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让孙莲氏自豪的地方,她家以前有五个女儿,她这个女儿,向来不让家人待见,嫁出去后,就是不闻不问,年初自家逃荒时,家人更是当她死了一样,不过自从自己和男人进入五寨堡第三农场中做事以来,消息传回去以后,开始还好。
秋收后,岢岚州的家人更是突然间就热情起来,这不,前些时间,还让人托信回来,说有空就回去看看,家人都很想念她们,还说了弟弟的事,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还有走到农场外时,看到各地不断往五寨堡而来的衣衫褴褛,拖家带口的流民们,孙莲氏更是庆幸自家能进入五寨堡农场中做事,现在有了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压力就是,现在来五寨堡的流民们越来越多,各个屯丁及家属们都有点担心,这些流民们将来会不会抢了他们的饭碗,毕竟相比现在各个屯丁及家属们相对较高的待遇来说,这些流民们只要有一口饭吃,是极为愿意来农场内卖苦力的,他们担心有一天千户大人会突然用这些流民们,而不要他们了。
好日子过惯了,总让人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害怕将来有一天会突然失去眼前这一切。每当看着农场外那些流民们羡慕又嫉妒的眼神时,孙莲氏自豪的同时,也是隐隐有这种担心。
其实这种担心也普遍存在于各个农场屯丁们的心中,所以今天千户大人成亲的大喜日子,各人都是纷纷表示,一是心头确实对黄来福的感激之情,二也是隐隐有些忧虑,如果自己没送礼了,传到千户大人耳中,会不会被黄大人认为自己失礼不恭敬,那就完了。
看着身旁自己儿子刘小聪那红润的脸色,想起年初来五寨堡时,儿子那干瘦而有菜色的脸色,孙莲氏下定决心,不管怎么样,自己也不能失去这个活计,一定要留在农场内。
听了婆娘的话,刘大聪道:“你说得是,只是我们送什么好呢?我们能送的,想必千户大人都不会希罕吧。”
孙莲氏兴致勃勃地道:“刚才我和隔壁屯的吴大姐几人商量过了,我们小户人家,也没什么好送的,不过这话说得好,理轻情意重,我们就送些喜布,喜面之类的吧,大家都是这样,我们也不算失礼。”
刘大聪道:“这些事,就你做主吧,那我们现在赶快去买些喜布和喜面?正好今天农场集日。”
孙莲氏嗔怪他道:“你啊,要是等到今天才买这些东西,黄花菜早就凉了,这些东西,我早在几天前,就准备好了。”
刘大聪喜道:“那就好,那就好。”
……
不谈各个农场内对黄来福这场婚事是什么态度,此时在杏岭子小山村的张大三家内,又是另一番景色。
“快走,快走,这次千户大人的喜酒,我们一定要赶上去喝。”
三子爹笑着催促道。
“好了好了,你催什么?”
三子娘一边不满地道,一边最后对着铜镜摸了摸头发,道:“媳妇,你看我这头发可是乱了?”
她的儿媳妇翠枝道:“婆婆,我看挺好的。”说着她也对着铜镜,照了照自己。
三子娘放心地道:“那就好,这次进城,我们可不能衣衫不整,让人笑话了。”
三子爹不耐烦地道:“好了好了,谁会笑话你们,赶不上喝千户大人的喜酒,那才是真让人笑话了。”
此次黄来福成亲的喜事,他们这些军属又得到好处,前些天时,五寨堡的一些军户们,在杨安章杨百户等五寨堡军官们的组织下,在杏岭子小山村村民们羡慕的眼神中,又给每个旗军家属都送了一些喜面来,说是千户大人的成亲恩惠赏赐,每个旗军家属都有,还让每个军属们去五寨堡内喝千户大人的喜酒。
而且他还和三子爹说,今天旗军放假,三子爹正好可以去看看自家的儿子。
说实在话,这些旗军们,平时家属是想见也见不着的,因为大部分时间里,这些旗军们都是在较场内操练,等闲难得出来。
听了这些话,三子爹自然心动,千户大人这么仁厚,现在千户大人有喜事了,这喜酒,自然是要去喝,况且有一些天没见到儿子了,不论是婆娘还是媳妇儿,都很想念,今天正好去五寨堡看看儿子,看他变成什么样了。
还有婆娘和媳妇儿,长这么大了,还没出过远门,现在让她们去五寨堡见见世面也好,三子爹这样想,去过五寨堡一次的他,自然是认为自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三子娘道:“好了,好了,这老头,就知道催。”
她最后整了整自己的衣衫,对媳妇儿道:“媳妇,家里送给千户大人的东西,都带好了吗?”
媳妇儿道:“婆婆,都带好了,不就是一些喜蛋,还有那只老母鸡吗?”
三子娘道:“那就好。”
忽然她又有些犹豫,对三子爹道:“他爹,俺们家就送这些东西,这礼会不会太轻了?”
三子爹沉吟道:“前些天那些军爷们来时说,千户大人的喜事,千户大人有交待过不必送礼,反正贵重的礼俺们送不起,送了千户大人也不稀罕,就送些喜蛋表示心意吧,千户大人不会怪罪的。”
三子娘点了点头,一家最后整理好,兴致勃勃地出门而去。
这种情形,来自四面八方,各人纷纷来到了五寨堡内,更增添了五寨堡内的喜色。
按千户宅内和岢岚州顾千户的意思,今年黄来福的喜事要大办,所以除了在千户宅内张灯结彩,大摆酒席外。还有五寨堡内的较马场,和堡外的大较场上也是摆满了酒席。千户宅内放出话来,只要是来喝喜酒的,黄家都表示欢迎,不论他是堡内的军户,还是各地到五寨堡来的流民们,都可以坐到酒座上来。
这个消息早在几天前就传出,因此到了这天,堡内堡外的人,更是蜂拥而来,让五寨堡挤得满满的。特别是原先在五寨堡内的流民们,今天更是早早就占好了位子,领着一家老小,准备大吃一顿。再听到各处不断地传来的鞭炮声,大家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而今天的五寨堡的旗军们也是放假一天,这些时间不断的严厉的操练,可把旗军们累坏了,因此大家都趁机放松一下。
今天是千户大人的喜事,黄来福已经说了普通旗军不用送礼,大家来喝杯喜酒就是了,当然,除了一些轮流巡逻守堡的军士们外,他们并不能外出,只能在较场内喝,到时还有他们的家属陪伴。
而此时在堡外的大较场上,早已是装扮一新,较场各处,挂满了大红灯笼。较场上,已是摆满了各种酒桌,上面放着一些糕点,具体的正餐,自然要等到晚上。
钱氏正在指挥着一些五寨堡军户妇女们,在忙进忙出的。前些天中,她忙于五寨堡大畜场的事,不过到了现在,事情已经是告一段落了。
而到了这两天,关于千户大人婚庆的喜事,她自然得到杨氏的话许,组织了一些五寨堡的妇女们出来做事帮忙。
此时,她就不停地在忙着,组织妇女们安排桌位,摆放糕点,旁边还有一些小孩们,在父母的许可下,穿上了新衣服,拿着一些鞭炮在到处乱放玩乐,整个较场内,都是显得喜气洋洋的。
按五寨堡当地的风俗,成亲时,需要摆酒席一天,早,中午是副餐,晚上迎亲后,是正餐。千户宅内,自然是招待较重要的客人,五寨堡较马场内,是旗军们及家属们的招待之地。五寨堡外的大较场内,是屯丁及家属们的招待之地。
而除了这些地方外,五寨堡外的大较场外,还摆了无数的酒席,专门招待那些闻风而至的流民们。这么多人,酒桌自然是一个问题,除了五寨堡内的军户们家中的饭桌外,还有各个农场的饭桌也抬来,再不够的话,还到了一些民堡中去借。
总之,黄来福这场婚事可谓是搞得声势浩大,一场婚事下来,怕就要花去近千两银子。
此时,正是早上副餐,在众人坐定后,五寨堡外的大较场内还好,屯丁及家属们还算斯文。但在大较场外的流水席中,那些流民们都是拖家带口来吃,一时大人笑,小孩哭,闹成一团。还有各地的民堡的民户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飞快地赶来。
各人一坐定后,就见桌上那些糕点以飞快的速度没了,还有一些米粥之类的饭食,也是按每分钟以一桶的速度消失,不过黄家为了这天,准备吃的东西非常多,倒也不怕各人吃得快。
钱氏一边忙着,一边看着身旁的刘玉梅,今天她也和妹妹刘二妞一起来帮忙钱氏做事,招呼客人。现在的刘玉梅,由于在宣传队内做事,已经成为了五寨堡的名人,各人都很喜欢听她唱歌,她唱的每一首歌曲,都是风屝各地,特别是《五寨堡》,《军哥哥》等,许多人都会哼唱两句。
此时许多屯丁们看到她后,脸上都是露出了仰慕的神情。不过刘玉梅却是对各人这种神情视若无睹,只是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钱氏当然明白她的心思,笑道:“玉梅啊,你不要担心,千户大人成亲,这是好事。等顾家小姐后,将来第二个你会轮到你了,你不用着急。”
刘玉梅脸上一红,低声道:“大姐,你说什么呢?”
钱氏笑道:“好了好了,你的心事我怎么会不明白?不过各人命不同,我们当然不能和顾家小姐相比,不过呢,将来玉梅做个妾室,也是很不错的,千户大人是个善心人,将来会好好对你的。”
刘玉梅眼波流动,不过却没说什么。
第62章 迎亲、各方奏折(1)
在大较场各地大忙的同时,此时在千户宅内,也是一片喜气。
里面早已装扮一新,并摆放上了许多桌酒席,母亲杨氏脸上带着笑,指挥着各人,在忙进忙出。二娘,三娘,还有几个姐姐,还有顾府来的几个女人们,也在一旁帮承着。
大人们在忙,黄来福的几个侄子侄女们,则是在一旁玩闹着。还有一旁请来的戏班,也是在不停地吹着喜乐。
黄来福一大早就起来了,不过却象是没他什么事似的,各人都在忙,只有他在一旁看着,而有一些客人见了他,连道恭喜,黄来福只是机械地拱手回应。
看着周边的一切,黄来福有种迷迷糊糊的感觉,没想到自己穿越到大明朝来,竟是要成亲了,他在后世虽有几个女人,但却从来没考虑过成亲的事,看着眼前的一切,只觉得心中不知是什么感受。而成了亲后,他的根本也就更深地扎在了这个大明朝中,真正地融合进这个时代内。
他走到堂屋,小妹黄秀柔正带着几个小孩儿玩,她今天穿了新衣服,更显俏丽,见黄来福过来,她扑到黄来福的怀中:“大哥。”
黄来福一把将她抱起来,转了个圈,黄秀柔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她紧紧地抱着黄来福道:“大哥,今天你要成亲了,等顾姐姐来后,小妹就可以和顾姐姐一起玩了。”
黄来福微笑道:“好啊,等你顾姐姐来后,就可以整天带你一起玩了。”
二人正说着,父亲黄思豪和母亲杨氏过来,二老脸上都是精神矍铄,带着洋洋的喜气,儿子成亲是大事,而等黄来福成了亲后,二老也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心事了。二老辛苦了多时,就是等这一天。
黄思豪对黄来福笑道:“福儿,吉时快到了,快随为父去拜见祖宗吧。”
在一群黄家人的簇拥下,黄来福随父亲来到了堂屋中,堂屋上早已摆好了各式祭祀物品和香案,在父亲的带领下,黄来福拜过了黄家祖先。
然后又过来一群人,将黄来福拥到房中,帮他穿衣打扮,冠帽上,还插上两只帽花,一走动,便轻轻地颤动不停。与他同时打扮的,还有一个傧相,就是周文栋,穿上新郎礼服后,黄来福又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出了门。
只见千户宅的门口边,连带大东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的,见黄来福出来,立时是一片的喝彩声和恭喜声。黄来福精神一振,回到了现实中:“好吧,这里是大明朝,而我,现在是黄来福,我相信,我可以融入这个时代中,并深深地改变周边的一切。”
一匹白马过来,由同样打扮得焕然一新,脸上笑开花的江大忠与杨小驴二人牵着,黄来福正了正衣冠,对周边的人群深施一礼,然后上了白马。
在一片敲锣打鼓,鞭炮声震耳欲聋中,迎亲的队伍,往前而去。此次迎亲,黄家可是下了大阵仗,迎亲的队伍足足跨越了一条街,走在最前头的,是一个仪仗队,由几个家丁举着喜字华盖,后面是一大批乐队,还有众多的五寨堡军户妇女装扮的喜娘,还有就是八名壮汉抬的大红花轿,花轿上扎满了各色的彩球。
一路行去,锣鼓喧天,围观的人群挤满了五寨堡的街道,欢声笑语不停,让整个五寨堡都是喜气洋洋的。
迎亲的队伍出了五寨堡,一路上,又是吸引人群无数,一路上,都有许多小孩追着队伍乱跑。特别是路过五寨堡一些农场时,那些屯丁及家属们都是对迎亲的队伍不停地欢呼,恭喜声不断。
中午时,庞大的迎亲的队伍进了岢岚州城,更是引起了岢岚州城的轰动,吸了人流无数,往顾千户宅去的路上,街的两旁,挤满了观看的人,不时有人对着迎亲的队伍指指点点。
“啧啧,这迎亲的是谁啊,好大的排场。”一人道。
另一人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新郎官,可是五寨堡那位黄来福大人,这黄来福大人,想必这些时间你听说过了吧?”
“原来是五寨堡那个千户,怪不得,听说他今年五寨堡大丰收,得钱粮无数,怪不得这么大的排场。”
也有人嫉妒:“区区一个千户军汉,竟能娶到岢岚州城出名的大美人,想我刘星之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就是找不到一个知心的可人儿,这老天真是瞎眼了……”
……
在路人的指指点点,追逐打闹中,迎亲的队伍,到了顾千户家的门口。
顾千户家,早已是中庭大开,一干顾府的女眷,围在门口,这时傧相周文栋挺身而出,吟诗作对,顺利让黄来福这新郎登堂入室。黄来福心想幸好让周文栋前来,否则让他来吟诗作对的话,怕是一首也吟不出来。
进了堂屋,里面早已是装扮一新,堂前屋后,挂满了红绸灯笼,还有就是如云的宾客。此次顾千户嫁女,岢岚州知州,镇西卫指挥使刘景春等人,都有来贺,给足了顾千户面子。
此时中,顾千户和宋氏一干人,早已是高坐堂上。在顾家一个主婚人的引导下,黄来福跪下向二老磕头,顾千户温言说了几句,宋氏则是眼儿一红,一句也说不出来,只是连连点头。
拜见了顾千户和宋氏二老后,黄来福又拜见了顾家族中一干长老,还有顾云娘几个大哥,还有义父刘景春,还有岢岚州知州杨德符等人,让黄来福拜得晕头转向。
好容易,一身的凤冠霞帔,一方大大的红帕盖在头上的顾云娘从后屋出来了,厅内众人都是静了一静,黄来福也向顾云娘看去,头盖下的顾云娘看不清神情,不过也可以想象她此时满心的喜悦和甜蜜。
最后黄来福和顾云娘二人跪下向顾千户和宋氏二老拜别后,黄来福手上握着一根红绸,另一头牵着顾云娘,众人出了顾府来。
蒙着红盖头的新娘子在二个通房丫头和一干喜娘丫环的陪伴下,进了花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司仪喊了一声:“起轿”,立时八名壮汉抬起了大花轿,一时鼓瑟锣钹齐鸣,乐队奏起了欢快的曲子,一路吹吹打打,迎亲的队伍回转了五寨堡。
回到五寨堡时,天已经黑了下来,黄思豪和杨氏等人早已是在千户宅门口等了又等,看了又看,终于听到了锣鼓乐器的声音,看到了迎亲的队伍,众人都是放下了心来。
此时的五寨堡街道早已是灯火通明,大东街旁挂满了红火的灯笼,在一片欢呼声,黄来福用红绸牵着顾云娘,进了千户宅来。
跨过火盆和米袋,进入堂屋,黄思豪和杨氏早已坐在了正中,二老满面笑容,迎接黄来福和顾云娘的拜礼,一系列的告词、醮戒、奠雁、合卺诸礼仪后,又是新人拜堂。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随着司仪的喊声,今天的礼仪终于完成。行过大礼后,顾云娘在一群喜娘的簇拥下回到新房。黄来福则是向各位来宾一一敬酒。敬了千户宅的重要宾客后,如张文保之人,黄来福又到堡内的较马场去,向一干旗军及家属们寒暄了一阵。
以三子爹等人为首的旗军家属们,见了黄来福来了后,个个都是激动不已,众人连声向黄来福道贺。还有三子娘和她的媳妇儿,也是同样激动,二人今天到了五寨堡来,顿觉眼睛不够用,只觉得五寨堡比起她们住的小地方,真是热闹无比,再见了这么大的迎接排场后,惊艳的同时,又觉得真是不虚此行。
接着三人又见了张大三,见到儿子精神的样子,又是放下心来。这一晚,旗军与家属们,都是举杯痛饮。
黄来福又到堡外的大较场去,向一干屯丁及家属们寒暄敬酒,迎接他的,是一片的祝贺声。最后黄来福又到大较场外的流水席去走了一走。这里基本上坐着的都是一些闻风而至的流民们和各地的民户们,个个动不动都是拖家带口的,挤满了各地。
今天也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