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弘农方面的兵马,应该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你们必须先挡住弘农的吴军!”
雒阳的东面有两座大关,就算抽调一定的主力回防,吴军自然没有这么轻易破入关中,但是西南方向的弘农,既然被吴军拿下了,恐怕很快就兵临雒阳了。
“诺!”
曹昂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如今守住雒阳才是关键,所以他毕恭毕敬的退下去。
“陛下!”
这时候一直安静的在旁边候着的荀彧才开口禀报:“此事臣有失职之处,没想到关中世家如此三刀两面,早知道如此,我等就早些下手,把他们拿下!”
“此事怪不得你!”
曹操并没有怪罪荀彧,他脸庞有一抹苦涩的笑容:“关中世家本来就一直不服从朕,如今我大魏已经是岌岌可危,回天乏力,他们想要落井下石也是理所当然的,杨家反了,司马家反了,估计卫家也会反了,河东自然就守不住了,这样也好,早一日兵临城下,朕就早一日与他孙仲谋对决!”
“是微臣之错!”
荀彧咬着牙,眼眸之中有一抹怨毒:“是我轻易的相信了司马朗,重用他,却不曾这一切都是他在后面兴风作浪,乱我雒阳民心,动摇我魏军军心,蛊惑关中世家投诚东吴,此獠隐藏的太好了,雒阳如今的人心惶惶,动乱不堪,都是他在作乱,如今还让贾诩死在他手上,臣罪该万死!”
“非他也!”
曹操闻言,却摇摇头:“大魏江山是朕自己丢的,朕技不如人,不如他孙仲谋之能,朕就得认命,压不住的人心,终究是压不住,朕对此无话可说,至于贾文和……司马朗杀不了他,他只是绝望了!”
“陛下的意思,他没死!”
“这不重要!”
曹操敢于用贾诩是因为他对贾诩的熟悉,就是因为太熟悉了,所以他才感觉有些诡异,小心谨慎的贾诩岂会这么容易被斩杀,不过其中的诡异他也懒得去彻查。
事到如今,大魏谁也救不了,贾诩是死还是活着,对魏朝的时局没有一丁点的变化。
“陛下,夏侯惇的兵马和于禁率领的大军,即将返回雒阳!”
荀彧深呼吸一口气,也没有继续深问下去,低声的禀报道。
“郭嘉和张辽呢?”
“郭太尉誓要死守汜水关,而张辽大将军……也不愿意放弃虎牢关!”荀彧道:“吕布兵马已经压上虎牢关,他在对持吕布!”
“天下大势,犹如滚滚江水,他们就算粉身碎骨也是挡不住的,又去何必螳臂当车!”
曹操眼眸微微有一丝润色,感叹了一声。
“陛下,他们想要为我们争取时间!”
“有用吗?”
“这个……”
“算了!”
曹操摆摆手,沉声的说道:“文若,你给他们去一圣旨,他们已经对得起朕的,若是到了一个生死关头……朕允许他们投降!”
“陛下,他们对魏朝之忠,日月可鉴,绝不会投诚东吴!”荀彧道。
“正是如此,朕才不想让他们赔了命!”
曹操站起来,身躯有些萧瑟,仿佛秋日的落寂,浑身充斥这垂暮之气:“大魏落幕,乃是天下大势,非一人能挡,又何必让他们为了朕白白送命!”
“陛下?”
荀彧咬着牙,拳头死死的攥紧,心中有一抹哀伤。
一代雄才伟略的枭雄,却只能黯然落寂。
“你下去吧!”
曹操双手背负于窗前,淡淡的道:“朕想要一个人安静一会!”
“诺!”
荀彧深呼吸一口气,平静下来,退出了大殿。
半个时辰之后,这一座寂静的大殿之中,一个华袍小童从外面一蹦一跳的走进来,宫廷之中压抑的气氛并没有能影响这小童的心情。
“父皇!”
小童眨巴黝黑的眼睛,仰头看着伟岸的父亲。
“冲儿!”
曹操看着小童,阴沉的面容展颜一笑,伸手把小童直接抱了起来了:“今天乖吗?”
“我很乖的,先生的文章教一遍,我就会了,他说我很聪明!”
曹冲聪慧,还曾被东吴俘虏,明显有些早熟,他仿佛看到了父亲阴郁的心境,想要以乖巧去哄父亲。
“我的冲儿最聪明!”
曹操目光看着这个自己最疼爱,最聪慧的儿子,心中越发的沉甸甸的。
曹氏皇朝的覆灭。
能有多少曹姓族人能活下来?
他不知道!
因为如今的命运已经不再掌控在他自己的手中,成王败寇,他败了,对于东吴来说,曹魏的皇族就是草寇,甚至不如草寇。
孙权的性格就算在阔达,他能让曹氏皇族多少人活下来啊?
——————————————————————————————————
襄陵城。
这是河东郡北部重城,位于河东正北的位置,也就是雒阳西北角落。
城中是张白骑的上万精锐魏军,依城而守,把前后两座城门防守的严严实实的,而城外就是黄忠亲自率领,刚刚抵达的血狼军团精锐大军。
两军对持,大战一触即发。
“司令,我们什么时候攻城?”吕蓝披风猎猎,站在辕门之上,美眸闪烁一抹战意,看着远处的城池:“可惜我朱雀营不善攻城,不然我必为先锋,夺此城池!”
“再等等吧!”
黄忠放下手中望远镜,沉思半响,道:“我们兵力如今虽在张白骑之上,但是这一员黄巾悍将也非同一般,他手下的也算是精锐兵将,我还是希望能说降他,若是逼迫过于紧张,我怕弄巧成拙!”
“司令,可是我们距离雒阳已经不远了!”
师长雷铜眼眸之中有一抹灼热的光芒:“拔掉他们,河东再无任何兵马可当我们大军前进,大军便可直逼雒阳,若是能第一个兵临雒阳城,我们就是领先东线和西南线的主力,此乃赫赫战功,岂能放弃!”
谁都想要第一个兵临雒阳。
他们也不例外。
“打仗是不能心急的!”
黄忠因为年龄的关系,在东吴猛将之中一直是最沉稳的一个,他淡淡的道:“为夺战功而倒是将士伤亡,此乃不智,陛下也会不齿!”
“司令,要不我率领骑兵绕过襄领县城,先一步南下!”黄叙建议道。
“不可!”
黄忠沉吟片刻,摇摇头否决了这个建议:“张白骑实力犹在,如若我们分兵而出,也许会给他一个反败为胜的可乘之机,若是他们率军聚集你们,岂不是得不偿失,不能拔掉他张白骑,我们决不能南下!”
他们兵临顶多就是了一个军,分散了就会给张白骑各个击破了机会,张白骑也是一员名将,虽然出身草芥般的黄巾军,但是他熟读兵法,谋略也非同一般,不可轻视。
“是!”
众将闻言,顿时有些面容都有些不爽,眼看吴军主力就要全面围战雒阳城了,他们却被堵在这里,一心要立功的他们自然有些心塞。
“司令,锦衣密报!”
“锦衣密报?”
黄忠摊开一个锦衣百户送上来的密报信函,目光崭然一亮,道:“好,锦衣卫做的好,我们的机会来了!”
“机会?”
“什么机会?”
众将连忙问道。
“立刻传我军令,全军出击,包围襄领城,准备攻城事宜,阵势有多少威视,给我摆多威势,我要震慑城中魏军!”
黄忠没有解析,立刻下令说道。
“诺!”
众将闻言,也没有多问,连忙执行命令,开始动起来了。
大军调动,马蹄潇潇,开始包围襄陵城,数万兵力的压阵,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让城中的将士开始慌乱的喘不过气来。
……
城中。
张白骑盘坐县衙大堂之上,一张面容的神情明显有些挣扎之中。
“张白骑将军,我所说之事,你考虑的如何?”跪坐堂下的是星夜赶来的卫家家主,卫觊,他看着张白骑,淡淡的道:“是杀身成仁,还是随我投诚?”
“卫家主,你为何要降?”
张白骑眉头皱成的一个川字。
“为卫氏一族活命!”
卫觊叹了一口气,坦然的道:“天下大势如此,谁挡得住,你,还是我,我们都只是一颗小旗子而已,谁成了霸业,我们就只能投诚于谁!”
“你就不怕东吴秋后算账吗?”张白骑冷冷的道。
“怕!”
卫觊道:“但是我心中很清楚,如今天下,大势在吴,我卫氏一族对于东吴来说,就算我们试死抵抗,也不过就是螳臂当车,他们随便抽出一个团的兵力,就能灭我卫氏全族老老小小,投降了东吴,哪怕他们秋后算账,也只是算在我们几个当家做主之人的身上,最少我们的族人能活下来!”
“那我呢?”
张白骑有些自嘲:“我投诚魏朝已经多年,为魏朝征战多年,也手染了一些吴将之血,我乃是一员魏将,我投诚能活吗?”
“我不知道,我也保证不了,但是我知道一点,你手中的兵力根本挡不住他们,如今你死挡在这里,挡住吴军进军雒阳,日后破城,你一定活不了!”卫觊道。
“报!”
“进来!”
“禀报将军,吴军已经包围城池,准备攻城了,他们说日落之前我们不开城投降,他们就强攻破城,赶尽杀绝!”
“某家知道了,你下去吧!”
张白骑面容一凝,眼眸有些阴沉。
“诺!”
这个校尉毕恭毕敬的退下去。
“张白骑将军,如今你的你时间不多了,还有两个时辰,太阳就要下山了!”卫觊提醒的道:“吴军一旦攻城,你就没有的任何活路!”
这是他让吴军动起来了,张白骑犹豫不觉始终难以做决定,他只能里应外合之下,给张白骑压力。
压着他,他才没有继续思考的时间。
“要我投诚可以!”
张白骑沉思的很久,半天才下了决心,终究是没有杀身成仁的气魄,他站起来,俯视卫觊:“你能保我一命吗?”
“我可以试试!”卫觊有很大把握。
“日落之前,我若得黄忠一诺,便开门投诚,若是必死无疑,我宁愿死战到底!”
“好!”
卫觊点头,亲自出城于黄忠商议。
黄忠本就没有杀张白骑的意思,听到卫觊之言,他在两军阵前,以东吴陛下孙权之名起誓,魏军开城投降,他不杀一兵一卒。
张白骑在城头看着,最终下了决心,开城投降。
……
河东最后的魏军投诚吴军,再无任何兵马挡在了黄忠面前,他亲自率领大军,马不停蹄,直线南下。
河东失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雒阳城。
雒阳的局势一下子糜烂了起来了。
而这是时候,长安方面,吴军和魏军的攻守之间的形势也到了最紧张的时刻……(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夺长安 三
长安城,城外已经被吴军从四面八方重重包围起来,吴军每天骑兵绕城奔跑,马蹄轰隆,擂鼓震天,让城中数十万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隔几年就要打一仗,这天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啊?”
“哎,当年吴军退去,本以为长安就能太平,可这才几年时间啊,吴军又杀回来了!”
“当初吴军杀入关中,我们长安城的城上城下可是血战连天!”
“这一次恐怕又是一场血战!”
“我弟弟也被强征去守城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我兄长也被征召去守城了!”
“老天爷保佑,这一战不要打起来了,让我们的亲人都能活下来!”
“不打起来怎么可能?”
“怎么就不可能了,让城里面的兵马投降不就行了吗?”
“小心说话,不要被其他人听到了!”
“听到又如何,魏朝已败,根本就挡不住吴军,听说弘农郡都被吴军攻破了,守住长安城还有意义吗?”
“话需如此,但是魏军岂会投降!”
百姓们对于这一幕仿佛已经有些的麻木了,他们不在乎谁能胜利,他们也不在乎日后谁能主宰长安城,他们在乎了自己的亲人能不能活下来。
长安城自从董卓挟持天下百姓南下之后,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从董卓被杀,西凉军内战,凉国金国交战,魏军杀入关中,吴军北上关中,这些大战都让长安城千仓百孔。
本来上百万的人口,如今渐渐的只剩下几十万而已,青壮经过一次次的征召,越来越少,剩下老幼妇孺了。
吴军的再一次攻城,让他们回想到了战国七年的十二月。
那时候是吴军第一次北伐曹魏,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攻陷了长安城,让他们感觉心惊胆跳,但是吴军纪律严明,破城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杀戮。
这一点让长安的百姓多吴军多了一抹好感,最少他们并不排斥东吴统治这一座城池。
就在这么一片惶惶不安的人心之中,城中突起流言。
“我听说我们长安令诸葛均大人根本就是吴军的探子?”
“你谁说的啊?”
“很多人都这么说,我长安令名为诸葛均,乃是东吴大将诸葛亮的弟弟,是他派来我们魏朝做细作的!”
“不可能吧,诸葛大人勤政爱民,一直兢兢业业,他怎么可能是东吴细作呢?”
“一定是假!”
“也不一定,他姓诸葛,也许他真的是诸葛家的人!”
“城外围城的就是东吴大将诸葛亮,他里应外合之下,我们守城兵马必败无疑!”
流言如同一场风暴,不用三天的时间,已经就开始席卷整个长安城,让本来要已经动乱的人心,更加的忐忑不安起来了。
……
这一天,诸葛均按照惯例,亲自巡视了一遍城头防守之后,才从城墙走下来,返回长安县衙,城外的吴军保持的宁静却让他的心中有一抹压抑的感觉。
自从吴军夜袭失败之后,就一直按兵不动,这样的宁静让他总感觉城外的人在氤氲着什么阴谋。
诸葛均在县衙大堂之上跪坐了下来,喝了一口清茶,把脑子里面的疑惑抛开,然后开始处理了堆积在书案上的长安县衙公文,作为长安令,如今长安城之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归他管理。
城外大军围城。
城内自然是人心惶惶,更有不少平时无所事事的混混趁火打劫作乱,虽然城中大军镇压,还有他麾下的数千县兵保持秩序,不算混乱,但是其中的琐碎之事倒是不少。
一直到傍晚的时候,他才把这些琐碎事物全部处理完毕。
诸葛均伸出了一个懒腰,一个名字不断的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眼眸之中闪烁这一抹厉色,他喃喃的叫出来:“诸葛孔明!”
城外吴军主将就是诸葛孔明。
他诸葛均的兄长。
诸葛均是诸葛家最小的儿子,他从小就不如诸葛瑾和诸葛亮两个兄长的能力。
诸葛瑾是长兄,他性格稳重,才能不凡,自小肩负诸葛家的重担,有担当,有才能,后来选择去了江东,出仕吴朝,辅助当时尚未登顶了孙权,步步高升,如今更是贵为吴朝一方封疆大吏。
而诸葛亮,更是诸葛家百年难得一遇的天纵奇才,自小而起就是智慧超凡,还被荆州大儒司马微亲自收录门下,有经天纬地之能,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曾经主宰蜀国全局,惜败尤荣,扬名天下。
如今更是让吴朝皇帝孙权器重,率领大军几十万,先后打赢了西凉交战,街亭大战,五丈原决战。
自小面对这两个才能非凡的兄长,他诸葛均需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他诸葛均并没有自暴自弃,他也是有野心的,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和两个兄长并肩而立。
所以他在两个兄长分别出仕之后,选择了北上关中,投靠曹魏。
他从一个小小的县令幕僚开始做起,一直有一天他被当今丞相荀彧慧眼识才,开始在魏朝步步高升。
昔日的关中之战之后,长安被攻破,司马朗被俘,导致长安令欠缺,荀彧亲自举荐他的为长安令,负责管理这一座仅次于魏都雒阳的城池。
后来关东大战,曹操突然晕倒,导致朝廷大乱,关中之地也是局势频频动乱,沮授和庞德两人为了稳住关中,率领西凉羌军进入长安,这才稳定局势。
但是这一股羌军对长安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羌军毕竟是羌军,他们战斗力很强悍,但是纪律很差,进入长安这等繁荣之地,闹出来的乱子可不少,诸葛均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稳住了他们,稳住了长安百姓的生活。
也因为如此,他更得朝廷之器重。
如果这么继续下去,他起码能成为魏朝的顶梁柱,九卿之才,不