百姓们的生活受到影响,而且后周收上来的赋税也会大幅度降低,更别说其他一系列的影响!

听了范质、窦仪等人的解释,郭荣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面临两大危机,不得不开始考虑撤军之事。此时,董遵诲的一封奏疏更加坚定了郭荣撤军的念头。

董遵诲在奏疏中说道,如今天气变暖,时不时开始下雨,淮河、长江的水位不断上涨,一些支流的水位更是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某些小河也能够容纳唐军的战船。唐军虽然屡屡遭受打击,可他们的舰队却没有受到多大的损伤,常常趁夜偷偷乘船潜入腹地,对周军发动突袭。而夜里周军事先布置好的投石车基本上作用不大,仓促成立的水军又根本不是人家南唐的对手,情况很是危急。董遵诲率军与唐军舰队打了好几个来回,互有胜负,根本无法彻底击溃他们。

郭荣看完董遵诲的奏章之后,招来几个统军将领,与大家了解情况。见皇帝有所察觉,将军们赶紧大吐酸水。原来唐军水军比起他们的陆军来能干许多,不断骚扰后周各部,而且还取得了许多战果。后周将领们因为害怕皇帝责骂,一直没有如实上报,现在董遵诲抢先揭开了盖子,大家也都不再隐瞒。

郭荣听到心里,暗叹一声:还是自家人贴心,这董遵诲不愧是朕的准妹夫,也只有他才在第一时间就跟朕说真话。唐军水军实在是可恶,只可惜自家新成立的水军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只能够担任些掩护浮桥的轻松活。看来,也只能考虑撤军了。

郭荣于是对众将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准备撤兵,先向南唐放出撤退的信号,引诱唐军前来攻击。在大量杀伤唐军之后,咱们再从容撤离!”

众将听闻撤军一事,先是惊讶,随即大松了一口气,这场战斗已经打了大半年,大家虽然有立功之心,却也已经疲惫不堪,撤军正合大家的心意。

不久,南唐国主李璟就接到了周军将要撤退的消息,他此时也知道了**大战、瓜代惨剧的真相,可谓是龙颜大怒,立即命令各地守军出动,追击周军的撤退部队。

于是,四月十七日,韩令坤在湾头堰击败南唐楚州出击兵马万余人,生擒涟州刺史秦进崇;四月二十一日,张永德在曲溪堰击败南唐泗州兵马万余人,生擒三千名俘虏。

南唐守军于是大呼上当受骗,再也不敢出兵追击。于是郭荣任命宣徽南院使向训,担任淮南节度使,兼沿江讨抚使。并命令李重进总管江北战局,兼任寿州防御使。同时命令董遵诲等人移交防务,率军北返。

等到郭荣等人将要回到开封府的时候,已成惊弓之鸟的李璟这才相信了郭荣回京的消息。他连忙派人送来大笔财物求和,并向郭荣献上求和奏章。李璟抹了把脸上的虚汗,终于安心地去写情诗、泡妹妹……

……

第381章放火?自焚!

更新时间:2012…8…2822:51:19本章字数:4217

。。第381章放火?**!

五月十四日,郭荣返回开封府,在群臣的建议下,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向开封府的居民们夸耀战功,展示夺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