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一个好几个月的孕妇来说,一个人睡在她身旁,是不合适的。等顾云娘睡后,黄来福交待了两个产娘几句。就来到了柳环和眉月二女房中,果然,二女都是全身脱得光光的在床上等着黄来福了。

黄来福脱衣上床,将二女叠在一起,然后……

第95章 田园风光美

在黄来福回到五寨堡这几天中,他以两百人大败五百马贼的事情,还是飞快地向周边传播,很多人闻听此事后,都是震惊无比。

一些和黄来福亲近的军堡军将,都是派来了贺使,如黄来福大姐夫徐学世。黄来福义父刘景春,还有岢岚州知州等人,都派人向黄来福祝贺。而一些嫉妒黄来福,对他怀有恶意的人,闻听此事后,则是内心复杂。

当然,此次大胜后,五寨堡内也迎来了一阵参军的热潮,黄来福己经放出话来了,斩首一级,将赏银40两,此次参战的人,都是人人有赏。这种待遇,可比种田做工强多了。因此这些天中,不断有青壮年来到五寨堡营房外,想报名参加五寨堡军队。

不过黄来福有规定,选拔军士,优先从各个农场屯丁中挑选,而且这种挑选还是非常严格,不是顺便什么人都可以入选的,真正做到了百里挑一。

时下很多人感慨:“别处军户都是纷纷逃亡,只有五寨堡军队欲求进而不得。”

不过虽然五寨堡大败马贼的消息传开,黄来福和马公公也写了报捷文书,不过兵部的确认和奖赏,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下来的,黄来福等人都是安心等待。

公元1591年7月25日。

山西镇宁武关,总兵府邸。

大厅内,刘明安总兵的宠妾刘氏又是在哭天喊地,求着老爷为她做主。她己经得到确认,她的二哥和三哥在与五寨堡官兵的作战中,双双被杀死,这让她怎么不嚎哭?

刘明安在厅内来回走动,心中却是别有滋味,在想着别的事。

“这五寨堡军队的战力竟如此强悍?”

对于岢岚山刘少安那一伙人的马贼,刘明安当然知道这些人的来历,这伙人穷凶极恶,一向活动在宁武关,静乐一带,是一帮杀人不眨眼的角色。

自己手中的官兵,迫于当地的压力时,曾象征性的围剿过几次,但每一次都是以优势的兵力被打得落花流水,没想到却是这帮人,被五寨堡区区两个百户,在神池堡打得全军覆没,这五寨堡什么时候这么强了?

刘总兵怔怔地想着。

……

公元1591年8月2日。

黄来福带着一干人,巡视五寨堡各地。

眼下的五寨堡,呈现出一片迷人的田园景色,围绕清涟河及五寨堡中部地区,是一片片的田地与农场,种着各色的庄稼。清涟山脚旁,则满是一片片的菜地与果园。还有清涟山中,则满是饲养家畜的棚窝及牲口圈。

从空中望去,此时各个农场中,满是如蚁般忙碌的人群,而各个田地中,则满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穗波浪,让人见了赏心悦目,快美无比。比起去年来,这些麦穗籽粒更加的饱满,颜色更加的美观,想必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年。

据黄来福等人的估计,五寨堡原有的10个老农场中,每亩产粮可达三石之多。就是新的那20个农场,每亩产粮也可达二石,这样到秋后丰收后,今年五寨堡的产粮又将是轰动大明朝。

这些庄稼长势如此之好,是与五寨堡各农场大量使用各种肥料所分不开的。这些肥料中,有传统的人畜粪,有臭泥落叶腐草料,有五寨堡各作坊产出的各饼渣麻渣料,还有新研制的土制氮肥磷肥料等。

大量肥料的使用,加上有效的杀虫,加上大规模良好的灌溉水利,就算今年年景不好,五寨堡各地的庄稼们,还是长势极为良好,与周边地区的农业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吸引了无数的外地人流到五寨堡来考察,最远的地方,甚至有河南的官员到五寨堡来取经。

眼下的五寨堡,己经开设了几个作坊,专门生产各式田间肥料,还有石灰与硫磺制成的农药杀虫剂,除满足五寨堡自己的需要外,还非常受各地的欢迎,许多外地州县的地主,农民,还有官员们,都纷纷前来购买。

肥料与杀虫剂,成为五寨堡除水车外又一出口农业利器。

当然,五寨堡给外地带来的变化不仅与此,在去年时,五寨堡各样水车,经过大明工部大力推广后,在北方一些州府,也陆续有大地主,还有一些自耕民,咬牙使用了一些五寨堡的水车,多少提高了粮食产量,缩小了各地流民外出的规模,这也让五寨堡及黄来福的名声,更在大明各地传扬。

……

围绕清涟河两岸,及五寨堡中部地区的田间风光,那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穗让人见了赏心悦目,不过靠近清涟山下,五寨堡大菜园及大果园的那一片翠绿,同样是让人见了心情畅美。

五寨堡大菜园,一片片篱笆围成的菜地中,种满了各样的蔬菜,卷着衣袖与裤脚的园丁们,正在挑水浇菜,忙个不停,在他们的按压下,黄来福手压机井,“哗哗哗”地流出了清澈的水,浇灌着一片片的菜地。

大菜园周边,依着山势水塘,建有一些草堂。这些草堂,除了一些是属于菜园的园丁们休息之处外,还有一些草堂,是属于一些文人附风雅建立的。

五寨堡发展到现在,吸引的,不一定是周边的民户及商贾,还有一些文人们,也被吸引到这儿来。现在五寨堡各农场及作坊发展极快,需要大批帐房之类的人,这些职位,都需要识字的人,加上待遇也好,自然是对周边的一些破落文人们,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

转折点在今年五年初,随着五寨堡名气的增大,每个月中,不时都会有一些文人们到五寨堡来谋生,特别是听说今年八月中,五寨堡大学堂要在离大菜园不远的一座小山上开设,更是吸引了许多文人们前来应聘。

这些文人们,吃饱后,那股酸劲也上来了,要追求一些精神上的享受。而田园风光,吟风弄月,自然是他们喜欢的情调。

而在五寨堡大菜园这一带,是许多文人们看中的理想地方,这里有许多水塘,水塘边上,种着一些榆树、桑树,还有柳树等。各个水塘边呢,又有一片片篱笆与爬山虎围成的菜地,菜地里种着各样的蔬菜,加上一些卷着裤脚忙碌的菜民们,一副田园的景色,往往会让这些文人们诗意大发,经常呼朋引类,到这里来吟诗作对。

最后,更是有一些文人们,在这一带建了一些草堂,三天两头就到这里来聚会。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好,刘宾客此文,当浮一大白。”

一间草屋,屋前是一颗大槐树,树下有一张小桌,几个人正在桌旁对饮,一片喧嚷。这个草堂的地点很好,屋前是一片大水塘,塘边颇有青葱树木,往前边看去,不远处是一片片菜地,菜地是三三两两忙碌的挑水菜农。往左边看去,不远处则是果园,需要吃什么新鲜水果,走路不远,就可以到果园去买。

往右边看去,不远处就是一个大农场的田地,田地上,满是金黄色的麦浪。再往后面看去,则是清涟山那清朗的山影,红红绿绿,极为好看。

“桃源之地,不外如是。美哉,吾愿长老于此!”一个头戴方巾,身着布衫,满脸皱纹,约有四十岁左右光景的中年人喝了一杯酒后,看着前面的景色,摇头晃脑地满足叹道。

另一个年约三十的文人含笑道:“确是,现大明各地农务萧条,未想到晋北苦寒军堡之地,却是如此富足闲雅之地,我等闲时记帐,闲时吟诗,生活无忧,妻小安足。想余几月前来此地时低落心情,现在想想真是晒笑。”

那个四十多岁的文人叫张成德,这个年在三十的文人叫杨东平,二人是好友。

杨东平本是岢岚州人,22岁中秀才后自觉科举无望,便开始谋生,但他们这些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又谋得到什么好职位了?最后,还是到25岁时,才有一个友人请他为辅导学童一职,每月三斗米,再加三钱的蔬菜银子钱,工钱微少。

他家有好几口人,平时都靠妻子老母做一些女红过日,杨东平谋到职位后,想起家人经常吃不饱,他也尽量节省,每日吃米七合五勺,每日用柴钱一文,三天用菜钱一文,除了教书外,还日夜给人家抄写,这样赚到钱,和母亲的女红钱合在一起,家中勉强度日。

不过就算这样,不久后,连辅导学童一职也失去了,眼看孩子饿得哭,杨东平正在茫然之时,关于五寨堡的事情也传入他的耳中,他便约上与他同样潦倒的好友张成德,一起到了五寨堡来谋生。

五寨堡正是兴盛之时,需要人才众多,二人都是轻易地在五寨堡取得了帐房一职,并很受器重。眼下的生活,对他来说,很是满足。看到五寨堡越来越兴旺的样子,杨东平心中有了打算,想将父母妻小一起接来五寨堡。

听了二人的话,其余几个文人也是纷纷点头,他们都是周边岢岚州,保德州,宁武关一带的文人,都是属于家道中落,困苦破产的家世。这些人中,很多人科举无望,在当地又没有谋生的手段,听说五寨堡需要很多读书人,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此。

当时他们来五寨堡时,普遍还抱着一种流放的心情,但到了现在,却是每人都是抱着庆幸的心情。五寨堡这个地方,让他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而相同的兴趣,也让这些人聚在了一起,一同出资建了这个草堂。闲时便呼朋引类到这里闲聊。

不过另一人道:“只是我等终为读书人,终日记帐,总是有负圣人教诲,我听说几日后,五寨堡大学堂就要建立,教书育人,教化百姓,才是我等之正业……”

第96章 连升三级

关于五寨堡要开建大学堂,在座众人都是听说了。也是,到了现在为止,连五寨堡的军户屯丁们,连到五寨堡来的雇工商贾们,五寨堡带各地农场,人口己经突破数万。这数万人口中,适龄儿童就有千人以上,此外还有许多半大,可以接受教育的青少年。

黄来福自然知道教育的重要,所以早在去年大丰收后,就在谋划兴建大学堂的事,进入今年八月份后,他更是决定破土动工,让五寨堡军户孩子们早日接受教育。

不过他这个大学堂和大明别地有些不同,学堂里除教孩子们一些传统的礼、射、书、数外,还会教一些农技知识,一些商业管理知识,并且还要有一些军事的训练。这些孩子成才后,除了一部分参加科举外,他们将大部分都留在五寨堡当地发展。

对于五寨堡将要建立大学堂,消息传出后,不论是五寨堡军户们还是屯丁们,都是非常支持和赞同,连附近州县的官员们闻听后都是非常赞赏。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于知识的尊重,不论在眼下大明谁的心目中,这种观念都是根深蒂固的。

就连五寨堡的一些商贾们,也打算踊跃捐助,以博得五寨堡军户们的好感,留下美名。

而五寨堡大学堂要开设,这过千的学生,自然需要的先生就多。这些先生,除了一些可以从附近卫学文庙挖角外,余下的,自然都是要从五寨堡当地一些文人中聘请。

而每月二两银子的月俸,足以让许多做着帐房的文人们心动了。或许有一些到五寨堡的文人可以不在意月俸,但显然做教书先生,总比做记帐的帐房要高雅得多。

此时听了这人这样说,张成德和杨东平几人都是露出了注意的神情。张成德兴奋地道:“明鼎兄说得对,我等饱读诗书,总不能一直蒙尘与此,做帐务,终归是埋没胸中所学,愧对先生教诲。为兄己经决定了,等五寨堡大学堂建立后,就去应聘。不知各位兄台作何打算?”

杨东平道:“张兄都这样说了,小弟自然是跟从。”

杨东平其实己经打听清楚了,在五寨堡大学堂做先生,就算普通的教员,每月都有二两银子的月俸,学堂内还提供住宿,这么好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听二人这样说,余者各人也是纷纷出声,各人都约定了,到时一起去应聘。如能成功,到时白日教学,一舒胸口所学,闲时到草堂来吟风弄月,怕是神仙般的日子。

而果然如这些人所说,8月5日时,投资三千两银子巨资的五寨堡大学堂,在离五寨堡大菜园不远的一个小山上破土动工了。对这所大学堂,五寨堡从上到下,热情都很高,许多军户们忙完自己的事情后,每日都会跑来义务帮忙。

与此同时,五寨堡内第一家医馆也成立了。以前五寨堡军户们看病很不方便,堡内虽有一些郎中之类的大夫,但总归资源少。而这所医馆,是直接由五寨堡文卫组管理,有着雄厚的财力,可以大力向各地聘请名医,购买药材等。

对于这所医馆,黄来福很重视,因为他不但为五寨堡军户们治病,还将担负着五寨堡的卫生防疫等工作,特别是这时的瘟疫疾病可是一大杀手,有了五寨堡医馆,也让黄来福放心不少。

还有,五寨堡内的一家养济院也开始开建,专门收养一些贫苦无依的孤老,每月发给口粮和布匹,过年过节都会看望慰问,让他们能安享晚年。

中国敬老的思想源远流长,历朝政府多有对老年人的优惠政策,到了明朝政府,也专门有收养孤老的法律,《明律·户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私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洪武十九年(1386)规定,天下各府县都要设置养济院,收留一些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每年给于六石米,北京五城各设养济院一区,尽数收养贫民,巡城御史发现乞丐,凡民籍的送顺天府交养济院,军籍的送幡竿、蜡烛二寺供养。

养济院在大明初期,执行得比较好,不过到了大明中后期,由于国家财力及腐败的原因,这个制度,多为名存实亡。不说各地府州,官员们大力侵吞养济院的钱米。就是眼下京城的一些养济院中,那些鳏寡孤独,一年也领不到三石米。

五寨堡以前作为军堡,穷得叮当响,当然没有什么养济院之说,眼下五寨堡越来越富足,这五寨堡军户们的福利问题,自然是提上议程了。而五寨堡养济院的设立,也使得黄来福等人更是博得了好名声,增强了五寨堡军户们的凝聚力,也使外人对五寨堡的生活更为向往。

……

在黄来福忙着五寨堡之事时,黄来福和田大付在神池堡大败马贼之事,也分别由山西都司及山西镇,报到了京师。说实在,黄来福和田大付虽说是亲家,但一个属于卫所系统,一个属于军镇系统,并不同属一个阵营,因此他们上报的渠道也不同,不过最终还都是报到兵部。

这其中,山西都司府刘甫玉对黄来福的战功非常上心,专门写了奏捷文书。也是,大明的卫所系统,好久没有这么露脸的事了,黄来福有功,刘甫玉连带也有奖赏。加上黄来福对刘大人的孝敬不断,怪不得刘大人对黄来福这么重视上心。

而田大付这边有些波折,神池堡属于山西镇直接管辖,山西镇总兵是刘明安。对于刘明安来说,这黄来福和田大付,都是他厌腻之人,黄来福和他不同系统,他没办法对付。但对田大付,他还是有办法的,最后造成田大付的军功被刘明安夺去了一大半。

报捷的文书到了京城后,由兵部主理。眼下大明武官的升调、袭替、优给、诰敕、功赏之事都是由兵部的武选清吏司掌管。主事的郎中和员外郎等人查验过此事后,各种实证都在,此事并未杀良冒功,而是实实在的功劳。

如果说神池堡的田大付能大败马贼还能让人接受,毕竟他手下都是些精锐的营兵。但黄来福的卫所军同样大败马贼,就让人惊讶了。

眼下的大明,各地卫所军士己经成了穷苦的种地农民,逃亡不断,毫无战意,遇敌能不一轰而散,就让人感觉不正常了,更不要说以二百兵大败数百马贼,还斩首两百多级,缴获无数了。

不过此事又千真万确,并有各种实证。兵部武选清吏司的官员们,虽说也听说过这五寨堡黄来福的声名,但那都是他能种地的缘故,什么时候五寨堡卫所军,还能这样杀敌了?怀着异样的心情,他们议定了军功,上报了兵部尚书石星。

接到上报的文书后,石星有些吃惊,不过他对黄来福很有好感,当下也不留难,直接拟定公文,准备先由内阁商定,最后再报于万历帝。在大明朝,不论是卫所系统的千户,百户,都指挥使。还是军镇系统的参将、游击、守备等武将,最终的任用权都在皇帝手中,兵部并无决定权。

文渊阁内。

天气有些凉意,小冰河时期的北京,在八月时,天气己经转冷了,阁内很多阁臣们,都是不约而同地加上了厚衣裳。

在案前,首辅申时行看了兵部尚书石星拟定的奏折,有些震惊地道:“以两百军士大败五百马贼,斩首259级,这五寨堡的军士,什么时候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